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懷瑟為何在維納斯與伊麗莎白之間掙扎?
崔斯坦又如何從黑夜與白晝的衝突中做出抉擇?
本書提供數篇主題專文,搭配音樂動機解說的中德文歌詞賞析,深入華格納戲劇與音樂內涵。此外,彙整《唐懷瑟》巴黎版與德勒斯登版歌詞,搭配CD之版本對照,提供更全面的作品理解。
本書特色與加值內容:
.全彩印刷,多張精美插圖。
.全新增訂版中德文歌詞對照與音樂動機解說。
.內附歌劇精選段落音樂CD共兩張,收錄DG《唐懷瑟》辛諾波里指揮之巴黎版選段、格德斯指揮之德勒斯登版的第一幕〈維納斯場景〉對照版本,以及小克萊巴指揮之《崔斯坦與伊索德》選段。
.可配合點讀筆使用,收錄動機示範或音樂解說,加強互動閱讀體驗。
作者簡介:
詹益昌/夜鶯基金會執行長
台灣頭號華格納樂迷,2002年創立台北華格納圖書館,完成華格納十部樂劇作品的完整中文翻譯與音樂動機導聆(其中七部已經正式出版),受國家交響樂團邀請於國家音樂廳主講多場歌劇與交響曲講座,並於各種場合主持音樂講座超過1,000小時,所翻譯製作的華格納歌劇中文字幕在中港台三地的演出被廣泛採用。2016年創立夜鶯基金會,致力搭建古典音樂與愛樂者之間的橋樑。
章節試閱
《英雄與掙扎——華格納歌劇 唐懷瑟&崔斯坦與伊索德 戲劇音樂深度解析》書摘
《唐懷瑟》劇情介紹
文/詹益昌
第一幕
幕啟時,一位中古日耳曼的情歌騎士唐懷瑟,沉溺於維納斯山縱慾享樂的洞窟裡。他雖然彈琴讚頌維納斯女神,感謝她讓他唱出的歌曲,但終究渴望人世,不顧維納斯的恐嚇、誘惑與詛咒,最後喊出聖母瑪利亞之名而回到人間。一群朝聖者行列正前往羅馬懺悔贖罪,唐懷瑟遭遇瓦特堡領主與情歌騎士等舊識的狩獵行列,原本想迴避眾人,但聽到其中一位騎士沃夫蘭勸告,提起領主姪女伊莉莎白的名字而改變主意,同意跟騎士們回到瓦特堡。
第二幕
在瓦特堡的大廳,伊莉莎白對這歌唱競賽的殿堂唱出聽聞唐懷瑟歸來的喜悅。兩人重逢,唐懷瑟避談自己去了哪裡,〈伊莉莎白傾訴心聲〉則告訴唐懷瑟他的歌曲如何使她魂縈夢繫,兩人一起唱出二重唱,暗中傾慕伊莉莎白的沃夫蘭在旁黯然神傷。領主到來,幕後小號引領眾貴族與參賽眾騎士行列入場。領主宣布以愛的意義作為大賽主題,沃夫蘭先唱出對柏拉圖式純潔愛情的讚美,唐懷瑟無法自抑地反駁,認為要親身體驗才能體會愛的真諦,終於當眾唱出讚美維納斯的歌曲,間接承認自己去了維納斯山。這對瓦特堡的保守群眾而言可是褻瀆的罪行,眾騎士拔劍欲懲罰他,伊莉莎白卻挺身阻止。看見伊莉莎白的傷心痛苦,唐懷瑟滿心懊悔、聽從領主要求,隨著朝聖者們前往羅馬懺悔贖罪。
第三幕
