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四年,中文成為香港法定語文之前,早期曾被稱為「唐文」。單單由「唐文」、「漢文」過渡至「中文」的現稱中,足見百多年來香港中文教育發展之艱辛。
香港中文教育發展歷史悠長,資料星散,整理上頗具考驗。作者王齊樂教授擔此重任,憑著個人多年教育經驗,結合博覽群書、爬梳文獻、尋訪校舍所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而編撰出內容詳實、編次具系統的本地教育發展著述。
本書作為首本詳述香港中文教育史之作,既上溯中國文化背景及教育發展,又顧及中、英文教育的並行進程,敘述全面,有助補充中國教育史之空白。為讓讀者一覽香港中文教育進程的蹤跡與波折,本書梳理出二十世紀本地教育大事年表、紀要,從而鑑往知來、引以省思。
作者簡介:
王齊樂(一九二四-二○二二),字明夫,號樂翁。一九四九年畢業於香港羅富國教育學院;隨名史學家羅香林教授在珠海文史研究所鑽研中國文化,一九七一年獲文學碩士學位。
歷任香港教育署副督學、官校校長、成人教育中心主任、夜中學監督、澳門東亞大學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任講師、香港蘭亭學會副主席、樂天書法學會會長、全港青年學藝比賽大會永遠榮譽顧問。致力於青少年教育及中華文化之研究與推廣,不遺餘力。
一九九三年,獲選為第一屆香港優秀教育工作者;一九九四年,獲香港總督頒授社區服務獎狀;一九九五年,獲英女皇頒授榮譽勳章;其後獲授香港特區榮譽勳章、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客席教授等榮銜。
著述有《香港教育叢談》、《行吟集》、《詩書作品集》及學術論文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翻閱這本《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讀者不但可以完整地了解香港中文教育的歷史進程,還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到作者對中華文化的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深情、他那強烈的使命感和對教育事業的擔當,與及他高尚的家國情懷。
──李焯芬(珠海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前院長)
王教授獻身杏壇七十載,結合學識與經歷,就香港教育發展作如此詳盡編次和完整論述,條分縷析,見解獨到,確為後進研究教育史時的必讀之選。
──張仁良(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名人推薦:翻閱這本《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讀者不但可以完整地了解香港中文教育的歷史進程,還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到作者對中華文化的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深情、他那強烈的使命感和對教育事業的擔當,與及他高尚的家國情懷。
──李焯芬(珠海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前院長)
王教授獻身杏壇七十載,結合學識與經歷,就香港教育發展作如此詳盡編次和完整論述,條分縷析,見解獨到,確為後進研究教育史時的必讀之選。
──張仁良(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作者序
李焯芬教授序
王齊樂先生(樂翁)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教育界前輩。以前每次遇見他,我會有見證大半部香港教育史的感覺。他不但是香港現代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貢獻者,更是整個成人教育體系的倡導者和開拓者。我對「樂翁」的尊敬,還有以下的兩個原因。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樂翁已晉升至官立學校的校長、教育署的督學。這在當年的香港,已是既有社會地位又十分安穩的職位了。換了別人,恐怕就會安逸地待在這些職位上,直至退休享受人生。他卻跑去一家私立學院(當年的珠海書院),追隨羅香林教授唸一個碩士學位。當年的香港政府,並不承認珠海書院這個碩士學位。