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究竟是什麼?知覺是真實的嗎?有客觀存在的世界嗎?
這一次,你只能選擇紅色藥丸——比《駭客任務》更燒腦的科普書,全面叩問意識與現實的真相
․認知科學家霍夫曼以嚴密的邏輯論證、電腦模擬與科學實驗,正面迎戰千古難解的哲學心物問題
儘管幾個世紀以來科學不斷進步,意識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腦神經元的電化學刺激如何產生主觀體驗,仍然是宇宙最深奧的謎團之一。
認知科學家唐納德.霍夫曼相信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人類還在等待新的科學發現,還是已經達到智慧的極限,而是因為我們對現實的概念完全是錯誤的。一旦我們掌握了現實的本質,意識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本書打破你對一般常理的認知,邀請你一起探索:
演化理論的抽象本質:天擇、基因與變異演算法
真相的主觀本質:賽局理論與適者勝真者定理
物理因果的虛構本質:全像理論與火牆說
知覺系統的普適本質:使用者介面
時空內容的格式本質:適應度收益精算報告
看霍夫曼如何一步步推演,發現量子理論與演化生物學這兩大科學支柱聯手抵制我們的直覺。本書嘗試從最根本處破除人類知識的魔障,可能會徹底改變你看待現實的方式。
我們的感官真的能準確反映真相嗎?
主流科學理論認為,感官回報給我們的訊息是客觀現實。認知科學家唐納德.霍夫曼挑戰了這個觀念,他認為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自己的知覺,但不該以為那就是真相本身。我們看到的世界怎麼可能不是客觀存在的現實?要是感官不是在告訴我們真相,那麼感官又有何用?霍夫曼在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中,竭力探討了這些以及相關的衍生問題。
自從地球上開始出現智人之後,能隱藏真相並引導我們採取有用行動的知覺,就一直在天擇中具有優勢,因此我們的感官不斷往這個方向修正,而生存繁衍至今。我們看見一輛車疾駛而來,就知道不要走到它前面去,看見一塊發霉的麵包,也知道不要吃它;然而這樣的印象並非客觀現實。就像電腦螢幕上的資料夾圖示並非電腦檔案真正的模樣,只是一個有用的符號一樣,我們每天看到的東西也都是圖示而已,好讓我們能夠安全、放心地在世界上過活。
書中的立論具有非常重大的實質意涵,從檢視時尚設計師為什麼要用服裝來創造迷人身材的錯覺、研究企業如何利用色彩喚起消費者的情緒,甚至破除「時空是客觀現實」的根本看法,這本書在嚴謹的科學語言和環環相扣的方法論中,敦促讀者對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提出本質性的疑問。
作者簡介:
唐納德.霍夫曼 DONALD HOFFMAN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認知科學教授、科普作家,致力研究知覺意識、哲學和人工智慧,文章散見於《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和Edge雜誌。《大西洋》(Atlantic)、《連線》(Wired)、《量子》(Quanta)等刊物曾專文報導他的研究成果。現居加州爾灣。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1994年起業餘投入翻譯,1999年轉任全職迄今,2014年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得主。累計作品出版者80餘本,包括:《星際效應》、《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大人的物理學:從自然哲學到暗物質之謎》、《約翰.惠勒自傳》、《詩性的宇宙》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謎團
分割意識的手術刀
「像意識狀態這般卓絕的事物,怎麼可能是刺激神經組織產生的結果,這和阿拉丁摩擦神燈冒出精靈同樣無從理解。」
——湯瑪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生理學與衛生學要素》(The Elements of Physiology and Hygiene)
