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當代,玉的傳統無不帶有遠古時期玉文化神性的印記。
上古先民將玉石做成酋長的「神器」?
古代上流社會以玉作為「明信之物」?
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玉器成為標識偽等級地位的符號?
玉文化傳統的三個歷史階段:
■神人結體與宗法結構的遠古傳統階段
基於自然崇拜,人們將玉石視為具有神靈之性的神、神物。
「天」有著與玉石相似的顏色和質感,所以「事玉」就是「事神(天)」。
黃帝時期,權力階層的巫覡把玉與神靈聯繫在一起,為玉增添諸多神祕的色彩。這種神祕的、具有靈性的意味是巫覡賦予的,玉自然成為他們事神、媚神的必要工具。
重要的玉神器很有可能是由巫覡自己製作並獨自享用。他們透過將神物的意義解釋權集中到自己手裡,成為權勢話語的持據者。
■權力意志與比德理念的古典傳統階段
在等級分明的傳統社會,玉文化體系中的雅與俗、貴與賤、尊與卑等對立關係的概念與符號表徵文化的合法化與文化的統治都是依據對比性實踐而形成的。
自春秋至明清,中國在延續、變化的遠古玉文化傳統基礎上形成了權力意志與比德理念的古典傳統,其社會政治基礎是封建君主專制的結構體系。
統治階層世代維繫的穩固的社會政治結構使玉器承載的權力意志也呈現為結構化的表述,亦成為一種權勢話語。
■大眾消費與時尚意象的現代傳統階段
玉石製品逐漸成為普遍的時尚消費品,它是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甚至社會資本結合的商品。
在現代傳統的時尚意象中,每個社會階層均享有不同層次的玉石商品的權利。不同經濟水準、不同社會地位、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透過購買、收藏、把玩、饋贈,從而擁有玉器的使用價值、象徵價值。
大眾消費消解了傳統玉文化的經典性、神聖性、少數階層的占有性,同時弱化了傳統玉石符號的尊貴屬性,但是玉石原初的「神性」在新的社會情境中得到延伸,經典性也得到重新詮釋。
歷經遠古、古代進入現當代,玉石及其製品正走向時尚與消費的時代,並逐漸成為大眾尋求自我價值與存在意義的文化符號。
作者簡介:
朱怡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英國愛丁堡大學訪問學者,目前主要從事設計與手工藝歷史及理論研究、工藝美術相關產業經濟與政策研究、玉石文化研究及創新設計。發表有《製造業的未來與手工藝教育》、《從手工藝倫理實踐到設計倫理的自覺》、《工藝美術批評邏輯體系研究》、《論傳統工藝美術生產要素》、《中國玉文化傳統研究》、《中性產業:傳統工藝美術界定與產業系屬的新思考》、《用物者與造物者的話語權》等論文和譯文30餘篇。
章節試閱
內容連載 俗話說「亂世藏金,盛世藏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中國已有各類收藏協會、收藏品市場近萬家,收藏者更達7000萬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收藏品市場中,玉器商家隨處可見;在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及精品展、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北京古玩博覽會等一系列文化展覽活動中,各式各樣的玉器作品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如果說十幾年前玉器收藏還是一種「專業」收藏,即只有玉器收藏者在買玉的話,那麼現如今,玉器收藏已不再僅為專業收藏者所獨享,玉器收藏似乎進入了大眾化收藏的時代。
不但如此,形形色色的比賽、展覽(銷)會、博覽會逐年增多,既有行業形式與規模的,又有地方性質的,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已舉辦六屆,行業組織的中國玉石雕刻作品「天工獎」評選已舉辦十六屆、中國玉石雕精品博覽會暨「百花玉緣杯」評獎已開展十二屆。除此之外,各類展覽,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已舉辦十八屆,國際珠寶首飾博覽會(上海)、中國國際珠寶展(北京)、國際珠寶展(武漢)、中國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上海)等大規模性質的展會也都每年定期舉辦。與此同時,各地方為了宣傳特色玉文化以帶動產業經濟,也會定期或不定期舉辦一些展銷會或文化節,如「南陽玉雕文化節」「新疆和田玉石文化旅遊節」「梧州國際寶石節」「山東藝術品收藏鑒賞交流博覽會」等。
