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學最佳的入門讀本
臺灣文學源遠流長、內涵多元,是寶貴的文化資產。本書以時代為經,以個別文類為緯,兼具歷史發展與分類文學史的架構,從文藝思潮、社會議題、時代與世代、詩歌、散文、小說等脈絡,有系統地介紹臺灣文學的諸多面向,使讀者迅速理解歷史的發展,具體掌握文學的體製、類型和代表作家,並由此體認臺灣文學的豐富之美與深刻的文化意涵。
本書由臺大教授洪淑苓策畫,約集中文所、臺文所畢業,在大學任教的六位博士共同撰寫。體例精心設計,內容寬廣而深入,並附有問題思考與延伸閱讀書目,為大學院校的臺灣文學史課程或通識課程提供實用教本,而高中學校若有意開設專題選修,或讀者個人所需,本書也是臺灣文學最佳的入門讀本。
作者簡介:
洪淑苓 莊怡文 陳允元 劉建志 楊雅儒 馬翊航 涂書瑋
洪淑苓,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臺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合聘教授。研究專長為民俗學、現代詩、現當代文學、女性文學。著有《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等。
莊怡文,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臺灣古典文學、日治臺灣文學與文化、日人在臺漢文學。著有《在理想的幻滅中尋找生之路:小泉盜泉《盜泉詩稿》研究》等。
陳允元,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臺灣現代詩、戰前東亞現代主義文學、跨語世代作家文學等。編有《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等。
劉建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享閱讀:中學國文標竿》總編輯。研究專長為流行歌曲、現代詩、現代文學、古典詩。著有《認同與權力—當代臺灣創作型歌手流行歌曲研究》。
楊雅儒,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臺灣大學臺文所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現代文學、文學與宗教、文學與歷史。著有《蓮花再生的臺灣精神》、《人之初‧國之史—21世紀臺灣小說之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南瓜變馬車牌》(合著書)。
馬翊航,臺東卑南族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幼獅文藝》主編,現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個人詩集《細軟》、散文集《山地話/珊蒂化》,合著《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等。
涂書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國立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亞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臺灣現代詩學、中國當代新詩與文化、新詩理論與批評、臺灣文學英譯研究。著有學術專著《比較詩學:兩岸戰後新詩的話語形構與美學生產》。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 洪淑苓
文學是時代的產物,呈現作家個人內心與外在世界的交會圖像。臺灣歷史脈絡複雜,族群文化多元,作家受時代變動、文藝思潮的激盪而創作,所產出的作品也因此而更加豐富。由我和六位學者合撰的這本《臺灣文學史讀本》即是希望以歷史為主軸,梳理各類文學作品的源流與演變,引導讀者更深入認識臺灣文學的文化意義與文學之美。以下首先概述「臺灣文學史」的建構歷程,其次說明本書撰述宗旨與體例。
一、「臺灣文學史」的建構
(一)臺灣文學史研究的先驅者:黃得時
早在日治時期,黃得時(1909-1999)就發表了〈臺灣文壇建設論〉(1941)、〈輓近の臺灣文學運動史〉(1942)、〈臺灣文學史序說〉(1943)與〈臺灣文學史‧第一章明鄭時代〉、〈臺灣文學史‧第二章康熙雍正時期〉(1944)等系列文章,藉此建構起從明鄭時期古典文學到當時(1940年代初期)新文學運動的臺灣文學樣貌。黃得時兼通古典文學與新文學,本身對戲曲、兒童文學也相當喜愛,此外,也曾發表《臺灣歌謠之研究》(1967),可說視野開闊,博學多才,完成一部《臺灣文學史》為其畢生志向。他在〈臺灣文學史序說〉界定了臺灣文學的範疇有五,一是作者出身臺灣,文學活動在臺灣實踐的;二是作者出身臺灣之外,但在臺灣久居,文學活動也在臺灣實踐的;三是作者出身臺灣之外,只有一段時間在臺灣進行文學活動,之後又離開臺灣;四是作者雖然出身臺灣,但文學活動在臺灣之外的地方實踐;五是作者出身於臺灣之外,而且沒有到過臺灣,只是寫了有關臺灣的作品,文學活動地點也在臺灣之外。可見他是以作者為主體,以及作品中書寫的臺灣來建構臺灣文學史,包容度極廣,而這樣的觀念對後來的研究者都有所影響。但受限於戰爭、時代等因素,黃得時並未能完成一部專書,而是發表諸多單篇文章,後皆收錄於《黃得時全集》(呂興昌,1999;江寶釵編,2012;洪淑苓,2019)。
