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之間結了不少死結,彼此宛如生死冤家。它們既解不開,雙方又都不想、不願、不能真正解開。死結不解,這地區動亂和對抗不會停止。若是解開,動亂和對抗也不會停息……
透過「烏克蘭:過去與現在」套書《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 》與《澤倫斯基:我如此相信》,帶領讀者認識烏克蘭的過去與現在,關心世界局勢必讀之書。
2022年,俄烏戰火不熄,隨著臺灣海峽風雲終於一如世界各國的預期,變得更加險惡,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親自也說:「臺灣即將是下一個」。認識烏克蘭的歷史與現況,以便觀察了解當前世界局勢可能的發展,有其迫切必要。
烏克蘭歷史的獨特性在於:一,它歷來就被稱為是與俄羅斯同根同源的民族;二,它在漫長歲月中並不具有獨立的國家地位;三,它處於強國爭奪的地理位置上,使它身纏於難以擺脫的地緣政治結構中;四,它的經濟不具備獨立性,因而造就其政治上的依附狀態。而正因為這些獨特性,使得俄烏之間有著難解的歷史之結。
大塊文化在2022年9月出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演講集《澤倫斯基:我如此相信》,接著12月由網路與書推出華人世界烏克蘭史研究開山之作《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帶領讀者認識烏克蘭的歷史、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恩怨情仇、當今烏克蘭總統對於現況的告白與宣言,是關心世界局勢的讀者們不可錯過的重要讀物。
《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聞一
●剖析十月革命及蘇聯檔案,由近代回溯烏克蘭命運。
●全景式梳理內政、經濟與地緣政治歷史脈絡,恐怖統治、災荒、工業發展、克里米亞問題、天然氣問題、俄烏及周邊地區地緣政治等。
●華人世界烏克蘭研究開山之作,看懂俄烏局勢必備讀本。
《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澤倫斯基
●在全球關切臺灣與烏克蘭聯同命運的焦點下,第一本由臺灣和烏克蘭共同企劃出版的澤倫斯基著作。
●從澤倫斯基超過180篇演講中,精選50篇最具代表性的傳達烏克蘭人的英勇、戰略、團結,和信心。以導讀、各篇演講背景,解說臺灣讀者可以汲取的參考價值。
●關心時勢與國家命運的人必讀!關心演講與說話的讀者也必讀!
作者簡介:
《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
聞一(1937-2022)
江蘇泰興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史所研究員,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畢生研究蘇聯、俄羅斯歷史。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初,聞一以交換學者身分在蘇聯待了一年,見證蘇聯解體。在世界史所期間,聞一與沈志華到蘇聯買檔案,後來陸續整理出三十四卷《蘇聯歷史檔案選編》(沈志華主編)。這些檔案提供中文世界學者重新研究蘇聯史前所未有的珍貴史料。
著有俄羅斯相關主題研究專著十餘冊,主要作品有《布哈林傳》(與葉書宗合著,1988)、《走進俄羅斯》(1997)、《解體歲月》(1998)、《回眸蘇聯》(2003)、《普京之謎:普京和普京的俄羅斯》(2008)、《光榮與夢想——重讀俄羅斯》(2010)、《十月革命——陣痛與震蕩》(2010)、《俄羅斯通史(1917-1991)》(2013)等。
《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
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1978-)
現任烏克蘭總統、烏克蘭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大學讀法律,但是從17歲開始和同學組成一個叫「95區」(Kvartal 95,從小他生長的街區名字)小劇團開始,從業餘走上專業發展出自己的娛樂事業。從演員橫跨了編劇、導演、製作人等多重身份。
2015年推出《人民公僕》政治諷刺影集,飾演一名高中歷史老師,意外當上了總統,改革政府和國家。影集推出後立刻爆紅。
2018年底,宣布參加總統大選,4個月後,經過兩輪投票,澤倫斯基當選烏克蘭總統,以73.22%的得票率刷新了烏克蘭總統選舉的紀錄。支持者視他為烏克蘭政壇的一注活水,反對者則認為他是個毫無政治經驗的作秀傀儡。
然而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澤倫斯基不但沒有從首都基輔撤離,反而走上街頭以手機直播的方式宣示抗戰到底的決心,從此以對國內、國外各方的演講激勵人心,也爭取世界各國的支持和支援,成為烏克蘭的英雄,也成為全球矚目的人物。
譯者簡介:
《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
閻紀宇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普世價值,高山仰止;程序正義,景行行止。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跨領域翻譯與國際新聞報導、評論工作,現為《風傳媒》執行副總編輯。
李忠謙
風傳媒國際新聞中心主任。
王穎芝
政大阿文系、國際傳播碩士。網路媒體工作者,相信每個人自有其追尋。
廖綉玉
輔大翻譯所畢業,現為國際新聞編譯/記者。
簡恒宇
He joined the Storm Media in 2016.
Since 2018, he has been the deputy foreign editor and reporter covering foreign affairs and diplomacy.
