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研發|阿波羅計畫|尋找黑洞|殖民火星
《宇宙零時》作者張天蓉的又一經典力作
一本適合所有天文愛好者的精彩航太史!
▪從美夢到噩夢:火箭誕生的血淚史
二次大戰期間,液體火箭製作師馮·布朗在1930年代的任務,是開發液體燃料火箭(A4火箭)。他腦海中無疑經常夢想到月球旅行,因為A4火箭上畫的是科幻片《月亮中的女人》的宣傳畫,他甚至還制定了載人航太飛行計畫!
但納粹分子不要「登月」,也不在乎是否進入「太空」,他們做的是製造武器、屠殺人類的另一種夢。從1943年開始,布朗研發的A4火箭變成了V2導彈,意為德文「復仇武器(Vergeltungswaffe)」,企圖扭轉德軍的敗局。
馮·布朗的夢想指向太空,但命運卻讓他擊中了倫敦,殺害了不少無辜的民眾。正如他在聽到倫敦被擊中的消息後說:
「火箭工作正常,除了登陸在了錯誤的星球上。」
▪從一顆衛星開始:令全球顫慄的美蘇太空競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力量重組,美蘇兩大巨頭都各懷鬼胎,想要率先發射人造衛星顯示國力。
1955年7月29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得意揚揚地宣布:「美國將於1957年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
但美國人大而化之,對蘇聯太空計畫的細節不得而知,也由此小看了敵方的科技力量。而就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就宣布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
蘇聯搶先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美國媒體一片嘲諷,科技界人士沮喪,民眾則有些驚慌,以為美國如今「技不如人」。雖然艾森豪總統及時發表電視演說,祝賀蘇聯的成就,並保證國家安全,但美國股票市場仍然遭受重創,這個事件也拉開了美蘇太空競賽的帷幕。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裡!』
▪阿波羅13號的奇蹟:「自由返回軌道」神救援
美國的第三次登月計畫「阿波羅13號」,在太空船發射兩天之後,服務艙的氧氣罐爆炸,太空船嚴重毀損,失去大量氧氣和電力──如此大的爆炸,太空人究竟是如何奇蹟生還?
按常理來說,爆炸後應該盡快返回地球,但直接掉頭必須先迫使太空船速度反向,這需要很大的推力。而供給推力的服務推進系統正好位於發生事故的服務艙尾部,如果點火燃燒推進系統,很有可能又引起爆炸。因此,指揮中心決定利用「自由返回軌道」返回地球。
所謂「自由返回軌道」的方法,指的是「借月球一臂之力」,充分利用月球引力的自然助推作用,使得太空船轉向返回。
「阿波羅13號」使用登月艙的降落火箭,稍作機動變軌進入到「自由返回軌道」。然後,待登月艙繞過月球背面後,降落火箭被點燃,以加速登月艙返回地球的速度,最後順利地進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地面。
▪末日之後:移民火星需要克服什麼?
儘管目前的火星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不少人相信,火星的環境可以透過現有技術逐漸改變,那人類移民火星究竟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
[極端環境]
人類得先在火星土壤引進細菌和策略性植物,逐步建立一個人造生物圈,達到改變環境、改變大氣層的厚度和成分的目的,使火星越來越適合高等生物的居住。
[大氣稀薄]
火星的大氣層僅相當於地球大氣層的0.7%,只可以抵擋部分的太陽輻射和宇宙線,且氧氣不足,二氧化碳的比例卻又遠遠高於人類中毒的極限值。因此一開始移民的人類,只能在人造建築物或改造的火星洞穴中生活,且必須配有壓力設備,以維持足夠的氣壓。
[能源匱乏]
以上種種方法,都需要能源維持。一開始可以考慮地球上帶去燃料,為長遠之計則需要考慮如何利用火星上的資源產生能量,而不是長期依賴於地球的原料供給。
飛向瑰麗宇宙,探索浩瀚無垠,
沒有哪一門科學,能像航太這樣充滿幻想色彩!
★本書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的太空競爭為線索,插入一些當事人和研究者的逸聞趣事,將航太方面的科學技術發展穿插其中!
★本書沒有數學公式,適合所有愛好科學的大眾閱讀,包括各個年齡層次的文科讀者,讓你在輕鬆遨遊星際的過程中,也能充分領略宇宙的知識與美感!
