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道歉了。身為自己,你已經夠好!
★獻給深陷有毒關係、總是被辱罵的你★
放棄或是離開並非失敗,而是一個新的契機
懂得為自己設下停損也是一種勇氣從備受器重轉眼打入冷宮,不,不只是冷宮,那是言語羞辱打造的煉獄。但不甘心不服輸交織著時時喪失信心、自我懷疑,讓那奮起和振作就像薛西弗斯不斷推上山又滾下山的石頭,壓得柯曦答身心俱疲。
是的,柯曦答是一個博士念了十年還不能畢業的ABD (All But Dissertation)。她曾是指導教授「女王」的愛徒,碩班時破天荒讓高標準的教授主動收入門下,更是深受倚重的研究助理。但是情同母女的師徒關係卻在她成為博士生之後日漸變色。女王的高要求開始不停「滾動式調整」,動輒得咎,讓原本的「模範生」柯曦答,變成「丟老師臉面」的柯曦答。
一份博論綱要被逼著改了四年,而女王從不指點一條更明確的道路,不只每次會晤都像一場對人格的凌遲,更曾在研討會上被當眾羞辱。長年困在學術象牙塔,讓柯曦答陷入「一定都是我的錯」的自我批判中,但越是想迎合討好,越是換來尖刻的對待……
這本書不僅記錄作者在谷底掙扎求生的心路歷程,更反映高教學海中的各種扭曲現象和權力不對等,而那樣的場景和對待,不只在學術圈,也充斥在社會各層面,從家庭到職場。
柯曦答最終看破了自己的執著:「並非我不夠好,我只是不能長成指導教授期待的模樣。」身為走過這條荊棘之道的倖存者,她期盼透過書寫自己的遭遇,能給予正在經歷羞辱、情緒暴力的每一個你,帶來安慰以及嘗試設下停損點的勇氣。
說到底,人生好像也沒有什麼事是必得達到不可。
如果有,那無非是好好地學習做一個人。
作者簡介:
柯曦答
國立大學人文領域博士班ABD(AllButDissertation),一位修畢博士班課程,尚未成為博士候選人,只差博士論文,這般不上不下的人。
耗費十年攻讀博士班,國家型計畫全額獎學金獲獎者之一。學術生涯發表過多篇似乎廣受好評的會議論文,出版過的期刊論文至今仍常被搜尋、下載或引用。十年努力,卻在學業年限最後一哩路,因無法彌補與指導教授之間的嚴重分歧,主動辦理退學,學術成果一切歸零。
原為一名學術研究學徒,後成為海外學人。退學之後,到頭來才明白,如何成為一名柔軟又堅強且能夠多元發展的斜槓之人,遠比學位重要。曾為報紙專欄撰寫文章,參與畫展,而後成為書籍繪者,擅以版畫為媒介製作系列插圖。目前為非具本職的大學兼任教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安妮/換日線〈本初子午線〉專欄作家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神奇海獅/作家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齊聲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媒體推薦:
許多博士生的盲點是認為自己一定要完成博士學位,才是成功。但博士學位的旅程比較像是開拓自我的更多種可能,中途放棄不是不得已,而是自我的選擇。旅程嘛,走過就好,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到達目的地。──安妮/換日線〈本初子午線〉專欄作家
我在閱讀中再次體悟出,要奪回生命的自主權,有時還非得任性那麼一次,在人生中煞車,轉彎,踩出自己的路徑。「登出博士文憑」其實不是逃避,而是積極迎向真實自我人生的勇敢抉擇。──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曾經,「博士」也是我一生渴望的頭銜。但後來我發現這條博士路,簡直有如背負沉重十字架的苦路,更有人如我這位朋友,在長達數年的公然羞辱後,竟自信全失宛如得到PTSD。這本書是她的自我療癒之路、也是對渴望走進學術圈後輩的血淚之作。──神奇海獅/作家
表面寫的是博生遠征時屢敗屢戰的血淚史,內裡談的卻是從沉沒成本中淨身出戶的經濟學,無論套牢你的是愛情、官銜,或是博士學位。人生的智慧,往往會在與苦難的交鋒中迸發出來,它不一定能被收進某張證書裡,卻可能是整段征途中,最珍貴的饋禮。──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名人推薦:安妮/換日線〈本初子午線〉專欄作家
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神奇海獅/作家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齊聲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媒體推薦:許多博士生的盲點是認為自己一定要完成博士學位,才是成功。但博士學位的旅程比較像是開拓自我的更多種可能,中途放棄不是不得已,而是自我的選擇。旅程嘛,走過就好,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到達目的地。──安妮/換日線〈本初子午線〉專欄作家
我在閱讀中再次體悟出,要奪回生命的自主權,有時還非得任性那麼一次,在人生中煞車,轉彎,踩出自己的路徑。「登出博士文憑」其實不...
