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與內在真實的自己對齊,
學會相信自己的情緒與體驗●○限量附贈:2023與自己對齊月曆卡●○
一個月一張,卡片上有月曆,也書寫著來自Ruowen Huang的鼓勵與提醒,希望做為您未來一整年的心靈陪伴。
明明難過卻告訴自己沒事、明明覺得很重要卻老是說沒有關係、明明在乎卻故作冷漠、明明不想做卻老是回答「我可以」……你也因為相信自己嘴上的謊言,而忽視內心真實的感受嗎?
第四部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帶你誠實地面對情緒、感受與體驗,與自己的內在對齊
其實我們的靈魂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未來是什麼,但是每當我們面對外在過多的質疑時,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於是,我們與自己的內心產生「落差」,不再展現真實的樣貌、情緒、話語,慢慢地我們忘記初衷、忘記要去的方向、忘記自己的價值。
本書將帶你從靈性的角度出發,跳脫過去那種言不由衷的惡性循環,創造出一些值得讓人期待的改變
對齊自己是人生的基本功課,你的內在想法與外在的行為都要是裡外合一。如果想創造出理想中的未來,那麼心口合一才能奠定「說什麼是什麼」的基礎,因為宇宙回應的,是你的核心價值。試著先審視自己的心情,再決定要用什麼樣的字眼表達出情緒。透過與自己對齊,重新找回自己與生命的熱情。
本書進一步對恐懼、自卑、將就、妥協、憂鬱所帶來的無力感,提出不同視角的建議和改善方式,重新校正回歸內在真實的自己,填補生命中的落差感
★不知道自己的樣子→先學著對自己的情緒誠實。
★總是重覆相同的抱怨→審視你對待自己的態度。
★不得不接觸負能量的人→設定一個過濾能量的結界。
★在關係中常覺得心力交瘁→去探究一直以來是否都把自己的幸福綁在別人身上。
本書特色
1.身為靈性教練、靈媒和兩個孩子的媽媽的Ruowen Huang,於此系列書籍分享靈性旅程的經驗與體悟,帶著孩子與讀者認識自己。針對大多數人對於靈魂、輪迴、心靈、自我認同、關係等煩惱與疑問,提供貼近人心的建議和實踐方式。
2.學習正視、在乎自己的感受,才能一一將生命中的落差感填補起來,並運用「相信的力量」與「表達的力量」,創造並顯化自己希望的未來。同時也以靈媒視角去解釋生命中那些關於恐懼、自卑、妥協、無力感和對於愛的疑惑。
3.本書提出靈性成長的具體觀點,告訴讀者踏實地生活與靈性提升的實際方法,透過一次次的自我練習,達成內在安定、自我療癒。
4.若你對於靈魂、情緒、人生藍圖、自我價值、生命的熱情、人我關係等等感到困惑甚至痛苦,本書將讓你更正面地解決自身問題!
作者簡介:
Ruowen Huang
心靈寫真館版主。
早期曾出版過許多言情小說,也參與過廣告、貿易、零售、資訊與多媒體等多元化行業。
現居溫哥華,擔任視覺設計師、作者、靈媒、心靈諮詢師以及講師等工作。
希望能透過靈媒的視角做全方位的分享,來幫助大家破解生命的密碼。
著作:《你,是自己的鑰匙》《愛自己,只是一個開始》《處理自己的否定句》(時報出版)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uowenh/
Website:www.ruowen.com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iaminspirit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順排序)
陳寧艾波-作家/身心靈Youtuber
曾彥菁-作家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名人推薦:誠摯推薦(依首字筆順排序)
陳寧艾波-作家/身心靈Youtuber
曾彥菁-作家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
章節試閱
你有信仰(信念)嗎?
