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叔本華和華格納 在一八六五年的冬季,有一天,尼采偶爾在一家舊書店買到叔本華的巨著《意志和觀念的世界》(Die Welt aIs Wille und Vorstellung),他立刻被這位已逝六年的憂鬱智者迷住了,他狂熱地喊著:「我發現了一面鏡子,在這裏面,我看到世界、人生和自己的個性被描述得驚人的宏壯。」他咀嚼著這本書的每句話每個字,費了十四天的功夫,不分日夜,一口氣就讀完了。 叔本華哲學的見解,在《意志和觀念的世界》這本書上表明無遺,他把世界分為不同的兩類:觀念和意志。他以一個極端的觀念主義者出發,以為世界只是主體的觀念;而世界之為一觀念,乃是我們思想的建構品。我們把一羣觀念分為一類,並給以法則,我們當作是真實的,其實不然,只有每一項意志的行為(即是身體的運動)才是真實的。由是,叔本華把它擴大到一個更大的機體——宇宙。以為宇宙間的一切現象不外是意志的發現,意志是一切組織的原則,一切創化的重心:野獸意欲撕碎獵物,又欲以爭奪為生,所以有巨爪利齒,有堅強的筋肉以及銳利的眼睛(如鷹鷲);反之,那些不欲爭鬥,希望逃避危險的動物,則不長攻擊的器官,卻長銳敏的聽覺與輕捷的腿(如赤鹿)。曠野的鳥,欲以爬蟲為生,所以有特別發達的頸與喙(如鵜鶘);貓頭鷹欲於暗中得見,所以有極大的瞳孔,刺蝟與龜以殼覆蓋己身,因牠們不欲逃逸。烏賊把牠自身藏於棕色液體中,為欲閃避侵襲。在這些情形中,我們得知唯獨意志,或更確切的說,唯獨求生的意志(Will to Live),才是主要的動力。 依叔本華看來,人便是求生意志的工具,然而這意志使我們投向於無止境的饜欲中,慾望無窮,而滿足有限,這種滿足如同擲向乞丐的施捨,維持他今天的生命,卻延長了他明天的愁慘。有限的滿足既不足以應無窮的欲望,因此人生陷於痛苦之中。所謂占有,只是希求暫時的滿足而已;所謂快樂,只是遺忘剎那的痛苦罷了。我們過一天,就更靠近棺材一點,死亡不時對生命發出微笑。 叔本華有遺傳的神經質,如對黑夜的恐怖,無緣無故的沮喪,暴躁的脾氣,他的悲觀色彩和自己的氣質有很大的關係。由於這種氣質,使他無法保持一個愉快的人生觀。何況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死亡的浪潮洶湧的時候,整個歐洲都在拿破崙的鐵蹄下呻吟著。戰爭終是過去了,但所遺留的,卻是一片廢墟。生之圖案充滿了令人不忍卒睹的慘象。人們在喘息之餘,被迫生活在一連串巨大問號的陰影下:這表現了什麼?這為的是什麼?這滿目淒涼的世界還會有善意的上帝存在嗎?叔本華成為這悲慘世界的發言人:人生是可悲的,上帝只是一個多餘的假設(A Redundant Hypothesis),這說法是何等的乾脆,又是多麼的真實。 尼采深受叔本華那種獨抱孤懷的人格所感動,但他並沒有染上悲觀色彩,雖然叔本華所感受到的時代痛苦,同樣地積壓在尼采的肩膀上。後來尼采發現叔本華的悲觀思想可以用希臘藝術來醫好。 正當尼采陶醉於叔本華哲學的時候,恰巧又發現了一位天才,以音樂的形式表現著叔本華的思想。這位天才便是大名鼎鼎的劇作家華格納。 華格納(一八一三—一八八三)是德國音樂界的奇才,為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中的真正代表人物。他綜合了浪漫主義的幻想,國民樂派的民族觀念,以及汎神論的宗教思想,再加上他那特殊的和聲與配樂等表現方法,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音樂理論,這種理論表現在他建立的「樂劇」(Music Drama)上,有突出的效果。