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彰化,但為花蓮奉獻一生;
他不是原住民,但在花蓮他的名字可以和原住民音樂劃上等號。
林道生,是繼郭子究之後,花蓮重要的音樂家,也是二戰後第一批臺灣本土培育的音樂教師。
他出生於日本殖民末期,才剛學了幾年日文,就必須改學南腔北調的中文。他選擇進入師範學校讀書、填補小學教師的空缺,畢業後第一次教的學生只小自己三、四歲。在求學的過程中,他受到張人模老師的啟發開始自學音樂,而且藉由幫老師顧宿舍得到練琴的機會。在外島服兵役,他身為色盲卻受訓當駕駛兵,因為長官說「戰場上沒有紅綠燈」;在部隊的枯燥生活中他打開了文藝創作的大門,因為胞弟在白色恐怖時期涉入匪諜案而創作愛國歌曲以示忠誠。日後,當他代表臺灣參加亞洲作曲家聯盟的國際交流會議,中國代表還對他說「請少寫一點罵我們的歌曲」。他一生在花蓮從事教職,但從亞洲作曲家聯盟的視野摸索現代音樂創作技法,最後踏遍200多個偏鄉部落,在原住民歌謠中找到創作的原點。
除去在音樂方面的卓越貢獻,林道生80餘年的人生也反映臺灣社會走過的歲月。藉由姜慧珍的文字,音樂家對人生的幽默回望,和他活過的這段時代交響,回聲陣陣繞梁。
「(林道生)對於花蓮甚至臺灣音樂界及原住民民謠的發展和貢獻難以用文字形容,無論在創作或教育傳承上皆為大家的典範。」──2012年花蓮縣文化薪傳獎特別貢獻獎評林道生
作者簡介:
【口述】林道生
1934年生於彰化,6歲時隨父母舉家搬遷至花蓮。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校(改制更名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後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併)畢業,臺灣重要的音樂家、原住民研究學者,致力採集原住民歌謠。曾任教於玉山神學院、國立東華大學、慈濟大學等校,現已退休。2010年獲頒中國文藝協會音樂榮譽獎章,2012年獲頒花蓮縣文化薪傳獎特別貢獻獎。
【文字整理】姜慧珍
曾任報社記者,從事文字工作。
喜歡傾聽生命故事,領會四季風景。
章節試閱
〈武運昌盛從軍去〉(節選)
(前略)
教唱新兵軍歌
剛進部隊,他隸屬九十二師二五四團,第一個月在部隊裡操練,第二個月開始有戶外操練,還要唱軍歌。臺灣兵不太會說國語,學唱軍歌也是難事。
早期部隊裡的軍歌是由政工幹部學校(今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出身的人來教。軍歌通常搭配行軍的步伐來唱,因此大多是二拍或四拍的歌曲,如果是三拍的曲子很難配合雙腳走路,因此起音很重要。教唱的人這麼起音:「反共的時候到了,一二三唱!」最後一個字要落在右腳,士兵的起音才能落在左腳,若拍子算錯,就會陣腳大亂,又是招來上級一頓痛罵。但沒學過音樂的,很少注意到這個細節。於是,整個星期都唱不好,被罵了一星期。
林道生實在忍不下去了,私底下找輔導長商量,他說不是士兵唱錯,是起音的人不懂方法。他在學校是教音樂的,知道問題出在哪。輔導長不太理解,反問「音樂老師又怎樣?」林道生向長官說明,在操場教學生行進時唱歌,有時會喊「一二三唱」,有時是「一二唱──」,取決於那首曲子是幾拍開始的。輔導長當場要林道生示範一次,大致了解問題癥結。
