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Podcast沒有人聽?為什麼那個Podcaster超受歡迎?
※深入解剖國內外經典成功案例,帶你找出爆紅關鍵
※第一本STEP BY STEP、100%專屬於你的Podcast專書
素人搖身成為Podcaster的成功地圖和求生手冊。
--軍事YouTuber、YouTube發燒影片主講人/呂禮詩
透過輕鬆活潑的引導,飛入Podcast迷人深邃的聲音宇宙中!有趣、知性、收穫滿滿!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系主任/胡全威
Podcast成為聲音媒體的延伸,已在這本新書中給予務實的描繪。個人自當樂於推薦,此一淺顯易懂的優質好書!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
拜讀本書的人有福了——個人的聲音、表達,到如何知彼知己、器材凖備等細節,本書無不鉅細靡遺。
--前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校長/陳連禎
看這本書,讓內行人更新專業的功力、讓外行人找到表達自己的能力。更讓正想入行的人少浪費精力。
──廣播十座金鐘得主/齊軒
★多年電台主播主持訣竅無私分享
★國內外知名成功Podcast節目剖析、驗證
★理性邏輯分析、人格興趣心理測驗、市場觀察調查數據,踏上人氣Podcast之路
★適合Podcast新手、老鳥或欲重新進場的人
--------------------------------------------------------
我適合什麼樣的Podcast節目呢?
什麼類型的人想要聽我的Podcast呢?
我應該要說些什麼給大家聽呢?
平台節目那麼多,如何讓我的節目被人聽到?
採訪型的節目和訪談型的節目要如何進行呢?
--------------------------------------------------------------
想要製作Podcast卻不知道從何著手?很多人都退出這個市場了,是不是很難啊?不管會遇到什麼困難,這本書幫你想辦法,STEP BY STEP為你量身打造No.1人氣節目。
製作Podcast應該要先弄清楚哪些事情呢?
✓ 哪一類型的節目你比較擅長?
✓ 你自己對哪一型節目感興趣?
✓ 聽眾想要聽什麼內容呢?
製作Podcast要花費多少錢呢?
✓ 需要購買哪些器材?
✓ 後製剪輯有哪些軟體可以使用呢?
✓ 後製時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製作完Podcast後,怎麼讓聽眾聽見?怎麼讓節目爆紅呢?
✓ 如何行銷自己的節目?
✓ 如何和聽眾互動,如何讓聽眾成為死忠鐵粉?
✓ 有哪些節目上架的平台呢?它們有什麼不同?
……
————————————
Podcast入門的門檻較低,只需要錄製聲音、設計音效即可,但卻仍有許多人前仆後繼地在這個媒體上跌倒。
Podcast 的市場定位、聽眾特性分析、節目頻道行銷規劃、製作工具指南、主持風格設定……從0開始,帶領躍躍欲試的新人踩穩每一步,打造一個專屬於自己的不敗節目;也幫助已經踏入當中的老鳥們,檢視自己的節目,讓節目成為Podcast領域的長青樹。這是台灣第一本Podcast的專書,STEP BY STEP、100%專屬於你。
聯合推薦
法客電台主持人/楊貴智
軍事YouTuber、YouTube發燒影片主講人/呂禮詩
廣播十座金鐘得主/齊軒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
資深媒體工作者、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黃肇松
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Podcast《財富老司機》主持人/彭懷恩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系主任/胡全威
前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校長/陳連禎
作者簡介:
黃采瑛
歷經雜誌專欄、活動現場(包括記者會、婚顧)主持、電台主播主持(獲得多項廣播金鐘肯定,如主持、節目製作、編劇、電台行銷等)、電視配音製作與購物台主持,並獲得北京影展編劇入圍。從事傳播工作19年以上。近年轉戰直播教學。協助私人、政府部門與公司行號進行新媒體上的,形象管理、發言人學、人際溝通、聲音表達、國際傳播。
世新大學傳播博士班畢業,任教於臺灣藝術大學圖傳系與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同時創辦了台灣通傳智庫公司,擔任發言人工作。
徐也翔
任教於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同時也是台灣通傳智庫執行長,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專長為新媒體發展與應用、網路危機溝通、媒介經營管理、大數據分析、傳播政策法規,著有「大數據與未來傳播」、「OTT TV的創新服務、經營模式與政策法規」等書。
章節試閱
2-2
聽故事的人
Podcast 為大家提供一個自在發言、肆意發揮的創作管道。欲製作Podcast節目,你無需參加電台考試,或是取得傳播相關科系系所的畢業證書。你甚至不用修大眾傳播相關課程,就可以憑藉一己之力,讓自己的節目快樂上架!讓全世界聽見你的聲音!
