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特色
●ㄧ讀就懂的傳播理論入門知識
●文字敘述簡明易懂、提綱挈領
●圖表方式快速理解、加強記憶
傳播學研究從扎根到煥發,已歷經超過半個世紀的累積,各家各派的理論和研究不斷推陳出新,堪稱百花齊放。初涉此學門者若意欲一窺全豹,委實不易,本書挑選、整理及彙編了100則傳播學門之理論與概念,以一千字以內之短文加以簡介,輔以精簡圖解,希冀藉此激發初涉者對傳播學門之興趣與認識。
歷經社會變遷與傳播科技日新月異,傳播學門的理論和環繞於傳播活動的思考,固然有不少業已逐步過時,卻也有許多概念實乃涉獵此學門所應掌握之基礎知識。故而,本書先從普遍見於傳播學教科書之傳播學基礎理論開始,逐步介紹晚近發展起來的理論和概念;有鑑於網路技術之普及與媒體匯流之大勢所趨,本書亦網羅資訊社會與網路傳播相關之概念。
本書共分12單元:概念導讀、傳播模式、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體分析、閱聽人、傳播效果、傳播制度、國際傳播、傳播典範研究、資訊社會與網路傳播,以及傳播權。傳播學文獻汗牛充棟,礙於篇幅所限,本書自然無法一一羅致,但本書所收錄之條目,應足以讓讀者掌握入門知識,再從中尋得探索遺珠之路徑。
作者簡介:
編著者簡介
梁美珊
英國考文垂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傳播、文化與媒體學院視覺文化碩士
莊迪澎
台灣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
章節試閱
1-1傳播(Communication)
提出人:諸家。
背景:傳播的英文詞彙Communication,其字根是Community,意指「社群」;而無論是Communication和Community,都是源自於拉丁文Common - Communis,有「使彼此共同」和「分享」之意,即人們彼此分享某個訊息、意義、觀念或態度,並且經由這個分享過程建立共同性。
意義:傳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層次:(一)傳播過程的品質在於要有高度參與的人,而且這些參與者有著某些共同的特性,例如經歷、價值觀和信念;(二)傳播過程必然牽涉傳訊者編碼、收訊者解碼的工作,而傳播過程得以成功,傳訊者和收訊者務必使用相同的符碼――語言。
傳播被公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溝通能力,人類社會是經由持續的溝通才得以形成,所以傳播也可說是一種社會過程。雖然傳播已成為其中一個最普遍和最常使用的英文詞彙,但是如何定義「傳播」仍然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多年來許多學者試圖提出公認的單一定義,結果都徒勞無功。因此,傳播學文獻裡可找到各式各樣的定義。
不過,丹斯(Frank Dance)建議以三個面向來區分傳播的定義:
(一)抽象程度(abstractness)。有些定義廣泛且無所不包,例如「傳播是將生活世界中各個不連續部份彼此串聯起來的過程」;有些定義則比較具體,例如「一個傳遞訊息的系統如電話」。
(二)意向(intentionality)。有些定義只涵蓋有目的性的訊息傳送和接收,例如「傳訊者有意識地向收訊者傳送某個訊息,意圖影響後者的行為」;有些定義則不限於此,例如「它是一個讓兩個人或更多人共同理解某個訊息的過程」。
(三)規範性判斷(normative judgment)。有些定義包含說明傳播的成果、效率或精確性,例如「傳播是一種思想或觀念的言語交流」,假設了某個思想或觀念已經成果交流了;有些定義則不含這種判斷,例如「傳播是訊息的傳輸」,只提及訊息已經傳輸,但並不假設該訊息已被接收或被理解了。
以眾所周知的「傳播學」學門而言,除了以傳播理論和傳播研究方法兩個科目作為主幹,另有六個枝幹:
(一)人際傳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兩個人之間的互動過程,可從中觀察兩個人之間關係的演進。
(二)小組傳播(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人數介於3至12人之間的溝通,可從中研究溝通網路所形成的互動結構。
(三)組織傳播(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一群各有職位與該扮演角色的人,在一個他們聯結起來的動態開放系統中得溝通過程。
(四)公共傳播(public communication):結合語藝和公共演說的,重視表達技巧。