蔡娪嫣
台大政治系畢業,現為國際新聞編譯/記者。
陳艾伶
政大外交系畢業,現為國際新聞編譯/記者。
劉俞妗
「迷途小書僮,國際新聞編譯」。
章節試閱
摘錄
前言 烏克蘭,俄羅斯的「雅努斯」
俄烏民族、俄烏地區、俄烏國際間的關係是縱橫交錯,異常複雜,甚至是光怪陸離的,它既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歷史因素,也有著錯綜複雜的現實因素。
就歷史因素而言,這就是個漫長的話題。
從基輔羅斯到現在的俄羅斯聯邦,俄羅斯(這個詞的涵義包括羅斯、俄國、蘇聯和新俄羅斯聯邦)與烏克蘭的關係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曲曲折折、恩怨情仇、交織難分的演變、發展進程。由於在這漫長的時期中,俄國的宗主國權益和烏克蘭的依存附屬地位以及相互難解難分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狀態,因此在某種特定的意義上可以說,研究俄烏關係史實際上就是研究俄國史、俄羅斯史。千年以上歷史所形成的俄烏關係並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兩國關係,俄烏關係具有世界歷史上少見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表現為,或者決定於兩個概念,一個概念是「羅斯」,另一個概念是「烏克蘭」。
「羅斯」概念的實質問題是:哪個部族是這片土地上的最早的居民,是後來所有民族的起源,哪個部族的文化是其後所有部族,甚至民族的文化之根,哪個民族是這片土地上領導所有民族的「大民族」,是做出過貢獻最卓著的民族?似乎從基輔羅斯這個概念出現起,圍繞「羅斯」的爭論就沒有停息過,並且隨著歷史舞臺上光怪陸離的變遷、國家領導人的更迭、國際關係中利益衝突的加劇,變得具有越來越強烈的和濃厚的政治色彩。如果把這場爭論的焦點聚焦到當今的俄烏關係的舞臺的中央,那就是:誰──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更有權承認自己就是「羅斯」、就是「羅斯」不二的繼承人?
顯然,在這個問題上有幾點是可以讓人們認真思考的。其一是,「羅斯」並不就意味著,它的一出現就代表著一個新民族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在那時的聶伯河和窩瓦河兩河的流域就有了統一的語言、統一的信仰和統一的文化。其二是,「羅斯」並不意味著那時出現的部族大聯盟就是一個能號令所有部族、權力覆蓋整個所謂東斯拉夫各部族居住的廣大區域的中央政權,因而,也就不存在一個統一的、不可分的、團結一致的國家。其三是,從西北部來的諾曼人,或者瓦蘭人,或者所謂「北部土生土長的斯拉夫人」,在基輔地區與當地各部族的融合是一個新的過程,離最終形成俄羅斯族(大俄羅斯)、烏克蘭族(小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族還將經歷數百年的風雲變遷,那種俄羅斯族誕生了「羅斯」,烏克蘭族創造了「羅斯」的現實從未出現過。最後是,「羅斯」並不完全是俄羅斯族或者烏克蘭族在封閉的、與世隔絕的「聶伯河和窩瓦河地區」創造出來的,從它在這片地平線上一露頭,它就受到來自西方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影響的浸染,因此,「羅斯」不僅是這片土地上各部族的溶血,也是這片土地上的各部族與海那邊山那邊的部族、民族的溶血。「羅斯」從其伊始所具有的「國際的」、「世界的」意義也許就在於此。
因此,一個總的結論似乎可以這樣來闡述:基輔羅斯出現時,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民族,不管是領導的「大民族」,還是被領導的「小民族」。居住在羅斯土地上的有各個不同的部族和部落,他們說著不同的話(還談不到使用不同的語言、誰的語言是誰的語言的基礎問題),有著各異的習俗傳統(尚談不到固定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另一個民族的文化之根的問題)。此外,由於環境的不同,距離的差異,他們間的交往和交通是極為困難的。《往年紀事》(The Primary Chronicle)、《伊戈爾遠征記》(The Tale of Igor's Campaign)這類編年史和大公傳記勇士歌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承認過並廣泛引經據典過的,它們中的「偉大的、統一的和不可分的羅斯」以及「統一的、偉大的俄羅斯人民」的文字表達與其說是當時生活的現實,不如說是編年史家及其支持者、贊助者所需求的和期望的未來的政治遠景。
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概念是「烏克蘭」。「烏克蘭」歷來也是個混淆不清的概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各方都有自己的解釋。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是個處於俄羅斯疆界之內的地區,雖遠離政權的中心,位於邊陲,但它是俄羅斯的邊界之地,烏克蘭認為,烏克蘭就是個獨立的地區,自古以來基輔和北部的莫斯科公國是兩個相隔離、又不盡相同的地區,因此,烏克蘭雖和俄羅斯有邊界之鄰的位置,但它卻是烏克蘭人的土地。
俄羅斯方面堅持自己觀點的理由是,基輔羅斯就是烏克蘭隸屬和應該隸屬於俄羅斯的最大證據;留里克的公是在基輔羅斯的土地上接受洗禮的,因此,烏克蘭自古就是和應該是隸屬於俄羅斯的;俄羅斯民族和文化的形成都早於烏克蘭民族和文化,因此「大俄羅斯」對「小俄羅斯」的深刻影響和左右作用是應該予以承認並確立下去的。烏克蘭方面認為,基輔羅斯不是來自北方部族的產物,而是土生土長的,因此,基輔羅斯是烏克蘭自古就不是隸屬於俄羅斯的明證;烏克蘭民族和文化的形成有一條獨立的線索,它們與俄羅斯民族和文化的形成是在平等的兩條軌道上進行的,雖在基輔羅斯後這兩條軌道曾經重疊過,但隨著基輔羅斯的瓦解,俄羅斯和烏克蘭又各自回歸到自身原先發展的軌道上去了,烏克蘭民族和俄羅斯民族其後是在南北不同的地區內各自完成的;雙方雖都信奉東正教,但烏克蘭土地上的部族接受東正教的時間要比留里克家族的俄羅斯人早得多,此外東正教最終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土地上定型是不完全一樣的,烏克蘭的東正教融合了更多的南部草原各游牧和通商部族的禮儀習俗,來自西方的影響更深,具有開放性;而俄羅斯的東正教則融合了更多的北部農耕部族的禮儀習俗,自成一統的封閉性更強。
