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作品裡的「詩意象」純化成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
探尋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中個人的存在認同與困境抵抗!
本書借助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的元素詩學,從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的想象切入,分析隱藏在陳黎、楊澤作品中的元素意涵,觀察同一世代的兩位詩人於解嚴前的所思所感,並同時探問「我是誰?」、「我看見了什麼?」、「我面對何種困境?」等題目,進一步開展出「夢想」、「存在」、「抵抗」三大論述面向。
雖然本研究擇取解嚴前的詩作,但無意關注詩歌見證了時代的什麼,而是著重在身處於該時代的詩人如何夢想,並反映在作品當中。作者透過四大元素代表的意義象徵,剖析兩人作品的核心內涵,企圖撕下陳黎詩作多關懷現實、楊澤詩風多走抒情浪漫的標籤,祈望從夢想中照見折射出的新觀點,那是世代交替間不斷更新的意志──詩人將不再受限於審美傳統,而是追求適合該世代或自身獨特的語言質地,在夢想中捍衛自由。
作者簡介:
朱容瑩
1992年生於新北土城。高師大國文系、國文所畢業。論文獲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首獎,兼及小說及散文之創作,作品曾獲高雄青年文學獎、印刻超新星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等。
章節試閱
【第壹章】緒論:鍊金術的空想實驗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鍊金術士在實驗室中,將夢想變為試驗。
於是,鍊金術的語言成為一種夢想的語言,一種對宇宙夢想的母語。
摘採棕梠花園的罌粟和空中花園裡無神論的薔薇,將之焚燒成灰燼,倒入長頸玻璃容器,與海水混合均勻。容器移至爐火,從底端慢慢加熱。倘若幸運,約莫三、四十天,物質呈現如花瓣的黑色結晶。再過一週,由黑轉為孔雀綠,但顏色仍持續改變,一旦透出光彩的白,便達到初步穩定的階段。若堅持供給熱量,或許白色會隨溫度加深,由黃漸成最終的深紅色,彷彿神蹟般重獲新生──謂之「賢者之詩」。
夢想的鍊金術士在空想的實驗中做了物質的夢;不過,實證科學家恐怕對這項實驗嗤之以鼻,甚至斥為無聊之舉。
這廂行無聊之舉,那廂有無聊之日。劍橋科學家William Tunstall-Pedoe訂定1954年4月11日為歷史上最無聊的一天──沒有大事發生,亦沒有大人物死亡。無聊的日子有賴夢者激活思想及語言。同年,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走出索邦大學的課室,在最後一次的講課中談論:「人是一種更新的意志,是一種永遠想不到的變化。」也因此,巴什拉退而不休,隨即踏入現象學的疆域,展開有別往昔的學術冒險。在年邁的巴什拉醉心追索意象之際,1954年的10月與12月,臺灣詩人陳黎和楊澤,各自降生於島嶼上的花蓮及嘉義。嬰孩吸吮母親乳汁,伴著搖籃曲偏頭睡去,彼時尚且未知島嶼將來的幾場暴雨。
七○年代以降,臺灣暴雨不止;毋寧理解為,暴雨也澆熄不止的理想之焰,在政治、社會、文化等處燃燒。由1971年初釣魚臺的主權爭議引燃,使海外(尤指在美華人)的知識分子紛紛投身於遊行之中。這股火勢隨即蔓延至臺灣。臺灣的大學生以具體行動聲援且響應保釣運動,諸如舉行座談會、遊行、投陳情書於黨政機構等,在在表現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該年年末臺灣退出聯合國,外交的挫敗反而助長愛國的熾熱火焰,當群眾的熱情奔向極限,火焰自身拋棄物質的渣滓,焠煉為愛國精神。