作者簡介:
張天蓉,科普作家,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理論物理博士,現居美國芝加哥。研究課題包括廣義相對論、黑洞輻射、費曼路徑積分、飛秒雷射、雷射探測晶體性質、高頻及微波通訊、EDA積體電路軟體等,發表專業論文三十餘篇。2012年開始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著作,其文風深入淺出,趣味盎然,亦保持科學的嚴謹性,深得讀者喜愛,代表作品有《宇宙零時:從太陽系倒流回大霹靂,宇宙謎團的解答之書》、《蝴蝶效應之謎:走近分形與混沌》、《世紀幽靈:走近量子糾纏》、《上帝如何設計世界:愛因斯坦的困惑》、《愛因斯坦與萬物之理:統一路上人和事》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火箭研發
第5節 蘇聯衛星發射搶先 美國落後心有不甘
除了地球之外,人類最熟悉的天體是太陽和月亮。太陽熱氣騰騰只能敬而遠之,月亮則是一個寧靜安詳的親密夥伴,猶如一名守衛著地球的士兵,人類親切地稱它為「衛星」。那麼,我們是否首先可以發射一個人造物體,如同月亮那樣繞著地球轉呢?這個人造物體可以帶上需要的儀器設備,代替人類從高處來觀測地球、監控大氣,研究地磁以及海洋、潮汐、太陽黑子等,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真正達到「守衛」地球的目的。也就是說,能否發射「人造衛星」?
肯定的答案,早在1687年就由物理先驅牛頓提出。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蘋果下落、月亮繞圈,都是同一種力在發揮作用。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但為什麼會一個繞著另一個轉,而不是像蘋果那樣掉到地面上呢?是因為它們有一定的速度(注:本書中經常使用「速度」一詞,實際上指的是速率)。如果沒有重力,物體將順著它的速度方向做直線運動,重力使它從直線偏離。比如說,我們從地面上拋石頭,石頭走的是曲線不是直線,因為地球對它的重力使它從直線偏離。
牛頓在認真研究重力問題時,設想了一個用「牛頓炮」發射人造衛星的思想實驗。位於高處的牛頓炮沿水平方向射出一發砲彈,砲彈的初速度越大,便能夠射得越遠。速度小一點的時候,砲彈射到A點;如果加快速度,砲彈便能到達更遠的點;如果速度快到一定的數值,便有可能使得砲彈繞過地球半徑,並且不再回到地面上,而是環繞地球作圓周運動。
能夠使得拋射物體環繞地球作圓周運動的速度的數值,與發射點在地球表面的高度h有關,叫做地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
設想發射點的高度不變,但拋射物體的速度繼續增加,拋射物體仍然繞地球轉圈,作週期運動,但軌道變成橢圓。速度越大,橢圓越扁。即軌道的離心率越大,意味著橢圓的長軸越長。當速度大到某個數值時,長軸變到無窮大,也就是說,拋射出去的物體不再回到地球附近,這使得物體「掙脫」了地球重力束縛的最小速度為第二宇宙速度。而如果速度再增加的話,物體就有可能掙脫太陽的重力,飛出太陽系,那個極限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與地球重力場有關的只是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以這兩個速度之間的速度發射的物體,將類似於月球,理論上來說,不需要額外的動力就會永遠圍繞地球轉圈,即成為地球的人造衛星。
當時科學家們建議發射人造衛星的呼聲,也正好迎合了東西兩方政治家們的野心。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力量重新組合,基本上是不打明仗,來點冷戰,雙方的原子彈導彈暫時都是放在家裡恐嚇人的東西,如果能首先發射一顆人造衛星,不但顯示國力,也應該還有真正的用途。1950年代初期,英美各國的科學家們就開始在學術刊物上研討相關問題。1955年7月29日,美國總統艾森豪,頗有些得意揚揚地宣布:「美國將於1957年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而一個星期之後,蘇聯政府也同意了科羅廖夫幾年前有關人造衛星計畫的建議。不過,蘇聯人善於保守祕密,美國人又大而化之,對蘇聯太空計畫的細節不得而知,也從未聽過科羅廖夫的名字,搞不清楚誰是蘇聯火箭技術的領導人,只稱呼他為「主任設計師」,並且由此小看了蘇聯的科技力量,總以為自己在導彈和宇宙工程領域上理所當然地站在最尖端。不料蘇聯卻在1957年10月4日,為美國人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蘇聯在8月26日成功發射洲際導彈後,不到一個半月的工夫,就宣布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Sputnik Ⅰ)。