「『一種動作變成了一種感覺!』——我們的嘴唇所能構築的語句,沒有一個例子這麼欠缺可理解的意涵。」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962年2月,約瑟夫.博根(Joseph Bogen)和飛利浦.沃格爾(Philip Vogel)把比爾.詹金斯(Bill Jenkins)的大腦對半切開了——這是蓄意的、步驟嚴謹的,而且是預先仔細設想好的。詹金斯當時快50歲,手術康復之後過了一段多年來未曾享有的高品質生活。往後十年間,博根和沃格爾在加州分割一個又一個腦子,兩人也因此得到「西岸屠夫」的稱號。
接受他們開腦手術的患者,每個都得了嚴重的頑固型癲癇症,異常神經活動在腦子裡四處亂竄。當時最好的藥物對這些患者都沒有幫助,導致他們只能任由癲癇發作、抽搐,或「墜落性發作」(drop attack)——突然喪失肌肉張力,往往會跌倒受傷。他們無法過正常生活:不能駕車、工作,晚上也不能放心去看球賽。日常生活變成了苦差事,還隨時會發生恐怖的插曲。
博根和沃格爾是南加大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傑出神經外科醫師。他們大膽嘗試切斷癲癇患者的左右腦連結,把荼毒他們生活的異常神經活動隔絕在外。
手術很細膩繁複,不過理念很單純。人腦有860億個神經元,使用一種電化學方言來交談,就像一個浩瀚的社會網絡,每個成員都會追蹤別人,也都被別人追蹤,彷彿在推特上發文、轉推一樣,各自表現獨特風格。每個神經元都取道軸突來推文,經由樹突來追蹤。這個網絡儘管具有高度複雜性,一般都很穩定,也讓訊息都能循序流動。不過就如同汽車碰撞會造成混亂,一旦漣漪擴大,還會干擾城市交通車流,同樣的道理,腦中突然過量的異常信號,也會干擾電化學訊息在腦中的流動,觸發癲癇、抽搐,以及意識喪失。
博根和沃格爾想要設法遏止這些災難性的漣漪漫過大腦。所幸,腦本身的解剖結構裡就有一個適合下手的位置和方法。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每個半球都有430億個神經元。神經元的軸突像樹枝那樣分支出去,相互之間形成數以兆計的連結。不過,相較於半球內部繁茂的交互連結,兩半球之間只以一條細小的纜索相連,稱為胼胝體(corpus callosum),軸突數量只略超過2億個,相當於每個半球間軸突要對應200個半球內軸突。這道瓶頸構成一處理想的切割位置,可遏阻令人衰弱的漣漪從一個半球傳播到另一個。無可否認,這種作法很粗暴,就像為了制止電腦病毒從歐洲傳到美洲,而把跨大西洋海底電纜切斷一樣。不過分流是必要的。博根和沃格爾決定讓一個半球承受癲癇的怒濤,期盼另一半球,還有病患,能夠少受點苦。
這項手術的專業術語稱為「胼胝體切開術」(corpus callosotomy),俗稱「裂腦手術」(split-brain operation),臨床上很成功。往後十年,詹金斯不再發生墜落性發作,而且只出現了兩次全身性抽搐。其他患者也得到類似的緩解,其中一位多年來第一次能到球場看球,另一位則是找到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胼胝體切開術很快就擺脫了「西岸屠宰術」稱號,變成「一種可能的新療法」。
我在1995年第一次見到博根時,我們的討論主題並不是他的手術如何成功,而是患者的意識受手術觸發的奇特改變。博根原已受邀前往亥姆霍茲俱樂部(Helmholtz Club)的一次聚會上發表演說,這是由一小群神經科學家、認知科學家和哲學家組成的小社團,多年來都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舉辦例行月會,目的是探索神經科學的進步如何催生有關意識的科學理論。我們選在爾灣見面,因為這個校區剛好在中間點,對於來自四面八方,從北邊的加州理工學院、南加州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到南邊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會員都很方便。聚會是祕密進行的,因為俱樂部裡有一位名號響亮的會員,怕吸引閒雜人等前來干擾,那位就是法蘭西斯.克立克,長年將他的高超智慧投注在研究意識的奧祕。我們的會議一開始先在爾灣分校的大學俱樂部(University Club)享用自助午餐,接著一整個下午都待在一間私人會議廳裡面,拷問兩位受邀講者到六點鐘,然後休會前往一家餐廳,通常選在南海岸購物中心(South Coast Plaza)附近,之後繼續討論到深夜。
