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講解《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內容包括:觀世音菩薩的證道因緣、功德感應、耳根圓通的修行方法,以及在末世修行應注意的準則等。
解說中亦將經義的內涵,轉化為現實生活中,能隨時隨地實踐的材料,是有心修持觀音法門者,此生必讀的珍貴之作。
本書由聖嚴法師親自完成修訂。
在一場佛陀說法的盛會中,觀世音菩薩曾向大眾介紹自己用以修行成道的禪修方法,這個方法是將耳根的聽聞對象由一般的外在聲音轉向內在的自性,體證萬法的自性本空,達到圓滿通達的大智慧境界,這個方法稱為「耳根圓通法門」,它也是所謂的「觀音法門」。這一段內容,記載於《楞嚴經》第六卷。
《楞嚴經》共計十卷,涵蓋了多元的佛教思想,不僅解釋佛性,闡述宇宙、人生的形成與現象,亦介紹了各大菩薩的二十五種證道法門,其中以耳根圓通法門所占的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流通也最廣。
本書依據經文次第逐句探討,從觀音菩薩自述入道因緣、成就的境界、功德以及加持力談起,再描述觀音菩薩藉由「耳根圓通法門」,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成就無上佛道。接著,透過佛陀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問答,分別評析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的修行原理,並總結道:雖然每一種法門有所不同,所達成的境界卻是相同的。
而在末法時代,祈求出離娑婆世界的人,以修習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方便、最容易成就。最後,為避免行者在修行過程中墮入魔境,佛陀提出了「斷淫、斷殺、斷偷、斷妄語」四種「清淨明誨」,做為行者所應堅持的淨戒準則。
除了義理的探究之外,法師將深奧的經義內涵,帶入現實生活中,讓現代人能實際體會佛法的利益。書中所舉出的生活化譬喻和故事,將經文中的理論,轉化為每日生活中可隨時隨地實踐的材料。例如:我們能以聽聞聲音來攝心開始,把聲音當成單純的聲音,不添加自己的分別妄念。如果去計較、分別,產生好惡之心,就會產生各種煩惱。因此,若能「反聞聞自性」,聽聞來自本性的美妙樂音,進而聽見一切現象的本質-空性,就能息滅煩惱的烈火了。
本書不但是聖嚴法師的《楞嚴》解經專書,也是有心深入觀音法門者,一份彌足珍貴的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段經文是說:「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從座位上站起來,先向釋迦牟尼佛頂禮,然後對佛說:世尊!記得在很久以前,就像恆河沙數量那麼多的劫數之前,有一尊古佛出世,名字叫作觀世音。我親近觀世音佛,發了要度眾生的無上菩提心,觀世音佛教我一個法門-先用耳朵開始聽,然後用思惟,再修行,最後進入三摩地而開悟。」
此處最有意思的是,觀世音菩薩記得在釋迦牟尼佛以前,像恆河沙數量那麼多的劫數之前。一個恆河沙已經夠多了,一劫的時間也是無法數的,而無數恆河沙數就是非常久遠以前,有一尊佛出世,名字也叫作「觀世音」,是現在觀世音菩薩最早親近的古佛名號,也是教觀世音菩薩修行觀音法門的觀世音佛。
釋迦牟尼佛時代的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將在阿彌陀佛涅槃之後,繼位成佛的一尊菩薩。然而,「阿彌陀佛」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無量壽佛」,指壽命是無量的,所以觀世音菩薩很有耐心地只知道做菩薩度眾生。記得我在日本求學時,日本的老天皇裕仁七十多歲還沒退位,他的兒子五十多歲了尚不能繼位,許多人都在想,這位太子大概沒有機會登基了。直到我離開日本不久,老天皇去世,由太子繼位,他最後還是等到了。而觀世音菩薩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成佛,但他是菩薩,做菩薩是沒有期待的,不會考慮自己何時成佛,唯有不斷地度眾生。只有眾生愚癡,老是想早點成佛。