蘇聯搶先發射人造衛星的消息,的確是一顆「心理炸彈」,投在了美國政府、媒體、民眾、科學家的心上。媒體一片嘲諷,科技界人士沮喪,民眾則有些驚慌,以為美國如今「技不如人」,安全會受到威脅。雖然艾森豪及時於10月9日發表電視演說,祝賀蘇聯的成就,並解釋本國衛星研究的現狀,保證美國沒有安全問題,但股票市場仍然遭受重創,道瓊指數從3日的465.82點,跌到22日的419.79點,3週內跌幅近10%,這個事件也拉開了美蘇太空競賽的帷幕。
事實上,當初美國有可能率先發射衛星,但他們錯估了形勢,自以為是。美國曾經在「史普尼克1號」發射之前嘗試試射人造衛星兩次,但因種種原因均告失敗。況且在這種大專案上,資本主義國家的多條管道分散了科學研究的體制,沒有集權制度來得有效。不過,這也激起了美國決策人員的重視和警惕,並改良了諸多科技方面的措施。比如說,美方技術人員在兩天內便計算出了「史普尼克1號」的軌道;1958年,美國成立了美國航太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正式開啟了一系列航太計畫;美國人開始重視教育,教育界人士思考,我們怎麼會落在蘇聯之後呢?可能是數學訓練不夠所致。因此推動了新數學運動,要培養出一流科技人才。此外,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設立,使科學界意外獲得了大量研究資金。
美國人如此不甘示弱,在4個月後,便成功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探險者1號」。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意義主要是象徵性的,從圖5-2中的尺寸比較,雙方第一顆衛星的本體都不大,「史普尼克1號」是球形,「探險者1號」是長形,但前者的質量大(83.6kg),差不多是「探險者1號」質量的6倍。第一顆衛星看起來都只像是個簡單的玩具,關鍵設備是能夠將它們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s)、推上「天」去的運載火箭。推動「史普尼克1號」的火箭叫做R-7,推動「探險者」的火箭叫做「朱諾1號運載火箭」(注意:與NASA在2011年發射的木星探測器重名)。衛星雖然小巧玲瓏,發射它們的火箭卻都是龐然大物,火箭的尺寸,即高度和直徑,都是衛星的10倍左右,質量達到幾十噸,兩個龐然大物分別由兩方的首席火箭專家科羅廖夫和布朗設計。
科羅廖夫大膽採用三節捆綁式R-7火箭,成功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史普尼克1號」送入軌道。衛星上配有兩臺無線電廣播發射器,它們持續工作了23天,連續不斷地將「beep」的聲音從太空傳送給地球,讓全世界對蘇聯不得不刮目相看。這無疑是科學上的重大成果,但設計者科羅廖夫的名字卻不為人所知。據說諾貝爾獎委員會曾經有意為第一顆人造衛星頒獎,問到誰是設計研發者時,赫魯雪夫回答:「是全體蘇聯人民!」但諾貝爾獎不會頒給如此巨大的集體,那這個獎當然就無人可得了。
緊接著,蘇聯又拔得了一系列行動的第一名。1957年,人造地球衛星2號,帶小狗萊卡進入太空。萊卡是第一個在太空條件下生活的生物,但牠只在太空存活了數小時便因中暑而死,所以也是第一隻在太空飛行犧牲的動物。1958年,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科學衛星(衛星3號);1959年發射「月球1號」探測器,標誌著人造物體首次脫離地球軌道……
有意思的是,美國人總不接受教訓,也學不會「保密」他們認為只是民用的航太計畫。他們提前宣布在1961年5月上旬要把美國人送上太空,要知道蘇聯對此早就「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不過,那個年代的蘇聯在航太相關研究過程中,出了一次大事故(本書在最後一章中有所介紹),砲兵元帥被炸死的陰影還在赫魯雪夫的腦海裡揮之不去,但最後在科羅廖夫的堅持下,蘇聯終於又搶先了一步。1961年4月12日,蘇聯人加加林(Yuri Gagarin)成為首次進入太空的人,他乘坐「東方一號」太空船,繞地球一圈,在太空逗留了108min並安全返回地球。那天,焦慮不安地在電話旁守候了一個多小時的赫魯雪夫聽到鈴聲後抓起電話,第一句話是:「先告訴我,他是否活著?」
聽見了肯定的答案後,赫魯雪夫心中石頭落地,冒出第二句話:「讓他高興高興吧。」
赫魯雪夫問話中所擔憂的加加林依然活著,不過他在短短的太空之行中險象環生,他的太空船呼嘯翻滾著,降落在離預計目標甚遠(400km)的一片草原上,將地面撞出了一個大坑!他自己倒是很幸運,從太空船中被彈射出來後,他撐著降落傘平穩地落在了一塊軟綿綿的耕地上。
