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時代,如何長壽且兼顧生活品質?
本書提出「健康六波羅蜜」觀點,經由好睡眠、慢性病管理、營養管理、運動、動腦、互動等六種法門,教大家邁向樂活、優雅的老年。
老有所用:老是一種態度,如果常保對新事物的熱情,不斷學習,心態上永遠都不老,身體也就不容易老化。
生命的關鍵在功能,不在於不生病。優雅老化,就是要維持自己的身體功能,順應自然法則,讓身與心愉悅健康地迎接老化。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暨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羅慶徽
關於本書
本書由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暨高齡醫學中心主任羅慶徽帶領醫療團隊合作撰文,借用佛法的「六波羅蜜」帶入健康知識,鼓勵社會改變心態,正向面對老化,進而讓長者成為社會珍貴的資產,共同優活慢老。
作者簡介:
花蓮慈濟醫院高齡醫學團隊──集體力作
推薦序
老去情懷猶作濟世想
◎釋證嚴
近年來,臺灣因為醫藥進步,社會福利充足,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餘命延長,由二〇〇九年的百分之十點六三,至二〇一九年已上升至百分之十五點二八。加上少子化的影響,人口結構正在悄悄地改變中。
既然生命與時間俱老,長者要如何老得健康、老得有用、老得優雅呢?
羅慶徽副院長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後,常有機會與志工互動,透過觀察,也刷新他對「老」的定義:「老是一種態度,對新的事物常保熱情,樂在學習,心態不老,身體就不容易老化。」
看看我們的環保志工,多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兒女長大紛紛離巢,各自為屬於自己的小家庭打拚;兩老相對無言,守著家門,只能寂寞向黃昏。
一旦生活沒有了盼望,身體機能很快就衰退了。幸運的,得到慈濟人的牽引,加上長者本身也有這分善念,跟著慈濟人出去做環保,把人家不要的「福」撿回來,還要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可不簡單,需要長期經驗的累積,才能眼明手巧。
有一次去到環保站,老菩薩向師父介紹塑膠袋回收分類,只見她拈起塑膠袋,用兩隻指頭搓一搓,就說:「這是PE、那是PP、這搓出來有聲音的則是OPP,另外這個嘛,叫做PVC。」那個架式,簡直比專業更專業。
師父常說:「環保站是老人最好的輕安居。」因為要做環保,就得進行回收資源的分類,心在思考、手要動作,「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高手」,前面所述的那位老菩薩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雖然身體機能逐漸在敗壞,也不是力不可挽;只要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即知即行的行動力,至少也能放慢老化的速度。
羅副院長在《優活慢老》這本書,依六波羅蜜分成六個篇章,依序是:好睡眠、慢性病管理、營養管理、運動、動腦及互動。
的確,有充分的休息才有好的體力可以付出,但是年歲大了,不是睡不著,就是容易清醒;睡得少、睡眠品質也不好,常看到有些長者一坐下來就打盹,實在令人不捨。書中也都一一提出解方了。
年紀大了,身上的器官如同一部機器用久了,難免螺絲鬆脫,運作不順暢。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都上身了,其實只要遵從醫囑,紀律服藥就可以了。切莫自作解人,隨意改變劑量;如有疑義,再與醫師討論即可。
營養的補充也是一樣,很多長者牙口不好,不是咬不動,就是食不知味;以致營養不足,體力愈來愈虛弱,這時,營養的補充就很重要了。
如若身上有好幾種慢性病交纏著,家屬就要與營養師討論,客製化個人每天需要的熱量,然後遵守。要活得有品質、活得優雅並不困難。
至於運動和互動,執行就要靠個人的意志力了。看看我們的環保志工,每天趕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走路也算是運動之一;若走得快一點,感覺有點喘,就達到運動的效果了。
何況資源還要分類回收,眼睛看得分明,手腳也要快,這都是訓練腦部的思考和反應。
每個環保站都像一個大家庭,從分類、洗濯、歸類、打包,大家合和互協;手不停地動作,耳聽錄音機傳來師父的開示;就在此時,不僅回收的瓶瓶罐罐各就各位了,心靈也被洗滌療癒了。
難怪每次去到環保站,看我們每位環保志工,都是一尊尊莊嚴的菩薩。原本罹患憂鬱症、恐慌症、自閉症的,也都在這裏被療癒了。
臺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化影響,未來老老相依將會成為尋常一景。很感恩羅副院長於此時出版《優活慢老》這本書,讓長者知道如何提升優質的老年生活;也讓即將走入老年的中生代,不驚不懼,知道如何老得充實、老得優雅。
(本文作者為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百二康健輕安行
◎林碧玉
久遠年代前,人均壽命五十,當時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高齡長者總是令人尊敬又羨慕。
如今,亞洲地區人均壽命已超過八十歲,近年來學者試圖以「無齡世代」引導思考未來社會百態。內省我們準備好適應未來了嗎?
