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衝去幫助窮人之前,先讀完這本書!
第一本教你如何投入助人及短宣事工的實踐手冊!
★一致推薦★
John Perkins_基督教社區發展協會創辦人暨榮譽會長
David Platt_伯明罕布魯克丘教會牧師
Ronald J. Sidre_福音派社會行動聯盟創辦人
Bryan Chapell_聖約神學院院長
Bryant L. Myers_富勒神學院文化研究學院國際發展學系教授
Steven L. Childers_全球教會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Jim Bland_北美使命團執行長
Noel Castellanos_基督徒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
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漸盛行為窮人倡議的時代。但是,當我們意圖幫助貧窮者之前,只有善意還不夠,你可能挾帶著富足的優越感,或是未能尊重不同文化差異的價值體系,而強加計畫於受惠者,或者操作一體適用的無效策略。你需要識別真正的問題根源,尋索合適的策略與方法,讓貧窮者能參與並發展個人資產,才能提供有效修復且長期的幫助。
本書對導致貧窮的根源及緩解之道,闡述了一個清晰的聖經架構。無論您是參與短期宣教,還是投身長期為窮人賦權的事工裡,這本書旨在幫助您學習三個關鍵領域:
‧基本概念:誰是窮人?
‧指導原則:我們應該進行救助、修復,還是發展?
‧實踐策略:我們如何才能有效地幫助國內與海外的貧窮者?
作者簡介:
史蒂夫‧考柏(Steve Corbett)
曾擔任「國際飢餓援助組織」(Food for the Hungry International)中美洲和南美洲區域總監,以及員工培訓總監。目前是「查莫斯經濟發展中心」(Chalmers 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的社區發展專家,也是聖約學院經濟與社區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布萊恩‧菲克(Brian Fikkert)
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聖約學院「查莫斯經濟發展中心」創辦人兼執行董事,專門研究國際經濟學和經濟發展領域,曾擔任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教授,世界銀行(World Bank)、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顧問,文章常見於學術和商業期刊。
章節試閱
引言
「白種人」
煙霧從地上裊裊升起,輕輕地向站在幾尺外的我(布萊恩)飄來。當巫醫的草藥燃燒所產生的煙霧鑽進我的鼻腔裡時,我心想,若草藥焚燒時魔鬼便逃離,這是否代表牠們就在煙霧裡呢?
我是牧師的小孩,從小在威斯康辛州的偏鄉長大,那裡住著一千兩百位正經八百的第四代荷蘭移民。我這輩子以來都是神學保守派的長老會信徒,因此我對魔鬼認識不深,這是合情合理的。若我吸氣的話會怎樣?雖然這樣想實在很荒謬,但我實在不想冒任何的險,於是我盡我所能地悄悄閉氣,同時禱告求神保護我。
我們在聖路加教堂(St. Luke’s Church)舉辦的小型企業訓練進入第二週,這座教堂位於烏干達(Uganda)首都坎培拉(Kampala)心臟地帶的貧民窟。課程的成員都是在北方內戰中受盡苦楚的難民,他們逃到此地試著透過販賣二手衣物、魚乾,和製作木炭勉強維持生計。我當時正值任教大學的離修年,於是我與妻子及三個孩子到烏干達居住五個月。
伊莉莎白(Elizabeth)是女性宣教事工在烏干達主要分會的負責人,她慷慨同意幫助我測試我正在撰寫的小型企業訓練課程,所以我們每個禮拜一都會冒險進入這個貧民窟。我們的計畫是,伊莉莎白將我的課程翻譯後再授課,而我會在課堂上觀察並進行追蹤問卷調查。然而不知怎的,我們從討論錢的問題,竟然不知不覺變成談論魔鬼和煙霧。
事情這是這樣發生的....