然而,這個為大家提供狂歡場地,可以暢所欲言的場域,其實由來已久。雖然它的演變歷史眾說紛紜,卻是來勢洶洶,無法阻逆。台灣從2000年開始,已有現今型式的Podcast。2019年時,出現近三百個節目。2020年初春之後,每個月超過一百檔節目上架,光是上半年開設出來的節目數量,已逼近2019年整年節目數量的三倍!正如2020年,Podcast平台SoundOn與 INSIDE聯名發布的觀察,發現台灣有將近90% 以上的聽眾,在近兩年來開始接受Podcast,甚至高達50% 以上的人會天天收聽。
發展越來越好的Podcast,最受人喜愛的播出長度,以31分鐘到45分鐘為主。這長短正是我們通勤、起床穿衣或盥洗化妝、做家事的時長。事實上,我們也的確在眾多的資料中發現:Podcast節目收聽的情境,除了打發時間或是所訂閱的節目推出新集之外,大多是在上述情境底下,最常被收聽!
因此,當你在設計節目時,不妨多考慮一下聽眾的收聽情境。你可以設計一些當日新聞,給正在通勤的聽眾補充新知:也可以設計一些美妝秘技,給正在上妝的聽眾;或是設計一些療癒好歌,給正在做家事的聽眾,讓他們獲得充分的能量,打掃起來可更加起勁!
或是雖然你的節目內容,與他們的收聽情境並無關係,例如理財類的節目,你也可以在和聽眾朋友打招呼時,將他們的收聽情境考量在內,說出些許關懷的話語,拉近彼此的距離。例如:
「早安!今天陽光充足,大家要記得要擦防晒乳喔!」
「這幾天剛好是梅雨季節,是不是感覺家裡的棉被特別重呢?這潮溼的情況……。」
「哇!油價可能要開始上漲了!大家記得加油(加重語調,呈現雙關語。提醒聽眾替車子加油,你則為他加油)!」
藉由這般感同身受的問候,有效激起與聽眾之間的共鳴,之後再慢慢將節目導入正題。這麼做會讓你的聽眾知道,你不僅在意節目,更在意他們的狀況與感受。如此一來,必能幫你和聽眾之間搭起友誼的橋樑,增加聽眾對於節目的黏著度。雖然,台灣的Podcast市場數值顯示出,年齡越小的聽眾越愛探索不同的世界,且不會死忠地只追蹤某幾款節目而已。但是,隨著年齡漸增,聽眾死忠追蹤的節目數量卻是越來越多。你很有機會可以長久地走入他們的生活!
讀到這裡,我想你也會漸漸察覺一件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對你的聽眾多了解一點,節目被接受的程度就會多提升一點!是的!這是值得稱頌的重大發現!它代表了,你已漸漸地蛻變成一個Podcaster!準備好要展開你的節目,並且已經預備好籌劃聽眾席了嗎?
接下來,關於你正在籌劃的聽眾席,我想提醒你幾件事:
你的聽眾相當寂寞,並且害怕寂寞
在台灣,Podcast的聽眾,單身者高達80% 以上。不過,單身並不是他們寂寞,或是害怕寂寞的原因。真正的原因,還是如2010 年獲頒極受歐美科學文化界重視、堪稱西班牙語世界「諾貝爾獎」之稱「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Prince of Asturias Awards)」的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提出的─這是個「液態的世界」!
