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
繼暢銷書《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後,
再度濃縮20餘年研究及長春藤名校授課精華,
幫你養成金融思維,處理財富、管理投資。
沒有繁瑣公式,不必複雜計算,
只要比別人懂得多、看得清,你就是市場上的贏家!
股票、債券、基金、期貨、選擇權等金融商品多不勝數、眼花撩亂,
一般人到底該從哪裡入手?到底要如何分析判斷才能賺錢?
你真的知道你手中的投資組合是什麼東西嗎?
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你就惶惶不安,終日猶豫不決到底是該進場還是停損?
唯有了解各種金融工具的問世成因與運作邏輯,
你才能真正看清市場本質,擁抱財富思維!
看看以下的問題,是否和你想的不同?
●為什麼猶太人能夠主宰世界金融秩序?是他們比較有投資天賦嗎?
→這與猶太教與基督教的教義分歧有關,但也導致了猶太人二戰時的悲慘遭遇。
●配息分紅多的公司應該是好標的吧?那為什麼google、臉書等大公司總是不分紅,卻照樣受到投資者熱愛?
→對股東更重要也更好的回報是股價上漲,將盈餘用在生產研發才是更好的選擇。
●千萬不要碰期貨、選擇權,有多少人因此傾家蕩產,為何政府還不管制禁止呢?
→期貨、選擇權在市場上有存在的必要性,其優點在於能對沖風險。少數人的巨大損失,往往是因為投資槓桿率失控與賭徒心理相結合的後果。
●市面上基金千百種,到底該如何挑選呢?近期業績好的基金,未來業績應該也不會太差吧?
→不要迷信基金績效排行榜,近期業績好的基金,未來業績不一定好,甚至可能很差。如果可以的話,選擇名校精英管理的基金,業績通常比較好。
以上答案是否與你預想的有落差?現在正是時候看清投資背後的真相!
本書從金融的起源講起,透過我們生活中和歷史上的各種案例,闡述了金融的意義和價值、普惠金融、債券市場、基金市場、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等與我們普通人生活緊密相連的內容,有助我們充分理解和掌握金融知識,看透財富運轉邏輯,合理運用金融工具,獲得更好的生活。
看起來很複雜的金融世界,其實不用公式,不用長篇大論,不需要有專業背景,只要打開本書就可以知道它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創造、升級和保衛我們的財富。
作者簡介:
陳志武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曾榮獲默頓‧米勒獎,2006年被《華爾街電訊》評選為華人十大經濟學家。現受聘於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擔任經濟學講座教授與亞洲環球經濟研究所所長。專業領域為金融理論、股票、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與經濟史。
著有《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金融的邏輯》系列、《財富的邏輯》系列、《24堂財富課:與女兒談創業》等暢銷書。
章節試閱
【內文試閱】
第1章 金融緩慢發展的歷史
猶太人為何主宰金融世界?
有人說:「猶太商人打個噴嚏,世界上的所有銀行都將感冒。」還有人說:「全世界的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也有人說:「五個猶太商人湊在一起,便能控制全球黃金市場。」這些說法當然有些誇張,但都說明了猶太人的金融實力。
猶太人的成績單的確非常出色。全球的猶太人口大約只有一千五百萬人,僅占世界人口的○.四%,但全球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比相當高。《富比士》美國富豪榜前四十名中,將近一半是猶太人,而前一千名富豪中,猶太人也接近一半。財經圈中,喬治‧索羅斯、比爾‧蓋茲、羅斯柴爾德與臉書創始人馬克‧祖克柏都是猶太裔。二戰以來,美國聯準會主席以猶太人為主,之前連續三屆主席葛林斯潘、柏南克、葉倫也都是猶太人。而二十世紀的諾貝爾獎得主中,猶太人占了五分之一。耶魯大學的猶太人教授和學生也相當多,所以除了基督教節日外,他們想另外請假只能選在猶太教節日,其他宗教節日則否。
為什麼猶太人的影響力這麼大?在過去的歷史中,猶太人怎麼會到處被驅趕,希特勒為什麼那麼痛恨猶太人?這跟我們之前談到的猶太教和基督教對《申命記》中「外方人」的不同解讀有關嗎?
