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述說的是經濟領域中寧靜革命的故事。這場革命雖然沒有政治革命的壯烈,但卻有年輕的科技精英,放棄原本穩定可靠、前途似錦的事業,投身此一關乎國家發展前途、然而卻成敗莫卜的新產業計畫。
──孫震(前工研院董事長、現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本書娓娓細述台灣半導體產業過去三十年的重要轉折與發展歷程,從有擔當的決策領導人孫運璿,無私奉獻的引路人潘文淵與TAC顧問團,到產業墾荒先驅IC計畫種子部隊與海外歸國學人等,短短數十年間,配合潮流,這群「對的人」成功的把台灣的電子產業推上國際級的層次。
各界推薦
這真是一本「活的歷史」,讀之可以了解台灣現代工業史中創造的一段奇蹟。
──方賢齊(前工研院院長)
本書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崛起與壯大,寫出了動人的見證。為「台灣經濟奇蹟」做了一個圓滿的延伸。這是台灣歷史上「事在人為」的故事——結合了海內外的人才與他們的奉獻、志氣及夢想,創造了台灣另一個「人為」的奇蹟。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我要特別向年輕人推薦這本書。我想,能夠讓年輕人感受到機會,也能勇敢把握機會,創新做自己,不僅其個人可以走向未來的大光明,相信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會更健康、更進步。
──胡定華(前工研院副院長、現任建邦創投董事長)
這本書講述台灣從零開始,成功發展出世界級半導體產業的歷程。讀者可以當成生動感人的故事書來翻閱,也可以細讀當年開疆闢土的決心和執行力。
──曹興誠(聯電集團榮譽董事長)
作者簡介: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
成立於1996年。為紀念潘文淵博士(1912?1995)對我國電子工業的貢獻,以及對華裔子弟科技教育的關懷,工研院電子所、美洲技術顧問團(TAC) 及業界領袖,發起成立「財團法人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將潘公關懷電子工業發展的精神長存人間。1974年,海外學人潘文淵先生草擬積體電路發展計畫,獲得當時經濟部孫運璿部長大力支持,使今日台灣的電子工業得以蓬勃發展。
張如心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應用數學與統計研究所碩士。曾任職於工研院電子所、台灣應用材料公司。精湛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之一。
章節試閱
成功的商業模式
1 張忠謀來到台灣
在「IC設計」和「技術開發」兩個領域都不甚在行,獨獨在「製造」這個領域已經看出一點端倪,能成立什麼樣子的IC公司呢? -張忠謀的思考
四十一歲就接任德州儀器全球集團副總裁(Group Vice President),掌管德儀世界排行第一的半導體事業部的張忠謀,在1985年8月接受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的邀請,來到台灣任工研院院長。這是當時的大新聞。
美國半導體業的VIP
張忠謀是當時美國半導體界最高位、影響力最大的經營者之一。1972年,張忠謀任內,德儀進入DRAM產業。當時的領導業者英特爾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品容量為1K,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張忠謀主導德儀推出4K的DRAM,從此展開DRAM容量的世代交替競爭。
此外,對於德儀最重要的MSI(Medium-scaled IC,一顆晶片上載有數百個電晶體的中型IC) 產品,張忠謀也首開每推出一項新產品,就依照學習曲線降價的產品策略,這和摩爾定律的核心精神不謀而合。降價策略在兩、三年之內,讓德儀在MSI的市占率從二成提升到五成,營業額也從5000萬美元跳升十倍,到5億美元。
德儀是IC的發源地之一,從1957年到85年,蟬連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全球市占率高達一成。1972年,張忠謀在德儀這家動見觀瞻的巨型企業推動的定期降價策略,並為新產品更替速率定調,助長了半導體產業跟著摩爾定律演進的世代交替。