根據鮑曼的說法,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呈現出一種流動的狀態,適應著隨時都在變化的社會。而這個社會又因處於資訊量爆增的情況下,因此凡事皆講求快速與彈性。我們得時時刻刻準備好與他人接招和過招。
舉個例子,我們常在上班時間受手機裡社群媒體的私事影響;下班時間,卻又經常收到老闆的信件。於是,我們變得越來越忙,越來越公私難分,越來越疲於奔命。就連親密關係都在這樣的忙碌生活中,變得越來越輕盈與脆弱。過度的競爭與追求效率,讓我們沒有時間維繫與他人的感情,甚至是與自己好好對話。我們沒有時間善待自己,漸漸地養成了不尊重生命、不尊重自然資源,與「用後即丟」的浪費習性。
於是,我們更加地渴望被愛、渴望被關懷、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卻苦無時間。只能在這樣的惡性迴圈中,無止盡的輪迴,至死方休。是故,我們很輕易地愛上了與直播主或Podcaster間的互動,因為他們相當可親,又不必費時處理。我們可以選擇何時收視或收聽;此外,你的留言和互動,直播主或Podcaster都會熱情回應。
在我的一堂傳播課中,曾有學生想訪問意見領袖。過往,想要訪問影視明星等高人氣的偶像簡直難如登天,連聯絡的管道都沒有。可是現在,學生們可自行輕鬆解決。我聽見他們的對話:
A生:「意見領袖找誰訪問好呢?」
B生:「不然找XXX(某Podcast平台前三名的Podcaster)好了!」
A生:「你以為想找就找喔?」
C生經過正在討論的兩位學生身旁,聽到對話,忍不住插嘴:「很好找啦!他們都好像有什麼使命一樣,你們在留言版留言說學生作業想要採訪,都一定會答應!」
A生半信半疑:「真的喔?」
後來,他們果然順利完成採訪作業!Podcaster成為聽眾們最能依靠的好朋友,對於渴望與人產生堅實、互動的現代人,又怎麼會不支持呢?
此外,在變動的世界中,我們能夠留下的人、事、物並不多。所以,我們害怕失去,就連「失去的感受」都不想擁有。試想一下,當你用電腦追劇時,兩個很相愛的男女主角正面對生死攸關,你會怎麼做呢?這時,觀察一下你身邊的朋友,一定有人會這麼做:快轉,盡快看到後頭,不願受到心中煎熬的情緒磨難。更有人直接按了暫停鍵,將劇跳到劇中,同樣不願被劇凌遲。這些小動作再次證明,我們有多麼害怕面對「失去」。面對電視劇的劇情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真實人生呢?
因此,請你記得,你的聽眾需要有人陪伴,需要擁抱人的溫度。「你的聽眾相當寂寞,並且害怕寂寞」,所以在獨自一人通勤、化妝、打掃時,即便有事在做,依然需要你的同在。是故,當Podcaster不只是一項工作,更是一種使命!
現今,台灣的Podcast聽眾高達60% 為23歲到32 歲的單身職場人。我們真的該好好想想,怎麼陪伴他們!
你的聽眾愛你,但更愛自己!
即便做Podcast節目,抱著「陪伴」的使命感,但是,我仍然要提醒你:你的觀眾可能愛你,但是他們絕對更愛自己!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你是非常有料的知識人,是一位相當有趣的娛樂人,或富有親和力、善於聊天的社交人,聽眾一開始或許會為了你的個人特質前來收聽。可是,一旦他們發現你無法提供給他們,關於他們個人更多的資訊、知識、情感交流等各自的需求。那麼,終會曲終人散。
心理學中有個學名,叫作「自我參照效應(self‐reference effect)」,指的就是這麼一回事!這個學說談論:當我們感受到某事和自己相關時,我們容易產生親密的心理效果。所以當某人告訴你,他有個祕密想跟你說的時候,即便你原本和他並沒有特別深厚的私交,你也會在聽完他的祕密後,頓時拉近兩人的心理距離。例如女生常和某位男性傾訴苦惱,該名男子自然而然會生出保護之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完或聽完談話性節目後,即便我們與談論者、明星、網紅、Podcaster素昧平生,卻會立刻覺得相當親近。尤其,在網路上我們習慣以綽號示人,所以當直播主、Podcaster呼喚我們的綽號等暱稱時,會感到格外親切!
