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做過許多浪漫唯美到叫人瞠目結舌的事,
開起來像花朵,聽起來像神話
對於書法的那種純潔、真實的熱愛,往往到了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生前被漢字神祕的牽扯所吸引,便將摯愛的書法真跡帶進墳墓,繼續陪伴自己⋯⋯
►我就是要把《蘭亭序》帶進墳墓 !一字千金的「千古一帝」
管他是篡權的、直系的,是兒子、媳婦、重孫子……
只要沾了「書法」這倆字的邊,通通光榮地進家譜,世代相傳!
這位開創貞觀之治的明君因愛羲之書法,親自為之撰寫了一段御評,也就是《王羲之傳贊》,此時王羲之已作古250多年了。
•每日除了上朝那點事,就是摩挲那些紙
他下令在全國徵集王羲之的書作,點明不惜重金蒐購。各地爭相獻上,魚龍混雜,真偽莫辯。他也不管,全都不捨得丟。這樣一來,「羲之」墨蹟最後共收集了3600紙。得到《蘭亭序》後,他將這件寶貝視若掌上明珠,愛不釋手,朝夕不離。在病重去世前,再三叮囑太子李治,要將這件墨寶與自己一起共葬昭陵。從此,《蘭亭序》找到了最後的歸宿──它殉葬了。
•李世民傳世的碑帖有《溫泉銘》、《晉祠銘》等,筆畫結實爽利,無做作之態。書論有《筆法訣》、《論書》、《指意》、《王羲之傳贊》。
►不夠!我需要更大的紙!題壁萬千的「楊瘋子」
似乎,一個短短的朝代是一場長長的雨季。
似乎,一個朝代只有他一個人在書寫。
他一輩子好像都只在想一件事:到哪裡找那麼大的紙?……可是當時還沒有後來才有的丈二大紙供他使用,被逼無奈的他只好選擇牆壁,並且在眾目睽睽之下搦著粗糙的大筆縱橫捭闔,將創作過程(表演)與結果(作品)一同奉獻給觀賞者。
•只要見了光潔的牆皮,立即止步找筆
大多數寺觀的牆壁都被他題滿了,寺院就以之為寶,派專人保護;有些寺院知道他的癖好,還專門粉飾壁牆,清掃牆根,等待他的墨寶上牆。
•楊凝式的書風直接影響了北宋書壇,宋人對他頂禮膜拜。他的主要作品為《韭花帖》,其傳世作品另有《神仙起居法》一件。
★本書特色:本書為作家簡墨與父親陳洪嶺合著。書中《百字銘》內容由陳洪嶺創作,其中講述的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由陳洪嶺父女三人分別用隸、草、行、篆等四體書寫。本書以幽默風趣的筆法,帶領讀者一起品讀中國歷代書法家及其作品。
作者簡介:
簡墨,本名陳劍霞。著名作家、書法家、學者。15歲起發表詩歌,此後在眾多報刊開闢專欄,獲單篇獎十餘次,多種作品逾百次被選入年度選本;2009年起開始雅文學創作,用三年的時間,完成新書15部。出版中國文化之美系列八部、《二安詞話》、《山水濟南》、《清水洗塵》等近20部專著。迄今共發布500餘萬字,部分作品被翻譯推廣到國外。
陳洪嶺,歷任德州市書法家協會常務主席、顧問,齊魯書畫研究院專業書畫家,孫大石藝術研究會特邀顧問。陳洪嶺先生自幼勤習書畫,受業於吳子壽,曾得朱復戡先生指點,汲取多方修養,文化底蘊紮實豐厚。其書畫作品重傳統,尚功力,擅草隸,攻花鳥,被多地碑林勒石和紀念館收藏。
章節試閱
蘇軾:從有法到無法
他的字……小時候傻呀,那時候,說實話,不是很喜歡,尤其是他的行草,他們怎麼讚他「體度莊安,氣象雍裕」也喜歡不起來──老感覺他結字太緊,有點難受,而多少彷彿曹操的漢中之戰──雞肋。這是壞脾氣,自己的喜好一見之下便定終身,草率,莽撞,感情用事。然而……饒恕吧,對一種字體的喜好的自由,在一生中所經歷的事物中,是個多麼可以忽略不計的細節!當然可以縱容一下自己。
他的真書大類顏魯公,還算喜歡的。但他說「文入畫」,這蠻符合心意。
開頭的不怎麼喜歡人家的字,也不妨礙人家一直是一片海,閃耀在一千年以來的星空下。他才大如海(在那個神祕的「鬱鬱乎文哉」的時代,他一直是文科類綜合分數第一名),心大也如海呢。也不妨礙喜歡人家那個人。分開說。
喜歡他,第一條是因為他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好像游離在浮世之外,對待生命裡諸多(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大不幸,他全都報以豪放的笑聲,絕少婉約的悲鳴。哦,倒是有一句,那句「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大俗的一類。俗氣得都有些像大年三十張貼出來的祭灶圖了,像剪刀下變幻出的剪紙了,像馬蒂斯不太可靠的拼貼畫了……可是,它卻讓那個識英雄於草莽間、水面清圓的小小知己朝雲黯然神傷,淚下千串,心疼起她的大才子。
