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作者為網友票選推薦十大抗憂醫師第一名,最能溫暖人心的抗憂好醫生!
★ 專精職場壓力諮詢的抗憂醫師,分享度過情緒低潮的關鍵之道。
財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 李明濱教授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司長 諶立中醫師
臨床心理師公會創會榮譽理事長/亞洲大學副校長 柯慧貞教授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部立桃園療養院 李新民院長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醫學部 張家銘副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葉雅馨主任
《情緒壓力診療室》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大家都要接受我們正面對著一項危機,因此很自然
地會感到焦慮,甚至恐慌。我們必須瞭解的是,這個危機事件影響的不只是身體的問題,而且還帶來心理的壓力與情緒問題。在疫情還未能被完全控制的狀況下,大家的心情籠罩著一層壓力,像大風浪前的濃雲密布。這一波的惡浪,會帶來什麼樣的損害,端看大家的心理準備和憑藉。
本書所提供的臨床案例,皆為杜撰編寫,雖然每個案例的狀況各有不同,壓力強度大小有别,但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之間,能否挺過生命中各種不同難關的考驗,經得起人生風浪的打擊,對於各種壓力的情緒反應相當關鍵。
本書採取故事敘述式的臨床個案書寫,加上精簡的評論分析,盡量少用深澀的醫學名詞,或是令人難以理解的醫學背景知識,讓一般民眾易讀易懂。讀者可以把每一個臨床案例,當成是「微小說」或「極短篇」來閱讀;也可以跳過臨床案例,直接閱讀精簡的評析。
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日常存在的各種壓力和內在的不同情緒,是如何導致精神疾患,以及當下該如何面對和處理。並協助民眾,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無需親身進入診療室,就能夠懂得克服壓力,擁有美好情緒。
財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 李明濱教授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賴德仁
陽明大學精神科教授兼主任 蘇東平
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 沈武典
馬偕醫學院精神科兼任教授 陳喬琪
長庚大學精神科副教授 劉嘉逸
《躁鬱狂潮》
不同情緒如同生活裡的調味料,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為人生增添些許色彩。一道美味的料理,需要廚師精準的使用調味料來加分。情緒也是一樣,一旦失控,將使生活失去平衡,也會帶給自己與身旁親友極大的困擾。
如果情緒問題才是根源,問題就不僅只是表面上看來的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若只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很顯然只是治標、不能治本。確實,有很多患者到處求診,就是因為失眠怎麼看都看不好;自律神經怎麼醫治仍然失調,身體毛病一大堆,焦慮感依然揮之不去。背後的關鍵因素就是沒有考量到,原來這些症狀的根源竟是躁鬱情緒。
開藥並非唯一的治療方式,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醫病關係,透過溫馨的就診環境、充裕的訪談時間和有同理心的問診方式,建立互信基礎,讓躁鬱症患者願意放下心防,找出問題癥結,抒發躁鬱情緒和壓力。
本書從生理病理及藥理的角度來探索躁鬱疾患,更搭配性格、人際關係、生活壓力等角度切入探討,讓讀者能夠很快地提綱挈領,認識身心科、精神科可提供的服務,並願意把這樣的醫療服務,當成身心健康的守護者。
作者簡介:
夏一新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前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科主任、部主任。前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主任。教育部部定副教授。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會第一屆至第四屆理事。國際神經精神藥理學院院士。國際躁鬱症醫學會國際理事。肯愛協會票選溫暖人心抗憂好醫師全國第一名,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現任夏一新身心精神科診所院長。
http://setup2.yipin.com.tw/vip/P05001/
章節試閱
《情緒壓力診療室》
1尋找生命的出口
依婷(化名)是個年輕女孩,進入社會工作的時間不長,但也不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算是現在大眾所謂的「輕熟女」。記得她第一次來到診所時,臉上的表情仍然能夠感受到她那略帶緊張和不安的情緒,似乎是不確定來診就醫能否找到她想要的答案。