其實,這方式在你和我讀小學時就已經知道了。從小到大,每次換班,我們就得自我介紹!如果有同學這樣介紹自己,常常還沒說完,大家就已經放空了。
「我是XXX,我們家有四個人,我爸爸是個工程師,我媽媽是個上班族,我姊姊就在隔壁仁班。我在家裡最喜歡看書,我的偶像是……」
但是,如果換個說法,你覺得如何呢?
「大家好!我是XXX。剛聽大家介紹,發現我們很多人很像,我們家一樣是四個人!我爸爸跟(將臉轉向某位同學)你爸爸一樣,都是工程師。所以他常常加班,以後他們加班,我們可以一起出去玩……」
其實這兩位同學所表達的具體事實相同,不同的只是表達的內容。但換個說法,聽起來是不是更加拉近與他人的連結關係了呢?
記得有一回,我擔任某演講比賽的評審,也觀察到了類似的現象。同學們一個個抽題上台,隨著上台比賽的人數增加,評審老師們越來越緊盯著自己的評分表,思考誰比誰更適合奪冠?直到……
「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地球與我。首先,我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地球會死嗎?」
隨著問題的提出,我看到身旁的評審紛紛抬起了頭,專注地看著前方的同學,聆聽他的演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果效呢?這名學生拋出了問題,等於是邀請在場的聽眾,一同加入這場演說。比起其他同學的侃侃而談,訴諸己見,反而更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
邀請聽眾一同加入,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
今天,我們做Podcast節目時,一樣要先將你的聽眾放在心上。這不光是你一個人的節目,也是大家共同的節目!這個節目談論的故事,必須包含你架構好的情境,並且融入聽眾朋友自身的回憶,才能成為一個精彩的節目!所以,即便是預錄的節目,你都要在錄製時假想你的聽眾就在眼前,並且和你互動!那麼,你要跟他們說些什麼呢?要給他們什麼樣的內容呢?
在台灣,Podcast被收聽的目的,大抵可分為:
從這些目的我們可以看出,大多數的人希望能在聽完節目後,對自己的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獲得更多的談話資訊、對自己的興趣有更多的認識、對工作上產生加分的效果等。所以,他們也最愛收聽社會與文化、新聞時事與政治、娛樂八卦的節目內容;更有高達80% 以上的聽眾喜歡聊天型的節目,彷彿自己置身其中。
再細分男性與女性的收聽內容,可看出略有差異,分別是:
這樣的差異也正好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你的聽眾是誰?你最想和誰分享?分享些什麼事情呢?如果他是男性,你要怎麼和他對話?對男性和對女性聊天,方式有不同嗎?如何將他的生活經驗納入自己的節目內容中?又或是如何與聽眾取得較強的連結感?
Podcast 節目很多,但走入聽眾心中的,其實並不多
如今,Podcast在這兩年多來已如雨後春筍,狂爆新芽!可惜,聽眾感興趣的節目內容其實仍有很多有待發揮的空間。就像我們第1部分提到的,「新聞時事與政治」以及「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都在聽眾喜愛的類型節目排名前五名,可是它們實際在整體的Podcast節目中,占比排名卻相當低。
現在,就讓我們看看,這些聽眾的基本輪廓究竟是如何?