伊莉莎白在郊外等候返回的朝聖者行列,但其中不見唐懷瑟身影。於是她唱出虔誠祈禱,希望以死換取唐懷瑟的救贖,然後離去。一直在旁守護的沃夫蘭唱出〈晚星之歌〉,傳達死亡的預感與他自己的誠摯情感。唐懷瑟終於歸來,在沃夫蘭追問下唱出〈羅馬獨白〉描述他自我懲罰抵達羅馬,卻遭教宗因為他去過維納斯山而拒絕赦免,並說除非手杖發芽他才會得拯救。唐懷瑟最後崩潰瘋狂,想要回到維納斯山,維納斯也再度現身誘惑,但聽到沃夫蘭呼喚伊莉莎白之名而回頭。此時伊莉莎白的送葬行列到來,唐懷瑟也隨之死去,而一群年輕朝聖者們最後傳來了教宗手杖發芽的奇蹟消息。
《崔斯坦與伊索德》劇情重組
文/陳蘋蘋
《崔斯坦與伊索德》是西方家喻戶曉的故事,華格納擷取了三個重要時刻寫成歌劇的三幕,許多其他情節則以倒敘、插敘方式提及,或者假設觀眾應該知道。加上本劇詩詞常用簡短隱晦,甚至謎樣的話語寫作,對觀眾帶來理解上的困難,以下把劇情依照時序重組:
幕啟之前……
崔斯坦的父親是來自布列塔尼的國王,他的母親是康沃爾的馬克王的妹妹。然而來不及看到孩子出生,父親就在遠方戰死了。消息傳來,妻子傷心欲絕,在難產中生下孩子。因為她的臨盆來自於噩耗的打擊,而孩子出生迎接的第一件事就是喪父之悲。瀕死的母親拚著最後一口氣,將他命名為「崔斯坦」,拉丁語系裡意為「悲傷」。這個孤兒在忠誠的侍從庫文納爾看顧下長大,帶著深深浸潤的悲傷、孤單寂寞地渴望著未能擁有的愛。如同他後來回憶:
你這古老真誠的曲調,帶著悲訴的聲音?
穿過傍晚的微風,它散布著悲嘆,
如同當年向那孩子宣布父親的死訊。
穿過凌晨的愁雲慘霧,
更加悲慘地,當那人子得知母親的命運。
那孕育了我而死去的,她是在生下我時死去。
那古老曲調的渴望恐懼也必定傳到了那裡,
那曾經問過我的,現在彷彿也問著我:
我出生的時候被選擇何種命運?
這古老的曲調再次告訴我:
我得渴望——並死去!
——第三幕〈崔斯坦的獨白〉
崔斯坦長大後來到親舅舅馬克王身邊,成為康沃爾的騎士,武藝高強,重視義氣與榮譽。馬克王非常疼愛他唯一姐妹的孩子,崔斯坦也對舅舅展現出無比忠誠。
海對岸的敵國愛爾蘭這年派遣赫赫有名的武士莫洛德前來收取貢金,崔斯坦挺身而出與對方決鬥。崔斯坦一劍劈在莫洛德頭上,折斷了劍刃,留下一塊碎片在莫洛德的頭顱裡。於是愛爾蘭人今年收到的「進貢」就是莫洛德的首級,舉國悲憤。莫洛德的未婚妻、愛爾蘭的伊索德公主精於醫術,在首級上找到嵌著的劍刃碎片,每日提醒自己莫忘此恨。
崔斯坦凱旋成了英雄,但也受了傷。原來莫洛德的劍上淬了劇毒(伊索德公主所準備的),這傷口腐爛、無人能醫,最後竟然惡臭到無人敢接近他。崔斯坦最後要求把自己放在一艘小船上,只帶著豎琴與寶劍漂洋出海等死。
命不該絕的他,竟然漂流到愛爾蘭海岸邊,被送到伊索德公主那裡治療。崔斯坦醒來發現自己身處敵國,為隱瞞身分,便自稱「坦崔斯」。伊索德日夜細心看護,兩人漸生情愫,但雙方都沒有誠實面對彼此。最後伊索德公主在崔斯坦的佩劍上發現一個可疑的缺口,她拿出那塊碎片——提醒她國仇家恨不可或忘的劍刃碎片——完美地吻合。這個受她醫治的男人,就是殺她未婚夫莫洛德的凶手!