離開德儀之後,張忠謀在GI擔任總裁(President and Chief Operating Officer)約一年半的時間。之後,徐賢修數度造訪,力邀張忠謀來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
來台一圓新中國夢
生長於大陸,在美國受高等教育的張忠謀,雖然沒有在台灣定居過,但是對台灣的IC產業不完全陌生。1970年德儀在台灣和日本設廠,就是他主導的,設廠之後,有時會因公來台灣視察這裡的封裝廠。透過這些接觸,張忠謀對日本、台灣工程師的素質和作業員的紀律,留下深刻印象。從70年代開始,他也偶爾義務性的應台灣政府邀請,提供發展IC技術的建言。
張忠謀還任職德儀期間,行政院長孫運璿就已經為其預備了幾個主導台灣高科技發展的職務,工研院院長就是其中之一,他都沒有接受。之後的幾年,張忠謀注意到日本通產省刻意培植半導體產業的顯著成效,他發現政府在新技術領域的催生上,可以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適逢徐賢修三度邀請,張忠謀終於心動了。青少年時期在山城重慶避難時許下的建設新中國夢,又被喚起。帯著多年在國際級競爭環境裡呼風喚雨的歷練和自信,張忠謀擔下工研院的任務,希望將其提升成像貝爾實驗室那樣的世界級研究機構。
1987年設專業晶圓代工廠
在1984年間,有三批留美學人返國,計劃在科學園區成立三家IC公司,分別是莊仁川和吳欽智創立的國善、陳正宇設立的美國茂矽,以及歐植林創立的華智。他們不約而同找政府協助,請求交通銀行投資蓋廠。好不容易吸引到華裔美人回台灣設立公司,卻不能全力支援他們的需求,讓交通銀行左右為難。
IC設計公司向政府要產能
聯電有現成的IC工廠,也和其他的IC廠一樣兼營代工。幾年前,經濟部長徐立德曾考慮投資聯電,讓它的事業更具規模,以符合市場需求。於是曹興誠提出「在美國設計、在台灣製造」的垂直分工觀念。
在1985年9月9日的《聯合報》上,出現一篇分析報導,談到擁有自有產品的IC公司兼營代工的限制。包括在景氣好的時候,這些兼營代工業者的自有產品,可能排擠代工品的產能;客戶對產品設計保密的考量;甚至設計業者對獨門代工生意的擔憂等。
不久之後,徐立德卸任經濟部長。有關於擴大投資聯電的議題就此停住。
設晶圓廠,解決產能問題?
到了張忠謀接任工研院院長時,這件事還沒有解決。上一任工研院院長方賢齊把前述三家IC設計公司向政府要產能的事,列在移交給張忠謀的重要事項清單裡。另一方面,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召集人李國鼎也寄望張忠謀解決這個問題。對李國鼎而言,張忠謀願意來台灣,簡直是上帝的恩賜。李張二人結識於德儀到台灣設封裝廠時。從那時起,李國鼎到美國參訪,幾乎都會去德儀拜訪張忠謀,對他的成就早已欽佩不已。
在《李國鼎口述歷史》裡載到,張忠謀以為自己是來台灣當工研院院長的。可是,才履新兩個星期,就被李國鼎約見,商談如何提升台灣的半導體工業。李國鼎問張忠謀是否出來主持一家大型晶圓廠,解決這三家的產能需求。這時,華智開發出來的DRAM產品,已經拿到日本、韓國代工。
張忠謀對這問題只同意了一半:只為了三家華裔美人開的IC設計公司成立一家大型晶圓廠,不符經濟效益。然而,提升台灣半導體工業這件事,的確迫在眉睫。
「李國鼎安排我見行政院長俞國華。他問我需要多少時間準備報告的資料,我隨口說大約一個星期吧!沒想到李國鼎過幾個小時就約好時間了,真的只給我們一個星期左右,」張忠謀笑談李國鼎的熱心。當時的工研院副院長胡定華、電子所所長史欽泰,因此忙了兩天兩夜,準備這場簡報的資料。
設計、研發皆落後,唯獨製造強
在決定接受工研院院長職務之前的一個月,張忠謀曾經先來了解工研院的研發能力和人員素質等狀況。
密集簡報中,他發現工研院的共同設計中心,才剛剛開始培養IC設計人才。相較於美國已經受到米德、康威的影響,IC設計的專業備受重視的情形,台灣顯然落後非常多。
在已經投入了八、九年的IC製程開發方面,當時在工研院執行的VLSI計畫,擁有全台灣最先進的製程技術。但是和美、歐的水準相比,約有兩個世代的落差。同樣是由政府主導的VLSI計畫,我們也比日本晚了七年才開始。
整體來說,即使政府持續投注經費、資源,我們也已經展現長足的進展,但是一走出台灣,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比,就顯出自己的不足。
然而,台灣的製造優勢卻相當突出。從作業員、領班、研發人員,到工程師,都有相當高的水準。
在IC設計和技術開發兩個領域都不甚在行,獨獨在製造這個領域已經看出一點端倪,能成立什麼樣子的IC公司呢?