面對愈燃愈烈的學生運動及革新言論,國民黨政府採取各種手段將之急速降溫。然而,保釣運動的後續觀察顯示:「革新言論的沉寂與國民黨的壓制,並不代表回歸現實世代的消失。」因此之後又陸續發生相關論戰及社會運動。即使黨國大雨撲滅愛國之焰,燃燒過後的灰燼,卻代表著該世代青年對國族前途的關懷。
落雨沾浥灰燼,滲流為土地的血液。雨勢時驟時緩,1954年生的陳黎與楊澤,青春正盛,依舊身著制服晨起上學。對於高中少年而言──尤其臺北以外──保釣運動或震懾或振奮,無論如何還是得先面對聯考。而後北上求學,進入被雨水所困的城市裡,少年詩人在泥濘中蹀躞出詩痕,一腳踏上「回歸現實世代」的末班車。
列車從七○年代開往八○年代,沿途停靠現代詩論戰、鄉土文學論戰……,一路駛向臺灣解嚴。雖然他們並未下車參戰,卻不代表沒受到彼時社會思潮的影響。陳允元認為:「一九五四年出生的楊澤沒有直接參與論戰。但就作品以觀,楊澤無疑受其影響。」陳黎自言:「在當時戒嚴的政治局勢下,我對於作家是不是要涉入政治、關心政治呢?會被抓去關嗎?我其實有一點疑惑。在我的第一本詩集《廟前》大膽地批判這種社會情境……」。將他們的詩作置於時代的脈絡觀之,方能顯現自我意識與現實社會的對話與互涉。
在同班車上的少年詩人何其多,為何本研究敦請兩位在此「會面」?先扣除同為1954年出生的巧合,亦無法避免筆者的閱讀偏好。第一,陳黎與楊澤的第一本詩集之內容皆創作於大學時期,詩少年於青春蓄積能量,乘著七○年代對國族的炎上之風,展翅飛往詩的宇宙。第二,據張芬齡的研究,兩人銜接上一代詩人偏重浪漫──象徵的經營,但改以平易近人的意象為取材,修正現代主義的晦澀虛無。第三,學界對兩人的論述集中在楊澤以中國古典的婉約抒情為基調,卻用歐洲騎士般的姿態策馬追尋文化鄉愁,並反覆吟唱「愛」;而陳黎採複調旋律,浪漫綺想、荒謬諷刺、感傷悲憫等相互唱和,交織中國古典神話與西方敘事手法。綜合以上,歸納兩人皆擅經營意象、融合中西,創作的起步點亦早,第一本詩集的創作時間介於現代詩論戰與鄉土文學論戰的區間。
在此,先暫時停靠現代詩論戰。現代詩論戰後,臺灣詩壇關注的重點,不論作者或讀者,都要求現代詩在傳統及現實的「歸屬性」,可視為臺灣現代詩的轉捩點。《龍族評論專號》回顧並反思七○年代前的詩作,從中確立「關懷現實」與「回歸傳統」的思潮流向。光就前引張芬齡的評論,即可證明陳黎與楊澤的創作的確趨向論戰後的新航道,遑論同時代的詩人群體。鄭慧如將楊澤視為七○年代「回歸傳統」的一個例證,提出七○年代的詩歌創作在兩者間仍存在著緊張關係,該如何平衡在當時仍是挑戰。「關懷現實」與「回歸傳統」必然對立嗎?若依此二元論,陳黎將被歸類在「關懷現實」一派,但就前文所論,我們並不能忽略陳黎師法古典之作。再者,延續浪漫主義傳統的楊澤難道是逃避現實?陳允元的論述即對此的反駁,他認為楊澤的「淑世」精神是以「內縮」的姿態顯現。
再者,若觀察學術界對於兩位詩人的研究狀況,將發現兩人的相關研究比例懸殊。關於兩人作品的評論引得(包含學位論文),陳黎的涵括海內外共計184篇,楊澤的有31篇;其中,以陳黎為研究主題的學位論文有13篇,以楊澤為研究主題的學位論文有1篇。筆者無意按檢索的數據資料比較兩位詩人,而是好奇楊澤在學界「乏人問津」的原因。陳允元推測是因「創作期短暫、集中,加上創作量少,使得楊澤受到的矚目不若同輩。」就現況而言,筆者認為這個理由不夠充分,因楊澤於2016年出版新的詩集《新詩十九首:時間筆記本》,若加上之前舊作的合集《人生不值得活的》,已累積四本詩集,這樣的創作量並不算少。或許是因為解嚴後本土化的風潮,帶動「關懷現實」一派的研究,而楊澤卻被邊緣在「回歸傳統」的研究裡,隱身於前輩詩人之後。故而,若以「關懷現實」與「回歸傳統」將詩人劃門分派是有失公允的。
回到這兩位詩少年為何在本論「會面」的理由,除了兩人有前文所述的種種共性之外,筆者試圖掙脫前行研究以「關懷現實」與「回歸傳統」為評價與焦點,將兩人在解嚴前的詩作理解成詩少年勇往直前的覺醒之旅。