伊莉莎白在今天的課堂一開始便問大家:「繼上禮拜的課程之後,神有沒有在你的生命中動工呢?」一位粗壯的女士舉起手來回答:「我是一個巫醫。上禮拜的課程結束後,我回到教會了,這是二十年來頭一遭。現在我該怎麼做?」
伊莉莎白堅定地指示她:「回去把妳的藥草和藥品拿來,我們就在這教會的地上把它們全燒了!」
這位巫醫回家後,再次來到聖路加教堂並大步走到教堂的前方,將一袋藥草丟在地上,接著她在大家面前認罪悔改。「有個魔鬼住在我裡面,牠每天都要喝掉五萬烏干達先令(大約27美金)的酒,我用行巫術所賺來的錢餵養祂。我的專長是讓丈夫對他們的妻子忠誠,我將這些藥草賣給太太們,告訴她們將藥草抹在身體的私密處,當她們和丈夫行房時,這些藥草就會進入她們丈夫的身體,使丈夫保持忠誠。有些我的老客戶也在這個教會,但我今天要丟棄我的巫術,成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
放棄她的生意是個不小的犧牲,因為以貧民窟的標準來看,她的收入其實很豐厚。的確,她每天買酒所花的錢,比群眾中一般難民的月收入還高。
伊莉莎白點燃了火柴,把它丟在那袋藥草上。「若妳把藥草燒了,魔鬼就會離開了。」她說。伊莉莎白接著開始禱告。她以宏亮的聲音與銳利的眼神,伸出手指命令魔鬼離開巫醫。聖經說魔鬼害怕耶穌,我想牠們可能也會害怕伊莉莎白那兇狠的眼神吧!
伊莉莎白禱告完,她上前擁抱巫醫,對她說:「從現在起,妳的名字叫做『恩惠』。」這是個相當戲劇化的事件,但好戲尚未結束。
新危機
接下來的五個禮拜,恩惠從未錯過任何一堂課。她的臉變得更明亮了,她也常常微笑,而且她看起來很平安。恩惠經常做見證,講述神如何轉化了她的生活。雖然這只有主知道,但我完全相信我將會在天上見到恩惠。
然而接下來某一週,恩惠缺席了。「今天那位巫醫去哪兒了?」我問。我們都還在努力記得要稱呼她「恩惠」。七十五位難民紛紛開始竊竊私語,最後,這些難民的領袖說話了,「我們中間有位女士說,巫醫生病了。或許應該有人去探望她,確保她沒事。」
伊莉莎白和我立刻離開教堂,在貧民窟中費力前進,尋找恩惠的家。當我們的嚮導帶領我們深入貧民窟時,我們得小心翼翼地跨過從各個破爛小屋之間汩汩流出的小水流,其中大部分是人們排出的污水、各種垃圾,以及神秘的綠色黏稠物。我們從全身爛瘡的孩童身旁走過,我們穿過一群群聚在一起賭博的男人,他們邊喝著自釀的酒,邊抽著長管煙。
以我將近210公分的身高,即使在我自己的國家,這樣的身材在所到之處都能成為話題,何況是在很少有「白種人」(mzungus)深入的這些地區。所以一路上一直有孩子們大喊「白種人!」,並且跑上前來摸摸我顏色怪異的皮膚,拉扯我的手毛。
我們走了大約十分鐘後,終於來到的小屋。屋裡只有一個房間,屋內的泥地上鋪著一塊墊子,而恩惠正躺在上面痛苦地扭動著。一個盤子上散落著幾塊食物碎屑,上面滿是蒼蠅,而這便是這個空間裡除了床墊以外唯一的東西了。恩惠無法抬起頭,她甚至無法輕聲說話。伊莉莎白俯身靠近她,試圖聽清楚她微弱的字句。然後伊莉莎白站起身來向我解釋整個情況。
恩惠得了扁桃腺炎,然而由於她既貧窮又得了愛滋,當地的醫院拒絕治療她。為了減緩痛苦而不顧一切的她,竟付錢給鄰居請對方用廚房菜刀將她的扁桃腺割除了。
我們正處在地獄的深處啊,我心想。
伊莉莎白請我禱告,於是我帶領所有的人,將一個保守派長老會信徒會說的禱詞全都講了出來,為這位罹患愛滋,住在貧民窟,並且請鄰居用廚房菜刀切除她扁桃腺的前巫醫禱告。
然後伊莉莎白和我開始走回聖路加教堂,那群上課的難民還在等著我們。「我擔心她會因為感染而死。我們可以給她一些盤尼西林嗎?」我有點無助地問道。
「可以啊,但這會需要15000烏干達先令,大約八塊美金。」伊莉莎白說。我立刻把手伸進口袋,掏出錢來交給伊莉莎白。那天我並沒有返回教堂,因為我的計程車已經在主要道路上等我了,而且太陽開始下山,我想要在天黑前離開那個地方。伊莉莎白和她的司機到最近的藥房買了盤尼西林給恩惠。
一週後,當我看到恩惠從聖路加教堂的門口走進來參加我們的小型企業訓練課程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她看起來好極了。我相信伊莉莎白和我那天或許用盤尼西林救了恩惠一命。
深入檢討
兩週後,我和家人登上飛機回到美國。這段休假實在是太奇妙了,我的腎上腺素還在上升呢!神使用我們帶領一位巫醫信主了!而我們還有機會救她一命!簡直是棒透了!