猶太人的非凡成就
許多人都嘗試解釋為什麼猶太人這麼出色,認為他們好學、勤勞、長於經商等。這些當然都對,但僅是表面現象,是更深層原因導致的結果,而不是原因本身。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回到歷史的源頭,回到猶太教、基督教的起源,回到這兩門宗教對《申命記》的不同解讀上。
簡單回顧一下猶太人的歷史,他們的故事開始於西元前一五○○年,那時候他們的家園在現在的以色列一帶。在西元前九七○年,所羅門將北部的一些部落聯合在一起,成立了以色列王國,建立猶太人的「第一聖殿」(也叫「所羅門聖殿」),猶太教也逐漸成形。但在西元前七二二年,亞述帝國打敗以色列王國,迫使大批北方猶太人流亡外地,這是猶太人流亡歷史的開始。到了西元前五八六年,南部的猶太王國也被巴比倫(就是今天的伊拉克)攻占,最後導致第一聖殿被異族燒毀,讓猶太民族受盡侮辱。在巴比倫的統治下,大批猶太精英被趕出家園,出走到異國巴比倫。七十年後,波斯帝國擊敗巴比倫,把猶太人從巴比倫手裡解救出來,然後支持猶太教的發展,幫助建造猶太人的「第二聖殿」。
西元前六三年,猶太人又被羅馬帝國征服,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羅馬人與猶太人最大的分歧在於,前者信多神教而後者信一神教,雙方都無法接受彼此信仰。特別是到了西元二世紀時,羅馬皇帝對猶太人的宗教習俗進行嚴格限制,但這很快引起了猶太人的反抗。在大批羅馬軍隊的鎮壓之下,起義被平息,五十萬左右的猶太人被殺害。從西元一三五年開始,羅馬軍隊嚴格禁止猶太人進入耶路撒冷,也禁止大多數猶太人的信仰活動。雖然猶太人從巴比倫時代就開始流亡,但羅馬帝國對猶太人起義的大鎮壓,才真正迫使他們大規模地流亡。
應該說,猶太人的經歷到這時還沒有太多獨特的地方,因為在基督教成型並重新組織世界格局之前,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過亡國流浪的經歷。那麼,為什麼猶太人在這之後的經歷更獨特呢?
西元一世紀中葉,在羅馬帝國統治以色列時期,耶穌和他的門徒們在耶路撒冷發展出基督教,其教義就是耶穌和門徒們對《舊約全書》(包括《申命記》)內容的解釋。與儒家學說不只是孔孟兩人奠定一樣,基督教教義也經歷了由多人充實的漫長過程。基督教雖然被禁止,但還仍能從耶路撒冷慢慢向外傳播,組織結構也不斷嚴密完善。基督教在西元三○一年成為亞美尼亞國教,西元三一九年成為喬治亞國教,西元三八○年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到西元四世紀,基督教已基本成熟,開始規範羅馬帝國社會各方面的秩序,包括私人生活和公共秩序。例如,我們之前談到,基督教對《申命記》中關於借貸教規的解讀是:只要不是敵人,就是兄弟,所以,幾乎不能對任何人進行有息放貸,有息放貸等同於偷盜。從西元三三二年開始,教會正式禁止有息放貸,聲稱違犯者死後會被打入煉獄的底層。
而在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即從西元一世紀到五世紀,猶太教學者停止為《聖經》增加新內容,而是致力於對《聖經》進行生活化解釋、著書立規。這包括對《申命記》的「兄弟」和「外方人」下定義:只有猶太人才是兄弟,所有其他人都是「外方人」。所以,猶太人幾乎可以放貸給所有人,合法收取利息,用錢賺錢。
猶太人可以從事金融業,而基督徒不可以,這個分歧是如何影響西元四世紀後的人類歷史?
基督教的興盛和猶太人的機會
在西元四世紀羅馬帝國接受基督教為國教時,猶太人占羅馬帝國人口的一○%左右,所以,猶太人分布在羅馬帝國各地很正常,但大多猶太人還是集中在巴比倫地區。在基督教成為國教之後,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各地快速擴散,更成為西歐各地唯一「政治正確」的宗教。隨著基督教對社會的控制日益嚴密,猶太教等宗教開始受到排擠。
基督教在歐洲強盛的後果之一,是將禁止有息放貸的教條成為各地的道德準則,讓當地基督徒不能從事金融產業。因為那時,借貸差不多就是金融的全部,不能進行有息放貸就等於沒有金融業。但人們的金融需求靠誰滿足呢?特別是發生災荒時,人們需要應急金融支援,怎麼辦?這時,猶太人就派上用場了,因為他們為基督徒放貸收息不必擔心死後下地獄。這當然是猶太人得天獨厚的優勢,讓他們從西元四世紀開始,就是歐洲各地唯一能合法從事有息放貸的族群,成為之後一千多年歐洲唯一的合法銀行家。這些磨練造就出金融本領,為一代代猶太人累積人力資本,並主導西方社會至今。
但問題也出在此,因為從普通老百姓到國王都有金融需求,老百姓可能「年有餘但月不足」,需要「過橋貸款」;國王也經常有戰爭帶來的融資壓力,融不到「救命錢」,王朝就會滅亡。於是,當他們從猶太人手中借到錢時會心懷感激,但還錢時就不太高興了。加上猶太教本來就與基督教有別,基督徒中甚至流傳著類似「耶穌就是猶太人殺死的」的反猶言論。所以,歐洲社會對猶太人的怨恨日積月累,起初只是厭惡,後來變成深仇大恨,各地亦開始驅趕猶太人。
