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病院裡,想獲得自由,他們必須證明自己沒有瘋。」
一個臥底精神病院的心理學家與八個假病人
顛覆「瘋狂」的祕密任務★ 入圍英國皇家學院科學圖書獎
★《衛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評為年度最佳圖書
繼《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暢銷全球,作家蘇珊娜‧卡哈蘭最新精彩鉅作!
被譽為美國最勇敢的年輕記者之一,
決定深入調查,這個改變了現代精神醫學的戲劇性實驗,
並發現了背後令人震驚的秘密……
要成為一個精神病人,有多簡單?
他們順利潛入精神病院,行為表現正常,不再有幻聽,也不自稱瘋子
卻沒有任何醫護人員識破他們!?
在這個地方,只有瘋子才能看出誰是正常人……
8名假病人,12次入院紀錄
主訴症狀:幻聽,那些聲音說著「砰、空洞、空虛」等字眼
平均入院天數:19日
醫師診斷:7人判為思覺失調症,1人被判為躁鬱症
「一旦被貼上思覺失調的標籤,假病患就再也無法將標籤撕下。
這張標籤會大幅影響旁人對患者與其行為的感知。」──大衛‧羅森漢恩(David Rosenhan)
數世紀以來,醫生們一直試圖定義精神疾病——如何診斷治療?如何分辨瘋狂與理智?到底什麼是精神疾病?為了尋找答案,1970年代,一位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說服八位心智健全的男女自願潛入美國各地的精神病院臥底,測試精神診斷與標籤的可信度與合理性。而且他們必須證明自己精神正常,才能被釋放。他們之中有男有女,職業多元,包括,精神科醫師、心理師、家庭主婦、畫家及研究生。令人震驚的是,這群人一致被判定患有精神疾病,入院後也被所有醫護人員理所當然地視為「瘋子」。隨著臥底時間越久,更揭露出種種不安的精神病院內幕故事……
我們逐漸掌控世界的奧祕——征服外太空、癌症以及不孕症,
卻始終未能適切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精神疾病?
或換個更好的方式問:什麼不是精神疾病?
暢銷作家蘇珊娜‧卡哈蘭身為自體免疫腦炎的倖存者,一度被診斷為精神失常,那段曾與精神疾病為伍的經歷,以另一種方式觸碰了卡哈蘭靈魂的某一塊,她彷彿成了正常世界與精神疾病的橋樑,這股無法斷開的聯繫,令她開始回頭檢視精神疾病診斷的標準,試圖找到這個世界判斷誰才是與瘋狂為伍的界線,因此她決定深入調查,這個改變了現代精神醫學的震憾實驗。
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不僅顛覆整個精神醫學界,深刻影響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更間接顛覆世人對精神健康的認知。然而,隨著作者卡哈蘭在偵探過程所揭露的驚人發現,這個傳奇的冒險故事並不如它看起來的那樣權威。那扇緊閉的精神病院門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對於今日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又有什麼意義?卡哈蘭的傑出調查,不僅試圖解開近半世紀前的瘋狂謎題,另一方面,也帶來心理健康與精神醫療體系的全景觀察,探討精神疾病及其標籤所帶來的束縛與不公。這本書既是歷史,也是謎團,是哲學,也是對社會變革的吶喊。
「我們否認自己是剛開始學習的新手,不停替患者貼上『思覺失調』、『躁狂抑鬱』和『瘋狂』等標籤,彷彿在使用這些字詞的同時,我們已經完全理解精神醫學的精髓了。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分辨所謂的理智與瘋狂。」──大衛‧羅森漢恩
※ 著名的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被認為是對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重要批判,也引起許多爭議和討論,間接深刻影響了當代精神醫學。這項經典的研究幾乎出現在每本心理學教科書中,促使人們正視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標籤汙名化的議題,以及精神健康照護機構的重要性、並間接推進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的修正,是促進現代精神病學的一大推力。