在這裡很清楚地看到,觀世音成為菩薩及開悟入道的時間,是在無數恆河沙劫之前,在那一尊古佛觀世音的時代,即發了菩提心度眾生,求無上的菩提,也就是無上悲智的、最高覺悟的心,希望將來成為無上覺悟的佛,這就是初發心。發心之後,觀世音佛教他修習耳根圓通法門,先用耳朵聽,而後思惟,再不斷地實修,然後觀世音菩薩便開悟了。但是直到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乃至現在為止,他始終仍是菩薩。
「三摩地」是明心見性,即是開悟。它有大乘禪定與小乘禪定的不同,有世間禪定與出世間禪定的不同。從佛經來看,「三摩地」在梵文裡有多層不同的意思,但多半只是講思惟而修行,並沒有要用耳朵去聽。禪定本來即是思惟、繫心,修的是繫心之法,思惟修便能進入禪定。而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從耳朵開始聽、再思惟、然後修行等三個階段。聽,是聽聲音,先聽有聲之聲,然後聽無聲之聲。開始時一定是有聲音的,聽到最後,自己與聲音不一不二,此時聲音已經不存在,但是仍然在聽。接著,當自己的心力與體力都不夠時,這種狀況便會離開。就像平常打坐時,如果數息數得很好,也會數到自己和呼吸、數字分不開。但是總有身體疲倦,感到心力沒有辦法繼續下去的時候,就離開了這種狀況,此時要用思的方法。
思,不是思想,而是維繫著、維持著心情的平和,雖然力量不夠,但是心情始終維持著平靜的狀態,不灰心、不著急,繼續用方法修行。修,是不斷地維持下去,在生活裡的任何時間都不離開聞與思的工夫。聞與思交錯地用:很清楚地聽到有聲音,於是用思惟,思惟是觀想,觀想聲音、聽到聲音、心繫聲音,實際上聞、思、修是同時在進行著,也就是說,聞的本身實際上就是思,直到最後只有聞、聞、聞,聽聲音聽到自己跟聲音合而為一,而這同時也是在用思的方法;然後在平常生活裡不斷地聞、思,用思來聞,就是觀想聽到的聲音,這便是修。聞、思、修這三種實際上是一體的。一般我是用「觀、照、提」的方法:觀,是觀方法;照,是照方法;提,也是提方法,不過觀、照、提有前後,而此處的聞、思、修則是同時的。
不過,一開始是有次第的,然後才能進行到同時:剛開始是先聽,聽到自己的力量不足時,再用思,然而在思的過程之中,仍然要回到聽的上面去,不斷地思和聽,實際上就是在修。等到工夫用得相當好時,聞、思、修便是同時進行的。已經在修行禪定的人,大概能了解我所講的,否則可能就聽不懂了。
開悟的本身是智慧,智慧是因禪定而得,禪定與智慧是同時出現的:從聞、思、修得到禪定以後,便產生智慧而開悟,這即是三摩地。
禪定有大乘的禪定與聲聞乘的禪定,大乘的定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這與聲聞乘阿羅漢打坐,坐在那裡身體不動的定,是完全不一樣的。大乘菩薩在定中,照樣與人說法,照樣度眾生,與沒有入定的凡夫不同之處,在於心中沒有牽掛、沒有煩惱、沒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困擾,眾生需要什麼,就去做什麼,幫助眾生得到利益、得到安樂,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至於聲聞乘阿羅漢的定,從禪定得到解脫定之後,煩惱、情緒、執著、自我都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並不會想到要去度眾生,而以禪定為解脫。過去有一些阿羅漢,解脫之後便坐在洞裡,一直坐下去,然後就去世了。
至於世間的禪定,是在入定時,雖然沒有煩惱與情緒,但是自我還在。所以在禪定退失,出定之後,仍然有煩惱,還是凡夫,於是希望再去打坐,不要出定,死後直生禪定天。這與聲聞乘阿羅漢的出世間禪定不一樣,阿羅漢是已經沒有煩惱與自我了。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初於聞中」,就是一直在聽、聽、聽,自己已經融入了聽的那樁事,心裡面究竟是在聽呢,還是有東西可以被自己聽,已經無法區分,渾然打成一片了。
