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派喬丹去打籃球,自己則化身為費德勒」
一本完整涵蓋費德勒職業生涯的精采傳記
道盡你想知道關於「費神」的所有一切!
22年職業生涯、20座大滿貫,
超過1000場勝利,稱霸世界第一寶座310週,
2021年,在超過400天的休息之後,年近40的費德勒再度踏上法網紅土、溫布頓草地,
以凌厲的每一分攻勢向世界宣告:
「費神」的歷史仍在持續! 「這是一段漫長且美妙的旅程,過程真的萬分精彩,我對於任何比賽都保持一樣的態度,我愛場上的每一分鐘。」──費德勒
「看費德勒打球是一種純粹的快樂。他早已是傳奇,也是象徵,代表了這項偉大的運動。」──山普拉斯
本書是一部獨一無二、全面完整的費德勒傳記,涵蓋費德勒職業生涯的最新發展,由《紐約時報》頂尖網球記者克拉瑞撰述。他從費德勒初崛起時便開始追蹤,至今進行超過20次的深入訪談,對於費德勒的成長轉變、訓練方式、球技特點,都提供了最專業、翔實的深入剖析。
相較於單純羅列數據的對戰紀錄,本書以費德勒生命中重要的十六個地點為主題,猶如一部精采絕倫的遊記,帶領讀者一步步親臨費德勒從狂放不羈的青少年選手到優雅的網球天王,邁向顛峰的漫長道路。
克拉瑞以極具故事性的文筆,娓娓道來費德勒一路上不為人知的點滴與努力,費德勒打球看似輕鬆寫意,但他一個人無法創造傳奇。本書除了費德勒本人的分享,更採訪近百位他在各時期最重要的家人、朋友、教練、團隊,當然,還有對手!
此外,我們當然更不能錯過「費神降臨」的美好時刻,本書將帶你重溫費德勒生涯中最偉大的戰役。其中有些賽事是費迷們同樣難忘的,但也有些比賽,只對費德勒本人獨具意義,他也一一將這些心路歷程分享給了讀者。
在納達爾、喬科維奇兩大天王的激烈競爭,甚至更年輕的後起之秀蒂姆、茲維列夫、西西帕斯等人的急起直追下,今年已屆40歲的費德勒還能在場上馳騁多久?沒有人知道。但「費神」的風采,無疑已是網球迷心中永恆的經典傳奇。
本書特色
◎溫布頓官方授權:草地王者霸氣正拍書封
◎特別收錄:22張費德勒各時期珍貴彩照
◎經典珍藏:「費德勒生涯大事紀」書衣海報
關於費神
●比莉.珍.金Billie Jean King(12屆女單大滿貫得主):「費德勒是我見過打球最優美的球員。克拉瑞則是當今最頂尖的網球作家,這本傳記深刻寫出了費德勒為何是我們這項運動最偉大的冠軍之一,以及他為了做到這一切,背後付出了多少我們難以看見的努力。」
●瑪蒂娜.娜拉提洛娃Martina Navratilova(18屆女單大滿貫得主):「費德勒打網球就像米開朗基羅的繪畫一般,每個動作都完美無瑕,最終揮灑出一幅傑作。這本傳記完全捕捉到了這一特質。」
●吉米.康諾斯Jimmy Connors(8屆大滿貫男單冠軍):「在這個年代,有些球員擅長打紅土、有些擅長打草地、或有些擅長打硬地……但費德勒無所不能。」
●山普拉斯Pete Sampras(14屆大滿貫男單冠軍、費德勒兒時偶像):「看費德勒打球是一種純粹的快樂。他早已是傳奇,也是象徵,代表了這項偉大的運動。」
●史蒂芬.艾伯格Stefan Edberg(瑞典網球傳奇、費德勒兒時偶像):「費德勒把網球带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阿格西Andre Agassi(美國球星、前世界球王):「費德勒是獨一無二的。他打網球的方式和其他人不同。他似乎控制一切,對任何問題都有解決辦法。」
●安迪・羅迪克Andy Roddick(美國球星、前世界球王):「在體育中,時間是不敗的。但費德勒卻依舊神勇前行,已經有很多稱讚他的話了,但我不確定它們是否足以形容他有多偉大。」
●納達爾Rafael Nadal(20屆大滿貫男單冠軍、紅土之王):「不欣賞費德勒的人也不會了解網球,即使你是其他人的粉絲,你也必須承認他的傑出。我找不到任何人能打得和費德勒一樣好。這個星球上沒有第二個費德勒,這對其他球員來說可能是種幸運。」
國內名人讚譽(依姓氏筆畫排序)
「讀這本書就像跟著費德勒環遊世界,次次欣賞著優雅且具侵略性的反手拍透過記者視角與深入訪談,更加瞭解當代最傳奇的網球選手。再透過山普拉斯、阿格西、羅迪克、納達爾等人的評論,就像腦海中進行一場天王之戰,百看不厭。」──卓君澤(資深體育媒體人)
「本書梳理長達二十多年職業生涯的跌宕起伏,回顧他在球場上的許多高光時刻,然而更吸引我的不是那些Big Moment,而是克拉瑞的記者『特權』進入私人空間所捕捉的幽微時光。」──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從費德勒對網球的熱愛,到一場場的經典賽事,驚人頑強的鬥志、無人能打倒他的信念;本書都透過生動的文筆,以及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與大家分享,喜歡網球的人務必不要錯過。」──陳迪(前網球國手、ITF國際網總職業選手亞洲區代表)