此外,與玉石相關的行業協會、學會、研究所、研究中心、商會等機構也在近十幾年紛紛成立,正規的珠寶玉石鑒定(檢測)中心在各地均有設立,而拍賣公司則為玉石藝術品的市場流通與消費提供了特殊管道。《2005年古董拍賣年鑒(玉器類)》統計表明,有40餘家拍賣公司參與玉器類藝術品拍賣。尤其是在網路消費的快速發展下,玉石產品、藝術品的網站經營比例和拍賣交易情況越來越多。
為了使大眾消費者更廣泛地獲得玉文化(如收藏鑒定、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書刊報紙、影音製品、網路多媒體成為相關知識及訊息傳播的主要載體,在這些方面的文化資本投入也在逐年成長。就中國關於珠寶玉石首飾的書刊、網路媒體推廣來看,以收藏鑒賞、拍賣與市場資訊、企業經營管理、專業鑒定、資質培訓等方面的內容為主。
玉石工藝文化也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措施中得以正名和發展,例如作為歷史聞名的岫岩玉雕、阜新瑪瑙雕刻、揚州玉雕以及酒泉夜光杯等的製作技藝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四十年來,玉石工藝品作為中國大部分地區均設的工藝美術品生產項目逐漸轉變形成特色產業集散地的模式。不僅如此,中國的一些玉石產業集散地也在推廣傳統玉文化方面做了諸多工作,如玉石文化節、學術研討會、貿易交流會等。此外,各大玉石產業特色基地以及一些主要的消費地區,也透過教育及專業鑒定等機構向社會培養、輸送一定規模的玉石經營、管理、銷售、設計、加工、科學研究、教育、評估、鑒定等方面的人才。
當代玉文化呈現出大眾消費與世俗化的特點,但在國家層面上,玉石藝術品依然作為象徵民族文化的經典被納入收藏或國禮贈送的範圍。在中國工藝美術館雕刻藝術珍藏品中,四件大型翡翠藝術作品就是國寶級的珍品(即《岱岳奇觀》山籽雕、《含香聚瑞》花薰、《群芳攬勝》花籃和《四海騰歡》插屏)。這四件翡翠珍品的原料重達800公斤,體量龐大,質地純正,技藝精湛。這四件珍品在團隊合作之力下完成,被列為國家「86工程」。此外,山籽雕《石刻聚珍圖》《漢柏圖》等作品也都是在企業的組織保障下,由職工合力完成的經典佳作。
總體看來,在當代,玉石工藝品從宮廷走向民間,完成了作為大眾消費商品的轉變歷程。玉石商品化使得評價經典的門檻降低,大眾消費的玉石工藝品、收藏品漸增。需要指出的是,世俗化的玉石產品不一定都是粗製濫造、假冒偽劣的產品,其中也不乏精細製品,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社會文化現象。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將玉石產品使用對象的身分、職業、文化教育、社會地位、地域、民族信仰等內容作為生產銷售環節初始必需考慮的重要因素,這在古代是沒有的。其原因,一方面是消費群體由精英至中產再到民眾,這個逐步擴大的群體呈現多樣化和複雜化的結構特徵。另一方面是在迎合市場需求的過程中,持有手工技藝的設計者(玉匠)對自己固持的本土文化亦有主動的取捨,從而形成一種「我們的而不是他們的藝術」的主張。這在諸多玉石設計品類和產品的藝術形式中亦有表現。玉器藝術所謂京派、海派、揚派、南派等地域藝術風格的劃分,即是這種主張的反映。可以說,在當代,玉石產品、藝術品是融合了傳統宮廷藝術、文人趣味、民間工藝的綜合體,它具有既經典化又世俗化的藝術特點與文化內涵。
內容連載 俗話說「亂世藏金,盛世藏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中國已有各類收藏協會、收藏品市場近萬家,收藏者更達7000萬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收藏品市場中,玉器商家隨處可見;在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及精品展、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北京古玩博覽會等一系列文化展覽活動中,各式各樣的玉器作品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如果說十幾年前玉器收藏還是一種「專業」收藏,即只有玉器收藏者在買玉的話,那麼現如今,玉器收藏已不再僅為專業收藏者所獨享,玉器收藏似乎進入了大眾化收藏的時代。
不但如此,形形色色的比賽、展覽(...