黃得時撰寫臺灣文學史的動機在於抵抗日人島田謹二的「外地文學」說。在日治時期,日本學者島田謹二稱日本為「本島」,而視殖民地為「外地」,所有殖民地發展的文學都被稱為「外地文學」。「外地文學」只能跟隨殖民者的主流,並無獨立性格,必須被收納在日本文學史下,且「外地文學」只限在臺灣的日人作家作品,臺籍作家並不算在其內。黃得時對這種文學史觀很不以為然,他認為「臺灣從他的種族、環境抑或歷史而言,具有獨特的性格⋯⋯臺灣文學也具有清朝或明治文學所沒有的獨特性格」,可見黃得時身為臺灣人高度的自覺與獨特的主張。黃得時提出的「種族」與「環境」要素,來自法國學者泰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 1828-1893)在其所撰寫的《英國文學史》中,所提出的文學史三要素—種族、環境、時代。但黃得時把「時代」換成「歷史」,則是著眼於臺灣既有原住民族,又歷經明、清兩朝,及至當時的日本統治,這特殊的歷史經驗,不容忽視。重視歷史,強調歷史意識,是黃得時撰寫臺灣文學史最注重的一點。黃得時雖未能完成《臺灣文學史》,但他絕對是臺灣文學史研究的先驅者,他的著作與觀念深深啟發後來者,例如:陳少廷(1932-2012)《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陳芳明,2011;梅家玲,2022)。
(二)臺灣文學體制化之前的三部文學史
陳少廷、葉石濤,加上後來彭瑞金的著作,為臺灣文學進入教育體制之前的三部著作。
陳少廷(1932-2012)《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於1977年出版,係以黃得時〈臺灣新文學概說〉為綱領而完成,可謂第一本臺灣新文學史著作。全書正文分為七章,分別介紹新文學運動的從萌芽、開展到高峰期的歷史、戰爭時期的臺灣新文學,以及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歷史意義,並附有日治時期新文學運動的珍貴照片,如:各種藝文雜誌封面、相關會議與人物照片等。這本書的貢獻,如同陳少廷在〈自序〉所說,編撰這本書,是希望為當時參與新文學運動的先賢們留下客觀公正的記述,「讓他們的志業和心血結晶,永遠受到後來者的懷念和崇敬。」
陳少廷的著作出版之後,葉石濤(1928-2008)《臺灣文學史綱》也受到注目和討論。葉石濤以作家身分撰寫的《臺灣文學史綱》,特別強調臺灣主體性與臺灣文學的本土性。他自1983年開始蒐集史料,次年提筆撰寫,費時二年始成。起初是以「臺灣文學史大綱」在《文學界》雜誌載,到1987年2月由文學界雜誌社結集出版,全書共七章,從傳統文學談到1980年代的現代文學。葉石濤認為文學作品必須反映臺灣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也就是被殖民、被壓迫的共同經驗。因此,他評論作品的觀點以鄉土認同、寫實批判為主,凸顯鄉土文學的價值與重要性。
彭瑞金(1947-)的《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於1991年出版,全書共六章,論述戰後迄1980年代中期為止四十年間,臺灣新文學的文藝思潮、社團活動以各類作家作品。彭瑞金以「反抗史觀」的視角,對臺灣新文學被壓抑的境況多所闡述,也特別著重作品中的反抗意識。
葉石濤、彭瑞金的著作都富有強烈的本土意識,在戒嚴時期與解嚴初期出版,都具有時代意義。而「臺灣文學」尚未體制化之前,葉、彭的著作,也提供讀者認識臺灣文學、本土文學的機會。
(三)1990年代以降各類型文學史的相關論著
1997年,真理大學首創臺灣文學系,此後許多大學設立臺灣文學系所,臺灣文學進入大學教育體制,相關的文史資料普查、學術研究成果,都逐次展現。對於臺灣文學史的撰作與解讀,也有更多不同角度與類型的著作出版。例如:各種文學選集、地方文學史、古典文學、民間文學調查與記錄、原住民族文學史等,雖不以文學史為名,但也都具有文學與歷史交涉的層面,可以補足以往文學史的不足或提供參照。這類著作,除博碩士學位論文外,更有專書或選集,以下略加梳理。
早在1979年3月,有鑑於日治時期文學作品資料的散逸不全,李南衡已整理出版《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整部合集共五冊,第一冊《賴和先生全集》,第二、三冊《小說選集一》、《小說選集二》,第四冊《詩選集》,第五冊《文獻資料選輯》。同年7月,由葉石濤、鍾肇政主編的《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小說集八冊出版。1982年,羊子喬、陳千武主編的《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新詩集二冊也接續出版。這些合集、選集,都提供了珍貴的文本,提供有志者研究參考。
1990年代起,各類相關著作接續出版,例如:施懿琳、許俊雅、楊翠共同編撰的《臺中縣文學發展史》(1995)、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2000)、黃美娥撰寫《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2007)與《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2005)等,都具有前瞻性。而2001年由臺灣文學館主持的《全臺詩》編輯出版,更是臺灣文學界的大事。這套書匯集、註解了從明鄭、清代、日治到戰後的臺灣古典詩作,截至2021年為止,計出版七十冊,收錄九百九十位作家的詩歌作品,約十四餘萬首詩作。第一批投入《全臺詩》的編者有施懿琳、許俊雅、吳福助、江寶釵、廖振富、黃美娥、余美玲、楊永智等。《全臺詩》的整理出版,激發更多學者投入對臺灣古典詩的研究。後又有施懿琳、廖美玉合編《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篇》(2008),亦有助於認識歷史的輪廓。