伊索德覺得自己受到三重的背叛與羞辱——莫洛德之死使她的榮譽蒙塵,而這個「坦崔斯」竟敢跑來愛爾蘭,以假名欺騙她,她渾然不覺地將他醫好,不知道自己幫的是頭號死敵。最後一重,她無法面對的,就是她對「坦崔斯」產生了感情。她拔劍衝到崔斯坦床前,只要這劍砍下去,莫洛德的仇報了,蒙塵的榮譽洗清,這騙子得到懲罰,她也一勞永逸解決自己對「坦崔斯」的牽掛。
崔斯坦躺在病榻上,彷彿完全知道她要做什麼,他只是睜開眼睛,凝視著舉劍準備殺自己的伊索德的眼睛。在那眼眸間,她看到了無比深沉的憂傷與渴望,複雜難以啟齒的情感奔湧不已,伊索德終於頹然放下了劍離開。
從擔架上他抬起眼來——
不看利劍,也不看我手——
而是直直凝視我眼。
他的憂傷觸動了我!
——第一幕〈伊索德的獨白〉
伊索德沒有揭穿坦崔斯的身分,最後把他醫好,為了這雙重救命之恩,崔斯坦依照騎士精神向她發誓要永遠為她真誠服務,但什麼也沒有多說就離開了。
回到康沃爾的崔斯坦,發現自己成了眾人交口稱讚的傳奇,同時也感受到了背後嫉妒的目光。原因是馬克王膝下無子,喪妻後便未再娶,崔斯坦是他最信任的親姪子,功高無匹又奇蹟生還,很有可能繼承王位。崔斯坦後來敘述:
白晝喚醒他們對我的羨慕,
我的幸運引發的那些嫉妒,那些怨恨,
因我的榮譽與名聲變得更嚴重。
——第二幕〈晝與夜〉
崔斯坦不由自主地逢人訴說,把他治好的伊索德公主如何美麗。面對政敵的中傷,崔斯坦原本不以為意。他的好朋友(可能別有用心的)梅洛特率眾勸說崔斯坦,「我知道你對王位沒有野心,那就證明給他們看!」秉性無私的崔斯坦,於是一起向馬克王建議迎娶愛爾蘭公主,以便產生子嗣。崔斯坦後來這樣說梅洛特:
關心我的榮譽名聲甚於任何人。
是他激起我的勇氣,他率領群眾請求我:
為獲致更高榮譽,替王上追求你!
——第二幕〈崔斯坦之問與第二幕終〉
馬克王原本不願續弦,但崔斯坦威脅說要永遠離開以自清,於是只好同意。崔斯坦自告奮勇擔任去敵國提親的任務。一方面由於莫洛德已死、無人能敵崔斯坦,一方面也是渴望和平,更被崔斯坦的英雄氣概折服,愛爾蘭國王與人民們接受了提議。於是伊索德公主上船隨崔斯坦返回康沃爾,準備下嫁馬克王。在這過程中沒人注意到伊索德公主的神情有異。
伊索德原本沒預期自己還能與崔斯坦相會,更沒想到竟是這種場面。他看起來更加英挺、容光煥發,已不是當初病弱的樣子。看見他就彷彿提醒她那把最後沒有砍下去的劍、沒有報的仇、沒有說出來的實話。一切都怪她太軟弱,如今只能接受命運的戲弄。想到以後嫁給年邁的馬克王,面對無愛的丈夫,更難的是那光芒萬丈的崔斯坦成了她的臣屬,近在咫尺卻無法再續前緣的痛苦:
沒有愛情,
這高貴的英雄
卻終日面對著我!
這痛苦叫我如何忍耐?
——第一幕第三景後段
她知道母后為她遠嫁康沃爾準備了各種止痛療傷的妙藥,其中也有一瓶毒藥。伊索德把那毒藥找出來,在瓶子上悄悄做了記號。伊索德的母后將女兒心事重重的模樣看在眼裡,也找來陪嫁侍女布蘭格妮,準備了一瓶媚藥。他們就這樣上了迎親船,啟航返回康沃爾。布蘭格妮後來說伊索德:
你對自己的父母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也沒有向留下的人告別。
你離開家鄉,冷酷沉默地、
蒼白無言地踏上這旅途……
——第一幕〈伊索德的憤怒〉
第一幕
一帆風順的迎親船已經接近康沃爾海岸,無聊的水手唱著行船人歌曲,輕佻地想念「狂野多情的愛爾蘭姑娘」。船上伊索德隔著帷幕聽在耳中,只覺得是故意譏刺——潛意識裡她正是一個被崔斯坦拋棄的愛爾蘭姑娘。憤怒的她對侍女布蘭格妮詛咒一切,希望遇上暴風沉船,她就永遠不必屈辱地登上康沃爾的海岸。心思單純的布蘭格妮以為她只是遠行想家,不耐航行顛簸。
壓力已達臨界點,煩悶的伊索德叫著要透氣,結果拉開帷幕,看到的卻是另一頭崔斯坦在船尾掌舵的身影。她喃喃說出自己的心境與決心:
注定是我的,注定要失去,
高貴又神聖,勇敢又懦弱!
