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以言史,史以入詩。
貞觀之治、安史之亂、遣唐使……長安、洛陽、揚州、大理、西域……
唐詩中所勾畫的大唐歷史事件與地理風貌。
歷史在詩歌裡流轉,詩歌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唐人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
以詩證史,繪出一幅唐代詩歌的春秋畫卷。
安史之亂──杜甫的詩,比歷史還真實
科舉簡史──帝國上升通道,擠滿頂流詩人
寒冷、乾旱與蝗災:極端氣候摧毀的帝國
永王之亂──李白的最後五年,以及被遮蔽的真相
甘露之變──天降祥瑞之後,一千多顆人頭落地
「仙丹帝國」──唐朝五個皇帝,死於長生不老藥
大運河──中原王朝興衰起落的生命線。
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到底是個什麼關?
盛唐夢已遠,西域今仍在──大唐是如何丟掉西域的?
!推薦!
Cheap(歷史YouTuber)、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現今流傳的四萬多首唐詩中,飽含著大量的唐代史內容,其中涉及到大唐的歷史與地理、承平歌舞與戰亂塗炭、宗教的影響、部族的關係、社會變遷與經濟民生等眾多唐代史實和故事。
《詩裡的大唐》分為三部,分別以詩人、事件與地理為線,講述唐朝重要詩人的生平故事與詩作分析,詩人的命運與唐朝主要歷史事件的牽動,以及唐代的城市、環境、地理版圖等宏觀的視野勾勒。本書參考大量文獻,從詩人的角度來瞭解唐詩、瞭解大唐史。
作者簡介:
最愛君
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創作團隊的集體筆名。兩位主創者鄭煥堅、吳潤凱均為《南方都市報》原高級記者,鄭煥堅係華中科技大學文學碩士,吳潤凱為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最愛君曾參與編著、合著有《南京大屠殺史料集》、《洪流: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等著作。由最愛君獨立原創著作《一看就停不下來的中國史》系列叢書,為歷史文學類暢銷書。
章節試閱
安史之亂:杜甫的詩,比歷史還真實
安史之亂爆發三年前,天寶十一載(七五二)的秋天,杜甫與高適、岑參、儲光羲等詩人一起登上慈恩寺塔(大雁塔)。
每人賦詩一首。其他人的詩寫景都是天朗氣清,大好河山,只有杜甫看到的是: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節錄)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從上往下一眼望過去,一片空濛濛,哪裡還分辨得出帝都長安在何處。這實際上是詩歌寫作的一種隱喻手法,包含了詩人的政治憂慮,他隱約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長安可能要面臨一場大亂啊。
〈壹〉
杜甫在世時,只是一個小官員和小詩人。但並不妨礙他在窮困潦倒的一生中,孜孜不倦地書寫和反思帝國盛世的衰亡,從而成為一個時代最真實而堅定的歷史記錄者。
希臘古哲亞里斯多德說過:詩比歷史還真實。我們將在杜甫的詩中,讀懂這句名言。
杜甫趕上了偉大而不幸的時代。唐玄宗即位的先天元年(七一二),杜甫降臨人世,到唐代宗大曆五年(七七○)病逝,他經歷了大唐由盛而衰的全過程。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歲左右,但在後世看來,他們的詩像是兩個時代的產物。
李白的詩,大氣磅礴,想像奇詭,縱橫無邊,確實是大唐盛世才能催生出來的鬼才作品。現實也是如此,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在生命最後的幾年經歷悲情,鮮有好詩問世。而杜甫,整個的詩歌寫作重心都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之前雖然也有著名的傳世作品,但沉鬱頓挫、感時憂世的整體風格尚未形成。