「書中對費德勒教練與對手們的訪問,不僅是作者耕耘網球界多年的精華,更彷彿一面七彩的螢幕,讓讀者親身體驗瑞士球王所走過的每一步。」──陳冠寰(「Grand Master's Column 特級大師專欄」版主)
「本書寫出成就頂尖運動員的教練、體能訓練師、心理師、家人的不可或缺。運動員有天賦從來就不夠,要在一年70場比賽都能展現天賦,這才是費爸的王者之路,這本書跟他的比賽一樣令人難忘。」──曾荃鈺(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40歲這數字足夠讓費德勒成為網壇紀錄,但看著費德勒仍在球場上享受打球的態度,是多麼令人值得尊敬與佩服。這不禁令人好奇:是什麼讓費德勒對網球依然如此專情?又是什麼人生經歷能讓全世界的球迷如此喜愛費德勒?就讓我們前進王者之路好好一探費神的故事吧!」──傅景承(OPEN網球雜誌總編輯)
掛名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KC(「網球場的路上」FB 版主)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徐展元(熱血體育主播)
陳迪(前網球國手、ITF國際網總職業選手亞洲區代表)
陳冠寰(「Grand Master's Column 特級大師專欄」版主)
曾荃鈺(中華民國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傅景承(OPEN網球總編輯 )
楊東遠(運動視界主編 )
「費德勒之榮耀協會」FB社團
盧彥勳(臺灣一哥、五屆奧運網球選手)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夫.克拉瑞Christopher Clarey
當今最權威的網球記者之一,《紐約時報》資深體育記者、網球作家、ESPN專欄作者。2008年榮獲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的尤金・史考特獎(Eugene L. Scott Award)、2017年榮獲艾倫・特倫戈夫優秀網球記者獎(Alan Trengove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Tennis Journalism)。
譯者簡介:
姓名:林芷安
台師大英語、師大翻譯所畢業。台南人,自由譯者、多益班講師。跟著父親成為費德勒鐵粉。基測前一天還在回味費爸溫網決賽。喜愛閱讀、寫作、翻譯相關的一切美好事物。譯文賜教: an830827@gmail.com(負責5、7、8章)
姓名:薛彗妙
台師大翻譯所碩士。愛看網球、愛打排球的高雄人。即使在家防疫也堅持戴著費爸的帽子。電子信箱:huimiaohsueh@gmail.com(負責6、10章)
姓名:許家瑜
台大外文系、師大翻譯所畢,目前為專業譯者。喜歡散步、看紅樓夢、看網球、逛博物館。(負責1、3章)
姓名:紀揚今
畢業於台師大翻譯所,現職為企業內部的不自由譯者。(負責11章、後記、謝詞)
姓名:涂瑋瑛
台大獸醫學系畢,台師大翻譯所碩士,曾任動物醫院獸醫師,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超簡單生物課》、《博物學家的動物分類圖鑑》、《寂寞的誕生》等。(負責14、16章)
姓名:楊崴傑
目前就讀台師大翻譯所口筆譯組,並於外商電競公司擔任遊戲翻譯。熱愛翻譯與體育,是十足的網球迷,愛看也愛打。(負責13、15章)
姓名:趙鐸
因為愛上費德勒才開始運動的球迷,中文碩士班研究禪宗及心學,熱愛電影,影評散見於釀電影、BIOS monthly、粉專「藏書閣」、 Podcast「字戀男與變焦女」。(負責2、12章)
姓名:呂孟哲
台師大翻譯所畢業。翻譯是腦內的大冒險,期許自己當個稱職的旅人,訴說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負責4、9章)
章節試閱
第14站:杜拜DUBAI
這時正值男子網壇一個奇異的時刻:後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轉折點。但在澳網開打前,選手萬萬想不到事情會這麼發展。