「入流亡所」,進入了被聽的聲音之流,此聲為無聲之聲;進入了無聲之聲的音流,而忘掉自己是在音流之中,也把音流忘掉了。
聞、思、修,是從聞開始,最初聽聲音是用耳朵在聽,聽的是有聲之聲,聽到最後耳朵已經沒有功能,而是用意根的心在聽了。修禪定時,最初用耳朵聽,聽到心非常寧靜時,耳根已經不起作用,對外在的聲音是聽而不聞,是什麼聲音都不知道了,此時意根的心還在聽,聽到的則是無聲之聲-心裡不是真的聽到聲音,而是維繫著自己的一種力量,是那個力量在聽。
禪宗有個公案「隻手鼓掌」,一隻手怎麼鼓掌呢?這個故事是在日本發生的:有一位禪師問另一位禪師:「有沒有聽到掌聲?」那位禪師說:「有。」他又問:「聲音如何?」那位禪師答:「如雷貫耳!」可能他們是在開玩笑,也可能是真的,因為用心靈在鼓掌,如果用心來聽,可能就會聽到了。你也許有過這樣的經驗,有人想打你,但是沒有打在你的身上,而是打在桌上,打得很響、很憤怒,你聽到桌子的響聲,卻感覺是打在你的身上一樣,因為他是打到你的心上,你心裡被打得很痛。我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種經驗。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這三句的意思是:能進入無聲之聲的音流的我,以及這無聲之聲的音流,音流及我,二者都變成寂靜的狀況,心裡所體驗到動與靜的這兩種現象,都不存在。
寂靜應該是不動的,但並沒有感覺到這是不動,當然也沒有感到這是在動,非動非不動,動和靜這兩種體驗都不產生,心裡的反應並沒有想到是動還是靜。動,指的是心的浮動;靜,指的是在定中。在定中不起定,心不浮動,入的是一般的禪定,而「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則指的是大乘的禪定。沒有需要把心安定下來,事實上,心並沒有被自己的情緒所動,也沒有被環境所動,這應該是靜,可是也不像一般人坐在那裡完全不動,此時比「入流亡所」更進一步。因為所體驗的就是在生活之中,動也好,靜也好,已經完全不受影響了。
所謂「十字街頭好參禪」,並不是要坐在十字街頭去參禪,而是在十字街頭時,可以吃著冰淇淋,也可以牽著狗在那兒遛狗,也可以去菜市場買些食物,但心則是非動非靜的。
【如幻】
《楞嚴經》要我們實修「金剛三昧」,但是為什麼要稱「如幻」呢?「幻」有三個層次:
(一)「依幻」是凡夫,凡夫所有的一切知見,都是虛幻而不真實的,是虛妄的執著。頭腦裡所想的觀念是幻想,所處的環境是幻境,所接觸的反應是幻覺,都是虛妄的,但是覺得很真實,不會感覺這是虛妄的,這就是在幻中還不知道自己是幻。
(二)「出幻」是聲聞乘,聲聞乘的阿羅漢已經知道世間是虛妄的,一切都是幻的、假的,不是真的,可是他們認為真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涅槃境,可以永遠住在那裡,因此就厭倦並且逃避這個現實的世界。然而,從大乘佛法的立場來看,這種想法也是虛幻的執著,將住於涅槃境當作最究竟、最可靠、最安全的境界,其實這種想法、感受與經驗,也都不是究竟的,必須出離。
(三)「依幻、出幻、還住於幻」的大乘菩薩,也就是大乘的佛法,不戀生死、不厭生死,不離世間也不受世間的困擾而產生煩惱。依幻、出幻、同時還住於幻而不執著幻,這三個層次大乘菩薩全部都具足了。
金剛三昧所修行的定,是處處在定中,時時在定中,不一定要不住三界或不出三界,不一定要打坐或不打坐,在任何時間都是相同的。看起來不像是在定中,這才是真正的定,因此叫作「如幻」,就是「好像是」。像講經這樣一種場合,是真還是幻?對如來而言是如幻,對凡夫來講,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幻。
剛才我遇到一個人,她有個孩子業習很重,不容易受教,她費了很大的心力來教導孩子,但怎麼教就是教不好。我對她說:「妳還是要盡母親教育孩子的責任,但是不要跟孩子拚命,即使希望與要求不如妳想像得那麼好,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孩子業障消了,自然而然會變好,也或許他一輩子就是這個樣子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妳吃妳的飯,他吃他的飯,各人福報不同,妳是沒有辦法的。能夠這樣想,至少可以少一些煩惱,因為妳的責任已盡,這樣不是比較好嗎?」雖然「如幻金剛三昧」尚未修成,「如幻教育小孩」還是可以做的。