於是,輔導長要求之後軍歌由他起音。士兵們也感到納悶,自從換人起音,以前腳步錯的曲子,居然全對了。軍歌教唱的責任自然落在他身上,通常是晚上加練。另一個問題又來了,教唱國語歌沒那麼容易,面對的又不是學習啟蒙階段的兒童,而是已經使用日語、臺語、客語二十年的青年男子,要配合節拍、步伐唱出雄壯威武的紀律和氣勢,也稱得上林道生的教學歷練之一了。
〈軍中文藝青年〉
被派駐澎湖服役,遇到休假日,他就往圖書館跑。他常和一位來自臺南的郭姓同袍相約到馬公市的圖書館,郭喜讀小說,他偏愛詩集,尤其是宋詞。通常阿兵哥放假,就愛到市區遛躂,他沒有閒錢可供娛樂,書籍成為假日得以放鬆身心的場域。兵營裡交誼廳的書籍,不出國軍五大信念「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這類死硬派的文宣刊物,儘管離島圖書館藏書量不豐富,總比軍中強多了。
在菊島服役一年多,他只回過臺灣本島一次,那次還是因為身兼營長翻譯的他,陪同營長赴高雄接新兵,他主要負責日語、臺語和客語的翻譯,行程隨著長官走。其餘放假時間,一來沒有多餘的錢支付回花蓮的交通費,再者回家一趟得歷經船運、鐵路和公路的轉乘接駁,曠日費時,不如將這些時間用來閱讀,倒讓日子充實不少。在只有照表操課的軍旅生涯,文學的滋潤像是沙漠裡的綠洲。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臺灣進入全面戒嚴,戒嚴時期軍警機關頒行一系列限制或剝奪人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行政命令。一九五○年因韓戰爆發,美國驚覺東亞防線的重要性,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同時啟動美援,穩定島內經濟,卻迫使臺灣納入世界冷戰體制。
同時,國民黨政府以文學作為政治動員的工具。在民間、軍中展開文藝運動。一九五○年成立「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這個官方主導的組織,主要獎助撰寫反共文學的作家。五月四日訂為文藝節,當天並由百名作家成立「中國文藝協會」(簡稱「文協」),黨政軍要員均出席成立大會,其中包括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
「文協」的會章明確揭示「發展文藝事業,實踐三民主義文化建設,完成反共抗俄復國建國」為宗旨,並與軍中文藝相輔相成,由「文協」負責組織作家到軍中訪問,並舉辦「中華文藝獎」、「國軍文藝獎」鼓勵軍中文藝創作。其目的仍不脫離政治宣傳。
一九五○年到一九五四年,蔣經國任內的國防部總政治部,建立軍中政工制度,號召「文藝到軍中去」,對軍中文藝的建立扮演重要角色,鼓勵作家提供軍中創作所需,指導官兵文藝創作。一九五四年國防部設置「軍中文藝獎金」,在兩岸戰事未歇的年代,這類文學和音樂創作,形成軍事反攻、提振士氣的主旋律。一九五五年蔣介石提出「戰鬥文藝」主張,更加積極地定位近身肉搏的立場。
在此大環境氛圍下,林道生寫下第一首比賽的創作曲譜,他不記得確切的比賽名稱,似乎是「澎湖陸軍文藝獎」之類的。長官希望有更多人投稿參加,想起常看到林道生伏案書寫,雖是代筆回信,也應稱得上「會寫」、「能寫」的等級。班長、輔導長紛紛鼓勵他投稿試試。當時競賽項目有文學、作曲等類別,他以〈我們在澎湖島上〉、〈確保金馬歌〉報名音樂類作曲項目,分別得到銀獎和佳作。
〈我們在澎湖島上〉作詞者賴恩繩是林就讀花師時一年級導師,原創作名為〈我們在金門島上〉,因林在澎湖服役,順勢改了歌名,內容主要歌頌戰地前線固若金湯,軍人個個身懷堅定的民族意識。如:「誓為拯救同胞 效命沙場」、「我們是民族的鬥士 保衛臺灣的鐵錨」、「我們要反攻回去 把共匪殺光」。