坐在診療室裡,她的雙手交叉緊握,說話時手指微微顫抖,眼睛裡流露著疲倦的神態,眼皮無力地低垂著。她的心裡積壓了很多話想說,但是又找不到出口,或者說,沒有適合的對象可以傾吐。經由會談,得知她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徹底放鬆和好好入睡了。
仔細詢問她目前的狀況,才曉得八個多月前,她原先工作的公司被併購,她被迫資遣。經過大半年,好不容易才找到新工作,只是要在短期內迅速地融入新的職場,熟悉新主管和同事,著實帶給她莫大的壓力。
源於過去工作的經驗,依婷對自己的工作應是能夠勝任的,但她對自我的要求很高,做事也比別人認真。從她敘述的過程中,發現她說話邏輯清晰,只不過話題一旦觸及她現在的上司和工作環境時,就讓她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每天一到下班時間,我就恨不得能立刻逃離公司,新人其實也沒有太多工作需要加班,只是礙於主管和同事都還在,自己不好意思一個人先離開,所以不得不跟著一起留在辦公室。」
「每到星期五下午,我就會開始滿心期待,因為終於可以暫時脫離那個令人喘不過氣的空間。在公司講電話,明明是公事,我都要壓低聲音,深怕被主管指責。」
「我以為只要能夠挨到週休例假,就可以好好的放鬆。沒料到假日雖然不必面對嚴肅的主管和陌生的同事,但我似乎擺脫不了工作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感覺好像永無休止的一刻。」
原來依婷的主管是個很難溝通的人,不僅個性挑剔,脾氣急躁,說話速度快,音量大;遇到下屬犯錯,經常毫不留情面的當眾批評,常常讓人下不了台,和過去她所接觸到的主管完全不一樣。
此外,她的主管經常在手機群組裡交辦工作事項,也不管當時是下班時間或接近深夜,連週末休息時間也常常如此。搞得依婷每次收到Line的訊息都像驚弓之鳥一般,情緒緊繃,深怕主管又要交代她臨時任務或回覆什麼。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及保住得來不易的飯碗,依婷只能上緊發條,隨時stand by,接受一次又一次,突如其來的工作要求。
有時候,她試圖向主管解釋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得到的都是不客氣的批評。不知道有多少次,依婷都想辭職不幹,但想到在台北的昂貴房租、生活費,以及未付完的學貸,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不想讓住在南部的父母擔心,也不希望自己的遭遇被同學和朋友們知道,徒增大家的煩惱和同情,她一個人默默忍耐著,也不知該去哪裡尋求協助。
經歷了許多個輾轉難眠的夜晚,她甚至有過拋下一切就可以解脫的想法。但最後,還是只能一個人在租來的套房裡放聲大哭,或是開著電視,視而不見,茫然的坐著。
為了發洩這種無處可說的負面情緒與心理壓力,她買過好幾次速食店的全家餐,和超大杯的手搖飲料,也曾抱著一整桶冰淇淋自己一個人吃完。剛到公司時,新環境的工作壓力,已經讓她的體重增加了五公斤,比起她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胖。
直到有一天,她再也受不了鏡中的身形,以及內在脆弱不堪的自己,終於選擇尋求醫療協助。
評析
現代人工作繁重,職場壓力往往是造成身心失衡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情況一直持續,甚至惡化,很有可能導致情緒障礙,身心疾患。
針對依婷的情形,立即需要處理的是緩解她的生理症狀,諸如緊張、焦慮及失眠。一般初診,患者都會先服用三到五天份的抗焦慮藥及助眠劑,大多數初次就診患者,在接受這樣的治療後,緊張不安的情緒可以緩解,失眠獲得充分改善,憂鬱的情緒及負面的想法大都會跟著改善。等到患者回診後,再詢問病人吃藥的狀況與反應,並且叮嚀病患,有問題要隨即保持連絡或回診。
對於許多人而言,改換工作,調整單位,或是晉升職務,都是身心壓力的重大來源。就任新職時,大部分的人都會全力以赴,當然就會有極大的身心壓力要面對。這時候,就很容易出現職場壓力症候群、身心症、精神官能症、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焦慮、緊張、恐慌、不安,甚至憂鬱。
因此在職場上如何把工作做適當的調配,減輕工作的負擔,讓生活保持平衡,是很重要的。當然在工作單位裡的人際關係,保持和諧良好的狀態,是有絕對的必要。
另外必須提醒一般大眾的是,有不少的病患,已經在接受諮商或心理治療,如果超過一定時間,壓力症候群導致的身心症狀仍然持續,甚至變得更嚴重,就應該要到身心精神科就醫,接受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診斷及治療,避免疾病被延誤。
2職場新人第一課
阿國(化名)剛退伍不久,就順利應徵上一家公司的網路小編,可是這貌似風光的網路小編,工作內容卻是包山包海,無所不能,包括各個網路社群和各大網拍平台的經營與管理,還要即時回覆顧客訊息、處理訂單以及相關產品的售後服務。
除了文字稿撰寫是基本功之外,還要身兼商品拍攝、美編修圖、影音剪輯,對於廣告文案、廣告投放和行銷企畫、活動發想也要有幾把刷子,誇張的是工作內容還包括掌握商品的進銷存貨,數量清點與控管。
沒進入這行工作之前不曉得,只覺得是時下很流行的新興行業,但真的投身進入後才發現:所謂的「網路小編」簡直是電商界和媒體界的超商店員,若說是一個人當三、五個人來用也不為過。要面對這排山倒海般的工作,即便是像阿國這樣體力充沛的年輕人,著實也感到吃不消。上班不久後,就已經面臨到有時必須加班,才能勉強完成工作的壓力了。