這種基本原則,可以運用在任何情況、任何關係上。婚姻是「如幻婚姻」、生意是「如幻生意」、工作是「如幻工作」、學問是「如幻學問」,通通加上「如幻」,不但盡了責任,同時也很快樂。《維摩經》裡有個比喻:如來說法,如幻師對所化之人說幻法。釋迦牟尼佛說法,等於是幻師在對他所變化出的人說幻法,這不是等於沒有說嗎?但還是要說,因為被變化出來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被變化出來的。你們知道你們都是佛嗎?你們現在變成凡夫的樣子,自己還不知道是被變化出來的。有一次我稱一個人為「菩薩」,他很緊張地說:「啊?我是菩薩嗎?」他不曉得他是菩薩,因為從來沒有人稱過他菩薩,而我的習慣是看到任何人都是菩薩。
能夠得到金剛三昧,就與佛的慈悲力量是相同的,自然而然會應眾生需求而度眾生,眾生需要見什麼樣的身分、聽什麼樣的法,便會以什麼樣的身分來說什麼樣的法,這即是以幻師對幻人說幻法。因此,觀世音菩薩是用三十二種應化身來說法度眾生。
【第一章 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段經文是說:「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從座位上站起來,先向釋迦牟尼佛頂禮,然後對佛說:世尊!記得在很久以前,就像恆河沙數量那麼多的劫數之前,有一尊古佛出世,名字叫作觀世音。我親近觀世音佛,發了要度眾生的無上菩提心,觀世音佛教我一個法門-先用耳朵開始聽,然後用思惟,再修行,最後進入三摩地而開悟。」
此處最有意思的是...
推薦序
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聖嚴法師的《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是一部令人讚歎的巨作!這部巨作之所以令人讚歎,不僅僅是因為它註釋了被一般教友視為難讀的《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還因為它闡述了一個難信、難入的法門:耳朵可以「看」東西,眼睛可以「聽」聲音!──所謂「六根互用」。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一八八○─一九六八年)是上個世紀的美國知名作家,在她的傳記中曾提到:在她還是個少女時,她的家庭教師曾播放黑膠唱片,讓她「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曲。這個耳朵全聾的小女生,用她的手,觸摸放著唱機的木桌,然後興奮地說:「貝多芬的音樂,讓我好感動呀!」
許多人都知道,貝多芬在創作第九交響曲《合唱》時,耳朵也是全聾。然而,神祕的音符卻像泉湧一般湧自心頭,偉大的交響曲終於完成了!
事實上,許多教友也都有相似的經驗:明明閉緊嘴巴,嘴唇和喉頭一動也不動,卻能了了分明「聽」到自己念佛、念咒的聲音。
為何一個全聾的人,用手可以「聽」音樂,用「心」可以作出美妙的曲子?為何嘴巴不出聲,卻也能夠「聽」到佛號、咒語?「耳根圓通法門」可以讓我們得到滿意的答案。
「耳根圓通法門」說的是:住在南海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如何用他的耳朵,聽聞海潮音,然後悟入「自性」,最後不但達到耳根圓滿通達,連其他五根——眼、鼻、舌、身、意,也全都圓滿通達,也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
什麼是「六根互用」呢?那就是:用手(身根)可以「聽」音樂,乃至用心(意根)可以「聽」佛號、咒語。
唐代的洞山良价禪師,專參「無情說法」公案。草木無情怎能講經說法?即使它們真能講經說法,我們人又怎能「聽」到?在洞山禪師不休不眠的參悟之下,最後終於悟入「無情說法」的真義,悟後還寫了一首詩: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原來,要體悟無情說法的道理,不能只是「耳聽」,還要用眼睛「聽」,所謂「眼處聞聲」呀!