當臺灣人平均壽命六十出頭的年代,一九九四年某日,慈濟醫療財團法人主任祕書溫舜華從臺北返花,說起探視溫媽媽,驚歎地分享媽媽與阿姨四人加起來超過三百歲,還開車四處旅行,真了不起!
二〇二〇年初,臺北慈院陳政宏主任的父母親,在慈濟人陪伴下第一次參訪靜思精舍,令人敬佩他倆挺直的身影,完全看不出賢伉儷已近九十高齡,來自屏東鄉下的老人家,行進間隨時隨地緊緊地手牽著手。
令人感動的是到了十月,陳爸爸種植的鳳梨豐收,為分享新鮮、香甜又好吃的鳳梨,特地從屏東開車一路奔馳,神彩奕奕地抵達精舍。
卸下鳳梨後,他立刻又啟程返回屏東,當日往返五、六百公里,「九十開車趴趴走」,要說陳爸爸到底是年輕或年長?其實難以認定呢!
十月,花蓮慈院王志鴻副院長的父母親,到精舍拜會證嚴上人。王爸爸疼愛王媽媽,每一開口都令人驚呼連連,尤其當九十六歲的王爸爸輕輕地說:「我們已經結婚九十二年了!」
現場一片譁然,原來王媽媽是童養媳,兩小無猜,一生呵護。兩老平常雖然愛吵嘴「答喙鼓」,卻又如膠似漆,鶼鰈情深,令人敬愛。
近年王媽媽常住花蓮,王爸爸留在屏東,大家不斷邀約王爸爸同來花蓮。王爸爸卻一再表達,來花蓮無事可做,在屏東除了自己種植幾甲地外,還是農業顧問,每日非常忙碌,不怕沒事做。
近日遇到王副院長,關懷王爸爸何時來花蓮與王媽媽常聚?
王副院長笑答:「到高雄開會時,順道回屏東探望父親,想請爸爸吃飯,爸爸說他很忙沒空,等一下就有『年輕人』來帶他參加老人會活動。」
王副院長感歎鄉下年輕人真有愛心,就在家裏等候想當面致謝。當門外傳來汽車聲,出門一看,原來開車的「年輕人」已是八十五歲長者,但在王爸爸眼中還是個年輕人。
世界是扁平的,在開發及已開發國家,都因少子化,面臨超高齡化社會。日本人長壽,已經反映出長者服務年輕人現象,所以有「上錯菜餐廳(失智老人當服務員的餐廳)」的美談。
近日更有很多人羨慕歐洲奧地利老人,七十餘歲退休後仍繼續工作,近八十歲還經營供餐民宿、畫畫義賣捐獻,八十餘歲當導覽志工、製作修理皮鞋,九十五歲還揉麵團。因此有「忘憂產業」的發展。
看到這些,其實也不必羨慕,慈濟人的真實生活也是如此精勤充實,更因追隨證嚴上人,學習「少欲知足,一心利他」,使令身心輕安,日日淡定無憂,忘卻今夕吾齡數字。
惶恐與感恩羅慶徽副院長帶領團隊撰寫《優活慢老》一書。惶恐的是囑咐為之寫序,不才無學,深感文到用時方恨少;感恩的是羅副院長既是醫院管理博士,更是多專科醫師,對老人醫學的鑽研尤為專精。
羅副院長自加入慈濟以來,好奇慈濟人無怨無悔、歡喜付出,年逾百歲依然日日從事資源回收分類,再觀察到幾乎人人反應靈敏,尤其臉上少刻年紋,於是從學者角度切入,見證保護地球為出發的使命,以及茹素慈悲利他的思維,驗證「老有所用」是健康不老的泉源。
在證嚴上人的關注下,羅副院長帶領團隊撰寫老年生活種種與健康老化的方法,從健康的生活模式,飲食、運動等知識,祝福並期待未來能降低需被照顧的長者比例,讓人人都能過著優雅慢老的生活。
為文及此,不覺冥想「古賢七十人稱老,今人七十綠枝芽,八十青春學無涯,九十開車趴趴走,百歲念念慈悲心,手腦並用秀創意,無欲無求利他行;誰言七十古來稀?若能分秒護善念,敬天愛地護萬物,百二茹素輕安行。」真美!