導出專業晶圓代工之路
幾經思考,張忠謀真的在一週之內為台灣下了一個大決定:成立一家史無前例的專業晶圓代工公司,這公司本身不設計IC產品,只為客戶製造。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的晶圓廠都替客戶「兼差」代工,賺些小錢貼補晶圓廠的成本,但是沒有一家公司敢「專門」做代工。沒有人知道,這專門做代工的公司會不會賺錢。
1986年初,市場情報公司Dataquest在日本箱根舉行年度研討會,當時的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史欽泰應邀做了一場演講,講的就是台積電的營運模式。「他們雖然點頭,但是從眼神和表情看得出來,大家都不相信這樣的公司會賺錢,」深度參與台積電營運規畫的史欽泰,對大家聽完演講的反應,記憶非常深刻。然而,張忠謀的提案有許多巧妙之處。他避開台灣在IC設計方面的弱點,充分發揮製造能力的優勢;同時,避免和世界IC大廠與既有的國內IC公司起正面衝突,反而可以成為所有IC公司的合作伙伴——所有IC公司的晶圓都可以在這裡製造。這家史無前例的公司,就是後來帶動全球成立上千家無晶圓IC設計公司風潮的台積電。
不出幾年,台積電就證明這種專業代工的模式不但可行,而且可以很賺錢。
摘自《矽說台灣-台灣半導體產業傳奇》
第五章 成功的商業模式
成功的商業模式
1 張忠謀來到台灣
在「IC設計」和「技術開發」兩個領域都不甚在行,獨獨在「製造」這個領域已經看出一點端倪,能成立什麼樣子的IC公司呢? -張忠謀的思考
四十一歲就接任德州儀器全球集團副總裁(Group Vice President),掌管德儀世界排行第一的半導體事業部的張忠謀,在1985年8月接受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的邀請,來到台灣任工研院院長。這是當時的大新聞。
美國半導體業的VIP
張忠謀是當時美國半導體界最高位、影響力最大的經營者之一。1972年,張忠謀任內,德儀進入DRAM產業。當時的領導業者英特爾的DRAM(動態隨機存...
推薦序
【推薦序】
資訊群英的報國與創業
孫震(前工研院董事長、現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1970年代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而言,是驚濤駭浪的10年,也是乘長風破萬里浪的10年。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在政治方面:台灣於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1972年中日斷交,1978年底,美國宣布自翌年1月1日起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中美斷交。在經濟方面:1973年10月爆發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機,使原已出現的物價膨脹如火上加油。1974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台灣因物價上漲較劇,衰退更為嚴重。1979年發生第二次能源危機,使台灣的經濟發展再度受到打擊。
然而1973年10月,行政院蔣經國院長在物價膨脹正在熾烈進行之際,宣布推動十大建設,包括六項交通建設、三項工業建設、一項電力建設。三項工業建設是一貫作業大鋼廠、大造船廠和石油化學工業,都是資本密集的工業,合稱重化工業。發展重化工業有兩個重要的意義,一個是單位人力使用的資本增加,使勞動生產力提高,而生產力提高是經濟成長的主要來源;另外一個是鋼鐵和石化都是所謂上游工業,可以為中、下游工業提供原料和中間產品;上、中、下游相關的產品都在國內製造,可以「健全產業結構」發揮「產業關聯效果」。鋼鐵的下游是汽車、造船、機械等,石化的下游是人造纖維、紡織、成衣、肥料、塑膠製造、化肥等。鋼鐵類下游是政府希望將來大力發展的工業,石化類下游正是1950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的主流工業。
十大建設加強了台灣的基礎建設,也促進了台灣的經濟成長,使台灣經濟提升到更高的層級。就在十項建設轟轟烈烈動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之時,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一場資訊電子工業的革命正在悄悄進行,將台灣從1970年代以資本密集工業為主流的經濟發展,帶向1980年代以技術密集工業為主流,使台灣在1990年代發展為世界科技產業的重鎮。
經濟領域的寧靜革命
張如心女士的這本《矽說台灣》就是述說這場經濟領域中寧靜革命的故事。這場革命雖然沒有政治革命的壯烈,但確有年輕的科技菁英,放棄原本穩定可靠、前途似錦的事業,投身此一關乎國家發展前途、但卻成敗莫卜的新產業計畫。當年計畫的實際負責人胡定華先生說: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的利益。
1973年10月蔣經國院長宣布推行十大建設後,復指示行政院秘書長費驊研究後繼發展的工業。費秘書長邀請在美國RCA負責研發工作的潘文淵先生返國研商,潘先生建議以研製積體電路(IC)為核心,發展電子工業,獲得經濟部孫運璿部長首肯。1974年7月,潘先生自美返國,撰寫「積體電路計畫草案」。7月26日上午11時草案送達孫部長辦公室。孫部長於下午2時召開專案會議,出席人員有學者、企業界代表、經濟、交通二部官員約40人。5時會議結束,孫部長作出以下結論:(1)請潘文淵先生盡快在美成立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協助國內發展電子工業,(2)國內事宜由交通部次長方賢齊負責接洽,(3)由工業技術研究院負責計畫執行,(4)經費1200萬美元由孫部長籌措。這是何等效率!何等魄力!