現代詩人馮至說杜甫是兩個世界的親歷者:「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他青年時期經歷的『開元之治』和他中年以後、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以後社會秩序相比,儼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國家的危機和人民的痛苦通過種種難以想像的、聳人聽聞的事實呈現在他的面前。他面對許多殘酷的事實,既不惶惑,也不逃避,而給以嚴肅的正視。他既有熱情的關懷,也能作冷靜的觀察,洞悉時代的癥結和問題的核心所在。」
亂世苦難,以及勇敢面對和書寫亂世苦難的態度,塑造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也正因此,杜甫的成名之路十分坎坷。終其一生,他幾乎默默無聞,聲名不顯。天寶三載(七四四),三十二歲的杜甫在洛陽遇到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兩人一見如故。此時還有高適,三人結伴同遊。第二年,杜甫又跟李白見了一面,兩人互贈詩篇。從此卻再沒機會見面。
不過,杜甫後來給李白寫了許多詩,而李白再也沒為杜甫寫過一首詩。這段關係幾乎已成為一個學術八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兩人在世時的聲名明顯不對等,李白是曾經大紅大紫到轟動長安城的大詩人,杜甫更像是一個粉絲偶然結交到了自己的偶像,自然有全情的膜拜流露在許多詩裡。
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分析,杜甫的詩在他生前雖然也得到一些高度評價,但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社交場合的禮貌用語和客套而已。一直到九世紀初,在杜甫死後三、四十年後,由於中唐詩人領袖如韓愈、白居易、元稹等人對杜詩的推崇和不斷模仿,才使得杜甫的名聲越來越大。宋代以後,杜甫最終奠定了史上最偉大現實主義詩人的地位。
所以,我們現在認識的杜甫,與杜甫在世時的樣子和際遇,是截然不同的。這麼說吧,杜甫如果看到宋代以後世人對他的追捧,估計他自己都會被嚇死。
真實的杜甫,生前除了年少時過過一段優裕的快樂時光,一輩子都在盛世的底層掙扎,在亂世的途中歌哭。
他的朋友,李白是名噪天下的大詩人,高適後來做了大官。只有他,一生終了,僅是一個小詩人,一個小官員。
〈貳〉
有史學家以張九齡罷相的開元二十四年(七三六)作為盛唐的分水嶺,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盛世的衰亡,總是從政治的敗壞開始的。
一個在位多年、志得意滿的皇帝,身邊圍繞著一群爭權奪利、不顧世道人心的臣子,這個王朝基本就在變亂的邊緣不斷溜達了。
盛世久了,也總會有一些烏七八糟的事情來終結盛世。在權相李林甫掌權的十多年間,帝國氣脈的衰微被獨裁和謊言掩蓋了。
天寶六載(七四七),唐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參加了考試。由於李林甫編導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
那個曾經寫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希望「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中年求職者,客居長安整整十年(七四五—七五五),鬱鬱不得志,過著極其困苦的生活。
他一直試圖建立在朝廷中任職的必要關係,但未獲成功。他最後奔走獻賦,為唐玄宗獻上三篇賦,終於再獲得一次考試機會,通過後,被通知等待授予官職。
這一等卻又是沒有盡頭。
史學家推測,杜甫和他的交際圈可能都是讓權相李林甫感到不爽的人,所以卡住始終不給他安排官職。到了李林甫的繼任者楊國忠當權,杜甫仍然未得到任命。
天寶十三載(七五四),四十二歲的杜甫希望追隨高適的腳步,向名將哥舒翰請求入幕,卻未得到理睬。
也就是在這一年,關中出現了被楊國忠捂住不報的大暴雨和饑荒。為了生存,杜甫被迫帶領全家北遷到了奉先縣(今陝西蒲城縣)。
或許是命運的刻意安排,杜甫在長安的十年辛酸生活,打開了他觀察帝國盛世真相的一扇窗戶。當其他精英詩人沉湎醉鄉之時,他穿著粗布短衣,和京城貧民排隊購買低價糧食。他從盛唐那群浪漫的詩人群體中游離出來,開始以清醒的目光審視這個社會。
在哭聲震天的咸陽橋頭,他聆聽過征夫的怨憤訴說,瞭解到唐玄宗好大喜功,輕啟邊釁,而楊國忠趁機邀功,出兵南詔掩蓋敗績的背後,是帝國無數家庭的生死離散,以及國家經濟的凋敝破壞:
兵車行(節錄)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在仕女如雲的曲江池畔,他遠遠地冷眼觀看楊國忠兄妹的游春排場,帝國的財富支撐起這個外戚家族的揮霍豪奢,京城長安成了他們肆無忌憚的極樂世界,而這背後是誰在縱容楊氏一手遮天,已經不言而喻了:
麗人行(節錄)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帝國政壇籠罩在謊言編織的歌舞昇平之下,杜甫的詩,成了那個時代最勇敢、最真實的話語。
當杜甫孤身一人從奉先返回長安後,他的任命終於下達了。朝廷授予他河西尉的小官,他拒絕了:「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朝廷遂改派他出任太子府的一個官職——兵曹參軍,類似於武庫看守人的低階職務。迫於生計,他接受了這個離理想很遠很遠的官職。
天寶十四載(七五五),年末,杜甫赴奉先探望妻兒。一進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他的小兒子餓死了。個人的悲苦境遇,讓他想到了帝國底層人民正在經歷的艱難歲月,他拿起筆,寫下了著名的史詩: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錄)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飢渴。
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他在詩中說:作為父親,竟然沒本事養活孩子,真是慚愧至死!今年的秋收還算不錯,可誰能料到,窮苦人家仍然有餓死的意外發生。我還算是個小官兒,也免不了這樣悲慘的遭遇,那平民百姓的日子,就更加苦不堪言啊——想想失去土地的農民,早已傾家蕩產;想想遠戍邊防的士兵,還不是缺吃少穿。一想起這些,我的憂愁就千重萬疊,高過終南山,浩茫無際……
就在這首詩中,他寫出了千古名句,深刻揭示了大唐帝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當杜甫寫下這些詩句的時候,帝國之病終於捂不住了。
安史之亂爆發了。
〈參〉
安祿山是在天寶十四載(七五五)十一月九日起兵叛亂的,這次叛亂成為唐朝歷史的一條分界線。但在當時,朝中那些狂傲而顢頇的君臣,都沒有意識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已經到來。
數日後,叛亂消息傳到長安,宰相楊國忠向唐玄宗保證:不用十天,安祿山的人頭就會送到陛下面前。
只有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是清醒的。安祿山起兵三十三天後,天寶十四載(七五五)十二月十二日,洛陽失陷。封常清因戰敗被唐玄宗派人就地處死,他在臨終上表中告誡唐玄宗:我死之後,望陛下不要輕視安祿山這個叛賊。
唐玄宗君臣沒有接受封常清的忠告。
名將哥舒翰堅守潼關長達半年,叛軍久攻不下。唐玄宗不斷派宦官催促哥舒翰出關決戰。哥舒翰再三向皇帝奏明,此時我軍輕出,必定落入叛軍圈套,到時追悔莫及啊。
唐玄宗又不聽。
天寶十五載(七五六)六月四日,哥舒翰「慟哭出關」,五天後,兵敗被俘。
噩耗傳來,唐玄宗和楊氏集團卻跑得比誰都快。
六月十三日夜,唐玄宗帶著楊氏集團倉促逃離長安。過了整整十天,沒有任何防禦的長安才被叛軍攻陷。
逃亡路上,太子李亨與禁軍首領陳玄禮操縱「馬嵬兵諫」,又派人唆使當地父老攔住唐玄宗,要其留下太子抗擊叛軍,並分去大半人馬。
七月初九,李亨到達靈武(今寧夏靈武),很可能經他本人授意,三天後,他被隨從諸臣擁立為皇帝,是為唐肅宗。從此時起,李亨掌握了帝國抗擊叛軍的權力。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後期惡政橫行、奸人當道導致的結果,它敲響了帝國衰亡的喪鐘。安祿山起兵的旗號,是要誅殺奸臣楊國忠,以此為自己的反叛行為爭取正當性。馬嵬兵諫中,憤怒的士兵首先殺掉了楊國忠,繼而逼迫楊貴妃自盡。可見,楊氏當政的短短幾年間,已經觸怒了所有的社會階層。
從本質上講,這場戰爭是朝廷高層權鬥引發的,但是,最終為戰爭買單的,卻是帝國的所有人,不分官位,不分身分,不分貧富。
在長安淪陷之前的半年裡,隨著戰況加劇,杜甫帶著家人避亂,先從奉先北遷到了白水(今陝西白水縣),又從白水繼續北遷到了鄜州羌村(今陝西富縣南)。一路輾轉,十分狼狽。