直到二〇一六年賽季中期為止,喬科維奇一直所向披靡,他贏得了他的第一個法網冠軍,並成為自一九六九年的羅德.拉沃之後,首位達成連續奪得四大滿貫單打冠軍的男子選手。這項成就只比年度大滿貫略差一籌,後者需要在同一年內一手包辦四大滿貫冠軍。不過,這似乎也完全在喬科維奇的能力範圍內,因為他擅長在各種場地上比賽,也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但恰好相反的是,他陷入了一段緩慢且出乎意料的失控狀態。他在在溫布頓第三輪被美國選手山姆.奎里(Sam Querrey)淘汰。史坦.瓦林卡也在美網決賽中擊敗了他,這是瓦林卡第三度讓叩關大滿貫冠軍的喬科維奇鎩羽而歸。
在那一年剩餘的時間裡,喬科維奇沒有再贏得任何巡迴賽的冠軍,他甚至在那年的最後一場比賽被莫瑞擊敗,除了丟掉年終賽冠軍,也把年終排名第一的寶座拱手讓給了莫瑞。
費德勒在巡迴賽期間經常觀看網球比賽,而他在休養時仍然在遠處密切關注這一切。
「這項成就需要某種非凡的特質,而莫瑞能夠做到這一點,因此我要向他致敬。」費德勒在杜拜告訴我,「這傢伙剛在年底贏得了一切,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因為雙方的差距在室內比賽時會比較小。我覺得諾瓦克是上半年的最佳球員,而安迪是下半年的最佳球員。」
我詢問費德勒對喬科維奇令人意外的低潮有什麼看法。
「或許諾瓦克的低潮只是人之常情,也可以理解,因為他已經實現了他想要的一切。」費德勒說,他指的是喬科維奇在法網的勝利。「你可能需要重塑自己或你必須做的任何事,不過,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這麼長時間內一直輕鬆獲勝,而我認為這其實為明年創造了一個很棒的故事。安迪是個很棒的故事,諾瓦克是個很棒的故事,拉法顯然一直都會是個很棒的故事。希望我的復出也會是個不錯的故事。我認為年初──尤其是澳洲的夏季賽事──將會非常精采。」
納達爾也縮短了他的二〇一六年賽季,他從十月開始就停止出賽,以便治療他的腕傷,這次傷病困擾了他賽季的大部分時間,還迫使他在打了兩輪法網之後退賽。
在休息期間,納達爾決定聘請他的老朋友和童年導師卡洛斯.莫亞擔任二〇一七年賽季的助理教練。納達爾也在馬納科開設了與他同名的網球學院,並邀請費德勒與他一起參加十月十九日的創校典禮。
「當我看到那所學院以及拉法在那裡的建設時,覺得非常震撼。」費德勒告訴我,「我認為他為家鄉做這件事,實在很有勇氣也非常酷,而且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包括他的女友、妹妹、父母、經紀人等等。每個人都全力以赴,而我覺得我應該幫助他,我問自己:『如果我是拉法,我會想要什麼?』而我的回答是:我會希望我最大的競爭對手打給我說:『你需要我幫忙嗎?完全沒問題。』
「所以我就這麼辦了。我說:『你需要我幫忙的話,說一聲就好。你可以安排我跑一整天的活動:兒童診所、記者會、開幕典禮,什麼都行。』」但網球除外,因為他們兩人當時都還沒健康到可以打網球。
「我跟他說,真希望我們能舉辦一場慈善比賽之類的活動,但我那時只有一條腿是正常的,他手腕也有傷。」費德勒說,「我們和一些青少年球員打了一陣子迷你網球,我們想:『現在能做到的最多就這樣了。』」
如果我們認為費德勒與納達爾的巔峰時期已經過去,似乎合情合理,但僅僅三個月後,當二〇一七年的澳網一開打,他們兩人就都準備好了。
這次澳網已經變成開放年代最令人驚訝的大滿貫賽事之一。喬科維奇在第二輪就被排名一百一十七的烏茲別克選手丹尼斯.伊斯托明(Denis Istomin)爆冷淘汰,伊斯托明在球場上戴著寬邊太陽眼睛,而且他生涯對戰喬科維奇的紀錄全都以輸球告終。
這場比賽結果令人震驚,但費德勒似乎沒有從中獲益多少。他在籤表的另一邊,已經超過一年沒有贏得任何冠軍,而且是第十七號種子。自從大滿貫賽事在二〇〇一年的溫布頓把種子球員從十六名增加到三十二名以來,這是他最低的種子排名。
他在前兩輪擊敗了從會外賽晉級的選手:老將于爾根.梅爾策(Jürgen Melzer)和新人諾亞.魯賓(Noah Rubin)。但他在第三輪對戰第十號種子湯瑪斯.柏蒂奇時面臨了嚴苛的考驗,這位擁有天使面孔的捷克選手是網球界最強大、擊球最平的球員之一。可惜柏蒂奇的膽量不像他的擊球那樣堅不可摧,步法也有些呆板,但他也曾在溫布頓、美網及奧運擊敗過費德勒。
這一次,費德勒只用了九十分鐘,就以六比二、六比四、六比四的比數擊敗柏蒂奇,用奇襲、角度刁鑽的擊球和半截擊過網急墜致勝球,使對手頻頻失去平衡。
「我跟他交手過很多次,而這場幾乎是他打得最好的一次。」柏蒂奇說,「無論是誰的發球局,幾乎每一球都不在我的掌控之中。這真的很不尋常。這場比賽結束後,我相信他能夠一路走下去並贏得冠軍。」
那天晚上,費德勒的球拍看起來像是一根魔杖。他有四十個致勝球與十七個非受迫性失誤,在柏蒂奇的第二發球大肆取分,並在網前的二十三分裡贏了二十分。整場沒有面臨任何一個破發點。
「網球不會知道你的年紀,當然也沒有意識到他已經三十五歲了。」兩屆澳洲網球公開賽冠軍吉姆.庫瑞爾當晚離開墨爾本公園時說道:「這場比賽實在太厲害,真的太神奇了。」