關於這個概念的爭論、爭吵是一場打不清的官司,斬不斷,理還亂。所以,在當今的現實政治舞臺上,俄烏雙方各執己見並以此做出各自的政治決策的趨勢和實際行動就愈益強化和強硬。普京宣稱基輔羅斯的公是在赫爾松涅斯接受的東正教,以此來強調烏克蘭自古就是俄羅斯的土地。但烏克蘭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波洛申科為烏克蘭第五任總統,在位期間為二〇一四年至二〇一九年,本文寫於二〇一五年)及其他烏克蘭領導人卻對此持有異議,他們認為,在赫爾松涅斯接受東正教,正好說明基輔羅斯是屬於烏克蘭的,因此他們聲稱「克里米亞自古就是烏克蘭的土地」,發誓一定要「收回失地」。而俄羅斯領導人也不示弱,在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普丁總統就反復強調了「烏克蘭是俄羅斯的邊陲之地」的概念。二〇〇八年,他在布加勒斯特的北約峰會上,曾經說過這麼一番話:「烏克蘭──這是個歷史誤會,是一個建立在俄國土地上的國家。」到了二〇一四年,普丁的這句話就發展成了更響亮的政治原則和決策:「克里米亞處於俄羅斯的疆界之外是令人憤慨的歷史不公正。」
所以,當今俄烏關係複雜性和難解性並不全是由當今的現實政治爭鬥和各自的領導人的決策所引起的,也許它們更深植於一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之中。歷史因素冰凍三尺,現實恩怨一日難解。在本書中較為詳細地討論了一系列的歷史因素,歸納起來,大概就是下述十點:
一、烏克蘭和俄羅斯並不是如俄羅斯所宣傳的「同根同源」、「一個民族」。
二、基輔羅斯並不是民族和平的融合,而是來自北方的留里克人通過戰爭、武力、陰謀手段兼併而成的。
三、在基輔羅斯時,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個民族都尚未形成。
四、在接受東正教中,聶伯河的作用要遠遠大於窩瓦河。聶伯河被稱為「從瓦拉幾亞人到希臘人的」黃金水路,而窩瓦河卻是一條通向征服和兼併的河流。
五、從地緣政治上說,烏克蘭是個更接近西方的地區,有出海口,而俄羅斯是個內陸公國,沒有出海口。因此,烏克蘭成為西方的爭奪要地,而俄羅斯則成為來自東方的草原民族的掠奪對象。
六、基輔羅斯瓦解後,烏克蘭就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因種種原因不得不臣服於俄羅斯,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個省,一個統治者稱為的「新俄羅斯」。這種現象直至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後,烏克蘭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七、克里米亞自古並不是俄羅斯的領土。克里米亞汗國存在了三百多年。克里米亞是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the Great)一七八三年征服兼併的。但克里米亞的韃靼人並沒有從這塊土地上消失,而是以各種方式繁衍子孫,保持和發展自己的民族信仰、禮儀習俗和道德準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韃靼族被作為「希特勒(Adolf Hitler)的第五縱隊」全族被遷出克里米亞的悲劇深刻地影響到了俄烏關係和俄烏領土,其後果難除,直至今日。
八、烏克蘭西部問題和「寇松線」的存在是俄國與相鄰各國以及西方大國爭奪這塊「邊陲之地」的歷史見證。無論是蘇聯與波蘭,蘇聯與希特勒的爭奪,還是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及白俄羅斯西部的兼併,都有著這種歷史證據的痕跡和影響。
九、烏克蘭是蘇聯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畫的重點地區,尤其是烏克蘭的東部和東南部被史達林(Joseph Stalin)視為保密的「三線基地」;是蘇聯最好的黑土地帶,隨之也是農民起義、各種暴動以及隨之而來的軍事清剿和政治鎮壓後果十分嚴重的地區。
十、俄羅斯民族和烏克蘭民族形成的一個最重大的後果是,在這片土地上,民族有了大小之分、尊卑之別、主宰和從屬的關係。由「大俄羅斯民族」所延伸出了「大俄羅斯民族主義」、「大俄羅斯民族的利益」,自這些概念出現之日起,就左右著這片土地上的歷史進程,就縱橫捭闔著這個國家疆界內所有民族事務的決斷和發展進程及趨勢。「大俄羅斯民族」,「大俄羅斯民族主義」,進而是「俄國沙文主義」在漫長的時期裡成為一種政治風向標和處理民族間、國家間關係的準則。而所有這一切,最終彙聚成「俄羅斯的民族利益」這個時代標杆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而就現實因素而言,俄烏間的關係也同樣是話中有話,弦外有音。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現實因素的關鍵和核心就是美國、歐盟與俄羅斯都把烏克蘭看成是一個關係和深刻影響到各自利益的地區。這個地區是不可退讓的,是勢在必奪的,都欲把其至於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因此,美國、歐盟與俄羅斯對這一勢力範圍的爭奪,實質上就是各自利益的爭奪。
這樣的爭奪,有著幾乎是難以調和的兩面性。其一是,在經過蘇聯解體後的失控和無政府主義狀態之後,俄羅斯重新崛起成了一個不可抑制的過程。崛起中的俄羅斯所祈求和渴望的是迅速恢復已經失去的強國、霸主地位。俄羅斯迫切需要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和決定權,因而打起了「反對美國單極世界」的旗子。這對於一度視俄羅斯軟弱,不再是爭鋒對手的美國和歐盟來說是不可接受、也不能任其發展下去的。
於是,美國與歐盟爭奪烏克蘭的目的是遏制俄羅斯的發展,使俄羅斯不至在新的環境和條件下重新成為能與它們(尤其是美國)對抗和爭霸的國家。對烏克蘭的爭奪是美國的獨霸世界和俄羅斯的重振霸主之威的外交政策對抗。
對於美國來講,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那就是:在取得了對烏克蘭的控制和威逼俄羅斯的情況下,將有利於對中亞和亞洲國家的進逼和爭奪。