經過多年的諮詢下來,我發現當人們沒有Faith的時候,很容易對未來感到不知所措,像是不知道現在的男友究竟是不是合適的對象,又或者下一份工作會不會是份好工作等等。Faith的中文翻釋成信仰,但是「信仰」兩字又很容易讓人直接聯想到宗教。我想要說的是,Faith在英文中不單單指宗教裡的信仰,因為宗教其實只是信仰裡的一部份,但不是全部。Faith同時可以被翻譯成信心、信任等等,例如;我信任你(I have faith in you),這個用法就與「I believe in you.」是相同的。
在諮詢的過程裡,當我問對方是否有Faith時,很常遇到客戶回答:「當然有啊。I believe in myself.」Believe這個字在中文也常常被翻譯成信任、信仰的意思。雖然與Faith的字面意思相同,但其實在用法上是有差別的。人們雖然嘴上掛著滿滿的「我相信……」,但是對於未來卻是完全沒有信任感的。我常說每個靈魂都具備身、心、靈(邏輯、情緒、靈魂)三大要素來投胎,這會決定他們未來用什麼樣的思考模式與心態來面對自己的功課。當人們說他們Believe in you的時候,通常這個「Believe」是建立在教育背景所產生出來的邏輯意識判斷,往往需要有證據來輔助這樣的信任。也就是說這樣的信任大多是由那些有跡可循的過去經驗所建立出來的,例如一個品性良好的人自然是值得被人信任的。又或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自然會覺得未來是垂手可得的一樣。人們透過過去的經驗來衡量自己或是他人會有什麼樣子的未來,也因為有實質的佐證讓人內心產生一種自然而然(又或者說是理所當然)的信任感,相信自己或是他人只要照著這個模式前進就一定會達到某種的未來。這也是為什麼說Believe一般是由很多的證據來支持的緣故。
通常我們會發現有信任感的人似乎會比較成功,因為那種相信未來一定會發生的感覺會促使他們往那個明確的目標前進,即便遇到挫折也比較容易再站起來。但透過多年的諮詢,我發現大部份容易對未來感到不知所措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相信(Believe)什麼,而是他們缺乏信仰(Faith)。在此篇文章裡,我們暫時將Believe翻譯成信心,把Faith解釋為信仰,好讓大家可以清楚地分辦兩者的不同。
為什麼說大家缺乏信仰呢?我不是建議各位立刻去找個宗教來信奉,但我卻必須說「宗教」的確是建立信仰一個很好的開始。原因在於宗教本身就是一個讓人摸不著、看不見的存在。與Believe所需的科學邏輯佐證不同,Faith的建立源於開始相信那些邏輯完全沒有辦法解釋的存在,而宗教正是最好的代表。因為即便沒有任何科學可以證明它的真實存在性,人們還是相信它擁有足以保護以及引導我們每個人的龐大能量。所以如果說Believe代表的是你的身體意識的話,那麼Faith所代表的便是你的靈魂與心靈的信念。但也正因為靈魂與心靈的感受大多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導致人們很難對信仰有踏實的感覺,因為它不像Believe一樣有過去的經驗或是科學邏輯來佐證,以致於未來的目標無法透過推算而產生,反倒像是憑空地無中生有一般。單純地說服自己去相信一個無法透過推算而生成的未來,是人們對未來產生徬徨無助的感覺的主要原因。
但其實學會培養自己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靈魂投胎所具備的身、心、靈三大要件之下,任何可以讓科學邏輯解釋的範圍只佔其中的三分之一而已,而剩下將近百分之六十六的比例,全都是屬於心靈與靈魂層面,沒有實相的存在。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單單只根據科學邏輯佐證而believe的人,大多還是會對未來產生恐懼,因為他們無法透過推算去知道剩下的三分之二的結果,以致於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達到想要的成功。信仰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幫你的身、心、靈做連結,並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況。在邏輯、情緒、靈魂都能產生共識的情況下,人們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無比的信心,即便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也會相信那只是成功必經的過程罷了。而那種無條件的信任,其實就等同於人們對於宗教的無條件信任是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宗教是培養信仰的很好入門方法。所以當我說你們要相信自己時,我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你們必須對自己有Faith,因為這種無條件的信任感是與你的靈魂相連結的。一旦人們相信自己的靈魂一定會帶領自己走向最好的未來,那麼這個信念才會讓你對未來產生堅定感,並且能夠去面對無法預測又捉摸不定的過程,促使自己繼續前進。