章節試閱
1-6跨一步的契機
此時的我檢視彼時的自己,一定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雖不是心理專家,但讀來的心理相關資訊列出的症狀根本全中。當時的我坐困愁城,卻不打算逃跑,還一心認為全都是自己不夠好,不夠認真努力,從未達成老師期待,才讓老師如此失望。全都是我的錯,羞愧無光,每次會晤,我都因委屈而哭。然而,局外之人全都明鏡般清清楚楚:「不是你的錯。」「你要不要乾脆換老師?」「要不要乾脆換校外教授指導?」
指導教授讓我另請高明這事無疑在我的小小世界中投下無比震撼彈。這圈子實在窄得可以,沒有老師願意接燙手山芋吧?我沒想過更換指導教授,亦不打算放棄,總覺得就是自己沒有好好努力,論文寫不好,沒有按照老師的指示做事。申請展延一年修業年限無非是為了更努力,盡一切力量完成博士論文。第九年已是一個博士生修業歷程的最終局,但我依然打算盡全力撐到第十局,在這局延長賽中力挽狂瀾。是的,我還是做了困獸之鬥。
「另請高明」事件兩周後,困獸如我得到一個試圖與女王求和、「跨一步」的契機:碩士班小學弟論文口試。
小學弟的口試委員恰巧是我們學門裡兩位熟識的教授,一位就是女王透露當初審核我的國外研究申請案的A教授,女王求學時期的學弟。屢次在學術場合與A教授碰面,他時常拋出幽默風趣的話來勉勵我。另一位委員亦是每見我總會給予溫暖鼓勵,像仙女一樣飄逸脫俗的B教授。其實,這兩位教授正是我們原來預定,我的博士論文綱要計畫口試委員會上的兩位校外委員。兩位教授都是我們這領域中的多年舊識。
剛好借力使力,兩位教授若見到我這位「令指導教授丟臉」的博士生時,應該會在女王面前勉勵鼓舞一番,且我還能和兩位教授們私下說說話,聊聊近況。這招果然奏效,「跨一步」計畫成功。即使女王見我出席旁聽小學弟口試,根本不想與我有任何眼神交換,遑論交談;可是在其他老師面前她不會再次將我砍得遍體鱗傷,也不至於說出逐出師門這種話。只是,在二位校外老師面前,女王對我的態度依舊冷淡,我進了辦公室就連賜坐也沒有。她還傲然地向兩位老師表示:「柯曦答進來這兒是沒機會坐在沙發上的,她都是站著呢。」
我假裝不在意,壓低頭頸肌肉,盡量不要讓視線對上任何人。我不明白為什麼曾經最敬愛的指導教授只要逮到機會便這樣挖苦人?此刻想來,世上總有些人熱愛揶揄挖苦他人之際,以高高在上之姿行使某種威風,藉以滿足權力慾。早該發現這樣的心理運作模式,別往心裡去。何苦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
那時,小學弟的碩士論文口試圓滿結束,順利通過取得學位。女王相偕A教授與B教授離開辦公室前,A教授小聲地跟我耳語「加油,你們老師對你有高度期望啊」。B教授也和我約好,有空聚一聚,順便聊論文。我沒忘記那個六月天裡,兩位校外教授的親切溫暖。再怎麼樣難受都得振作起來,撐完最後一哩路。
當晚,我見著社群軟體上,小學弟買來蛋糕與朋友慶祝通過碩士論文口試的發文,照片背景是女王辦公室。女王早已偕同兩位口試委員離開學校辦公室,但學弟出入教授辦公室宛若自宅般輕鬆。我無法不去思考這件事背後的雙重標準,沒有忘記女王從前訓斥我,那是老師的辦公室不是你們學生研究室。
「你拿著老師研究室鑰匙任意出入,別的老師見著了會怎麼想?」
女王多年前的教訓言猶在耳,這一切都不公平。但我能說得上嘴嗎?算了吧,小女子只求能順順利利畢業,這樣就好。從前女王棒喝我的字字句句,套用在其他學弟妹身上,也許完全不適用。師門訓誡總有雙套標準,學術要求也是。小學弟論文中讓A與B教授抓出來最重要的文獻回顧未做這件事,女王只在口試會場輕鬆地緩頰:「噢,那是我縱容他不必整理這一段。」噢,原來學術基本功也能縱容?雙重標準大概也只有威風之人才能行使的奇特特權。
只是,反觀過往,早些年,當我還是女王眼裡值得提攜的新起之秀之際,是否我在其他學弟妹眼裡也如此讓特權豢養呢?是否學弟妹或者自己同儕沒說出口:「為什麼你能如此?」是否,當時我亦仗著些小聰明自視甚高,以為有著老師作為靠山,就將驕傲、善妒、惱羞、散漫、貪心等七宗罪裡的前五罪全都犯了一輪?是不是學業表現優秀,待人處事就一定畫上等號呢?由小師弟事件,我細細檢視過往,猶如對照。才發現,一直以來我所在意的獲得與失去,居然全憑他人饋贈與撤收?