然而隨著腎上腺素開始減退,我性格中的分析能力開始冒出頭來。我回顧在貧民窟的整個情況,想著每一個人物和機構,以及他們在這些戲劇化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當中包括了聖路加教堂,以及在教堂裡忠心事奉的牧師,在全體會眾皆為極度貧窮難民的狀況下,他試著將光帶進黑暗中。這位牧師總是很歡迎我們,而且他非常支持小型企業訓練課程,不過我想他從未參與過任何一堂課。他倒是參與了我們的畢業典禮,在典禮上,這些難民帶來各樣他們負擔不起的禮物,幾乎把我們全家人都淹沒了。他感覺到我的侷促不安,便在我耳邊輕聲說:「別覺得不好意思,高興地收下這些禮物吧,這就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每一次當他見到我和伊莉莎白,總是再三地感謝我們。
還有小型企業課程中的難民們,他們大部分是女性。當中每一個人都在聖主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的手下遭受到極大的損失,聖主抵抗軍已佔領烏干達北部的村落長達二十餘年了。聖主抵抗軍惡名昭彰,他們綁架孩童,利用男孩作為士兵,把女孩當成性奴隸。在洗腦孩童的過程中,被綁架的孩童常被逼著去殺死或虐待他們的父母、親戚或同儕。砍斷四肢,削去耳朵、嘴唇以及鼻子是聖主抵抗軍的標準程序。不幸的是,坎培拉的居民並不歡迎這群難民,常因他們是「下等」部落而歧視他們。
還有這位巫醫,她既被敬重,同時也被鄙視。一方面,當地女性渴望得到她的力量,付上大筆金錢尋求她的服務;另一方面,當她喝醉時,又常因暴怒而臭名遠播。貧民窟的居民常在她發飆時毆打她、要她屈服,以至於她的身上滿是瘀青和傷疤。當她屏棄巫術時,她得承受自己在收入上巨大的損失,而她過去的生活習性使她樹立了不少敵人,這些情況如今她變得脆弱且容易受到攻擊。
再來是伊莉莎白,在發生的每件事情中,她都是關鍵人物。十年前,她在創建聖路加教堂的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角色,如今她在她的教派中已經相當有威望了。伊莉莎白和這些難民都來自同個部族,她的朋友與親戚也死在聖主抵抗軍的手中。這些難民無疑相當崇拜她,但她所受的高等教育、中產階級薪水、成功的事業,已經讓她成為這個社群的外人了。就像我一樣,她每個星期一晚上都會在課程結束後離開貧民窟,然後開車回到她舒適的家。
最後還有我,一個白種人,以及白種人所代表的一切詞彙:金錢與權力、金錢與教育、金錢與優越感,以及金錢。
霎時間我感到一陣噁心,而空服員都還沒開始送餐呢!的確,伊莉莎白和我帶領那位巫醫信主,並且救了她一命。但我突然間領悟到,我們或許也在過程中造成極大的傷害—我們傷害了聖路加教堂與牧師,參與小型企業課程的難民,甚至是恩惠本人。我因著自己違反了幾項基本的扶貧原則而懊悔不已,而且這些還是我經常教導別人的原則。但這並不是我第一次把事情搞砸了,事實上,我在試圖幫助窮人的過程中,還做過更蠢的事,之後我會在書中分享。
我做錯了什麼?我怎麼會在幫助窮人的過程中傷害他們呢?我們無法用三言兩語來回答這些問題,這也是我們撰寫這本書的原因。在闡述一些基本原則之後,我們將會在之後的章節裡再度提到這位巫醫的例子。
寫書的緣由
我和另一位作者都將人生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改善窮人的生活上。史蒂夫在一間大型的基督教救助發展機構工作多年,服事的範疇從草根社區發展者、地方主管,一路到全球性管理團隊。而我走的是學術路線,以研究者與教授的身份投注心力。大約十年前,隨著我們開始在聖約學院的查莫斯經濟發展中心一起共事,我們的人生有了交集。查莫斯經濟發展中心是一個新興的研究與訓練單位,旨在裝備全球的教會服事低收入者在經濟與屬靈上的需要。我們也在聖約學院的社區發展學系共同傳授一門大學必修課,這個學位的宗旨是裝備年輕的基督徒在北美與全球的低收入者中帶來影響。