推薦序
序/導讀
在中國文化中,玉文化是最具特性和符號性的文化。從歷史淵源而言,玉文化的形成是基於人對於「石」的使用,即數十萬年甚至數百萬年人類使用「石材」並產生「美」的意識,發現「美石」的結果,所謂「玉」,石之美者。玉,不僅美,而且稀有,有各種品相和品質,越好的越稀有、越貴重,因此,它成為擁有者身分、地位、財富的象徵。在中國玉文化數萬年的歷史中,不僅擁有者「貴玉」,一般老百姓也「崇玉」。除其稀有、貴重外,人們還賦予其「人格」和「人品」屬性,如三代即有的「玉有九德」之說,代表性的論述如管子所謂:「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摶徹遠,純而不淆,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禮記·聘義第四十八》中借孔子語謂「玉有十一德」,而且還有「七德」「六德」「五德」之論。因此,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這種佩玉已不是原先的玉石材料,而是經過工藝加工製作的「玉器」,在三代乃至崇玉文化鼎盛的漢代,玉石加工成器極其費時費力,是難以解決的大事,其組佩所代表的等級和身分意識同樣與玉石加工的難度、高等級玉石材料的難得相聯繫。因此,玉從一種美石之材逐步固化成了一種特殊的符號之物、精神之物、文化之物。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曾經有過玉石材料和器物的使用,如西元前3000年至西元前2000年的西伯利亞原始文化、日本繩文文化、中美洲的馬雅文化以及印第安文化等,這些異域的玉文化與中國連續性的玉文化相比較,都歷時短暫。
由此觀照,中國玉文化有兩種存在,一是作為現實之物,在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實存和發展脈絡;一是作為觀念之物,成為中華文明的一種精神象徵和符號,對於這兩種存在的認知,即是所謂的「玉學」。我以為,三代的「以玉比德說」,既是對玉石文化本質的建構,又是對玉器之物本身的解說,前者的建構內化為「玉」本身的品格,後者的言說成為中國玉文化歷史形態不斷延展的一部分。中國人所謂的「玉」,即觀念化、符號化的「玉」與物質之「玉」的內化同一,楊伯達等先生力倡的「玉學」,既反映了當代學者對玉文化研究的重視,也可以說是承續了三代以來的說玉傳統,這實際上是一個大課題。
本書是當代「玉學」的成果之一。作者朱怡芳,2005年從昆明理工大學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隨我攻讀博士學位,其時參加了我承擔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與發展研究」課題的研究,在進行博士論文選題時,鑒於她對於「玉文化」的認知,我們選定了中國玉文化研究這樣一個課題。說實話,當時的研究資料表明,對玉文化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也有很多可以研究的空間,如何深化研究是尤其需要著力的地方。誠如朱怡芳在本書中所言:「總體看來,當代研究的思路是從金石欣賞與考古研究進而轉向對玉文化的關注。在20世紀末,一批專家學者提出了『玉學』的理論構想。當然,其研究亦存在諸多問題。首先,中國關於玉石的專題性研究文章,如玉石地礦鑒定、玉器歷史、玉石工藝等的考古專述較多,多是基礎性與材料性的研究。其次,一些玉文化方面的研究較為表層,且研究方法欠缺。除此之外,玉器鑒賞方面的圖冊及近年來玉石投資與收藏資訊雖然有所增多,但欠缺理論分析;而且,近現代以來,一些藝人、作坊及企業的情況僅限於史志記載與行業內的資料彙總,並未從文化變遷角度及理論深度上考察其在現當代社會中的存在狀況與諸多轉變。『玉學』的建立尚有一個過程,仍需重要的理論積澱和不斷的補充修正與完善。」因此,她的博士課題研究主要針對中國玉文化傳統進行探討,並將其作為中國「玉學」理論建構的研究任務之一。