法國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從中世紀初期開始,法國居民和國王經常獲得猶太人的金融支持,但後來,他們跟猶太社群的關係不斷惡化,迫害猶太人的事件時有發生。早在西元六二九年,國王便要求把所有不願改信基督教的猶太人驅逐出境;後來,在一○六五年、一一八二年、一三○六年、一三二一年與一三九六年,法國國王多次發布命令將猶太人驅逐出境。英國的情況亦是如此,在猶太人被迫害兩個多世紀後,國王愛德華一世於一二九○年下令,將所有猶太人從英格蘭、威爾斯驅逐出境,這個驅逐令到一六五七年仍舊生效。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義大利、西班牙與葡萄牙等國家,在十四至十六世紀間都曾多次驅趕猶太人。
猶太人被趕來趕去,每次都被迫往歐洲東部轉移,最後於一五○○年左右來到波蘭,後來在俄羅斯境內找到相對安穩的落腳地。至一七六四年,全球大概有一百二十萬名猶太人,其中約有七十五萬人居住在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境內。
由此可見,在巴比倫和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猶太人被趕出家園並非因為他們對待金融的不同態度。但是,在基督教發展成熟,特別是羅馬帝國接受基督教為國教後,基督教與猶太教對有息放貸的不同教規,在相當程度上造成了基督教社會對猶太人的敵意,導致歐洲國家一波波地驅趕猶太人。基督教跟猶太教在其他方面也有差別,但是,借貸與人們的生活、王國的生存聯繫最緊密,而還債的壓力是具體的,是很多人每天能感受到的,所以,兩門宗教對待有息放貸的不同立場,是造成猶太人在中世紀後期被不斷驅趕的重要原因。而猶太人被不斷驅逐的結果又是如何影響十六世紀以來猶太人的地位和影響力的呢?
海洋貿易成就了猶太人
就在猶太人還被迫害、被驅趕時,哥倫布於一四九二年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個所謂的「地理大發現」,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讓世界貿易從陸路逐步轉向海路。由於海運能降低運輸成本,提升貨運容量和速度,也大大延伸了經濟交易的範圍與距離,這讓世界進入了持續幾個世紀的第一波全球化進程。當然,在這個時期,分散在各地的猶太人網路和他們的職業專長,就顯得特別有價值,就像人脈網路成就了中國溫州商人一樣。
由於對《申命記》的不同解讀,猶太人早就是歐洲得天獨厚的金融家,海洋貿易的崛起必然增加人們對金融的需求,而這正對猶太人有利。另外,由於猶太人一次次被往外驅趕,每至一處,由於他們無法獲得土地,難以進行農業生產,所以,除了金融借貸業務外,猶太人只能從事商貿,比如鑽石、黃金、香料、獸皮、菸草、奴隸等的運輸買賣。多個世紀累積的商貿經驗,當然也成為猶太人的優勢。
本來,金融借貸和商貿業務多在當地進行,跨地區的交易量有限。即使有,貿易距離也不會太遠。可是,到了大航海時代,金融和貿易的距離被不斷拉遠,跨地區的信任網路就變得非常重要。沒有信得過的人,跨期跨地交易就無法進行。那麼,誰具有廣泛的跨國信任網路以及關係網絡呢?
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猶太人已經受苦受難二千多年,他們失去共同的家園,又被到處驅趕,這些經歷大大強化了猶太人的共同情感連結,讓他們之間的認同感和信任感是其他民族難以相比的。即使到今日,不管走到哪裡,也不管以前是否相識,猶太人間的信任和兄弟情誼仍然是獨特的。從這個意義來看,被不斷驅散的經歷,意外地使猶太人的信任網路開展到歐洲與中東各個城市。
所以,金融與商貿人力資本,加上跨地區的信任連結,讓這個全球性散居民族──猶太人比誰都更能在跨國貿易中擔任主角。他們在跨國交流、殖民擴張,乃至世界體系的形成過程中,往往能發揮重大作用便不奇怪了。
在中世紀,猶太人是歐洲各地的金融家與貿易商,這使基督教社會對他們的妒忌和憎恨不斷增加。但是,由憎恨引發的迫害又反過來強化了猶太人之間的信任連結,讓他們更具有跨國貿易優勢。從十六世紀開始,部分猶太人離開地中海和西北歐的港口城市,跨越大西洋,來到巴西、墨西哥、秘魯等西班牙與葡萄牙的美洲殖民地,之後又擴展到荷蘭、英國、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持續擴大連接新舊大陸的貿易與金融交易網路。從羅馬、威尼斯、米蘭、阿姆斯特丹、倫敦、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波爾多,到紐約、波士頓、蘇利南、古拉索、巴貝多、牙買加、聖保羅等,到處都是猶太人的關係網,加強了他們從事全球化金融和貿易的便利性。這是他們在全球化初期的顯著優勢。
客家人的經歷
那麼,該如何理解猶太人二千多年的苦難造就了他們後來的輝煌呢?如何解釋猶太人讀書者眾、諾貝爾獎得主也多這個現象呢?