專家共感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楊添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理事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口碑肯定──
★ 入圍英國皇家學院科學圖書獎
★《衛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評為年度最佳圖書
★《時代雜誌》評為年度100本必讀書籍之一
★ 柯克斯書評、書痴網站、文學網站LitHub評選當季最佳書籍
★ 獲選多家媒體當月最佳書籍──《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歐普拉雜誌》、《休士頓紀事報》、商業內幕網站、美國娛樂網站Refinery29、美國新聞網站Bustle、懸疑小說網站、CrimeReads、Popsugar等。
各界好評──
「正常與失常之間的界線,不如我們想像地清晰。本書不斷挑戰著我們對「異常」的想法,同時也提醒著我們,面對「人」這個複雜的命題時,保持開放、彈性與謙卑是非常重要的。」——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蘇珊娜‧卡哈蘭寫了一本精彩的書,反映了多年來堅持不懈、卓越的歷史調查工作。《大偽裝者》以非凡的視角審視了一位史丹佛教授的一生,以及他在1973年發表的著名論文。這篇論文戲劇性地改變了美國精神病學,至今仍在影響著人們。這本書節奏快,結構巧妙,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作品,向卡哈蘭作為作家和偵探的能力致敬。」——史卡爾(Andrew Scull),《瘋癲文明史》( Madness in Civilization)作者
「令人著迷且生動的作品……這是一個神祕的故事,也猶如現實世界的餘震波動,令人震撼,讓精神醫學再次動搖。卡哈蘭就像隻獵犬,追緝著所有可能的線索。各種懸而未解的誘人問題,在她的筆下就像個好脾氣的謎團,逐一被溫和拆解。」──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星號書評
「卡哈蘭為調查報導樹立了嶄新的典範。她對羅森漢恩研究中模糊的情節,進行了無懈可擊的調查,並提出迫切的呼籲,心理健康與精神醫學領域必須再度贏得公眾的信任,贏得那份曾被羅森漢恩研究協力瓦解的信任。」──《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是一部精心設計、引人入勝的作品,在很多層面上都取得了成功。卡哈蘭成功獲得了羅森漢恩家人的信任,她在研究中不僅嚴謹與敏銳兼具,文筆細膩且富有洞察力。」——《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這是調查報導領域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堅韌頑強的研究調查,令人著迷的絕妙寫作……就像偵探小說一樣極具魅力。」——《經濟學人》(Economist)
「這是一個尖銳調查,展現出人類自身利益、弱點和自我意識如何影響科學發展方式。」──Undarky雜誌
「這是一部比小說還奇怪的驚險之旅,暴露了我們尚未健全的心理健康系統中鬆開的螺絲釘。」──《歐普拉雜誌》(O Magazine)
「卡哈蘭針對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羅森漢恩的著名研究〈失常之地的正常人〉,進行了熱情而詳盡的重新審視,這是一本迷人的書籍……同時也是一部了不起的偵探作品,面對該研究發表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心理健康爭議,本書帶來了精采出色的見解。」──《富比士》雜誌(Forbes)
「這本書讀起來就像一本偵探小說,卡哈蘭總會在適當的時候透露一些誘人的線索,我們就彷彿與她一同體驗調查發現的快感……如同《大偽裝者》所記錄,她所挖掘的真相,遠比一開始想像更詭譎、深入。這是一種有層次的故事。第一個層面是羅森漢恩與他的研究簡史。第二層面是卡哈蘭研究這本書的個人經歷。還有第三點,精神病學令人擔憂的歷史與對科學知識的追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一個令人興奮的謎團——也是加深對精神疾病理解的有力例證。」──《時人雜誌》(People Magazine)
作者簡介:
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