至德元載(七五六)八月,杜甫再次告別妻兒,從鄜州羌村投奔唐肅宗。途中,他被叛軍俘獲,並押解到長安。在叛軍占領的長安城中,杜甫度過了大半年時間。他寫詩悲歎唐軍的一次次失利,以及這座偉大城市的衰敗。
史書載,安祿山占領長安後,對未能逃出長安的王侯將相及其家人,「誅及嬰孩」,連小嬰兒都不放過。這是一場針對皇室成員和朝廷大臣的大屠殺。身陷長安的杜甫,遇見了在這場大屠殺中僥倖逃脫的一名皇孫:
哀王孫(節錄)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得同馳驅。
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為奴。
已經百日竄荊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唐玄宗逃奔成都,留下王公貴族被滿門滅族,只有一個倖存者流落市井,體無完膚,乞求為奴。在杜甫的眼裡,長安城的血雨腥風,誰也難以逃避,不論昔日如何錦衣玉食。這就是亂世的縮影。
至德二載(七五七)的春天,杜甫想念家人,好久沒有妻兒的消息,生死未卜,憂愁滿懷。戰亂時期,所有倖存者的共同心理,被他用一首詩寫了出來: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後來,宋朝人說,這是第一等好詩,但想起當時亂世,就「不忍讀也」。
〈肆〉
至德二載(七五七)正月,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形勢向對唐王朝有利的方向扭轉。四月,杜甫趁亂逃出長安,穿過兩軍對峙之地,到達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唐肅宗。
杜甫已經半年多沒有妻兒的消息,但他沒有第一時間奔赴鄜州羌村的家。這是因為,他此時仍是朝廷官員,趕緊到鳳翔政府報到是他的職責所在。
唐肅宗授予他左拾遺的官職,雖然仍是一個八品小官,但可以向皇帝直接諫言了。杜甫忠於職守,報到後仍未返家,只是在詩裡擔憂家中的情況:
述懷(節錄)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
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
嶔岑猛虎場,鬱結回我首。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
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他發出無奈的疑問,這年頭有幾個人活著,希望全家團聚豈非做夢?正因如此,他盼望家信,又怕家信到來,因到來的可能是壞消息。
但很快,身在鳳翔的左拾遺杜甫,就感受到了戰亂當前,而新皇帝唐肅宗卻把鞏固帝位擺在了第一位。
唐肅宗連走了三步棋,每一步都充滿帝王權術:首先,唐肅宗發兵,消滅其弟永王李璘的「反叛」,李白因為追隨李璘,遭到流放,境遇淒涼。其次,清除唐玄宗舊臣,宰相房琯因為是父親唐玄宗所用之人,被認為是太上皇黨而遭貶。杜甫本是局外人,但他上疏替房琯說話,雖未治罪,卻被唐肅宗視為「房黨」,從此被疏遠,失去了參與朝政的機會。最後,唐肅宗急欲收復長安、洛陽二京,以證明他的能力和正統性。為了收復兩京,他決定孤注一擲,不惜撤空西北邊防,把精銳部隊調入中原與叛軍對陣,甚至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為代價,請求回紇出兵助戰。他寧願引狼入室,讓城中百姓再遭劫掠,也要奪回長安。
至德二載(七五七)九月,收復長安。但也錯失了著名謀臣李泌建議直搗叛軍老巢范陽的時機,導致安史之亂又拖延了好幾年才被平定。
人間又無故多了好幾年的生離死別。
兩京收復後,杜甫寫了長詩《洗兵馬》,暗諷皇帝和帝都官員不反思戰禍,而沉浸在一時的勝利中。戰爭還沒結束,但唐肅宗已經顯示了他的權威和能力,於是朝臣爭獻祥瑞,開始唱讚歌了:
洗兵馬(節錄)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何國致白環,復道諸山得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此情此景,憂國憂民的小官員無力阻止,只能發出最微弱的歎息,但願戰爭真的早點結束,「淨洗甲兵長不用」。
此時,杜甫早已被貶出長安,到華州(今陝西渭南)任司功參軍。皇帝的身邊,果然容不下一個說真話的人。
〈伍〉
