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臺、澎各地國軍老眷村遺址,發掘當地的人文故事。
★尋覓當年國軍及眷屬的生活點滴,保留記憶供後人探詢。
繆正西研究眷村歷史文化已有多年,本書尋覓臺灣、澎湖各地共65個國軍老舊眷村的遺址,從國軍在臺第一個眷村黃埔新村、空軍黑貓中隊的建國一村,到文創活化成功的馬祖新村、成為觀光勝地的彩虹眷村等,介紹起源、發展、興衰、人文與周邊環境,從北到南一一細數記載,進行歷史與故事的爬梳與介紹,並旁及部分的將官眷舍。見證國民政府軍民來臺近七十年歷史,引領讀者深入理解其時代背景及動人故事。
作者簡介:
繆正西
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學士、韓國國立全北大學文學碩士、香港珠海大學文學博士、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暑期四十學分班結業。曾與劉治萍、郭聖華合著有《竹籬長巷與麵疙瘩──高雄三軍眷村憶往》。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朱明輝(前東南科大機電系主任)│吳統雄(前臺大、世新副教授)│李奇嶽(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徐貴新(前東南科大觀光系主任)│張紹鐸(明新科大校務顧問)│張德永(前臺師大社教系系主任)│陳泓達(自由時報國際版主任)│單維彰(前中央大學師培中心主任)│陽鴻榮(明道中學退休教師)│馮聲福(前空軍航院外語組主任)│劉文得(前東南科大觀光系系主任)│鄭志雄(前臺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醫師兼病房主任)│霍鵬程(前中國科大助理教授)│謝建新(前東南科大能源系系主任)│鍾耀寧(教師宜蘭眷協顧問)│譚遠漢(桃園空小校友會理事長)
(按姓氏筆畫排列)──齊聲推薦
名人推薦:朱明輝(前東南科大機電系主任)│吳統雄(前臺大、世新副教授)│李奇嶽(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觀光系助理教授)│徐貴新(前東南科大觀光系主任)│張紹鐸(明新科大校務顧問)│張德永(前臺師大社教系系主任)│陳泓達(自由時報國際版主任)│單維彰(前中央大學師培中心主任)│陽鴻榮(明道中學退休教師)│馮聲福(前空軍航院外語組主任)│劉文得(前東南科大觀光系系主任)│鄭志雄(前臺中榮民總醫院腎臟科醫師兼病房主任)│霍鵬程(前中國科大助理教授)│謝建新(前東南科大能源系系主任)│鍾耀寧(教師宜蘭眷協顧問...
章節試閱
【失落的山頂村──龜山區空軍黑貓中隊眷村】
「建國一村」的舊址,位於目前龜山區山德里內,乃民國四十六年(西元一九五七年)由空軍第五基勤大隊興建,共有六十二戶眷舍,為龜山區唯一的空軍眷村。
「空軍建國一村」的住戶,都是空軍桃園基地人員的眷屬。由於早期機場附近的「建國一村」、「建國四村」、「建國十一村」、「建國九村」、「建國十六村」、「建國六村」等眷村,已達飽和,不敷使用,因此在取得土地困難的情形下,「空軍總部」才在中壢與龜山覓地,另外增建眷村。
民國五十年(西元一九六一年)二月一日,「空軍第三十五中隊」在桃園基地的機場成立後,龜山的「建國一村」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建國一村」後方,陸續蓋起了十二棟木屋型獨棟庭院的眷舍,配給「三十五中隊」已婚的飛行員。整體而言,它似為「建國一村」的一部分;但根據「空軍第三十五中隊」成員,楊世駒的說法:「正式名稱叫做「『建國二村』,我們稱之為『山頂村』。」