我們可以用我們更熟悉的客家人來回答,因為客家人的經歷在相當程度上與猶太人非常相似。客家人的祖先是從中原逃難來到南方的,在海內外的商界、學界和政界,都不乏成功的客家人。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百姓逃往南方的大遷徙。第一次是西元四世紀的西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西晉首都洛陽淪陷,部分中原居民為了避難,逃往閩粵贛邊區。接下來,由於南北對峙,有更多中原人南遷。那段時期大約有九十多萬北方人南移,成為第一波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發生在中唐至五代十國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迫使北方百姓南逃,到唐末黃巢起義及五代十國時期,戰爭不斷,大批中原人又持續南逃。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裡,南逃的難民數超過第一波,在一百萬人以上。
第三次南遷發生在一一二七年北宋淪陷後。當時,為了對抗遼國,宋朝軍隊於一一二一年跟金人聯合進攻遼軍,並於一一二五年取得勝利。但緊接著,金人掉頭攻打宋王朝,兩年後北宋淪陷,迫使趙家王朝南逃。一同逃命的有五百萬名左右的中原老百姓,分別奔向粵閩湘贛浙等地。後來的明末清初戰亂、太平天國運動,也進一步導致客家人流散,包括「湖廣填四川」,甚至有一些客家人遷往南亞,有的還被當作勞工運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當然,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族人都是客家人,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一系的人才是。據統計,今天在中國生活的客家人超過五千萬人,占漢族人口的五%。在國外,大概還有一千萬名客家人分布在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看到,客家人祖先因逃難而離開家園,不是因為宗教迫害或種族歧視而被驅趕,那為什麼他們的經歷會與猶太人類似呢?
二○一五年香港科技大學白營的博士論文,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白營博士發現,在北宋淪陷後的大逃難中,北方難民落戶人數較多的地區(也就是後來客家人比較多的州府),二○○○年時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和夜晚燈光明亮程度都更高,人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也高。為什麼近九百年前的難民在南方各地的分布,對今日這些地區的收入高低仍有顯著影響?為了找到答案,白營花幾年時間蒐集資料,結果發現,這跟明朝朱元璋重用科舉選拔官員的決策關係很大。我們知道,明清時期,科舉考試是普通人升官發財、出人頭地最主要的途徑,客家人比當地人更有需求在科舉考試中勝出。
與我的湖南茶陵老家一樣,除非能證明你的某位祖先是從我們村裡出去的,你現在要回來認祖,否則,傳統中國農村是不會允許一個外地人到村裡擁有土地,並且世世代代落戶的。你待幾天或幾個月可以,如果要待更久,村裡的老百姓就會組織起來把你趕走;如果你不走,他們就會動用暴力。這就是為什麼客家人通常會被趕到沒人住的山上,而且即使在不適合耕種或居住的山上,客家人也經常被驅趕,導致他們和當地人間常發生血腥械鬥。十九世紀中期,廣東發生的最著名的土客大械鬥死亡近一百萬人,其他地方的小械鬥更不勝枚舉。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許多客家人不僅住在高山上,而且也修建碉堡式的土樓,以防衛族人安全。
客家人如何才能讓當地人接受,獲得安居樂業的永久權利呢?他們很快發現,讓子孫讀書、考中舉人進士,才是唯一的出路。一旦家裡、族裡有人中舉做官,客家人就不用擔心受到當地人的武力威脅了。而且,既然客家人難以得到耕地,就不得不重視教育,或想辦法往外經商、出洋。至少從明朝初期開始,客家人就更為重視子孫的讀書問題。長此以往,在客家人比較多的地區,私塾數量、教育水準和人力資本都會更高,那裡出來的成功人才和富商會更多。
基於相同原因,二千多年中不斷被驅趕的猶太人,只有透過讀書和經商置業出人頭地,以獲得社會地位和安居樂業的機會。結果是,今日在美國和西歐,猶太人口雖然不多,但他們不僅能主宰金融世界,而且在學界、思想界和政界擁有非凡實力。
【內文試閱】
第1章 金融緩慢發展的歷史
猶太人為何主宰金融世界?