他反對義大利式的純技巧表現的歌劇,因為他認為音樂的表現不僅是技巧,最重要的是思想。 華格納早年(十八歲)曾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哲學,對於實用美學方面下過一番功夫。從那時起他便開始寫些管絃樂的作品,不過他最大的興趣是在歌劇方面。《婚禮》(Die Hochzeit)是他的處女作,以後繼續創作《妖女》(Die Feen)、《禁止的戀愛》(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特萊斯坦和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尼布龍根的指環》(The Ring of the Nibelungs)等等歌劇。 尼采一生中最有名的朋友要算是華格納了,他在學生的時候就很喜歡華格納的劇曲,因為尼采有感於他的音樂之力與美的表現。尼采才十七歲便開始研究華格納的樂劇《特萊斯坦和伊索爾德》,並且還經常在鋼琴上彈奏劇中動人的部分呢! 當時,尼采認為叔本華、海涅(Heine)和華格納是自歌德死後的德國藝術界中重要的人物(後來他把自己也包括在這個團體內)。這時叔本華和海涅都已過世,華格納住在特里普森(Tribschen),離巴賽(Bassy)不遠的地方。 尼采得識華格納是在一八六八年秋,廿四歲的青年哲學家和五十五歲聞名於世的音樂家,初次見面便大談叔本華,華格納還親自演奏《名歌手》的第一幕前奏曲給尼采聽。事後尼采給他的朋友信上說:「我發現了一個人,是如此深刻地感動著我,他就像叔本華所說的『天才』,他充滿著奇妙而動人心弦的哲學。」這是一八六八年的事,但是廿年後尼采卻稱華格納為「狡猾的響尾蛇」、「典型的頹廢者」!這真是件饒有趣味,而又令人遺憾的事! 當時華格納之所以吸引尼采,不僅由於他的偉大性,同時也因尼采深愛音樂之故。尼采欣賞華格納富有革命性的作品;他們都對叔本華懷著一份喜愛的感情;《特萊斯坦》(Tristan)不僅讚美了叔本華無休止的、盲目的、與掙扎的意志,而且還表現了一種沉醉的歡欣,這留給尼采一個啟示,使他腦中激起了古希臘戴歐尼索士(Dionysus)祭祀時的那種鼓舞興奮之情,這使得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討論希臘劇曲之餘,也還忘不了華格納的作品。 尼采和華格納認識三年,處女作《悲劇的誕生》出版。在這裏,尼采把希臘文化分成蘇格拉底(Socrates)以前和蘇格拉底以後兩個不同的階段,前者的文化是由健康的生命力所創造的,後者則是毫無生氣的理性的產物。尼采繼續說,現代的文化很像過去蘇格拉底時期的文化,只有華格納的音樂可以拯救這種文化的危機。尼采把一個藝術的理想寄託於華格納的歌劇上面。華格納得到這樣的一位知己,他怎能藏得住內心的高興呢!無怪乎在他看完《悲劇的誕生》之後,對尼采叫喊著:「我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像這樣好的書,簡直偉大極了!」 一八七六年夏季華格納離開特里布申(Ttibschen),到了拜壘(Bayreuth),在那兒建立了一座規模很大的國家歌劇院,正準備上演他的新作。華格納寫信催促尼采到拜壘看他排演,尼采滿懷興奮之情趕去。六月間尼采寫完有關華格納的論文(《華格納在拜壘》),還稱讚華格納在表現自我內心深處的情感與體驗方面具有超人的能力。但在七月下旬他看完華格納《尼布龍根的指環》之劇作後,感到失望了,他認為整部劇都充滿了基督教的色彩,墮落的氣氛! 華格納的歌劇變成人類心靈的軟化劑,皇室以及優閒富裕的人們,都成了華格納迷。正當華格納享有盛名時,尼采掉頭而去。