(五)文化間傳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另稱跨文化傳播,是一個融合人類學、語言學和溝通的新興領域,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溝通者的溝通關係。
(六)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借助大眾媒體之力,傳達訊息給廣大、不知名的閱聽人時創造意義之過程。
1-2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
提出人:諸家。
背景:「大眾傳播」一詞始於1930年代末。雖然在19世紀末葉,「大眾」一詞含有「烏合之眾」、「不理性」,甚至「暴民」等貶義,但是後來已用來泛指龐大的數量、範圍或領域。因此,「大眾傳播」的「大眾」乃指涉人數龐大、無法細數的閱聽人,而「傳播」則指謂意義的交換和訊息的傳送與接收。
意義:不同學者都曾從不同層面或角度為「大眾傳播」定義,早期由傳播學者麥奎爾(Dennis McQuail)所下的其中一個定義是:大眾傳播由機構和技術所組成,透過這些機構和技術,專業化的團體能夠運用技術設備(報刊、廣播、電影等),向龐大、異質而分佈廣泛的閱聽眾進行符號內容的播送。
「大眾傳播」過程不等同於「大眾媒體」,前者是指將訊息傳送給一群沒有特定組織的人之過程,後者則是將訊息材料載運傳送,使傳播過程得以實現的組織技術。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傳播者通常代表媒體組織本身或受雇於該媒體組織的記者、編輯、主播、製作人等專業人員;或是其他經由購買媒體的傳播管道傳達訊息的人或組織,例如廣告商、政治人物、政府機關等等。「大眾媒體」最明顯的設計特點,就是能向大量的閱聽眾傳播,而作為龐大集合體的閱聽眾,乃由或多或少的匿名消費者組成。
至於傳播者與閱聽眾的關係,麥奎爾曾如此評述道:「此一傳播關係屬於單向度或非個人的,傳送者和接收者之間也存有社會性的差距,一如身體上得距離。與接收者相比,傳送者通常擁有更多權威、聲望或專業素養;這種關係不僅不對等,也常受到刻意的算計和操縱,它根本上無關於道德,而是基於一種服務性質的承諾,或在回應某個不具有同等義務關係的不成文約定。」
大眾傳播作為一種存留在大眾媒體制度框架內的現象,其特徵包括:(一)它位於公共論域,原則上向所有接受者開放,且要為其活動對社會負責。(二)大眾媒體作為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行動者,反映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見解,因此在制度上被賦予相當大的自由。(三)媒體制度形式上是無權的,缺乏權力和媒體自由之間,具有某種邏輯關係。(四)是否參與媒體制度乃自願的,並無社會義務;媒體用途和閒暇之間聯繫緊密,而與工作或責任存在某種分離。
隨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變革,大眾傳播的定義也在改變中。新媒體環境的特徵包括:(一)傳統分野清除的科技如印刷和廣電,不再涇渭分明,而有匯流之勢。(二)媒體資源從稀有變成豐饒。(三)原供大眾消費的媒體內容,為肆應小眾需求而變得更專門化。(四)傳播媒體由單向演變為雙向互動。
1-1傳播(Communication)
提出人:諸家。
背景:傳播的英文詞彙Communication,其字根是Community,意指「社群」;而無論是Communication和Community,都是源自於拉丁文Common - Communis,有「使彼此共同」和「分享」之意,即人們彼此分享某個訊息、意義、觀念或態度,並且經由這個分享過程建立共同性。
意義:傳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層次:(一)傳播過程的品質在於要有高度參與的人,而且這些參與者有著某些共同的特性,例如經歷、價值觀和信念;(二)傳播過程必然牽涉傳訊者編碼、收訊者解碼的工作,而傳播過程得以成功,傳訊...
目錄
第一章 概念導論
第二章 傳播模式
第三章 傳播者
第四章 傳播內容
第五章 傳播媒體分析
第六章 閱聽人
第七章 傳播效果
第八章 傳播制度
第九章 國際傳播
第十章 傳播典範研究
第十一章 資訊社會與網路傳播
第十二章 傳播權
第一章 概念導論
第二章 傳播模式
第三章 傳播者
第四章 傳播內容
第五章 傳播媒體分析
第六章 閱聽人
第七章 傳播效果
第八章 傳播制度
第九章 國際傳播
第十章 傳播典範研究
第十一章 資訊社會與網路傳播
第十二章 傳播權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