如今社會消費意識抬頭,網路購物蔚為風潮,大家都習慣網購,不但可節省出門尋找商品的時間和車資,同時也免去舟車勞頓,省下的錢拿來付運費倒也剛好。如果真的不喜歡購買的商品,還可以在七天猶豫期退貨。所以阿國的工作倒也沒有什麼淡旺季之分,就是一直持續的忙碌著。
聽幾個比較資深的同事說,如果再碰上特殊的活動檔期,例如:母親節、父親節、開學、週年慶,以及近幾年流行的雙十一和黑五購物節,全公司起碼有半個月以上忙得人仰馬翻,加班到深夜和凌晨更是家常便飯,那個才叫做「空前浩劫」和瘋狂忙碌,真的會忙到讓人「厭世」。
開始工作之初,阿國心想這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無論如何都要做出成績來,可以讓父母和女朋友安心,至少做滿一年之後再考慮其他的發展,如果工作表現不錯,也許還會有加薪升職的機會。
後來也碰到幾次所謂的特殊檔期,阿國漸漸覺得工作內容與薪資不成正比,而且下班後也得隨時on call,線上答覆來自網友的各種奇怪問題。種種情況讓阿國覺得有些倦怠,有時候晚上躺在床上想睡覺,即使身體感到很累但仍難以入睡,難免造成白天有些精神不濟,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疲累倦怠,意興闌珊。
主管也察覺阿國的工作態度不如剛進公司時那樣積極,甚至有幾次問他問題竟然答不上來。還有一回,臨時交代阿國處理的急事,他竟然忘記了,差點和廠商產生合約上的糾紛,幸好公司及時介入,才免於賠償問題,諸如此類一些工作上的小紕漏,也漸漸造成主管對於阿國的負面印象。
阿國的主管是個講話很直接的人,常常會說:「你不行就講」,或者是「做不到你就說」。但是聽在阿國耳裡,卻是一種貶低的說法,彷彿對方覺得自己工作能力很差。阿國總是忍著火氣回答:「沒問題,我一定會努力做到。」
最近又即將迎來耶誕節和跨年了,這個檔期對於許多電商而言,當然是不容錯過的商機,阿國手上自然也有許多正在進行的專案,幸好這一陣子每天瘋狂加班,工作即將進入尾聲。阿國也答應了交往三年的女友,和她家人一起吃飯,為了這一天,阿國更是早早做了各種準備,以便討好女友和她家人的歡心。
在和女友家人聚餐的前一天,主管臨時決定隔天晚上要做一個現場直播,來提升會員的互動,以便刺激買氣,和競爭品牌搶奪市占率,而且還大手筆的決定加碼送贈品。
阿國試圖表達自己明天有事,加上這場直播活動太過突然,事前準備不足,一旦出現狀況恐怕會來不及反應。再者,宣傳時間不夠充分,他擔心當天收看直播人數太少,場面不夠熱絡,銷售數字會很難看,但主管覺得這只是阿國的推諉之詞,仍然決定要進行直播。
阿國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焦躁不安,既沒辦法打消主管想做直播的念頭,也無法取消和女友一家的餐敘,他著急的打電話和女友溝通,結果當然無法得到對方的認同,因為是早就約好的正式見面,連餐廳都是在一個月之前事先預訂的,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阿國還是失信於女友一家人。
直播當天果然如他所料,中場訊號中斷而且無法即時修復,引來網友們的一陣撻伐和攻擊,認為加碼送贈品只是噱頭,欺騙大眾。網路上的留言極為犀利,媒體的後續報導也跟著強烈抨擊,造成公司的網路聲量大跌,還引起話題和討論。
主管為了向高層交代,推說是負責直播的阿國辦事不力,才會造成公司的損失。阿國難忍這口氣,也不想揹黑鍋,一氣之下跑到主管辦公室與之發生激烈爭執,還揚言要辭職。主管在氣頭上也譏諷他:「別以為你的工作能力有多好,我早就不想用你了!」
盛怒之下,阿國立刻收拾東西走人,回到家後越想越不甘心,原本就是主管一意孤行才造成錯誤,現在卻要他扛責任,更糟的是,自己還因此丟了工作,甚至在女友的父母面前成了一個沒有信用的男人。
於是阿國利用職務之便,進入公司的社群平台,刪掉所有帳號,讓公司幾年下來的經營成果化為泡影,想藉此報復主管,讓他難看。沒想到,竟然引發公司決定要對阿國提告,一時之間,阿國情緒崩潰,跑到公司大吵,甚至和主管發生肢體衝突,並摔壞他辦公室的物品。
阿國的女友後來才曉得事態嚴重,因為阿國不僅情緒失控,也因為面臨失業和法律糾紛的雙重困境,惡性循環下形成更嚴重的失眠和一些破壞與暴力問題,於是和阿國父母一起設法帶他尋求緊急的醫療和法律上的協助,以避免更多的不幸發生。
評析
從學校畢業進入職場,需要先經過一段尋找工作的過程,在找工作的期間,相信許多職場新人都歷經了不少困難。當好不容易找到工作,走馬上任,總是希望在工作上努力學習,累積經驗,得到長官及同仁的肯定。
然而,現今的職場環境並不是新人所想像的那般簡單。由於現在處在經濟不景氣的年代,過去那種「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榮景早已不再,嚴重短缺的人力、繁重複雜的工作、不定時的加班,甚至會遇到情緒不穩定的主管,受到批評責難、面對冷嘲熱諷,甚至長期冷暴力相向。在今日,職場新人所面對的挑戰,相當嚴峻。
要能夠成為一位稱職的職場新人,在工作環境中遊刃有餘,和同事及長官們相處如魚得水,在進入職場前,新人必須要多所瞭解與準備。隨著每一個新人的心理素質和情商高低不同,對於繁重工作壓力,長官的責難與批評,情緒反應也會不盡相同。
首先要察覺工作壓力是否超過自我的能力,如若不能勝任,則會產生焦慮和憂慮。大部分的人會用較為負面的方法,來看待工作上所遇到的困難,譬如說把事情災難化,小事情大反應,用斷章取義的方法解釋他人的意思,過度的類推及聯想;二分法,非黑即白,沒有中間的折衝餘地,固執於自己的意念及作為,欠缺考慮他人的立場。
除此,還要有自我知覺心理內在情緒的能力。察覺自我情緒的方法可以有幾個步驟,第一:我現在有什麼情緒?第二:引發我現在情緒的事情為何?第三:當我感覺到目前的情緒時,身體有什麼樣的生理反應,腦海閃過什麼樣的念頭,我覺得問題應該是什麼?如果希望事情改變,接下來該怎麼做?