三 叔本華和華格納 在一八六五年的冬季,有一天,尼采偶爾在一家舊書店買到叔本華的巨著《意志和觀念的世界》(Die Welt aIs Wille und Vorstellung),他立刻被這位已逝六年的憂鬱智者迷住了,他狂熱地喊著:「我發現了一面鏡子,在這裏面,我看到世界、人生和自己的個性被描述得驚人的宏壯。」他咀嚼著這本書的每句話每個字,費了十四天的功夫,不分日夜,一口氣就讀完了。 叔本華哲學的見解,在《意志和觀念的世界》這本書上表明無遺,他把世界分為不同的兩類:觀念和意志。他以一個極端的觀念主義者出發,以為世界只是主體的觀念;而世界之為一觀念,乃是我們思想的建構品。我們把一羣觀念分為一類,並給以法則,我們當作是真實的,其實不然,只有每一項意志的行為(即是身體的運動)才是真實的。由是,叔本華把它擴大到一個更大的機體——宇宙。以為宇宙間的一切現象不外是意志的發現,意志是一切組織的原則,一切創化的重心:野獸意欲撕碎獵物,又欲以爭奪為生,所以有巨爪利齒,有堅強的筋肉以及銳利的眼睛(如鷹鷲);反之,那些不欲爭鬥,希望逃避危險的動物,則不長攻擊的器官,卻長銳敏的聽覺與輕捷的腿(如赤鹿)。曠野的鳥,欲以爬蟲為生,所以有特別發達的頸與喙(如鵜鶘);貓頭鷹欲於暗中得見,所以有極大的瞳孔,刺蝟與龜以殼覆蓋己身,因牠們不欲逃逸。烏賊把牠自身藏於棕色液體中,為欲閃避侵襲。在這些情形中,我們得知唯獨意志,或更確切的說,唯獨求生的意志(Will to Live),才是主要的動力。 依叔本華看來,人便是求生意志的工具,然而這意志使我們投向於無止境的饜欲中,慾望無窮,而滿足有限,這種滿足如同擲向乞丐的施捨,維持他今天的生命,卻延長了他明天的愁慘。有限的滿足既不足以應無窮的欲望,因此人生陷於痛苦之中。所謂占有,只是希求暫時的滿足而已;所謂快樂,只是遺忘剎那的痛苦罷了。我們過一天,就更靠近棺材一點,死亡不時對生命發出微笑。 叔本華有遺傳的神經質,如對黑夜的恐怖,無緣無故的沮喪,暴躁的脾氣,他的悲觀色彩和自己的氣質有很大的關係。由於這種氣質,使他無法保持一個愉快的人生觀。何況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死亡的浪潮洶湧的時候,整個歐洲都在拿破崙的鐵蹄下呻吟著。戰爭終是過去了,但所遺留的,卻是一片廢墟。生之圖案充滿了令人不忍卒睹的慘象。人們在喘息之餘,被迫生活在一連串巨大問號的陰影下:這表現了什麼?這為的是什麼?這滿目淒涼的世界還會有善意的上帝存在嗎?叔本華成為這悲慘世界的發言人:人生是可悲的,上帝只是一個多餘的假設(A Redundant Hypothesis),這說法是何等的乾脆,又是多麼的真實。 尼采深受叔本華那種獨抱孤懷的人格所感動,但他並沒有染上悲觀色彩,雖然叔本華所感受到的時代痛苦,同樣地積壓在尼采的肩膀上。後來尼采發現叔本華的悲觀思想可以用希臘藝術來醫好。 正當尼采陶醉於叔本華哲學的時候,恰巧又發現了一位天才,以音樂的形式表現著叔本華的思想。這位天才便是大名鼎鼎的劇作家華格納。 華格納(一八一三—一八八三)是德國音樂界的奇才,為後期浪漫主義作曲家中的真正代表人物。他綜合了浪漫主義的幻想,國民樂派的民族觀念,以及汎神論的宗教思想,再加上他那特殊的和聲與配樂等表現方法,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音樂理論,這種理論表現在他建立的「樂劇」(Music Drama)上,有突出的效果。他反對義大利式的純技巧表現的歌劇,因為他認為音樂的表現不僅是技巧,最重要的是思想。 