費德勒很樂觀,卻也很謹慎。
「我從一開始就知道情況可能很危險。」他說,「就整個賽事來說,我覺得晉級之路既漫長又艱難,但就一場比賽來說,我在賽事開始之前就認為我有辦法對抗幾乎任何選手。現在能繼續過關斬將嗎?我還是會懷疑,但無論如何,這場比賽的結果給了我很多信心。」
他的籤表看起來依然像個新兵訓練營的障礙訓練場,但有一個主要障礙即將要被清除了。莫瑞在他生涯第一場作為第一種子的大滿貫賽事中,於第四輪輸給了米夏.茲維列夫(Mischa Zverev,亞歷山大的哥哥),這位球員採用的是復古的發球上網風格。
費德勒在第四輪與第五種子錦織圭打了一場高水準的五盤對決,最後費德勒勝出。錦織圭來自日本,是一位優秀的防守反擊型球員,他的球風與訓練主要來自佛羅里達州布雷登頓(Bradenton)IMG學院的硬地球場。
當費德勒最後以六比三贏下最終盤時,他的反應是睜大眼睛、舉高雙臂跳上跳下——他通常是到賽事的最後階段才會做出這個動作。
隨著喬科維奇和莫瑞雙雙出局,這是自二〇〇四年以來頭一次,兩位最高排名的種子球員都未能進入大滿貫男單八強賽。
「毫無疑問,這是兩個很大的意外。」費德勒說。
顯然,莫瑞和喬科維奇都為他們戰績輝煌又筋疲力竭的二〇一六年賽季付出了代價。不過,費德勒卻充滿了渴望,他也享受著打球時沒有如阿爾卑斯山沉重的期望在肩上的罕見感受。
他直落三盤輾壓了米夏.茲維列夫,與他的朋友兼同胞瓦林卡在準決賽交手。在過去三年內,瓦林卡已經贏了三個大滿貫冠軍,而費德勒一個也沒有。
這是一場在週四晚上進行的激烈對戰,球場上的情勢急遽變化(費德勒與其他人都認為這年場地的球速較快)。費德勒贏了前兩盤,惱火的瓦林卡在膝蓋上拗斷球拍,彷彿折斷一根樹枝。
瓦林卡申請了一次場外醫療暫停,他回來時心情平復許多,右膝下方還貼著繃帶。他接下來連贏兩盤,而費德勒在第四盤即將結束時看起來相當疲憊。根據他後來表示,他一直預期他的狀態可能會在這場對戰世界最佳球員的比賽中突然下滑,但現在輪到他離開球場接受治療了,這對費德勒來說,是比在球場上申請傷停還要罕見的行為。
他一直在忍耐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疼痛,在七分鐘的傷停時間用特洛克斯勒加上按摩治療。回來之後,他在第三局挽救了一個破發點,然後在第六局瓦林卡狀態不穩時把握機會,破了對方的發球局。
費德勒一路堅持,最終以七比五、六比三、一比六、四比六、六比三獲得勝利,並成為自三十九歲的肯.羅斯威爾在一九七四年美網決賽輸給吉米.康諾斯以來,打進大滿貫單打決賽的最年長男子球員。
「這場比賽比我預期的要好得多;這也是我在第五盤告訴自己的話。」費德勒說,「我當時自言自語:『放輕鬆,老兄。這次復出的狀態已經很棒了。就放手一搏,看看最後會怎麼樣吧。』」
費德勒還不知道誰會成為他決賽的對手。澳洲網球公開賽是四大滿貫中唯一一個在不同天舉行準決賽的賽事。納達爾的復出狀態也很強勁,他要到週五才會對戰年輕的保加利亞球員格里戈爾.迪米特洛夫(Grigor Dimitrov)。
費德勒、魯奇和柳比西奇回到飯店休息,觀看並分析這場比賽的直播。有許多東西需要剖析:納達爾與迪米特洛夫打了四小時又五十六分鐘,最後納達爾在第五盤以六比四勝出。
這是一場經典的比賽,也是這項賽事(到目前為止)最好的比賽,而且對費德勒和納達爾都具有啟發意義。
對納達爾而言,迪米特洛夫是最接近費德勒的對手,他的單手反拍加上靈活的隨球動作,以及如羽毛般輕盈的步法和掌握全場的球感,都跟費德勒有相似之處。迪米特洛夫甚至被暱稱為「小費德勒」,雖然他越來越不喜歡這個綽號。不過,迪米特洛夫與費德勒風格相似,也代表費德勒和他的教練邊看邊研究的模式,將跟決賽有直接的關聯。顯然,迪米特洛夫用反拍打出的直線平擊球一直很成功。但重點是,儘管他打得這麼好,但他依然輸了。
「在大滿貫決賽對戰費德勒,這真的是很特別。」納達爾說,「我們依然在球場上,依然在重要的賽事上奮鬥,這對我、對我們雙方都很令人激動。」
這場對決將是他們自二〇一一年的法網以來,首次在大滿貫決賽相遇,也是他們首次以排名較低的第九和第十七種子球員身分相遇。
儘管我們很容易就認為費德勒因為多休息一天而佔據優勢,但可別忘了,納達爾當時是以二十三勝十一敗的對戰紀錄領先費德勒,在澳網他也是以三勝零敗的紀錄領先對方。納達爾在二〇〇九年的墨爾本也遇過相同情況,他在週五的一場耗時更久的準決賽先打敗沃達斯科,然後恢復過來,在決賽擊敗費德勒。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納達爾說,「我認為這場比賽跟以前完全不一樣。它很特別。我們已經有好一陣子沒交手了,這使這場比賽變得與眾不同。」
長久以來,費德勒與納達爾在決賽相遇似乎一直是命中注定,但這場比賽卻在原本應該屬於喬科維奇和莫瑞舞台發生,成了一個莫大驚喜。這不僅出乎觀眾的意料,也超出了兩位選手自己的期許。