開始於乾元元年(七五八七五八)九月的鄴城之戰,最終以唐軍的詭異潰敗,而再次昭示著大唐帝國的無可救藥。此戰過後,杜甫對王朝前景徹底失望,對帝國中興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鄴城(今河南安陽附近一帶)是通往河北的門戶,這場戰役,朝廷和安史叛軍誰都輸不起。唐軍以六十萬大軍圍攻只有七萬人的鄴城,長達半年而不能克。史思明以十三萬兵馬來救,與城內安慶緒叛軍合共亦僅占唐軍的三分之一。然而,唐軍終遭慘敗。
復盤此役之敗,其實無關叛軍的強大與否,一切皆由唐肅宗猜忌功臣所致。
在名將郭子儀平復兩京之後,唐肅宗曾對郭子儀說:「吾之家國,由卿再造。」表面是對平亂功臣的感激之辭,但他內心實則十分忌憚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功高震主,權重難制。
命令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圍攻鄴城之後,唐肅宗所考慮的,依然不是怎麼打勝仗,結束戰亂,而是怎麼分散這些名將的權力,避免一家獨大。這個本性陰暗狹隘的皇帝,做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任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去指揮六十萬大軍。
唐軍最終陷入混亂,猶如一盤散沙,以極大的優勢兵力卻被叛軍擊潰了。
唐肅宗只顧玩政治平衡術以固帝位,不把天下百姓之生死放在眼裡,故而一次次錯失了徹底平息安史之亂的機會,任由這場戰爭拖延長達八年之久。當他在寶應元年(七六二)四月病死的時候,安史之亂仍未得到平息。
安史之亂的八年間,唐朝全國人口銳減三千六百萬。但百姓和士兵的死,對於心中只有權力的皇帝而言,只是一個個冰冷的數字。
殊不知,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家庭慘劇。正如日本導演北野武所說,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在這場影響大唐國運的戰爭中,杜甫幾乎是唯一一位從頭到尾關注個體命運與生死悲劇的記錄者。
乾元元年(七五八)年底,當朝廷軍隊圍攻鄴城之時,杜甫從華州出發,前往洛陽探望故舊、故居。第二年二月以後,唐軍大敗,損失慘重,杜甫正好從洛陽返回華州,一路上都是朝廷為了擴充兵力拉夫抓丁、無數家庭妻離子散的情景。安史之亂的巨大浩劫,朝廷全部轉嫁到了老百姓頭上。
杜甫沿路自新安—石壕—潼關,耳聞目睹無不是戰亂的哭泣和死亡的陰影。他以目擊者的身分,記錄下一路的所見所聞,寫出了震撼千古的災難史詩——「三吏三別」。
在他這組詩中,戰爭給人民造成的創傷,不再只是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可以感知的家庭悲劇。
老翁、中青年人和未成年人,這些不同年齡層次的男子,被拉夫推上戰場。他們在戰場上大量死亡後,留下了大批獨寡孤幼,有苦守荒村的老寡妻,有懷抱乳嬰的年輕寡婦,還有剛剛新婚就要準備守寡的小媳婦。老母無子送終,乳孩無父照應。所謂盛世,不用幾年,就淪為了人間荒原。
看到新安縣吏抓壯丁,把未成年男子都拉走了,沿路都是一個個家庭生離死別的哭聲。杜甫無能為力,只好安慰他們說:
新安吏(節錄)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把你們的眼淚收起吧,不要哭壞了眼睛,徒傷了身體。天地就是這麼無情啊!
傍晚投宿石壕村,看見差役半夜來拉夫,這家人的老頭子趕緊翻牆逃走了,杜甫只聽得一個老婦人開門對著差役哭訴:
石壕吏(節錄)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這是一個為國家做出巨大犧牲而貧窮至極的家庭啊,三個兒子有兩個戰死在鄴城,剩下唯一的兒子還在軍中。即便如此,官府也沒有放過這個家庭,嚇得老頭子連夜躲起來,而老婦人還要被拉去做後勤。
沿路又經過一個寂寞荒涼的村子,這個村子百餘戶人家,因世道亂離都各奔東西。活著的沒有消息,死了的已化為塵土。剛從鄴城戰場下來的老兵,回到村子,舉目無親,還來不及悲歎,縣吏又要趕著他去服役了。而他,臨走前,連一個可以告別的人都沒有:
無家別(節錄)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人活在世上卻無家可別,這世道,當個老百姓怎麼就這麼難呢?
這些具體的悲劇,杜甫看得見,而帝國的決策者,看得見嗎?看見了,在意嗎?