其二是,美國和歐盟爭奪烏克蘭,使北約的東擴成新形勢下雙方爭奪的新標誌,結果是一系列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背離俄羅斯、倒向西方,這種現實和發展趨勢同樣是俄羅斯不可接受,也不能任其發展下去的。當曾經作為俄羅斯「前哨陣地」的一些國家逐漸成為北約和歐盟的一員時,烏克蘭就成為了俄羅斯面對美國和歐盟的最後一道防線了。
俄羅斯爭奪烏克蘭的目的是遏制歐盟、北約、美國對自己國家的進逼和圍困。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紛紛加入或要求加入北約與歐盟的情況下,在只有一個脆弱的「集體安全條約」和「歐亞經濟聯盟」防護盾下,烏克蘭是俄羅斯對抗西方爭奪的最後一道屏障。越過這道屏障,俄羅斯的自身安全、民族利益和經濟發展都將受到嚴重威脅和挫傷。
當然,對俄羅斯來講,也有一個潛在的目的,那就是它對蘇聯解體後失去的土地、資源、勞動力市場從不曾甘心過。重新將這些土地、資源、勞動力市場收集起來,使它們回歸俄羅斯,是俄羅斯當今的執政者和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俄羅斯民眾的強烈願望與訴求。俄烏在這問題上的矛盾和相向而立是始於蘇聯解體之前的,歷史上被認為是俄羅斯「鐵哥們」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首先宣布對立,退出了蘇聯。所以,一九九一年六至八月是蘇聯實際上解體的開始。先是俄羅斯宣布獨立,退出蘇聯,後是各個加盟共和國紛紛模仿葉爾欽(Boris Yeltsin)的俄羅斯宣告獨立。烏克蘭於八月二十四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獨立。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克拉夫朱克(Leonid Kravchuk)在烏克蘭全民公決中當選為烏克蘭總統。十二月五日,他宣布烏克蘭退出一九二二年建立蘇聯的聯盟條約,並決定不再簽署任何新的聯盟條約。十二月七日,葉爾欽、克拉夫朱克和白俄羅斯的舒什克維奇(Stanislav Shushkevich)在白俄羅斯布列斯特附近的「別洛韋日密林」的地方舉行會晤,簽署了三國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聲明,並表示「獨聯體」的大門對所有加盟共和國都是敞開的。「別洛韋日密林」意思是「野牛密林」,而《別洛韋日協議》(Belovezh Accords)就像是從密林中狂奔而出的一條野牛,它成了蘇聯的終結者。
烏克蘭獨立後,新的俄羅斯聯邦所遭受的損失是巨大的。俄羅斯失去了歐洲土地上最肥沃的黑土地產糧區,失去了蘇聯幾十年來在這片土地上所建造起來的工業基地、國防重鎮和戰略要衝地帶,尤其是克里米亞的失去使俄羅斯失去了黑海上的門戶,進而使曾經存在過的蘇聯海上霸權之路斷裂開來,而黑海艦隊的駐地塞瓦斯托波爾也成了受制之地。
*** *** ***
烏克蘭的前世今生是與俄羅斯這個國家千絲萬縷地交織在一起的。斬不斷,理還亂,真可謂:隔影遙望似相識,回眸一笑陌路人。烏克蘭的前世今生與其說是一部歷史,不如說是一個傳奇,一部時而浪漫、時而刀光劍影,又時而光怪陸離的歷史舞臺上的大戲。這齣戲已經上演了好多世紀,而且還會繼續上演下去。歷史的進程似乎給人們某種啟迪:只要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存在,只要這兩個國家的土地還連接在一起,只要他們的習俗和信仰還在東正教的庇護下存在和發展,他們之間的分分合合和恩怨情仇就不會終結,這出傳奇般的大戲就沒有落幕的時候。
西方有個門神叫「雅努斯」。這個「雅努斯」的特點就是它具有兩個面孔。當今的世界格局並沒有改變烏克蘭的地處「邊陲之地」的狀況。烏克蘭既面對西方,面對美國和歐盟國家,又面對俄羅斯,面對一個數百年來它所依附和歸屬的國家。因此,烏克蘭在大國的勢力範圍爭奪中,不得不具備相向而對的兩面。烏克蘭的這扇門既是它試圖進入西方世界的一扇門,也是西方國家試圖通過它進入俄羅斯的一扇門。烏克蘭的這扇門,實際上也是俄羅斯面對西方的一扇門,通過這扇門,俄羅斯要進入烏克蘭和西方世界,而同時阻擋住西方的力量通過這扇門進入俄羅斯。
「雅努斯」:烏克蘭的門神;「雅努斯」,烏克蘭擺脫不了的兩面門神!
雙面的雅努斯:烏克蘭問題的走向和烏克蘭的未來。
摘錄
前言 烏克蘭,俄羅斯的「雅努斯」
俄烏民族、俄烏地區、俄烏國際間的關係是縱橫交錯,異常複雜,甚至是光怪陸離的,它既有「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歷史因素,也有著錯綜複雜的現實因素。
就歷史因素而言,這就是個漫長的話題。
從基輔羅斯到現在的俄羅斯聯邦,俄羅斯(這個詞的涵義包括羅斯、俄國、蘇聯和新俄羅斯聯邦)與烏克蘭的關係經過了一千多年的曲曲折折、恩怨情仇、交織難分的演變、發展進程。由於在這漫長的時期中,俄國的宗主國權益和烏克蘭的依存附屬地位以及相互難解難分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狀態,因此在某種特定的意...
推薦序
【推薦序】
《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
摘自〈澤倫斯基演講外交與地緣政治〉
尹麗喬(哈佛大學政府系博士,台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及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政治人物不一定是出色的演說家。德國首相梅克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至於歷史上的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等,皆不以其演說修辭的出色華麗聞名。現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演說時甚至常會口吃。羅馬時代的著名政治家及演說家西賽羅,曾注意到雅典之外的希臘城邦的領導人中,善於修辭的政治家鳳毛麟角《布魯圖斯·五十》。中國歷史上,領導人中出色的演說家似乎也不多。春秋戰國的蘇秦、張儀、惠施、公孫龍以降,遊說之風在大一統的王朝下不甚繁盛。近代,蔣介石的演說中規中矩,而毛澤東的演說則是鄉音濃重。孔子曾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第四》傳統的儒家思想中,演說的技巧似乎只是政治上的雕蟲小技。華麗的文藻,豈能安邦定國?
