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展示到風格,解鎖博物館的核心內涵】
博物館,所謂繆思的殿堂,
西文Museum原意具有收藏處的意味。
在其「研究」、「收藏」、「展示」、「教育」等四大功能中,
做為繆思殿堂裡最基本的內涵,
絕對是「收藏」與「展示」。
「博物館,由於是一座大型的建築,其外部的造型常受到社會大眾的注意。因此乃引起建築重要,還是展示重要的問題。尤其因為展示必須建造在建築物內部,建築物與展示配合的問題,乃至兩者孰應優先的問題。對於展示工作者而言,何者重要的爭論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展示是博物館的靈魂,一定要做好,才能達到設立博物館的目的。因為再好的建築,再好的收藏,沒有動人的展示是不足以使觀眾滿意的。」——漢寶德
相較以展示、收藏為主,傳統意義下的博物館;一座兼具有教育、研究等前瞻功能的博物館,展示上該如何規劃與呈現?施工時又需要注意什麼?在建築風格的認定上,博物館應該是一個展示寶物的場所?還是一個有獨立個性的藝術品?是一座代表國家文化水平的紀念碑?還是一座無名的為大眾服務的空間?漢寶德曾任科博館與宗博館館長,本書《繆思意境》收錄了他自1980年代以來對於推動創設博物館的種種觀察與建言,與當今博物館相關專著兩相對照,愈發體現漢寶德的真知灼見歷久彌新。
漢寶德身為台灣博物館的重要推手,繼前作《邁向繆思》彙集博物館的建築、論述與諍言。本書深入核心內涵,詳論展示與風格,為讀者揭開理想的繆思意境必備要項。
作者簡介:
●作者:漢寶德(Han Pao-Teh, 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編者:黃健敏(Huang Chien-Ming)
中原理工學院建築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
文化部及台北市等多縣市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國美館及北美館諮詢委員。曾任教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台藝大、北科大等校。
1993年起參與台灣公共藝術政策與執行,著書撰文鼓吹「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理念。2002年1月至2004年7月出任《建築師》雜誌副社長兼主編,致力推動建築文化活動,策畫建築師公會與台北市文化局共同舉辦33場「世界都市建築」演講系列。2006年任《建築》雜誌總主編,入圍2008年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科學及技術類」。
■著作:《貝聿銘的世界》、《建築藝術卷1:台灣建築的先行者》、《藝術,盡在街頭:美國東部城市藝術公共空間導覽》、《世紀建築大師:貝聿銘》、《探索貝聿銘》等。
■編作:1999-2001年《公共藝術年鑑》、《2016第五屆公共藝術獎專輯》、2001-2003年《台灣建築獎專輯》、《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等。
■策畫:「ARCHI‧建築」叢書(典藏藝術家庭)等書。
章節試閱
■展示與收藏
「展示」與「博物館」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一般來說,博物館的功能可分為研究、收藏、展示、教育四項。在過去,收藏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功能。因為博物館的西文原意多少有點收藏處的意味,與圖書館收藏處相近。因此,沒有收藏就談不上博物館了。可是,仔細推敲博物館的真義,事實並非如此。