加加林身穿橘紅色太空裝,個子不高,157公分。據說挑選小個子的加加林擔此重任,也是經過科羅廖夫精心考慮,以便更容易被塞進空間有限的太空船中。話說這位太空人撥開被風吹得飄飄搖搖的降落傘,安然無恙地站起來後,立刻憑直覺認出了這裡仍然是祖國蘇聯的領土。這是第一件大好事,因為根據預先設定的命令,如果降落在敵對國家的話,就得考慮引爆預先安置的炸彈,來個「光榮犧牲」,以避免背上「叛逃」的嫌疑。奇裝異服的加加林朝正在耕地上勞動的一對母女走過去,一開始嚇壞了她們;但最後在兩人的幫助下,趕快打電話到莫斯科報告了這個喜訊,也立即高興地得知了他已經被命名為「蘇聯英雄」,並且軍銜連升兩級、成為少校的好消息。
加加林上天,實現了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名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停留在搖籃裡。」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報導了這個消息,滿面笑容的蘇聯人加加林代表人類,第一次離開了「搖籃」!
三個星期之後,美國也用「水星號」將第一個美國人艾倫·雪帕德(Alan Bartlett Shepard)送上太空,但終究還是錯失了第一名。並且,這個美國的第一次載人太空旅行只是一次彈道似的,沒有進入地球軌道,飛行時間總共只有15分鐘22秒。
這些為人類登月進行準備的航太活動中,蘇聯都走在了美國的前面,可惜好景不長,1969年至1970年的「阿波羅計畫」,為美國打了一個翻身仗。
蘇聯人為何沒有登上月亮?美國人的月球計畫是怎樣取得成功的?月亮的運動有何特點?作者將在下一章中慢慢道來。
第一章 火箭研發
第5節 蘇聯衛星發射搶先 美國落後心有不甘
除了地球之外,人類最熟悉的天體是太陽和月亮。太陽熱氣騰騰只能敬而遠之,月亮則是一個寧靜安詳的親密夥伴,猶如一名守衛著地球的士兵,人類親切地稱它為「衛星」。那麼,我們是否首先可以發射一個人造物體,如同月亮那樣繞著地球轉呢?這個人造物體可以帶上需要的儀器設備,代替人類從高處來觀測地球、監控大氣,研究地磁以及海洋、潮汐、太陽黑子等,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真正達到「守衛」地球的目的。也就是說,能否發射「人造衛星」?
肯定的答案,早在1687年就由物理...
推薦序
引言 亮劍太空
從地球走向太空,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飛天夢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夢想。希望能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翔,是航空夢;到月亮上去,進而探索莽莽河漢和浩瀚神祕的太空,是航太夢。這兩類夢想吸引著無數英雄競折腰,甚至為此犧牲,但人類仍然前仆後繼,勇往直前。
航空和航太,起源一致但因理論和技術不同而分家,本書描述的是航太而非航空。
華人自古不缺航太夢,從「嫦娥奔月」的神話想像,到「萬戶飛天」的身體力行,歷史文化中均有傳說和記載,甚至現代航太中必不可缺的火箭技術也是源自於過去的偉大發明。
20世紀中葉開始的美蘇冷戰,把人類拉進了太空時代。從1958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始,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已經走過了近60年的歷程。奔赴太空半個世紀,托起人類千古一夢。其中不僅有科學家求知慾的滿足,也伴隨著時代變革的風風雨雨。從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人才爭奪戰開始,航太方面的科學技術發展迅猛,世界各國紛紛在太空亮劍,掀開了在科學、技術、軍事、政治各領域的全面競爭。這其中有成功的喜悅,也不乏失敗的教訓。
這個世界各國以千億萬億資金投入,數萬人辛勤勞動以至付出生命代價的「航太工程」,為人類文明做了些什麼?人類對太空的眾星系有何更深入的理解?如今,借助於現代的高科技,我們如何重新解讀太陽系和銀河系、如何認知太空中那些遙遠而且形形色色的神祕天體?太空的探索與開發又如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思維方式?此外,在滿天繁星及航太探祕的背後,隱藏著哪些基本又有趣的物理知識?這些是本書作者希望引領讀者思考解決的問題。
然而,宇宙茫茫,星辰無數。除了億萬的自然天體之外,幾十年來,人類發射至太空的人造天體也已經上萬!因此,作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帶領你在這個巨大星海旁的沙灘上,拾取幾顆美麗的貝殼。透過一些典型事例的介紹,讓讀者對基本航太知識以及其中的物理原理有所瞭解。同時,也透過介紹人類航太史上一些妙趣橫生和震撼人心的故事,使讀者認識人類航太的簡要歷史輪廓。從古代的飛天傳奇,到世界各大國之間的太空爭奪戰,說明航太工程對人類文明社會的重要性。