記得辛棄疾在一首詞中曾帶著醉意和對面的江山套交情,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種滿含得意的醉話,雖說別有風度,但總歸不能和東坡的純稚嫵媚相比──在東坡的文章中,一切都是純稚嫵媚的,連帶他這個人,也成了純稚嫵媚的象徵。
他那副莊子一般的可愛大腦,本來不是很在乎事物的正確、準確、的確、精確……在最關鍵的科舉考試中,他為了行文方便,居然杜撰了一個三皇五帝時代的典故,主考官歐陽脩、梅堯臣什麼的也算文學大家了,見了這等人物竟不敢說錯。後來東坡中試,拜謝恩師,二人方才問起,東坡笑道:「想當然耳!」
「想當然耳!」四個字,正是東坡的一生純稚嫵媚、本我的頑皮天真所在。
正因如此,多年以來,我沒有計較過《前後赤壁賦》中的地點誤差、故事情節及寓意深淺,一切不過是「想當然耳」。「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那個晚上,赤壁想必是真去了,客人也許真有那麼幾位,酒也喝了,天也聊了,何必真有那一曲簫音,何必真有那麼一番對話。不過是事後作文時的「想當然耳」,他便是客,客也是他。《後賦》之中,放船游江,乘興爬山,容或真有,也未必非有孤鶴東來,道人入夢,無非是「想當然耳」。
拋開種種想當然的遁辭,直入其心,卻發現,那顆被世俗震盪的心靈憑藉慣性,依然在震盪。曹公、周郎的感慨,不過是往昔熱鬧繁華的倒影,「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歌謠,不過是期待回歸繁華的妄想,佳客的簫吟,更不過是顧影自憐,而他那一番恍兮惚兮的曠達之語,也不過是自欺欺人之談,好像唐婉答陸游的「瞞、瞞、瞞」。
黃州江岸,何須認做赤壁?心中無妄想,便是真赤壁,也不過銷幾杯酒的愁;心中有妄想,長江岸邊何處不是赤壁?……他的純稚嫵媚救他出水火。
九百多年前的某一天,年過花甲的他乘一輛馬車,顛簸在風雨小路上,經受著又一次被貶的痛苦。雖然他對未來已做好打算:到那裡先做好一付棺,砌好墓,死後就葬在那裡吧,可心裡仍感到一種未知的茫然……他走到大海邊,在船頭站著,去一個他做夢也夢不到到底有多荒涼絕望的孤島儋州。
到了儋州以後,是否還能回鄉?他哪裡敢想?在儋州的日子裡,氣候炎熱潮溼,「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與程秀才》如苦行僧般的生活著。然而,就在這種環境下,他完成了《易傳》九卷。成為一代易學大師。還有《書傳》十三卷,《論語說》五卷,在培養後學上做了很多工作。最後離開時,他的治下誕生了第一個進士。
與儋州結緣,完全是拜「好朋友」所賜。他原本被貶惠州,還沒多久,一時寫下「白髮蕭散滿霜風,小閣滕床寄病容。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的詩句,這詩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京城。被他年輕時的小友、已是當朝宰相的章惇知道了。章惇說:「子瞻尚且活著啊!還這麼高興!那就去一個更偏僻的地方吧。」於是他春睡不再美了,又被貶往儋州。
在儋州,他又寫下「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鬚瀟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哪知是酒紅。」傳達出他多麼坦蕩疏朗的氣度。這次,他的「好朋友」折磨不著他啦!他遇到赦免時,章惇正因政變被貶至雷州半島。他寫信給「好朋友」,說雷州半島雖然偏僻,但無瘴氣。望友人開導章淳的母親。他還對章惇的兒子不無誠摯地說:「過去的不愉快再提也沒有益處,多想以後吧。」
唉,「抱怨以德」不過是常人嘴邊說說罷了,連孔子都做不到。東坡那人,是有佛緣的、極少的那類人裡的一個。或許他已早明瞭:即使是一些虛情假意的你呼我叫,畢竟也是人生的熱鬧。