在四大功能中,研究是隨著收藏而來的,沒有收藏品,或沒有收藏的工作,研究是不存在的。所以,研究是衍生的功能。同樣的,教育是隨展示而來的,沒有展示品,沒有展示的作業,博物館的教育是徒託空言的。因此,教育可以說是衍生的功能。這並不表示研究不重要或教育不重要,相反的,它們可能比收藏與展示更重要些。但以博物館的精神來說,其基本在收藏與展示。
如用圖解說明,可以分為下列「表1」:
就「收藏」與「展示」這兩大功能來說,其作為博物館的基礎,乃因兩樣都是立基於「物」的。收藏什麼?某種引起興致之物品;展示什麼?亦某些引起興致之物品。引起興致之物品才是博物館存在的真正意義。而研究與教育乃依此等物品所產生之行為,而且是另有目的之行為。如引申以上圖解,可擴充如「表2」:
自此圖解觀察,可知收藏與展示是息息相關的。這些引起興致的物品在博物館裡就是收藏,收在博物館裡又陳列出來供觀眾欣賞,就是展示。因此,展示可以視為收藏的一種方式。在傳統的博物館裡,兩者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很多重要的博物館,如聖彼得堡的動物博物館,或布拉格的國家博物館,其自然史的陳列,實際上就是其收藏。在展示櫃外並沒有其他的收藏。只有在收藏大量化,典藏系統化之後,才有收藏與展示之區分。在過去兩者可說是合而為一的。
在兼有收藏、展示兩種性質的功能中,究竟以收藏為重呢?還是展示較重?以收藏為重的看法,是認為先有收藏才有展示。如「表3」:
這就是舊式博物館的情形只有收藏而無展示,這個收藏品集中的地點可能是倉庫,而非博物館。這個收藏機構之所以被稱為博物館,實因其展示之故。由於展示兼有收藏的功能,收藏並不能達到展示的目的,所以把展示視為博物館的首要任務,可以說是非常切合實際。說得更明白一點,一所博物館可以沒有收藏庫,卻不能沒有展示廳。有了展示,開門就可稱為博物館了。所以我們到有些人家去,看到家裡陳設得琳琅滿目,就會說幾乎等於博物館了。可見一座博物館的成敗,在觀眾的心目中,完全繫於展示的成敗。
■引起興致的展示
展示的重要性已如上述,那麼過去的博物館與現代的博物館之展示有無差異呢?有很大的差異。基本的差異在對「物」的觀念古今有別。在上節中,我們指出傳統博物館收藏與展示是一體的。因此,展示完全依賴收集的物品。由於物品之收集原則在其「引起興致」的特點,所以展示的效果也完全視展出物品能引起多大的興致而定。換句話說,好的展示就要有非常有趣的物品。展示不過是把這些物品陳列出來而已,是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技術的。至於成敗,要看觀眾的成分。自以下「表4」看就知道傳統博物館依賴展品品質的原因了。
所謂展品的品質,就是引起興致之強弱。良好的品質,意即優美或稀有的,如故宮博物院之展品大多有優美與稀有的特質,一般收藏家之藏品大多優美而非稀有,民俗館之物品則大多既非優美,亦不稀有。
可是,現代的博物館在展示上就不完全依賴收藏品的品質。現代的展示觀念是以引起觀眾興致的裝置來代替物品。裝置中可以有物品,也可以完全沒有物品。如天文館中的星象儀是一具模擬天空的裝置,它可以模仿天上的星空,可以按照季節或歲月來改變天際的星星,還可以把星空中各星座的位置指出來,告訴我們行星怎樣圍繞太陽旋轉。這個裝置對有興趣研究天文的人來說是極具興味的。可是,其中沒有展品,所以在過去星象館是不被視為博物館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觀念改過來了,博物館的展示因而有很大的改變。