中國玉文化建基於玉石的物質之上,自古及今,其內涵和表徵意義不斷演變,如何整體地去看待這一歷史之物和當代之物,朱怡芳君的《文化密碼:中國玉文化傳統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首先,她將中國玉文化的整個歷史劃分為三大階段:一是神人結體與宗法結構的遠古傳統階段,即史前至西周玉文化形成和發展時期;二是權力意志與比德理念的古典傳統階段,即自春秋戰國至清末;三是大眾消費與時尚意象的現代傳統階段。這是一個大膽且獨具創造性的分期,古今一系,把握大脈。這大脈即「遠古傳統—古典傳統—現代傳統」之脈。朱怡芳認為,中國玉文化傳統是一種具有內在連接的變體鏈,各個歷史時期的傳統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連續性與統一性。「遠古—古典—現代並非各自獨立的傳統,或單線進化的、連貫的傳統,其間不乏交叉、並存甚至延伸與突變」。誠如楊伯達先生在評介朱怡芳博士論文時指出的,它的觀點新、角度新,它的視野廣,有學術尖端性,它的活更是強調了從歷史走向當代而且解析獨具眼光和現實意義,特別是在研究中融入「現代傳統」的分析,不僅衝擊「時弊」「利」「欲」,還指明了玉文化研究的前瞻性──尊德和重統的傳統與趨向。
從學術價值而言,除分期外,本研究的創造性還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上述三個傳統的內核進行了獨到的分析與闡釋,提出玉文化遠古傳統中的「神性」經歷了從「神人結體」到「宗法玉製」的轉變,即從信仰神靈到信奉祖宗過渡的觀點。在研究中,她運用圖像學的方法並結合史前神話傳說及出土的文物,推論出「神徽」是無文字時代,先民採用原初藝術表現方式所作的特殊記錄,而「神徽」既「傳達出祖宗與神靈形同質異的訊息」,又表達出神祖崇拜中的祖宗形象已高居於神靈形象之上的狀態。
第二,在對玉文化的古典傳統進行闡釋時,她運用社會學方法沿著實質性傳統的永恆性(神性)線索,透過對傳統社會玉文化權勢話語的分析,揭示了等級社會中,「玉」對於鞏固社會地位、維繫社會關係、增強話語權力的重要社會功能,提出「璽印為權」「冠服以儀」的玉石物品是權勢階層權力意志合法化、外化的觀點。傳統社會的「比德理念」是對西周「唯德是輔」的繼承,比德的倫理道德實踐也滲透在工匠技藝傳習的過程之中。作為教化人性的「比德」已不只針對傳統意義上的「君子」,而是擴展到一般人群之中,成為一個扎根於全社會的文化理念。
第三,在對玉文化的現代傳統的研究中,她又抓住當代行銷文化這個關鍵,指出玉石製品已逐漸演化、泛化為一種普遍的時尚行銷品。它變成了「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甚至社會資本相結合的商品」,而且「大眾消費消解了傳統玉文化的經典性、神聖性、少數階層的占有性,同時也弱化了傳統玉石符號的尊貴屬性」。不過,在現代社會情境中,玉的神性依舊具有生命力,它的經典性得到重新詮釋,它逐漸變成了「大眾尋求自我價值與存在意義的文化符號」。