注定獻給死亡的頭!
注定獻給死亡的心!
——第一幕〈獻給死亡〉
伊索德認為崔斯坦一路有意閃躲她的目光,於是要求布蘭格妮前去叫「自大」的崔斯坦前來晉見。布蘭格妮忠實地向崔斯坦轉述,崔斯坦面色淡漠,表面上恭敬矜持,禮貌無懈可擊,實際上四兩撥千斤地、言不由衷地推拒。侍從庫文納爾卻帶著水手插嘴,唱歌讚揚英雄崔斯坦的無私高貴,嘲笑愛爾蘭打輸了活該。
憤怒的布蘭格妮回到帷幕內,〈伊索德的獨白〉悠悠道出了與崔斯坦之間不為人知的牽扯:療傷、身分曝光、放棄報仇、替他保密、偷偷掩護他回國,以及尷尬痛苦的重逢。越說越生氣,還幻想崔斯坦怎樣油滑奸巧地出賣她,竟把她轉手送給自己的舅舅。決心終於爆發——要跟他同歸於盡!
面對萌生死意的女主人,布蘭格妮也嚇壞了,但她真的沒有聽出來伊索德對崔斯坦糾結的是感情問題,只是殷殷好言相勸。她以為伊索德擔心未來丈夫馬克王不愛她,於是提起母后準備的媚藥,這也提醒了伊索德還有另外一種藥。
從外面水手的呼喊中,她們知道離岸越來越近了。庫文納爾前來提醒女士們該準備下船,伊索德抓住機會,堅持崔斯坦一定要在下船前來見她,「冤仇必須當面和解」。伊索德將那瓶毒藥強行塞給布蘭格妮,命令她等一下倒給她與崔斯坦兩人喝。兩人慌亂拉扯中,崔斯坦進來了。
伊索德整衣斂容,〈攤牌場景〉中用盡氣力端出女主人的架子。而崔斯坦冷淡矜持,每一個字都刺傷伊索德脆弱的自尊。伊索德提起當時沒報的仇,崔斯坦則大方地遞上佩劍請她這次別再鬆手。然而伊索德卻要求崔斯坦飲下一杯和解的罰酒。
帷幕外更加熱鬧了,想來是即將靠岸。布蘭格妮早已嚇到發抖,哆哆嗦嗦捧上一個大酒杯,裡面盛滿了那個「酒」。從伊索德的神情語氣,崔斯坦知道她一路上的憤怒與痛苦,也知道這不是普通的罰酒,因為他後來說:
我以為你手中,拿給我的是甜蜜的死亡,
我清楚明白地感到是為了贖罪,卻揭露崇高力量……
——第二幕〈晝與夜〉
崔斯坦接過酒杯,正當他要一飲而盡,伊索德搶過杯子,把剩下的一半喝了。酒杯落下,一陣長長的沉默,他們閉上眼睛等待死亡的來臨。一陣顫抖後崔斯坦與伊索德睜開眼睛,舉目所及只剩對方一人。「這是死後的世界,還是瀕死的瞬間?這迷幻的片刻,我第一個看到的只有你。我們終於可以面對真相了吧?我們一直都渴望著彼此,不是嗎?」他們掙扎著朝對方摸索過去,抱個滿懷。「為什麼現在比起之前,我們更像真正活著了呢?」
帷幕突然打開,他們被拉扯分開。伊索德被披上華麗皇袍,崔斯坦則茫然地望著庫文納爾,原來布蘭格妮在恐懼中給他們喝下的不是毒藥,而是媚藥。從死裡的真實回到生裡的虛幻,船已經靠岸,而不遠處馬克王正帶著群眾的號角歡呼在碼頭上迎接他們。
第二幕
崔斯坦與伊索德下船時那蒼白慌亂的神情,全被梅洛特看在眼裡。伊索德與馬克王成親後幾天,梅洛特建議舉行一場夜間狩獵,這讓崔斯坦與伊索德下船後第一次有機會幽會。