在貧窮問題持續困擾我們的同時,史蒂夫和我仍有許多需要學習之處,我們也不會假裝本書內容是我們個人的獨特經驗。更精確地說,接下來的篇幅只是將許多人的想法整理集結起來,產生一個能夠在各式情境下帶來助益的基本架構。有許多作者、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已提供許多原則、資源、工具讓我們參考,我們對他們深表感激。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貢獻棉薄之力,讓其他人更容易理解他們的想法與工具。
除非特別註明,否則這本書中的「我」,都是指布萊恩,因為本書的絕大部分都是由我撰寫;然而史蒂夫在這本書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在過去七年中,史蒂夫一直在幫助我和查莫斯中心的工作人員了解本書中的許多概念,並將它們應用在我們的工作上,他是我們整個團隊裡極其重要的良師。除此之外,史蒂夫也參與了本書的內容編排,並且仔細地校閱了書中的內容。
近年來,北美基督徒對低收入者的關懷之情再次被挑旺,於是我們帶著極其興奮的心情寫下本書。過去二十年裡,雖然物質主義、自我中心以及自我滿足仍不斷地折磨我們,但沒有人能夠否認,北美福音派基督徒對社會的關懷正不斷地提升。看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短宣運動就能知道,這股趨勢顯而易見。當中也有許多事工將重心放在服事國內外的窮人身上。
然而我們對於這些發展的興奮之情,卻因著兩個現況而消退不少。第一,簡而言之,北美的基督徒做得不夠。我們是地表上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一群人,這是無庸置疑的。然而我們當中大部分的人卻每天過著自己的日子,覺得這世界沒有什麼大問題。我們參加孩子的足球賽,追求我們的事業,在海邊度假。然而這世界上此刻卻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每天三餐不繼,他們就在我們自家後院,也就是那些遊民,住在貧民窟的人,以及北美經濟社會主流世界以外的移民。我們不一定得因著自己的財富感到罪咎,但我們卻需要在面對新的一天時,深知這世界有著很大的問題,並且渴望能夠努力對此有所作為。而我們其實不夠渴望,也不夠努力。
第二,包括史蒂夫和我在內的許多觀察家認為,當北美基督徒真的試圖要去扶貧時,他們所使用的方法常對物質貧窮與非貧窮者造成極大的傷害。我們所擔心的不單是因為這些方法耗費人力、屬靈、財務與組織的資源,而是這些方法其實使他們正在試圖解決的問題更加嚴重。
幸虧我們永遠有盼望,因為神在運行。透過更新我們的承諾,調整我們的方法,以及每天認罪悔改,我們北美基督徒在國內外便能扮演有影響力的角色。我們的禱告是,神會使用接下來的篇幅為耶穌基督的教會帶來些微的幫助,使我們在努力服事這受傷的世界時,層次可以提高,並且更有果效。
引言
「白種人」
煙霧從地上裊裊升起,輕輕地向站在幾尺外的我(布萊恩)飄來。當巫醫的草藥燃燒所產生的煙霧鑽進我的鼻腔裡時,我心想,若草藥焚燒時魔鬼便逃離,這是否代表牠們就在煙霧裡呢?
我是牧師的小孩,從小在威斯康辛州的偏鄉長大,那裡住著一千兩百位正經八百的第四代荷蘭移民。我這輩子以來都是神學保守派的長老會信徒,因此我對魔鬼認識不深,這是合情合理的。若我吸氣的話會怎樣?雖然這樣想實在很荒謬,但我實在不想冒任何的險,於是我盡我所能地悄悄閉氣,同時禱告求神保護我。
我們在聖路加教堂(St. Luke’s Church...