大部份的人覺得信念一定得跟宗教劃上等號才容易被理解,其實不然。既然它所代表的是靈魂與心靈的感受,那就表示這樣的技能鐵定也是靈魂可以訓練的肌肉。只不過我們太過於習慣活在一個由邏輯解釋的社會,導致我們不清楚該如何運用這種無憑無據的信任。但其實信念可以從生活中最簡單的事開始練習。舉例來說,我一直都相信自己隨時隨地都找得到停車位,無論在哪個尖峰時期,又或者是哪個交通繁忙的地段。這樣的信念總是讓我輕易地在車水馬龍中找到最合適的車位。又或者是我的朋友總是相信她永遠找得到她想要的東西,無論她想要的東西有多麼地稀奇古怪,有時候甚至會讓人懷疑那樣東西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上天總是會奇蹟般地將她想要的東西完美地呈現在她的面前。她還有個句子是我個人覺得每個人都會很受用的,那就是「It will all work out.(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也就是不管她吃了什麼虧,又或是有人臨時取消她的時間,到最後一定都會有人事物補上,讓一切都恰到好處地完美。
我想要說的是,當我要求你們要對自己有信心,但你們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的時候,可以試著從最簡單的句子開始。如「一切都會沒事的」、「一切都會水到渠成」、「我總是會遇到貴人相助」、「我總是能撥雲見日」……雖然你的邏輯根本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一切都會沒事,但隨著你在過程中慢慢地找到印證的證據,你的信念自然而然地也會跟著變得踏實,而慢慢地顯化成為你的實相。這其實跟吸引力法則雷同。我之前提過吸引力法則回應的不是你要什麼,而是你是什麼。也就是說你的靈魂與心靈真正的感受才是顯化你的實相的主要根據。一旦將吸引力法則建立在個人邏輯之上,那麼人們就會期望未來是用某種特定的方式與形態發生,反而會導致未來遲遲無法顯化。所以簡單來說,Believe的顯化值會受到邏輯的限制,而Faith所顯化的實相卻是無限的。
靈魂既然選擇投胎,就表示它在宇宙底下一定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無論你的大腦對此時此刻的自己有什麼樣的評價,每一個靈魂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都會為自己安排一個更好的出路。所以即便現在的你不知道該如何到達那個未來,但只要相信那個未來是存在的,那麼無論現在的你遇到的事情是好是壞,鐵定都是將你推向那個結果的動力。只要繼續前進就一定看得到路,若是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的話,那麼就試著開始相信一切都會沒事的,或者是一切都會撥雲見日的。為自己建立一個簡單的信念,便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當我要求各位要有Faith時,其實是希望各位的邏輯可以與你們的靈魂和心靈做連結。靈魂的肌肉是需要訓練的,而訓練靈魂的肌肉是沒有年齡的限制的。不管此刻的你在人生中的哪一個階段,都可以為自己設立一個簡單的信念,慢慢地訓練出你靈魂的肌肉。因為到最後,這樣的感覺可以讓你掌控生命中將近百分之六十六的比例。如果你是個習慣用邏輯生活的人,也應該開始學著與自己的靈魂做連結。如前所說,就從為自己創造出一個簡單的句子開始吧。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每一個成功人士幾乎都有一個類似設定的句子,例如;「我一定會成功」,「我總是遇到貴人」等等,就連做什麼事都失敗的人其實也有類似的句子,例如;「我的電腦一定都會壞掉」,又或者是「我連喝水也會胖」……。不管你的句子是什麼,不斷地練習才是導致它漸漸成為實現的主因。一個簡單又容易執行的句子就是你練習靈魂肌肉的最好起始,而且既然信仰不分好壞都會發生的話,那麼就慎選自己的句子。如果你到現在還是對未來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話,那麼就相信每個靈魂都是重要的存在,未來肯定都是朝著最好的方向發展。這樣即便遇到困境和挫折,只要重新站起來,繼續走下去就一定看得到那個更好的未來喔。
表達自己與意見很多的差別
不知道在大家的觀念裡,「表達自己」與「發表意見」是否有任何的差別?