説白了,唸了這個學位,其實對樂翁的仕途並無甚麼好處。如要繼續晉升的話,倒不如像其他公務員那樣,到英國去進修更好。樂翁不但選擇在珠海書院唸,還極其認真地撰寫了一本厚厚的碩士論文,超額地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調査研究。結果是他的碩士論文被導師們一致評為第一名:極其優秀。這本碩士論文,就是大家手上的《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的初稿。他後來還不斷地繼續進行研究,不斷地豐富書中的內容。第一版於一九八三年正式出版;之後又再詳加修訂,並於一九九六年再版。歲月無聲,這本經典著作,早已售罄了,在全港各大書局中都不易找到了,因此有必要再版重印了。
翻閲這本《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讀者不但可以完整地了解香港中文教育的歷史進程,還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對中華文化的那份濃得化不開的深情、他那強烈的使命感和對教育事業的擔當,以及他高尚的家國情懷。這是我敬佩樂翁的第一個原因。
樂翁於八十年代初從教育局的工作崗位上榮休。可他像饒宗頤教授一樣,退而不休,長期潛心於書法藝術的鑽研。樂翁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教授書法逾四十年,桃李滿門,成為大家公認的一代宗師。饒公認為書藝能養心養身,助人頤養天年。此話證諸饒公和樂翁,信不誣矣。兩位書法大師都經常把自己的書法佳作義賣,支持助學和其他慈善公益事業;仁為己任,善與人同,教人動容。樂翁亦是終生學習、自強不息的典範,並因此獲授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榮譽院士銜,可謂實至而名歸。這是我欽佩樂翁的第二個原因。
樂翁與珠海書院結緣至今已逾半世紀;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設帳授徒亦已逾四十載。作為這兩所學院的持份者之一,我有緣能為再版敬獻序文,實在不勝榮幸之至。
李焯芬
珠海學院校長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前院長
二○二二年六月
張仁良教授序
拜讀王齊樂教授著作,香港教育史之流變躍於紙上。由開埠前人口不過七千多人,到今日逾七百萬人口,不論是學校數目、學制、考評方式,甚或師資培育,均經歷滄海桑田。要梳理近一個世紀、自清末時期到回歸初年,香港教育的發展和中文教育的興替盛衰,牽涉資料如山,考證功夫繁瑣,誠非易事。王教授獻身杏壇七十載,結合學識與經歷,就香港教育發展作如此詳盡編次和完整論述,條分縷析,見解獨到,確為後進研究教育史時的必讀之選。
筆者有幸擔任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校長,對書中〈師範教育的建立和發展〉一節,感受猶深。就師範生制度施行,作者娓娓道來,其中有關時任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掌院史釗活挑選兩位成績最佳學生,接受兩年受訓,可惜為師之樂始終不及商賈利誘的往事,五味紛陳。該節所提及的「羅富國師範學院」、戰後因香港人口及學童數目急增而相繼成立的「葛量洪師範學院」和「柏立基師範學院」,都是教大前身。教大秉持百年傳承,一直致力弘揚師道,為社會育才。羅富國師範學院有王齊樂教授這般超群的校友,實為本校之福。
另有關平民教育家陳子褒為基層小學教育奠下基礎,又兼收女生,編撰婦孺須知的豐功偉績,同樣引人入勝。基礎教育對每名學童影響至深,全賴前人種樹,加諸歷任教育主事者努力改革,普及教育,目前香港免費教育已擴大至十五年,對社會發展大有裨益。
早在一九九六年──香港回歸前夕,王教授於首版自序已提出香港教育需有新的體現、內涵和面貌,以配合新時代的需要。其時,他已提倡公民教育,提出培養莘莘學子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可謂高瞻遠矚,鑑往知來。近年,教大致力推廣中華文化,新設國學中心,五學並舉,冀準教師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美德。中國傳統士人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王教授著書立説,哲人辭世,風範長存,其教育事功永垂不朽,足為後人景仰。
張仁良
敬序於香港教育大學聚學樓
二○二二年小暑
韋王維芬女士序