作者序
序
就人類大部分的歷史來看,北美人口所享受的生活水平是好到不可思議的。然而,地球上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一天只擁有不到兩美元的生活費。從市中心的貧民窟,到阿巴拉契亞(Appalachia)的偏鄉地區,貧窮仍持續造成美北大陸人民的痛苦、失喪和絕望。的確,不論在北美境內或北美和主要世界(非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國家之間,人民在「享有」與「缺乏」經濟和社會資源上的落差,仍持續擴大中。
若你是北美的基督徒,我們社會所擁有的眾多財富同時也賦予你龐大的責任,因為聖經從頭到尾都告訴我們,神的子民必須對貧窮人心懷憐憫。事實上,我們如此行,只是我們身為基督跟隨者的部分職責而已(太二十五31-46)。聖經為窮人所發出的呼召是超越時空的,而約翰一書三章17節也應當在北美基督徒的心中別具份量:「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
當然,對於每一個基督徒應該如何回應這道聖經命令,沒有所謂「放諸四海皆準」的做法。有些人被呼召以扶貧為志業,而有些人則以志工的身份回應呼召。有些人被呼召去參與身體力行的相關事工,而有些人則比較適合參與金錢的捐獻、禱告,或用其他方式支持第一線的工作者。每一個基督徒都有獨特的恩賜、呼召和責任,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我們實踐聖經教導去我們幫助窮人時服事的範疇和方式。
此外,社會制度情境也大大地影響了各式扶貧事工的種類與規模。有些基督徒被呼召至政府階層工作,試圖透過公共政策為窮人尋求正義。其他人則被呼召在業界工作,使他們得以提供工作給失業者。許多基督徒和教會或福音機構合作,好讓他們能夠公開地透過言語和行動傳揚耶穌基督的愛。而有些基督徒就只是以個人身份去服事,在大街小巷幫助那些有需要的鄰舍。
終究,沒有任何部門能單憑己力來扶貧。就像所有人一樣,窮人有著各式各樣的生理、情緒、社會、以及屬靈的需求。因此,適當的扶貧介入應該包括多種不同面向,如經濟發展、健康、教育、農業、靈性成長等。
總而言之,雖然所有的基督徒都有責任來幫助窮人,但每個基督徒實踐聖經命令的方式卻有千百種。
本書涵蓋範疇
一本書怎能處理五花八門的問題呢?所有的北美基督徒有一個共通點: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呼召來參與在地的教會生活。或參與為領袖,或參與為會員,每一個人參與的程度或有不同,但都要在神的計劃裡成就祂對我們的命定,包括去實踐聖經要我們照顧窮人的命令。
再者,我們相信地方教會在扶貧議題上扮演著獨特的角色,而最近我們也欣喜地看見以教會為根基、全方位的事工在國內外紛紛復甦。然而,讓我們感到難過的是,我們看到有些教會對貧窮的本質有誤解,以至於擬定出來的扶貧策略是不符合聖經真理的。這些現象與理論和實務工作者累積多年經驗發展出來的「最佳實務」方法論大相徑庭。
基於上述所有理由,本書考量了神賦予眾教會的使命與典型的教會組織能力,為北美會眾—以及宣教士—介紹國內外都合宜的扶貧方式。本書的概念、原則,和介入方式也適用於其他廣泛的情境中。尤其是非營利組織與個人,將會發現本書所描述的原則與策略能夠輕易地應用在他們的事工上。
本書的第一部份透過探討貧窮的本質來為扶貧事工打下基礎,並且描繪出一些初步的意涵。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以三個關鍵議題為例,探討扶貧策略需要如何設計與執行。第三部分則是將所有的概念應用至「經濟發展」上,它包含一系列設計好的策略,透過增加人們的收入與財富來扶助物質上的貧窮。第四部分則是本書第二版所新增的部分,內容描述在各式背景下,可以採取哪些步驟來應用本書的原則。
第二版的新特點
我們深深地感謝神,這一路上祂使用本書的第一版來裝備祂的子民更有效地服事。感謝神的恩典,我們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看見神正在改變教會與事工的樣貌,與窮人同行並幫助窮人更自立。我們為此讚美神,並且將榮耀單單歸與祂。
可惜的是,我們也聽到某些第一版的讀者說,他們不太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們想要「助人而不傷人」,但他們不確定該如何著手。有些人甚至說,他們覺得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擔心會造成傷害,以致他們不敢做任何事。還有少數的回饋令人感到不安,有些人對第一版有錯誤的解讀,認為既然所有的努力都有可能造成傷害,我們便不應該做任何事去幫助窮人。
因此,我們要大聲疾呼:開始行動吧!我們相信在信仰的大家庭中,令人痛苦的貧窮與前所未有的富裕兩者共存的現象,是對福音的侮辱。我們必須有所認知,窮人的福祉面臨很大的危機,這是不可忽視的現象。但是,危機不只於此。重點在於教會是否能真實地見證神國的轉化大能。因此北美的教會應該有強烈的迫切感,竭力「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賽五十八10)。