意識的奧祕是亥姆霍茲俱樂部的研討焦點,也是博根那次演講的主題,基本上就是要了解人類自身的奧祕。就像其他物體,你的身體同樣有位置、質量和速度等物理屬性。倘若你的身體和一塊石頭同時從比薩斜塔上墜落——但願不會——你們兩個會同時撞到地面。
但另一方面,人和石頭在兩個關鍵層面上不一樣。首先,我們有感覺。我們能品嚐巧克力、會頭疼、聞得到大蒜味、聽得到小喇叭聲、會看到番茄、會暈眩,還會享受性高潮。倘若石頭有性高潮,它們並沒有表現出來。
其次,我們有「命題態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好比我們相信,石頭不會頭痛、不會怕股價下跌、不會希望去大溪地度假,不會納悶克里斯怎麼不打電話來。這些態度讓我們能預測並詮釋我們自己和別人的行為。你要是很想去大溪地度假,也相信你會需要一張機票才去得成,那麼你就大有可能去買機票。你的命題態度預測、解釋你的行為。要是克里斯打電話來,說明他明天早上九點會搭火車抵達,那麼你對克里斯的「命題態度歸因」——他希望並打算搭火車——讓你得以預測明天早上九點他會在哪裡,這樣確實比去獲知他身上每個粒子的狀態更加方便有效。
和石頭一樣,我們也擁有如假包換的物理特性。不過我們擁有意識經驗和命題態度,這就有別於石頭。這些也算物理學的範疇嗎?如果是,那就不是很好懂了:暈眩的質量為何?頭痛的速度呢?或者納悶克里斯怎麼不打電話的位置呢?這每一種情況,問題本身似乎都帶了混淆,還顯得文不對題。暈眩並不是可以拿來秤重的東西;納悶也不帶有空間的座標;頭痛沒辦法用雷達測速槍來測量。
不過意識經驗和命題態度是人類本質的要素。刪除它們,我們就喪失了我們的自我。殘留的身體將如行屍走肉般度過無意義的一生。
所以,你是什麼樣的生物呢?你的身體和你的意識經驗與命題態度之間存有什麼樣的關聯性?你的印度奶茶經驗和你腦中的活動有什麼關聯?你只是一種生化機器嗎?如果是,那麼你的腦子如何產生你的意識經驗?這個問題和個人切身相關,而且非常深奧難解。
德國數學家和哲學家哥特佛萊德.萊布尼茲(Gottfried Leibniz)在1714年了解到這個謎團;「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知覺以及依賴於它的事物,全都無法以機械原因來解釋,也就是說,無法以圖形和運動來解釋。假設有一臺機器,其結構產生思想、感覺和知覺,我們可以設想它的尺寸以相等比例加大,最後某人就能進入它的內部,就彷彿進入磨坊那般。現在問題來了,那個人進到裡面之後,只會發現彼此交互運作的零件,卻始終找不到任何能解釋知覺的東西。
萊布尼茲發明了很多種機器,包括時鐘、燈、泵、螺旋槳、潛艇和液壓沖床。他製造了一臺機械計算器,稱為「步進計算器」(stepped reckoner),能做加、減、乘、除等數字運算,得數最多可達16位數。他認為,人類推理作用原則上都能以計算型機器來模擬。不過他認為機器並沒有辦法產生知覺體驗。
英國生物學家湯瑪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在1869年對這個謎團深感不解:「像意識狀態這般卓絕的事物,怎麼可能是刺激神經組織產生的結果,這和阿拉丁摩擦神燈冒出精靈同樣無從理解。」
赫胥黎是解剖學和神經解剖學專家。他拿人腦與其他靈長類的腦子比較,表明兩者的結構相似性支持達爾文的人類演化理論。然而他在腦中卻找不到任何證據,可以解釋意識經驗究竟如何生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1890年探究意識謎團時曾讚嘆道:「『一種動作變成了一種感覺!』——我們的嘴唇所能構築的語句,沒有一個例子這麼欠缺可理解的意涵。」他認同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John Tyndall)的觀點,即「從腦物理學到相對應的意識事實,這種轉變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佛洛伊德被這個謎團弄糊塗了:「關於我們所說的精神或心理生活,我們知道兩件事情:首先是它的身體器官……其次則是我們的意識行為……就我們所知,它們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詹姆斯和佛洛伊德對人類心理學提出了深刻的見解,而且他們了解,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是相關的。不過他們並沒有提出理論來解釋腦活動是如何導致意識體驗,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開這個謎團。