夜晚的皇宮花園裡,布蘭格妮警告關於梅洛特的神情與可能的圖謀,但滿腦子想著崔斯坦的伊索德哪裡看得到這些。布蘭格妮責備自己當時給他們喝下了錯誤的藥水造成今日困境,伊索德則讚美愛情女神偉大的力量救了她一命,把她從一心求死的絕望恥辱中拉回,重新賦予她熱情的靈魂。她滿心歡喜期待幽會,遠方馬克王眾人打獵的號角聲,在她聽來卻是潺潺清流悅耳動人的歌聲。伊索德自己奔向火炬,奮不顧身地熄滅了它——這是與崔斯坦約定的訊號。忠心的布蘭格妮只能登上高塔為伊索德守望,陰暗的花園裡,伊索德聽到自己興奮的心跳聲彷彿越來越響亮,她終於能夠面對那從未解決的渴望。
崔斯坦出現了,黑暗中兩人激動相擁愛撫,一陣胡言亂語。儘管在宮廷裡每日相見,此時的相見卻才是真正的「重逢」。他們感慨火炬與白晝的光亮阻擋他們相會,彼此告白以往的謬誤:那曾經束縛他們、冷酷而蠻橫的榮耀與名聲、人世間的虛榮妄想,使得他們遲遲不願承認兩人之間的情感,甚至讓崔斯坦做出了把伊索德嫁給自己舅舅的可怕決定。
伊索德也傾訴她那無法活著面對的矛盾,她承認自己當初在船上就是要給他喝毒藥,再跟他同歸於盡,而與她所愛的人同死,又祕密地像是一種結合的願望。崔斯坦感謝她給了他「贖罪」的機會,原本他也想接受這一死,然而這死藥卻為他開啟新世界:
穿過那死亡之門,
把我沖向那廣闊坦蕩,向我開啟的——
我只曾在夢中看見的,黑夜的神奇國度。
——第二幕〈黑夜的神奇國度〉
是的,在視不見物的黑夜裡,他真正地「看到了」。他向伊索德分享這黑夜的神聖與喜悅,在彼此的懷抱裡,他們水乳交融,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區隔都消失了。
花園角落隱約傳來布蘭格妮在守望的歌聲,像是白日的遙遠回聲。伊索德問崔斯坦,他們的愛,是否會被死亡消滅?崔斯坦說:「死亡能消滅的,只有阻擋我永遠愛你的那些事物罷了。」伊索德若有所悟:即使是死亡,也只能成全他們。那裡不會有恐懼、不會有妄想,甚至也不再有「崔斯坦」與「伊索德」之分。這便是神聖崇高的〈愛之夜〉、愛之死。
花園門口突然傳來庫文納爾的喊叫,要崔斯坦快逃。繾綣難分的兩人還來不及回神,已經被梅洛特和馬克王眾人包圍了。天色已然破曉,黑夜終於還是褪去。梅洛特激動地向馬克王表示,自己並沒有冤枉崔斯坦,他的一切動機都是出於對國王的忠誠,擔憂國王的聲名與榮譽。
馬克王沒有讚賞梅洛特,他太心痛了。因為跟他新婚妻子偷情的不是別人,而是他最忠實、最勇敢、最親愛的崔斯坦。〈馬克王的獨白〉述說崔斯坦做過的好事,他無私心的請願與懇求……這所有的事情為什麼演變成這個結果?崔斯坦為什麼要花這麼大力氣、付出那麼多代價,超越了仁至義盡的程度,最後只是為了在花園裡跟王后偷情?馬克王自問,到底自己做錯了什麼,要橫遭此羞辱與傷害?