另一首〈確保金馬歌〉作詞者張木順,與賴恩繩一樣是福建人,為林道生明禮國校的同事。這首歌以七個字和五個字的句子為一組,呈現規律的架構,同樣以反共殺匪為創作宗旨。歌詞如下:
金門馬祖風光好 地勢又險要
屹立海中任浪濤 壯士志氣高
枕戈待旦殺共匪 衛我臺灣島
反攻號角一聲響 金馬先騰耀
軍民合作團結起 確保我金馬
快把匪俄齊打倒 拯救我同胞
從歌詞用字,不難想見曲調亦是慷慨激昂,引人熱血沸騰。
首次參賽即獲獎,對一位新手而言,無疑振奮他對音樂創作的憧憬,部隊也給他放了榮譽假。頒獎典禮很正式,應該是在馬公市防衛司令部舉行。車子一進門就聽到廣播:「歡迎各位軍中的作家蒞臨!」林道生心想,怎麼突然就變成作家了?一顆心像鼓脹的氣球,飄呀飄地飛上了天。頒獎後還有餐會,招待出席者。他看到滿桌豐盛佳餚,遠遠好過部隊上百倍。有獎狀、獎金、還能飽餐一頓,他決定每年都要參加。
時隔一甲子,林道生談及勾起他當年強烈作曲動機的竟然是美食,不禁莞爾。這個契機點燃他對音樂創作的火苗,持續了六十多年。
〈音樂教學的可能〉
他熱愛鋼琴,在花師期間勤於練琴,當了老師也未曾鬆懈。家裡沒有鋼琴,但明禮國小大禮堂有。林道生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梳洗後,從明禮路的家步行到學校,練習一小時鋼琴,回家吃早餐,再到學校教書。這個習慣持續到他終於存夠錢買了一架堪用的舊鋼琴,才得以在自家練琴。
林道生並未以演奏家為職志,卻不斷琢磨演奏技巧,對他來說,學校音樂教師不應只停留在教科書的樂理、曲譜和唱法的教授,教師自身演奏能力提升的同時,是音樂素養內化的修練,沉浸在音符詮釋,也從音樂引導更多路徑的可能性。
在其後來翻譯小石忠男《世界名鋼琴家》再版的「編譯者的話」中,林道生提到對鋼琴的鍾愛:「鋼琴本身具有自立的能力,鋼琴家可以獨立演奏,無須與其他音樂家共同演出,尤其像貝多芬後期的作品──鋼琴奏鳴曲,更是全為鋼琴獨奏而寫的。今天世上的樂器演奏家雖然很多,但是在音樂與人、技巧與精神的直接結合上,能有完整表現的樂器,除了鋼琴以外別無其他。」
帶學生到中廣錄音
林道生常用自創歌曲作補充教材,為了讓音樂課這種無關升學的「娛樂性」科目,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對生命帶來的喜樂,他特別情商學校附近的中廣花蓮台,安排學生體驗錄製歌曲。
他事先選定要錄的曲子,在學校演練一番,錄音當天帶著學生從明禮國小步行到學校後山的中廣花蓮台。孩子們雀躍地期待這輩子像「歌星灌唱片」的初體驗。錄完音,電台告知「放送」時間。由於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收音機,他還熱心地安排哪幾位到最近的同學家,時間一到,家長比孩子熱切地聚集在安排好的同學家,守在收音機旁,當童真的歌聲從機械盒子傳出來,大夥兒開心得彷彿真的成了歌星。
求學過程,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舉動都可能在某位學生的心裡,留下深刻與深遠的影響。帶學生到電台錄音,在當年物質不豐的花蓮,是極為難得的教學方法。林道生八十多歲參加明禮國小校友舉辦的同學會,白髮蒼蒼的師生相聚,學生們仍津津樂道「老師帶我們到電台錄音」。想必直到老後,在某個寧靜的時刻,耳畔會響起那時反覆練唱的情景,心底跟著打起拍子,純真年代的點滴為枯乾的心注入活水。
〈優良教師的光環與監控〉(節選)
(前略)
我家有匪諜?