就這樣,宛若師門裡的小金孫學弟碩士論文口試結束了,而暑假也開始。獲得一年展延的博士班第十年開始之際,迫於暑假期間兼任講師薪水真空的經濟壓力,因緣際會接了一位新銳人氣作者新書,為其書籍配置插圖。暑假中,我以英國留學期間學到的版畫技能做了二十來幅畫,然後才收拾妥帖,開學以前,八月底起進入完全斷情絕欲的密集讀書趕稿周期。
新銳人氣作者新書出版時,我趁教師節抓緊時機送了一本書給女王,以短箋親筆寫下:「我能做出以古代文化議題為主題的插畫,全是因為老師教會我一切關於歷史學養,我很感激,謝謝老師。祝福老師教師節快樂。」
女王當著我的面,打開包裝,看見書,面無表情只說一句話:
「噢,收到一本書。」
「那裡頭的插畫是我做的。」
我小心翼翼且緊張地這麼說著時,女王連頭都沒抬起看我,只是「哼」了聲,接著表示我可以離開她的辦公室了。後來,博士學業最終期某次會晤,女王表示對她而言,這些東西一點意義也沒有。是吧?要是怎麼也無法讓對方滿意,便不應該搖尾乞憐,浪費精神氣力取悅討好。
經歷精神囚困、吞下種種惡毒評論,一絲生命懸於論文,而我卻還在寄盼老師的正面評價,還正向認為對方終有一日會看見我的努力,還相信老師種種的好。
「天啊,柯曦答,你太虐了吧?!」好友表示不可置信。是啊,我還以為自己是悲劇英雄呢。說到底,我不過是在等待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信號,一切荒謬徒勞無功。那時的跨一步計畫根本澈底失敗。我該跨的那一步,那一大步應該是跨出自己的僵局,看見僵局之外的寬廣天地,而非一而再地等待老師的正面評價與特權餽贈。
「你不過就是井底之蛙。」女王有次如此訓斥。
井底之蛙、困獸之鬥,邏輯道理似乎相去不遠。
但我現在明白了,我該跨越的一大步無非要跨出自己的假象幻影。老師所有拋出的正面或負面評價,這些都不能定義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努力與價值。我無須為了那個虛無肯定而討好。若真的盡了全力,卻無法符合僵硬體制、無常人事,那麼,就離開僵局吧。至少,能正視自己真實的樣貌,真正的能力與侷限,這是無比珍貴的時刻,不是嗎?
