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翻新了演化樹,也重新定義了演化
◎入圍美國國家非虛構類圖書獎
◎紐約時報2018選書
◎程延年(台灣演化生物學權威)專文推薦
演化的全新概念
自《物種源始》之後,科學界對於演化的概念都來自那棵深植人心的演化樹:生物由於本身的個體差異產生不同子代,並在自然環境的篩選下形成不同的物種。也就是演化來自於遺傳與變異。一九七○年代中期,科學家開始以DNA序列重新檢視所有生命的歷史,在分子層次研究生命的多元性及相關性。研究發現,比起單純開枝散葉,演化的過程更像是棵盤根錯節的大樹。
交錯的源頭
導致這些盤根錯節的真正原因是水平基因轉移,也就是基因跨越物種的移動。從在極端環境生長的古菌、導致疾病的細菌到我們身上都正在頻繁的發生跨物種的基因轉移。甚至人類基因組中高達百分之八並非直接來自傳統的同類遺傳,而是側向地來自病毒感染。
演化的過去與未來
同時,水平基因轉移也至關重要。分子生物學家已經發現,若沒有水平基因轉移,胎盤哺乳動物或許就不會出現,人類當然也不可能存在。基因改造作物以及前幾年獲諾貝爾生醫獎,讓我們能夠更精準地調控基因的CRISPR能夠有所進展,都是奠基於自然界中的水平基因轉移。
擅長賦予複雜科學精彩生命力的生物作家大衛.逵曼在本書中串連一個個科學故事,講述了新的基因研究如何改寫了我們對演化的認知,也將改變人類的未來。
作者簡介:
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
《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撰稿人,著有四本小說類書以及七本備受讚譽的非小說類書籍,包括《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不情願的達爾文:《物種起源》誕生的故事》以及獲頒約翰布羅獎章(John Burroughs Medal)自然史著作獎項的《多多鳥之歌》。他曾獲美國藝術暨文學學院頒授學院文學獎,還三度獲得美國國家雜誌獎。逵曼擁有蒙大拿州立大學和科羅拉多學院的榮譽博士頭銜,他還在二○○七至二○○九年間擔任蒙大拿州立大學的華勒斯.史達格納美國西部研究講座教席。現與妻子、兩隻狗還有一隻鬥雞眼的貓住在蒙大拿州博茲曼市。
譯者簡介:
梅苃仁
台大公衛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免疫學博士,曾任美國國家衛生院博士後研究員,現旅居巴黎,任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曾以譯作《生命的躍升》獲得吳大猷銀籤獎。另譯有《瘋癲文明史》、《生命之源》等書。
目錄
第一篇 達爾文的草圖
第二篇 另一種形式的生命
第三篇 融合與獲取
第四篇 大樹
第五篇 傳染性遺傳
第六篇 樹的造型術
第七篇 合眾為人(E Pluribus Human)
第一篇 達爾文的草圖
第二篇 另一種形式的生命
第三篇 融合與獲取
第四篇 大樹
第五篇 傳染性遺傳
第六篇 樹的造型術
第七篇 合眾為人(E Pluribus Human)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