所謂的「空軍第三十五中隊」,事實上就是大家所熟知「黑貓中隊」;它與有「黑蝙蝠中隊」之稱的「空軍第三十四中隊」齊名,都是東西方冷戰下,「臺美合作」深入大陸地區,刺探中共軍事情報與核武發展的中隊。
「黑貓中隊」更是由美國中情局主導,與中華民國合作,執行定名為「快刀計畫」的專案。從中華民國空軍中被挑選出來,進入「黑貓中隊」的飛行員,都必須先赴美接受嚴格訓練;完訓後返臺後,「黑貓中隊」成員尚須不斷搭配例行訓練與執勤,以求技術和應變能力的完全純熟。
「建國二村」(當地屬「山頂村」的鄰里,「黑貓」成員習慣暱稱為「山頂村」;眷村拆除前,建國一村、二村的門牌顯示已合併整編為「建國新村」)最早入住的眷戶,包括第一批完訓進中隊五名飛行員中的華錫鈞、楊世駒、王太佑等,三戶人家。由於空軍「第三十五中隊」是繼「第三十四中隊」後成立的特殊任務中隊,所以,這個眷村也是經國先生最常來訪的眷村。描述「黑貓中隊」較深入的書籍,截至目前為止,大約也有十本上下。其中,提及「山頂村」生活的部分,卻僅有郭冠麟的《高空的勇者:黑貓中隊口述歷史》和沈麗文的《黑貓中隊──七萬呎飛行紀事》等,兩本書而已;此外,還有王黛比的〈回家吧!我的愛〉一文。通過這些文本的穿插、比對與整理,大致可還原勾勒出這個歷史不當遺忘的特殊眷村。
王太佑在村裡住了十二年,他的記憶裡,提及:「高層主導我們任務的是蔣經國先生,對我們十分親切、隨和。有次他隻身來到山頂村來看我們,當天我們夫妻都不在家,只有就讀小學的兒子在家。我從來未向子女談及任務的事,甚至也沒告訴他們蔣經國是誰。經國先生敲了我家大門,並報上名字,我兒子完全不知道這位先生是何許人物。」
楊世駒是繼首任隊長盧錫良之後,第二位「黑貓中隊」隊長。在楊世駒的回憶裡,他於民國五十二年(西元一九六三年)至五十八年(西元一九六九年)擔任隊長期間,「經國先生連續兩三年大年初二都到村子裡來拜年,先把所有隊員的小孩集中到我家裡,然後一個個發紅包,再向家屬們恭賀新年,十分平易近人。」
對於第二批完訓的葉常棣和第三批完訓的張立義來說,雖然已婚但因眷屬分別住在新竹與屏東,也就未遷入「山頂村」。
吳載堯是第三批完訓成員吳載熙(於民國五十五年訓練中殉職)的弟弟,他的印象中:「婚後大哥住在桃園龜山的建國一村(山頂村),專供三十五中隊飛行人員居住的房舍。美方也餽贈了一部大冰箱及冷氣機作為結婚禮物。山頂村的房舍都是獨立建築,四周有圍牆,外部有院子,內部有大客廳、兩間臥室,一個廚房及儲藏室,在當時是十分高級的建築。美方提供一部車子供大家上下班之用,每天早上大家由龜山出發到桃園基地,下午一起搭車回家。」
至於民國五十四年(西元一九六五年)在美完訓的第四批飛行員,則有莊人亮、劉宅崇、余清長等三人。當三人要遷入眷村時,現成眷舍就已不夠分配了。根據莊人亮的回憶:「總部只規劃一處空地給我,我便雇工蓋了一幢平房供家人居住。當時楊世駒、王太佑也都還住在山頂村。」入住村內,莊人亮就與余清長比鄰。
沈宗李和王濤是第七批完訓的成員,兩家亦比鄰而居。在沈宗李的記憶裡:「山頂村雖然也是眷舍,但房舍面積較大,內部全由每戶自行設計規劃。」
然而,民國六十年(西元一九七一年)第八批完訓的成員邱松州欲申請入住時,就已經沒有眷舍與空餘的土地──他只能選擇全家在桃園賃屋居住。因此,並非每位「黑貓中隊」的成員,都能入住這個眷村。至於,未婚的飛行員,想當然耳,就必須住機場的基地單身飛行員宿舍內了!