2-5萬能助理
碩士班三年級那年冬季,女王在短短兩三個月之間便霸氣創立了古代文史哲研究中心。三師姐與我的研究室助理身分又往上進階,終於成為高級貼身宮女,短時間便眼鼻舌身意,用盡全身任何一個細胞吸收研究助理攻略,無所不能服侍女王殿下,解鎖萬能助理職務。
為了協助老師成立研究中心,三師姐與我是包辦所有雜事的僕役,從丈量空間、打掃、挑中心辦公室家具、買家電、搬運桌椅、種植盆栽等等庶務都是我們兩位所謂「中心助理」的分內事。想當然,每件事都在女王的嚴謹計畫內準確地執行。研究中心自從動工起一直到落成與開幕(當然少不了開幕茶會派對),每一磚瓦以及所有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一景一幕,背後都是師姐和我的血淚,我覺得自己的靈魂滲入研究中心木櫃裡、地板中、沙發與書裡(噢,還有咖啡機)。
總算知道大學裡,老師研究助理工作裡最高端的「經費報帳」為何。若有一門課能夠教授經費報帳的技巧,那必定得歸為研究助理必修課。大學研究所堪稱象牙塔裡的微型社會,而幫教授報帳研究經費這事,是研究所不會明明白白傳授你的社會事。菜鳥研究助理不懂?那等著被主計室助理們罵個臭頭吧!經費報帳申請退件事小,若報帳未能通過,或者期限快截止還被退件就慘了。創立研究中心期間,性急的女王老師發過無數次脾氣,我也時常被主計室或者女王罵哭,落過不少眼淚。我知道女王就事論事,且自己見識淺薄,粗心大意犯的錯怪不得別人。原來,這就是研究助理的世界,以研究之名行僕役之實。我像提早進入了職場社會,差別是所有工作與工讀金收入極端不符合比例。
那年初冬確定要成立研究中心,一直到隆冬圓滿落成後,我們待在中心辦公室的時間自動延長,不是責任制如此簡單而已,就算沒事也必須隨時待命等候差遣。從前平均五點半下班離開女王研究室,時間一到大家自動鳥獸散。研究中心成立後,業務倍數增加,女王亦突然想起似乎應該要提教授升等計畫,繁重升等業務落到文書工作能力強的三師姐身上,我則是幫忙研究中心庶務。三師姐必須幫忙老師整理過去十多年來所累積的研究成果,編印成冊後送繳系辦與學院。某幾日刷新研究助理下班紀錄是凌晨兩點,更曾有過直接在研究中心徹夜工作,天亮才回到家的慘況。當我們徹夜加班時,老師全程與我們二位助理並肩作戰工作。同班同學們時常玩笑:「女王未離宮,誰敢喊離席呢?」這段期間,老師、三師姐和我就像戰友,我們三劍客培養出深刻的革命情感。
研究中心成立之後,除了行政業務,學生們時常到中心辦公室和老師一同暢談學術,女王的孤高有了出口,她在裝飾頗具禪意的牆壁中央掛上一幅飛揚著「德不孤」的字畫,據說是日本高僧所書。研究中心本身從事古代文史哲分析,儘管東方裝潢風格與研究中心主題大相徑庭,辦公室倒像極了歐洲二十世紀初文人交會的沙龍客廳。學者學生往來進出學術殿堂盛宴,席間大夥兒言語激盪,迸發學問靈光。時常,我邊幫忙為來客們端茶遞水,邊暗暗記錄這群高知識分子如何答辯對方投擲而來的艱深議題,期許有一日也要變成這樣厲害的學者。
當中心充滿教授的訪客時,三師姐與我被訓練成為「囡仔郎有耳無嘴」的隨侍,只消伺候這些貴客喝茶吃餅。當中心只有學生時,我們轉為師姐級角色,訓練學弟妹們如何思辨。因為中心的存在,女王遂名正言順有個對口單位能夠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們來台學術訪問,舉辦大師講座。我們獲得前所未見的絕佳機會與那些國際學者請益,與知名教授們結為良友。女王總笑盈盈周旋於外國學者間介紹她的研究中心與成果。
若說研究中心有什麼拿得出來的成果,大概就是三師姐與我無止境焦頭爛額填表格申請國外學者來台計畫、報帳、接待外國學者們繞著整座島嶼巡迴學術演講。短短半年,我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由海外飛來大駕光臨敝中心,赫赫有名的外國大咖學者以及隨他們來台訪問的家人們。康絲坦三師姐屬於內場型,善於處理行政的助理;我則負責外場應對,與學者寒暄交際。短時間裡我的英文能力給研究中心研磨得光亮流暢,尤其晚宴佐餐酒之後,我的大腦辛勤運作英文和機智問答兩部分,像隻小鳥飛掠所有貴賓心頭。著作等身的英國老爺爺大師教授說我像隻百靈鳥,能輕巧詠唱古老詩歌。女王看在眼裡,炯炯目光藏不住對一手提攜栽培的徒弟們的驕傲。那時,我們無須出國便能得到絕佳機會與國際大師會談,這大概是全台灣研究生夢寐以求的機會。