杜甫在寫這些悲慘的個案時,內心懷著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一方面,他知道這一個個家破人亡的人間慘劇,是帝國高層無視民間疾苦,肆意釀成戰爭導致的,是赤裸裸的人禍。但另一方面,在戰爭膠著已成定局的前提下,儘快平息叛亂,才能解除叛軍的劫掠和朝廷的拉夫強加給百姓的災難,而要儘快結束戰爭,則只能由百姓繼續付出代價上戰場。
面對這對矛盾,杜甫唯有一邊批判朝廷的黑暗無道,一邊含淚讚美百姓的愛國精神。他感到極端的痛苦,寫出來的「三吏三別」是那樣的悲涼,而又悲壯。
回到華州後,四十七歲的杜甫修訂完「三吏三別」,內心悲愴而又無力,隨即棄官而去,徹底告別了這個腐爛的朝廷。
正如那句名言所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帝國那麼多底層平民,喘不過氣來,向來憂國憂民、感同身受的杜甫,也已喘不過氣來。
〈陸〉
唐朝的一些詩人選擇棄官,過起隱居生活,基本都有雄厚的家產和莊園別墅做後盾。杜甫顯然沒有這樣的資產。他的棄官,便註定了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並且,這種痛苦將持續影響他和他的家人。
史書記載杜甫棄官的原因說:「關輔饑,輒棄官去。」因為京畿地區鬧饑荒,所以就辭官而去。現在看來,這種解釋很難說得通,杜甫官階低微,俸祿雖薄,但總比棄官之後沒了收入來源強呀。
而杜甫寧願帶著家人困苦潦倒,四處覓食,也不願再做著他的小官員,可見內心對朝局已經失望透頂了。這或許才是他下定決心棄官的真實原因。
棄官的這一年,乾元二年(七五九),杜甫一家就遷移了三、四次。從華州遷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再到同谷(今甘肅隴南),直到年底遷到四川成都才算暫時安定下來,可謂顛沛流離,漂泊無根。他當初決定去同谷,是因為得到同谷縣令的信,說此地盛產一種薯類,吃飯問題好解決。可是,杜甫去後,卻發現情況並不那麼樂觀,他在《同谷七歌》中寫道:
同谷七歌(節錄)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髮垂過耳。
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裡。
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手腳凍僵的杜甫苦苦尋找的「橡栗」,是一種極其難吃的苦栗子。莊子《齊物論》中,那個養猴子的狙公,正是拿這個橡栗給猴子選擇要「朝三」還是「暮四」。可見詩人的生活是相當饑寒交迫、狼狽不堪的。所以杜甫在同谷住了一個多月就只好離開,輾轉到了成都。
在劍南西川節度使嚴武的幫助下,杜甫出任節度參謀,並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住了下來。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寫這座草堂在八月被大風暴雨破壞的情景,詩人徹夜難眠,心中所念,卻仍是整個家國的憂愁: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錄)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自從寄寓成都以後,杜甫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一直在川湘多地漂泊,再未回到中原。雖然遠離政治中心,但他其實沒有放下對家國天下的關注。
唐代宗廣德元年(七六三),當漫延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以史思明之子史朝義的自殺宣告結束時,杜甫表現出一生中難得一見的異常興奮,手舞足蹈,放歌縱酒,並寫出他最歡快的一首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他謀劃好了還鄉的路線,可是短暫的興奮過後,殘酷的現實直刺過來。安史之亂是結束了,但中原戰火長期未能停息,藩鎮割據和此起彼伏的爭鬥,讓詩人回歸到沉鬱頓挫的生存狀態。
根據宇文所安的分析,寄居成都之後,杜甫的詩日益與自我有關,他是一位關注基本問題的詩人,如同他早年曾詢問「雄偉的泰山似什麼」(岱宗夫如何),在沿長江而下時他轉向「我似什麼」的問題,並反覆從大江的各種形態和生物中尋求答案:
旅夜書懷(節錄)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他一生經歷了兩個斷裂的時代,以至於後來只能從歷史的巨變中體味人生的悲涼,又從人生的悲涼中觀照歷史的巨變。開元盛世年間,他交往和見識過的許多文人藝術家,為了逃離亂世,都像他一樣,漂泊在西南天地間的小城裡。他用詩歌寫他們,也寫自己的飄零,為一個逝去的時代留下極為沉重而蒼涼的篇章。
大曆五年(七七○),人在潭州(今湖南長沙)的杜甫,竟然遇到了開元年間皇家梨園中的著名樂師李龜年。當年,杜甫曾在岐王李範、殿中監崔滌府內聽過李龜年的演奏。舊人相見,同病相憐,感慨萬千,杜甫遂寫下《江南逢李龜年》相贈: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詩中繁華消歇,物是人非,讀來令人黯然神傷。一個時代都這樣被摔壞了,遑論個人!
一切盡在不言中。
杜甫已經老了,常年貧苦,心力交瘁,各種疾病纏身,更容易在詩中落淚。
這一年的冬天,他在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病逝,結束了五十八年的生命歷程。至死,流落湖湘間,未曾還故鄉。
「二流的詩人,以詩為生命;一流的詩人,以生命為詩。」杜甫至死都是被埋沒的一個小詩人,但接下來的時代,將發現這個在七七○年冬天離世的苦命人,不僅是「一流的詩人」,而且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史學家洪業在他的書《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中說,杜甫是孝子,是慈父,是慷慨的兄長,是忠誠的丈夫,是可信的朋友,是守職的官員,是心系家邦的國民。
世間已無杜子美。
安史之亂:杜甫的詩,比歷史還真實
安史之亂爆發三年前,天寶十一載(七五二)的秋天,杜甫與高適、岑參、儲光羲等詩人一起登上慈恩寺塔(大雁塔)。
每人賦詩一首。其他人的詩寫景都是天朗氣清,大好河山,只有杜甫看到的是: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節錄)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從上往下一眼望過去,一片空濛濛,哪裡還分辨得出帝都長安在何處。這實際上是詩歌寫作的一種隱喻手法,包含了詩人的政治憂慮,他隱約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長安可能要面臨一場大亂啊。
〈壹〉
杜甫在世時,只是一個...