撰寫《黑貓中隊──七萬呎飛行紀事》的沈麗文是沈宗李千金,她與邱松州的千金邱怡華合作,由邱怡華手繪書中插畫(該書編輯為繆沛倫先生)。沈麗文在書中說到:「在五○年代,美國一般軍官的月薪約為美金六百元,而U-2飛行員則是兩千五百美金。」但話鋒一轉,她說:「至於臺灣方面,中情局也比照美國U-2飛行員的薪水,固定撥給空軍,但事實上飛行員並不曾領到這麼多錢,只不過比當時一般飛行員四千塊臺幣(約合美金一百元)的月薪,再多領個臺幣四千四百元的加給而已。」話雖如此,但這在當時的臺灣,已經算是極高薪資了!
事實上,「黑貓中隊」飛行員的月薪,在臺灣的確相對優渥。沈麗文也說:「桃園山頂村,一直到一九六九年,終於有了第一臺彩色電視機。沈宗李花了大約一萬元臺幣,帶回一臺日立(HITACHI)電視,因為是美軍供應的物資,比一般店裡賣得便宜。」
「黑貓中隊」飛行員所駕駛的U-2機,是美國所研發出來,乃當時最尖端的高空偵察機;然而,其失事率高,加上容易被中共飛彈攻擊,種種因素,造成飛行員的殉職事件頻傳;所以,它也是中華民國犧牲優秀飛行員最慘重的中隊(包含於赴美受訓期間與執行勤務中喪生者)。於是,這個眷村也有了「寡婦村」的稱號。
楊世駒就說:「除了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於桃園基地失事的黃七賢之外,其餘九人都是在我副隊長和隊長任內殉職的。每當接到有人犧牲的消息,我就將訊息告訴總部,然後帶著一些禮品到烈士家中慰問。其實,當家屬看到前一天駐隊裡應隔天回家休息的親人,突然變成隊上長官來探望,就已經心裡有數了,悲傷萬分自不在話下。不過,看在其他隊員眼裡,卻也感同身受,因為也許哪天自己的家屬也變成被慰問的對象!除了隊上人員的慰訪外,經國先生也會輕車簡從地搭著吉普車,到遺眷家中拜訪。例如吳載熙殉職後,他就去過吳家數次。」吳載堯對於哥哥吳載熙的犧牲,也頗為感慨地說:「冰箱、電視機等家電一應俱全,全是美國進口,也配給有公務車;不過,優渥的背後竟得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
不過,楊世駒亦說:「當時國家對於我們中隊犧牲隊員的撫恤做得很完善,撫恤金之發放以及遺眷的照顧都十分周到。而美方的合約中,也載明了補償條款,就是遺眷中的直系親屬每人給予二千元美金補助金,透過空軍總部情報署轉發。」
沈麗文則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說到:「初次造訪的人,可能會覺得村中生活悠閒而寧靜。仔細打量,卻會發現這個村子的門牌號碼似乎有些混亂,在五十三號之後,又有五十三號之一、五十三號之二、五十三號之三……。然而,明明每一戶都是獨棟平房,和五十三號一點關係也沒有。」她說:「五十三號是莊人亮的舊宅,他是黑貓中隊第十七位飛行員,在他之前,已經有十一個人陣亡(包括大家以為已殉職的葉常棣和張立義),而他兩度遭受飛彈攻擊都安然逃脫,因此後來附近加蓋的房子,都想沾他的好運道,而沿用了這個幸運數字。」
王黛比(本名:許牟憲)是第三任隊長的王太佑妻子,在〈回家吧!我的愛〉一文中,她則談到「黑貓中隊」成員與眷屬的心酸:「春日的黃昏下班後,我匆匆趕回家要給兩兒準備晚餐,看到外子在衣櫥裡找冬裝,他只告訴我『要去韓國出任務』。提著行李包我陪他走到眷村口的停車場,臨上車時我在他耳邊輕輕的說了一聲『I love you』,看著小吉普車越行越遠,消失在夕陽的餘暉裡,我突然覺得自己無比的孤單,好像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似的。」