也許有人會說,天上的星星固然美麗迷人,但離我們太遙遠。登陸月球、火星,那都是科學家和太空人考慮的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呢?這實際上是對天文學及航太事業的誤解,姑且不談「理想」、「夢想」之類的長遠而抽象的話題,太空中發生的很多事情是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的。天上的星星並非遙不可及,它們的運動和變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在美蘇太空競爭的年代,美國總統林登‧詹森曾經說過「控制了太空,便有能力控制天氣、乾旱和洪水,改變潮汐、提高海平面……這是比終極武器更重要的東西,這是從太空某處達到完全控制地球的最終目的」。
詹森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控制了太空便意味著控制了世界的未來。
誰不願意控制未來呢?誰也不希望未來被別人控制!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都想要發展航太事業,都紛紛想加入這個「太空俱樂部」中,來分一杯羹。發展航太事業,將自己的國力展示於他人,也亮劍於太空,這是如今每一個大國的願望和共識。
如今的航太領域,已經不僅僅是美蘇兩國之爭。美國對太空的興趣一如既往,近幾年的探索重心已大大超出月球,而世界上許多國家也都紛紛宣布了自己的太空探索計畫。俄羅斯的航太計畫停滯多年後正在艱難重啟;日本將與美國合作載人探月專案;歐洲的航太計畫因金融危機擱置,但希望參與俄羅斯的月球探測專案中;印度一直都關注航太事業的發展,自主研發顯示了其大國雄心,探索太空的步伐也從未停止。
航太時代已經到來,太空離我們並不遙遠!
沒有哪一門科學像「航太」這樣充滿了幻想色彩。除了古代各種文化中的神話故事外,近現代的許多天文學家也都寫過科幻作品。航太科學的先鋒更是熱衷於將他們的航太思想用科幻的形式表達出來,以便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早在400多年前,天體力學的祖師爺,大家熟知的克卜勒(Kepler,1571—1630)就寫過一本既像科幻又像科學專著的作品(以《夢》為題發表),描述他想像中的星際之旅。
航太相關的科幻作品與天文、物理方面的科學論文,如同糾纏在一起的兩條環繞線,在互相促進和影響下前進。從克卜勒之後,特別是哥白尼的日心說站穩地位、牛頓又建立了古典力學之後,西方有關航太的科幻小說可以列出一大串。1657年,法國作家德·貝傑拉克(Cyrano de Bergerac)出版的科幻小說《月球之旅》(The Voyage to the Moon)中,已經頗為超前地討論了7種登月的方法,前6種都失敗了,只有第7種「爆竹產生的焰火」成功了。貝傑拉克並非科學家,卻偶然地預言到了牛頓直到半個世紀之後才總結出的作用與反作用原理。在阿西爾·埃羅(Achille Eyraud)於1865年出版的《金星之旅》》(Voyage to Venus)中,主人翁也發明了一種利用水的反作用力,將太空船推入太空的動力裝置,作者在書中還用手槍的後座力生動地說明了反作用力的由來。從原理上來說,現代的火箭和書裡的「水箭」並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是噴射的物質不同罷了。當年文學作品的想像力大大地超越了科學技術能達到的現實,更為可貴可讚的,是17、18世紀的科幻作家們在其作品中表現出的那種認真思考科學原理的求實精神。
如今,在現代新一輪的航太競賽中,如何才能發揮現有優勢,盡快縮小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走出獨特的航太技術之路呢?這其中除了專業人士的努力之外,大眾的理解和支持必不可少。因此,向大眾科普航太知識,讓老百姓更多地熟悉太空、瞭解航太,是科學工作者的任務,也是本書作者的初衷。
航太學是一門有趣的理論,但實際的工程發射過程卻充滿了危險和挑戰,特別是載人航太。太空畢竟是一個與人類的地球家園迥異的環境,我們要適應太空、克服人體的各種不良反應等。對此,科學家們做了許多研究。此外,載人太空船的發射和返回過程危險性很大,航太史上有過幾次大事故,作者也會稍加描寫,使人們能以此為鑒。
迄今為止,因為太空船的速度所限,現代的航太技術只是主要探索了太陽及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因此,作者僅對太陽系幾個主要行星及它們的幾個典型有趣的衛星的物理規律和特點作了基本介紹,帶領讀者星海拾趣。人類最感興趣且派去探測器的是哪些星球?為什麼對它們特別看待?哪幾個星球與地球的環境最為類似?在這些天體上是否探測到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如果地球突然發生大災難,人類有移民其他星球的可能性嗎?