有人說:「猶太商人打個噴嚏,世界上的所有銀行都將感冒。」還有人說:「全世界的錢,裝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裝在猶太人的口袋。」也有人說:「五個猶太商人湊在一起,便能控制全球黃金市場。」這些說法當然有些誇張,但都說明了猶太人的金融實力。
猶太人的成績單的確非常出色。全球的猶太人口大約只有一千五百萬人,僅占世界人口的○.四%,但全球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比相當高。《富比士》美國富豪榜前四十名中,將近一半是猶太人,而前一...
作者序
【自序】
序:投資理財是人人都該上的通識課
如何投資理財才可達到巴菲特說的「睡覺時也賺錢」的境界?前幾年,只要買房就能賺錢,但現在不行了,風險也變高了。於是,大家試著「脫實向虛」,資金轉向證券投資。可是,這些年的股市又像雲霄飛車,漲少跌多,而債券、基金、期貨、選擇權等金融品項,又讓人眼花撩亂。老百姓看不懂,到底該如何分析、判斷這些金融市場?該從哪裡入手?股票怎樣才能賺錢?基金、債券呢?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創造財富?
在本書中,我將重點放在資本市場建設和投資話題,包括股票、債券、基金和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講述這些金融市場是如何產生、到底能幫助你什麼、對社會的價值在哪等面向。
股市不只是交易所
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二○○三年美軍入侵伊拉克不久後,一位從耶魯大學畢業不滿一年的小夥子,在巴格達聯軍指揮部(也是戰時的伊拉克臨時政府)工作,他肩負重任,要加緊設計好巴格達股票交易所。當時美國總統小布希已即將邁入首個任期的第三年,面對二○○四年的連任競選壓力,便向聯軍指揮部下令:不管有多少家公司能上市,火速開張股市為首要任務。這個命令的用意相當明確,因為如果股市能快速開張,就代表美軍入侵伊拉克後成效顯著,社會與經濟已經恢復正常,連新的股市都有了。
而這位年輕的耶魯畢業生也覺得這件事很容易:建立股市,不就是挑個交易廳、找幾家公司、將它們的股票掛牌,然後再找一些人來買賣交易股票嗎?所以,他無法理解這件事的挑戰性,欣然拍胸接下命令。
接著,他研究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設計,發現該交易所為非官方經營、靠五十家左右的會員公司自主管理,且為非營利性的機構。但原本由海珊領導的伊拉克經濟體制為計劃經濟,舊有的巴格達股票交易所是由財政部管理的國有單位,並非真正的證券市場。於是,他了解到新的交易所必須是非政府、非營利性的公司。二○○四年四月十八日,聯軍指揮部正式成立獨立於政府外的非營利機構——伊拉克股票交易所,並同時模仿美國的架構,成立伊拉克證監會,希望以此奠定伊拉克自由市場經濟的基礎。
二○○四年六月二十四日,伊拉克股票交易所正式開門,以一家酒店原有的餐館空間作為交易廳。第一批計有十五家公司上市,包括巴格達銀行、巴格達軟飲公司、伊拉克地毯公司、阿爾特拉農業公司等。交易皆由人工進行,靠大聲喊出賣出及買進價格,並用紙筆記錄。至二○○五年,每日成交金額大約為五百萬美元;二○○六年全年有九十二天開市,平均每周開市兩天,其他時間則因巴格達被轟炸而停業,全年也只約有三萬八千筆交易。到今日,共有一百家公司在伊拉克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每天只有三十檔左右的股票有實際交易,每天大約交易三百筆,交易金額不到一百萬美元,市場十分慘澹。
幾年後,這位耶魯畢業生回到母校與教授們進行交流,感嘆自己的失敗。他談到,原本以為股市就是把股票發行方和投資者聚集在一起進行買賣,沒想到還需要那麼多交易所之外的各方配套機制和專業分工,不僅要有獨立於政治、獨立於宏觀政策的證券監管者和司法機構,還要有證券分析師、獨立審計師、證券律師、對沖基金、獨立媒體等。他真的沒想到,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跨期價值交換」會如此困難。
以上這些話題,本書中會慢慢細談。對於金融從業者和政策制定者來說,在強調任何「特色」之前,必須徹底理解資本市場所需要的基礎設施,然後再加上「特色」進行具體分析。這點十分重要,否則就會出現「股市一下跌,就怪證監會主席」的偏頗看法。對於投資者來說,熟悉資本市場所需要的基礎設施也十分重要,因為這等於給了你一把手電筒,避免你在市場尋找投資機會時迷路。
「別人逃離的市場,就是我喜歡去的地方」
整個中國A股市場只有三千多家公司,但是公募基金至少有四千多檔,到了二○一八年,私募基金也有七萬多檔,管理的資金相當多。也就是說,作為「衍生品」的基金反而遠遠多於其基礎標的——股票、債券和其他衍生品的數量。但這些基金產品中,必然有很多是「多餘」的,不可能創造真正的價值,為什麼它們還能存在呢?