在「君子訥於言」這一點上,東西方哲學家似乎有不同的見解。亞里士多德曾撰寫過《修辭學》,是西方世界的對演說最早的系統性分析之一。說服民眾,從亞里士多德的角度來說,是政治家不可迴避的責任之一。羅馬的西賽羅則於《布魯圖斯》,討論分析羅馬共和國的演說藝術及歷史。西賽羅本身,就是歷史上最傑出的演說家之一 。東西方相較之下,尤其是在近代,西方政治人物中傑出的演說家似乎更為常見。美國總統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對撫平美國內戰後的傷痕,團結美國人民重建民主共和政體起了重要作用。邱吉爾的演說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給予了英國民眾及自由世界的國家勇氣與希望,對最後打敗納粹陣營,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美國的甘迺迪總統,也是著名的演說家;他在柏林的演說,激勵了世界各國在冷戰核武的陰影之下繼續追求嚮往自由民主。1897年,邱吉爾在他23歲時撰寫過一篇(未正式發表)分析演說藝術的文章(The Scaffolding of Rhetoric;《修辭的架構》) 。文中,邱吉爾認為,演說的藝術是人類最珍貴的天賦。掌握修辭之力量(the power of rhetoric)的人物,比大國的君主擁有更穩固的權利。就算他/她被自己的同黨所拋棄,被他/她的朋友所背叛,喪失他/她的官位,但只要他/她擁有修辭的力量,他/她就仍然是一股不可被忽略的力量。
有趣的是,從歐洲萌芽的國際關係研究 ,在對修辭演說的態度上,似乎更偏向東方的視角。國際關係理論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中的現實主義者(realists),著重於實力及利益實力對國際政治的影響。文字,情感,渲染,從現實主義者的角度來說,對國際關係沒有重要影響。國際關係中自由主義理論(liberalism))的大師,如約瑟夫奈(Joseph Nye),在其討論軟實力(soft power)的著作中,對演說修辭的分析討論也非常有限。再進一步說,經濟學家,常討論所謂的空口白話(cheap talk)問題,認為「光出一張嘴」,沒有可信度。國與國之間, 為了各自的利益,常有相互欺騙的誘因。 因此,單單文字修辭在國際政治中是沒有說服力的。不管是經濟制裁,還是調動軍隊,重要的是具體的作為。
國關理論家與哲學家的爭論之餘, 大多數的國際政治分析家都會同意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演講在俄烏戰爭中發揮了作用。戰爭剛開打的兩週內,澤倫斯基對十個不同國家的議會以視訊發表演說。幾乎每一場演說,各國的議員都報以熱烈的起立掌聲 (standing ovation)。澤倫斯基敘事(narrate) 及控制國際輿論(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的能力一流, 不止激勵烏克蘭人民士氣,同時鼓勵世界各國向烏克蘭伸出援手;莫斯科方面, 十分驚訝西方各國在戰爭開打之後,竟會如此迅速的對俄國實行前所未有的廣泛制裁。 為什麼澤倫斯基的演說會有如此的魔法?國關理論家與哲學家不是常認為演說修辭不過是華而不實的雕蟲小技嗎?我們可以以什麼架構來分析評價澤倫斯基的演說?演說修辭在地緣政治中有何意義?
澤倫斯基在2022年3月8號致英國國會演說時,大段的引用了邱吉爾1940年6月4日 反抗納粹德國《我們將戰鬥到底》(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的著名演講(請見下文的討論)。 因此,我們可推斷,邱吉爾的演說對澤倫斯基應有一定的影響。如前文所提及,邱吉爾曾於1897年著文討論修辭的藝術。以邱吉爾的分析架構,來研究澤倫斯基的演講, 自然不過。邱吉爾在他的文章中闡述了成功演說的幾項要素: 用字遣詞精準(diction)、 論點層層堆砌(accumulation of arugments)、 比喻巧妙(analogy)、 及語言華麗鋪張(extravagance of language)。
用字遣詞精準
邱吉爾認為, 成功的演說沒有比用字遣詞的精準更重要的議題。演說中的每個字都必須要充分完全表達講者的意思,沒有任何的空間去做任何的替換。 我們都知道澤倫斯基是一位非典型的政治人物; 喜劇演員出身(甚至曾在劇中扮演過烏克蘭總統), 當選總統之前沒有任何政治經驗。 不令人意外,他的演說也是不落窠臼。和一般政治人物相比,澤倫斯基用字直率,不咬文嚼字,甚至可說是不顧一般的外交禮儀。在俄烏戰爭爆發的次日(2022年2月25日),澤倫斯基對烏克蘭民眾及各國演說時提及:「今天我問過27位歐洲領袖,烏克蘭是否會加入北約?我開門見山地問,但每一位領袖都心懷畏懼,不願回答。」 這可是直接將機密的外交對話向大眾公開!澤倫斯基於2022年3月17日致美國國會演說時,則是直白地呼籲拜登總統負起組織抗俄國際聯盟的責任:
你是這個偉大國家的領導人。
我希望你成為世界的領導人。
成為世界領袖則意味著成為和平的領袖。
而澤倫斯基於2022年3月17日致德國聯邦議院(Bundestag) 演說,更是不假詞色,一開場就直斥德國的軟弱:
你們又躲進一道牆後面了。
不是柏林圍牆(Berlin Wall)。
而是在歐洲中部,在自由和奴役之間矗立的一道牆。
躲在牆後,澤倫斯基認為,德國才可假裝沒看見烏克蘭人民的苦難,不介入俄烏戰爭。下文, 澤倫斯基繼續批評德國。「(德國)拖延烏克蘭加入歐盟。」「當我們要求採取預防性制裁時...我們感受到的則是阻力。」「如果你們還記得柏林空運(Berlin Airlift) 對你們的意義...我們的領空只有俄羅斯的飛彈與炸彈。」澤倫斯基一點情面不留,完全不迴護德國。華盛頓郵報因而將澤倫斯基致德國聯邦議院的演說形容為「嚴厲苛刻」(scathing)。 台灣的讀者們可否想像台灣的領導人演說時要求他國負起領導國際社會的責任或斥責他國的懦弱及無所作為?