《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是先父王齊樂教授描述香港在這一百五十年來中文教育發展歷史及推行模式,也是先父生平的代表著作。承蒙三聯書店總經理葉佩珠女士的鼎力支持,這本書剛好由先父今年四月下旬完成審校,準備再版。但很可惜先父沒有看到這本書的再版面世,他已安詳地以佰歲康壽在四月二十七日與世長辭。
這本歷史著作第一版於一九八三年印行,因早已脱銷,所以在一九九六年底,先父重新整理資料及補充,由三聯書店再版去迎接九七回歸這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現今這書在市面已缺書多時,及因它是大學進修香港教育的重要教科書,也適逢今年二○二二是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我深感興奮可以及時用這本父親生平最重要的著作再版來向他愛國愛港的一生致敬。
我也萬分感謝及榮幸在這本書的再版獲得李焯芬教授及張仁良教授賜序。他們兩位教育界的巨人是我先父生前特別敬重的資深教育家,亦和先父有甚大淵源。
李焯芬教授是珠海學院校長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前院長。先父的碩士學位也是珠海學院的前身,珠海書院所頒發。他的碩士論文就是這本《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的初稿。父親在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教授書法逾四十載,二○一八年獲授該學院榮譽院士銜。李教授和先父的交情長達五十年有多。
張仁良教授是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校長。教大是羅富國師範學院的前身。先父是羅富國的畢業生,不僅和張教授是校友,也是香港師範教育的資深從業者。
父親一生致力於教育,首三十年在前線教育英才,有很強的使命感。他退而不休,四十年來為青年學藝及成人教育發展貢獻良多。他自己從艱苦少年時代已經明白教育對人生的重大影響,也是他一直勤學無間,熱心教育去栽培下一代的動力。他曾經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中文教育是香港和中國內地接軌的重要橋樑。他希望香港教育工作者能細心檢閲過去的歷史及作出明確的目標,為香港的下一代而努力。現在這新版教育史也是父親最後的一項對香港教育工作的貢獻。
韋王維芬
二○二二年七月
修訂版作者小序
《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在市面已缺書多時。近年來,經常收到教育界同仁或從事研究香港教育的朋友們的査詢,我只能抱歉以對。
去年十二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珠海市召開「香港史研究現狀與前景研討會」,雖然我未能抽空出席,但會中對這本書還是加以推介。會後,更承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的關注,這本書便得到了再版的機會。
自己的著作有機會再版,這是任何作者所感到最欣喜的事情。於是盡兩個月的暇時,將全書檢閲一遍,勘正了若干錯誤;在內文各章節中,增添了小標題,以醒綱目;簡略的地方,給予適當的補充;再加插了三十七張有歷史性的圖片;將〈一九四一年以後的香港中文教育大事紀要〉的一節,延續至一九九五年底;排印設計也煥然一新,期望這本經修訂後的書,會以全新的面目與讀者們相見。
香港中文教育發展的歷史,年代久遠,牽涉的範圍廣闊,資料星散,編寫起來,工作相當繁重,決不是單靠個人的管見所能成事。在寫作的過程中,有賴師長、教育界前輩、同仁、朋友和學生等,在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情況下,供應資料和提示意見,給我不少啟發和協助,方見厥成。現在,趁著本書再版的機會,我謹在此向他們表達我那衷心的感謝之忱!
按照「一國兩制」的構思,和《中英聯合聲明》的原則,還有一年的時間,香港便要回歸祖國的懷抱了。這本書的歷史資料,剛好把舊的時代結束,並迎接新時代的來臨。香港,就像是一個古老的大家庭中失落了的孤兒,一百五十多年來,在英帝國的管治下成長起來。回歸以後,香港的教育,將有新的體現、新的內涵和新的面貌。至於怎樣去重整香港的教育,以配合新時代的需要?那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和艱巨的工作。主要是公民教育問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培養和愛國主義教育,將成為當前教育的首要任務。九七回歸確是一個不平凡的時刻,我也謹以這書,來迎接這一個偉大的和值得紀念的日子的來臨!