(本文作者為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優質慢老蔬活樂
◎林俊龍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花蓮慈濟醫院榮譽院長曾文賓醫師以九十八歲高齡圓滿人生。
曾院長年輕時加入臺大醫療團隊,實地訪查南臺灣烏腳病高罹患率地區,研究致病因素,發現烏腳病病人是因為長年飲用深層地下水,引發了砷中毒,導致雙腳發黑疼痛難耐,甚至必須截肢。
因為烏腳病卓越的研究成果,帶領全世界改變了對水中砷含量的限量標準。臺灣地區也因此全面改設自來水系統,讓後代子孫不再受烏腳病截肢與罹癌之苦。他對臺灣與世界公共衛生可謂貢獻良多。
曾院長跟我都是心臟內科醫師,曾院長受證嚴上人感召,於花蓮慈濟醫院籌建期間就投入幫忙,他從臺大醫院副院長一職退休後,就接下花蓮慈濟醫院第二任院長,爾後帶領慈濟醫院晉升為準醫學中心。
一九九九年,他將院長一職傳承給年輕的陳英和醫師,但依然活躍在花蓮慈院看診及教學,並與夫人周翠微持續參加醫院活動、關懷同仁,退而不休的他們,在我眼中,就是優雅慢老的典範。
能夠做到優雅慢老,有三個很重要的元素:充足的營養且最好是素食、定期定量的運動、人際互動與活動參與。
我在擔任大林慈濟醫院院長期間,就開始做素食營養與疾病相關的研究,也與團隊建立了世界第三大的素食世代研究資料庫。
這幾年,更將此素食研究資料庫與臺灣健保資料庫做比對研究,發現素食者的健保費用比一般民眾的健保花費減少了四分之一,而素食者在腦中風、糖尿病、血管硬化、高血壓、白內障、痛風、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罹患率也明顯低於葷食者。
這些科學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在各醫學與營養期刊上,證實了素食對健康裨益良多。
而定期定量的運動,對於減緩老化也非常很重要,建議一週三天,每次三十分鐘。運動能讓人心情愉悅,舒緩緊張,運動時若能伴隨著適量的日晒,更能預防骨質疏鬆症。
要減緩老化速度,絕對不能離群索居,一定要增加人際互動與活動參與。
在這一點上,慈濟志工可算是實踐者,許多上年紀的慈濟志工每天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或承擔香積志工,負責煮飯菜跟大眾結緣;或者到社區關懷據點當志工,由年輕的長輩陪伴資深的長輩;或者到老人大學上課追求新知。
這些人際上的互動與參與,都是減緩老化、減少憂鬱、強化功能、保存記憶的好方法。
銀髮族參與活動最大的益處在於心情的轉變。而心情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健康。我與林庭光醫師曾與中正大學一起進行過「心理健康是否影響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證實身心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聯,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生氣、沮喪等負面情緒,都可能造成心臟病的發作。
這個計畫是研究Type-D特殊人格與心臟疾病的相關性。經過十二題問卷的檢視,憂鬱、負面、焦慮、沮喪、人際社交障礙、封閉不喜與人互動,這些都歸納為Type-D人格,而敵意型人格與Type-D型人格,都屬於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的高風險群,得到心臟疾病機率比較大,罹患心臟疾病的預後也比較差,重症者死亡率也比較高。
因此,要改善老年人的負面情緒,除了增加家人親友間的互動,讓老人家多走出家門,增加與外界人群的接觸,也非常重要。
此外,隨著通訊科技進步到5G時代,住在偏遠地區或是行動不便的長輩,可以藉由資訊的快速傳輸,以簡單的平板電腦或手機,加上雲端病歷資料庫,即時監控長者健康狀況。