又說:「深夜外子回家後疲憊不堪,累得都沒有精神說話了!我幫他脫飛行衣時,愕然看到他背上佈滿了像被皮鞭抽過似的一條條紫紅色的血痕,他已麻木得不感到刺痛了;那是因為『個裝士』沒把他的『半高空壓力衣』(Partial Pressure Suite)穿好所致。在我給他拭抹潤膚油時,忍不住心痛的眼淚一滴滴在他背上。這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故事!」
沈麗文以一個眷村內孩子的眼光來看,她於書中也描述了村內的生活:「接近中午時,老楊便騎了三輪車前來,收集眷村媽媽們準備的便當,再送去學校給各家小孩。平房旁邊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颱風天淹水時,偶而會有一、二條魯莽的水蛇混進家中。」但是,接下來她卻說:「午後眷村時而傳出的麻將聲,或許便是這些飛行員太太們的一種排遣方式,藉著在眼前築起的方城,抵擋那些盤旋在心底深處、難以捉摸的憂慮。」
沈麗文也轉述了哥哥沈立威的印象:「吃過牙膏狀的太空食物(桃子口味不錯,肉醬超難吃)。但那裡終究不只是孩子們遊戲的樂園!某天,村裡一位伯伯失事,爸爸說他不見了,聽說只打撈到衣服。他記得有好幾年時間,爸爸每年都帶著他去空軍公墓憑弔,只看到墓碑上都是二、三十來歲的年輕人,他雖然還是小孩,也覺得淒慘。」
沈立威說的「某天,村裡一位伯伯失事,爸爸說他不見了,聽說只打撈到衣服」的殉職飛行員,可能是民國五十八年(西元一九六九年)一月五日,在華東墜海殉職的張燮;事發一年後,有一艘漁船在彭佳嶼附近,發現了張燮的遺物。
劉東明是第四任隊長劉宅崇的公子,印象中也曾「有一幕清晰的畫面:一日放學回家,看到一位阿姨坐在客廳悲傷的哭泣,正在安慰她的媽媽打發他帶妹妹出去玩;一邊玩耍一邊看著家裡人進人出,都紅著眼睛。長大後才知道,原來那是鄰居黃七賢的新婚妻子,他在那天失事」。
沈麗文更說:「當然也有還正在學走路、就再也見不到父親的眷村孩子,父親是一枚勳章,母親的眼裡則永遠留下曾經心碎的痕跡。什麼時候,能不再有這樣的故事?」至於倖存的老飛行員,卻也誠如王黛比所說:「外子把一生中最好的歲月奉獻給自己的國家,視死如歸,無怨無悔。如今蒼翁白髮、垂暮之年還得忍受著當年高空飛行所產生後遺症的痛苦折磨、落寞、消沉……!讓我傷心的記下這段往事。親愛的、讓我牽著你的手,我們回家吧。」在在說明了「山頂村」內,外人看似風光下的哀傷。
民國六十三年(西元一九七四年)七月十六日,「快刀計畫」結束;十一月一日,空軍「第三十五中隊」在第五任隊長王濤任內撤銷編制,走入歷史。在「黑貓中隊」存在的十三年中,前後共有二十八名飛行員,殉職犧牲的飛行員計十名,包括郗耀華、陳懷、梁德培、李南屏、王政文、吳載熙、余清長、黃榮北、張燮、黃七賢等烈士;兩名失事被俘的葉常棣、張立義,在大陸經勞改下放,直至民國七十一年(西元一九八二年)獲釋,方得以離開大陸。這是時代的哀歌。
在「眷改」政策下,民國九十六年(西元二○○七年)「建國一村」等九村拆除;「山頂村」也已經不在,但土地尚未轉移。民國一○四年(西元二○一五年)八月二十二日「空軍司令部臉書」上有這麼一段新聞:「空軍氣象聯隊政戰主任莊上校日前拜會桃園市龜山區山德里里長李金龍先生,感謝該里長協助單位列管『建國一村』空置眷地環境維護等巡管工作。」
「黑貓中隊」倖存隊員中,除華錫鈞後來留美取得普渡大學航太博士,返臺任「中山科學院」副院長(兼航發中心主任),並以空軍二級上將退役外,其餘退役後皆轉任民航機師,現已古稀,多近老謝凋零!