意識仍然是科學的最大奧祕之一。《科學》期刊在2005年的一期特刊中,列出了科學最重大的125道未解問題,榜首是: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這一題第一名當之無愧,因為如今宇宙間96%的物質和能量都是「暗」的,意思是我們對此全然無知。
亞軍是:意識的生物學基礎是什麼?這就是亥姆霍茲俱樂部探究的問題,也是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仍在設法解答的謎團。
請注意《科學》期刊如何陳述這道問題:意識的生物學基礎為何?它披露了多數研究人員所料想的那種答案——意識有生物學基礎,意識是某些類型的不明生物學歷程導致、或是從那些歷程中浮現、或者等同於那些歷程。基於這項假設,目標就是找出生物學基礎並描述意識如何由此生成。
克立克的實用假說(working hypothesis)是,意識有一種神經根源。這是他的說法:「所謂驚人假說(Astonishing Hypothesis)就是,「『你』,你的快樂和悲傷、你的記憶和抱負、你的個人認同感和自由意志,實際上都不過是大量神經細胞和它們的相關連分子的行為 ……『你只不過是一堆神經元。』」
這就是亥姆霍茲俱樂部的實用假說,也因此我們受邀前來的許多講者,如博根,全都是神經科學專家。我們尋覓線索來引領我們找到關鍵神經細胞和分子,藉此來破解意識的奧祕。就像挖掘現場的古生物學家,我們遍尋我們的講者所做研究,希望發掘出高明見識來解釋為什麼某些物理系統是有意識的,有些就沒有。
我們這個希望並非毫無根據。好幾個世紀以來,生物學家尋覓某種機制來解釋,為什麼某些物理系統是活的,其他的卻不是。不過生機論者(vitalist)主張,生物和無生命的東西有根本上的不同,主張這種探尋注定要失敗,因為,他們認為,你不能從物理世界的無生命成份創造出生命;這還需要另一種特殊的非物理成份,一種生命活力。生機論者和生物學家的爭論一直持續到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 發現了DNA雙螺旋,證明生機論者錯了,才告一段落。DNA結構以它的四字母代碼和複製特性,出色地解答了如何從純粹物理成份以機械手段孕育出生命的問題。它把分子生物學這個年輕領域,與達爾文的天擇演化理論自然地結合起來,從此賦予我們了解生命演化的工具,破譯了數十億年來漫長曲折的歷程,並創造出讓我們得以隨心所欲重新設計生命的技術。機械物理主義對生機論的勝利是決定性的。
受到這項勝利的驅使,亥姆霍茲俱樂部料想,一旦時機成熟,意識就必須屈從於一種以神經科學語言傳達的機械式解釋,並為科學探索和技術革新開啟一片新視界。1993年,克立克在俱樂部午餐會上告訴我他正在寫一本書,書名是《驚異的假說》(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內容談的是神經科學和意識。「你能不能解釋,」我請教他,「神經活動如何引發意識經驗,例如我對於紅色的體驗?」「不能,」他答道。「如果你可以任意編造生物學事實的話,」我追問,「你覺得你是否想得到任何一個答案來解釋這個難題?」「不行,」他回答,不過他說,我們必須繼續在神經科學的研究上努力,直到得到的發現能披露解答為止。
克立克說得對。既然沒有數學來提出相反證明,又有DNA這個了不起的先例,明智的作法就是尋找神經科學界的雙螺旋——找到像這樣的關鍵事實,就能披露意識的奧祕。說不定我們的意識網絡,包括我們的夢想、志向、恐懼,我們的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感受,都是經由一種我們沒有預見的非凡機制,以一批批神經元共同織造而成。我們設想不出這種機制,並不能排除真有這樣的機制。或許我們還不夠聰明,實驗能告訴我們單憑空想推估不出的事。畢竟我們會投資做實驗,是因為實驗往往能帶來驚喜。
第一章
謎團
分割意識的手術刀
「像意識狀態這般卓絕的事物,怎麼可能是刺激神經組織產生的結果,這和阿拉丁摩擦神燈冒出精靈同樣無從理解。」
——湯瑪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生理學與衛生學要素》(The Elements of Physiology and Hygiene)
「『一種動作變成了一種感覺!』——我們的嘴唇所能構築的語句,沒有一個例子這麼欠缺可理解的意涵。」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962年2月,約瑟夫.博根(Joseph Bogen)和飛利浦.沃格爾(Philip Vogel)把比爾.詹...