察覺工作壓力過大與否,知覺心理內在的負面情緒,再來考慮如何因應。切莫因為一時情緒,衝動言語,魯莽行為,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在工作團隊中,必須具備高度認同感、忠誠心和熱忱,學習和同事及長官進行良性的溝通,多多吸取正向回饋,增進團隊合作能力,持續學習反省,並願意改變行為態度,加強自我對於突發或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當然還有對外尋求支援與協助,取得同仁的理解與協助,改善自我工作能力,增進心理內在正面能量。
對於剛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特別是第一份工作最為辛苦,畢竟離開學校後,原來學習的各種知識在職場上,很少或很難使用得上,一切皆是從零開始。這樣的認知是職場新鮮人必備的第一課。
3面對不完美的人生
Jo(化名)個性好強,大學畢業後,在工作上努力付出,拚命往上爬,目前她已經是一家百大企業的高層主管。她和先生兩人,一個在北部工作,另一個因為調職而獨自住在中部,彼此工作都忙,偶爾週末才會見面一次,算是處於半分居狀態的「週末夫妻」。
Jo雖然年齡逾四十多,但由於沒生孩子,總是打扮得光鮮亮麗,身上都是名牌服飾,在周遭人眼中,她是個有品味、懂得生活的現代成功女性。
她總是穿著一雙高跟鞋,穿梭在各個客戶的公司與談判場合中,她走路的速度常常快到讓人跟不上,每年公司新進來剛畢業的年輕女生,或是寒暑假來實習的工讀生,都得小跑步才能跟上她的步伐,即便是她手下的老將,也常被Jo旺盛的活力搞得吃不消。
她的生活極為規律,每天早上固定要到健身房慢跑一個小時,盥洗過後便會直接到辦公室上班。她的工作能力超強,凡是和她合作過的客戶們都讚不絕口,不過一旦在談判桌上或是會議討論,她強勢的作風與氣場,總是讓她身邊的人有些害怕跟她對談。
Jo對自己非常有自信,遇到她自認為對的事,或是觸碰到她的原則和底限,即使是老闆,她也絕對力爭到底,不輕言讓步。所以,每每都能見到在會議室裡情緒高昂的Jo,振振有辭的和人爭論。時間一久,其他部門每當遇到彼此立場不同,或是利益衝突的時候,大家對如何和她溝通總是頭痛不已,十分抗拒。
而她部門裡的部屬,也常因為受不了她對事物的高標準和高壓的管理方式,以及過激的情緒反應而屢屢敗退,不是因此申請轉調部門,就是身體撐不下去而遞辭呈,所以她帶領的團隊也是公司流動率極高的部門之一。然而Jo卻認為:「現在的年輕人抗壓性太差,才會無法久留。」
今年公司延攬了一位具有海外學經歷背景的高層主管來擔任副總經理,要對公司進行「體制調整」與「人事瘦身」。當這位新來的副總和Jo面談時,Jo卻認為這是老闆對她的不信任,打算要來分權和架空她,因此她對這位新來的「空降部隊」敵意頗深,言詞上也是寸步不讓。
副總經理在和所有的人談過後發現:Jo的業務能力雖強,但是她過於情緒化也是公司在管理上的一大困擾,也造成人員流動和不必要的人事訓練成本。因此,副總在和老闆深談過後,決定將她調到中部擔任分公司的主管,以便重整北區營業部門的人員,並且安排新的教育訓練事宜。
但是Jo在得知這個決定後,產生一種被雙重背叛的感受,一來她長期為公司盡心賣命,大多數的業績幾乎都是來自於她的努力,老闆竟然用這種「明升暗降」、「兔死狗烹」的方式來對她,讓她覺得這麼多年在公司的付出相當不值。
再者,她聽聞部屬對她的評價和描述,更覺得怒不可遏。她自認為向來是個賞罰分明的人,當屬下表現優異時,她從不吝於請客和獎勵,沒想到大多數的人竟然給出這樣的負面評價,導致公司對她祭出調職的處分,更讓她覺得背後被人捅了一刀。
接獲調職消息的那天,Jo快速地走進她的辦公室,重重的摔上門,將桌上的文件和雜物摔得頻頻作響,同事還聽到她憤憤不平的講著電話。那段時間,辦公室猶如刮起一陣暴風雪,每個人都噤若寒蟬,低著頭悶聲做事,不敢抬眼,深怕一個不小心和Jo對上,得承受那種凌厲苛責的目光。
後來Jo明快地決定提出辭呈,當她告訴老闆時,卻看到老闆似乎早已預料到她的反應。這是因為她和老闆有著多年的革命情感,彼此早已像朋友一樣,對於她的個性也知之甚詳。
老闆語重心長的勸她收斂鋒芒,改改脾氣,並且試探性地問:「妳不是長期都睡不好,需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嗎?要不要換個醫生看看,也許會有轉機。而且調到中區,那裡的訂單量和業績初期也許不如北區,但至少壓力不會那麼大,未來的發展是很有潛力的,或許對妳目前的狀況會有幫助,加上妳先生也在那裡工作,夫妻長期分隔兩地總是不好。」
Jo知道老闆說的是事實,只能靜默不語。
「我先給妳一段長假,妳把狀態調整好再去報到,我會等妳。況且我們是多年的戰友,失去妳,我就像少了左右手一樣。妳能不能考慮一下我的建議,先找個醫生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