現代文學方面,九歌出版社曾編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選集,第一輯於1989年出版,含詩卷、散文、小說、戲劇與評論等共十五冊,選錄1970、80年代的代表作家與作品,總編輯為余光中,各文類主編為張默、張曉風、齊邦媛、黃美序與李瑞騰。第二輯於2003年出版,選錄1989-2003這十五年間的代表作語作品,仍由余光中任總編輯,各文類主編為白靈、張曉風、馬森、胡耀恒與李瑞騰。透過本系列選集,可一窺1970-2003年臺灣現代文學的發展樣態。
現代詩方面,有文訊雜誌社為推動現代詩史的研究,以一系列研討會的形式,就各時期的臺灣新詩、現代詩的現象、思潮和代表作家等議題,邀請專家暢所欲言,以達到廣收意見的效果,而後編輯出版為《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1996),為現代詩史的研究奠立厚實的基礎。
胡萬川於1990年代在臺中、彰化等各縣市調查民間文學,出版各縣市民間文學集,而後也出版《台灣民間故事類型》(2008)等,這些研究成果都可以增進我們對不同層面的臺灣文學史的認識。
此外,由於臺灣文學體制化的規模日益盛大,各界對臺灣文學的認識與需求也蓬勃發展,雖不能給臺灣文學全面的觀照,但單一文類的文學史已經蔚然成熟。
……………………………
第一章
緒論 洪淑苓
文學是時代的產物,呈現作家個人內心與外在世界的交會圖像。臺灣歷史脈絡複雜,族群文化多元,作家受時代變動、文藝思潮的激盪而創作,所產出的作品也因此而更加豐富。由我和六位學者合撰的這本《臺灣文學史讀本》即是希望以歷史為主軸,梳理各類文學作品的源流與演變,引導讀者更深入認識臺灣文學的文化意義與文學之美。以下首先概述「臺灣文學史」的建構歷程,其次說明本書撰述宗旨與體例。
一、「臺灣文學史」的建構
(一)臺灣文學史研究的先驅者:黃得時
早在日治時期,黃得時(1909-1999)就發表了〈臺灣...
作者序
後記 洪淑苓
2005-2015年,我擔任臺大中文系與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期間也曾擔任三年的臺文所所長。我在臺文所的授課科目,除了臺灣民間文學、飲食文學與文化、現代詩社群與詩人專題等選修課之外,也分擔碩、博士班的必修課—臺灣文學史專題、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這兩門必修課都涉及臺灣文學史,我因此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去備課,以便在課堂上和學生們討論。然而當時的臺灣文學研究可說方興未艾,也沒有現成的「臺灣文學史」教材可以使用,一切都要靠自己蒐集編整,而陸續出土的史料與文獻,更讓人眼花撩亂,必須花更多精神謹慎處理。我於是私心祈願自己能編一本「臺灣文學史」的讀本,融合史料與文學,以供同輩教學之用,或是同好者也可自行瀏覽閱讀。
這樣的念頭在心裡醞釀多時,恰好五南圖書公司蘇美嬌主編來約稿,我欣然答應。我起先想獨力撰寫全書,便開始規劃章節,同時全面蒐集前賢的著作,以便展開寫作的大工程。但這豈是容易之事?果不其然,我耗費了許多時日,進度仍然有限。直到某日我轉念一想,眾志成城,何況我教過諸多才智出眾的學生,後生可敬,我應該邀請他們一起完成這部文學史。
緣此,本書由我約集六位博士共同撰寫—莊怡文、陳允元、劉建志、楊雅儒、馬翊航與涂書瑋(依篇章順序),他們分別出身於中文系或臺灣文學系所,長久浸潤於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化,並且都有卓越的研究成果與豐富的教學經驗,可謂新一代的優秀學者。他們都上過我的課,因此師生、同儕討論起來還算順利。我先規劃章節、訂下體例,並試寫一章提供範本,而後他們也依照專長,各自負責撰寫相關篇章,最後由我統整。自2017年約稿,經過共同討論、撰寫初稿與修訂,費時多年,期間又遭逢新冠肺炎疫情干擾,至本年夏季終於完成。在此感謝諸君的辛勞,也感謝五南圖書公司編輯部的耐心等候,並促成本書出版。
臺灣文學源遠流長、文化多元,是我們共同的資產。2016年我從臺文所歸建中文系,今又能夠與中文系、臺文所畢業的六位博士暨專家學者,共同出版本書,頗感欣慰。希望藉由本書精心設計的體例,以及各章作者的用心書寫,為大學院校的臺灣文學史課程或通識課程提供實用教本,而高中學校若有意開設專題選修,本書也是臺灣文學最佳的入門讀本。
祈請各界專家、讀者不吝賜教。
洪淑苓
記於2023年8月17日
後記 洪淑苓
2005-2015年,我擔任臺大中文系與臺灣文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期間也曾擔任三年的臺文所所長。我在臺文所的授課科目,除了臺灣民間文學、飲食文學與文化、現代詩社群與詩人專題等選修課之外,也分擔碩、博士班的必修課—臺灣文學史專題、臺灣文學史料與研究文獻。這兩門必修課都涉及臺灣文學史,我因此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去備課,以便在課堂上和學生們討論。然而當時的臺灣文學研究可說方興未艾,也沒有現成的「臺灣文學史」教材可以使用,一切都要靠自己蒐集編整,而陸續出土的史料與文獻,更讓人眼花撩亂,必須花更多精神謹慎...