一九九六年六月夏至
王齊樂於香港樂書樓
李璜教授序
語云:飲水者應思其源,而吾輩治史者論事亦當究其始,方足以明文化必發源甚遠,而其流乃得以暢,此王君齊樂之所以有《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之作也。王君為香港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第一屆硏究員,以香港中文教育發展之始末為論文,經予披閲,評為甲等第一,因得授以文學碩士學位。王君早在香港教育司任學官職務有年,公餘之暇,對於香港教育史事,興趣特濃,經年累月,耳濡目染,兼收並蓄,復加以統計,列表以示一百年間(一八四一至一九四一年)香港中文教育之發展詳況。予以其論文資料之翔實,已可稱為第一手,而他人所不及見者。況王君復從歷史回顧之中,推源及於香港九龍遠古地下掘得之史前文物,以證明港、九接連大陸,自古即為中國人之社會,遺有文物,足見根源。雖自古稱為一漁村耳,然自北宋以來,九龍錦田區中,即已有「力瀛書院」之設立,其後歷經數朝,各地相繼有大小學舍之設立,為數不少,故自宋代開始,九龍區中即已有科第人才逐次出現,而至清代尤盛。因之,港、九自古即為中國文化陶鎔之地,而英人開埠之後,始能造成香港為中西文化交流之媒介,而用以開啟廣東新學人才之蜂起。王君此見,可稱卓越,於其列表按年紀一中西文化交流之要事,其跡遂歷歷可尋也。
抑有進者,予嘗閲及黃季陸先生所主編之《國父年譜二編》上冊圖片十頁中山先生手寫自傳墨跡影印,其中有中山先生致翟理斯教授之書,書中有云:「於中學獨好三代兩漢之文,於西學則雅癖達(爾)文之道……」似此兩語,已不但足見中山先生中文造詣之深,且復見其人一身即已代表出中西文化交流之跡。中山先生學醫於香港,其於港地文風必於數年之間,有所感染,得益於中國學問或者不少。據王君列表所示,中山先生於一八九二年秋,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而在此之前,列表所示:一八七二年理雅各博士翻譯《四書》、《五經》為英文,全部完成;一八七四年曾負一時文名之《循環日報》創刊;一八八○年《維新日報》創刊;一八八二年有政府書館三十九間,補助書館四十一間,其八十所中有六十四所是純中文書館;一八八五年《粤報》創刊。……是亦可以藉識中山先生之求學環境,利於成為中西匯通而不世出之偉大人物也。
凡此王君列表中之扼要處而予取其一隅,已足徵香港中文教育之發展及其影響之大。然尤為予欣賞者,王君以一專節敍述而稱許陳子褒先生,以大學問而自編中文教科書,開中文新式教學之先河,是誠有識之士,唯王君其能發此潛德之幽光。至於金文泰以一英人殖民地官吏,而能醉心中國文化,提倡中文教育,不遺餘力,王君令予一再審之,不能不加以欣賞,如對理雅各之於中國經書翻譯,其有功於中西文化之交流,殊途而同功。憶昔康、梁之講求變法維新,以開啟中國新學新政之端倪,梁啟超即於《清代三百年學術史》中,曾稱其師之新政主張以至大同思想,初亦感受香港之新書報之介紹西事西政,蓋梁氏所舉之《華字日報》,在王君列表中,固創刊於一八六四年(同治三年)也。
王齊樂君初呈此一論文,對予之認識香港中文教育,已大有補益,而喜其用力之勤,持見之確,特予推薦於故所長羅香林先生;羅所長名史家也,一讀即加以讚許。不幸香林逝去,予亦退休赴美閒居。在後此數年中,王君並未停止充實其論文之內容,而增其書之第七章〈回顧與前瞻〉,二、三兩節之〈大事年表〉與〈大事紀要〉,使予更一目了然進展之跡及其中間之波折處。至第四節,其對香港中文教育前途之希望,亦有見地,足資思考。王君此書,乃一專史也,但梁任公先生於其《歷史學方法論續編》,曾論及專史,中有云:「專史雖曰專於一人一地或一學,然而寫專史者,如能逐類旁通,亦足以令人更趨於博識。」予於王君此書,亦有是感,故願為之介紹於史學界中。
李璜
於台北中央新村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吳俊升教授序