華錫鈞曾接受《聯合報》訪問,道出當年的心情:「出任務前一晚必須住在隊上,每次離開家都想,這會不會是最後一次看到家人?」但「唯一方法就是告訴自己,國家需要情報,國人需要安全,包括我的家人在內」。這樣的話語,令人恍恍惚惚憶起《史記‧刺客列傳》裡,那一幕幕悲壯英雄的身影。
相對於「黑蝙蝠中隊」的文物館,已在新竹市拆除的原眷村遺址上佇立多年,在在提醒著訪客:勿忘英雄的犧牲!但屬於「黑貓中隊」的文物館呢?總非「山頂村」的空置眷地吧?面對著夕陽餘暉,我問天空,也問臺灣!
後記: 繼「龜山眷村故事館」的演講後,同年八月十七日,我陪同龜山區公所人文課與龜山眷村故事館人員、山頂國小校長,勘查了「建國新村遺址」;十月三十日,再應「蘆山園社區大學」之邀,演講「眷話黑貓─從山頂村到山頂國小」(演講中補充了:李南屏一家人,原也住此村,李殉職後遷出,李妻後改嫁)。該遺址曾改設為收費停車場,而後又荒廢;這是我出書前最後探訪的情況。
【失落的山頂村──龜山區空軍黑貓中隊眷村】
「建國一村」的舊址,位於目前龜山區山德里內,乃民國四十六年(西元一九五七年)由空軍第五基勤大隊興建,共有六十二戶眷舍,為龜山區唯一的空軍眷村。
「空軍建國一村」的住戶,都是空軍桃園基地人員的眷屬。由於早期機場附近的「建國一村」、「建國四村」、「建國十一村」、「建國九村」、「建國十六村」、「建國六村」等眷村,已達飽和,不敷使用,因此在取得土地困難的情形下,「空軍總部」才在中壢與龜山覓地,另外增建眷村。
民國五十年(西元一九六一年)二月一日,「空軍第三十...
推薦序
【推薦序 見證自己成長的歷史】──臺大前校長 李嗣涔
繆博士這部傳記《尋覓臺灣老眷村》(臺灣現存國軍老眷村巡禮)把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以後,隨政府遷臺的國軍老眷村的起源、發展、興衰、人文與周邊環境,從北到南一一細數記載,替這些軍民遷臺的六十年歷史,留下了詳細的紀錄。
我從小,在高雄岡山空軍眷村──「復興村」(後併入「新生村」,更名「新生乙村」),出生長大。父親於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自廣東中山大學電機系畢業以後,投效空軍到了四川成都,在空軍與雷達相關部門工作;來到臺灣以後,在屏東東港雷達站工作,後來調往岡山空軍官校教授處服務。
「復興村」後面,隔著一條溝渠就是「劉厝里」,四周都是農田,也是我們小時候抓蜻蜓、釣魚及青蛙之地,充滿了兒時的歡樂;從這部傳記我才瞭解,原來「劉厝里」乃明鄭部將劉國軒之子劉登科與族人部屬,屯墾定居之地。而我們這十多個空軍眷村圍繞其邊,乃距清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取臺稱王之後,約三百年左右;這是臺灣又因另一批政權的更迭,再度成為大陸人士渡海的落腳之地,對照三百年前歷史,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我們出生於眷村的第二代,最年長的一輩,也都接近六、七十歲了!回顧我的父母一代,他們在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來臺的時候,還不滿三十歲(剛剛結婚不久);卻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抉擇,斬斷了與親人及家裡的聯繫長達四十年。我的父親,最後甚至來不及聯繫,就已埋骨岡山;但是,他們的犧牲,卻帶給了我們這一代幸福安定、充滿希望及富足的生活,也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充分發展自己的事業。
我在臺大電機系念書的時候,班上有一位同學,曾是福建省紅衛兵的頭頭,女友在文革被殺後,抱著籃球游過金廈海峽到大膽島投奔自由;每次看到他,我都會問自己:如果父母當年沒有來臺灣,我的人生會是怎麼樣演變?