「我原本以為能打到八強就很棒了。」費德勒說,「第四輪也不錯。」
但現在,他卻有望奪得第十八座大滿貫單打冠軍。納達爾一直以來都是他最難纏的對手,但至少他這次不會看到喬科維奇站在網子另一邊對著獎盃虎視眈眈,這必定令他覺得耳目一新。
在墨爾本,這種宛如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的感覺,不僅出現在費德勒和納達爾身上。前一天晚上,時年三十五歲的塞雷娜.威廉絲(Serena Williams)在女子決賽中打敗了三十六歲的姐姐維納斯.威廉絲(Venus Williams),這是自二〇〇九年以來她們首次在大滿貫決賽對決。除了維納斯和少數人之外,沒有人知道塞雷娜是在懷孕兩個月的情況下,贏得她的第二十三座大滿貫單打冠軍。
沒有任何事可以超越這項成就,不過費德勒對戰納達爾的比賽,儘管有時令人掃興,這次也絕對沒有讓觀眾失望。
費德勒的戰術核心相當簡單:在比賽過程中積極用反拍擊球,不要退到底線後太深的位置。這是一項他已經很熟悉的挑戰。多年來,他在比賽開頭都以類似的意圖對抗納達爾,然後在納達爾令人痛苦的上旋球壓力下節節敗退。不過,在他改用拍頭97平方英吋的球拍之後,現在他有了更適合的武器。經過一年多的徹底實驗和微調,他在二〇一四年夏季確實實行了這個策略。從90平方英吋改成97平方英吋的拍頭給了他更大的力量,也多了百分之八的拍面表面積,進而增加「甜蜜點」並減少失誤。現在他的球拍尺寸類似納達爾與喬科維奇使用的100平方英吋型號。儘管費德勒起初擔心這可能會犧牲掉手感,但他感覺到,自己跟球拍在長時間的休息期間真的合而為一了。
他已經在二〇一五年的最近一次交手中,用97平方英吋的球拍擊敗過納達爾,但那是在巴塞爾的室內快速硬地球上進行的三盤兩勝制比賽。這次決賽將會在球速更慢的場地上進行,儘管費德勒因為排序低,又帶有年長球員的吸引力,使他依然是墨爾本觀眾的最愛。
費德勒努力減少反拍切球和堵截回擊球。他需要讓納達爾失去平衡,讓他沒時間準備好打出他那世界級的正拍。
在決賽之前的幾個小時,保羅.安納孔在球員餐廳遇到了費德勒和魯奇。當時安納孔正在為電視轉播預測這場比賽的結果,他坐下來說:「好吧,老弟。我今天會看到什麼呢?」
費德勒回答說:「你會看到羅傑.費德勒站在底線上,而且我會揮拍。」
安納孔說:「你會一直揮拍,對吧?不論最後打了三盤還是五盤,你都會一直揮拍?」
費德勒說:「沒錯。我會維持這個戰術,我不會當防守的那一方。我會努力打到對方的反拍那邊。」
這個策略在兩小時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很有效,讓費德勒獲得盤數二比一的領先優勢。不過,納達爾振作起來贏回了第四盤,此時費德勒因為內收肌問題再次申請了場外傷停。
這引發了直言不諱的澳洲前球星帕特.凱許的抨擊,他從不害怕講出批評。他指責費德勒「合法作弊」,擾亂了比賽進程。
不過,納達爾似乎沒怎麼動搖。他在第五盤第一局破了費德勒的發球局,並以局數三比一領先。
對費德勒來說,這個比分看起來可怕又熟悉,但納達爾實際上只是處於領先,並未主導整個局勢。他不得不在這一盤的第一個發球局挽救三個破發點,又在下一個發球局挽救另一個破發點。費德勒仍然能打出威力巨大的反拍致勝球,甚至當納達爾發出近身球時,他也能用反拍回球過網。最重要的是,費德勒的內心正在進行全新的對話。
「我告訴自己要自由自在地打球。」費德勒說,「跟你比賽的是球,而不是對手。在你的腦海中自由發揮吧,在你的擊球中自由發揮吧。勇敢打球。勇者將會獲得獎賞。我不想淪落到只是把球打出去,看著拉法一直對我打出正拍。」
在一陣精采絕倫、搶先一步的擊球中,費德勒沒有再輸掉一局,他在第六局破了納達爾的發球局,把局數扳回三比三,然後在第六局再度破發,他在那一局的第一分用一記刁鑽的反拍切球讓對方大吃一驚,儘管納達爾在這個階段已經很熟悉費德勒的招式了,但他依然反應不過來。
不過,納達爾穩住陣腳,從零比四十急起直追到局末平分,接著來到這場決賽的關鍵點:充滿大膽擊球和全面防守的底線快速來回二十六球,最後費德勒以開放式站姿轟出一記正拍直線致勝球,化解了納達爾的一記棘手卻不夠深的反拍。
這是最高水準的頂尖網球比賽,也說明了納達爾的韌性,他在下一分用發球直接得分,將這一局延續下去。但費德勒已勢不可擋,在蠻牛面臨下一個破發點時,納達爾將自己的經典大角度側旋發球打到費德勒的反拍位置。費德勒通常會用切球把這種發球打回去。不過這一次,他回了一記角度刁鑽的反拍抽球,再度讓納達爾措手不及。
現在局數是五比三(而且換了新球),來到費德勒有機會奪得冠軍的發球局了。儘管他以十五比四十的比分落後,但他用一記愛司球挽救了第一個破發點,又用一記彈向界外的正拍斜線致勝球挽救了第二個破發點。