華格納早年(十八歲)曾入萊比錫大學研究哲學,對於實用美學方面下過一番功夫。從那時起他便開始寫些管絃樂的作品,不過他最大的興趣是在歌劇方面。《婚禮》(Die Hochzeit)是他的處女作,以後繼續創作《妖女》(Die Feen)、《禁止的戀愛》(Das Liebesverbot oder Die Novize von Palermo)、《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特萊斯坦和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尼布龍根的指環》(The Ring of the Nibelungs)等等歌劇。 尼采一生中最有名的朋友要算是華格納了,他在學生的時候就很喜歡華格納的劇曲,因為尼采有感於他的音樂之力與美的表現。尼采才十七歲便開始研究華格納的樂劇《特萊斯坦和伊索爾德》,並且還經常在鋼琴上彈奏劇中動人的部分呢! 當時,尼采認為叔本華、海涅(Heine)和華格納是自歌德死後的德國藝術界中重要的人物(後來他把自己也包括在這個團體內)。這時叔本華和海涅都已過世,華格納住在特里普森(Tribschen),離巴賽(Bassy)不遠的地方。 尼采得識華格納是在一八六八年秋,廿四歲的青年哲學家和五十五歲聞名於世的音樂家,初次見面便大談叔本華,華格納還親自演奏《名歌手》的第一幕前奏曲給尼采聽。事後尼采給他的朋友信上說:「我發現了一個人,是如此深刻地感動著我,他就像叔本華所說的『天才』,他充滿著奇妙而動人心弦的哲學。」這是一八六八年的事,但是廿年後尼采卻稱華格納為「狡猾的響尾蛇」、「典型的頹廢者」!這真是件饒有趣味,而又令人遺憾的事! 當時華格納之所以吸引尼采,不僅由於他的偉大性,同時也因尼采深愛音樂之故。尼采欣賞華格納富有革命性的作品;他們都對叔本華懷著一份喜愛的感情;《特萊斯坦》(Tristan)不僅讚美了叔本華無休止的、盲目的、與掙扎的意志,而且還表現了一種沉醉的歡欣,這留給尼采一個啟示,使他腦中激起了古希臘戴歐尼索士(Dionysus)祭祀時的那種鼓舞興奮之情,這使得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討論希臘劇曲之餘,也還忘不了華格納的作品。 尼采和華格納認識三年,處女作《悲劇的誕生》出版。在這裏,尼采把希臘文化分成蘇格拉底(Socrates)以前和蘇格拉底以後兩個不同的階段,前者的文化是由健康的生命力所創造的,後者則是毫無生氣的理性的產物。尼采繼續說,現代的文化很像過去蘇格拉底時期的文化,只有華格納的音樂可以拯救這種文化的危機。尼采把一個藝術的理想寄託於華格納的歌劇上面。華格納得到這樣的一位知己,他怎能藏得住內心的高興呢!無怪乎在他看完《悲劇的誕生》之後,對尼采叫喊著:「我從來沒有讀過一本像這樣好的書,簡直偉大極了!」 一八七六年夏季華格納離開特里布申(Ttibschen),到了拜壘(Bayreuth),在那兒建立了一座規模很大的國家歌劇院,正準備上演他的新作。華格納寫信催促尼采到拜壘看他排演,尼采滿懷興奮之情趕去。六月間尼采寫完有關華格納的論文(《華格納在拜壘》),還稱讚華格納在表現自我內心深處的情感與體驗方面具有超人的能力。但在七月下旬他看完華格納《尼布龍根的指環》之劇作後,感到失望了,他認為整部劇都充滿了基督教的色彩,墮落的氣氛! 華格納的歌劇變成人類心靈的軟化劑,皇室以及優閒富裕的人們,都成了華格納迷。正當華格納享有盛名時,尼采掉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