於是Jo透過老闆的介紹而來到診所,告訴我們關於她一路走來的故事。
評析
「鐘鼎山林,各有天性」,每個人在職場上的自我要求和表現均不相同。對於工作能力卓越的現代職工而言,追求完美與成功是一種展現自我價值的機會,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在工作和生活上遭遇挫折和打擊。如果無法適時抒發壓力,排解困境,長期下來極有可能會造成情緒障礙,影響工作表現,危害人際關係。
一般而言,追求完美主義者會想盡全力把工作做好,對自我設立高標準,也會希望下屬和同仁能夠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深信他人對自我寄予厚望,如果達不到高標準的工作期望,則容易自責、內疚,表現出憤怒或懊惱,經常責怪他人或下屬,更有甚者,會行為失控、歇斯底里,或者破口大罵,導致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十分緊張。
對於完美主義工作者而言,追求卓越是他們心中的目標,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在工作時會格外注意每件事物的細微處,甚至到吹毛求疵,不可理喻的程度。他們的固執性格,加上外在工作及內心壓力,常會令患者走向極端,變得頑固、專制和神經質。
一旦遇到挫折或是打擊的時候,就會出現挫敗憤怒的情緒,無法自拔。嚴重的話,甚至因此產生身心精神疾患,譬如焦慮症、恐慌症、失眠症、精神官能症、身心症、重度憂鬱症,或躁鬱症。
對於工作能力較強的職場中高階主管而言,會十分在意別人的評價,渴望受到同仁和上司的肯定和讚美。為了把工作做好,往往事必躬親,鞠躬盡瘁。對於這類患者,我們會建議把工作的標準放低,不需要時時處於備戰狀態,輕鬆的面對不完美的人生。
若以上減低身心負荷及工作壓力的方法,還是沒有辦法改善已出現的身心症狀,則應該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臨床診斷除了包括患者本身的完美主義性格,目前所面對的身心壓力,還要進一步確認是否同時還有其他潛藏的身心疾患。
《躁鬱狂潮》
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背後的祕密
李小姐,二十五歲,設計師,標準的夜貓子,自嘆與周公緣分淺薄。重度失眠患者。打從十七歲第一次失眠開始,每次睡不著時,身體明明都累得半死,腦袋就是無法關機,想東想西,想不停。看著窗外天色愈來愈亮,但自己還睡不著。即使睡著,也是淺眠、多夢、易醒。某晚上廁所時才發現,自己的黑眼圈已經愈來愈嚴重了。
黃小姐,三十七歲,某私立國中班導師。帶領的班級在考試成績或清潔、秩序比賽中,總是名列前茅。對學生嚴格、高度要求的教育理念,深獲家長的信任與愛戴。某次健康檢查發現自己「自律神經失調」。回想起來,自己確實時常頭痛、胸悶、心悸、呼吸急促;醫生還說自己有腸躁症。
呂小姐,四十二歲,家庭主婦,獨生女國立大學畢業後,考取律師進入事務所。跟鄰居街坊的人相處時,總是笑咪咪的,但和丈夫相處時,卻像吃了炸藥,三不五時吵架。對呂小姐來說,生活就是不斷的操心大小事,無法靜下心來。經常焦慮、不安、易怒,總是覺得那邊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
張先生,三十六歲,職場主管。衝鋒陷陣第一人,被下屬稱為殺無赦,辦事情就事論事,完美主義,不容許錯誤。火氣爆發時,無人招架得住。但私底下又是一個見義勇為,路見不平的大男人。壓力大時,張先生不為人知的祕密,就是猛吃甜食、喝咖啡和珍珠奶茶等甜食。之前,張先生因太常喝酒喝到肝功能出狀況,才剛戒酒一陣子。
根本來說,是情緒出了問題
這些故事讀起來是否格外熟悉?哪些片段曾發生在自己或家人朋友身上?事情是否真的只是單純的工作壓力過大、失眠?自律神經失調?又或只是脾氣、個性不好呢?事實上,這些狀況,可能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單純,背後大有玄機。
躁鬱常被描述為變色龍,每位躁鬱患者的臨床表徵可能都不一樣。即便在同一位患者身上,每次輕躁、狂躁、憂鬱的情況也不一定相同。
躁鬱症的病程中,情緒發作是一陣一陣的。某些時候,患者沒有任何症狀,情緒穩定正常,跟常人沒兩樣。沒症狀的期間可長可短,長的可長達數年。這也表示,要判斷一個人是否罹患躁鬱症,需要謹慎且完整的去瞭解這個人一生中的狀況。