他沒有把握住第一個冠軍點,但在第二個冠軍點上。他打出很不錯的第一發球,落在T點上,接著是一記中場正拍對角球,納達爾沒有摸到球,但他立即提出挑戰。
慶祝被推遲了,因為兩人都盯著大螢幕,納達爾雙手叉腰等待結果。不過,鷹眼很快就證實這一球的確落在了邊線上。
最終比分是費德勒以六比四、三比六、六比一、三比六、六比三獲勝,他把雙臂高舉過頭頂,視線望向自己的團隊上下蹦跳,接著走到網前跟納達爾擁抱、握手。
羅德.拉沃競技場或許從未在一場網球比賽中如此吵鬧過(它也是搖滾音樂會場館),而當費德勒向觀眾致意並單膝下跪時,他很快流下了眼淚。
這條通往他的第十八個、也是最不可能的大滿貫冠軍之路實在漫長,甚至比他在二〇〇九年法網奪冠還要令人意外,那是在他心目中唯一一次可以與之媲美的勝利。
不過,如今他比當年老了八歲,已經將近五年沒有贏得任何大滿貫冠軍,而且長達六個月沒有參加過正式比賽。此外,與當年在巴黎不同的是,他還需要擊敗納達爾才能奪冠。
這場比賽就像二〇〇八年的溫布頓決賽一樣,即使在兩人都退役很久之後,依然值得一看再看。他們二十幾歲時就激勵彼此走入全英俱樂部的暮色中,如今三十多歲的他們,仍在墨爾本公園的燈光下挑戰彼此。
「老實說,在我們的對決中,我贏了他很多次。」納達爾說,「今天他打敗了我,我恭喜他。」
這是一場兼具非凡持久力、數量與品質的競爭,而費德勒在墨爾本的勝利代表了一個新的起點。
儘管莫亞過了很久才告訴我,費德勒在二〇一七年的戰術和執行力使他們備感震驚,但納達爾並不打算在決賽當晚退讓。
「他並沒有讓我感到意外。」納達爾說:「他打得很積極,我瞭解為何他會對我採取這種戰術。我不認為太多底線對抽是明智的策略,這樣他不會贏的。他努力貫徹自己的戰術,他做了正確的決定。」
我在幾週之後詢問費德勒,他是否覺得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冠軍像是命中注定。
「老實說,我覺得法網那次冠軍更像是命中注定。」他說,「這次我必須奮力一搏才能奪冠。」
「當然,我跟德爾波特羅和哈斯的比賽也打得很艱難。」他談到二〇〇九年在巴黎獲得的五盤勝利時說,「但我不覺得這次冠軍同樣是命中注定的。這次我覺得自己的頭腦無比清醒,我無比想要奪冠,最後一切都無比美妙,我乘著捲土重來的浪潮,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這個冠軍更像是我費盡全力才得到的成果。它是個徹底的驚喜。命中注定不會伴隨著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情況。這個冠軍和以前的所有冠軍都不一樣。」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他還想再打多少場網球賽呢?
費德勒在墨爾本的頒獎典禮上對觀眾發表了一段有趣的感言:「我希望明年能再見到你們。」他說:「如果沒辦法,這次也是一段很棒的旅程,今晚能在這裡獲勝讓我萬分喜悅。」
最後一位贏得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的第十七號種子,是二〇〇二年美國網球公開賽上的山普拉斯。之後山普拉斯就退役了,從此沒有再參加其他比賽。費德勒會不會想要追隨山普拉斯的腳步呢?
「我猜這種想法確實一度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還有辦法再贏得冠軍嗎?」他告訴我,「但話說回來,奪冠帶來的喜悅是如此巨大,當我在澳洲拿下賽末點時,我一直看著我的團隊,看著他們是多麼興奮地跳起來。這真是不可置信,太好玩了。我覺得我還想再體驗一遍。」
他已經為復出投入了許多努力,現在不可能停下腳步。而且重要的是,他也準備在這一年稍晚參加他和他的經紀人葛席克創辦的拉沃盃團體賽。
「當我在那六個月休息時,我的目標是在接下來幾年繼續打球,而不是只參加一項賽事。」費德勒說,「我知道有人會說:『噢,這會是退役的完美時機。』但我覺得我已經投入了這麼多努力,而且我這麼熱愛網球,又還有這麼多精力可以做點事。」
在他於阿爾卑斯山上慶祝自己的勝利之後,將會毫無疑問地證明這一點。而他的慶祝方式是將諾曼.布魯克斯挑戰盃(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的複製品帶到連哲海德的一座山頂小屋,跟家人一起吃起司火鍋和拍照。那並不是這個獎盃的唯一一次冒險。
「我叫它諾曼。」費德勒說,「我曾跟諾曼共進晚餐,跟諾曼共度很多時間。我知道它只是複製品,但沒關係。」
他回到杜拜,在第二輪輸給了從會外賽晉級的俄國選手伊夫尼.多斯科伊(Evgeny Donskoy)。不過,他隨後前往美國,並在印地安泉與邁阿密一舉獲得冠軍。他在這兩項賽事中都以直落二擊敗納達爾。
我曾經問過網球界最敏銳的教練之一布萊德.吉爾伯特,他認為費德勒的巔峰時期是什麼時候?