先前的杭州被謫時,他也及時雨一樣,大事小情上搭救眾生,許多童話似的故事就此一段一段錦繡鋪開,在他怎麼看怎麼美麗的西子湖畔,居然還有人因告狀而轉大怒為驚喜:一日,有人堂上擊鼓鳴冤,告別人欠他買綾絹的錢兩萬,遲遲不予償還。他把欠債人喚來,詢問原由,聽其急告奈何。原來那人歷代以製扇為業,父親剛剛辭世,而春天以來連續陰雨連綿,天氣奇冷,扇子全部積壓,賣不出去,實在無力償還買綾絹製扇的本錢。他聽罷,沉吟良久,確信此言不虛,就令之將扇子回家取了一些,放置公堂。只見他就手取過十把「白團夾絹扇」,拿過判筆,行草龍蛇飛動,竹石花草橫生,十把扇子,頃刻寫完。而那人感動得淚眼模糊之後,抱了扇子剛出府門,就被人以每把一千錢的高價一搶而空,恰好得了兩萬錢,償還了欠款。
──唉,如此又風雅又正義的事情,數一數史上書法家,也只有他才可以想得出辦得到。
晚年的他長居常州,將畢生積蓄購得一所二手房,準備結束自己飄零生活。夜裡忽聽一老婦啼哭,經詢問得知這房屋原是她祖屋,被敗家的兒子作為賭資輸出去了。他當即將房子退還給了老婦人,而自己再無錢購屋。一直到死,他都寄居在朋友的宅院。
因此,他到哪裡,哪裡百姓歡呼一片、離開哪裡,哪裡百姓哭喊連天、德名遍及天下就不足為奇了。《宋史•蘇軾傳》記說,貶惠州,「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貶杭州,「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於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作生祠以報」,而據他的墓誌銘記載,當他去世的消息傳開,「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其君子,相與吊於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諮嗟出涕」……可以看出,在百姓的心裡,他跟關公的地位差不多了。簡直一節傳奇話本。
他從無神論到有神論,其實也說明他到最後還是無法無知無畏,也需要一個信仰,也需要一個道理用來想開,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再雲再雨再雷暴,心中一樣送春送秋,一天天過來,如此就安穩了。也許,這也便是他對現世唯一的惱悵表達。儘管那詩篇那字跡長得無不雄邁,盡似大江,裡面卻分明泱泱水氣,白露成霜。
他的書法不多說了──是他人的面目,別無二致:豐腴跌宕,天真爛漫。仔細思索,覺出他用筆的肯定,還兼著顧盼,每個筆畫都彼此說話……是小說也是詩也是散文。也如跟我一直喜歡的他的文字,樹蔭一層一層的,草木扶疏,映得花格窗內,人面皆綠。
是的,他雖然藐視法度,但還是比較講究用筆的,他自出機杼,精當的筆法只不過被包含於柔綿的筆畫之中,比較含蓄罷了,有大氣像在。
現在看,是越來越順眼了。
他的著名的《黃州寒食詩帖》竟躋身「天下三大行書」行列──喏,數數看:「一、二、三」──這「行列」多短呀!他占一席。
坐下來細細品味,便能發現這本詩帖通篇或清俊勁爽,或沉著頓挫,字體起伏跌宕,有一種徐起漸快,突然終止的節奏,光彩照人,氣勢奔突而無荒率之筆……書法藝術語言應該說運用恰到好處,沉著與靈動、冷峻與和煦都融為了一體,人書俱老:「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哪知是寒食,但見鳥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讀著它,一幅日暮途窮,「斷腸人在天涯」的場景不時展現在我們面前,一股蒼涼之氣瞬間充塞在胸中……他越寫字越大,筆畫也越寫越粗越無羈……在手稿的結尾,他卻沒有落上自己的名款,僅「右黃州寒食二首」便擲筆,草草結束了──這在他傳世的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
我們可以揣測他的心情:在那個暮春季節,望著天上連綿不斷的淫雨,陋室外面到處是瘸腿的道路和風的泣哭,他病後初癒,而獨自對著空灶溼柴,心中冷落,想遙望家鄉止一止渴念,又雲路隔斷,昏花了眼睛,看不清溫暖,看不到希望,歸也歸不得……有點讀不下去了。