澤倫斯基直率的用字遣詞是他獨特演說風格的重要部分。澤倫斯基的語言, 如同大棒(bludgeon) 一般,將西方政治人物和輿論打醒,逼迫西方直視烏克蘭的苦難。 俄烏戰爭開打之前,西方一般民眾對烏克蘭非常陌生,可能連烏克蘭的地理位置都不甚清楚。 澤倫斯基的一大挑戰是西方民眾的冷漠和國際政治的算計。如果不以直白清楚的語言震懾各界的情感,拉近烏克蘭與西方民眾的距離,澤倫斯基很難調動西方各國幫助烏克蘭。 我們可能會認為澤倫斯基演說的修辭不符常規,不遵從一般外交語言的守則。不過,澤倫斯基的用字遣詞其實有很強的目的性, 精確的打中國際輿論的「七寸」。
論點層層堆砌
邱吉爾認為, 好的演說一定要高潮迭起。而演說要達到高潮,依靠的是意像及聲調的迅速承接演替...演說的重點在演說結束之前就已清楚無疑。 澤倫斯基於2022年3月8日致英國國會的演說,將邱吉爾的這一點演繹的淋漓盡致。演說中,澤倫斯基將烏克蘭保衛國土的戰役比做二戰時的不列顛戰役(Battle of Britain),以十三幅圖像勾勒出俄軍的殘暴,烏克蘭人民的英勇,及西方的軟弱:
開戰第一天凌晨 4點,敵人對我們發射巡弋飛彈。
每個人都從睡夢中驚醒...
第二天,我們從空中、從陸地、從海上抵禦攻擊...
第三天,俄羅斯部隊公然向平民與公寓開火...
第四天,我們拘禁了數十名戰俘,但我們並沒有失去尊嚴,
並沒有凌虐他們...
第五天,我們的恐怖遭遇更加惡劣,從城市到小鎮都受害。
殘破的街區。炸彈、炸彈、炸彈、炸彈。從民宅、學校到醫院都受害。
第六天,俄羅斯飛彈擊中「娘子谷大屠殺」(Babyn Yar)遺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在此地處決了10萬人...
第七天,我們看到俄羅斯連教堂也不放過,而且使用炸彈與火箭!
第八天,俄羅斯戰車對一座核電廠開火...
第九天,我們旁觀北約成員國的一場會議...北約運作
無力,甚至無法關閉烏克蘭的領空。
第十天,在遭到佔領的城市,赤手空拳的烏克蘭人上街抗議,
擋下裝甲。
第十一天,當住宅區遭到轟擊,當爆炸摧毀了一切,
當兒童癌症醫院的病童被迫撤離受創的院區,
我們明白:烏克蘭人都是英雄,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
整座城市,從兒童到成年人,都是英雄。
第十二天,俄羅斯部隊陣亡超過10萬人,連將軍也無法倖免。
第十三天,在遭到俄羅斯佔領的馬里烏波爾 (Mariupol),
一個孩子死了,死於嚴重脫水。
澤倫斯基的十三幅血淋淋的圖像, 深得「殘酷現實主義」(brutal realism)的精髓;層層意像,堆砌出清楚有力的訊息,激起西方各界的義憤,鼓勵英國升高對俄國的制裁。接下來,澤倫斯基借鏡丘吉爾,繼續以類似的演說技巧,「轟擊」聽眾的情感道德價值。丘吉爾在1940年6月4日,曾於英國下議院發表著名演講《我們將戰鬥到底》, 揭示了大不列顛抗擊納粹的決心:
我們要堅持到最後。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作戰,
我們將以越來越強大的信心和實力在空中作戰,
我們將保衛我們的島嶼,無論代價如何。
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我們將在登陸地上戰鬥,
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道上戰鬥,我們將在山丘上戰鬥;
我們決不投降!
澤倫斯基於英國國會引用修改了丘吉爾的上述文句:
我們要在海洋上戰鬥,我們要在天空中戰鬥;
我們要捍衛國土,代價在所不惜。
我們要在森林中、田野上、海灘上、城市與鄉村中、街道上戰鬥,
我們要在山丘上戰鬥⋯我還要加上:我們要在廢土堆上戰鬥,
在卡爾繆斯河與聶伯河的河岸上戰鬥!
我們絕不投降!