一九六○年代後期,林家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林存本最小的兒子林晚生被警總逮捕,罪名是有通匪嫌疑。那個年代是抄家滅族的重罪,林道生多次探視羈押中的弟弟,林晚生極力否認,對諸多指控感到不解。
林道生透過北部音樂界友人找到值得信任的律師,多方打聽和疏通,至少讓林晚生保住性命。判決後,於一九六九年十月下旬移送臺東泰源監獄,刑期五年。
礙於林道生的教職工作,鄭輕煙不讓他因為探監而惹上麻煩,獨自赴臺東探視小兒子。
一九七○年二月八日,泰源監獄的政治犯策畫越獄行動,過程中衛兵遭到刺殺。這起事件,讓官方以策反疑慮,將全體受刑人移監至綠島,多人也因而受到延訓處分,林晚生由原來的五年刑期延長為七年。
二○○四年一月十七日,總統陳水扁頒發林晚生一紙「回復名譽證書」,表達國家對於當年冠上的莫須有罪名致上歉意。而林晚生七年的囚禁,對林家蒙上的陰影和恐懼超過二十年。
祝壽音樂會
一九六六年九月十七日,林道生指導的蓮韻合唱團在花蓮女中大禮堂舉辦音樂會。蓮韻合唱團是愛好音樂的青年男女組成的業餘團體,成員約有三十多位。戒嚴時期對集會遊行管制嚴格,即使是藝文性展演也受到限制,若以蓮韻合唱團或林道生的名義申請必定不會核准。
當時他在中廣花蓮台兼任一個未掛名的音樂節目,為了申請流程順利過關,由中廣提出申請,林道生留存該場演出節目單印著「慶祝 總統八秩華誕──花蓮蓮韻成人合唱團演唱會」,演出者王挽危,是當時的後備司令,林道生透過後備軍人輔導單位的人脈去跟司令溝通取得同意。
為了符合音樂會旨意,林道生特扡創作開演的前兩首曲目〈慶祝 總統華誕〉、〈恭逢大典頌元戎〉,作為祝壽曲,音樂會最後壓軸曲目則為〈復國歌〉。該場音樂會由林道生指揮,明義國小欒珊瑚老師鋼琴伴奏,在地《更生日報》刊登演出訊息,描述「輕柔的音韻優美的旋律,節節均搏得全場盈千觀眾雷動的掌聲」,藝文演出用濃厚的政治味包裹,儼然是當時的常態。林道生不諱言地說,現場也有相關單位在監聽,大家心知肚明。
愛國歌曲宣誓忠誠
那段時間,林道生拚命地創作和寫作。除了校歌的委託,音樂雜誌翻譯的邀稿,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愛國歌曲和現代音樂。
在軍中服役有參與作曲比賽的經驗,從一九六五年開始舉辦的國軍文藝金像獎,林道生幾乎無役不與。主要原因是高額獎金,幫他謄稿的妻子到了徵件期間,會頻頻提醒他「該作曲了」。另外,行政院新聞局優良歌曲獎也是林道生細心耕耘的園地。上述兩個競賽,他陸續得到不錯的成績。
一九七一年五月四日,三十八歲的林道生獲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第十二屆音樂歌曲作曲獎文藝獎章,地方報刊載是「東部文藝作者,第一位獲此項榮譽」。
也是在同一年,他以清唱劇《辛亥革命頌》摘下第七屆國軍文藝金像獎音樂類作曲銅像獎,獎金一萬元。他是以「花蓮團管區後備軍人,上等汽車駕駛兵」身分參賽,作詞者黃成祿曾與他是美崙國中同事,後調至花蓮女中服務。當年歲次辛亥,該作品是以「國父領導革命成功」六十週年為主題。同年十月二十七日,為慶祝總統蔣介石華誕,也在中國電視公司播放林道生參與第二屆國軍文藝金像獎的佳作作品〈偉人頌〉(劉政東作詞),臺北樂友合唱團演出,十個樂章共二十五分鐘。