作者序
把「唐詩」反過來,講給你聽
唐代中期有個詩人叫李涉,在我們今天看來不是大詩人,在當時卻很有名氣。李涉曾任國子博士,人稱「李博士」。
有一次,李涉經過九江,遇上了一夥強盜。
強盜們手執刀槍,喝問:「船上何人?」
僕人回答:「是李博士。」
「是不是李涉博士?」
僕人又答,是的。
強盜們說:「如果真是李博士,我們不要他的錢財了。久聞詩名,希望他能給我們寫一首詩。」
李涉聽罷,鋪紙磨墨,當場寫了一首絕句:
井欄砂宿遇夜客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強盜們拿到詩,忘記了打劫的本行,拜謝告辭而去。
這樣的「奇遇」放在哪個朝代都不可能發生,除了唐朝。
聞一多先生曾經說過:「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
唐詩──唐朝的詩,是每個中國人都會背幾首的,但詩唐──詩的唐朝,卻不是所有人都瞭解的。
究其原因,唐詩太美,使得誦讀它的人純粹陶醉於它的美,而忘記了它產生的時代和背景。那些穿越千年仍然閃閃發光的詩行,在歷史的流轉中獲得了普遍的意義,同時也丟失了特定的場域。
您現在打開的這本書,正是為了還原唐詩產生的特定場域而作。有別於市面上從文學視角講唐詩的書籍,我們希望響應聞一多先生多年前的號召,寫作一本從歷史角度講「詩唐」的書。
詩以紀史,史以入詩。《全唐詩》保存的四萬九千多首唐詩中,滲透著大量的唐代歷史資訊,涉及詩人命運、政治生活、經濟發展、歷史地理、戰爭、宗教、民族關係、社會變遷、環境保護等眾多史實領域。
以晚唐詩人皮日休的《汴河懷古》為例:「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詩中講述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改變了中國此後歷代的漕運格局、都城遷移、經濟重心等豐富的史實和細節。
大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代時,秦嶺山脈仍然覆蓋大量的原始森林,四川地區氣候溫暖,可以出產荔枝(唐代以後氣候趨冷,已無法再種植),所以唐玄宗為楊貴妃快遞的荔枝,是從四川經蜀道運輸到關中地區的。這裡就涉及了氣候、古蜀道等環境與地理問題。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杜甫的《春望》中「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這些唐詩則描述了安史之亂對君王愛情的終結,對長安城的毀壞以及對民間造成的深沉苦難等一系列廣闊的社會歷史圖景。
元稹的《縛戎人》:「萬里虛勞肉食費,連頭盡被氈裘暍。華裀重席臥腥臊,病犬愁鴣聲咽嗢。中有一人能漢語,自言家本長城窟。少年隨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沒……」此詩則講述唐帝國在西域地區與吐蕃、阿拉伯帝國的爭霸,安史之亂後河西走廊陷落,大唐孤軍駐守西域,部分士兵被俘虜後留下了慘痛的回憶,中間涉及唐代民族關係及中亞國際歷史。
而晚唐詩人韋莊的名詩《秦婦吟》:「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表現了唐末黃巢起義後,在黃巢起義軍和朝廷官軍的反覆爭奪下,長安城遭遇了毀滅性打擊,整個貴族階層面臨滅頂之災。在詩歌哀痛的亂世中,唐朝的悲劇性走向,正滲透在一行行詩史相契的文字裡面。
……
我們在這本書中採用新聞特稿式的寫法,參考大量基本文獻,希望從一個新的角度引領讀者瞭解「詩唐」,從而讀懂唐詩。
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為什麼唐詩的生命力如此旺盛?我想,歷史的詩意若隱若現,無疑增添了它的魅力與傳播力。唐詩被中國所塑造,同時也塑造了中國。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無論古今,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我們相信,若能深入古人的情境與內心,歷史自然就活了起來。
本書的三名作者分別是鄭煥堅、吳潤凱和陳恩發。其中,鄭煥堅和吳潤凱都是《南方都市報》原高級記者。本書的絕大部分文章,初稿首發在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承蒙八十餘萬粉絲和讀者的厚愛,多數文章均擁有了不俗的閱讀量,並獲得了一些不錯的評價。同時,部分文章被《同舟共進》、《青年文摘》、《廉政瞭望》、《南方雜誌》等刊物轉載刊發,謹致謝忱。至於書中的謬誤,還望諸位多寬容,多批評,多指正。
人比任何概念都重要。那麼,請跟隨大唐詩人們的腳步,開啟這趟歷史的旅程吧。
最愛君
二○二○年月三十日於廣州
把「唐詩」反過來,講給你聽
唐代中期有個詩人叫李涉,在我們今天看來不是大詩人,在當時卻很有名氣。李涉曾任國子博士,人稱「李博士」。
有一次,李涉經過九江,遇上了一夥強盜。
強盜們手執刀槍,喝問:「船上何人?」
僕人回答:「是李博士。」
「是不是李涉博士?」
僕人又答,是的。
強盜們說:「如果真是李博士,我們不要他的錢財了。久聞詩名,希望他能給我們寫一首詩。」
李涉聽罷,鋪紙磨墨,當場寫了一首絕句:
井欄砂宿遇夜客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強盜們拿到...