《紐約時報》暢銷書《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作者,這本回憶錄講述了她與罕見自體免疫腦炎的鬥爭。因大腦疾病一度被診斷為精神失常,那段曾與精神疾病為伍的經歷,以另一種方式觸碰了卡哈蘭靈魂的某一塊,她彷彿成了正常世界與精神疾病的橋樑,這股無法斷開的聯繫,令她開始回頭檢視精神疾病診斷的標準,試圖找到這個世界判斷誰才是與瘋狂為伍的界線,因而促成第二本著作《大偽裝者》。與家人現居布魯克林。
譯者簡介:
温澤元
專職英德譯者,師大翻譯研究所畢,現於德國進修。
譯有《人脈複利》、《收入不平等》、《漫遊十七世紀古英國》、《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等書。
譯稿賜教:lars801011@gmail.com
章節試閱
第四章 失常之地的正常人
「妳有聽過嗎?就是有人假裝自己幻聽,然後被送進精神病院,被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故事?」她問。
儘管早在將近五十年前就公開了,但在精神醫學史上,羅森漢恩的研究仍是被複印和引用次數最高的論文(不過羅森漢恩是心理學家而非精神科醫師)。一九七三年一月,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刊出一份長九頁的文章,名為〈失常之地的正常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這篇文章提出一大強烈論點,認為精神醫學基本上根本沒有區分理智與瘋狂的可靠方法。「事實上,我們早就知道診斷結果通常無用,或是不值得信賴,但我們仍繼續使用這些診斷。現在我們都曉得自己根本沒有區分瘋狂與理智的能力。」羅森漢恩提出的戲劇性結論,首度有了鉅細靡遺的實證數據佐證,又發表在身為科學期刊界第一把交椅的《科學》上,儼然像「一把利劍,刺進精神醫學的心臟」。這句話出現在《神經疾病與精神疾病學報》(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的一篇文章中,該文在羅森漢恩的論文發表三十年後下此結語。
同時身為心理學與法學教授的羅森漢恩,在文章開頭就直問:「如果真有所謂的精神正常與精神失常,我們該如何區分?」事實顯示精神醫學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數世紀以來皆是如此。他的研究「基本上,將精神醫學診斷殘存的正當性消滅得一乾二凈。」哥倫比亞大學精神醫學系主任傑弗里.利伯曼(Jeffrey Lieberman)如此說道。那份研究出版後,「精神科醫師看起來就像不可靠、過時的江湖術士,與醫學研究革命格格不入。」精神醫學家艾倫.法蘭西斯表示。
……
包含羅森漢恩在內的八人自願進行這項臥底研究,每位參與者的背景都不盡相同。這群人為三女五男,裡頭有一位研究生、三名心理學家、兩位醫生、一名畫家和一位家庭主婦。他們必須到美國東西岸的五個州,臥底進入十二座精神疾病機構,展現相同的特定症狀:他們會告訴機構中的醫生自己有幻聽,那些聲音說著「砰、空洞、空虛」等字眼(羅森漢恩在註解中解釋,有名潛在的假病患因為不遵從嚴謹的數據收集手法,因此被取消研究參與資格)。藉由這項合乎標準的架構,這份研究測試精神病院是否會將神智清醒者收進院內。光靠這幾項症狀,各家精神病院就判定這群「假病患」罹患嚴重精神疾病,其中一位被認定罹患躁鬱症,其他皆為思覺失調症。住院治療的時長最短為七天,最長為五十二天,平均天數則為十九天。而在住院期間,院方開了兩千一百顆藥丸讓這群健康的人服用,這些藥可都是重症精神疾病藥物。(這群假病患都受過訓練,會把藥丸藏在口袋或腮幫子中,隨後將藥丸吐進馬桶或丟掉,避免把藥吃下肚。)
除了基於隱私考量針對個人背景資料稍作調整之外,假病患用的都是真實人生故事。一旦潛入研究指派的機構,他們就得靠自己的力量出來。「我們都已告知參與計畫的假病患,他們得憑一己之力離開精神病院,基本上就是要說服院內員工他們並未罹患精神疾病。」羅森漢恩寫道。這群假病患跟將近一世紀前的布萊一樣,一進入病院就卸下具有幻覺的偽裝,拿出「正常」的行為舉止,或說在這個古怪的情況下盡可能表現「正常」。不過假病患入院後,醫生看待他們的舉動時,內心都抱持著他們患有精神疾病的既定成見。醫護人員完全沒看出這群假病患的真面目,但在前三起住院案例中,有三成院內患者發現事有蹊蹺。在其中一個案例中更有患者指出:「你根本沒瘋,你是記者或教授,只是來探查院內情況。」護理師發現假病患冷靜地替臥底研究紀錄院內情況時,則在報告中指出「患者出現書寫行為」。羅森漢恩寫道:「一旦被貼上思覺失調的標籤,假病患就再也無法將標籤撕下。這張標籤會大幅影響旁人對患者與其行為的感知。」