喜愛「新聞時事與政治」的聽眾朋友
這群聽眾朋友大多大學畢業,甚至讀到研究所。年約23歲到32歲,單身,月收入約在兩萬五千元至五萬元之間。他們喜歡在中午十二點過後開始收聽Podcast。有人在下午一、兩點收聽,有人在下午四、五點收聽,總之,這波收聽潮會在晚飯六點前結束。之後,在晚上九點到凌晨十二點又會有人收聽。
因為是新聞性的節目,所以他們的收聽情境也比較特別。雖然有人會在讀書、工作時,將Podcast節目當作背景來陪伴,但大多數收聽這類型節目的人,可是相當專注地在傾聽。為了讓新聞能夠被更詳細的描繪,多半偏好單集節目長度在46至 60 分鐘之間。
此外,這類的聽眾喜好以簡單的聊天或是新聞摘要的型式呈現。對於主持人的專業較為要求,而對熱門話題的討論也較為熱衷。因為他們付出了較高的專注力與時間,因此較容易陷入心理學所稱的「沉沒成本(Sunk Cost)」2,進而以更積極的方式參與節目。例如:訂閱節目,與節目主持人留言互動,或向周遭的人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推薦這個節目(將節目成為話題、將節目轉發到個人的社群網站)等。
換句話說,一旦你的聽眾對節目投入越多(時間、觀注、情感、金錢……等),他越容易和你及節目成為夥伴,甚至進一步地替你宣傳。
喜愛「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的聽眾朋友
這類型的聽眾朋友不論是年齡、受教程度、感情狀況,甚至是月收入,都與上者相仿。不同的是,他們比較喜歡在無事閒暇時收聽Podcast,所以常常在中午十二點過後到下午三點,或是凌晨十二點過後到隔天早上六點收聽。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每次收聽Podcast節目的時間可長達一、兩個小時。
這群聽眾朋友大多工作未滿一年,極大希望增加自己的工作技能或職場、生活經驗。因此收聽目的常是希望得到陪伴或情感認同,並與節目主持人一起成長;所以,是較為內在的隱密收聽行為。儘管願意打賞節目,卻不會太過積極的宣傳節目。不過,正因為與Podcast節目共同成長,所以黏著度較高,彷彿大雄野比(聽眾朋友)與哆拉A夢(自我成長與生活經驗型的Podcast節目)的關係一般。
在你心中建立一個忠實的虛擬聽眾
為了給自己建立更多的自信,也為了讓節目呈現出有聽眾在場的真實感,光是了解有哪些聽眾在聽你的節目?你要準備什麼樣的內容給他們?這些聽眾的收聽情境、收聽目的與收聽行為是什麼?你要如何與他們互動?如何讓他們參與進來?他們對你的節目有何感想?是不夠的!
你還必須要先為自己設定一個屬於自己節目的死忠愛好者!這樣,即便你聽到現實生活中的聽眾說:
「我覺得這個節目(播出時間)太長了!」
「我覺得主持人今天很悶!」
「我覺得這個(節目內容)觀點很奇怪!」
「我覺得……」
才不會立刻被擊潰!這並不是說他們的聲音不重要,而是你必須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網路的世界裡,有愛你的人,必定有討厭你的人!因為網路本身會容納所有不同觀點的世界,而且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優缺點。畢竟,人性、人味都是由這些優缺點積累而成的!故事,也是由此生成的!
所以,當玻璃心碎成一片片時,只能夠請你自己掃!下一回努力再精進,看看批評會不會少一些。只是,無論如何,不可將自信跟著斷送。
嘿!還記得伊索寓言裡那對騎驢進城的父子嗎?一路進城,從原本兩人牽著驢,被路人嘲笑有驢不騎,是謂笨蛋。到不管是父親騎,孩子在旁走著,被路人批評父親不慈;還是孩子騎,父親跟在旁,被路人批評孩子不孝。只好同騎這匹驢,卻被路人批評虐待動物!最後,又一路人建議父子二人應當把驢子扛起來,兩人抬著走。結果,正當父子抓驢、綁驢時,嚇到了驢子!驢子便掙脫繩子,跌進河裡淹死了!
在這故事中,路人們的意見都有其道理。不同的立場,不同的經驗,促成了不同的結果。沒有定見的父子,難道沒有自己的立場與經驗嗎?當然有!只不過,太在意每一個人的想法罷了!在沒有眾人聲音快速傳達的故事情境中,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網路世代呢?
設定一個屬於自己節目的死忠愛好者!且角色建立的越完整越好!