全場起立,掌聲如雷。……
【自序】
《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
台灣版序 血色之春談俄烏關係
俄烏關係有幾個死結。第一個死結:俄羅斯說,烏克蘭自古就不是個國家,就是附屬於基輔羅斯的;烏克蘭說,烏克蘭土地上最早的國家是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雙方對土地和國家的這種認定導致了目前不可緩解和消失的對抗與衝突。
第二個死結:雙方對各自民族的形成都自成一說並堅持己說。俄羅斯認為是先有俄羅斯民族,隨後才派生出小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認為,他們是最早居住於此地的人、部族,因此是先有的烏克蘭民族,俄羅斯民族是外來的,是入侵到聶伯河沿岸來的,極盡殺伐之事。
第三個死結:雙方對各自的文化文明的看法嚴重對立。俄羅斯認為他們的文化基於在克里米亞接受洗禮的東正教。而烏克蘭認為他們的文化文明要早於俄羅斯人,東正教是最早屬於他們的。
第四個死結:雙方對各自國家的發展、歷史進程持有相向而立的立場。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是「荒原」、是「貧瘠之鄉」,它的發展、進化都是俄羅斯傾注全力的結果,基輔羅斯,俄羅斯帝國,蘇聯,俄羅斯是烏克蘭的「恩主」,是解放者、拯救者。而烏克蘭認為烏克蘭的發展、發達是烏克蘭人自己創造的,俄羅斯是剝削者、剝奪者、災難製造者。
第五個死結:雙方在政治和戰略決策上分歧不可彌合。俄羅斯認為美國和北約是非正義的,掠奪者,要消滅俄羅斯國家的。而烏克蘭認為,俄羅斯是要兼併自己的,是要恢復俄羅斯帝國、蘇聯對烏克蘭的壓榨和統治的,俄羅斯堅持要烏克蘭成為自己的領土,因此把烏克蘭選擇北約和美國等西方國家作為盟友視為背叛俄羅斯的大孽不道,而烏克蘭不再選擇俄羅斯為盟友和依靠,轉而選擇北約和美國等就當作了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唯一希望。
第六個死結:俄烏雙方在黑海和「大黑海戰略區」上的決策完全對立。俄羅斯自認為應對黑海有控制權,這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建國遺產,而要控制黑海,建立「大黑海戰略區」,沒有對烏克蘭土地的占有和對烏克蘭國家的掌控是做不到的。這是國家利益爭奪的底線。
這六個死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使俄烏成了生死冤家。它們既解不開,俄烏雙方又都不想不願不能真正解開。
死結不解,這地區動亂和對抗不會停止。若是解開,動亂和對抗也不會停息。
還有一點,烏克蘭人中的哥薩克血統很普遍,這是個歷史上桀驁不馴,又對聖彼得堡時歸順時反抗的居民。烏克蘭的哥薩克不會屈於武力。
在今年春暖花開之時,儘管烏俄關係日趨緊張,北約、歐盟和美國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對峙也不祥之兆頻發。當時,極少有人預測烏俄之間會發生一次嚴重軍事衝突,我的看法也是打不起來。極大的可能是:這是俄羅斯要在烏克蘭本土重演兼併克里米亞的預警、前奏曲。這對俄羅斯來講是輕車熟路,代價不大的手段。如果如是,這次兼併不會像克里米亞那樣平靜,東南部還有大量烏克蘭人,烏克蘭其他地區也會抗議動亂不止。那時,俄羅斯將處於動蕩中的烏克蘭本土。
遺憾的是,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堅持申請加入北約已經突破了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底線的理由下,還是對烏克蘭發動了突然的「特別軍事行動」。
於是,一個鮮花爛漫的春天不僅在烏克蘭-俄羅斯的土地上,而且在北約、歐盟泛濫起了血色。
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至今已持續了半年之久,雙方仍交織著,難解難分。烏克蘭與北約、歐盟、美國的關係日趨緊密和強度軍事化。而俄羅斯也在改變,深化對烏克蘭、對北約、歐盟和美國的政策。
本書不是寫二〇二二年這個血色春天的,它講的是歷史、故事,想為讀者揭示的是烏俄兩國千年的恩怨情仇,試圖為關心基輔問題的人提供一個歷史的標尺,一個更為廣闊的時代背景。
我不是政論家,不是國際問題專家,我只是個研究烏克蘭和俄羅斯歷史的人。
是為台灣版序。
聞一
二〇二二年八月十二日
於北京南橫陋室
【推薦序】
《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
摘自〈澤倫斯基演講外交與地緣政治〉
尹麗喬(哈佛大學政府系博士,台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及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政治人物不一定是出色的演說家。德國首相梅克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至於歷史上的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等,皆不以其演說修辭的出色華麗聞名。現任的美國總統拜登演說時甚至常會口吃。羅馬時代的著名政治家及演說家西賽羅,曾注意到雅典之外的希臘城邦的領導人中,善於修辭的政治家鳳毛麟角《布魯圖斯·五十》。中國歷史上,領導人中出色的演說家似乎也...
目錄
《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
出版序
台灣版序 血色之春談俄烏關係
初版自序
前言 烏克蘭,俄羅斯的「雅努斯」
第一部 蘇聯聯邦制結構裡的烏克蘭
第一章 是聯邦,還是只有一個俄羅斯
第二章 史達林與烏克蘭:權力更迭的場所
第三章 「契卡」和「紅色恐怖」活動的主要場所
第四章 餘糧徵集制的重災區
第五章 爭奪和戰爭的原野
第六章 肥沃的黑土區和災荒頻發區
第七章 蘇聯工業化的核心區和國防重地
第八章 天然氣管道:烏克蘭的血脈通途
第九章 克里米亞:赫魯雪夫「饋贈」的歷史遺產
第十章 戈巴契夫的遺產:「不被承認的共和國」
第二部 沙皇專制制度下的烏克蘭
第十一章 留里克:來自海那邊,還是沿河居民
第十二章 基輔羅斯:和平的,還是陰謀的聯合
第十三章 何處是歸屬:赫爾松涅斯,塞瓦斯托波爾
第十四章 「新俄羅斯」:沙皇們的遺產
第三部 俄烏與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關係脈絡
第十五章 烏俄國家關係:難解的歷史之結
第十六章 在同一條軌道上:白俄羅斯和俄羅斯
第十七章 「山地卡拉巴赫」:南高加索的「火藥桶」
第十八章 「史達林問題」:烏俄翻不過去的歷史一頁
第十九章 獨立和自由是風:歷史上的西烏克蘭問題