可以想像這種觀念的改變,使博物館中可以展示模型。在國際博物館的基本定義中,已經把模型列進收藏品了。因此,貴重的收藏品都以代替品展示出來,而觀眾大多無知覺。這使博物館的複製技術大為提高。尤其是7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的聲浪大增,自然物的採集大多在禁止之列,產生環境保護者與自然科學博物館展示收藏間之衝突,一些素無積藏的博物館不得不用動物模型來替代真正的標本。
此路一開,展示的天空就很廣闊了。沒有收藏品的博物館於是產生,那就是「科學中心」類博物館的出現。我們就以「表5」來說明此一轉變代表的意義。
自此表上看出來,由此觀念之改變,可以產生三類與前不同的展,模型(亦即複製品)是一類,裝置是一類,裝置與模型之結合一類。而不甚貴重的文物與裝置合併更是很普遍的手法了。
新的展示天地使博物館全面改觀,突破了物品的限制。如「表6」所示:
展示成為動態的體會工具,而不是靜態的鑑賞。最重要的是裝置是可以設計、改變的,是代表設計者的觀念的。觀念因人而異,設計有表達能力的高低,展示之成為一門學問乃有必要。
由於裝置可以表達觀念,沒有物品的博物館反而成為很有發展潛力的博物館。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始籌備的時候,發函到國外去探問名家對於建設一座無藏品基礎的博物館之可能性。得到的回信有很極端的兩類。抱持著傳統觀念的館長,反應很負面的;可是有前瞻性的博物館從業者,鼓勵我們,認為沒有收藏品反而可以不受束縛,海闊天空地發展自己的展示,使它成為受觀眾歡迎的博物館。
■動態的展示
在現代展示中,相當重要的思考重點是觀眾的反應。在過去,博物館是非常貴族的,甚至用古典建築形式來強調它的超然性與永恆性。珍貴的物品陳列其中,觀眾是次要的考慮。這樣高貴的設備主要是為高貴的人士所建造。可是現代的博物館以觀眾為基礎,沒有觀眾的博物館得不到足夠的資源,觀眾成為博物館的命脈,展示就自然成為博物館的賣點。這是傳統博物館人士很不喜歡的觀念,然而大勢所趨,博物館與百貨店無異了。展示的大眾化乃成為主流思想。
前文中曾經以「引起興致」來說明展品的性質。如果要引起最多觀眾的興致,是要把展品支解為最多的層面,以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對於以求知為目的的觀眾為最高的層次,以兒童之遊戲心為最低之層次。而現代觀眾卻以青少年與兒童為最大宗,因此,以一般反應較遲鈍的民眾,以及追求娛樂趣味的青少年為主要對象,遂成為博物館展示之目標觀眾群,這個觀眾群的特質是要求新奇有趣。除了非常特殊的物品之外,只有裝置才可以做到新奇、有趣的娛樂效果。因此,在現代博物館裝置之設計中,動態就成為重要的策略。動態展示有兩個意義,茲分別討論如下:
第一,展示品本身的動態。大體來說,活動的物品比靜態的物品比較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在展示中自不例外。對展示品而言,它的動態才是常態的,動態尤其具有知解上之需要。以汽車引擎為例,展出一具靜的引擎,對於觀眾可能完全陌生,無法產生興趣。引擎原是不停運動時才發生作用,因此一具在運動的引擎必然引起觀眾注意,並且注意到引擎實際運作的原理與過程。如果是一個經過支解的引擎而能實際運動,則更有趣味,且具更大的教育意義。對於真實標本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自然史展示同樣有類似的例子。比如動物之本性為動;如虎為撲殺,鹿為奔跑。自然史的標本大多只能把此一動作做到生動。如果以模型與裝置代替標本,則可以使它模擬真正的動作,如虎可以引頸而嘯,這樣可以引起觀眾甚大的興趣。不只是原來屬於動態的展示品,以動為上;即使是一般的展示,如能使其有所動作,都可能發生吸引觀眾,使之駐足觀看的作用。人類喜歡觀看動態,是一種天性。因此,有些沒必要動的展示品,也想盡辦法讓它動起來。「動」成為一種必要的特質呢!