我必須再次提醒你,當節目上架後,愛你的人與討厭你的人一定會同時存在。差別在於,是愛你的人先聽到節目,還是討厭你的人先聽到節目。但不論是誰先聽到,只要能夠激起討論,便可達到傳播效果!所以,在你擺出的Podcast聽眾席中,你必須先邀請設立好的虛擬忠實聽眾,請他們率先坐進你的VIP搖滾區座位。
而且,將這位忠實的虛擬聽眾在你心中角色建立的越完整越好!他也可以是你生命中的某個人,有具體生活習慣、愛好與興趣。如此一來,當有批評的聲音出現時,你可以先轉頭看看他,想想他的反應如何?例如,有聽眾批評你「主持時笑得太大聲,有點吵鬧」,你會作何反應?是認為「的確,這邊有點笑太久了!」或是「不會啊!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笑成這樣的!」
另外,邀請虛擬的忠實聽眾坐進VIP席還有一個實作上的優點,就是在錄節目時,你會一直注意到他的存在,跟他自在的互動。想當然耳,你真實生活中的聽眾會覺得你有將聽眾放在現場!這樣的主持效果可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鳴!
接下來,我們要問的是,該如何建立虛擬忠實聽眾呢?你可以先邀請一位,等熟練了這樣的練習,再慢慢試著建立另一個與他個性截然不同的虛擬聽眾。但至多不要超過三位。否則,你會分心,而無法好好處理主題。
在設定虛擬聽眾時,你完全可以將生活中喜歡的家人、朋友、或任何出現在你周遭的人,直接轉化成同樣工作、學經歷、個性、喜好、脾氣的虛擬人物。這麼做的好處是,你對他已有相當程度的理解,你知道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對什麼不感興趣;聽到不同的新聞時,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
當然,你也可以重新設定一個虛擬對象。但是,記得同樣地要幫他加入年齡、性別、工作、學經歷、個性、興趣、喜好,甚至是他有什麼樣的家人與朋友……等。
上編劇課時我會要求學生,為筆下的主角寫個人自傳;亦即平時履歷上會出現的項目,這個主角就一定要有。即便這些主角的自傳不會發生在劇情中,卻可讓主角的個性變得更加鮮明。有時會明確到你誤以為他確實存在。待這些自傳寫好後,我和學生玩快問快答的遊戲,即時抽問:
我認為這招在你設定虛擬聽眾時,同樣好用!
2 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例如時間、金錢等。人往往投入越多,越不甘心失去,而陷入沉沒成本的陷阱。例如,花太多時間看衣服,而買下平日根本不想買的衣服;因為花太多精力談戀愛,在已經破裂的關係中,仍挽留其實不想挽留的戀人。
2-2
聽故事的人
Podcast 為大家提供一個自在發言、肆意發揮的創作管道。欲製作Podcast節目,你無需參加電台考試,或是取得傳播相關科系系所的畢業證書。你甚至不用修大眾傳播相關課程,就可以憑藉一己之力,讓自己的節目快樂上架!讓全世界聽見你的聲音!
然而,這個為大家提供狂歡場地,可以暢所欲言的場域,其實由來已久。雖然它的演變歷史眾說紛紜,卻是來勢洶洶,無法阻逆。台灣從2000年開始,已有現今型式的Podcast。2019年時,出現近三百個節目。2020年初春之後,每個月超過一百檔節目上架,光是上半年開設出來的節目數量,已逼...
推薦序
師父領過門 修行在個人
我是傳播媒體時代的新聞人,大學時期讀了一所沒有新聞系的學校—台大。但我從高中開始就喜歡寫作,也夢想有一天,文章可以白紙黑字出現在報紙上。所以,當我進入台大法律系後,就迫不及待地參加系上的刊物編輯工作。
雖然是小小的系刊,油印幾十份,可是看到自己的拙文刊出,快樂的無以言喻。
難怪傳播學大師麥克魯漢(McLuhan)要說:「媒介是人的延伸!」
從大一的系刊編輯養成,大二就有機會成為台大學生報《??會訊》總主筆,大三成為發行人兼管《台大青年》新誌。這些歷練使我一步步成為新聞專業人,幫助我一畢業就進入《聯合報系》擔任撰述委員,三年後獲聘《中國時報》社論主筆。
因此,我的媒體經驗不是來自新聞傳播的科系,而是因為強烈的學習動機。這種心理,無論是在傳統媒體或數位媒體時代,都是成為傳播人的重要動能。
2021年春,我的昔日學生,Now News董事長黃群仁和我喝咖啡時,聊到Podcast風潮。基於好奇,我對他說:「我們老狗也可以學新把戲,來試試吧?」
於是十三集的「財富老司機」就在Now News的平台上架了。就點閱率來說這節目不算很好。但對我而言,很滿意,因為學了很多Podcast的技巧,而且累積的觀眾也不少。
很可惜,那時不知道黃采瑛博士和徐也翔博士寫Podcast的小百科(手冊),否則節目應該做的更專業,傳播效果更好。
黃采瑛是我指導的博士生,她有多年廣播實務經驗,有傑出的表現。同時又攻讀到傳播博士,可為理論與實踐皆優的傳播菁英,由她做師父,(Master),提供有心從事Podcast的朋友實作的指南,相信可以減少試誤(frail and error)的成本。
但是,就如我的媒體生涯之體驗,「師傅領過門,修行在個人」,再好的《游泳大全》,也要下水去游,才能成為「浪裡白條」!