在諮詢中,我很常建議人們要試著「表達自己」。一直以來,我以為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表達自己」是什麼意思,但直到最近我才發現絕大多數的人其實對於「表達自己」都是一知半解。最近有個朋友帶了她的朋友來找我諮詢,當我建議她要表達自己的時候,她斬釘截鐵地回答:「有啊!我有什麼意見一定會說出來,絕對不會放在心裡!」在那個當下,我只覺得這個客戶的用詞有點奇怪,但說不清怪在哪裡。好在朋友即時現場轉譯,因為了解我們兩個人各自想要表達的想法,於是她轉頭向另一個朋友說:「妳根本就不會表達自己,妳只不過是個意見很多的人!」這才讓我意識到這兩者的差別。
雖然我自認為是個意見很多的人,但是在諮詢的時候,我卻很少用到「發表意見」這個詞,原因在於我清楚地知道這兩者間的不同。也是因為這個例子,讓我在接下來的每個中,清楚地感受到原來當我在說「表達自己」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自動將它理解為「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也難怪他們的直覺反應總是:「有啊,我本身就是一個意見很多的人啊,我只要一有意見一定會馬上說出來!」所以今天想要藉由這個章節與大家分享「表達自己」與「發表意見」的差別。
對我來說,「表達自己」與「發表意見」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表達自己」算是靈學旅程中的基礎課程,一個人要心口合一地對外傳達自己真正想要的表達的,才有辦法正確地向宇宙下訂單。我常開玩笑地說任何沒有被印證過的想法永遠都只是一種哲學家的理論,這種理論往往需要透過執行之後才能夠驗證它的可行性。靈修之人很喜歡到處鑽研各式各樣的大道理,但真正能夠落實在現實生活裡面的卻是少之又少。就如同人們很容易為了一些從沒有得到印證的流言蜚語而大動干戈,拚命地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卻顯少省思自己之所以這麼激動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此外,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捕捉過自己想太多的時刻?就是明明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可能只是對方的反應不如你預期的一般,你就不自覺地內心小劇場大爆發,像是在演八點檔或宮廷劇一般,自編自導地想像著對方在做什麼、會說什麼以及會有什麼反應。往往搞到自己好幾天睡不好覺之後,才發現從頭到尾都只是自己想太多?但其實如果自己內在的想法在一開始就被表達出來的話,或許根本就沒有後續的宮廷內心劇可言。雖說如此,大部份的人還是習慣讓自己真正的情緒在內心不斷地發酵,等到終於說出口了,卻大多是腦子裡的胡思亂想發酵後所產生的情緒罷了。由於靈魂的獨立個體性,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往往需要在表達出來之後,透過彼此的溝通協調才有辦法真正地了解對方。同樣的道理,當人們真正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覺時,才有辦法透過溝通來印證自己內在的小劇場是否屬實以及是否有需要改正的地方。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慢慢地去修改自己的心態以及尋找改進的方法,而更加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進而為未來的路調整出更實際以及落實的作法。所以當一個人在追尋著要如何愛自己、找到自己、克服功課以及達成人生目標的時候,你會發現學著「表逹自己」是最基礎的功課。「表達自己」多半是以內心做為出發點,清楚地審核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發表意見」多半是自己對於外在事物(無論印證與否)的看法以及觀感,發表的言論大多是透過邏輯在支配。