這本在她博士論文基礎上形成的玉文化專著,不僅反映了她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努力成果,也反映了在博士畢業之後的十餘年繼續學習和思考的收穫。朱怡芳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為人正直善良,學習刻苦勤奮,用心做事,細心認真。在後記中,她把自己學習和人生的經歷歸結為「崑崙孕情,懵懂識玉; 滇緬育心,愚念愛玉;京城潛志,沉澱化玉」二十四個字。她兒時生長在青海,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求學階段是在昆明,博士和博士後階段是在北京,這二十四個字,不僅是作者的人生經歷,更是其與「玉」結緣同心、在對玉文化研究的過程中艱辛付出以及追求「人如玉品」崇高境界的心聲。這一切化為文字,成為本書的深刻之處。
序/導讀
在中國文化中,玉文化是最具特性和符號性的文化。從歷史淵源而言,玉文化的形成是基於人對於「石」的使用,即數十萬年甚至數百萬年人類使用「石材」並產生「美」的意識,發現「美石」的結果,所謂「玉」,石之美者。玉,不僅美,而且稀有,有各種品相和品質,越好的越稀有、越貴重,因此,它成為擁有者身分、地位、財富的象徵。在中國玉文化數萬年的歷史中,不僅擁有者「貴玉」,一般老百姓也「崇玉」。除其稀有、貴重外,人們還賦予其「人格」和「人品」屬性,如三代即有的「玉有九德」之說,代表性的論述如管子所謂:「夫玉,...
目錄
序
引言
第一章 緣起與意義
一、當代中國的玉文化現象
二、文化研究與「玉學」理論
三、核心價值與哲學意義的再認識
第二章 視角與方法
一、中國外研究概況
二、概念界定與範疇
三、總體與微觀結合的出發點
四、三條脈絡
五、研究方法與理論
第三章 遠古傳統:從神人結體到宗法結構
一、從石器到玉器
二、混沌至清晰:原初信仰到宗法的視覺角色轉變
三、神人結體與原始宗法之關聯
四、宗法玉製:宗法結構的產物
第四章 古典傳統:權力意志與比德理念
一、權勢話語:權力意志的結構形式
二、比德符號:價值觀念的詮釋
三、透鏡觀看:時空與社會場域中的閱讀
四、自我技術:工匠技藝傳習中的道德實踐
第五章 現代傳統:大眾消費與時尚意象
一、分散—合作化—集散:玉石經濟的民主化進程
二、時尚的符號:玉文化的民主化發展
三、從經濟資本到文化資本:當代玉文化的權勢話語
四、傳統玉德觀念的轉變:德符之辨
五、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當代玉雕的批評實踐
附錄A 五代後唐之後有關贗璽、疑璽歷史記載
附錄B 《長物誌》與《閒情偶寄》關於玉石物品的品評
附錄C 人物訪談及評述
附錄D 特色產業基地的資源開採、利用和保護等狀況
附錄E 中國主要玉石特色產業基地的產業狀況
附錄F 觀察記錄
附錄G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藝雕刻(玉石類)名單
附錄H
附錄I 近年主要的玉石特色產業基地文化策略
結語
一、開啟神性和宗法的遠古傳統
二、樹君權德威符號的古典傳統
三、強「利」「欲」而弱「德」「信」的現代傳統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二、外文文獻
後記
序
引言
第一章 緣起與意義
一、當代中國的玉文化現象
二、文化研究與「玉學」理論
三、核心價值與哲學意義的再認識
第二章 視角與方法
一、中國外研究概況
二、概念界定與範疇
三、總體與微觀結合的出發點
四、三條脈絡
五、研究方法與理論
第三章 遠古傳統:從神人結體到宗法結構
一、從石器到玉器
二、混沌至清晰:原初信仰到宗法的視覺角色轉變
三、神人結體與原始宗法之關聯
四、宗法玉製:宗法結構的產物
第四章 古典傳統:權力意志與比德理念
一、權勢...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