「這令人不禁反思,究竟有多少神智清醒者,在精神病院中被當成精神病患?」羅森漢恩問:「有多少患者在精神病院內看似『精神異常』,出了病院卻有可能是『神智清醒』的人?他們之所以看似瘋狂,並不是因為瘋狂存在於他們體內,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會不會是他們回應病院這種古怪環境的方式?」又或者,誠如護理師的「寫作行為」評論所揭示,患者或許只是展現正常的行為,卻在精神疾病的標籤影響下被解讀成舉止反常。《科學》是份同儕審查學術期刊,可說是世上讀者群最廣大的刊物,先後更有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與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提供種子基金。在這樣一份期刊中,羅森漢恩的敘事體論文算是相當罕見。得以發表在備受敬重的一般科學學術期刊上,讓這份研究獲得始料未及的地位與影響力,羅森漢恩自己大概也沒想到。
……
「沒有人知道,為何我們會對『發瘋』或『精神異常』等個人特質,產生如此難以抹滅的印象。」羅森漢恩寫道:「腿斷了終有復原的一天,精神疾病卻被指控為終生疾病。對觀者而言,他人的腿傷並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但發狂的思覺失調患者呢?目前我們已經搜羅無數證據,顯示民眾對精神疾病抱持恐懼、敵意、冷漠、懷疑與擔憂的態度。精神病患受到社會大眾的憎惡。」
住院治療期間,八位假病患都體驗到極度失去自我的感受,更直接承擔各種指責與怒氣,彷彿他們不值得接受照護或同情似的,這些我都能感同身受。「有時候,人格解體的程度來到極點,假病患都覺得自己彷彿隱形人,心中多少都有自己不值得一提的感受。」羅森漢恩寫道。醫生在面對未知事物時,竟秉持傲慢自大的態度,強調自己的判斷正確無誤、不容質疑,這點令他們深感憤怒,我讀起來也很有共鳴。「我們否認自己是剛開始學習的新手,不停替患者貼上『思覺失調』、『躁狂抑鬱』和『瘋狂』等標籤,彷彿在使用這些字詞的同時,我們已經完全理解精神醫學的精髓了。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分辨所謂的理智與瘋狂。」羅森漢恩如此寫道。
Chapter 10 瘋人院中的九天
第一天
護理師紀錄:2/6:三十九歲,今日下午安置於南三號。
病歷歸檔完成。首度入精神病院。
首先,護理師沒收羅森漢恩的個人物品,包含一袋換洗衣物、牙刷和錄音機。護理師看見最後一樣物品時,說因為錄音機「違法」而且會「打擾其他患者」,因此將其沒收。護理師允許羅森漢恩將筆(幸好)和五塊美金留在身邊,表示病患身上最多只能帶五塊錢。接著他要求羅森漢恩在門半掩的情況下將衣服脫光。雖然這是安全程序,但護理師完全不尊重他穩重的舉止態度,彷彿一旦被體制貼上精神病患的標籤,當個體面的人的基本權利也連帶遭到剝奪。她替羅森漢恩測體溫、脈搏和血壓,所有指數都正常,隨後更一語不發地量了身高跟體重。儘管護理師在他身上做這些生理檢測,但全程都把他當成隱形人。
護理師帶羅森漢恩走進電梯,往上移動兩個樓層。電梯門一開,眼前是整排上鎖的厚重大門。她拿出身上那串鑰匙,用其中一把鑰匙開門。護理師走路時鑰匙不斷發出碰撞聲,功能如同警示音,避免別人將她誤認成其中一位患者,也就是羅森漢恩。羅森漢恩盯著幽暗的走廊瞧。他本來以為一走進病房區,會立刻聽見刻板印象中充斥精神病院的嘈雜聲。但裡頭唯一的聲響是護理師身上鑰匙發出的金屬碰撞聲,也就是自由的象徵。「打開這區的房門,彷彿即將進入危機四伏的洞穴,心裡滿是不祥的預感。」有位哈維佛德的精神科醫師,曾在回憶錄中如此寫道。他當時服務的南三男性病房區,就是羅森漢恩的新家。「我總是害怕受到肢體傷害。」
羅森漢恩經過明亮、以玻璃圍起的護理站。永遠上鎖的護理站俗稱「鳥籠」,護理師能在無需與患者互動的情況下,觀察患者休息室的情況。
他應該有留意到院內的氣味。咖啡的香甜氣息、菸味、氨水的刺鼻味,還有醫院休息室常有的大小便失禁臭氣,綜合成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有位患者衝向前,猛力熊抱羅森漢恩。護理師將抱著他的患者拉開後,將他安置在一張桌前。身為新血的他一出現,立刻擾動原有生態系,整個病房區陷入瘋狂。
「他媽的雜種!」
「混帳東西!」
「我只有打他巴掌而已!」
這些對話片段,是羅森漢恩在桌邊等待時試著動筆寫下的。多數患者跟羅森漢恩一樣,被診斷患有思覺失調症。有些緊張兮兮的患者眼睛瞪得大大的,目光空洞無神,就像玄關裡那些男子一樣。其他病人則來回踱步、自言自語,不斷朝空氣揮拳或放聲喊叫。有位精神科住院醫師一見到南三的光景,就問:「我到底把自己弄進什麼鬼地方。」
羅森漢恩動也不動地呆坐兩個小時。他的飢餓感越來越明顯,也快忍不住尿意了,但內心的脆弱感令他僵在椅子上,後來他將這個現象稱為「凍結」。他發現自己毫無防備,思緒不斷打轉:要去哪裡洗澡或沖澡?住在這裡能做些什麼?患者怎麼打發時間?這裡有電話嗎?我能打電話給老婆小孩嗎?什麼時候能看到醫生?什麼時候能把衣服拿回來?