首次就診時,患者通常會主動表達自己身體上的不舒服。最常見的有:睡不好、身體緊張、這邊痛那邊痛、做事情容易恍神;其次常見的困擾有:覺得自己可能有自律神經失調,抱怨許多身體不適,諸如頭暈、頭痛、耳鳴、腹脹、腹瀉、肩頸酸痛等,經過許多檢查,卻都發現結果正常無異。最後,也有些患者來醫療院所,是因為家人實在無法忍受患者脾氣不好、情緒控制差、愛大聲罵人、暴怒時摔東西等。上述症狀的背後,都有個共同處,那就是「情緒」出了問題。
看醫生要找到問題的根源
多數躁鬱症患者,在狀況好時和一般人沒有兩樣。但在嚴重狂躁發作時,往往翻臉不認人,容易發怒、衝動、暴躁;又或者在輕躁發作時,顯得特別有精神,朝氣十足、效率特佳。但憂鬱時,又完全變了一個樣。
此外,有群患者對於自己的低落情緒、睡不著症狀感受深刻,因而深深覺得自己罹患失眠、憂鬱症。當仔細診療之後,醫師說「您可能有躁鬱症」時,患者往往會出現詫異的反應:「為什麼?我只是失眠,你說我是躁鬱?」又或者表示:「我明明很憂鬱,為何你說我是躁鬱?」事實上,患者觀察到的症狀,很可能都只是冰山一角,問題核心往往是情緒波動、狂潮起伏,才導致相關身心症狀出現。治療上,唯有抓對症狀,才能有效地對症治療,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狀況。
許多躁鬱患者在平時都會感受到情緒的起伏,一下子心情不錯,但過沒多久,心情就又掉到谷底,顯得鬱鬱寡歡。另外有些患者則有浮躁、不耐、無法靜下心的感覺,這些狀況背後,都反映出個人在情緒上不穩定的特質。本書想討論的躁鬱症,正是一個由這些情緒不穩定、過度變化,所構成的情感性疾患。
如果情緒問題才是根源,問題就不僅只是表面上看來的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若只針對些症狀進行治療,很顯然只是治標、不能治本。確實,有很多患者到處求診,就是因為失眠怎麼看都看不好;自律神經怎麼醫治仍然失調,身體毛病一大堆,焦慮感依然揮之不去。背後的關鍵因素就是沒有考量到,原來這些症狀的根源竟是躁鬱情緒。而那些讓人困擾的症狀往往只是表層。若無法「對症下藥」,從問題根源來治療,即便表層症狀改善,往往也只是一時。
情緒像海浪,發狂變海嘯
不同的情緒如同生活裡的調味料,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為人生增添了些許色彩。少了情緒的人生,可能就跟廣告台詞所說的,「是黑白的」。但是,一道美味的料理,需要廚師精準的使用調味料來加分。有調味料本身是件很棒的事,但調味料若放太多,那種過鹹的滋味,都可能讓原本精彩的料理大大扣分。情緒也是一樣,一旦失控,將使生活失去平衡,也會帶給自己與身旁親友極大的困擾。
情緒失調的定義
在界定情緒失調時,最常使用的三個指標有:
● 情緒反應持續太久:當一個人持續憂鬱或亢奮超過「兩個星期」、持續狂躁超過「一個星期」;
引號裡所提到的維持時間,就是屬於持續過久的範例。
● 情緒反應過度強烈/過度沒有反應:面對不同生活中的大小事,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反應。
整體而言,面對事情的反應程度,大多數人是差不多的。但當個人情緒反應超過或遠低於
一般預期時,已可以算是情緒失衡。像是因一點小事情就大發雷霆、動怒、破口大罵、歇
斯底里,這樣的反應便超出一般狀況的預期。
● 情緒變化過於快速:根據事情性質,會讓人有不同的情緒反應。但有時患者情緒轉換的速
度過快,超出一般預期。像是在一天內,一下子開懷大笑、精力充沛,過一會兒卻變得垂
頭喪氣、淚如雨下。這種快速變化的狀況,也是一種情緒失衡的表現。
躁鬱症分類有很多種,但大抵而言,躁鬱患者皆是在「躁」與「鬱」這兩種情緒上,要不停留時間過久、反應過於強烈,又或情緒轉換過快。不管是躁或鬱,這樣的情緒都會帶給患者很明顯且不適的感受。
情緒就如同海浪一般,一波一波,有的浪來得快又急,有的浪則緩慢而持續的前進。無論如何,當這些情緒的浪潮,過度席捲而來,已從海浪轉變為「海嘯」時,超過自己所能招架的範圍,協尋專業醫師的幫助,平安度過每次的情緒海嘯,才是最務實的作法。
《情緒壓力診療室》
1尋找生命的出口
依婷(化名)是個年輕女孩,進入社會工作的時間不長,但也不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算是現在大眾所謂的「輕熟女」。記得她第一次來到診所時,臉上的表情仍然能夠感受到她那略帶緊張和不安的情緒,似乎是不確定來診就醫能否找到她想要的答案。
坐在診療室裡,她的雙手交叉緊握,說話時手指微微顫抖,眼睛裡流露著疲倦的神態,眼皮無力地低垂著。她的心裡積壓了很多話想說,但是又找不到出口,或者說,沒有適合的對象可以傾吐。經由會談,得知她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徹底放鬆和好好...