彭懷恩(世新大學新聞系兼任客座教授、Podcast《財富老司機》主持人)
師父領過門 修行在個人
我是傳播媒體時代的新聞人,大學時期讀了一所沒有新聞系的學校—台大。但我從高中開始就喜歡寫作,也夢想有一天,文章可以白紙黑字出現在報紙上。所以,當我進入台大法律系後,就迫不及待地參加系上的刊物編輯工作。
雖然是小小的系刊,油印幾十份,可是看到自己的拙文刊出,快樂的無以言喻。
難怪傳播學大師麥克魯漢(McLuhan)要說:「媒介是人的延伸!」
從大一的系刊編輯養成,大二就有機會成為台大學生報《??會訊》總主筆,大三成為發行人兼管《台大青年》新誌。這些歷練使我一步步成為新聞專業人,幫助...
目錄
推薦序 師父領過門修行在個人
推薦序 說Podcast故事探Podcaster前途
作者序 液態世界的來臨─資深廣播人也難跨越的新世界
作者序 閃耀新星Podcast為聲音產業注入活力
第1部分 我有話要說
1-1你做什麼樣的Podcast容易上手?
1-2你做什麼樣的Podcast會愛不釋手?
1-3什麼樣的Podcast適合成為你的左右手?
1-4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1-5你的Podcast開台定能得心應手
第2部分 誰在聽你說
2-1節目需要從好故事開始
2-2聽故事的人
2-3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2-4為你的VIP書寫他的身分故事
第3部分 你要怎麼說
3-1從腳本設計開始 辦一場聲音趴
3-2Podcast 的探險實驗
3-3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3-4寫一份Podcast的簡易企劃書
第4部分 人人可成Podcaster
4-1找到你的說話風格
4-2讓聲音有表情
4-3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4-4錄音前的暖聲操
第5部分 誰來你家玩
5-1把節目當成你的家
5-2邀請重量級嘉賓
5-3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5-4採訪和約訪的技巧:讓你與你的受訪者同感幸福!
第6部分 請神燈前,記得先磨擦!
6-1神燈的秘密
6-2成為情境營造的高手
6-3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6-4培養自信的心理暗示─酸檸檬遊戲
第7部分 告訴世界,我來了!
7-1讓聽眾成為你的靠山
7-2打造好名聲
7-3小心黑天鵝!
7-4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7-5開始成為Podcaster!
推薦序 師父領過門修行在個人
推薦序 說Podcast故事探Podcaster前途
作者序 液態世界的來臨─資深廣播人也難跨越的新世界
作者序 閃耀新星Podcast為聲音產業注入活力
第1部分 我有話要說
1-1你做什麼樣的Podcast容易上手?
1-2你做什麼樣的Podcast會愛不釋手?
1-3什麼樣的Podcast適合成為你的左右手?
1-4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1-5你的Podcast開台定能得心應手
第2部分 誰在聽你說
2-1節目需要從好故事開始
2-2聽故事的人
2-3國內外知名Podcast成功心法
2-4為你的VIP書寫他的身分故事
第3部分 你要怎麼說...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