雖忙碌至極,甚至好久都無法回家,我的內心卻因學術盛宴感到富足。送走那陣子最後一批外國學者,派對結束後女王的所有學生們都離開辦公室,那些無須工作的空閒時刻,便是我能安靜讀書的美好時光。通常這樣的小確幸時光也是三師姐使用辦公室電腦玩種菜小遊戲的農忙時刻。研究中心辦公室面西,又位於高樓層,落地窗正對校園大草坪。平日天氣好時,橘紅夕陽渲染綿綿雲朵,每年還有三周能獨享「包廂位置」,專屬欣賞小徑上成排、一年僅綻放一次的鮮黃巴西風鈴木。非常喜愛我那靠窗的中心助理座位,這個位置恰好最靠近中心裡的女王專屬個人沙發(王座),是大概吸收承接最多師父的功夫,充滿期望成為接班人的位置。
「可,靠窗的那位子總有一天不再屬於你。」一日,坐在王位的老師望著待命在研究中心靠窗、舒服的助理位置的我,充滿哲學含意地這麼表示。那段日子裡,我的碩士論文一步步通過老師的嚴格批改,經歷數個修正版本,最後終於通過口試答辯考驗。完成碩士學位的同時,我也已然考上兩所國立大學同領域博士班,好似爬在順風山巔,踏在浪尖上,是那樣志得意滿,那麼前途似錦。是不是進入博士班攻讀學位,我就能成為師父接班人呢?準博士生如我壓根沒料到,女王那句關於靠窗座位的一席話,隱約預言爾後的博士生涯。
「汝不得僭越」,書裡讀到的古老宗教訓誡嚴厲鞭笞著太年輕,太容易志得意滿的我。當時涉世未深、以萬能研究助理為傲的我其實不明白職場個中道理:就算助理再萬能,依舊為人服務做事;研究助理看似重要,但卻能被替換。今朝這批研究助理畢了業,明日又換來新的一批研究助理做著相似的事。助理究竟不是主事者、主理人。為人服役需放低身段與姿態,切記勿搶了光,佔了便宜,還想永遠霸佔一個乾淨光亮的位置。
說到底,沒有任何事是永恆不變。萬能助理,萬萬不能啊!
3-4放洋的孩子
博士班第六年,獲得國家全額獎學金,我帶著四十公斤行李一個人飛往位於北英格蘭約克郡的頂尖大學從事博士論文研究。由於西歐最大學門領域年會過去二十二年來都由X大學研究中心所舉辦,該校擁有完善的研究資料和手抄本繕本書、縝密課程規劃,以及古代文化與文學相關活動。除此之外,因我的文學偶像,撰寫風行世界奇幻小說《魔戒三部曲》的作家托爾金(J.R.R.Tolkien)也曾是該校元老教授,奠定該大學此領域研究根基。
因女王推薦之故,訪問英國X大學期間,我在芭蒂.葛斯蒙博士麾下學習。葛斯蒙教授博學、嚴謹卻十分親切。每每與其會談時,葛斯蒙教授總殷殷提供許多書單和建議,為我的博士論文計畫書增添全新視野。她的腦袋根本藏有圖書館資料庫,自動就能迸出合適的文獻幫助我釐清博士論文方向。即便我的思緒紊亂,葛斯蒙教授都能將我的想法化成具體,並且導引我到清晰的研究方向,寫出精準文字論證。更重要的是,葛斯蒙教授永遠正向又溫暖地鼓勵學生,讓身處異鄉的我深受感動。
除此之外,X大學圖書館收藏了豐富的相關研究參考文獻,圖書館的線上資料庫資源更讓我得以搜集到需要的最新期刊文章,對論文資料搜集上助益良多,我時常待在圖書館拚了命下載所有參考文獻。X大學裡,我的學門領域研究中心提供學生各種寶貴的體驗,能夠親自參與見識英國古代文化流傳至今的風貌。X大學為期一周的國際年會以及其各項文化活動所帶給學生的知性刺激更不在話下,學術年會期間近千場次的論文發表提供古代文史研究者跨領域跨時期的學術交流。除此之外,大會舉辦各種工藝工作坊提供人們親自體驗如何製作古時日常物件,像是陶土器皿、紡織或者手繪玻璃等工藝,另有古代戲劇表演供觀眾欣賞。學校廣場更擺起小攤位,傳授古代飲食文化知識。現場亦有全身盔甲的騎士表演武藝,以及宮廷活動獵鷹秀等各類文化知性和感官體驗,豐富多元,絕對是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擬的學術活動,也因此讓學生深受西歐古代文史研究領域的精神感召。
抵達英國後,我檢視人生至目前所有歷經的旅外學術經驗,深刻發覺台灣學術圈對於年輕後輩研究者(博後、碩博生)的養成並不健全。一個好的研究型研究生必須花上至少十年光景從入門開始學習,直到熟悉如何找材料獨自分析題材進行研究。教育部常提倡育成(incubation),可是卻往往流於表面的、需合乎經濟效益的、速成的。在澳洲時,我看見整個系所如何鼓勵學生同儕討論合作、參與研討會,如何鼓勵學生和知名學者進行學術對談,如何鼓勵學生主持發行具審查制度的研究生學術期刊,而且期刊亦收錄在學術資料庫中。在英國也是如此。X大學的研究中心不但邀請博士生和年輕學者一齊籌備工作坊,針對他們的研究題目配合博物館的當月活動發表專題演講。但似乎沒聽說過台灣博士生誰可以獲邀發表獨立演講或者和市政府一起籌備量身訂做的活動。學術不是一潭死水,它必須被推廣至普羅大眾,像涓涓細流,以大家都聽得懂的方式,由研究者將活水新概念灌溉傳授給更多人。學術也是必須對談的,而不是關起門來自己說了算。