作者序
【自序】
你的眼睛今天會救你一命。有了眼睛的指引,你才不會從樓梯上下來、跳到高速行駛的瑪莎拉蒂跑車前面、伸手去抓響尾蛇的尾巴,或者把發霉的蘋果拿起來吃。
為什麼我們的眼睛和其他所有感官都是可靠的嚮導?我們多數人都有一種直覺:它們告訴我們的是真相。我們假定,真實世界是由空間和時間裡的汽車、樓梯和其他東西共同組成的。就算沒有觀察者,它們依然存在。我們的感官不過就是用來窺看這種客觀現實的窗口。我們假定,我們的感官並沒有向我們展示客觀現實的全盤真相。有些事物太小了,或者太遙遠了。在極少數情況下,我們的感官甚至還會犯錯——藝術家、心理學家、電影攝影師等等人士都能創造錯覺來唬過感官。不過在一般情況下,感官都能呈報必要的真相,讓我們得以平安過日子。
為什麼我們的感官是為了揭露真相?一樣的道理,我們都有一種直覺:演化。我們的祖先當中,對現實的看法比較準確的人,比不準確的人有優勢,特別是在覓食、打鬥、逃跑、交配這類生死攸關的事情上面;於是,他們的基因就比較能傳遞下來,其中帶有較準確知覺的編碼。我們就是各個世代中,能更準確看見客觀現實的那些人的後裔。所以我們有信心自己的看法是準確的。簡而言之,我們的直覺就是,愈真實的知覺就是適應度愈高的知覺。演化把不真實的知覺淘汰了。所以我們的知覺成了眺望客觀現實的窗口。
以上直覺都是錯的。我們對蛇和蘋果、甚至對空間和時間的知覺,並沒有披露客觀現實。這不是說我們對哪個細節的感知有錯,而是用來描述空間和時間裡的物的語言本身,就是不適合拿來描述客觀現實的。這不是直覺,這是天擇演化的一項定理,顛覆了我們的直覺。
我們的知覺會誤導我們對客觀現實(不論整體還是局部)的認識,這個想法由來已久。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提出一項著名的主張,表示我們對熱、冷、甜、苦和色彩的知覺都不是現實,而是成規。幾十年後,柏拉圖把我們的知覺和概念,比作一種看不見的現實投射在洞穴壁面上的搖曳暗影。此後哲學家就針對知覺和現實之間的關係不斷辯論,而演化論為辯論內容注入了新的嚴謹性。
倘若我們的感官並不能告訴我們客觀現實的真相,那麼它們又怎麼能夠有用——怎麼能救我們的命?下面這個隱喻可能對我們的直覺有幫助:假想你正在寫一封電郵,它的檔案圖示是一個藍色的矩形,就位於你電腦螢幕的正中央。這是否表示,那個檔案本身就是位於你電腦中央的一個藍色矩形的東西?當然不是了。圖示的顏色並不是檔案的顏色,檔案並沒有顏色。圖示的形狀和位置,並不是檔案真正的形狀和位置。事實上這個說出了形狀、位置和顏色的語言,不能用來描述電腦檔案。
電腦螢幕介面的目的,並不是要讓你看見電腦的「真相」——就這個隱喻來說,所謂的「真相」其實是電路、電壓和一層一層的軟體。介面的目的反而是要隱藏「真相」,只顯示簡單的圖形,好幫助你執行有用的工作,好比撰寫電郵、編修照片等。倘若你必須切換電壓才能撰寫電郵,你的朋友大概就永遠收不到你的信了。
這就是演化辦到的事。它賦予了我們能隱藏真相的感官,這些感官只會顯示生存所需的簡單圖示,讓我們存活得夠久,能把後代養大。你環顧四周時見到的空間,只不過是你的電腦桌面——三維的桌面。蘋果、蛇和其他的物,只是你的三維桌面上的圖示。這些圖示之所以有用,部分原因是它們隱藏了客觀現實的複雜真相。你的感官為你演化出你需要的能力。你或許會想知道真相,不過你並不需要真相;感知真相會導致我們這個物種走上滅絕。你需要的是能告訴你該怎樣行動來活下去的簡單圖示。知覺並不是望見客觀現實的窗口,而是一個介面,像一層由許多有用的圖示構成的面紗,把客觀現實藏在後面。
「可是,」你可能會問,「要是那輛高速行駛的瑪莎拉蒂只是你介面上的一個圖示,你幹嘛不跑到它前面去試試看?等你死了,我們就能證明汽車不只是一個圖示。它是真的,而且真的會撞死人。」
我不會跳到高速行駛的汽車前面,原因和我不會隨隨便便把我的藍色圖示拉進垃圾桶的道理一樣。我並不是把圖示當成圖示來看——那個檔案並不是藍色的。但是我會把它當真:我要是把圖示拉到垃圾桶,可能我的工作成果就沒了。
