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薩依德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評論家之一。」——《紐約時報》
「巴薩米安是我們這一代的特克爾(Studs Terkel,美國作家、口述歷史學家)。」——津恩(Howard Zinn,歷史學者)
作者:愛德華.薩依德、巴薩米安
定價:NT$ 350
優惠價: 88 折, NT$ 308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本書重點:
後殖民論述大師愛德華.薩依德最後訪談錄
薩依德是當代最傑出的文化評論家,他以強大的言論火力,捍衛巴勒斯坦建國運動,其影響力巨大,被喻為「巴勒斯坦之音」。
本書是他生前最後幾年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巴薩米安的系列訪談。主張「文化是一種抵抗滅絕和被抹拭的方法。」說明大眾抵抗對文化、歷史、社會變遷的核心性。
-----
「巴勒斯坦之音」——薩依德最後的發聲
「凡是政治認同受到威脅的地方,文化都是一種抵抗滅絕和抹拭的方法。
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
本書是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生前最後的文獻,薩依德於2003年9月25日因白血病逝世,本書於同年底出版,是他生前最後幾年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巴薩米安(David Barsamian)的系列訪談。
最早一篇始於1999年2月8日,最後一篇完成於2003年2月25日。其中經歷911恐怖攻擊事件,正是美國與伊斯蘭世界多事之秋。
1969年以色列總理梅爾夫人的一番話;「看來沒有巴勒斯坦人這回事,……他們並不存在。」惹惱了這位當代大知識份子,自那以後薩依德以強大的言論火力,捍衛巴勒斯坦建國運動,成為該運動在西方的代言人。他高分貝的發言,並以其學術界的傑出成就,其巨大的影響力有如傳播網之發音,因此被喻為「巴勒斯坦之音」。
薩依德是當代最傑出的文化評論家,也是西方學術界卓然特立的知識分子典型,兼具學者、美學家、媒體與國際政治觀察家、政治異議分子等多重角色,著述不輟,尤以「東方學論述」望重士林,開啟二十世末葉的後殖民思潮。其《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可稱為他在文化研究工作上的雙璧。
自1999年起巴薩米安與薩依德進行一系列的訪談,訪談記錄編輯成為本書。所有的訪談都是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KGNU電台播放,KGNU是美國首要的社區電台之一,其中兩個訪談曾經全國性放送,一次是透過「替代電台」(Alternative Radio),一次是透過「接觸」 電台(Making Contact)。最後的訪談是在2003年2月,半年後,薩依德即因糾纏十餘年的白血病逝世,舉世知識界痛為哀悼,《文化與抵抗》成為這位「巴勒斯坦之音」最後的發聲。
多年來薩依德為巴勒斯坦所做的努力,讓他付出不少代價,他被污衊為「散播恐怖的教授」。猶太人防衛聯盟稱他為納粹,他的辦公室被縱火,收到數不勝數的死亡恐嚇。
與巴薩米安的這一系列訪談,主題包含:反恐戰爭、美伊戰爭、以巴衝突,乃至於當代的巴勒斯坦詩歌。「文化是一種抵抗滅絕和被抹拭的方法。」薩依德說明了大眾抵抗對文化、歷史、社會變遷的核心性,特別是對巴勒斯坦人的追求──追求被承認和公道──的核心性。
作者簡介: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評論大師、後殖民思潮先驅、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集大成人物。薩依德1935年出生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1950年代赴美國,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這位知名的巴裔美籍學者,也公認為是巴勒斯坦獨立運動在西方最雄辯的代言人。2003年9月25日薩依德因白血病逝世。
薩依德著作等身,尤以「中東三部曲」:《東方主義》(Orientalism)、《巴勒斯坦問題》(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遮蔽的伊斯蘭》(Covering Islam)開啟「東方學論述」場域,影響了整個西方對東方研究的思考與研究的方向。薩依德尚著有《世界、文本與批評者》(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After the Last Sky)、《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以及他的回憶錄《鄉關何處》(Out of Place)等書。
巴薩米安(David Barsamian)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替代性電台」(Alternative Radio)的創辦人及台長。他的作品包括《公共廣播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Public Broadcasting)、《宣傳與公共心靈:與杭士基談話錄》(Propaganda and the Public Mind: Conversations with Noam Chomsky)和《阿馬德:直面帝國》(Eqbal Ahmad: Confronting Empire)。較早作品有薩依德的訪談錄《筆與劍》(The Pen and the Sword)和好幾本杭士基的訪談錄,包括《共同善》(Common Good)、《階級福利》(Class Walfare)和《異議編年史》(Chronicles of Dissent)等。
1897年,詹姆斯將學術興趣轉向哲學,於1907年出版《實用主義》(Pragmatism),將pragmatism推演成為一個關於真理的理論,《真理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ruth)即為他討論真理問題的文章匯集;1909年出版《一個多元的世界》(A Pluralistic Universe)。詹姆斯晚年時備受稱譽,被公認為美國當時最有名的哲學家,於1910年8月26日逝世。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名人推薦:
「〔薩依德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評論家之一。」——《紐約時報》
「巴薩米安是我們這一代的特克爾(Studs Terkel,美國作家、口述歷史學家)。」——津恩(Howard Zinn,歷史學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愛德華.薩依德、巴薩米安
優惠價: 88 折, NT$ 308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本書重點:
後殖民論述大師愛德華.薩依德最後訪談錄
薩依德是當代最傑出的文化評論家,他以強大的言論火力,捍衛巴勒斯坦建國運動,其影響力巨大,被喻為「巴勒斯坦之音」。
本書是他生前最後幾年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巴薩米安的系列訪談。主張「文化是一種抵抗滅絕和被抹拭的方法。」說明大眾抵抗對文化、歷史、社會變遷的核心性。
-----
「巴勒斯坦之音」——薩依德最後的發聲
「凡是政治認同受到威脅的地方,文化都是一種抵抗滅絕和抹拭的方法。
文化是「記憶」抵抗「遺忘」的一種方式。」
本書是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生前最後的文獻,薩依德於2003年9月25日因白血病逝世,本書於同年底出版,是他生前最後幾年接受美國知名媒體人巴薩米安(David Barsamian)的系列訪談。
最早一篇始於1999年2月8日,最後一篇完成於2003年2月25日。其中經歷911恐怖攻擊事件,正是美國與伊斯蘭世界多事之秋。
1969年以色列總理梅爾夫人的一番話;「看來沒有巴勒斯坦人這回事,……他們並不存在。」惹惱了這位當代大知識份子,自那以後薩依德以強大的言論火力,捍衛巴勒斯坦建國運動,成為該運動在西方的代言人。他高分貝的發言,並以其學術界的傑出成就,其巨大的影響力有如傳播網之發音,因此被喻為「巴勒斯坦之音」。
薩依德是當代最傑出的文化評論家,也是西方學術界卓然特立的知識分子典型,兼具學者、美學家、媒體與國際政治觀察家、政治異議分子等多重角色,著述不輟,尤以「東方學論述」望重士林,開啟二十世末葉的後殖民思潮。其《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可稱為他在文化研究工作上的雙璧。
自1999年起巴薩米安與薩依德進行一系列的訪談,訪談記錄編輯成為本書。所有的訪談都是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KGNU電台播放,KGNU是美國首要的社區電台之一,其中兩個訪談曾經全國性放送,一次是透過「替代電台」(Alternative Radio),一次是透過「接觸」 電台(Making Contact)。最後的訪談是在2003年2月,半年後,薩依德即因糾纏十餘年的白血病逝世,舉世知識界痛為哀悼,《文化與抵抗》成為這位「巴勒斯坦之音」最後的發聲。
多年來薩依德為巴勒斯坦所做的努力,讓他付出不少代價,他被污衊為「散播恐怖的教授」。猶太人防衛聯盟稱他為納粹,他的辦公室被縱火,收到數不勝數的死亡恐嚇。
與巴薩米安的這一系列訪談,主題包含:反恐戰爭、美伊戰爭、以巴衝突,乃至於當代的巴勒斯坦詩歌。「文化是一種抵抗滅絕和被抹拭的方法。」薩依德說明了大眾抵抗對文化、歷史、社會變遷的核心性,特別是對巴勒斯坦人的追求──追求被承認和公道──的核心性。
作者簡介: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評論大師、後殖民思潮先驅、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集大成人物。薩依德1935年出生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1950年代赴美國,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這位知名的巴裔美籍學者,也公認為是巴勒斯坦獨立運動在西方最雄辯的代言人。2003年9月25日薩依德因白血病逝世。
薩依德著作等身,尤以「中東三部曲」:《東方主義》(Orientalism)、《巴勒斯坦問題》(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遮蔽的伊斯蘭》(Covering Islam)開啟「東方學論述」場域,影響了整個西方對東方研究的思考與研究的方向。薩依德尚著有《世界、文本與批評者》(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After the Last Sky)、《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以及他的回憶錄《鄉關何處》(Out of Place)等書。
巴薩米安(David Barsamian)
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替代性電台」(Alternative Radio)的創辦人及台長。他的作品包括《公共廣播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 Public Broadcasting)、《宣傳與公共心靈:與杭士基談話錄》(Propaganda and the Public Mind: Conversations with Noam Chomsky)和《阿馬德:直面帝國》(Eqbal Ahmad: Confronting Empire)。較早作品有薩依德的訪談錄《筆與劍》(The Pen and the Sword)和好幾本杭士基的訪談錄,包括《共同善》(Common Good)、《階級福利》(Class Walfare)和《異議編年史》(Chronicles of Dissent)等。
1897年,詹姆斯將學術興趣轉向哲學,於1907年出版《實用主義》(Pragmatism),將pragmatism推演成為一個關於真理的理論,《真理的意義》(The Meaning of Truth)即為他討論真理問題的文章匯集;1909年出版《一個多元的世界》(A Pluralistic Universe)。詹姆斯晚年時備受稱譽,被公認為美國當時最有名的哲學家,於1910年8月26日逝世。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名人推薦:
「〔薩依德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評論家之一。」——《紐約時報》
「巴薩米安是我們這一代的特克爾(Studs Terkel,美國作家、口述歷史學家)。」——津恩(Howard Zinn,歷史學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