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金銓
定價:NT$ 650
優惠價: 88 折, NT$ 57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當世界變成美國放大版
傳播媒介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國際化」銜續「去西方化」重啟傳播新起點
「本書匯聚一群耀目的學術明星,共同反思國際傳播領域方法和理論的主要路徑,尤其是整個傳播領域如何『去西方化』。公平言之,《「國際傳播 」國際化》允稱一部獨特的書。」
——哈林(Dan Halli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
傳播研究是美國文化的產物,後來逐漸擴散到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成為支配性的觀點與範式。《「國際傳播」國際化》從世界主義的精神出發,一方方面反對西方文化霸權,一方面拒絕狹隘的文化民族主義,以多元文化的對話促進境界交融,和而不同,猶如一首由各種聲音交錯組成的交響樂。
李金銓教授長期關注國際傳播學,綜合四十年的學術生涯經驗,與國際全方位視野編著此書。沒有老調重彈,沒有虛晃一槍,以嚴肅的態度發表真知灼見,呈現智慧交鋒火花,提供華人學術社群一個提高文化自覺的新契機。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李金銓(Chin-Chuan Lee)
國立政治大學聘任的教育部「玉山學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曾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國際傳播、媒介政治經濟學、媒介與社會、新聞史,以及傳播的社會理論。在學術道路上矻矻求索四十年,以歷史脈絡為經,以全球視野為緯,穿梭傳播學的時空脈絡遠近縱橫。2014年獲頒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費雪導師獎(B. Audrey Fisher Mentorship Award),2018年獲頒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終身成就獎,2019年獲選國際傳播學會會士(ICA Fellow),同年獲頒中國新聞史學會卓越學術獎。
作者簡介
李金銓(Chin-Chuan Lee)
同編者簡介。
伊萊休•卡茨(Elihu Katz)
賓夕法尼亞大學安納伯格傳播學院榮休校聘教授(Trustee Professor),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榮休教授。著述極富,近著包括The End of Television? (與培迪•斯堪諾合著)、Media Events(與丹尼爾•戴楊合著), The Export of Meanings(與塔瑪•利比斯合著)及Personal Influence(與拉查斯菲合著)五十週年紀念版。曾獲得根特、海法、蒙特利爾、巴黎、羅馬、布加勒斯特、魁北克和西北等多間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張讚國(Tsan-Kuo Chang)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台灣交通大學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榮休教授。曾獲得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學會(AEJMC)國際傳播分會傑出貢獻獎(2005)。先後出版三本學術著作,並在《傳播研究》《國際輿論研究學刊》《新聞/政治國際學刊》《傳播學刊》《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新媒體與社會》《政治傳播》《輿論學刊》等英文學刊發表數十篇論文。
揚•瑟韋斯(Jan Servaes)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榮休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麻塞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傳播與可持續社會變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講席教授。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Elseevier)學刊主編,「傳播與發展和社會變遷」「傳播、全球化與文化認同」叢書主編。在國際與發展傳播、信息傳播科技與媒介政策、語言與跨文化傳播、參與與社會變遷、人權和衝突管理等領域著述眾多。近著包括Substainability, Participation,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2012)。
保羅•曼西尼(Paolo Mancini)
意大利佩魯賈大學制度與社會學系教授,傳播學專業和社會與政治理論博士項目負責人。曾任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研究員。英文著述包括Politics, Media and Modern Democracy (與大衛•斯萬森合著)和Comparing Media Systems: Three Models of Media and Politics(與丹尼爾•哈林合著),並與丹尼爾•哈林合編Comparing Media Systems beyond the Western World。
邁克爾•柯廷(Michael Curtin)
加州大學厄聖塔芭芭拉分校電影與媒介研究系全球研究Mellichamp講席教授,卡西-沃爾夫中心媒介產業項目負責人。先後出版或主編American Television Industry(2009),Reorienting Global Communication: Indian and Chinese Media beyond Borders(2010),Playing to the World’s Biggest Audience: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ilm and TV(2007)等多種著作。主編英國電影協會出版的國際電影產業叢書,曾任《中華傳播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聯合主編。
亞普•範欣內肯(Jaap van Ginneken)
曾任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國際學院及傳播系副教授,目前定居南法尼斯,獨立著述。研究和寫作橫跨兩大領域,一是國際傳播和電影產業,相關著作包括Understanding Global Media(1998)和Screening Difference(2008);另一是群體心理學和動力機制,相關著作包括Crowd, Psychology, and Politics(1992),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Public Opinion(2003), Mass Movements(2007), Mood Contagion(2013)和Political Hubris in Western Leaders(2014)等。