9月1日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發展中心。10月26日孫部長在美國潘府邀宴海外學人夫婦,組成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Tech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TAC),由潘先生擔任召集人。潘先生並自RCA提前退休,潘夫人亦配合辭去在紐澤西州之永任教職。他們並未在台灣受過教育,也未在台灣有過任何職位,但為台灣作出重大犧牲與貢獻。潘先生和TAC的顧問們數十年如一日,協助工研院,義務為台灣的電子工業發展服務,盡心盡力,為而不有,功成不居,沒有任何個人的貪圖。台灣今天還有多少這樣的義士?
我細數這段歷史是感念當年我們國家公務人員的能力、魄力和效率,以及海外學人的報國情懷。很多年輕工程師從國內、國外返國參加這項積體電路發展計畫,建立了台灣資訊電子工業的基礎,使台灣的工業發展從資本密集轉向技術密集。台灣的科技產業在世界經濟中才有今天的地位。2005年5月15日亞洲版的封面報導有下面的標題:「何以台灣如此重要」,副標題是「全球經濟沒它無法運轉。」這是當年投身這項國家工業計畫的年輕工程師沒有想到的成就。
雖然整個計畫的創意和構想來自潘文淵先生,我想信大家都同意孫運璿部長是這場寧靜革命的主帥。但是我們看孫先生如何看待他對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電子工業只是其中之一)?他說:「老百姓對我太好了。我覺得自己為老百姓做得太少。我給百姓賺錢,可是沒帶來幸福。」這是何等胸懷!孫先生在今年2月去世,真令人感嘆:「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夕。」
工研院 台海資訊電子業的麥加
1976年3月5日,工研院與RCA簽約合作。4月26日開始,分批派遣青年工程師赴美到RCA受訓,先後共40餘人。他們在其後30年對台灣電子工業的成長與壯大有很大的貢獻,如今很多都成為企業界或科研部門的領袖人物。張女士在書中對他們當年在美國受訓時的生活和趣事有生動感人的描述。
1976年7月,工研院積體電路示範工廠動土興建,翌年10月落成。孫部長在落成典禮上說:此示範工廠之完成,象徵台灣電子工業擺脫以往裝配型態邁向技術密集型態。
1979年示範工廠研製成功,量產三吋晶圓。4月,電子工業發展中心升格為電子工業研究所。9月,籌設聯華電子公司,移轉技術。1980年5月,聯電成立。1986年電子所完成超大型積體電路(VLSI)計畫,產製六吋晶圓,1987年衍生台灣積體電路公司。1994年完成次微米(submicro)計畫,產製八吋晶圓,衍生世界先進公司。目前聯電和台積電的技術水準已達12吋晶圓,0.13微米線寬,挑戰90奈米世界尖端水準。電子所也隨了產業發展的需要衍生出電腦與通信工業研究所和光電工業研究所,支持台灣電腦、通信與光電工業的發展,我常說:工研院是台灣甚至台海兩岸資訊電子工業的麥加(Mecca),工研院也是台灣科技人才供應的主要來源。
不過我必須補充,台灣電子工業所以能蓬勃發展到今天的局面,尚有賴很多其他條件的配合,主要如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設置,政府科技政策的大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海外學者專家大量返國。
我於1973年8月受政府徵召到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工作,忙於幫政府應付物價膨脹、能源危機和1974年接踵而來的經濟衰退。1978年經設會改組為經濟建設委員會。1980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成立,我代表經建會擔任國科會科學工業園區指導委員會委員。說來慚愧,當時我並不知道工研院已研製成功積體電路、衍生聯電公司、進駐科學園區,台灣的資訊電子工業已經綻放第一枝美麗的花朵。
1978年行政院召開第一次全國科技會議選定資訊和能源、材料、自動化為重點科技。1979-80年發生第二次能源危機。1981年,經建會設計新的經建計畫,根據二高、二低、二大六項原則,即(1)技術密集度高,(2)附加價值高,(3)能源密集度低,(4)污染程度低,(5)關聯效果大,(6)市場潛力大,選出資訊工業和機械工業為經濟發展的「策略工業」。1982年,經濟部工業局根據經建會提出的標準,從機械工業與資訊電子工業中選出151項產品,作為優先發展的項目。策略工業享有低利融資、五年免稅、加速折舊、研發投資抵減租稅等獎勵,以及在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方面之輔導。