話雖如此,但只有善意是不夠的。在試圖幫助他們的過程中,我們有可能會傷害對方和自己。但你可別因這個事實而裹足不前。請閱讀這本書和其他資源、研究、學習、禱告、悔改、試著做點事,加以評估,然後悔改。相信即使是我們微小的行動,都能被掌權的神使用,將其轉化為榮耀祂的事工。
總而言之,我們想要告訴你:用四倍的力氣去幫助窮人,而且馬上去做吧。只是要用有別於以往的方法去做。
因為我們的盼望是釋放與裝備你,而不是使你癱瘓在原地。我們在第二版中加入了第四部分,好使你能夠開始以更有效的方式扶貧。雖然要提供「放諸四海皆準」的成功之道是不可能的,但我們祈禱第四部分能夠提供足夠的原則、資源和步驟給讀者,使你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我們也將第一版的內容作了小小的更動,最明顯的地方在於第三章的延伸討,即世界觀如何形塑北美人的思維與行動。
如何使用本書
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被神使用而影響你的心、你的理智和你的行動。但若你只是看書而已,不太可能發生什麼影響。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我們將以下篇幅含括在內:每章之前的問題—「初步想法」、每章之後的「問題省思及練習」,以及幾個比較長的練習。請以禱告的態度和深思默想,花時間完成所有的問題與練習,這是相當重要而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樣才能將閱讀材料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整合在一起。這本書不論是個人閱讀或小組研讀都很合適。所謂小組,包含了主日學、團契小組、同工或事工團隊的聚會等。
若在小組中使用本書,帶領者預留足夠的討論時間讓大家討論是很重要的,因為讓人們一起在問題與議題上腦力激盪,能帶來極大的力量。參與者應該在聚會前便讀完該章節,並且完成指定的問題與練習,而大部分的聚會時間應該拿來討論每章的問題與練習。帶領者在團體中營造出安全的氛圍是極度重要的,以至於參與者能夠放心地分享他們的想法、軟弱、問題和不安。
以下我們列出小組討論形式的建議,當中包括了每個部分應分配到的時間。然而,以下所列出的分鐘數僅供參考,小組帶領者應該根據狀況與組員需求調整時間分配。
在第一次的聚會裡,我們建議採取以下模式:
• 為了避免人們在回應上有所偏頗,不要在聚會一開始便介紹本書的內容。
• 建議將團隊分為每組約五人的小組,並且請小組完成引言之前關於海嘯的「開場練習」。小組應寫下他們的計畫,最好是寫在大海報紙上(25分鐘)。
• 請小組在整個團隊中分享他們前往印尼的計畫。帶領者應該將每個小組寫好的計畫蒐集起來存放在安全之處。在大家讀到第六章最後的「延伸練習:再思印尼」時,可以重新檢視這些計畫(15分鐘)。
• 帶領者應該請組員在下一次聚會前讀完引言與第一章,包含第一章前面的「初步想法」與每章之後的「問題省思及練習」。
接下來的每一次聚會,我們建議的形式如下:
• 小組員應該在聚會之前便讀完當周指定章節,並且完成那一章前面的「初步想法」與之後的「問題省思及練習」。
• 帶領者請組員分享他們在閱讀本章之前寫下的「初步想法」為何(5分鐘)。
• 帶領者接著請組員們總結該章的重點和澄清當中的概念,並且補充組員沒有提到的重點(10-15分鐘)。
• 接著帶領者引導大家討論該章之後的「問題省思及練習」(25-30分鐘)。
這種模式的唯一例外會在第六章出現,當中包含最後的「延伸練習:再思印尼」,它需要額外的時間。因此我們建議你,針對第六章安排兩次聚會,以便有足夠的時間討論這個練習題。
補充資源
這本書只是就某些非常複雜的議題進行初步介紹,在本書的內容與註解中,我們提到一些額外的書籍、文章、網站和組織機構,它們能夠幫助你更深入地了解這些議題。除此之外,與我們合作的聖約學院(Covenant College)查莫斯經濟發展中心(Chalmers 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亦提供了額外的資源與學習機會,都與本書中所有的主題有關。請參考網站www.chalmers.org。
關於書中的故事
就我們所知,本書中所有故事完全屬實。其中少數的例外(59-61頁的瑪莉、62-64頁的溪畔社區教會(Creekside Community Church)、186-187頁的恩典團契教會(Grace Fellowship Church)、以及205-206頁的帕克尤團契(Parkview Fellowship)是「以一個或多個事件為依據」,但在當中加入了少數細節以闡明不同的重點。
至於故事中個人、教會和組織的名字,除非它們曾經在所引用的其他出版著作中出現過,否則我都加以修改,以保護當事人身份。
開場練習
思考以下情境:
2004年十二月襲擊印尼的海嘯摧毀了許多小型商家。這些小型商家為窮人所有,並且是他們主要的生計來源。大部分的商店、設備、材料以及存貨都被摧毀了。在歷經海嘯四個月後,你的教會決定派出一支團隊去協助這些商家重整旗鼓。
請在約五人的小組中討論下列問題。若你是獨自閱讀本書,請自己思考這些問題。
1. 你會如何計畫與預備自己參與這趟旅程?