然而,該從何種角度理解、詮釋兩位詩人的作品?本研究試圖以想象的角度切入,借助巴什拉的詩學──從詩意象中純化成物質(元素)的夢想──叩問少年詩人搭上「回歸現實世代」的末班車後,在途中感知到什麼?揀拾哪些意象?從這些問題進一步探究「我是誰?」、「我看見了什麼?」、「我面對何種困境?」等等,個人的存在認同與困境抵抗。並從中分析詩人的主體思想及意志,管窺七○年代的少年詩人們在當下所展現的姿態與追求。
列車載著覺醒青年狂飆,直到雨勢和緩,太陽漸露曙光,路上的塵埃都滋養了詩人的花園。經過一個又一個的隧道後,詩人的頭髮轉白(如賢者之石實驗的穩定階段所透出富有光彩的白),列車即將到站。抖落傘上的水滴,詩人下車──或許轉乘。而後又有其他班次迎頭追趕,「新」世代終將變「老」變「舊」,在世代交替間,比起「取代」,「更新」要來得活力充沛,也更保有對昔日的尊重。如此,歷史雖一再輪迴,人類卻能不斷更新、進步。
不論處於何種時代或社會結構,總有彷若鍊金術士的詩人揮別母親,前往他方之輿。在沿途所經的水鄉與荒煙中蒐集元素,企圖煉製哲人石,賦予語言勇往直前的意志,對暴雨投之以愛,以及夢想。正呼應巴什拉所言「人是一種更新的意志」,而這正是筆者藉由陳黎與楊澤的詩作極欲證明的。
【第壹章】緒論:鍊金術的空想實驗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鍊金術士在實驗室中,將夢想變為試驗。
於是,鍊金術的語言成為一種夢想的語言,一種對宇宙夢想的母語。
摘採棕梠花園的罌粟和空中花園裡無神論的薔薇,將之焚燒成灰燼,倒入長頸玻璃容器,與海水混合均勻。容器移至爐火,從底端慢慢加熱。倘若幸運,約莫三、四十天,物質呈現如花瓣的黑色結晶。再過一週,由黑轉為孔雀綠,但顏色仍持續改變,一旦透出光彩的白,便達到初步穩定的階段。若堅持供給熱量,或許白色會隨溫度加深,由黃漸成最終的深紅色,彷彿神蹟般...
作者序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
詩人/學者 楊小濱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這篇論文從巴什拉的元素詩學理論出發,深入解析陳黎和楊澤解嚴前的現代詩寫作,在獨特的觀察視角下,挖掘出兩位詩人詩歌文本的奧妙意蘊。
論文以巴什拉四元素理論為基礎,但並不簡單地一一套用,而是將元素分析的內涵融匯到自建的論述結構中。由此,這篇論文也避免了一般論文章節以不同作者來分章的「方便法門」,代之以主題性的論述進程,使得整篇論文在評述觀點的引領下產生出豐富而深邃的意涵,揭示出以往被遮蔽的或通常並不關注的陳黎與楊澤詩作中的詩學原型。
並且,論文對巴什拉的借鑒也不停留在原初理論的界限內,甚至能夠推展原初理論的要義,以契合論文的論述框架。比如論文將陳黎、楊澤涉及水和鏡的詩作放在一起討論,因為巴什拉對水元素的闡釋本身就關聯於「納西瑟斯情結」,也就是面對水面鏡像的自戀情結。水與鏡的連結使得本篇論文的理論視野推進到作者獨特的闡釋層面,是論文的亮點之一。
在運用西方理論來闡釋東方文本的同時,作者也對「合身」的問題有所意識,並明確基於一種跨文化間距的思考框架,在差異的路徑上尋求二者的對話。本篇論文在方法、結構、題旨等多方面都有優質的表現,故頒予周夢蝶詩獎評論獎。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
詩人/學者 楊小濱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這篇論文從巴什拉的元素詩學理論出發,深入解析陳黎和楊澤解嚴前的現代詩寫作,在獨特的觀察視角下,挖掘出兩位詩人詩歌文本的奧妙意蘊。
論文以巴什拉四元素理論為基礎,但並不簡單地一一套用,而是將元素分析的內涵融匯到自建的論述結構中。由此,這篇論文也避免了一般論文章節以不同作者來分章的「方便法門」,代之以主題性的論述進程,使得整篇論文在評述觀點的引領下產生出豐富而深邃的意涵,揭示出以往...