蘇軾(一〇三七年至一一〇一年)──中國北宋時期書法家、詩人、詞人、散文家、畫家,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藝術大師,成就極高。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諡文忠。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則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他批評吳道子的畫,曾經說過:「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從分散在他著作裡的詩文評看來,這兩句話也許可以現成的應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在詩歌裡的理論和實踐。
在書法上,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橘頌》等。《黃州寒食詩帖》被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之一」,是他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他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他當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黃庭堅跋盛讚此卷於詩勝過李白,於書兼有唐、五代諸家之長。歷代鑒賞家均對《寒食帖》推崇備至,稱道這是一篇曠世神品。清代將《寒食帖》列入《三希堂帖》。
因為有諸家的稱賞讚譽,世人遂將《寒食帖》與東晉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顏真卿《祭侄稿》合稱為「天下三大行書」。《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帖》是至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後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光輝燦爛的里程碑。
蘇軾:從有法到無法
他的字……小時候傻呀,那時候,說實話,不是很喜歡,尤其是他的行草,他們怎麼讚他「體度莊安,氣象雍裕」也喜歡不起來──老感覺他結字太緊,有點難受,而多少彷彿曹操的漢中之戰──雞肋。這是壞脾氣,自己的喜好一見之下便定終身,草率,莽撞,感情用事。然而……饒恕吧,對一種字體的喜好的自由,在一生中所經歷的事物中,是個多麼可以忽略不計的細節!當然可以縱容一下自己。
他的真書大類顏魯公,還算喜歡的。但他說「文入畫」,這蠻符合心意。
開頭的不怎麼喜歡人家的字,也不妨礙人家一直是一片海,閃耀在...
目錄
品讀中國歷代書法家
鍾繇:扶正書法的先驅者
謝安:與王羲之一起出席蘭亭集會的官員
郗浚、衛鑠:誰說女子不如男子
王徽之:「何必見戴」的自由人
智永:王氏家族的末路繁華
柳公權:描紅專用帖
薛濤:還記得那種紅信箋嗎
李世民:將《蘭亭序》帶進墳墓
孫過庭:畢生心血凝《書譜》
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褚遂良:線條大師
楊凝式:題壁萬千的「楊瘋子」
蘇軾:從有法到無法
黃庭堅:蘇門弟子數第一
米芾:孩童「米米」
趙佶:文藝全才的風流天子
蔡襄:連接起晉唐法度與宋人意趣
徐渭:命運多舛的藝術家
趙孟頫:美譽與罵名
管道升:書畫詩文女才子
唐寅:花落成塵的傳說
董其昌:平淡天真尚古意
何紹基:回腕懸臂的「書聯聖手」
王鐸:筆筆有來處
百字銘
隸書、行書
草書、篆書
品讀中國歷代書法家
鍾繇:扶正書法的先驅者
謝安:與王羲之一起出席蘭亭集會的官員
郗浚、衛鑠:誰說女子不如男子
王徽之:「何必見戴」的自由人
智永:王氏家族的末路繁華
柳公權:描紅專用帖
薛濤:還記得那種紅信箋嗎
李世民:將《蘭亭序》帶進墳墓
孫過庭:畢生心血凝《書譜》
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
褚遂良:線條大師
楊凝式:題壁萬千的「楊瘋子」
蘇軾:從有法到無法
黃庭堅:蘇門弟子數第一
米芾:孩童「米米」
趙佶:文藝全才的風流天子
蔡襄:連接起晉唐法度與宋人意趣
徐渭:命運多舛的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