作者序
《情緒壓力診療室》
在本書寫作即將完成的同時,從二〇二〇年開始,蔓延全球的冠狀病毒疫情正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最近幾個月,新一波英國冠狀病毒變異株的散播傳染,肆虐全台,確診個案屢創新高,防疫警戒提升,停班停課,休市歇業,政府積極防疫,民眾齊心配合。
疫情帶來相關的經濟衰退已不能免,在疫情還未能被完全控制的狀況下,大家的心情籠罩著一層壓力,像大風浪前的濃雲密布。這一波的惡浪,會帶來什麼樣的損害,端看大家的心理準備和憑藉。政府自然會按部就班地進行各種的防疫措施,但是個人的心理反應,以及對疫情災害的認知與情緒,則因人而異。
本書所提供的臨床案例,皆為杜撰編寫,雖然每個案例的狀況各有不同,壓力強度大小有别,但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之間,能否挺過生命中各種不同難關的考驗,經得起人生風浪的打擊,對於各種壓力的情緒反應,是相當的關鍵。
此次本書寫作的方式,不同於學術論文或教科書方式,也不同於二〇一六年出版,健行文化所印行本人的著作《躁鬱狂潮》,採故事敘述式的臨床個案書寫,加上精簡的評論分析,盡量少用深澀的醫學名詞,或是令人難以理解的醫學背景知識,讓一般民眾易讀易懂,更加容易接近。由於本書的每個臨床案例各自成章,建議讀者在看本書的時候,不用特別從書本第一頁看到最後,可以挑選有興趣的標題閱讀,把每一個臨床案例,當成是「微小說」或「極短篇」來閱讀;另外,也可以跳過臨床案例,直接閱讀精簡的評析部分。
希望能夠利用這樣的書寫方式,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日常存在的各種壓力和內在的不同情緒,是如何導致精神疾患,以及當下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本書出版的目的在於協助民眾,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無需親身進入診療室,就能夠懂得克服壓力,擁有美好情緒。
在全書的最後,我們附上「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的各式量表」、網路使用篩檢量表、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資料,便利讀者使用,以及就近尋求協助。
在這個電子科技發達,網路盛行的時代,紙本書的出刊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本人要特別感謝健行文化,願意提供寶貴機會,發行本書。希望藉由本書的出刊,能將本人超過三十年,在精神專科領域,執業的知識和經驗,和一般大眾共同分享。
《躁鬱狂潮》
打從進入精神科領域行醫迄今已逾二十年,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憂鬱症及躁鬱症(現已更名為雙極性疾患)的生物病因、診斷及治療上。及至一九九五年出國進修,博士論文專攻「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及GABA在躁鬱症生理病理學病因,及其最新藥物發展所扮演的角色,這才更加深我對躁鬱症此一疾患之探究興趣。
有感近年來台灣經濟景氣受全球環境影響,民眾身心壓力驟增,情緒浪潮蔓延力量波及全台,身心科診所設立明顯增加。無論社經地位是藍領白領、地理位置是北南西東,在憂鬱與躁鬱的情緒影響下,若生病的民眾未及早獲得良好的診療,後果嚴重將可能導致身心失能、家庭破碎,甚至自殺身亡。
台灣高科技產業領域,在短短幾年間,一下子殞落了多位優秀人才。媒體除了報導這些人才過世外,也試圖揣測這些人去世的真實原因。事實上,回顧這些人才的過往背景,除了報章雜誌強調的「憂鬱情緒」、「工作過勞」、「壓力太大」及「追求完美性格」外,有許多在生活及工作細節也透漏了蛛絲馬跡,暗示著這些人可能潛存「躁鬱體質」,而非單純的憂鬱作祟。
在國外,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不過名演員羅賓威廉斯的隕落。他是一位深受眾多觀眾喜愛,屢屢在各大影展中展現鋒芒的演技。喜劇主角竟然也走向自殺一途,讓人不勝唏噓。事實上,在威廉斯自殺前,他承受了莫大的工作、財務與感情壓力,他的妻子也曾公開表示,威廉斯其實長期承受躁鬱、焦慮與早期帕金森氏症的影響。讓威廉斯選擇自殺的原因,雖已難以考究,但躁鬱症確實是使他走向死亡裡不可忽視的推力。
本書以《躁鬱狂潮》為名,乃是要以此來吸引讀者,希望讀者能夠理解,躁鬱症是一種光譜疾患,由輕到重,至少可分為五型。許多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自殺的風險比單純憂鬱症還高。同時,在治療上若沒有正確的被診斷,只被誤診為焦慮症、失眠、自律神經失調或單純的憂鬱症。未能正確治療,延誤甚至惡化,更增加自殺的可能。
本書之撰寫及編排,盡量避免教科書方式、使用過多之醫學名詞,好讓沒有醫學背景的民眾能夠方便閱讀。另外,也盡量以一標題、一小節的方式來書寫,讀者可以隨手取閱、隨時可讀,不需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編寫的內容也都是一般患者在門診常提出的問題,大家可從自己感興趣或好奇之處讀起。
此外,本書另一特色為不光是從生理病理及藥理的角度來探索躁鬱疾患,還從性格、人際關係、生活壓力等角度切入探討。再來,也提供許多小提醒及注意事項於內文中,讓讀者大眾能夠很快地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如果您拿起本書,能夠持續地閱讀一陣子,而不會立即放下,或去選看別的書籍,表示您對本書的議題感到興趣。
坊間雖然已有許多撰寫優良、暢銷熱賣之躁鬱症相關書籍。惟我個人仍有心願,希望將自己對此一疾患診治的心得出版成冊,印刷發行,提供社會大眾參考。幸蒙健行文化之大力協助,讓我的心願能夠達成。也希望藉由本書之出版,可以使家中有躁鬱疾患的家庭成員,有所獲益,嘉惠社會大眾。
《情緒壓力診療室》
在本書寫作即將完成的同時,從二〇二〇年開始,蔓延全球的冠狀病毒疫情正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最近幾個月,新一波英國冠狀病毒變異株的散播傳染,肆虐全台,確診個案屢創新高,防疫警戒提升,停班停課,休市歇業,政府積極防疫,民眾齊心配合。
疫情帶來相關的經濟衰退已不能免,在疫情還未能被完全控制的狀況下,大家的心情籠罩著一層壓力,像大風浪前的濃雲密布。這一波的惡浪,會帶來什麼樣的損害,端看大家的心理準備和憑藉。政府自然會按部就班地進行各種的防疫措施,但是個人的心理反...