此外,如今飛得最遠的「航海家」號探測器被認為是剛剛抵達太陽系的邊界。但透過望遠鏡,人類卻已經觀察到了廣博的多得多的宇宙。作者也將對哈伯太空望遠鏡及韋伯太空望遠鏡略作介紹。
為了增加可讀性,作者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的太空競爭為線索,插入一些當事人和研究者的逸聞趣事,再將航太方面的科學技術發展穿插其中,讀故事、長知識,讓讀者在輕鬆閱讀故事的過程中學習航太知識。
十分有趣的是,除了人類社會中的各個大國在進行太空爭奪戰之外,宇宙中的各個天體雖然本是沒有意識的非生命之物,它們之間卻似乎也在進行著一場永恆的爭鬥。從物理學的視角看,宇宙間存在4種基本相互作用,其中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只在微觀的尺度範圍內起作用,它們可以影響每個星體內部結構中的物理過程,但與天體之間的運動關係不明顯。其他兩種力:重力和電磁力,都是長程力,對天體的相互運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宇宙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天體運用它們各自的重力和電磁力,像是在互相搶地盤、占山頭,大星吞小星、小星撞大星,用物理規律展開一場無言的戰爭。對此,作者描述了宇宙中一幅十分有趣的物理圖景。
該書的讀者可定位於各個領域的大學生、研究生,對天文學、航太、物理學等感興趣的國、高中學生等。然而,航太技術及其探索目標──「太空」之謎,對各個階層和領域的讀者,都具極大的誘惑力。本書中沒有數學公式,因而適合所有愛好科學的大眾閱讀,包括各個年齡層次的文科讀者。
本書作者既是物理學者,又是科普作家。物理概念清晰,文字功底深厚,表述深入淺出,比喻恰到好處。作者善於使用通俗的解釋、流暢的語言、直觀的圖像來深入淺出地解釋深奧難懂的物理內容。
閱讀本書,能使讀者從如下幾個方面獲益:
透過介紹航空航太中的典型事例,滿足各個年齡層人們對太空的好奇心,增長見識,啟發人們對地球、太陽系和人類未來的思考,吸引年輕人踏進科學技術、天體物理、航太工程的大門。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圖文並茂的解釋,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導讀者學習、思考和探索星體背後的物理現象,瞭解天體運行、恆星演化、宇宙變遷的基本物理規律。讓讀者體會大自然造物之巧,感受科學理論之美。
引言 亮劍太空
從地球走向太空,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飛天夢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夢想。希望能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飛翔,是航空夢;到月亮上去,進而探索莽莽河漢和浩瀚神祕的太空,是航太夢。這兩類夢想吸引著無數英雄競折腰,甚至為此犧牲,但人類仍然前仆後繼,勇往直前。
航空和航太,起源一致但因理論和技術不同而分家,本書描述的是航太而非航空。
華人自古不缺航太夢,從「嫦娥奔月」的神話想像,到「萬戶飛天」的身體力行,歷史文化中均有傳說和記載,甚至現代航太中必不可缺的火箭技術也是源自於過去的偉大發明。...
目錄
引言 亮劍太空
第一章 火箭研發
第1節 納粹潰退烽火滅絕 美軍挺進人才捕獲
第2節 古人愛做太空夢 大師練就理論功
第3節 戈達德飽受嘲諷 奧伯特見證登月
第4節 委以重任科羅廖夫 舉世無雙馮·布朗
第5節 蘇聯衛星發射搶先 美國落後心有不甘
第二章 登月之路
第6節 古月依然照今人 猶抱琵琶半遮面
1.潮汐和潮汐鎖定
2.月亮正在遠離地球
3.如果月球公轉比地球自轉快
4.地球為什麼不對月球鎖定?