所以當我建議各位要學著「表達自己」的時候,不是要各位一味地表達自己對任何人事物的不滿以及觀感,而是花點時間去感受自己的體驗與情緒,並試著用最合適的語句把它們陳述出來。那些讓你興奮的事、那些讓你話閘子一開就停不下來的主題、那些在體驗生活後的種種領悟與感受,透過表達內心的感受來讓人了解與認識那個最真實的你。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是個會表達自己還是意見很多的人的話,今天在這裡給各位一個小小的方向。與其試著一味地傾訴自己的不滿與不喜歡,試著花點時間與自己的內心做連結,並學著用最適當的語句來表達那樣的感受。透過這個練習,你會慢慢地發現自己最真實的那一面,也會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語言如何創造出實相。就如同「愛自己只是個開始」一樣,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該如實地代表你是誰、是什麼、要什麼,這也才有辦法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功課到底是什麼,以及要如何達到自己的人生目的,進而成就最理想的自己。也因此,在「表達自己」的句子裡,大多都是以「我」做為出發點。正因為你才是你的宇宙的中心,所以「表達自己」的詞句也多半是繞著自己在轉的。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可以口無遮攔地暢所欲言,一廂情願地把自己所有的不喜歡都傾倒在他人的身上。任何溝通都是必須以尊重他人做為基礎的,你會尊重別人與自己有不一樣的選擇。因為愛自己,學習照顧好自己以及了解自己,所以在過程中自然也能夠以同理心去理解他人,更不會將自己的喜好強加在他人身上。即便遇到與自己理念不同的人,也能夠以尊重的態度去表達自己的感覺,無論是個人喜好、看法、宗教信仰、性別喜好、政治立場⋯⋯,我們會了解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以一個獨立個體的身份,走著屬於他們自己的道路。也正因為理解,所以我們的口氣中自然而然地會少了份攻擊的態度。就好比別人問你對自己身上的穿著有什麼意見的時候,與其一聲:「醜死了」,你或許會說:「這不是我平常會穿的衣服,但它很適合你。」你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那究竟適不適合他,而不是單純地因為自己不喜歡而批評他。
當一個人在「表達自己」的時候,他並不需要去在意對方究竟認不認同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說出來只是為了確保情緒不會積壓在自己的心裡發酵,但並不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與配合。我們常常帶著一種期望大家都要了解我們,也要配合我們的態度開口,所以當我們話說出來沒有得到預期的回應時,常常會搞到自己莫名奇妙地一肚子氣。
沒錯,表達的用意的確可以幫助身旁的人更加地了解我們,但卻不能期望所有的人都會跟我們站在同一個陣線上。但若是習慣性地透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內在的話,那麼外在的人自然有機會藉此而更加地認識你,進而與你一同改進與成長。也因此,「表達自己」的功課必須由自己來做。透過觀察、聆聽自己,進而找到更真實的自己。
其實除了「表達自己」之外,這社會上更多的是意見很多的人。他們並不是真正地了解自己,只是對這個社會有很多的不滿,覺得自己總是深陷諸事不順的深淵裡,這使得他們對任何人事物都有很多的意見,但往往只是為了刷存在感而發表意見,內容卻大多沒有任何建設性。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句子裡便很常用「你」做為開頭。由於不以尊重為前提,所以字裡行間裡總是期望別人照著他們說的話來做,例如;你需要做什麼、穿什麼,要怎麼改變等等的「意見」。在唯我獨尊的心態底下,需要改進的永遠是別人以及外在的人事物。他會告訴你什麼宗教、教育、政治立場,性別喜好最適合你,也會不斷地說服你跟他站在同一陣線上。當你與他的意見相反時,他會攻擊你的立場,或是指責你的無知。因為他根本沒有意識到當自己一味地將自己的意見強壓在他人身上的時候,這個行為早已失去了尊重,所以自然無法得到他人的認同與回應,這也使得那些意見很多的人常常覺得自己的話不被聽見。雖然嘴上說他只是在「表達自己」,但實際上卻期待他人因為自己的意見而做改變。舉個例子來說(這可能是常發生在家人/情侶/朋友之間的對話):人們在看到稍微髒亂的地方就會順口一句:「你簡直像個囤物症患者(或是,你髒得像頭豬似的)。」當他們開口時不覺得自己說的話有任何錯誤的地方,只是覺得自己有告知對方的必要。但是當別人把類似的句子用在他們身上時(例如:你滿身的負能量),他們卻立馬覺得自己受到攻擊。通常一個意見很多的人同時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人,因為他們的期待是單向的。有點像是只准官人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心態。這源自於上述的「意見」多半是對外在的邏輯看法,顯少是以自己的內心感受做為出發點。