2. 你會帶哪些資源前往?
3. 你會從你的教會中挑選哪些人與你同行?
4. 一旦抵達當地,你的團隊會做些什麼?
5. 你的事工的主要重點為何?
6. 你會如何執行每個部分?
請寫下你對這些問題的回應,並將它收存起來。在本書的後面部分,將請你重新思考你此時的回應。
序
就人類大部分的歷史來看,北美人口所享受的生活水平是好到不可思議的。然而,地球上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一天只擁有不到兩美元的生活費。從市中心的貧民窟,到阿巴拉契亞(Appalachia)的偏鄉地區,貧窮仍持續造成美北大陸人民的痛苦、失喪和絕望。的確,不論在北美境內或北美和主要世界(非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國家之間,人民在「享有」與「缺乏」經濟和社會資源上的落差,仍持續擴大中。
若你是北美的基督徒,我們社會所擁有的眾多財富同時也賦予你龐大的責任,因為聖經從頭到尾都告訴我們,神的子民必須對貧窮人心懷憐憫。事...
目錄
推薦序一/019
推薦序二/023
作者序/025
開場練習/ 033
前言/035
Part 1
好撒瑪利亞人之基本概念篇
01 耶穌為何來到世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7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貧窮是由與神、與自己、與他人、
與其他受造物的破碎關係所造成。
02 問題出在哪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3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貧窮是由與神、與自己、與他人、與其他受造物的破碎關係所造成。
03 我們達成目標了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讓一切事物再次回到正確的關係中。
Part 2
好撒瑪利亞人之指導原則篇
04 貧窮的成因各有不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1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分辨當下的情境是需要救助?修復?還是發展?
05 把你的疲憊、貧窮及他們的資產,交給我. . . . . . . . . . . 167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評估個人或社區的真正需求,決定什麼才是最佳的幫助方式。
06 麥當勞式的發展:逾25億人未被照顧. . . . . . . . . . . . . 189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讓窮人參與介入方案的設計、執行與評估中,讓無聲者發聲。
Part 3
好撒瑪利亞人之實踐策略篇
07 不致帶來長期傷害的短期宣教 . . . . . . . . . . . . . . . . . . . .215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思考短宣事工應該或不應該扮演的角色。
08 沒錯,就在你家後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9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處理個人及制度的破碎,規畫扶貧的經濟發展策略。
09 直到世界的盡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1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企業與教會攜手合作,處理罪為個人與制度層面帶來的影響。
Part 4
好撒瑪利亞人之付諸行動篇
10 不好意思,可以給我一點零錢嗎?. . . . . . . . . . . . . . . . . .287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培育讓人改變的觸發點、動員支持者,從最願意改變的人開始。
11 各就各位,預備,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評估與運用教會或機構的恩賜,探索開啟新事工的可能性。
未盡之言:最重要的步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5
這是最重要的步驟,在整個扶貧過程中需要一再重複的步驟—我們的悔改。
附錄:北美的社區規畫過程/ 349
結語/ 358
致謝/ 359
附註/ 361
推薦序一/019
推薦序二/023
作者序/025
開場練習/ 033
前言/035
Part 1
好撒瑪利亞人之基本概念篇
01 耶穌為何來到世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7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貧窮是由與神、與自己、與他人、
與其他受造物的破碎關係所造成。
02 問題出在哪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73
助人前要知道的事
貧窮是由與神、與自己、與他人、與其他受造物的破碎關係所造成。
03 我們達成目標了嗎?. . . . . . . . . . . . . . . . . .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