我們再看看另外一個真實故事,以便於理解基金業是如何創造價值。過去幾年,我在耶魯教過兩門課,一門是新興市場金融,另一門是對沖基金管理。其間,我經常邀請紐約一家注重投資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和邊境市場(frontier markets)的基金公司創始人——美泰先生來到課堂上。他在斯里蘭卡出生成長,於英國就讀大學,然後在華爾街從事基金管理三十多年。他現在管理的基金規模為十九億美元,並不算很大。美泰說,他的投資風格決定了他的資金規模不能做得太大,邊境市場和新興市場容納不了太多資金,小規模比較合適。他的投資風格是專門找「冷門市場」,例如,儘管其他投資者和基金都害怕並迴避伊拉克股市,但他偏偏時常投資伊拉克市場,可說是巴菲特所說的:「別人貪婪,我就害怕;別人害怕,我就貪婪」的真正實踐者。在美泰看來,邊境市場中上市公司披露的資訊很少,即使有資訊披露也不準確、不充分,沒有真正的證券分析師,公司治理也不可靠。但這樣一來,對於習慣於在那種環境中找切入點、能透過訪談高層管理者了解實情的基金經理來說,這種股票市場恰恰是機會所在。這就是美泰為基金投資者帶來價值的方式,他可以在散戶和法人機構都難以操作的邊境市場投資。所以,即使現在基金商品數量很多,其中有不乏是真正在創造價值的。
我們一般認為,民粹主義對經濟發展不是好事,也會對股市不利。可是,在最近的一次討論中,美泰的看法完全相反。過去很多股市,特別是新興市場的經驗證明,民粹主義抬頭的時期,股市往往表現得更好。比如,二○○○年到二○一七年初,世界上有十位最能代表民粹主義的總統,包括印度的莫迪、俄羅斯的普丁、巴西的魯拉、菲律賓的杜特蒂、土耳其的艾爾多安等。這些人上任後的三年內,國家的股價平均累積上漲一五五%。特別是左派民粹主義總統上任後,股價三年累計上漲二二一%,而右派民粹主義總統帶來的累計收益率為一二二%。像是菲律賓的杜特蒂,上任後就推動改革、減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本土工業企業,為股市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辨識歷史規律,先於他人看準新興市場方向,這些也是基金創造價值的方式。一九九四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當時有人擔心這位民粹主義總統會將私人財產國有化。可是,他上台後大舉支持股市,三年內股價上漲四一%,而非人們之前擔心的股市會消亡。民粹主義總統上台時,會做不少取悅百姓的事,這讓人們興奮、信心大增,也刺激消費和投資,對股市是利多——這個過程可以持續幾年。當然,民粹主義總統的長期影響是另一回事,對長期投資報酬不利。特別是這些國家的主權債表現比較差,財政危機經常發生,導致國債頻繁違約,犧牲國債投資者的利益,拉美國家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美泰的投資方式只是基金創造價值的眾多方式之一,本書會介紹更多基金投資風格,包括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證券市場起源於哪裡?
了解清末歷史的人都知道,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都是洋務運動時期引進中國的「舶來品」。中國原本在貨幣金融方面很發達,先於其他國家早在宋代便發明紙幣,但是在證券金融方面沒有起色。為什麼股市、債市、期貨、期權市場都起源於西歐?是什麼催生了這些東西呢?
東西方在證券金融上的分流,至少可以追溯至秦漢甚至先秦時期。當時,哲人都忙於為專制皇權的絕對性進行論述、解釋。即使到西漢時期,董仲舒還在「王」這個「三橫一豎」的文字上做文章,幫助強化王權迷信:「三畫者,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庸能當是。」藉此「證明」王權天授。他忽視了「王」這個字並非老天發明,像是英語中的「king」或「emperor」就無法作這種解釋。根據文字形象得出君王專權的天經地義,是自說自話,並非獨立證據支援的客觀規律。但是,類似的言論卻為兩千多年的中國王朝專制提供了藉口,給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壟斷權找到了「理由」。於是,加稅、攤派、賣官、徵租等,就成了皇權應對戰爭和其他大額開支的融資手段,而不是發債融資併發展出相應的證券市場。