我於1995年出任工研院董事長。我是第一個經濟學者擔任這個職務。經濟學者雖然知道持續的技術進步是現代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因素,但技術進步在經濟成長或經濟發展理論中只是一個一般化的概念,在生產函數中被當作餘數來處理。我來到工研院才開始對以前琅琅上口的研發、創新與商品化有一點點具體的認識。
IC計畫精英 產業拓荒英雄
我在工研院時的院長史欽泰先生,是當年自美辭掉工作返國投身這項計畫的菁英之一。他在工研院先後擔任示範工廠廠長、電子所所長、副院長、院長,貢獻卓著,才華內斂。他是一位謙讓自抑的君子。我常常問欽泰兄,當年到RCA受訓都有哪些人、現在都做什麼。我覺得他們是台灣資訊電子工業的開國元勳,沒有他們,台灣的經濟發展會有不同的面貌。我以前寫過一百多年前清廷選送120位幼童赴美留學的故事。他們返國後各有不同的際遇,不同的發展,最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是鋪設京張鐵路、打通八達嶺隧道的詹天佑。
張如心女士說到唐代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以佛法豐富中國文化。但是說到開創一個新產業,帶領經濟轉型、持續發展30年,沒有任何一批出國受訓的學子能和工研院積體電路計畫的30餘位英雄相比。然而社會大眾有多少人知道?張如心女士的這本大作,告訴我們這些和後來加入的資訊群英為國家開創資訊工業的事蹟。
【自序】
使命感的連結
張如心(精湛管理顧問公司總監)
帶著大家的祝福,這書終於付梓了。
本書記錄了台灣半導體產業過去數十年的重要轉折與發展歷程,同時也嘗試為在其中投注心力的開創者發聲。
雖然在產業已經蓬勃發展的時候,再度提起當年這些功成名就者的魄力和信心,難免有點錦上添花的意味。然而,他們真的是在看不出前途的時候,投注了換不回的青春和理性的專注,在短短數十年間,一棒接著一棒,配合潮流,成功的把台灣的電子產業推上國際級的層次。這如先民般的開創精神,是本書最希望彰顯的訊息。
向產業拓荒者致敬
我曾在工研院電子所服務六年,親身感受電子所和交大校友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
第一次進入電子所,正值人員流動率最高的時期。才報到幾個星期,就聽說有同事已經找到金主,準備在科學園區開IC設計公司。留在電子所的同仁,無不把他們當成英雄般羨慕。
因著電子所「培育人才」的理念,我這個新人居然參與了極具影響力的TAC會議,還坐進當時工研院董事長張忠謀主持的科技顧問會議。專家們不留情面的質詢方式,和簡報同仁的手足無措,都在我初入職場的靦腆心靈中,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回到電子所服務,則是產業蓬勃發展的1997年,台灣已受到國際矚目。我有幸參與國際半導體會議和組織運作,並協助「SIP推動聯盟」成立。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是本書的發起者。基金會成員大多數是當年受過潘文淵提攜、與工研院電子所頗有淵源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是產業大老。為了紀念潘文淵「呵護創新、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的精神,眾人以潘文淵為名成立基金會,繼續提攜後進,並且在引進半導體技術三十年之際,出書記錄這段發展歷程。
或許是受到這些拓荒者的精神感召,同時回饋電子所對我的培育,我雖知自己能力有限,仍爭取撰寫這本深具歷史意義的書。感謝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的決策者,把「給年輕人機會」的潘文淵精神應用在我的身上,讓我第一次寫書就有幸肩負這重要的題目。
即使這是耗費近一年的時間、發揮了產業分析師的資料蒐集、經過實際訪談和眾人合力審稿的反覆驗證才完成的著作,其中仍難免有疏失之處,在此先向可能被錯待或遺漏的先進致歉。
感謝王國肇、史欽泰、石克強、邱再興、沈文義、吳子倩、施敏、宣明智、胡正大、胡定華、胡國強、張忠謀、張虔生、曹興誠、章青駒、曾繁城、黃民奇、楊丁元、虞華年、盧志遠、盧超群、蔡明介、Christopher F. Corr等長輩撥空接受訪談,指正我的觀念和想法。能夠向富原創思考的大師當面請益,親炙他們的熱忱和堅持,是撰寫本書最大的收穫。
在此,要特別向胡定華董事長和史欽泰院長致敬。兩位長輩以數十年處事的圓融智慧、平易的態度,隨時解答我的疑難,一路助我突破瓶頸。胡董事長更翻出三十年前的產業資料,窮究專業晶圓代工觀念的起源,使本書得以收錄這些早期的史實。這美好的架構也源自胡董事長的建議,讓訊息更為跳出。史院長除了親自指導之外,為了考證書裡所提到的年代時序,特別犧牲假日到辦公室翻出二十年前的工作日誌,逐頁查證。