目錄
《情緒壓力診療室》
前言
1.尋找生命的出口.
2.職場新人第一課.
3.面對不完美的人生.
4.看見自我的價值.
5.從容面對退休生活.
6.平安走過失親哀慟.
7.求助不是弱者表現.
8.留心產後躁鬱情緒.
9.迷茫的大學新鮮人.
10.封閉症候群解除
11.變調的恐怖情人
12.擺脫失敗後的陷落
13.脫軌的人生下半場
14.失婚與失業的雙重打擊
15.夢碎的遠距婚姻
16.更迭不斷的滾石職涯
17.高齡親人的照顧難題
18.千金難買好鄰居
19.強迫性購買症
20.退休後的苦老一族
21.忘懷童年心靈創痛
22.網路成癮夜不眠
23.中年失業的茫然危機
附錄
心情溫度計|簡氏健康量表|
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
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資料
《躁鬱狂潮》
1.原來情緒也會生病
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背後的祕密
問世間情是何物
情緒像海浪,發狂變海嘯
2.認識躁鬱情緒
躁鬱有輕重之分
躁鬱有多常見
談躁鬱前,先認識憂鬱
失序的躁狂發作
狂躁如何影響你過日子
飄飄然高效率:輕躁
躁中有鬱,鬱中有躁:混合狀態
3.躁鬱有好多種
第一型躁鬱vs.第二型躁鬱
當躁鬱拖太久:持續性憂鬱與第三型躁鬱
吃錯藥,引發躁狂發作:第四型躁鬱
被忽視的狂躁與輕躁
醫師也可能忽視輕躁與狂躁
我小孩怎麼這麼叛逆:青少年躁鬱
愛過頭,原來可能跟躁鬱有關係
4.不光只有躁鬱而已
菸、酒、毒、藥,無法自療躁鬱
有幻聽難道就是精神分裂嗎
上網、血拼、暴食、獵愛高手
重複行為,強迫思考
5.為什麼我會得躁鬱症
基因遺傳是躁鬱症的生物病因
結婚、生子前,先找醫師諮商
不要輕忽環境與壓力因素
「三高」的父母
生理、心理、環境因素都很重要
被抹黑的躁鬱症
6.躁鬱症,不是一個人的事
躁鬱發作,子女配偶易遭殃
躁鬱症會不會攻擊別人
躁鬱症與自殺
躁鬱症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7.躁鬱治療就醫指南
身心科是精神健康守護者
未經治療的躁鬱後果
8.我沒病,為什麼要看醫生
阿公,你都自己當醫生
找名醫,不如找能信任的好醫師
服藥是治療的重要關鍵
躁鬱症的藥物有哪些
吃藥迷思,一一破解
藥物治療有階段之分
不要怕藥,要怕的是病
垂直斷藥很危險
躁鬱有機會不用再服藥嗎?
9.迎戰躁鬱,生活必須改變
拒當夜貓族,變身早起鳥
工作即生活,慢活怎麼活
人生轉捩點,走前停看聽
不能被忽視的老生常談
認識壓力與復發警訊
10.有壓力,該怎麼辦
找到屬於自己的舒壓法
放鬆也是要學習的
其他放鬆技巧
從生活中找到放鬆點子
11.給躁鬱親友的生活指南
如何面對躁鬱兒女
全家一起來舒壓
我好想死,我不想活了
家屬還可以做些什麼
照顧病人前先照顧自己
如何陪伴躁期、鬱期發作的患者
《情緒壓力診療室》
前言
1.尋找生命的出口.
2.職場新人第一課.
3.面對不完美的人生.
4.看見自我的價值.
5.從容面對退休生活.
6.平安走過失親哀慟.
7.求助不是弱者表現.
8.留心產後躁鬱情緒.
9.迷茫的大學新鮮人.
10.封閉症候群解除
11.變調的恐怖情人
12.擺脫失敗後的陷落
13.脫軌的人生下半場
14.失婚與失業的雙重打擊
15.夢碎的遠距婚姻
16.更迭不斷的滾石職涯
17.高齡親人的照顧難題
18.千金難買好鄰居
19.強迫性購買症
20.退休後的苦老一族
21.忘懷童年心靈創痛
22.網路成癮夜不眠
23.中年失業的茫然危機
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