重點在這裡。演化塑造我們的感官好讓我們活下去,我們當然就必須把感官當真:你要是看到一輛瑪莎拉蒂高速開過來,別跑到它前面去;你要是看到一顆發霉的蘋果,別拿來吃。不過你要是這樣就以為,我們既然必須把感官當真,就有必要——甚至理所當然地——相信感官告訴我們的都是真的,這就犯了邏輯的錯誤了。
我把我的知覺當真,但並不會以為它告訴我的就是真。這本書就是在講,為什麼你也應該這樣做,還有這樣做為什麼重要。
我會解釋演化為什麼把客觀現實隱藏起來,卻賦予我們一種介面來處理空間和時間中的物。我們會一起探討這種違反直覺的想法,如何與同樣違反直覺的物理學發現兩相吻合。我們會檢視我們的介面如何發揮作用,還有我們如何透過化妝、行銷和設計來操弄這個介面。
在第一章,我們要面對科學最重大的未解之謎--你的感官經驗:黑巧克力的味道、碾碎蒜頭的氣味、小喇叭的聲音、厚毛天鵝絨的觸感,還有紅蘋果的模樣。神經科學家已經發現這類意識經驗和腦活動之間的眾多關聯性,他們知道我們的意識能用手術刀對切成兩半,這兩半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好惡和宗教信仰,可能有一半是無神論者,另一半信上帝。不過儘管這方面的資料很多,我們依然尚未建構出腦活動如何產生意識經驗的可靠理論。這項令人難以接受的失敗,指出了我們的假設是錯誤的。在尋找問題根源的過程中,我更仔細地審視了天擇如何塑造我們的感官。
這種塑造有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對美的感受。第二章我們要經由演化的透鏡來探索美和吸引力。你只要瞄別人一眼,就會馬上——而且是不自覺地--讀取數十種感官線索,並運用演化創造出來的複雜演算法加以處理,由此判定一件事:生殖潛力——這個人能成功養育後代的可能性。你的演算法在剎那間就能以一個單純的感受——從覺得性感到完全無感——完成複雜的分析並達成結論。我們會在這一章探究人類眼中美的具體線索。男性覺得虹膜較大、瞳孔較大的大眼睛女性比較迷人,最好鞏膜(眼白部位)帶點藍色,有清楚分明的角膜緣環(limbal ring),這是虹膜和鞏膜間的深色界線。女性想要的就比較複雜,而且很耐人尋味,我們後面會更仔細探討其中的內容。我們審視自己對美的感受時,也在吸收演化的關鍵概念,學習有用的技巧來修飾儀容,並探索天擇的邏輯——包括促使我們藉由修飾儀容來欺瞞別人的邏輯。
許多研究演化和神經科學的專家認為,感官經過演化,能告訴我們客觀現實的真相。倒不是全方位的真相——只是為了滿足我們撫育下一代的需要。我們會在第三章聽聽這些專家怎麼說,其中有和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共同發現DNA結構的法蘭西斯.克立克(Francis Crick),我在克立克死前的十年間和他通過多次信,他在信中說我們的知覺和現實相符,太陽在有人看到它之前就已經存在。我們也會聽取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大衛.馬爾(David Marr)的說法,他結合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的發現,改變了人類視覺的研究。馬爾在他的精采著作《視覺計算理論》(Vision)中表示,演化讓我們能夠見到客觀現實的一種真實描述。馬爾是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不過他35歲就過世了;他影響了我的早期觀念,以及這整個領域在這個主題上的種種看法。我們也要看看羅伯特.崔弗斯(Robert Trivers)的說法,這位見識卓越的演化理論學家相信,演化讓我們的感官能夠準確感知現實。長久以來哲學家一直在思考:「我們能不能相信感官可以告訴我們現實的真相?」很多出色科學家的答案都是:「能。」