科林•斯帕克斯(Colin Sparks)
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博士,曾任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教授,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講座教授,英文學刊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創刊主編之一。在傳播政治經濟學、國際傳播等領域著述甚豐,近年的研究聚焦轉型社會媒介體制的比較研究。
西爾維奧•瓦斯博德(Silvio Waisbord)
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和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主編,近著包括Reinventing Professionalism: News and Journalism in Global Perspective(2013), Media Sociology: A Reappraisal(2014),Communication: A Post-Discipline(2019)等。
朱迪•波倫鮑姆(Judy Polumbaum)
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榮休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訪問教授(2012-2013)。擁有報章報導、2013雜誌新聞和攝影新聞等領域的訓練和背景,研究興趣包括當代中國新聞業、表達自由、媒體與文化互動。
張隆溪 (Lonxi Zhang)
哈佛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曾任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在比較文學等領域著述豐富,中英文著作包括The Tao and the Logos(1992),Mighty Opposites: From Dichotomies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1998),《走出文化的封閉圈》(2000)、《中西文化研究十論》(2005),Unexpected Affinities: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2007)等。
羅德尼•本森(Rodney Benson)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社會學博士,紐約大學媒體、文化與傳播系系主任、教授。曾在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挪威等國任訪問教授。出版專著Shaping Immigration News: A French-American Comparison (Cambridge, 2013),在比較媒介體制和場域理論等領域發表數十篇論文。與馬修•鮑爾斯(Matthew Powers)合著Public Media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2011),與艾瑞克•內維爾(Erik Neveu)合編Bourdieu and the Journalistic Field(2005)。目前的研究聚焦商業、公共和公民社會媒介所有權的運作邏輯。
彼得•達爾格倫(Peter Dahlgren)
瑞典隆德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榮休教授。從晚期現代社會與文化理論視角研究媒體與民主,尤其是民主參與與數字媒介的關聯。活躍於歐洲學術網絡,曾在歐洲和美國多間大學擔任訪問學人。近著包括The Political Web (2013), Media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2009),合編Young People, ICTs and Democracy(2010)。
阿爾溫德•拉賈戈帕(Arvind Rajagopal)
紐約大學媒體、文化與傳播系教授。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主編The Indian Public Sphere(2001),發表著作包括Politics after Television (2001出版,榮獲亞洲研究學會2003年庫馬拉斯瓦米圖書獎)及其他三部書。 曾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也曾擔任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員。目前撰寫專著《去殖民化殖民:印度全球化的文化政治》。
譯者簡介:
李紅濤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挪威奧斯陸大學兼任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媒介社會學。出版合著《記憶的紋理》,在中英文期刊發表30餘論文。
黃順銘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教授,青年長江學者,兼任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榮譽社會學、新聞社會學、新媒體與社會等。
陳楚潔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媒介社會學、數字新聞業研究、傳播政治經濟學等。至今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等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
宋韻雅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教授,人工智能與媒體研究實驗室主任。曾任康奈爾大學客座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國際傳播,線上社會網絡、新聞學研究。
袁夢倩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研究員,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計劃「雙創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史丹佛大學、多倫多大學訪問學人。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研究、口述歷史與社會記憶、城市傳播與社區營造、當代中國文化政治。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金銓