目錄
作者群簡介
第一章 緒論|洪淑苓
一、「臺灣文學史」的建構
二、本書宗旨與體例
第二章 明鄭至清領時期的臺灣古典文學|莊怡文
一、明鄭時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603-1683)
二、清領前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683-1780)
三、清領後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780-1895)
四、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三章 日治至戰後時期的古典文學史|莊怡文
一、日治前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895-1920)
二、日治後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920-1945)
三、戰後迄今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945-)
四、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四章 日治時期的臺灣新文學(Ⅰ)|陳允元
一、1920-1930年代臺灣新文學的萌發
二、各種論戰與新文學流派的引進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五章 日治時期的臺灣新文學(Ⅱ)|陳允元
一、1930-1940年代臺灣新文學的景況
二、戰時體制下的臺灣文壇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六章 戰後現代詩的發展與論戰|洪淑苓
一、1945-1970年的現代詩壇
二、現代詩論戰及其影響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七章 詩社興替與後現代多元|洪淑苓
一、1970年代以降的現代詩壇
二、1970年代論戰與1980年代新思潮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八章 現代女詩人與女性詩學|洪淑苓
一、各世代的女詩人及其詩歌特色
二、女性詩學的興起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九章 戰後現代散文的發展與情感主題|劉建志
一、戰後現代散文的發展與作品類型
二、現代散文的語言藝術與作品中的情感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章 現代散文中的飲食書寫|劉建志
一、飲食文學暨飲食散文的發展
二、飲食書寫中的記憶與性別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一章 現代散文中的自然書寫|劉建志
一、從環保文學到自然書寫
二、自然書寫的類型與跨界特色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二章 戰後現代主義小說|楊雅儒
一、戰後臺灣社會與小說發展
二、現代主義思潮的引介
三、代表作家作品 2
第十三章 鄉土小說|楊雅儒
一、多重脈絡下的鄉土文學
二、從鄉土文學論戰到後/新鄉土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四章 現代小說與性別文化|楊雅儒
一、閱讀戰後女性/性別眾生相
二、女作家、女性主義與同志文學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243
第十五章 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馬翊航
一、從口傳到運用漢語書寫
二、族裔自覺與多元表現
三、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十六章 新世紀臺灣文學的展望|涂書瑋
一、新科技與新世代
二、新文本、新品種與新思潮
後記|洪淑苓
作者群簡介
第一章 緒論|洪淑苓
一、「臺灣文學史」的建構
二、本書宗旨與體例
第二章 明鄭至清領時期的臺灣古典文學|莊怡文
一、明鄭時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603-1683)
二、清領前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683-1780)
三、清領後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780-1895)
四、代表作家與作品
第三章 日治至戰後時期的古典文學史|莊怡文
一、日治前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895-1920)
二、日治後期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920-1945)
三、戰後迄今的臺灣古典文學史(1945-)
四、...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