崔斯坦看著馬克王,沒有回答他的問題。他轉頭問伊索德,是否願意隨他回去那黑夜的國度?伊索德平靜地說,他指出的路,她當然會忠心地跟隨。沒有人聽得懂他們,只看到崔斯坦得到回答後,溫柔地吻了伊索德。梅洛特大怒拔劍上前,痛罵他叛徒,要為國王出一口氣。崔斯坦望著梅洛特,這個朋友總是那麼關心他,卻選擇揭發他。該不會是伊索德的美貌也讓梅洛特鬼迷心竅?
崔斯坦也拔劍,但他沒有選擇一戰,而是在眾人驚愕中讓劍落下,被梅洛特刺穿。對崔斯坦來說,他又再次一心求死。這次,他希望不必等太久。
第三幕
崔斯坦受傷垂死,被庫文納爾帶回布列塔尼。第三幕序奏描述傾頹荒廢的家園,還是這世界本質上的荒蕪虛空?只有牧羊人陪伴,昏迷的崔斯坦終於悠悠醒來,庫文納爾高興地告訴他,已經請人去帶伊索德前來為他醫治。
崔斯坦聞言瞬間振作起來,激動地催促庫文納爾快去守望。在崔斯坦興奮的幻想裡,船就立刻現身地平線,朝這裡飛快駛來。但回答他的,只有憂傷悲訴的牧笛。
在這淒涼的曲調裡,崔斯坦回顧悲傷的一生,他是如何失去父母,又是如何注定此生命運——他注定一生要在渴望中痛苦,直到死去。現在折磨他等待伊索德的渴望,當年也是這樣把他送到愛爾蘭,讓他遇見伊索德,讓他嘗到那絕望的愛情,使他甘願喝下伊索德遞上來的毒藥,以為那會解脫他的折磨,然而喝下後才知道,使他在悲歡離合中喜悅而受苦的,正是他自己。庫文納爾似懂非懂地嘆息:
啊,愛的欺騙!啊,愛的煎熬!
世界最美好的幻夢,對你做了什麼!
他現在躺在這裡,那快樂的人,
沒有人像他這樣愛過與被愛。
——第三幕〈崔斯坦的獨白〉
船應該快到了吧!此刻的等待真是焦灼漫長,度日如年。崔斯坦的幻覺裡看到的不只是船,還有美麗的伊索德踏著浪花而來。這次終於沒有失望,守望的牧羊人吹出愉快的曲調報喜。一艘船驚險地駛過暗礁,離岸越來越近。
崔斯坦已經無法再留在病榻上等待,他瘋狂地拆掉自己的繃帶。當伊索德終於把崔斯坦抱進懷裡時,竟只剩最後一眼、最後一口氣。伊索德絕望地呼喊,尋找崔斯坦身軀上的傷口,但他已經喜悅滿足地閉目而逝。她悲痛地昏倒,庫文納爾隨後進來,看到眼前場景,愕然無語。
牧羊人通知庫文納爾,後面還有第二艘船。船上下來的,是馬克王與梅洛特。庫文納爾率領部眾,要跟這些害死崔斯坦的混蛋拚命。布蘭格妮試圖上前講理未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庫文納爾把梅洛特不由分說打死了,還想繼續傷害馬克王,但他終究不敵眾多侍從,以身殉主。
最後馬克王只見一地悲慘狼藉,伊索德昏死在崔斯坦身邊,也不知聽不聽得見布蘭格妮與他說的願意成全兩人的話。
伊索德悠悠醒轉過來,身邊一切悲慘與殺戮彷彿她全都沒有看見。她已經脫離了無法接受崔斯坦死亡的悲痛,重新領悟到他們在那神奇黑夜裡得知的真理。這超脫的喜悅澎湃升騰,也帶走了她。他們現在終於可以永遠地結合,攜手回到那神聖的國度。這既不是殉情,也不是心碎,而是真正的昇華。
在起伏波濤中,
在鳴響迴聲裡,
在世界氣息龐大洪流裡——
淹沒、
下沉——
無意識的——
至高歡樂!