所以當我建議各位要「表達自己」的時候,請建立在「以尊重為基礎」的平台之上。你可以清楚地陳述自己的真實是什麼,但也同時理解他人與自己的不同,這可以讓你在聽到與自己相反的意見時,不會在第一時間就覺得自己受到攻擊而去攻擊別人。「表達自己」不是一味地丟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在開口的當下,允許他人也有表達自己的空間。即便得到他人指正,也能用較理性的態度去思考對方的意見,而不是一味地攻擊他人。(在這裡,「表達自己」的人會說:「我受傷了」,而「意見很多」的人可能會說:「你也沒有好到哪裡去!」)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只是實話實說,並沒有在攻擊任何人,但是當別人用一模一樣的字眼來評論他們的時候,他們卻又覺得自己受到攻擊。我們活在一個慣性批評的社會,這讓我們誤以為口無遮攔地說出自己的「意見」就是一種勇敢表達自己的表現。「意見很多」的人會以自己為出發點,對自身以外的人事物產生評論。所以句子多是以「我」做為主詞,如我的想法是怎麼樣,原則是什麼,出發點又是什麼⋯⋯,而意見多以他人做為受詞,例如我覺得你應該怎麼樣,你要吃什麼,你要怎麼處理這件事⋯⋯等等,往往也會期望他人的回應與配合。而「表達」只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覺,但並不期望他人的配合,所以句子裡不會有其它主詞,自然也不會對任何人有所期待。
習慣性地向外傾倒自己的意見,往往會造成身旁的人漸漸地拒絕聆聽,因為「意見」多半是帶著批評指教的言論,背後多少也有攻擊的動機。習慣身為追隨者的人通常也會有這樣的生活態度,因為在無能為力的情況底下,他們不會第一時間去思考解決的辦法,只會覺得外在的環境讓他們陷入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抱怨的份上。所以在他們的意見裡也不難聽見別人有多差勁、社會有多糟、國家有多需要改進等等。若是想要跳脫跟隨者的身份而成為一個領導者的話,那就必須學著有覺知地去思考自己的動機是什麼,以及謹慎地審核自己的言語。若是單純地想要表達自己,那麼就必須了解尊重的原則,就算有任何的意見,也不會一味地批評他人,至少可以給對方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並允許他們有自由選擇的空間。很多人可能在外面受氣了一整天,一回到家就一股腦地將所有的負能量倒在最親近的人身上,但若是有點覺知的話,就會在進門前先花個一兩分鐘的時間清空那樣的情緒後再進門。這樣就算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清空全身的負能量,也會感到舒緩許多。沒有人喜歡聽到莫名的批評,但有建設性的意見至少可以讓人感覺你有試著站在他們的立場為他們著想。
在追求靈性的道路上,人們必須先找到表達自己的方法,才能夠透過表達來分享或是顯化自己的實相。所以在表達之前,先了解靈魂的獨立個體性,建立起尊重的平台,再來表達自己是什麼、喜歡什麼,又有什麼事是可以讓你充滿熱情又有動力的,從這個過程中慢慢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子。所以當我建議各位「表達自己」時,我更希望你們可以學著與自己的熱情做連結,深入地了解有什麼事可以激勵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的用字遣詞完全地反應出內在最真實的自己。因為與靈魂連結的你,不會說出攻擊人的話語,只會希望透過表達來讓外界更加地認識你喔。記得,我們的言詞會漸漸地顯化成為我們的實相。選擇心口合一地表達自己,不但可以讓身旁的人更加地了解我們,更重要的是,會慢慢地將轉換成自己一直想要成為的模樣喔。
你有信仰(信念)嗎?