相較之下,在同期或更早時期的古希臘羅馬,西方哲人卻在探討如何制約統治者的權力,以保護公民的個人權利,包括契約與財產權。早在西元前八世紀,羅馬就建立了「人民大會」和「元老院」(相當於現代的下議院和上議院),以制衡君王或政府首腦的權力,這跟東方迷信皇權大為不同。西元前四世紀,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正忙於探討「民主政體」「寡頭政體」「君主政體」誰優誰劣的問題,得出「穩定的國家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基礎」的法治原則,而非為專制皇權找合法性或歌功頌德。結果,歐洲政府的權力早早受到制約,不能隨便加稅攤派。西元前二○○年,羅馬共和國政府因為戰爭而出現財政危機,但政府又不能任性加稅擴徵,怎麼辦呢?這就迫使羅馬共和國政府發公債,也就是說,公債是在政府權力受制約的背景下被迫發展出來的,公債就是在這樣的歷史中誕生於西方。這個傳統延續到中世紀的歐洲,十三世紀中期,威尼斯、佛羅倫斯和熱那亞這些城邦國家,因為戰爭和大型建設發行了太多短期政府公債,如果繼續靠簡單的到期再借、一次接一次延續短期公債,已經難以奏效,這迫使它們推出長期債,把利息和本金的支付壓力平攤到未來許多年,逐年支付。一二六二年,威尼斯政府首先將眾多短期債組合,建立一個債券池或稱為「基金」,然後把該基金股份依證券形式分售給大眾投資者。這種股份實質上是債券,可以在大眾市場上隨意轉手交易。證券市場就這樣產生了,這算是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公眾基金和現代資產證券化的前身。起初,威尼斯的債券只有本地人可以買賣,到十四世紀中期,外國人也可買賣,且很快成為西歐人喜歡的投資標的。
繼續帶你走進金融世界
繼《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後,這本書將繼續帶你走進金融世界。本書第一部分探討金融在歷史上為什麼發展艱難而緩慢,我從宗教與文化的角度進行探究,讓你了解為什麼猶太人主導金融世界一千多年,至今仍然如此?為何今日新教國家的實力無敵?第二部分討論債券市場,包括大國興衰的金融邏輯、國富與民富間的張力與出路。第三部分的主題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衍生性金融商品是什麼?如何利用套期保值降低企業風險?期權是什麼?第四部分聚焦基金市場:基金是什麼?如何選基金?如何優化各種基金組合?境外投資如何操作?第五部分回到大家都熱衷的股市話題:股市到底是什麼?應該如何監管?為什麼股市需要開放的媒體?市場的力量是哪些?股票分紅和監管又是怎麼回事?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回答幾個社會問題:金融市場會擴大還是縮小貧富差距?金融市場是富人俱樂部嗎?資本市場如何促進草根創業創新?金融為什麼具有普惠性?貨幣化、金融化讓社會更好還是更糟?
中學和大學大多沒有金融通識課,更沒有通俗的金融教材,希望我的通識課能成為各位的金融入門課。不管你的專業是什麼,本書的內容都不會有技術上的難度,反而會讓你掌握金融邏輯,透過金融知識幫助財富的創造和成長,過上更好的生活。
──陳志武
二○一九年三月四日
【自序】
序:投資理財是人人都該上的通識課
如何投資理財才可達到巴菲特說的「睡覺時也賺錢」的境界?前幾年,只要買房就能賺錢,但現在不行了,風險也變高了。於是,大家試著「脫實向虛」,資金轉向證券投資。可是,這些年的股市又像雲霄飛車,漲少跌多,而債券、基金、期貨、選擇權等金融品項,又讓人眼花撩亂。老百姓看不懂,到底該如何分析、判斷這些金融市場?該從哪裡入手?股票怎樣才能賺錢?基金、債券呢?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些工具創造財富?
在本書中,我將重點放在資本市場建設和投資話題,包括股票、債券、基金和衍生性金融商...
目錄
序 投資理財是人人都該上的通識課
第一部分 宗教與金融的相互競爭
1 金融緩慢的發展歷史
古時借貸沒有發展出金融市場
《聖經》禁止用錢賺錢
猶太人為何主宰金融世界?
延伸閱讀 人力資本──無形的成長要素
2 新教解放金融
宗教改革與金融解放
歐美新教國家為何比天主教國家強大?
延伸閱讀 因信稱義的「另類」重要性
3 宗教和福利國家的競爭
規避風險的各種體系:家族、宗教、金融與福利國家
教會也能助人規避風險?
福利國家的興起是利或弊?
延伸閱讀 「國家」是自古就存在的嗎?
4 金融與家庭的互補
宗教和福利國家:此消彼長的競爭
「還是家靠得住」:南歐國家的經歷
婚姻的未來:金融會改變一切嗎?
延伸閱讀 什麼是平等?
第二部分 債券市場
5 國富與民富
證券市場為何起源於西方?
證券市場在西方的發展
「窮政府」還要減稅?財政赤字的邏輯
延伸閱讀 壟斷的經濟學
6 從西方歷史看國債
誰奠定了美國的金融地位?
英國、法國的發展為何不同?
西班牙為何無法強大?
延伸閱讀 經濟長期成長的關鍵──高效的經濟組織
7 金融視角下的中國歷史
如果明朝有發達的國債市場
清末國債的是與非
辛亥革命後新政權的資金從何而來?