目錄
第二部 事件
貞觀之治:一個被反覆追憶的時代
晚年的李世民失去了一面鏡子。
永王之亂:李白的最後五年,以及被遮蔽的真相
他的詩沒有了仙氣。
安史之亂:杜甫的詩,比歷史還真實
世間已無杜子美。
二王八司馬事件:政治風潮中的柳宗元與劉禹錫
什麼是永恆的,什麼是速朽的,他們知道。我們也知道。
八一五年,宰相被刺殺以後
帝國在刺殺中新生,又在刺殺中走向滅亡。
甘露之變:天降祥瑞之後,一千多顆人頭落地
大唐,冬日長安城,一個看似平常的上午。
「仙丹帝國」:唐朝五個皇帝,死於長生不老藥
歷史給人唯一的教訓,就是人們不曾吸取任何歷史教訓。
為權力祈禱:唐朝的佛教與政治
李世民決定拿不聽話的老和尚法琳開刀。
白馬之禍:唐朝三十多名大臣被投進了黃河
全天下都知道,朱溫這是要篡位了。
帝國糧食魔咒:唐朝為什麼會被餓死?
因為吃飯問題,唐中宗李顯非常惱火。
科舉簡史:帝國上升通道,擠滿了頂流詩人
唐朝人為什麼那麼能寫詩?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遣唐使往事:日本,大唐最好的學生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但唐詩的優美,世人皆可領略。
第三部 地理
長江之詩:文明、經濟與生態變遷
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大運河:中原王朝興衰起落的生命線
大運河不失,大唐就還有復興的希望。
巔峰即隕落:中國歷史第一城,「死」於九○七年
從此,長安王氣喪盡。
大唐神都的興衰:區位、政治與歷史大勢
你死後想去哪?洛陽邙山!
大唐有座「魔都」,悄悄火了一千年
這裡,是隋唐時期中國交通的十字路口。
成都:帝國最後的烏托邦
成都與唐朝皇帝的故事,大多是事故。
高句麗:一個東北亞霸主的消亡
一個曾經帶甲數十萬的「戰鬥民族」,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大唐滅亡前五年,南詔先說了再見
西南地區的歷史總是那麼神秘,白居易也很感興趣。
大唐是如何丟掉西域的?
盛唐夢已遠,西域今仍在。
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到底是個什麼關?
被王維捧紅的打卡勝地。
寒冷、乾旱與蝗災:被極端氣候摧毀的帝國
西元七四一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有點早。
參考文獻
第二部 事件
貞觀之治:一個被反覆追憶的時代
晚年的李世民失去了一面鏡子。
永王之亂:李白的最後五年,以及被遮蔽的真相
他的詩沒有了仙氣。
安史之亂:杜甫的詩,比歷史還真實
世間已無杜子美。
二王八司馬事件:政治風潮中的柳宗元與劉禹錫
什麼是永恆的,什麼是速朽的,他們知道。我們也知道。
八一五年,宰相被刺殺以後
帝國在刺殺中新生,又在刺殺中走向滅亡。
甘露之變:天降祥瑞之後,一千多顆人頭落地
大唐,冬日長安城,一個看似平常的上午。
「仙丹帝國」:唐朝五個皇帝,死於長生不老藥
歷史給...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