我在英國獲得從未預期的藝術與文化滋養,對於人文領域研究者而言,身心靈全然讓文化浸潤遠比任何事重要。每周至少一至兩個演講,每周末學校與市中心都有許多藝文活動,而沒有活動的星期天我總是出門散步探索異地日常好風光,或在百年傳統市集裡感受最地道的生鮮食材。
在這所頂尖大學修習期間,除了自己學術論文進度之外,學校國際學生處主辦的五周課程「約克郡就是你家」是一周裡我最期待的一件事。每周,課程設定一個主題,帶領我們這些國際生學習學術社交的說話技巧。我懂得了如何與英國人或者不同國家的同儕們相處,也因此可以更大膽在學術場合或者生活上表達自己的意見、尋求協助甚至學習如何抱怨與自己不同意見的事件。這門課程是為了幫助國際生能融入英國在地文化,明白獨特的文化潛規則。只是,短短五周課程後,我的同學們都不想離開教室,大家在這個國際學生團體裡找到了自信和歸屬感。在這裡,你不須擔心英文講得不英式或者表達不好。這是非常重要的事。生活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卻覺得自己被人期待著;期待著見面,期待著聊著所有趣事,然後開開玩笑banter其他人(banter這字是我們學到非常英式的英文,意即開玩笑揶揄打屁)。期待著所有未來的可能。十分平凡,但是十分踏實。
課程結束後,我因此與來自馬來西亞的教育所博士生K,來自北京的心理所博士生倩,以及來自賽普勒斯的法學院碩士生X結交成為好友。我們交換語言,互學希臘文和臺語,交換不同文化之間的各種差異,如生活習慣與飲食等。能在異鄉結識心意相同的跨文化好朋友也是此次出國進修最大的收穫。
回國之後,按規定需繳交一份除了指導教授,幾乎不會有人閱讀的國家經費核銷結案報告。我在報告裡放入了發表的研討會論文、學術報告,以及所有跨文化撞擊之下,我的點滴文化觀察。放洋期間,我終於第一次嘗到自由的滋味。那是一個沒有人會因為我無法掌握研究議題而斥責打臉的地方,亦無須獲得任何恩准才能做自己喜愛的事物。那裡的師生學術會談親切且正向。我很珍惜好不容易得到高額補助,到英國留學整年的時光,因此,每一件在英國第一次嘗試的事我都細細紀錄著自己的心情,當下空氣的味道、天空的顏色。我像學步的小孩般,日日充滿踏出第一步的興奮與喜悅,哪怕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件,像是在學校圖書館借書閱讀、買菜、洗衣、學做飯、吃一頓飯、在雪地行走、看電影、看牙醫、一個人住在背包旅館、一個人旅行、與後院的貓玩耍,和鄰居老太太愜意談天……
這些才是真正的生活,無論居住在哪裡都一樣。放洋的孩子不是觀光客,不須到景點打卡拍照上傳社群網站炫耀,而是真真正正地用所有感官,用心感受著。當你記錄新的事物以及截然不同的心情體會,才能誠實地檢視自己。無論學識或者生活領域,旅居北英格蘭期間,我的眼前世界豁然開朗;彷彿正在過著全新生活,認識全新的自己。
僅短暫旅居將近一年,但位於北英格蘭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成為我心裡最像家的地方。在那裡,我非常認真過著我的約克郡小日子,無論學術或日常生活。我將心遺留在這座城市,許久都沒有辦法回收。
1-6跨一步的契機
此時的我檢視彼時的自己,一定就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害者。雖不是心理專家,但讀來的心理相關資訊列出的症狀根本全中。當時的我坐困愁城,卻不打算逃跑,還一心認為全都是自己不夠好,不夠認真努力,從未達成老師期待,才讓老師如此失望。全都是我的錯,羞愧無光,每次會晤,我都因委屈而哭。然而,局外之人全都明鏡般清清楚楚:「不是你的錯。」「你要不要乾脆換老師?」「要不要乾脆換校外教授指導?」
指導教授讓我另請高明這事無疑在我的小小世界中投下無比震撼彈。這圈子實在窄得可以,沒有老師願意接燙手山芋...