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三日,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出版《金門行》樂譜,為頌揚「八二三炮戰」勝利二十週年,作詞汪振堂為派戍金門多年之軍人,曾參與八二三戰役。一九六五年第三次奉派金門時寫下〈金門行〉長詩。林道生於一九七四年五月應邀出席花東地區藝文大會,獲汪振堂贈詩。
他在樂譜附上的〈譜成之後〉一文,自述譜曲歷程。原詩長達六十四頁,不是單靠衝動就可以完成,但詩中的旋律和節奏都很適合譜曲。動筆那天是一九七四年六月六日,恰是二戰盟軍登陸諾曼第的日子,期間他與汪振堂就詩文主題、旋律和節奏等交換意見,但之後他忙著參加亞洲作曲家聯盟(The Asian Composers’ League,簡稱ACL)的會議和作品發表而擱置。
一九七七年九月三日軍人節的前夕,忽然想到隔年就是「八二三炮戰」二十週年,才又繼續動筆。十月間某天回家在《中央日報》副刊被一篇〈金門大捷──為金門(古寧頭)戰役二十九週年而作〉的文章所吸引。作者葉師燕提到他在十九歲的青澀年紀站在古寧頭海灘的第一線,以美式三零步槍和匪軍打了一場激烈的戰爭。林道生反覆閱讀在槍林彈雨下的軍人心情,大受激勵,於十一月十五日完成全曲。
從他服役第一次參加軍中文藝的作曲,到一九八四年獲得第二十屆國軍文藝金像獎為止,前後將近三十年,創作與戰鬥和愛國主題的音樂,他說這是為了高額獎金來貼補家用,當然也與臺灣社會和政治氛圍關係密切。
胞弟林晚生被冠上「通匪」,林家免不了遭到監視,尤其家人中不少擔任教職。他有一個學生是公家單位的人事,私下給林道生忠告說:「老師,你會作曲,多寫一點愛國歌曲,讓上面的人知道你很愛國,可以減少一點麻煩。」
林恆毅對小叔叔入獄的事並不清楚,應該是家中大人避免讓孩子知道太多。但他的印象中,每個月固定有一個人上門拜訪,是位很客氣的基督徒。每次來,他和父親兩個人就嘀嘀咕咕交談,就像警察查戶口一樣,這樣很多年。直到林道生到玉山神學院,林恆毅在花中教書,對方偶爾還會來。一九八○年代,小叔叔沒和林道生一家同住,但林道生寫愛國歌曲,是忠黨愛國的人,是模範青年又是優良教師,就由他當林晚生的保人。林道生一直沒有跟孩子們說那個人是做什麼的。
解嚴以後他的父親才開始談,二二八的時候他們都在做什麼事,藏了多年的祕密讓他捏了把冷汗。林恆毅慶幸還好爺爺過世得早,不然以他的左翼思想,也會捲入政治紛擾。
〈武運昌盛從軍去〉(節選)
(前略)
教唱新兵軍歌
剛進部隊,他隸屬九十二師二五四團,第一個月在部隊裡操練,第二個月開始有戶外操練,還要唱軍歌。臺灣兵不太會說國語,學唱軍歌也是難事。
早期部隊裡的軍歌是由政工幹部學校(今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出身的人來教。軍歌通常搭配行軍的步伐來唱,因此大多是二拍或四拍的歌曲,如果是三拍的曲子很難配合雙腳走路,因此起音很重要。教唱的人這麼起音:「反共的時候到了,一二三唱!」最後一個字要落在右腳,士兵的起音才能落在左腳,若拍子算錯,就會陣腳大亂,...