優惠價: 88 折, NT$ 572 NT$ 6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當世界變成美國放大版
傳播媒介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國際化」銜續「去西方化」重啟傳播新起點
「本書匯聚一群耀目的學術明星,共同反思國際傳播領域方法和理論的主要路徑,尤其是整個傳播領域如何『去西方化』。公平言之,《「國際傳播 」國際化》允稱一部獨特的書。」
——哈林(Dan Hallin)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教授
傳播研究是美國文化的產物,後來逐漸擴散到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成為支配性的觀點與範式。《「國際傳播」國際化》從世界主義的精神出發,一方方面反對西方文化霸權,一方面拒絕狹隘的文化民族主義,以多元文化的對話促進境界交融,和而不同,猶如一首由各種聲音交錯組成的交響樂。
李金銓教授長期關注國際傳播學,綜合四十年的學術生涯經驗,與國際全方位視野編著此書。沒有老調重彈,沒有虛晃一槍,以嚴肅的態度發表真知灼見,呈現智慧交鋒火花,提供華人學術社群一個提高文化自覺的新契機。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李金銓(Chin-Chuan Lee)
國立政治大學聘任的教育部「玉山學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曾任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國際傳播、媒介政治經濟學、媒介與社會、新聞史,以及傳播的社會理論。在學術道路上矻矻求索四十年,以歷史脈絡為經,以全球視野為緯,穿梭傳播學的時空脈絡遠近縱橫。2014年獲頒國際傳播學會(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CA)費雪導師獎(B. Audrey Fisher Mentorship Award),2018年獲頒國際中華傳播學會(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終身成就獎,2019年獲選國際傳播學會會士(ICA Fellow),同年獲頒中國新聞史學會卓越學術獎。
作者簡介
李金銓(Chin-Chuan Lee)
同編者簡介。
伊萊休•卡茨(Elihu Katz)
賓夕法尼亞大學安納伯格傳播學院榮休校聘教授(Trustee Professor),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榮休教授。著述極富,近著包括The End of Television? (與培迪•斯堪諾合著)、Media Events(與丹尼爾•戴楊合著), The Export of Meanings(與塔瑪•利比斯合著)及Personal Influence(與拉查斯菲合著)五十週年紀念版。曾獲得根特、海法、蒙特利爾、巴黎、羅馬、布加勒斯特、魁北克和西北等多間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張讚國(Tsan-Kuo Chang)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台灣交通大學教授,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榮休教授。曾獲得新聞與大眾傳播教育學會(AEJMC)國際傳播分會傑出貢獻獎(2005)。先後出版三本學術著作,並在《傳播研究》《國際輿論研究學刊》《新聞/政治國際學刊》《傳播學刊》《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新媒體與社會》《政治傳播》《輿論學刊》等英文學刊發表數十篇論文。
揚•瑟韋斯(Jan Servaes)
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榮休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麻塞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傳播與可持續社會變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講席教授。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Elseevier)學刊主編,「傳播與發展和社會變遷」「傳播、全球化與文化認同」叢書主編。在國際與發展傳播、信息傳播科技與媒介政策、語言與跨文化傳播、參與與社會變遷、人權和衝突管理等領域著述眾多。近著包括Substainability, Participation, and Culture in Communication(2012)。
保羅•曼西尼(Paolo Mancini)
意大利佩魯賈大學制度與社會學系教授,傳播學專業和社會與政治理論博士項目負責人。曾任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研究員。英文著述包括Politics, Media and Modern Democracy (與大衛•斯萬森合著)和Comparing Media Systems: Three Models of Media and Politics(與丹尼爾•哈林合著),並與丹尼爾•哈林合編Comparing Media Systems beyond the Western World。
邁克爾•柯廷(Michael Curtin)
加州大學厄聖塔芭芭拉分校電影與媒介研究系全球研究Mellichamp講席教授,卡西-沃爾夫中心媒介產業項目負責人。先後出版或主編American Television Industry(2009),Reorienting Global Communication: Indian and Chinese Media beyond Borders(2010),Playing to the World’s Biggest Audience: Th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Film and TV(2007)等多種著作。主編英國電影協會出版的國際電影產業叢書,曾任《中華傳播學報》(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聯合主編。
亞普•範欣內肯(Jaap van Ginneken)
曾任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國際學院及傳播系副教授,目前定居南法尼斯,獨立著述。研究和寫作橫跨兩大領域,一是國際傳播和電影產業,相關著作包括Understanding Global Media(1998)和Screening Difference(2008);另一是群體心理學和動力機制,相關著作包括Crowd, Psychology, and Politics(1992),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Public Opinion(2003), Mass Movements(2007), Mood Contagion(2013)和Political Hubris in Western Leaders(2014)等。