作者序
自序/寫在退學之後,出版之前
就在博士班年限最後一學期主動退學後,人生一切好似順遂許多。我不再需要服藥,月經自動歸來,夜晚亦能安穩成眠。我不再認為自己身處順境只是運氣好,不再苛責自己的不夠不足、不配目前所有一切,不會因為身心皆該休息的時刻卻深受拖延症罪惡感所苦,不再因受任何人的情緒束縛而壓抑貶低自我。
身為一位沒能拿到博士學位的學人,或者「博士落選人」,我僅能任職為低階高教臨時工,為著一門課兩學分基礎涵養課程鐘點費而巡迴數間大學,走跳賣藝,猶如古代吟遊詩人。姑且不談論有否博士學位能申請到大專院校專任或兼任教職之別、不論助理教授或講師身分、不比較授課鐘點和職責、頭銜和威望、比較升等之事,如此努力工作以致兼任教學總時數爆炸的我,生活已然無虞。能達到某種現實期待,是不是人生這樣就已足夠?
博班時期,因必須專注學業卻時常煩惱捉襟見肘的窮學生苦日子,總算到了盡頭。我有足夠能力「牽」人生第一部新車,再也不必為著維修那部二十四年老車的高額費用而憂心。我還額外租下目前租屋處相鄰的小房間作為繪畫工作室,時常與貓室友一起舒服地躺在工作室地毯上悠閒耍廢,或者享受搞東搞西創作的愉悅。疫情期間,甚至得以在工作室裡進行遠距教學。
退學後的日子至今,教書之餘,我在小小工作室完成新的一次書籍配圖工作、參與另一次展覽、賣出幾幅畫、發表數次學術演講。最重要的,雖然博士論文胎死腹中,仍保有書寫能力,並付梓出版。一人一貓的生活裡,多重角色並軌前進,產能澈底大爆發,時常忙得「並軌」(臺語正字「反過」)。生活步調雖飛快,但無比自由的心理狀態卻調整為慢悠悠模式。總算無須背負任何人的期待,我按照自己的時區調整步伐,隨心發展。不為任何人,不隨人起舞。
這本書記錄十年的學海浮沉,總總點滴並非完成於退學之後。碩博班年歲裡,我總是隨手在部落格或社群網站記下研究生生活甘苦談,反思自己的學術表現、與指導教授的大小衝突。總是用盡力氣想達到老師標準,試圖證明自己的優秀,絕不是不夠格、能力不足的研究生。可是,越拚命向上攀爬象牙塔,越容易落入「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假象圈套之中,而跌得粉身碎骨,澈底迷失自我。而且,指導教授還會佯裝若無其事的樣子指責:「你為什麼在臉書這樣寫(我)?」
根據教育部針對一○七學年度大專生休學率的統計,博士班休學者佔百分之二十一‧九。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位博士生休學。這數據顯示博士生離開學術圈或許為常態,沒什麼大不了。相較碩士,博士生涯是全心全意,忠誠奉獻給學術研究的職涯選擇。但是,什麼原因讓博士生們背棄自己的信念,轉身離開呢?也許考量更適合的職涯規劃因而轉換跑道,也許研究題目與自己志趣不符,或者身心俱疲,健康亮紅燈。有的博士生背負家庭與經濟壓力,上有父母下有幼子;研究生工讀金根本無法養活自己,遑論家庭開支?