第二,由觀眾操作的動態。這是現代博物館展示的重要原則,展示品的動態固然可以引起觀眾的注意,但觀眾真正感興趣的是自己能參與的動態。一般來說,參與性的動態在設計上是比較簡單的動態,因為展示品的動力是觀眾的動作。如發電機之展示,請觀眾踏動發電器,觀眾雖須用力踏動方能完成展示,大多樂此不疲,且可由其中得到知解。
參與性之設計需要經過明智的思考。觀眾之參與可以是踏動發電機一樣的努力參與,也可以是按一個電鈕一樣的輕鬆,其要點是此一參與使觀眾得到滿足,且可獲得知解之趣。最具有展示價值的參與性動態展示是「遊戲式參與」,亦即觀眾在展示中的角色除了為動力的來源之外,也是展示結果的引導者。觀眾的思考也是展示結果要呈現出來,最有趣的例子就是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積木遊戲,它的成本最低,獲得的參與性最高。
一般來說,科學中心式的展示,有效的參與式動態設計所獲之效果最大,成本最小。一個有趣的動態參與式設計,遠比一個按鈕式動態設計來得有效。例如展示基本動量原理:旋轉之物體,力矩愈遠,動量愈大。可以用馬達啟動一旋轉體,速度愈快時,旋轉體上兩臂的球離開軸心愈遠。速度慢下來,兩臂的球則漸漸下垂,以減少與軸心的距離。這樣的動態設計雖然亦可以達到目的,卻不如讓觀眾自己作為旋轉體,以雙手持啞鈴的方式,嘗試伸開或下垂雙臂,感覺到速度的減緩與增快。觀眾的身體親自經驗到力的感覺,就可完全理解此一力學原理。後者的全身參與學習到很多,比較有參與的興趣,而展示之成本卻較低。這就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中心的一個展示。因此,科學中心的展示,花費大,使用科技愈多者,通常是參與的效果低,教育的效果亦低。一個有效的博物館展示,不一定是最貴的展示。
■展示與收藏
「展示」與「博物館」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一般來說,博物館的功能可分為研究、收藏、展示、教育四項。在過去,收藏被認為是最主要的功能。因為博物館的西文原意多少有點收藏處的意味,與圖書館收藏處相近。因此,沒有收藏就談不上博物館了。可是,仔細推敲博物館的真義,事實並非如此。
在四大功能中,研究是隨著收藏而來的,沒有收藏品,或沒有收藏的工作,研究是不存在的。所以,研究是衍生的功能。同樣的,教育是隨展示而來的,沒有展示品,沒有展示的作業,博物館的教育是徒託空言的。因此,教育可以說是衍生...
作者序
編後記:〈系統思考+美感教育〉/黃健敏
1977年漢先生離開東海大學建築系,轉至中興大學出任理工學院院長,在任內兼負成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任務,歷經十二年半篳路藍縷的籌備,1987年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式成立,至1993年全館的四期總建設完成開館。在籌備建館期間,漢先生多次至國外考察,對於一個完全沒有收藏品的新館,擬定以主題作為展示方式,而非循國外許多自然史博物館的分類式展示。這是一項突破性的構思,為吸引大眾達成社會教育的目的,首期建設以科學中心與立體劇場為主。
漢先生認為科學博物館應以大眾教育為目標,除了科學,更應當著重培育美感,所以展示的規劃暨設計莫不念茲在茲的力求具有美感,使觀眾在人性化的愉悅氛圍享受博物館之行。這也是他晚年積極致力於推動美感教育的緣由。
正在風風火火為成立國際水準博物館盡心盡力的漢先生,竟然又承擔了另一項委任——成立一所藝術學院。漢先生心目中的藝術學院以創造性的研究所為主。基於自然科學博物館建館的經驗,他在藝術學院開設了博物館學研究所、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古物維護研究所等九個研究所,與一貫制的音樂系與國樂系等。
在博物館學研究所,漢先生親自授課,開了博物館規劃與展示規劃兩門課。漢先生以理性出發,講求邏輯系統,早年在東海大學建築學系時,特開了設計方法論,並且翻譯《合理的設計原則》作為參考書。1969年漢先生將原主編的《建築》雙月刊易名為《建築與計畫》。從此兩件事端,說明了漢先生的視野與高見。漢先生自稱個性鍥而不捨,堅持把事情做完做好,且以系統性思考的做事方法,謀定而後動。這般的個性在台南藝術學院的教學亦顯現。因為教學的需要,漢先生以其經營科博館的經驗為基礎撰寫講義,希望能夠系統性地讓學生們從理論與實務學習。這些講義於2000年經馬佩佩、李淑惠、盧秀琴、曾信傑與呂佩怡等學生協助整理,出版了《博物館管理》與《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兩書。