第四章,我們要看看答案是「不能」的情況。我們會深入探討令人震驚的「適者勝真者」(Fitness-Beats-Truth, 簡稱為FBT)定理,這個定理是說,天擇演化不利於真實的知覺,而是會常態性地使物種滅絕。實情是,天擇有利於能隱藏真相、導向有用的行動的知覺。這一章我們不透過方程式和希臘符號,來探索演化賽局理論這個新領域,把達爾文的理論轉變成精確的數學,從而推導出這個驚人的定理。我們會看到演化賽局的電腦模擬結果,確認了適者勝真者定理預測的結果。我們從遺傳演算法的模擬當中更進一步,確認了知覺和行動有共同演化現象。
適者勝真者定理告訴我們,人類知覺的語言——包括空間、時間、形狀、色調、飽和度、亮度、質感、味道、聲音、氣味和運動──無法用來描述沒有人觀看時的現實原貌(reality as it is)。問題不是哪個知覺出了錯,而是當成語言來表達時,所有的知覺都不可能是對的。
想到這裡,我們的直覺要崩解了:如果感官並不會告訴我們事實真相,那感官怎麼會有用?在第五章,我們要借用一種介面的隱喻來幫助我們的直覺。空間、時間和物質都不是客觀現實,只不過是我們的感官傳達出來的虛擬世界,目的是幫助我們玩生命這場遊戲。
「這個嘛,」你可能會說,「如果你要說空間、時間和物質都不是客觀現實,那麼你就闖入了物理學的地盤,物理學家會很樂意糾正你。」我們在第六章會發現,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承認,空間、時間和物質都不是最根本的存在,並不斷苦思可能是哪些別的東西。有人說,時空——時間和空間的結合體,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要件——理論不行了。他們說那是由資訊構成的一種全像圖(hologram)。也有人說現實依不同的觀察者而異,還有人說宇宙的歷史不是固定的,取決於當下觀察的對象。物理學和演化指向同一個結論:時空和物質不是根本的,另有更根本的東西,時空是從那裡浮現出來的。
倘若時空並不是預先存在的、讓宇宙大戲得以搬演的舞臺,那什麼東西才是?到第七章,我們要談的事情更加匪夷所思:時空只是一種為了讓我們活下去的資料格式——就像你的行動裝置的資料結構。感官向我們回報怎麼樣才能成為適者,報告中只要出現一個錯誤,就可能毀掉你的生命。所以我們的感官使用「錯誤校正碼」(error-correcting codes)來偵測並校正錯誤,時空只是感官用來回報適應度收益(fitness payoffs)並校正其中錯誤的一種格式。為了了解這一點,我們會透過一些視錯覺來發現自己如何自動校正錯誤,接著把這些原理運用在服裝上:我們可以藉由精心改動的縫線、口袋、修飾和刺繡來操控視覺代碼,幫助男性和女性把牛仔褲穿得更好看。
接下來要談到色彩。從晴朗天空的清新藍色,到春草生機蓬勃的綠,五光十色的世界是大自然的饋贈,是眼中四種感光受體給我們的禮物。不過長得像野生芥菜的小型雜草阿拉伯芥(Arabidopsis thaliana)卻有11種感光受體;在地球上生存了起碼20億年的低等藍菌類群(cyanobacterium),其中一種有27種之多。在第八章,我們發現色彩是一種攸關適應度的訊息代碼,很多物種都會使用,這種代碼非常適合壓縮資料,就像你用簡訊傳照片給朋友之前先壓縮一樣。色彩能觸發情緒,勾起記憶,藉此引導我們的行動,強化我們的適應度。企業懂得駕馭色彩的威力,把它當成品牌推廣的工具,還會把某個色彩當成智慧財產來竭力捍衛。不過即使色彩有這麼強大的效能和感染力,研究證明「色質」(chromature,指帶有質地的色彩)遠比色彩本身用途更廣,威力也更大,而這在演化上有很充足的理由。色質可以設計來觸發特定情緒,引發特定聯想。你要是了解我們的適應度代碼,就能在心智上加以破解,掌握有利的局面。
不過演化賦予我們的適應度感官代碼還沒有完工。演化仍繼續在我們這個勤奮的物種身上實驗全新的介面。我們當中有4%的人是聯覺者(synesthete),他們對世界的感受異於常人。我們會認識麥可.華生(Michael Watson),他能用雙手感受東西在嘴裡的味道,他嚐到留蘭香的時候,感覺到的是清涼、高大的玻璃柱,安格仕苦精(angostura bitter)感覺像「一個吊籃的常春藤」。每種味道都對應一個立體的物,在他嚐到味道的那一刻出現,不再嚐味道時,物就消失。有的聯覺者見到的每個數字、字母、星期幾或月份都各有專屬色彩,而且特別擅長分辨色彩。