母親於民國一○四年(西元二○一五年)過世,享年九十四歲;我在岡山親情的羈絆,已經只剩下父母的牌位!
這本傳記的問世,讓我對從小長大的家鄉,有了更深一層歷史的羈絆!它讓我們這一群移民後代子女,在臺六十年來的生活,不致淹沒在歷史的荒煙漫草中;對此,我要向作者繆博士,致上深深的敬意及感激之情。
【推薦序 竹籬笆裡的光陰故事】──新竹縣長 楊文科
這繆正西博士是出生於高雄岡山空軍眷村的子弟,多年來,繆博士專精於眷村研究,並走遍臺灣各地眷村,將逐漸消失的舊眷村及往事,透過學術研究轉化出的文字記錄,重新呈現在國人眼前。《尋覓臺灣老眷村》是繆博士走訪全臺灣老眷村遺蹟「田調筆記」的最新著作,包括本縣的「湖口裝甲新村」及「五峰張學良故居」等,都收錄在本書。
眷村是臺灣近代特殊歷史過程中衍生的獨特住居型態,是珍貴的文化資產。隨著時代變遷,多數的眷村拆除改建成為公寓大廈,老舊眷村已難復見。本縣湖口裝甲新村在四○年代初期設立,是全臺灣相當少數以裝甲部隊為名的眷村;且由於該眷村產生過程的特殊性,導致長期難以改建,但卻無意間讓此歷史風貌與人文氛圍保存下來,並於二○○七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為了保存裝甲新村的眷村文化及遺蹟活化,縣府於二○一七年獲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辦理「新竹縣歷史建築湖口裝甲新村(乙村)修復計畫」。第一期的整復工程及保溫活動已經完成;第二期則邁入修復設計,同時辦理「史料蒐集及空間美化」等保溫計畫;這些資料整理好,將作為未來第三期裝甲新村眷村文化保存與後續活化的重要基礎。
「國軍老舊眷村遺蹟」是臺灣在歷史變遷及族群融合的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眷村特有的住居記憶與人文網絡,更是多數外省族群共享的生命經驗。透過繆博士所著《尋覓臺灣老眷村》的字裡行間,讓我們重新感受到當年竹籬笆內,那股緊密生命共同體的濃厚情感,更體認到閩南、客家與外省眷村文化融合的光陰故事。謹綴數語,以表敬意,是為之序。
【推薦序 見證自己成長的歷史】──臺大前校長 李嗣涔
繆博士這部傳記《尋覓臺灣老眷村》(臺灣現存國軍老眷村巡禮)把民國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以後,隨政府遷臺的國軍老眷村的起源、發展、興衰、人文與周邊環境,從北到南一一細數記載,替這些軍民遷臺的六十年歷史,留下了詳細的紀錄。
我從小,在高雄岡山空軍眷村──「復興村」(後併入「新生村」,更名「新生乙村」),出生長大。父親於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自廣東中山大學電機系畢業以後,投效空軍到了四川成都,在空軍與雷達相關部門工作;來到臺灣以後,...