《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
澤倫斯基的蛻變,和他要傳達的訊息 郝明義
澤倫斯基的演講外交與地緣政治 尹麗喬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大事紀
1. 讓烏克蘭人民不再哭泣
澤倫斯基就職演說。
20 May 2019
2. 為了一個自由、獨立的國家奮鬥了數百年
《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30週年紀念日演說。
16 July 2020
3. 基輔羅斯是我們歷史的母親
基輔羅斯基督教化日演說。
28 July 2021
4. 二十一世紀沒有所謂的「外國戰爭」
第58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說。
19 February 2022
5. 一道新鐵幕降下的聲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首日演說。
24 February 2022
6. 我們不會害怕捍衛自己的國家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次日演說。
25 February 2022
7. 撐過一個可能阻止歷史前進的夜晚
波羅結核電廠攻防演說。
4 March 2022
8. 不刻意追求偉大,但在戰爭中變得偉大
致英國國會演說。
8 March 2022
9. 這是歷史的使命
於波蘭眾議院演說。
11 March 2022
10. 不要停止幫助烏克蘭
於加拿大國會演說。
15 March 2022
11. 世界的領導人也就是和平的領導人
致美國國會演說。
16 March 2022
12. 你們又躲進一道牆後面了
致德國聯邦議院演說。
17 March 2022
13. 行兵之極,至於無形
讓敵人無從預料我們。
18 March 2022
14. 多行不義,必自斃
俄羅斯會摧毀過去25年他們自己建立的一切。
18 March 2022
15. 我們不要失去共同的機會
致瑞士人民演說。
19 March 2022
16. 你們將帶著這個答案活下去
於以色列議會演說。
20 March 2022
17. 一定要阻止那個人
致義大利眾議院演說。
22 March 2022
18. 距離其實並不存在
於日本國會演說。
23 March 2022
19. 信念的價值高於鮮血換來的利益
於法國參議院、法國國民議會與巴黎議會的聯席會議演說。
23 March 2022
20. 所有的可能性都在檯面上了
於北約峰會演說。
24 March 2022
21. 現代歐洲奠定於明確的原則
於瑞典國會演說。
24 March 2022
22. 沒時間猶豫了
於歐盟高峰會演說。
25 March 2022
23. 沒有人能掩藏國家的利益
這周的計畫非常忙碌,沒有人能把烏克蘭利益藏在政治機構之中。
28 March 2022
24. 不要讓一塊岩石從歐洲脫落
於挪威國會演說。
30 March 2022
25. 從海上捍衛全世界的自由
於澳洲國會演說。
31 March 2022
26. 我們有權談論那些遲疑不決的人
讓俄羅斯軍隊所犯的戰爭罪行,是這類邪惡在地球上最後一次亮相。
3 April 2022
27. 俄羅斯的責任必須要追究
於聯合國安理會演說。
5 April 2022
28. 基輔現在是全球民主首都
我們知道要為什麼而戰,我們竭盡所能贏得勝利。
6 April 2022
29. 制裁仍然不夠
如果沒有真的能打擊俄羅斯的系列制裁措施,莫斯科會以為全世界默許其攻擊。
7 April 2022
30. 這不應該是新的溫泉關戰役
於希臘議會演說。
7 April 2022
31. 烏克蘭有勇氣保衛自己
於芬蘭議會演說。
8 April 2022
32. 他們不知道我們真正的力量
在這場戰爭的 50 天裡,烏克蘭成為整個自由世界的英雄。
14 April 2022
33. 請不要讓憤怒從內部將我們摧毀
復活節祝賀。
24 April 2022
34. 邪惡終究會結束
緬懷二戰死難者悼念和解日演說。
8 May 2022
35. 援助烏克蘭戰後重建的理由
於G7領袖視訊會議演說。
8 May 2022
36. 雖然被擋在歐洲門外
致法國高等學府學子演說。
11 May 2022
37. 勇敢是我們的民族特性
於大西洋理事會傑出領導者頒獎典禮演說。
12 May 2022
38. 每一天都要縮短戰爭的日子
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盡其所能息兵罷戰。
13 May 2022
39. 烏克蘭和全球糧食安全
支持烏克蘭,意味著避免全球性饑荒。
14 May 2022
40. 讓全世界對烏克蘭保持最大程度的關注
隨著戰爭延續而變得更加重要的任務
15 May 2022
41. 成為自己生命的主體
以視訊方式向美國大學協會發表演說。
16 May 2022
42. 烏克蘭需要烏克蘭的英雄活著
棄守馬里烏波爾當晚的演說。
17 May 2022
43. 我們需要新的卓别林
於第75屆坎城國際影展演說。
17 May 2022
44. 俄羅斯會虛構更多「神奇武器」
俄羅斯正試圖尋找他們的「神奇武器」,這清楚表明他們的入侵徹底失敗,也顯示他們不敢承認自己犯了災難性的錯誤。
18 May 2022
45. 我給各位的一些問題
致烏克蘭高等教育機構學生演說。
19 May 2022
46. 不要讓殺人犯稱你為兄弟姊妹
於美國第九十屆市長會議演說。
4 June 2022
47. 為未來而戰和為過去而戰
致英國高等學府學生演說。
10 June 2022
48. 我們與你同在,願你與我們同在!
於捷克議會演說。
15 June 2022
49. 我們比任何俄羅斯飛彈都更強大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第158天的演說。
31 July 2022
50. 聯手建立一個新的全球安全架構
自由的脆弱性只能透過聯合行動來保護,因此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全球安全架構。
3 August 2022
《硝煙中的雅努斯:烏克蘭》
出版序
台灣版序 血色之春談俄烏關係
初版自序
前言 烏克蘭,俄羅斯的「雅努斯」
第一部 蘇聯聯邦制結構裡的烏克蘭
第一章 是聯邦,還是只有一個俄羅斯
第二章 史達林與烏克蘭:權力更迭的場所
第三章 「契卡」和「紅色恐怖」活動的主要場所
第四章 餘糧徵集制的重災區
第五章 爭奪和戰爭的原野
第六章 肥沃的黑土區和災荒頻發區
第七章 蘇聯工業化的核心區和國防重地
第八章 天然氣管道:烏克蘭的血脈通途
第九章 克里米亞:赫魯雪夫「饋贈」的歷史遺產
第十章 戈巴契夫的遺產:「不被承認的共和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