美國醫學研究分析指出,老年人的醫療照顧費用,在六十五歲之後所需要的醫療花費是六十五歲之前的四倍之多。利用雲端系統照顧長者健康,可以大幅減少年輕人的負擔。
如此一來,就像是「我們蓋了一間擁有三十五萬張病床的醫院」,這個人數足足涵蓋了花蓮縣的總人口數。
但慈濟並不是真的要興建一間超大型醫院,而是要透過科技,把醫療照護帶進每一戶民眾家中,連遠在山頭的部落和偏鄉都不例外,能有效減少民眾奔波往返的路程時間與交通費用。
臺灣已於二〇一八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二〇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敬老、愛老、護老、顧老,還有該怎麼讓自己也能健康慢老,都是全民必須面對與學習的課題。
《優活慢老》這本書出版之後,定會成為家家必備的一本實用書籍,值得推薦,樂為之序,感恩。
(本文作者為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樂活長青不是夢
◎林欣榮
佛法有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經由這六種基本的菩薩修行方法,可以自度度人,福慧雙修。
羅慶徽副院長帶領團隊撰寫的《優活慢老》一書,提出「健康六波羅蜜」的概念,經由好睡眠、慢性病管理、營養管理、運動、動腦、互動等六種法門,我們可以樂活長青,長壽又兼顧生活品質。
作為腦神經外科醫師,生老病死中,面對老人和失能病人是日常,自年輕住院醫師訓練開始,在開刀房,往往就是跟死神在搶時間。
因此從醫四十年來,除了精進醫術之外,我也積極推動預防醫學,建議民眾在四十歲左右,就應該送身體「進廠保養」,做一套包括心腦血管的全身健康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脈絡,一方面儲備健康資產,一方面抗老化、遠離慢性病及癌症。
我們都知道,面對人體機能的老化,健不健康的標準,不在於身上有沒有疾病,而是如何正念面對。
醫學研究也發現,身體有病的人不見得會比較早亡,反而是失能的人比生病的人先走一步。進一步來說,老是一種態度,這在慈濟環保站就可以看到,許多老菩薩與機能退化的身體和平共處,樂活每一天。
慈濟環保志工,多的是八、九十歲白髮蒼蒼的老菩薩,人人誓做守護大地的環保尖兵。許多菩薩的睡眠障礙病,都是因為做環保之後,就能一覺到天亮,正符合書中所言「啟動優質睡眠三大原則」:一是作息準時;二是累積足夠的睡眠壓力──就是累;三是身心要放鬆。
其實,要不老就要動腦,動腦可以活化腦細胞。常常學習新的事物是動腦的方便法門,例如學習資源分類、學習說好話、練習樂觀,這樣「一起工作,一起發電」,腦細胞就會連結在一起,自動修復退化,傳導也會愈來愈好愈快。
最重要的一點,環保菩薩天天聆聽證嚴上人開示,因為心中有法,生活有目標,人生有方向,透過身體力行做環保,在做的當中從內心淨化去除煩惱,福慧俱增,同時腦中產生成就感,感受到生命的正面價值。有成就感的人生是做不累的,是精進的,身心靈因而更健康。
另外,因為臨床所學與研究的關係,一般人認為的正常老化症狀,有更多是大腦疾病的通症,例如腦積水、巴金森氏症、小血管疾病、腦萎縮,前三者更是常見的三合一長者腦部疾病,會影響到他們的記憶、步態平衡、語言等。
我常以我的父親為例,八年前,一向喜歡外出的父親,愈來愈居家,走路踩著小碎步、甚至連抬腿的力氣都沒有,思緒與說話常是顛顛倒倒。一檢查發現是腦積水問題,於是幫他接上引流管解決腦積水後,再教他以抬腿、唱歌活絡腦神經生長,現在他還能開車載著母親出門買菜。
如何優雅慢老,慢性病管理很重要。書中告訴我們:糖尿病是腦心血管疾病的隱形危機;高血壓是讓心臟覺得很累的首要因素;高血脂是無聲的健康風險;骨質疏鬆症是造成健康骨牌效應的頭號對手。
我們除了可以按照醫師的指示用藥控制疾病惡化之外,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運動,在生活中種植健康因。