知覺看似毫不費力,但實際上需要相當多能量。你用在知覺上的每一分寶貴熱量,都是必須從對象身上找到並取得的——或許是一顆馬鈴薯,或者是一隻暴跳如雷的牛羚。熱量可能很難取得,又要冒著危險,所以演化把我們的感官塑成吝嗇鬼,其中一項後果我們在第九章會發現,那就是視覺會抄捷徑:你只能在一個細小的圓窗範圍內看見銳利的細節,半徑相當於你一臂距離之外的大拇指寬。你閉上一隻眼,看一下豎起的大拇指,你就知道那個範圍有多小。我們自以為能看見整個視野內的細節,然而我們被騙了:我們目光所及的每個地方,都落在那個小小的清晰窗口內,所以我們誤以為能看見所有東西的細節。其實你的感覺介面只在那個小窗口內建構了適應度收益的細部報告,這份關鍵報告以實體對象的形狀、色彩、質感、運動和本體性(identity)做為內容格式,你一眼就能創建出一個合宜的對象——也就是你對收益的描述;再瞥一眼,你就能把它摧毀並創建出另一個對象。你的廣闊視野引導你的眼睛關注哪裡有重要收益必須回報,於是那就成了你要創建的某個對象。我們探討支配注意力的規則、如何應用這些規則於行銷和設計,以及當一則廣告無視這些規則時,如何可能在無意間幫對手促銷。
假使我們的感官把現實隱藏在介面之後,那麼那個現實是什麼?我不知道。不過在第十章,我們要探索一個觀念,那就是意識經驗是最根本的存在。你照鏡子的時候,你看到的是皮膚、頭髮、眼睛、嘴唇和你臉上的表情,可是你知道在你的臉後面還有一個豐富得多的世界:你的夢想、恐懼、政治立場、對音樂的愛好、文學的品味、對家人的愛,以及對色彩、氣味、聲音、味道和觸感的體驗。你看到的臉只是一個介面,在它後面,是由你的經驗、選擇和行動構成的鮮明世界。
或許宇宙本身就是由眾多能體驗、做決定和行動的意識主體(conscious agent)所構成的龐大社會網絡。果真如此的話,意識就不是從物質產生的;這是我們後面會詳加探究的重大主張。事實上,物質和時空都是從意識產生的一種知覺介面。
這本書把紅色藥丸拿到你面前了。要是你能接受未來虛擬實境技術必定能創造出令人信服的體驗,而且和你摘下頭戴裝置之後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那麼你又何必那麼肯定摘下頭戴裝置時,你看到的是現實的原貌?本書的目的就是幫你摘下另一副頭戴裝置,你並不知道自己一直戴著它。
【自序】
你的眼睛今天會救你一命。有了眼睛的指引,你才不會從樓梯上下來、跳到高速行駛的瑪莎拉蒂跑車前面、伸手去抓響尾蛇的尾巴,或者把發霉的蘋果拿起來吃。
為什麼我們的眼睛和其他所有感官都是可靠的嚮導?我們多數人都有一種直覺:它們告訴我們的是真相。我們假定,真實世界是由空間和時間裡的汽車、樓梯和其他東西共同組成的。就算沒有觀察者,它們依然存在。我們的感官不過就是用來窺看這種客觀現實的窗口。我們假定,我們的感官並沒有向我們展示客觀現實的全盤真相。有些事物太小了,或者太遙遠了。在極少數情況下,我們的感官...
目錄
導讀 世界即意識經驗,意識經驗即世界/洪裕宏
導讀 心靈的本質/謝伯讓
序
第一章 謎團:分割意識的手術刀
第二章 美:基因的魅惑歌聲
第三章 現實:看不見的太陽在惡作劇
第四章 感覺:適者勝真者
第五章 虛幻的知覺:電腦桌面的虛張聲勢
第六章 重力:時空末路
第七章 虛擬性:膨脹出一個全像世界
第八章 彩飾:介面的突變
第九章 細究:無論在生活還是事業上,你得到的就是你需要的
第十章 社群:意識主體網絡
附錄 精確無誤:犯錯的資格
謝誌
注釋
導讀 世界即意識經驗,意識經驗即世界/洪裕宏
導讀 心靈的本質/謝伯讓
序
第一章 謎團:分割意識的手術刀
第二章 美:基因的魅惑歌聲
第三章 現實:看不見的太陽在惡作劇
第四章 感覺:適者勝真者
第五章 虛幻的知覺:電腦桌面的虛張聲勢
第六章 重力:時空末路
第七章 虛擬性:膨脹出一個全像世界
第八章 彩飾:介面的突變
第九章 細究:無論在生活還是事業上,你得到的就是你需要的
第十章 社群:意識主體網絡
附錄 精確無誤:犯錯的資格
謝誌
注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