「眼處聞聲」可以悟入無情說法的道理,用鼻、舌、身、意也可以悟入嗎?當然可以!這就是「六根圓通」、「六根互用」。而「耳根圓通法門」說的,正是這個我們與生俱來,本來就有的能力。
這個能力既然與生俱來,為何現在卻沒有?原因是我們沒有悟入聲音的「自性」。聖嚴法師在《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這本巨作當中,曾這樣說:
《楞嚴經》中提到「觀音法門」的特性,即是「聞」——用耳根聞聲。聞什麼聲?這個聲音不是外在的聲音,也不是音響的聲音,而是收攝心意,「反聞」聲音的自性,以及一切萬法的自性。(見〈緒言〉末)
而「耳根圓通法門」也明白說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這樣看來,如果能夠聽到聲音的「自性」,以及一切萬法的「自性」,就能用眼睛「聽」草木無情說法;反過來,也能用耳朵「看」遠山遠水了。問題是,聲音的「自性」是什麼?萬法的「自性」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牽涉到《楞嚴經》最前面的幾個章節了。
《楞嚴經》卷三曾說:「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菩提妙明元心」,也就是其他經論所說的「真如本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及它們所對應的山河大地,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全都由這顆人人本具的真心所幻生。六根、六塵就像六條(十二條)河流,它們都來自同一個水源-真如本心。
一個修道人,只要逆流(所謂「反聞」)找到這個活水源頭,就能隨意自在地順流(所謂「倒駕慈航」)回到凡世的六根、六塵世界,這時,他是以真如本心回到現實世界,發現眼見也可以是耳聽,耳聽也可以是眼見,乃至身觸也可以是意想,意想也可以身觸。六根對他來說,沒有任何阻礙;六塵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隔閡。這就是所謂的「六根圓通」,也正是聖嚴法師在本書〈緒言〉所說的:「根塵同源,縛脫無二。」
法師這部巨作,除了對《楞嚴經》的結集、版本、翻譯、真偽,乃至古來的重要註釋,有簡略的介紹之外,對觀音菩薩的法門也有詳細的說明。但最重要的,還是歸結到「耳根圓通法門」的闡述,讀者如能從第一章開始細讀到最後一頁,必能像觀音菩薩「反聞聞自性」一樣,回到自己的生命活水源頭!
三寶弟子 楊惠南
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聖嚴法師的《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是一部令人讚歎的巨作!這部巨作之所以令人讚歎,不僅僅是因為它註釋了被一般教友視為難讀的《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還因為它闡述了一個難信、難入的法門:耳朵可以「看」東西,眼睛可以「聽」聲音!──所謂「六根互用」。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一八八○─一九六八年)是上個世紀的美國知名作家,在她的傳記中曾提到:在她還是個少女時,她的家庭教師曾播放黑膠唱片,讓她「聆聽」貝多芬的交響曲。這個耳朵全聾的小女生...
目錄
編者序
導讀: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楊惠南
緒言 漢傳各宗所共同推崇的《楞嚴經》
一、《楞嚴經》的背景與名稱
二、《楞嚴經》的翻譯
三、《楞嚴經》的真偽
四、《楞嚴經》的內容
五、耳根圓通最為殊勝
第一章 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
第二章 觀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應化身度眾
第三章 觀音菩薩的十四種無畏加持力
第四章 修觀音法門獲四種無作妙德
第五章 文殊菩薩評析二十五圓通法門
第六章 獨特殊勝的觀音法門
第七章 末世修行的四種清淨明誨
一、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戒淫
二、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戒殺
三、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戒偷盜
四、第四決定清淨明誨——戒大妄語
編者序
導讀:反聞聞自性——回到生命活水的源頭 楊惠南
緒言 漢傳各宗所共同推崇的《楞嚴經》
一、《楞嚴經》的背景與名稱
二、《楞嚴經》的翻譯
三、《楞嚴經》的真偽
四、《楞嚴經》的內容
五、耳根圓通最為殊勝
第一章 觀音法門的修行方法
第二章 觀音菩薩以三十二種應化身度眾
第三章 觀音菩薩的十四種無畏加持力
第四章 修觀音法門獲四種無作妙德
第五章 文殊菩薩評析二十五圓通法門
第六章 獨特殊勝的觀音法門
第七章 末世修行的四種清淨明誨
一、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戒淫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