身處這個狹小圈子內的人,選擇隱忍避而不談,心裡巨大傷口汩汩淌血,還要粉飾太平,偽裝自己一切無事,其實還有另一個因素。「恨鐵不成鋼」、「都是為了你好」、「嚴師出高徒」、「青出於藍」等傳統教育倫理其實創造出畸形、有毒的類職場環境。批評與責備成為家常便飯,公然羞辱和輕蔑嘲弄則是奇怪的轉骨湯,教人硬生生吞下去作為心志的磨練,否則就是違抗頂嘴、沒大沒小。學術專業的養成、教育制度陋習、資源分配與權力的角力,扭曲不對等的師生階級關係,這些因素或許成就一道枷鎖,束縛有好奇心、自主意識、具備研究能力的博士生們身上的翅膀。我們學會飛翔,能夠長成獨當一面的學人之前,雙翅便硬生生被拔除,只因我們必須服從權威。
身旁朋友們時常擔心地問我:「會不會有一天,指導教授發現這本書的作者是你?」「這些文字會不會引起什麼波瀾?」「如果老師讀到了,會不會抓狂啊?」朋友甚至遞給我律師名片,要有什麼萬一便能諮詢。面對朋友們的關懷,我總是悲壯地苦笑,好似奇幻動作片裡的英雄,準備要單槍匹馬衝撞一頭遠古巨獸。
才不是什麼英雄。我只是一名受過專業學術訓練,卻離開滿是荊棘道路的倖存者。
書寫完畢本書裡提及的種種過往後,我慶幸自己的腦袋再也不須承載這些記憶。研究所時期,開心的過往、不堪的過往,讓文字記載之後,記憶便能遺忘。文字的發明究竟是為了幫助人們遺忘,還是為著增進人類記憶呢?也許,這些都不重要了。書寫自己在碩博士班期間經歷過的種種,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修復自己的傷痕累累的心,試著與自己和解。
人生許多事根本無須戴上「學位」這頂虛妄之冠。
現階段生活裡,教學者、繪者、書寫者,三個身分三位一體,我卻游刃有餘。此刻的我,按自己步調過著並軌人生,全心全意自在探索自我,不為任何人期待,過好每一日生活。我能,是因為我相信自己是可以之人,而非被人蓋章認可「能」與「不能」。
願我的文字亦能鼓勵那些也曾經歷(或者正在)有毒關係之中卡關、深陷動彈不得的僵局、總是挨罵、總是承受粗暴情緒壓力、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之朋友們。
別再道歉了。身為自己,你已經夠好!
自序/寫在退學之後,出版之前
就在博士班年限最後一學期主動退學後,人生一切好似順遂許多。我不再需要服藥,月經自動歸來,夜晚亦能安穩成眠。我不再認為自己身處順境只是運氣好,不再苛責自己的不夠不足、不配目前所有一切,不會因為身心皆該休息的時刻卻深受拖延症罪惡感所苦,不再因受任何人的情緒束縛而壓抑貶低自我。
身為一位沒能拿到博士學位的學人,或者「博士落選人」,我僅能任職為低階高教臨時工,為著一門課兩學分基礎涵養課程鐘點費而巡迴數間大學,走跳賣藝,猶如古代吟遊詩人。姑且不談論有否博士學位能申請到大專院...
目錄
輯一拾自尊
1-1放棄的勇氣
1-2最後星期二的午後會晤,撐過就好了
1-3修正修正,再修正
1-4還是得推動巨石啊,薛西弗斯
1-5另請高明,那也無妨
1-6跨一步的契機
1-7到此為止
輯二知生活
2-1BeSmart學聰明一點
2-2要聽老人言
2-3拜師學藝須先由灑掃挑水學起
2-4研究,生了沒?
2-5萬能助理
輯三聽人話
3-1他方火葬,這邊活埋
3-2反抗不服從
3-3最初的起點
3-4放洋的孩子
3-5倫敦地鐵,向左走向右走?
輯四友多聞
4-1沒有人是座孤島
4-2免費的餽贈最貴
4-3貼身侍女
4-4我沒有想跟你聊聊的意思
4-5大師大仙如是說
4-6身心科與輔導中心
輯五學做人
5-1讓我陪你一起走完最後
5-2拋棄罪惡感包袱
5-3生活微物大智慧
5-4坦然以對真實自我
5-5登出學術帳號,掰掰PHD
輯一拾自尊
1-1放棄的勇氣
1-2最後星期二的午後會晤,撐過就好了
1-3修正修正,再修正
1-4還是得推動巨石啊,薛西弗斯
1-5另請高明,那也無妨
1-6跨一步的契機
1-7到此為止
輯二知生活
2-1BeSmart學聰明一點
2-2要聽老人言
2-3拜師學藝須先由灑掃挑水學起
2-4研究,生了沒?
2-5萬能助理
輯三聽人話
3-1他方火葬,這邊活埋
3-2反抗不服從
3-3最初的起點
3-4放洋的孩子
3-5倫敦地鐵,向左走向右走?
輯四友多聞
4-1沒有人是座孤島
4-2免費的餽贈最貴
4-3貼身侍女
4-4我沒有想跟你聊聊的意思
4-5大師大仙如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