推薦序
推薦序 從原住民劇場創作泛起的漣漪──我們
約莫是十五年前的青春年華,我擔任原舞者年度製作《大海嘯──太巴塱阿美族神話故事》的舞者與現代場編導,抱著回歸祖靈發源地的田調之心,我和所有團員一同協力上山。也就是在那時,結識了採訪並記錄原舞者創作旅程的慧珍。
當時我們都承載著對藝文志業的憧憬,在前方不知為聖途的山徑一路跌撞,往那道、那條、那片泥濘而險峻的深林邁去。穿著雨鞋、背上盛滿祭品的竹簍,繫在都市人肩頸上的還有晃噹晃噹的罐頭、吐司、巧克力、營養口糧,林林總總一大堆。鋪在這些興奮情緒之上的,還有向祖靈訴禱的米酒與竹杯──我們出發了。
仰頭一望是九百二十六公尺的奇拉雅山(Cilangasan),那時山下的我們秉著一股使命,想要將遠古流傳中的阿美族發源聖地,藉由這一步一腳印的向上溯源,轉化為原住民劇場創作的宇宙時空。當時浩浩蕩蕩的壯志,連貓公部落垂直上下的每一寸冷冽空氣吸起來都格外有靈性,而那段記憶、感受,至今仍強悍地在心中留有一席之地,彷彿再更莊嚴一些、再更沉斂一點,當年躲避大洪水的阿美族祖先Doci、Lalakan兄妹就會隱現在前方濃霧的山壁,說:「終於回來啦。」
那一年,二○○七年,我是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所的表演組研究生,心中潑灑著對原住民劇場創作的使命、義務,千頭萬緒;身為一名鄒族與閩南混血的都市原住民,這種亟欲探勘生命原貌本質的存在意識,驅使著我義無反顧地在新北淡水與花蓮壽豐之間,每週通勤往返,不厭其煩。我自己的生命原鄉在阿里山,是人們在哼唱〈高山青〉時都會無意識讚歎起來的山頭,只是在多年後「阿里山」於我的創作生涯中烙印出鑄痕之前,奇拉雅山先扎了蔓延的根。
慧珍陪著我植栽了這一路像是葉紋脈絡般的創作之路。
奇拉雅山對於我和慧珍的相遇有著藝術創作上的身分意義,我們都是親近原住民文化的有志之士,差別只在我是未曾在部落長大的淡水原閩混血囝仔,而她是後山花蓮在地的客家小孩。面對這塊滋養我們的原生土地,我有魂牽夢縈的身分認同,她則有心心念念的文化採訪使命。在這樣的碰撞下,我們彼此扶持,戰戰兢兢地走上這一段未知的山徑。
即使十五年過去,我仍舊記得當時那一抹陰鬱的白色天空,屢屢掀開又闔上的灰色霧簾,層層疊疊的綠色林相,跨了一尺又邁開兩步的褐色橫木。而這一切的歷歷在目,都疊映著在前方以聲調與身影牽引著原舞者大隊人馬的我,和在我身後亦步亦趨、一同前進的慧珍。當時身體上的疲累實在是一種負荷,即使一如淨化心靈的藝乘之心都難以抵擋都市人的身體痠痛現象,但慧珍全程咬牙地硬頸精神,每每回頭看見她仍然維持著優雅地吁吁喘氣之時,我知道她未來必定有著令人驚奇的能量。
往後十五年的創作生涯中,我從追本溯源的原住民劇場初探,攀岩跨溪來到人物生命誌的劇情描摹;從當時熱血拚命的劇場小伙子,轉身已是擔任影視編導演的四十歲初老人。一路,慧珍都遙遙地給了我非常大的支持與力量,這是一股無以名狀的波光,就像被遮蔽的山林,即使看不見陽光,最終還是會轉往溫暖的方向。即使少了聯繫,卻多了更多的祝福。