經過多年的諮詢下來,我發現當人們沒有Faith的時候,很容易對未來感到不知所措,像是不知道現在的男友究竟是不是合適的對象,又或者下一份工作會不會是份好工作等等。Faith的中文翻釋成信仰,但是「信仰」兩字又很容易讓人直接聯想到宗教。我想要說的是,Faith在英文中不單單指宗教裡的信仰,因為宗教其實只是信仰裡的一部份,但不是全部。Faith同時可以被翻譯成信心、信任等等,例如;我信任你(I have faith in you),這個用法就與「I believe in you.」是相同的。
在諮詢的過程裡,當我問對方是否有Faith時,...
作者序
前言
我有一個朋友,一直以來都很驕傲自己可以在男性主導的產業裡嶄露頭角,也從來不像其他女性一樣地顯露自己的情緒,因為她覺得自己今天之所以可以走到這一步,完完全全都是因為她喜怒哀樂不形於色的關係。她與我同樣是在「只要哭就會被打得更慘」的教育下長大,我不時地會建議她找個方法讓自己好好地哭一場,但她總是會用許多的藉口來搪塞,試圖說服我「哭泣是一種沒有必要的行為」。
這麼多年來,她上過很多身心靈的課,自認為已經對整個身心靈層面了解得很透徹,也極力地想要在身心靈上有所突破,卻總是覺得自己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一樣,永遠沒有辦法突破自己,到達她想要的境界。而且每次只要我一提到情緒,她就像是腦子打結,完全不能理解她要不要哭究竟跟身心靈有什麼關聯。
但人生的課題哪是你說不做就可以不要做的呢?中年以後,她發現自己的生活呈現莫名的緊繃,以往的做法似乎再也得不到她想要的結果,她感覺整個人像是從生活的各個層面被逼向絕境似的。這個時候有人向她推薦了psychedelic therapy(迷幻藥治療),她躍躍欲試地想要透過這個方法找到自己的盲點,卻在做療癒的時候大哭了整整八個小時。甚至在回到家之後,也無法自拔地哭了一個多禮拜之久。在這期間,她不能理解自己為什麼哭,過度理性的腦子讓她總是不時地想要為自己的行為找到最合理的藉口,這讓她在治療過後反而感到比治療前還累。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後,她慢慢地看到自己一直以來的堅強與勇敢只不過是為了隱藏自己脆弱的偽裝,她口中的「不需要哭」其實更像是「不敢哭」。現在的她或許還是不能在人前掉眼淚,但至少已經慢慢地看到自己極欲隱藏的哀傷,並學著與它共處。
我的朋友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奇人,在這麼多年的諮詢經歷裡,我看到無數心口不一的人受困在自己的情緒裡而無法自拔。明明難過卻告訴自己沒事、明明很重要卻老是說沒有關係、明明很在乎卻老是故作冷漠、明明不想做卻老是回答「我可以」……,因為相信自己嘴上的謊言,而慢慢地忽視內心真實的感受。或許,你們也像我的朋友一樣,當初因為害怕受傷而用來說服自己的謊言,如今已成了你的人生座右銘一般地堅不可摧。在你自以為萬無一失的謊言底下,一次又一次地在自己的身上創造出全新的傷口。孤單的人喜歡說「我不在乎」,但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又總是感到被吞噬般的孤單與寂寞。感受脆弱的人總是逞強,人前的堅強在人後卻成了一次又一次不被支援的難過。
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完成我的人生清單旅行,在無數個國家與城市遊走。但在路途中我不但看到每個種族都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就連在歷史古蹟上也見證了許許多多因為無法與自己對齊而釀成的悲劇。