此外,如果沒有台積電曾晉皓多次校稿和指點、基金會羅達賢的關鍵提示、工研院黃麗卿陪著在倉庫裡翻找歷史照片、工作伙伴張靖敏任勞任怨的支持,以及貓空龍芽的主人讓我獨自在那小山谷裡趕進度,這本書很難如期出版。
感謝天下文化翠蓉、宜諄的協助,高希均教授的鼓勵,以及所有在撰寫過程中打氣、協助,但沒有被一一提及的好朋友。感謝專心在電腦前數不清的日夜裡,有聖靈的指引和陪伴,讓我把心中的感動一一謄寫下來。希望這本書不只給我感動,也帶給你啟示。
◆
出書 不只是記錄,更為表達敬意
史欽泰(清大科技管理學院院長、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故事,是全世界少有的經典範例。它展現了一個天然資源稀少的開發中地區,如何配合潮流趨勢,藉著政府和產業的共同努力,專注地的投入資源,在短短幾十年之間,將整個社會和產業,從相當落後提升到先進層次。
個人很幸運能夠投身其中,在半導體領域奉獻心力三十年,參與並且見證了這一段重要的發展歷程。
對於這本書,我的角色是多重的。從當年第一批派去RCA學IC技術的工程師,到之後在工研院催生主要的研發計畫,幫助成立聯電、台積電、台灣光罩、世界先進等公司,讓台灣的IC產業越愈來越愈接近世界水平,;同時,我也代表本書的發起組織——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為這段歷史留下最接近事實的記錄。
對大多數的讀者來說,潘文淵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他卻堪稱是催生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驅。1974年,他說服台灣政府發展IC技術。這個無中生有的創舉,曾一再遭受各方質疑。然而,潘公不只提出願景,也極力呵護這夢想的實現。在他的輔導之下,我們這些「當時的年輕人」,才得以跌跌撞撞地的摸索出發展方向。
為了紀念潘文淵「呵護創新、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的精神,我們成立基金會,延續潘公的精神,鼓勵華裔年輕人勇於創新,並且在引進半導體技術30三十年之際,出書記錄這段由潘公發起的產業升級之路。
三十多年以前,當我們決定加入IC計畫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計畫會不會成功。我們有的只是年輕人願意為國家做事的熱忱,和「做錯了沒關係,可以再改正」的想法。至於個人事業、前途會不會因為成功或失敗而有所影響,倒是從不在考量之內。現在回頭看,這一路的經歷,除了自己付出的努力之外,真的也很幸運。我想藉此感謝孫運璿、方賢齊、潘文淵這些前輩。他們的擔當和魄力,讓我們獲得這絕無僅有的機會。
這樣一個龐大的產業和影響力,是因著許多人從各方面、各層次的投入和奉獻而來。這本書礙於篇幅所限,裡雖然只僅能提到其中少數的幾位形塑產業樣貌的關鍵人物,基金會仍希望將這本書,獻給所有為台灣半導體發展投注心力的人們。因為你們的青春和專注,整個產業才有今日的傲人成就。
雖然轉換時空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政經環境已經不允許我們再從政府的角度,這樣大力、專注的扶持一個新興產業。然而,書中所提的使命感和主事者的遠見與擔當,以及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如何善加運用優點、迴避弱勢的創新等,卻可以應用在任何事業之上,值得有志者參考與自我期許。
【推薦序】
資訊群英的報國與創業
孫震(前工研院董事長、現任元智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1970年代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而言,是驚濤駭浪的10年,也是乘長風破萬里浪的10年。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在政治方面:台灣於1971年被迫退出聯合國,1972年中日斷交,1978年底,美國宣布自翌年1月1日起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中美斷交。在經濟方面:1973年10月爆發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機,使原已出現的物價膨脹如火上加油。1974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台灣因物價上漲較劇,衰退更為嚴重。1979年發生第二次能源危機,使台灣的經濟發展再度受...