多年之後的此時,有幸因著這難得的緣分為她的新書寫上幾字推薦,更是我義不容辭的殊榮。我不敢怠慢,我著實地字字閱讀,在她的字裡行間我重新認識了林道生老師的音樂創作之路。慧珍的行文與條理一如她本人一般,理性的陳述服貼在溫暖的關懷之上,文字的畫面直達讀者的鼻前,卻又禮貌地保持著謙和而舒服的距離。
讀著她的文字,我真正地跟隨著林道生老師的一生志業與付出,坐上了一趟巡繞於歷史光輪的遊園列車,列車嘟嘟嘟,帶著我認識了後山音樂家在大時代跌宕下的創作脈絡。日治時代的炮火撥弄、國民政府時期的環境輾壓,都不影響林道生老師對於創作的嚴謹與自持,直至花蓮玉山神學院時期的原住民音樂傳承使命,林老師像是我在這一路戲劇創作生涯中的明鏡,我仔細地看著文章中的那些曾經,都彷彿對照著今日此時對於原住民戲劇創作仍堅毅篤定的自己。
我不是矯情,我真的在全書的後段,看得熱淚盈眶。看著林老師對原住民音樂創作的堅持與熱愛,我真的備受感動。那個感動是後勁強烈的,因為慧珍的筆觸給了讀者相當的反覆咀嚼反響空間,就像隔水加熱的心頭,一波又一波帶著暖意的漣漪,隱隱地來,再來,再來。
蘇達 二○二一.八.十七
推薦序 從原住民劇場創作泛起的漣漪──我們
約莫是十五年前的青春年華,我擔任原舞者年度製作《大海嘯──太巴塱阿美族神話故事》的舞者與現代場編導,抱著回歸祖靈發源地的田調之心,我和所有團員一同協力上山。也就是在那時,結識了採訪並記錄原舞者創作旅程的慧珍。
當時我們都承載著對藝文志業的憧憬,在前方不知為聖途的山徑一路跌撞,往那道、那條、那片泥濘而險峻的深林邁去。穿著雨鞋、背上盛滿祭品的竹簍,繫在都市人肩頸上的還有晃噹晃噹的罐頭、吐司、巧克力、營養口糧,林林總總一大堆。鋪在這些興奮情緒之上的...
目錄
推薦序 從原住民劇場創作泛起的漣漪―我們/蘇達
序曲
▍第一樂章 童年 東漂
彰化林家
北濱街的童年
那些後山教我的小事
戰爭世代
終戰與父親過世
▍第二樂章 困乏中的綠芽
寡母孤兒度日難
花蓮師範學校求學
愉快的音樂課時光
▍第三樂章 少年先生
母校國小教員
花蓮大地震
西索米送葬樂團
新社婚宴採集歌謠
▍第四樂章 軍中文藝練習曲
練琴譜出的戀情
武運昌盛從軍去
軍中文藝青年
▍第五樂章 成家立業
音樂教學的可能
慈父當家
優良教師的光環與監控
現代音樂的衝擊和進化
親情悲喜
▍第六樂章 原住民音樂創作
連結部落與西方音樂的教學
親人般的師生情誼
融入教會學校
原住民音樂研究與著述
郭子究音樂會與手稿出版
▍第七樂章 樂 不停歇
原音之美
現代詩的另一種面容
天啟音緣
▍第八樂章 回望 前行
後記
附錄 林道生生平大事記
推薦序 從原住民劇場創作泛起的漣漪―我們/蘇達
序曲
▍第一樂章 童年 東漂
彰化林家
北濱街的童年
那些後山教我的小事
戰爭世代
終戰與父親過世
▍第二樂章 困乏中的綠芽
寡母孤兒度日難
花蓮師範學校求學
愉快的音樂課時光
▍第三樂章 少年先生
母校國小教員
花蓮大地震
西索米送葬樂團
新社婚宴採集歌謠
▍第四樂章 軍中文藝練習曲
練琴譜出的戀情
武運昌盛從軍去
軍中文藝青年
▍第五樂章 成家立業
音樂教學的可能
慈父當家
優良教師的光環與監控
現...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