目錄
推薦序──見證自己成長的歷史/李嗣涔
推薦序──竹籬笆裡的光陰故事/楊文科
•第壹站 基隆市
古蹟上的眷村──中正區建實新村遺蹟
•第貳站 臺北市
飄萍落定──信義區聯勤「四四兵工廠」與「四四南村眷村文物館」
繁華與落寞互見的眷村──中正區聯勤嘉禾新村
芝山岩的神祕眷村─士林區軍情局岩山新村
溫泉鄉裡的眷村──北投區「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與「中心新村」
夕照蟾蜍山──大安區空軍煥民新村
美蘇「冷戰」下的另類眷村──士林區陽明山美軍眷舍、天母白屋
臺北的星空──略談臺北的將軍屋
•第參站 新北市
眷村上的藝文園區──板橋區四三五藝文園區
眷村遺蹟上的公園──板橋區浮洲親民公園
高射砲陣地上的眷村──三重區空軍三重一村
我還在這裡──新店區炎明新村
•第肆站 桃園市
山區裡的眷村遺蹟──龜山區龜山眷村故事館與憲光二村
失落的山頂村──龜山區空軍黑貓中隊眷村
永不散場的同學會──楊梅區埔心眷村故事館
不在馬祖的眷村──中壢區陸軍馬祖新村
大溪風雲──大溪區僑愛里民活動中心與陸軍太武新村
守著陽光守著你──龍潭區干城五村的故事與遺蹟
你的樂園我的家──大園區空軍建國九村遺址
•第伍站 新竹縣市
叫我第一名──新竹市眷村博物館
不能忘的英雄館──新竹市黑蝙蝠中隊文物陳列館
幾度夕陽紅──新竹市國軍老舊眷村遺蹟
竹市最後眷村──新竹市康樂社區
淚問人間幾多事──湖口鄉裝甲新村
五峰山泉憶少帥──張學良故居
•第陸站 臺中市
夢裡尋它──臺中眷村文物館
但使龍城飛將在──孫立人將軍紀念館
臺中最後一彎彩虹──南屯區彩虹眷村
臺中最後眷村──清水區信義新村、大雅區忠義村、潭子區華夏三村
•第柒站 彰化縣
北雁南棲──彰化市中興新村
•第捌站 南投縣
他鄉作故鄉──仁愛鄉大清境社區
•第玖站 雲林縣
飛虎棲虎尾──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
•第拾站 嘉義市
只聞樓梯響──嘉義市眷村生活文化館
•第拾壹站 臺南市
古墓上的眷村──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
戀戀眷情──仁德區二空眷村樹屋、永康區精忠新城與南瀛眷村文化館
鬧市幽巷綠意鬧──北區的「聯勤兵工配件廠」與「公園新村」
•第拾貳站 高雄市
夢醒時分家已非──岡山區醒村
吳宮花草烏衣巷──岡山區樂群村
眷村上的「介壽二廠」──岡山區漢翔公司發動機製造廠
南臺灣第一名──左營區左營眷村文化館
最後的貴族──左營區明德新村
沒落貴族的風采──左營區建業新村、合群新村
長日將盡留餘話──鳳山區黃埔新村
眷村群中的古蹟──鳳山區「前海軍明德訓練班」
•第拾叁站 屏東縣
浪淘英雄將軍屋──孫立人將軍行館、將軍之屋
國境之南海角屋──屏東眷村文化園區
未終了的一首歌──東港鎮共和新村
•第拾肆站 宜蘭縣
蘭雨淒風話滄桑──宜蘭市「聯勤二○四廠」與「化龍一村」
•第拾伍站 花蓮縣
神風已逝莫回頭──花蓮市將軍府建築群與松園別館建築群
花蓮彩繪村──花蓮市介壽村
•第拾陸站 臺東縣
早見曙光極東村──蘭嶼鄉稻香新村
•第拾柒站 澎湖縣
思念餘音──馬公市眷村文化館
日落海西望天際──湖西鄉隘門新村
•附錄一 臺灣國軍老舊眷村重要記事簡表
•附錄二 臺灣眷村研究的探討
•代跋──明月幾時有
推薦序──見證自己成長的歷史/李嗣涔
推薦序──竹籬笆裡的光陰故事/楊文科
•第壹站 基隆市
古蹟上的眷村──中正區建實新村遺蹟
•第貳站 臺北市
飄萍落定──信義區聯勤「四四兵工廠」與「四四南村眷村文物館」
繁華與落寞互見的眷村──中正區聯勤嘉禾新村
芝山岩的神祕眷村─士林區軍情局岩山新村
溫泉鄉裡的眷村──北投區「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與「中心新村」
夕照蟾蜍山──大安區空軍煥民新村
美蘇「冷戰」下的另類眷村──士林區陽明山美軍眷舍、天母白屋
臺北的星空──略談臺北的將軍屋
•第參站 新北...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