目錄
自序
出書 不只是記錄,更為表達敬意 -史欽泰
使命感的連結 -張如心
推薦序
活的歷史-方賢齊
資訊群英的報國與創業-孫震
另一個台灣經濟奇蹟-高希均
從「金生矽土」到「矽土生金」-胡定華
關鍵人物
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父-潘文淵(1912~1995)
IC計畫精神領袖-孫運璿(1913~2006)
各擅勝場的科技精英 TACTAC總顧問-虞華年
晶圓代工之父-張忠謀
半導體教育大師-施敏
提攜人才不遺餘力-胡定華
最資深的工研院長-史欽泰
IC業界的智多星-曹興誠
IC訓練計畫總領隊-楊丁元
第一章 矽說從頭
1.織一張產業鏈結網
第二章 抓住「無中生有」的契機
1.台灣有哪些發展半導體的條件?
2.台灣早期的半導體公司都不成功
3.台灣為何想發展IC?
4.在豆漿店提出的產業大計
5.以IC製造為主的產業發展雛形
6.各方好漢投入IC計畫
7.先證明台灣可以量產IC
8.在顛簸中建立典範
9.把IC設計和製造分開
第三章 創造奇蹟的團隊
1.使命感
2.潘文淵和TAC為台灣做了什麼?
3.創新、容錯的早期電子所文化
4.工研院 從主導到淡出
第四章 成功個案
1.台灣第一家IC公司——聯華電子
2.聯電的大逆轉事件
3.嘉惠產業的創新舉措
4.聯電理想中的晶圓專工
5.聯電的閃電轉型、整併、再調整
第五章 成功的商業模式
1.張忠謀來到台灣
2.台積電的起始
3.台積電的轉捩點
4.台積電的專業晶圓代工模式
5.台積電的客戶解決方案
6.專業晶圓代工成為「產業」
第六章 竹科的產業群聚
1.產業群聚的典範——美國矽谷
2.仿照矽谷,建立科學園區
3.產業的關鍵年:1987
4.海外華人回台開公司
第七章 台灣的DRAM故事
1.台灣如何進入DRAM產業?
2.發展次微米 突破DRAM技術
3.從排斥到接納
4.DRAM業甫開張就遇到不景氣
5.記憶體業者集體被告
6.贏了DRAM傾銷官司之仗
第八章 台灣IC設計的故事
1.IC設計公司的先驅——太欣半導體
2.1980年代起步走
3.蔡明介的萬有引力、拳王理論
4.台灣的CPU之路
5.系統晶片終於來了
6.探索「設計服務」新市場
第九章 台灣IC供應鏈的故事
1.日月光躍居全球封裝龍頭
2.跨國設備業的完備支援
3.台灣可以發展製程設備業嗎?
4.周邊產業也升級——以運輸業為例
第十章 躍上國際舞台
1.急速擴張 牽動景氣
2.大地震凸顯應變能力
3.活躍於國際組織
後記:建立一個產業的代價
附錄:半導體產業大事記
自序
出書 不只是記錄,更為表達敬意 -史欽泰
使命感的連結 -張如心
推薦序
活的歷史-方賢齊
資訊群英的報國與創業-孫震
另一個台灣經濟奇蹟-高希均
從「金生矽土」到「矽土生金」-胡定華
關鍵人物
台灣半導體產業之父-潘文淵(1912~1995)
IC計畫精神領袖-孫運璿(1913~2006)
各擅勝場的科技精英 TACTAC總顧問-虞華年
晶圓代工之父-張忠謀
半導體教育大師-施敏
提攜人才不遺餘力-胡定華
最資深的工研院長-史欽泰
IC業界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