科林•斯帕克斯(Colin Sparks)
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博士,曾任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教授,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講座教授,英文學刊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創刊主編之一。在傳播政治經濟學、國際傳播等領域著述甚豐,近年的研究聚焦轉型社會媒介體制的比較研究。
西爾維奧•瓦斯博德(Silvio Waisbord)
喬治華盛頓大學媒體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和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主編,近著包括Reinventing Professionalism: News and Journalism in Global Perspective(2013), Media Sociology: A Reappraisal(2014),Communication: A Post-Discipline(2019)等。
朱迪•波倫鮑姆(Judy Polumbaum)
美國愛荷華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榮休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訪問教授(2012-2013)。擁有報章報導、2013雜誌新聞和攝影新聞等領域的訓練和背景,研究興趣包括當代中國新聞業、表達自由、媒體與文化互動。
張隆溪 (Lonxi Zhang)
哈佛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曾任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在比較文學等領域著述豐富,中英文著作包括The Tao and the Logos(1992),Mighty Opposites: From Dichotomies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1998),《走出文化的封閉圈》(2000)、《中西文化研究十論》(2005),Unexpected Affinities: Reading across Cultures (2007)等。
羅德尼•本森(Rodney Benson)
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社會學博士,紐約大學媒體、文化與傳播系系主任、教授。曾在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挪威等國任訪問教授。出版專著Shaping Immigration News: A French-American Comparison (Cambridge, 2013),在比較媒介體制和場域理論等領域發表數十篇論文。與馬修•鮑爾斯(Matthew Powers)合著Public Media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2011),與艾瑞克•內維爾(Erik Neveu)合編Bourdieu and the Journalistic Field(2005)。目前的研究聚焦商業、公共和公民社會媒介所有權的運作邏輯。
彼得•達爾格倫(Peter Dahlgren)
瑞典隆德大學媒體與傳播系榮休教授。從晚期現代社會與文化理論視角研究媒體與民主,尤其是民主參與與數字媒介的關聯。活躍於歐洲學術網絡,曾在歐洲和美國多間大學擔任訪問學人。近著包括The Political Web (2013), Media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2009),合編Young People, ICTs and Democracy(2010)。
阿爾溫德•拉賈戈帕(Arvind Rajagopal)
紐約大學媒體、文化與傳播系教授。在各類學術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主編The Indian Public Sphere(2001),發表著作包括Politics after Television (2001出版,榮獲亞洲研究學會2003年庫馬拉斯瓦米圖書獎)及其他三部書。 曾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也曾擔任史丹佛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員。目前撰寫專著《去殖民化殖民:印度全球化的文化政治》。
譯者簡介:
李紅濤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挪威奧斯陸大學兼任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媒介社會學。出版合著《記憶的紋理》,在中英文期刊發表30餘論文。
黃順銘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學教授,青年長江學者,兼任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媒體與集體記憶、榮譽社會學、新聞社會學、新媒體與社會等。
陳楚潔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博士,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媒介社會學、數字新聞業研究、傳播政治經濟學等。至今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等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
宋韻雅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副教授,人工智能與媒體研究實驗室主任。曾任康奈爾大學客座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國際傳播,線上社會網絡、新聞學研究。
袁夢倩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研究員,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計劃「雙創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史丹佛大學、多倫多大學訪問學人。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研究、口述歷史與社會記憶、城市傳播與社區營造、當代中國文化政治。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