博物館事業在漢先生的生涯中居極璀璨的年華,因此在編輯「漢寶德系列」叢書之際,於2019年選錄前述兩書的部分章節,再彙集他所撰寫攸關博物館的諸多文章,完成《邁向繆思:漢寶德談博物館》一書,該書的內容豐富,是系列叢書中頁數最厚多的一本,可是仍有不少章節囿限於篇幅,不得不割愛未加以收錄。有鑑於仍有許多雋永睿智的文章成為遺珠,乃有編輯再談博物館之意。
《繆思意境:漢寶德再談博物館》以展示為主題,上篇的內容啟於博物館本質,迄至展示之施做;下篇則收錄三篇思辯博物館的文章,進一步闡釋博物館的價值暨功能。〈博物館的建築〉一文發表於1994年11月15至17日的海峽兩岸博物館事業之交流及展望學術研討會,〈從自然科學博物館看美術館的功能〉一文則是1994年1月10至12日舉辦的當代美術館的角色功能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之論文,〈博物館營運的地方因素〉係1997年5月亞太地區博物館長會議發表的論文。
為籌謀自然科學博物館第二期之建館,1984年6月漢先生與當年的助理研究員周文豪針對展示設計特赴國外考察,他倆走訪日、美的十二家展示公司,並考察各公司的作品,足跡遍及東京、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多倫多、紐約等都市之博物館。行程中的7月24日至8月2日漢先生單獨參加在倫敦的國際博物館學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簡稱ICOM)的年會,並與英國博物館設計專家葛登納(James Gardner, 1907-1995)會晤,促成日後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極為成功的自然演化展示。會後漢先生繼續至巴黎與新加坡考察博物館。針對此行,考察報告有相關詳細記述,本書特將〈記倫敦國際博物館年會〉一文輯入,既作為文獻史料,也供讀者們知曉這段籌備建館的歷程。
誠如漢先生所言「展示設計不能不瞭解博物館建築」、「展示設計是一種藝術」、「所以說,管理博物館,就是一門人性的學問」、「博物館肩負教育目標,那就是群育與美育」。本書之諸章節貫串漢先生的系統思考+美感教育,呈現他心目中博物館的意境。
編後記:〈系統思考+美感教育〉/黃健敏
1977年漢先生離開東海大學建築系,轉至中興大學出任理工學院院長,在任內兼負成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任務,歷經十二年半篳路藍縷的籌備,1987年自然科學博物館正式成立,至1993年全館的四期總建設完成開館。在籌備建館期間,漢先生多次至國外考察,對於一個完全沒有收藏品的新館,擬定以主題作為展示方式,而非循國外許多自然史博物館的分類式展示。這是一項突破性的構思,為吸引大眾達成社會教育的目的,首期建設以科學中心與立體劇場為主。
漢先生認為科學博物館應以大眾教育為目標...
目錄
上篇——博物館展示
01展示規劃與現代博物館
02展示的基本性質
03展示的方法
04展示作業的程序——設計
05展示作業的程序——施工圖說
06展示作業的程序——施工作業
下篇——博物館風格
07博物館的建築
08從自然科學博物館看美術館的功能
09博物館營運的地方因素
10【記】1983年倫敦國際博物館學會年會
編後記——系統思考+美感教育
上篇——博物館展示
01展示規劃與現代博物館
02展示的基本性質
03展示的方法
04展示作業的程序——設計
05展示作業的程序——施工圖說
06展示作業的程序——施工作業
下篇——博物館風格
07博物館的建築
08從自然科學博物館看美術館的功能
09博物館營運的地方因素
10【記】1983年倫敦國際博物館學會年會
編後記——系統思考+美感教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