「我神智清醒、經驗豐富,也比別人更清楚知道精神病院內是什麼樣子,卻依然因為無助而陷入絕望。」後來他如此描寫自己的心境。
一名類似護理助理的人,端了一盤冰冷的黏稠燉菜、一杯溫牛奶跟一顆橘子給羅森漢恩。羅森漢恩以嫌惡的眼神盯著這些食物,完全不曉得在病院中橘子已算是難能可貴的美味。任何在精神病院外生長成熟、可食用的食物,全都稱得上無價珍寶。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詳閱《大偽裝者》)
第四章 失常之地的正常人
「妳有聽過嗎?就是有人假裝自己幻聽,然後被送進精神病院,被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故事?」她問。
儘管早在將近五十年前就公開了,但在精神醫學史上,羅森漢恩的研究仍是被複印和引用次數最高的論文(不過羅森漢恩是心理學家而非精神科醫師)。一九七三年一月,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刊出一份長九頁的文章,名為〈失常之地的正常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這篇文章提出一大強烈論點,認為精神醫學基本上根本沒有區分理智與瘋狂的可靠方法。「事實上,我們早就知道診斷結果通常無...
作者序
前言
何謂真實,何謂虛假?
以下故事亦真亦假。
編號五二一三病人初次住院安置。病人名叫大衛.盧里(David Lurie),三十九歲,廣告文案作家,已婚並育有兩子。他說有人在耳邊說話。
精神科醫師在接案初談時,問了一些問題來評估大衛的狀況:你叫什麼名字?你現在在哪裡?今天是幾月幾號?現任總統是誰?
大衛的答案都正確:大衛.盧里、哈維佛德州立醫院(Haverford State Hospital)、一九六九年二月六號、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
精神科醫師進一步詢問大衛提到的聲音。
患者表示人聲在耳邊說著:「這裡很空,什麼也沒有。空空如也,發出空洞低沉的雜音。」
「你認得那些聲音嗎?」精神科醫師問。
「不認得。」
「是男生還是女生的聲音?」
「都是男生的聲音。」
「你現在還有聽到嗎?」
「沒有。」
「你覺得這些聲音是真的嗎?」
「不是,我確定這些聲音是假的,但怎麼樣都關不掉。」
話題接著轉到患者的生活背景上。醫生跟患者談到,盧里心中隱約有股偏執、憤恨不平的感受,他總覺得自己比不上同儕。他們還聊到盧里的童年。他的雙親是虔誠的東正教猶太人,他與母親的關係過去非常緊張,如今已逐漸和緩。除了原生家庭,患者也談起婚姻問題,還說自己得努力克制暴躁的脾氣,有時還會把怒氣宣洩在孩子身上。接案初談就這樣進行了約莫三十分鐘,醫生寫了將近兩頁的筆記。
醫生收他入院時,將他診斷為患有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情感型。
不過事情沒這麼單純。大衛.盧里根本沒有幻聽。他不是什麼文案作家,也不姓盧里。大衛.盧里壓根就不存在。
這名女子的姓名不是重點,只要把她想成是你認識或深愛的人就好。二十多歲時,她的世界開始天崩地裂。她沒辦法專注工作,開始失眠,在人群中越來越不自在,慢慢躲在公寓裡足不出戶。但是她也在公寓中聽見、看見不存在的事物,不具形體的雜音使她發狂、恐懼、憤怒。她在公寓中來回踱步,覺得自己快爆炸了。因此她離開公寓,在熙來攘往的市區街道遊蕩,試著閃避行人猛烈的目光。
家人越來越擔心,把她邀來家裡一起住。但她深信家人也參與了邪惡的陰謀,目的是要把她毀掉,因此試圖逃離家人的住處。他們把她送進醫院,她逐漸與現實脫鉤。倦怠的醫護人員限制她的行動,讓她服用鎮靜藥物。她開始出現痙攣症狀,手臂胡亂擺動,身體瘋狂顫抖,醫生看傻了眼,全都束手無策。他們只好提高抗精神病藥物的劑量。她做了無數次醫學檢查,每次都無疾而終。她的精神越來越錯亂,也變得更加暴力。就這樣過了好幾個禮拜。突然間,她像被刺破的氣球,精力一洩而空。她失去閱讀和書寫能力,也不再開口說話,成天眼神空洞地盯著電視。有時突然激動起來,雙腿還會因為痙攣而彎曲抽動。院方認為他們無力診治這名患者,便在她的病歷上寫下轉送精神科醫院。
醫生在病歷表上寫下確切診斷:思覺失調症。
* * *