「很顯然,戰績會告訴你,他在二〇〇四年到二〇〇六年處於最佳狀態。」吉爾伯特說,「但我看過他最出色的表現,是在二〇一七年的印地安泉和邁阿密的賽事。那兩場我都坐在場邊,他輾壓了納達爾兩次。我認為那是他的最高水準。他的反拍好得太誇張了。我猜納達爾在邁阿密決賽上一定想著:『哇!這傢伙怎麼了?』不過這又迫使納達爾變得更好。費德勒已經脫離他的無敵狀態十年了,所以這麼評論似乎很瘋狂,但我覺得如今他正在跟一些我認為比二〇〇四、二〇〇五、二〇〇六年還要強的人競爭。」
不過,費德勒重回顛峰的時機也非常好,因為喬科維奇和莫瑞都在他的復興時期退步了。
那年開始時,喬科維奇和莫瑞分別位居排名第一與第二,但值得注意、或許更令人訝異的是:費德勒在二〇一七年奪得七個冠軍的道路上完全不必面對兩人中的任何一位。他也不會在二〇一八、二〇一九或二〇二〇年對戰莫瑞。
喬科維奇的問題混合了婚姻不和、倦怠和右肘受傷,到二〇一八年二月甚至必須接受手術治療右肘。莫瑞的問題則是臀部嚴重受傷,迫使他必須在溫布頓之後提前終止二〇一七年賽季。
這基本上不是費德勒的錯或問題,但確實讓他的奪冠之路更順利。他不需要全力以赴打敗四巨頭的兩個或三個才能贏得大滿貫,只需要擊敗納達爾。
在溫布頓,他甚至不需要擊敗納達爾。這位西班牙選手剛贏得第十次法網冠軍,卻在溫布頓第四輪的馬拉松戰役中輸給了吉勒斯.米勒(Gilles Müller),他們在第五盤打到十五比十三才結束。喬科維奇隨後也在對戰柏蒂奇的八強賽因為手肘傷勢退賽。
費德勒完全跳過了紅土賽季,以便保護自己的身體,並盡可能提升他在草地球場上的獲勝機會。此舉給了他優厚的回報,因為他在全英俱樂部的籤表一路橫掃且未失一盤。他在八強賽沒什麼波折地擊敗拉奧尼奇,在準決賽打垮柏蒂奇,然後在一場奇怪又沒什麼激情的決賽中擊敗馬林.西里奇。
西里奇曾在二〇一六年的溫布頓差點擊敗費德勒,但在二〇一八年溫網決賽開始時,他的左腳上卻有一個很深的水泡,當他在第二盤零比三落後時,他趁換邊休息接受短暫治療,並坐在椅子上開始抽泣。
他之所以哭泣是出於沮喪,而非疼痛。
西里奇說:「顯然,當時我覺得非常難受,因為我知道過去幾個月以來,我為了這一切做了多少準備。」
費德勒盡可能展現了同情心,以六比三、六比一、六比四的比數打敗對方,打破了他跟山普拉斯及威廉.倫肖(William Renshaw)齊平的紀錄,成為首位贏得八個溫布頓單打冠軍的男子球員。
費德勒坐在椅子上,抬頭望向球員包廂,很快就淚流滿面,包廂裡坐著他七歲的雙胞胎女兒和三歲的雙胞胎兒子。
後來,當我們全英俱樂部的走廊上經過一間間電視演播室時,他告訴我他沒預料到自己會有那種反應。
「那真的是我第一次在那裡擁有只屬於自己的時刻。」他說,「當時我沉浸在情緒中,想著:老天,我居然能再次贏得溫布頓冠軍,我打破了紀錄,我的家人也都在現場跟我分享這一刻。我原本就希望兒子也可以到場,而不是只有女兒,所以我真的無比高興,我想我也意識到自己為了走到這一步,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切的一切都在瞬間湧上心頭。」
這是費德勒的第十九個大滿貫冠軍,儘管他在美網八強賽因為背傷復發而輸給了德爾波特羅,但這依然是一個值得回味的賽季。
他參加的大部分賽事似乎都順利得恰到好處,包括九月下旬在布拉格舉行的首屆拉沃盃。這是葛席克與費德勒特別鍾愛的計畫,靈感源自葛席克曾經研究及參加過的高爾夫萊德盃(Ryder Cup),比賽形式是一支代表歐洲的球隊對抗一支代表世界其餘地區的球隊。
「衝吧,世界其餘地區」並不是最琅琅上口的戰鬥口號,但球員都接受了這項新賽事的精神(以及豐厚的出場費和獎金)。它的構想很不錯,為期三天的賽程簡潔有力,而且比賽獎金每天都會增加,以保證最後一天足夠精采。它的設施也很獨特,包括黑色球場、氣氛照明和高架的球員包廂,使大家能夠輕鬆互動並在攝影機前賣弄自己,而且在二〇一七年,這樣的設施也方便社群媒體傳播。
不過,真正讓這場在布拉格O2體育館舉行的首屆賽事門票售罄的,仍是球星的魅力,因為雙雙捲土重來的費德勒與納達爾會在布拉格聯手。他們平分了那一年的四大滿貫冠軍,納達爾在贏得美網冠軍之後重回世界第一,而費德勒則排名第二。
當我在布拉格擁擠的舊城廣場看完抽籤之後,我跟他們一起搭乘廂型貨車回到球隊飯店(網球新聞工作包含了大量在行駛中車輛進行的採訪)。兩人都有幾天沒刮鬍子了。納達爾心情很好。費德勒頭暈目眩,就像一位剛剛為自己的新創公司拿到最新一輪資金的創業家一樣熱情,不論納達爾說什麼,幾乎都會讓他呵呵笑。
儘管路上鋪著鵝卵石,但這是一趟愉快的旅程,就跟他們的賽季一樣前景樂觀,而其中最大的驚奇之一,就是歐洲隊隊長比約.博格坐在後座靜靜地傾聽我們說話。幾十年前,博格曾是超級巨星,也是一對傑出宿敵的其中一方,不過費德勒與納達爾的對手關係更加激烈且長久,而他們即將首次組隊參加雙打比賽(如果不把二〇一一年在澳洲舉辦的水災救濟慈善比賽中的幾局算進去的話)。
費德勒說:「我希望我們沒有等太久,因為我們現在太老了。」
不過在這個階段,象徵意義似乎比結果更重要。
「我覺得我們一輩子都是對手,所以如今能一起組隊非常特別,我認為是獨一無二的。」納達爾說,「這會是一種很棒的感覺。」
我們談論了他們持續不懈的傑出表現,有多少要歸因於彼此,如果不是對方不斷激勵自己,他們是否會在這麼長時間取得如此多的成就。
「在某些方面,我相信是,但在某些方面,我相信不是。」費德勒說,「我相信因為拉法的關係,我獲得的成就減少許多,但同時,我也覺得他讓我成為一名更好的球員。」
納達爾表示贊同,這很令人驚訝,因為他通常堅持認為他的動力來自內在。
「我有我的個人動機,但如果有人擋在你面前,你當然更容易看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他說。
費德勒說:「它們會揭露你,會暴露你。」
「沒錯。」納達爾說:「如果你是最厲害的,而你沒看到其他人做得比你好的地方,那你就很難上場比賽,然後確切瞭解自己要怎麼做才能提升實力。有羅傑擋在我前面這麼多年,確實提升了我上場比賽的能力,讓我用不同角度來理解和練習我需要做的事。」
第14站:杜拜DUBAI
這時正值男子網壇一個奇異的時刻:後來事實證明,這是一個轉折點。但在澳網開打前,選手萬萬想不到事情會這麼發展。
直到二〇一六年賽季中期為止,喬科維奇一直所向披靡,他贏得了他的第一個法網冠軍,並成為自一九六九年的羅德.拉沃之後,首位達成連續奪得四大滿貫單打冠軍的男子選手。這項成就只比年度大滿貫略差一籌,後者需要在同一年內一手包辦四大滿貫冠軍。不過,這似乎也完全在喬科維奇的能力範圍內,因為他擅長在各種場地上比賽,也能夠承受巨大的壓力。但恰好相反的是,他陷入了一段緩慢且出乎意料的失控狀...