如今我們正走向覺知的世代,對身心靈有興趣的人會愈來愈多,但別忘了,學會與自己對齊是奠定基礎的唯一管道。因為一個人若是不知道自己是誰、是什麼、要什麼,那麼就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左右自己的決定以及判斷能力。若是說出來的話總是言不由衷,自然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也無法正確地向宇宙下訂單。心口合一並學會真實地表達自己,只會讓各位更加地了解自己,並可以幫助你們更加沈穩以及踏實地走出每一步未來的道路。或許在新的世代裡,我們可以跳脫過去那種言不由衷的惡性循環,創造出一些值得讓人期待的改變。
前言
我有一個朋友,一直以來都很驕傲自己可以在男性主導的產業裡嶄露頭角,也從來不像其他女性一樣地顯露自己的情緒,因為她覺得自己今天之所以可以走到這一步,完完全全都是因為她喜怒哀樂不形於色的關係。她與我同樣是在「只要哭就會被打得更慘」的教育下長大,我不時地會建議她找個方法讓自己好好地哭一場,但她總是會用許多的藉口來搪塞,試圖說服我「哭泣是一種沒有必要的行為」。
這麼多年來,她上過很多身心靈的課,自認為已經對整個身心靈層面了解得很透徹,也極力地想要在身心靈上有所突破,卻總是覺得自己像是被什麼東西堵...
目錄
前言
Chapter 1你在恐懼什麼呢?
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鬼
為你的口音感到驕傲
住在國外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再也感受不到愛
為什麼我們會說謊
錯誤的力量
不要把你的夢想與任何人綁在一起
生命的過程
Chapter 2你要走的路,你的靈魂知道
靈魂進化是什麼以及要如何達成
我的靈性旅程的開始
要不要嫁給他
用心傾聽
你曾經活過的證據(輪迴的證明)
平行宇宙與時間次元
如何分辨小我與大我的聲音
「自處的時間」的必要性
睡眠的重要性
你長大以後想要做什麼
尋找生命中的熱情
Chapter 3身體、心靈與情緒
精神分裂症與人格分裂症
自閉症
如何消除憂鬱的重量
強迫症
不要把你的悲傷與個人價值綁在一起
Chapter 4同場加映:靈性應用篇
如何修行
如何看到精靈
生命的色彩
創造可以為你過濾能量的結界
所有關於水晶的問題
如果你得不到應得的認可該怎麼辦
Chapter 5實現你的自我價值
你有信仰(信念)嗎
如何在生命中做出正確的決定
人們對待你的方式=你對待自己的方式
愛自己真的有那麼難嗎
愛自己只是個開始
最讓我受不了的句子
表達自己與意見很多的差別
你的價值是多少
咱們來上一堂品牌行銷課
建立出可以代表你的字彙
表達的方法
與自己對齊
相信的力量
擁有它,而不是只是試著想要相信它
不要追著錢跑
不要讓印證認同感阻止你的成長
前言
Chapter 1你在恐懼什麼呢?
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鬼
為你的口音感到驕傲
住在國外的勇氣
為什麼我們再也感受不到愛
為什麼我們會說謊
錯誤的力量
不要把你的夢想與任何人綁在一起
生命的過程
Chapter 2你要走的路,你的靈魂知道
靈魂進化是什麼以及要如何達成
我的靈性旅程的開始
要不要嫁給他
用心傾聽
你曾經活過的證據(輪迴的證明)
平行宇宙與時間次元
如何分辨小我與大我的聲音
「自處的時間」的必要性
睡眠的重要性
你長大以後想要做什麼
尋找生命中的熱情
Chapter 3身體、心靈與情緒
精神分裂症與人...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