這名女子跟大衛.盧里不同,她是活生生存在的人。八歲大的男孩、八十六歲的老嫗和青少年,他們都親眼見過這名女子。她也存在於我之中,躲在靈魂最漆黑、陰暗的角落。她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要不是有細心、不拘泥窠臼的醫生查出生理病症,發現我的大腦正在發炎,助我逃離誤診的險境,讓我躲過被送進精神病院的終極手段,二十四歲的我隨時有可能落入這種局面。能透過治療而痊癒的自體免疫疾病偽裝成思覺失調症,若非診斷幸運翻盤,我有可能會迷失在那不健全的精神健康體系中,更有可能從此受其所害。
我後來得知,虛構的「大衛.盧里」就是第一批「假病患」。近五十年前,八位心智健全的男子和女子自願接受精神病院安置,測試醫生和護理人員是否能清楚區分正常與失常,大衛.盧里就是前鋒。他們參與的這份科學實驗相當創新,在一九七三年,這份研究不僅顛覆整個精神醫學界,更徹底改變全美對精神健康的認知。這份名為〈失常之地的正常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的研究徹底重塑精神醫學界,更激起各方討論,思索該如何適當治療精神疾病,並如何定義、運用精神疾病這個乘載既定觀點的詞彙。
雖然我跟大衛.盧里的情況有許多差異,但基於各種原因,我們的角色可說頗為類似。我們是連接精神正常與精神失常這兩個世界的使者,協助他人理解這兩個世界的區別,知道何謂真實、何謂虛假。
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醫學史家愛德華.肖特(Edward Shorter)曾說:「精神醫學史如同一片地雷區。」讀者可得留意腳下的砲彈碎片。
前言
何謂真實,何謂虛假?
以下故事亦真亦假。
編號五二一三病人初次住院安置。病人名叫大衛.盧里(David Lurie),三十九歲,廣告文案作家,已婚並育有兩子。他說有人在耳邊說話。
精神科醫師在接案初談時,問了一些問題來評估大衛的狀況:你叫什麼名字?你現在在哪裡?今天是幾月幾號?現任總統是誰?
大衛的答案都正確:大衛.盧里、哈維佛德州立醫院(Haverford State Hospital)、一九六九年二月六號、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
精神科醫師進一步詢問大衛提到的聲音。
患者表示人聲在耳邊說著:「這裡很空,什麼...
目錄
前言 何謂真實,何謂虛假?
PartI 瘋狂的所在
01 鏡像
02 娜麗.布萊
03 瘋狂的源頭
04 失常之地的正常人
05 謎中之謎
Part II 瘋人院臥底實驗
06 大衛的本質
07 慢慢來,或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08 我可能不會被識破
09 入院安置
10 瘋人院中的九天
Part III 誰是正常人?
11 臥底進醫院
12 只有失常者才看得出誰是正常人
13 W.安德伍德
14 瘋狂八
15 十一號病房
16 冰冷的靈魂
17 羅絲瑪麗.甘迺迪
Part IV 精神醫學的革命
18 真相追尋者
19 其他問題都由此而生
20 檢視標準
21 SCID
Part V 大偽裝者
22 註腳
23 一切都源於心智
24 影子精神健康照護系統
25 關鍵論斷
26 傳染病
27 木星的衛星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前言 何謂真實,何謂虛假?
PartI 瘋狂的所在
01 鏡像
02 娜麗.布萊
03 瘋狂的源頭
04 失常之地的正常人
05 謎中之謎
Part II 瘋人院臥底實驗
06 大衛的本質
07 慢慢來,或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08 我可能不會被識破
09 入院安置
10 瘋人院中的九天
Part III 誰是正常人?
11 臥底進醫院
12 只有失常者才看得出誰是正常人
13 W.安德伍德
14 瘋狂八
15 十一號病房
16 冰冷的靈魂
17 羅絲瑪麗.甘迺迪
Part IV 精神醫學的革命
18 真相追尋者
19 其他問題都由此而生
20 檢視標準
21 SCID
Part V 大偽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