——第三幕〈昇華〉
《英雄與掙扎——華格納歌劇 唐懷瑟&崔斯坦與伊索德 戲劇音樂深度解析》書摘
《唐懷瑟》劇情介紹
文/詹益昌
第一幕
幕啟時,一位中古日耳曼的情歌騎士唐懷瑟,沉溺於維納斯山縱慾享樂的洞窟裡。他雖然彈琴讚頌維納斯女神,感謝她讓他唱出的歌曲,但終究渴望人世,不顧維納斯的恐嚇、誘惑與詛咒,最後喊出聖母瑪利亞之名而回到人間。一群朝聖者行列正前往羅馬懺悔贖罪,唐懷瑟遭遇瓦特堡領主與情歌騎士等舊識的狩獵行列,原本想迴避眾人,但聽到其中一位騎士沃夫蘭勸告,提起領主姪女伊莉莎白的名字而改變主意,同意跟騎士們回到...
作者序
信不信由你,除了2016-2019年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尼貝龍指環》以外,華格納十部成熟作品中,只有《唐懷瑟》曾經在台灣完整上演過——而那還是1976年,文化大學音樂系的製作、包克多指揮,已經快要半個世紀以前的事了。這四十五年之間,據我所知《漂泊的荷蘭人》、《崔斯坦與伊索德》、《指環》、《帕西法爾》曾經各有過一次全曲音樂會形式或半舞台演出,就這樣了,至於《羅安格林》、《紐倫堡名歌手》還在翹首等待中。
因此,當我們知道這個樂季會有音樂會形式的《唐懷瑟》與《崔斯坦與伊索德》演出,當然要不顧一切地把這本專書出版問世,不然天曉得還要等多久……
如何下個標題以便合理地把這兩部歌劇集合在一本書裡,著實讓我們傷了一番腦筋。後來想出「英雄與掙扎」,倒是越看越覺貼切。唐懷瑟在三幕的每一幕都在掙扎,但他的掙扎是常聽到的「靈與肉的掙扎」嗎?崔斯坦與伊索德兩人在掙扎的又是什麼?這些英雄們最後如何從掙扎中解脫?我衷心希望——
歌曲所能奇妙地喚醒與激起的,
今日且讓它揭露闡明。
那美好的藝術,將如此做到!
夜鶯基金會執行長 詹益昌
信不信由你,除了2016-2019年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尼貝龍指環》以外,華格納十部成熟作品中,只有《唐懷瑟》曾經在台灣完整上演過——而那還是1976年,文化大學音樂系的製作、包克多指揮,已經快要半個世紀以前的事了。這四十五年之間,據我所知《漂泊的荷蘭人》、《崔斯坦與伊索德》、《指環》、《帕西法爾》曾經各有過一次全曲音樂會形式或半舞台演出,就這樣了,至於《羅安格林》、《紐倫堡名歌手》還在翹首等待中。
因此,當我們知道這個樂季會有音樂會形式的《唐懷瑟》與《崔斯坦與伊索德》演出,當然要不顧一切地把這本專書出版問世,...
目錄
體例說明
序
-唐懷瑟-
《唐懷瑟》的創作背景與音樂手法
靈與肉的掙扎?
《唐懷瑟》的音樂主題
《唐懷瑟》劇情介紹
中德文歌詞與音樂解說
第一幕
德勒斯登版 附錄一、二
第二幕
德勒斯登版 附錄三
第三幕
-崔斯坦與伊索德-
愛的紀念碑——《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創作背景
叔本華共同筆記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音樂動機
《崔斯坦與伊索德》劇情重組
如何克服崔斯坦障礙
中德文歌詞與音樂解說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歌劇精選唱片 曲目清單(請參見封底折口)
體例說明
序
-唐懷瑟-
《唐懷瑟》的創作背景與音樂手法
靈與肉的掙扎?
《唐懷瑟》的音樂主題
《唐懷瑟》劇情介紹
中德文歌詞與音樂解說
第一幕
德勒斯登版 附錄一、二
第二幕
德勒斯登版 附錄三
第三幕
-崔斯坦與伊索德-
愛的紀念碑——《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創作背景
叔本華共同筆記
《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音樂動機
《崔斯坦與伊索德》劇情重組
如何克服崔斯坦障礙
中德文歌詞與音樂解說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歌劇精選唱片 曲目清單(請參見封底折口)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