5.軌道共振
6.月亮其實不是「半遮面」
7.月球地貌
第7節 雙子星計畫成功 俄羅斯棟梁病逝
第8節 「阿波羅」載人月球漫步 N1火箭發射失誤
1.「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
2.勝利的失敗:阿波羅13號
3.蘇聯為何沒有登月
第9節 三體運動生混沌 重力助推盪鞦韆
1.重力助推
2.原理
3.三體問題和拉格朗日點
第10節 氣象通訊科學研究忙 人造衛星立大功
第三章 星海拾貝
第11節 恆星也有生老死 太陽尚在青壯年
第12節 大傘撐起地磁場 變幻莫測太陽風
1.從彗星尾巴的方向說起
2.太陽風的來龍去脈
3.地球磁場隨「風」起舞
第13節 「尤利西斯」英雄漢 太陽極區勤為探
1.神祕的極區
2.英雄身負重任上軌道
3.探測結果
第14節 離地最遠航海家 高速飛入寰宇中
第15節 望遠鏡九霄攬銀河 「哈伯」深空探宇宙
1.哈伯望遠鏡
2.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第16節 天體間的重力之戰 希爾球和洛希極限
第17節 鑽石星球價連城 無毛黑洞卻有熵
第18節 資訊悖論難解決 霍金軟毛論輻射
1.黑洞熱力學
2.霍金輻射
3.黑洞資訊悖論
4.霍金的軟毛黑洞
第19節 天文觀測尋黑洞 物理學者賭輸贏
第四章 航太漫談
第20節 氣態木星朱庇特 巨大神祕行星王
1.太陽系中的巨無霸
2.氣態巨行星引人關注
3.磁場和極光
4.木星的衛星
第21節 欲為夫君揭面紗 全靠「朱諾」布羅網
1.巡航五年被俘獲
2.軌道密布似羅網
3.巧鑽空隙避磁場
4.快速自轉有玄機
5.終點衝刺自殺亡
第22節 廣義相對論太空驗證 探測重力波地面響應
1.光線彎曲
2.重力紅移
3.進動
4.重力時間延遲
5.重力時間膨脹和GPS
6.重力探測器B
7.重力波和黑洞
第23節 潮汐鎖定共振曲 混沌自轉土衛七
1.什麼是混沌?
2.龐加萊三體問題
3.單擺和複擺
4.三生混沌
5.土衛七的混沌自轉
第24回 「惠更斯」登上泰坦 「卡西尼」智探土星
1.土星探測:「卡西尼—惠更斯號」
2.宏偉的探測計畫
3.泰坦:早期地球?
4.土衛五、土衛八和土衛二
5.神祕的土星北極六邊形
第25節 木星周圍伴侶多 土星腰間環帶美
1.複雜多變的土星環
2.太陽系有多少「行星環」?
3.行星環從何而來?
4.行星環為什麼能穩定?
第26節 夢想殖民火星 大難臨頭逃生
1.地球未來的災難
2.尋找第二家園
3.探索火星的祕密
4.火星地球化
第27節 太空之路不平坦 失誤釀成大災難
1.魂繫太空——航太史上的事故
2.第一位犧牲者
3.犧牲人數最多的導彈試驗慘劇
4.小火花成大禍
5.小小O形環造成的災難
6.「哥倫比亞號」災難
參考文獻
引言 亮劍太空
第一章 火箭研發
第1節 納粹潰退烽火滅絕 美軍挺進人才捕獲
第2節 古人愛做太空夢 大師練就理論功
第3節 戈達德飽受嘲諷 奧伯特見證登月
第4節 委以重任科羅廖夫 舉世無雙馮·布朗
第5節 蘇聯衛星發射搶先 美國落後心有不甘
第二章 登月之路
第6節 古月依然照今人 猶抱琵琶半遮面
1.潮汐和潮汐鎖定
2.月亮正在遠離地球
3.如果月球公轉比地球自轉快
4.地球為什麼不對月球鎖定?
5.軌道共振
6.月亮其實不是「半遮面」
7.月球地貌
第7節 雙子星計畫成功 俄羅斯棟梁病逝
第8節 「阿波羅」載人月球漫...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