延伸閱讀 保路運動與清朝的滅亡
8 債券市場的運用與發展
中國債券市場的現況
如何評估債券的價值與風險?
債務期限結構:中國的負債是否太多?
延伸閱讀 活學活用報酬率──估算「教育」的報酬
第三部分 衍生性金融商品
9 衍生性金融商品是什麼?
遠期合約和期貨
房價期貨與大宗商品期貨:期貨的命運為何大不同?
黃金期貨與黃金存摺
延伸閱讀 金本位體系是如何崩潰的?
10 套期保值降低企業風險?
期貨對於石油公司的重要性
期貨中的明星──股指期貨
期貨不可怕,槓桿才可怕
延伸閱讀 為什麼交易市場優於一對一交易?
11 選擇權交易是怎麼回事?
買權和賣權到底是什麼?
《大賣空》中的選擇權傳奇
選擇權的價值在於高報酬率嗎?
延伸閱讀 企業家的成功需要哪些條件?
12 如何利用衍生性金融商品?
深陷衍生性金融商品:中航油的故事
國泰航空大裁員:是油價對沖惹的禍?
創業創新的金融基礎:選擇權激發活力
延伸閱讀 與選擇權有關的名詞解釋
第四部分 基金市場
13 基金是什麼?
公募基金是怎麼回事?
基金的哲學
如何評估基金的業績?
延伸閱讀 投資者為什麼會買基金?
14 如何選基金?
最近業績好,未來業績就會好嗎?
精英管理的基金更好嗎?
集體決策型與個人決策型基金的優劣
延伸閱讀 中國的政府引導基金
15 如何將各種基金組合最佳化?
主動還是被動:指數型基金好嗎?
基本面指數基金:聰明貝塔法為什麼好?
私募與公募股權基金:差別在於流動性
延伸閱讀 股票價格的「隨機漫步」理論
16 境外投資如何操作?
對沖基金業績的真相
買房與投資境外房產基金哪個更好?
在外匯管制下如何合法進行境外投資?
延伸閱讀 對沖基金──金融圈中的「野孩子」?
第五部分 股市監管
17 股市究竟是什麼?
股市的價值不只是融資
股市為何需要會計師?
投資銀行是做什麼的?
延伸閱讀 委託代理問題與三種對策
18 股市該如何監管?
在股市中「搭便車」
為什麼有證監會?
政府在股市中的立場
延伸閱讀 有效市場假說與證監會的角色
19 股市需要媒體
媒體為什麼也是股市的基礎設施?
訊息渾濁:劣幣驅逐良幣的土壤
今日中國股市跟清末股市的異同
延伸閱讀 股票市場中,誰來生產資訊?
20 市場的力量
反向思維:為什麼做空也可以是正能量?
「野蠻人」也是資本市場的朋友
亞洲公司股權模式的特色與成因
延伸閱讀 如果市場被遏制會如何?看看最低工資法與底特律的衰敗
21 股票分紅和監管
監管單位為什麼強制上市公司分紅?
明清時期的「強制性官利」是怎麼回事?
上市公司減少分紅是國際趨勢
延伸閱讀 分紅的理由
第六部分 金融市場、貧富差距與創業創新
22 金融市場是富人俱樂部?
金融不是富人俱樂部:底層翻身的故事
創投基金是怎麼來的?
那斯達克革命使資本市場更扁平
延伸閱讀 不只是創投——分層的那斯達克
23 金融為什麼具有普惠性?
銀行是富人俱樂部:德國的故事
金融管制對草根階層更好嗎?
股票市場讓老百姓有財產性收入
延伸閱讀 中產階級:橄欖的基幹
24 未來為何更需要金融?
金融促進消費平等
保險金融為什麼是扶貧之路?
精準金融產品為什麼更具普惠性?
延伸閱讀 中國的高儲蓄率之謎
25 貨幣化是什麼意思?
如果有個非貨幣化的社會?
貨幣化是好東西嗎?
曾國藩中舉後的資金挑戰
延伸閱讀 借貸利息與古時貪腐的關聯
序 投資理財是人人都該上的通識課
第一部分 宗教與金融的相互競爭
1 金融緩慢的發展歷史
古時借貸沒有發展出金融市場
《聖經》禁止用錢賺錢
猶太人為何主宰金融世界?
延伸閱讀 人力資本──無形的成長要素
2 新教解放金融
宗教改革與金融解放
歐美新教國家為何比天主教國家強大?
延伸閱讀 因信稱義的「另類」重要性
3 宗教和福利國家的競爭
規避風險的各種體系:家族、宗教、金融與福利國家
教會也能助人規避風險?
福利國家的興起是利或弊?
延伸閱讀 「國家」是自古就存在的嗎?
4 金融與家庭的互補
宗教和福利國家:此...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