例如高血脂的治療,以飲食及運動優先;有氧運動可以燃燒脂肪。運動可以訓練肌肉保護骨頭、支撐關節;運動還可以增加骨質密度、增強肌肉及改善平衡;運動更可以訓練心肺功能及耐力,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運動量不足已被列為全球十大死因第四名,僅次於高血壓、抽菸、高血糖,超重和肥胖排名第五。美國心臟病學會也將運動量不足,定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
因此,要照顧長者健康,運動很重要,本書中介紹許多適合長者的運動建議,可兼顧有氧、肌力、柔軟度訓練和平衡訓練。
很感恩羅副院長帶領老年醫學科、高齡整合照護科、復健科、營養科團隊,從「一好、二管、三動──健康六波羅蜜」,養成好習慣。
有好的睡眠、管好慢性病和營養,以及運動、動腦、互動等;經由營養均衡、適量的運動、結交益友相伴,讓老有所安,更有所用,不畏老也不懼病,生活得有品質,樂活長青不是夢。
(本文作者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老去情懷猶作濟世想
◎釋證嚴
近年來,臺灣因為醫藥進步,社會福利充足,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餘命延長,由二〇〇九年的百分之十點六三,至二〇一九年已上升至百分之十五點二八。加上少子化的影響,人口結構正在悄悄地改變中。
既然生命與時間俱老,長者要如何老得健康、老得有用、老得優雅呢?
羅慶徽副院長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後,常有機會與志工互動,透過觀察,也刷新他對「老」的定義:「老是一種態度,對新的事物常保熱情,樂在學習,心態不老,身體就不容易老化。」
看看我們的環保志工,多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兒女長大紛...
目錄
推薦序/老去情懷猶作濟世想 釋證嚴
推薦序/百二康健輕安行 林碧玉
推薦序/優質慢老蔬活樂 林俊龍
推薦序/樂活長青不是夢 林欣榮
緒論
預約優雅晚年 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一:好睡眠
一夜好眠,身心康健 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二: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因人制宜 高聖倫
聰明用藥,樂活安康 羅慶徽
有注有保庇,疫苗答客問 陳柏威、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三:營養管理
飲食管護,三好一巧 劉詩玉
健康六波羅蜜之四:運動
高齡運動,多動多福 洪裕洲
健康六波羅蜜之五:動腦
關鍵策略,大腦慢老 許晉譯
健康六波羅蜜之六:互動
社會互動,健康快活 羅慶徽
結論
活躍老化,樂活長青 羅慶徽
推薦序/老去情懷猶作濟世想 釋證嚴
推薦序/百二康健輕安行 林碧玉
推薦序/優質慢老蔬活樂 林俊龍
推薦序/樂活長青不是夢 林欣榮
緒論
預約優雅晚年 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一:好睡眠
一夜好眠,身心康健 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二: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因人制宜 高聖倫
聰明用藥,樂活安康 羅慶徽
有注有保庇,疫苗答客問 陳柏威、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三:營養管理
飲食管護,三好一巧 劉詩玉
健康六波羅蜜之四:運動
高齡運動,多動多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