目錄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楊小濱
【第壹章】緒論:鍊金術的空想實驗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概念釋義與研究範疇
一、「想象」釋義
二、「夢想」釋義
三、「四元素」釋義
四、「解嚴前詩作」釋義
第三節 前行研究與文獻探討
一、陳黎與楊澤及其詩作之研究
二、七、八○年代的「世代」及現代詩研究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一、文本分析法
二、論文架構
【第貳章】理論探賾
第一節 巴什拉的想象革命
一、認識論障礙
二、鍊金術象徵
三、想象物質化
第二節 四元素的源初意象(image initiale)
一、《火的精神分析》、《燭之火》、《火的詩學》
二、《水與夢》
三、《氣與夢》
四、《大地與意志的夢想》、《大地與休息的夢想》
第三節 詩意象的主觀研究
一、現象學的轉向
二、深掘源初意象(image initiale)
三、科學與詩之謎
第四節 白日夢的臺灣漫遊
一、巴什拉的學說在臺灣的研究成果
二、巴什拉的詩論在臺灣的應用狀況
第五節 小結
【第參章】我夢想故我存在:靜觀與展現
第一節 我看見我,在:自我凝視
一、陳黎:重返校園
二、楊澤:迷走異鄉
第二節 我在,我看見:靜觀宇宙
一、陳黎:街市的光影
二、楊澤:時代的淚痕
第三節 看見我,我在:展現意志
一、陳黎:淬煉詩藝
二、楊澤:奔出命運
第四節 小結
【第肆章】我存在故我抵抗:夢魘與鬥爭
第一節 陳黎:夢魘的四價說
一、虛中有實:〈后羿之歌〉
二、實中有虛:〈最後的王木七〉
第二節 楊澤:水與火的鬥爭
一、幽靈船的流亡之旅
二、越過火焰圍城之劫
三、對酒當歌掇月之夢
四、風中結網不撓之歌
第三節 小結
【第伍章】我抵抗故我夢想:童年與花園
第一節 嚮往童年的夢想
一、父親的不在場證明
二、大人世界的另一邊
三、守護童真之歷險記
第二節 空中花園的夢想
一、空中/花園
二、未來/宇宙
第三節 小結
【第陸章】結論:銜尾蛇的詩學啟示
一、陳黎:窺視大地的遊人
二、楊澤:外水內火的少年
【引用文獻】
一、陳黎、楊澤文本
二、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文本
三、專書論著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二)現、當代華文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序)
(三)外文及翻譯專著(按國別筆畫排序)
四、單篇論文(依發表先後順序排列)
(一)學報、期刊論文
(二)專書論文
五、學位論文
六、報章雜誌(依出版先後順序排列)
七、網路資源
【附錄】 楊澤詩作評論引得(按時間先後排序)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楊小濱
【第壹章】緒論:鍊金術的空想實驗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概念釋義與研究範疇
一、「想象」釋義
二、「夢想」釋義
三、「四元素」釋義
四、「解嚴前詩作」釋義
第三節 前行研究與文獻探討
一、陳黎與楊澤及其詩作之研究
二、七、八○年代的「世代」及現代詩研究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一、文本分析法
二、論文架構
【第貳章】理論探賾
第一節 巴什拉的想象革命
一、認識論障礙
二、鍊金術象徵
三、想象物...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