目錄
推薦序:這麼近也那麼遠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推薦序:不斷追求突破的偉大傳奇 ◎陳迪(前網球國手、ITF國際網總職業選手亞洲區代表)
推薦序:傳奇,因為被見證而更加美麗 ◎陳冠寰(「Grand Master's Column 特級大師專欄」版主)
第一站:阿根廷,蒂格雷
費德勒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是全球主場,如今將近午夜,仍有數百名費迷守候在體育館外,只為了看得更清楚。
第二站:瑞士,巴塞爾
費德勒的網球能力確實是「瑞士製造」的,巴塞爾是費德勒一切故事的起點。
第三站:瑞士,埃居布朗
為了讓實力更上一層樓,14歲的費德勒決定揮別熟悉的舒適圈,獨自前往埃居布朗受訓。
第四站:瑞士,比爾
費德勒記得那時還上ATP網站找自己的名字。「這是一大里程碑。就像衝上一百名、前十甚至世界第一,都是讓人引頸期盼的大事。」
第五站:澳洲,雪梨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奧運始終是網球職業生涯的一環,」費德勒說,「我一直把奧運當成目標,這樁盛事深深吸引著我。」
第六站:溫布頓
「我已完成我的目標:站在溫布頓中央球場和山普拉斯比賽,」費德勒對瑞士媒體說,「我上場不是為了贏一盤而已,我是來贏下這場比賽的。」
第七站:墨爾本
「費德勒的確有失意的時候,但通常當天晚上或隔天早上就好得差不多了。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人能夠在勝負中找到那麼好的平衡:勝利的時候心懷感激,挫敗的時候繼續邁進。」
第八站:西班牙,馬約卡島
納達爾的存在提醒了球迷:勝利得來不易,所以無論比賽規模大小,他們對費德勒的獲勝總是百看不厭。
第九站:巴黎
「2004年之後我打得更好了,」費德勒說,「我打進四強和決賽,問題是拉法完全無法撼動,拉法就是拉法,想贏真的很難。」
第十站:洛杉磯
費德勒在中央球場高舉獎盃繞場,羅迪克則神情落寞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此時他聽到幾聲叫喊突然變成一陣如雷的歡呼:「羅迪克!羅迪克!羅迪克!」
第十一站:瑞士,弗希斯堡
許多新手爸爸在小孩出生後,馬上就回到球場上,包括阿格西也是如此,但費德勒似乎特別執著於要立刻帶著全家人一起上路,而且堅持這樣打球下去。
第十二站:紐約
有誰能夠料到,緊接在這個讓人眼花撩亂,費德勒式的華麗高峰之後,接續著他美網瘋狂連勝的,會是一連串讓人無法理解的長期失利?
第十三站:法國,里爾
瑞士眾望所歸的第一座台維斯盃冠軍就在眼前,但在這緊要關頭,費德勒卻急不得,只能努力在週五對上法國隊的比賽前,盡量不受背傷的影響。
第十四站:杜拜
「我原本以為能打到八強就很棒了。」費德勒說,「第四輪也不錯。」但現在,他卻有望在2017年澳網奪得第18座大滿貫單打冠軍。
第十五站:加州,印地安泉
「費德勒是真心在乎你說的內容,並且空出時間給你,從來不會趕別人。如果你是他的粉絲,即使是在贊助商舉辦的百人活動中,當你和他交談,他會讓你覺得他真的把時間都留給你,好好地聽你說。他真的很真誠。」
第十六站:瑞士,費爾斯貝格
「對我來說,網球世界的運作方式很完美。我很樂意面對這一切:音樂、所有大型體育館、媒體、關注,但接著我就需要遠離這一切。」費德勒說。
尾聲:南非
雖然費德勒在網球事業穩定發展後,鮮少有機會再次拜訪南非,但對於擁有瑞士和南非雙重國籍的他來說,這份連結仍然深刻。
致謝
推薦序:這麼近也那麼遠 ◎房慧真(報導文學作家)
推薦序:不斷追求突破的偉大傳奇 ◎陳迪(前網球國手、ITF國際網總職業選手亞洲區代表)
推薦序:傳奇,因為被見證而更加美麗 ◎陳冠寰(「Grand Master's Column 特級大師專欄」版主)
第一站:阿根廷,蒂格雷
費德勒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是全球主場,如今將近午夜,仍有數百名費迷守候在體育館外,只為了看得更清楚。
第二站:瑞士,巴塞爾
費德勒的網球能力確實是「瑞士製造」的,巴塞爾是費德勒一切故事的起點。
第三站:瑞士,埃居布朗
為了讓實力更上一層樓,14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