余曾寄跡香港二十餘年,近半時間承乏新亞書院校務。與香港政府教育員司,多所接觸。其中頗多謹飭文雅之士貽余深刻印象者。其著者如高詩雅(D. J. S. Crozier)、唐露曉(P. Donohue)、毛勤(L. G. Morgan)諸教育司官,皆出身英國知名大學,富文化修養,對中國文化有認識,並具尊重心。雖稟承其政府之政策處理教育行政,但對在香港為延續並發揚中國文化而艱苦締造之新亞書院,頗多同情維護,使能獨立發展而成為中文大學基礎學院之一。其間經過,余所親歷。至今迴溯,猶令人感念,而諸君則已先後作古矣。教育司署主管專上學校之員司,為錢清廉、韓慶濂兩博士,與余在國內有舊,於公務上亦多贊助。惟余與中小學行政人員接觸則較少。有之,惟視學官王齊樂校長。余始知王君,由於王君為書法家,偶於友人處見余所書條幅而謬賞之,亦索余書,因而結翰墨因緣。余以是懸知王君雖廁身教育行政事務,亦一風雅士也。迨後,王君於業餘復入珠海書院文史研究所隨羅香林(元一)、李璜(幼椿)兩教授治史學,而以「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為論文專題。余嘗被邀謬主其論文評審與口試,因而親識王君,而上下其議論。其人果然文雅博洽,證余向所懸測者為不謬也。王校長既以優異通過碩士論文考試,復不亦自限,繼續研究,就其論文加以增訂與潤飾而成專書。書成復不遺在遠,萬里馳書,屬余序其端。此書初稿余既曾寓目,並參加鄙見,此次覆按,益覺內容精審為難得之佳作。故略述所見本書之特點以諗讀者,誼不容辭也。關於香港教育史事,以往雖間有述作,但作有系統之編次與論述,成為專書,此為始創。本書之特點此其一也。王君以教育行政官主持香港各夜中學多年。香港教育為彼所親自參與。以局內人記述局內事,由於具有第一手資料,故所述多詳實而可靠。本書之特點此其二也。過去及現在香港各師資訓練院校講授香港教育史,均始自英國統治香港,而不探本溯源及於中國本土之教育與文化。此固政治之限制使然,但於香港教育之歷史背景不明,則所訓練之師資,對於香港教育發展之實際了解,遂不免狹隘敷淺矣。王君治香港教育史獨能高瞻遠矚,探其本原,而上溯中國本土之文化背景及教育發展,其博洽通達,實屬難能可貴。本書之特點,此其三也。猶有進者:香港離中國而為治,已百數十年。中國教育史家對於此間教育之經過均存而不論。但此四百餘方哩之土地及五百多萬之人民,終屬吾土吾民。不論國際現勢之發展如何,將來終有重歸祖國之一日。將來撰述中國教育全史者,將以王君此書補其空白,則王君對於中國史學之貢獻為不小矣。本書之特點,此其四也。本書具此四特點,可稱得未曾有之佳作。余樂於觀其成,故為此以弁其端。余書至此,頓覺過去二十餘年余在香港所涉之人與事,連類而歷歷呈現於目前,更不得不感謝王校長此作能使余重溫香島之舊夢也。是為序。
辛酉年春月八一叟吳俊升
序於美國西部太平洋之濱
陳耀南博士序
許多有生命的著作,都起源自一種使命感。譬如司馬遷的撰述《史記》,就為了要踵武父祖的遺業,要克盡太史的職責,要紹述周、孔以來的文化傳統。王齊樂先生寫這本《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我覺得,也是出於一種使命感──作為教師的所見所聞,作為教育官的所職所務,特別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個中國文化繼承者的所傳所守。王先生熱情而又冷靜地,把百數十年來此地的中文教育,怎樣在由「唐文」而「漢文」而「中文」這三個不同稱呼所代表的理念之下,在港英政府小心而又冷漠的處理之下,在一代又一代有心人的辛勤灌溉之下,艱苦地成長。王先生對早期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著名牧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理雅各(James Legge)努力溝通中西文化,對金文泰(Cecil Clementi)總督時期官紳合作,重視中文,那短暫而美好的歲月,對香港教育和中國內地政治文化的密切關係,對港英政府長期重英輕中政策的由來與影響,都特別注意;在平和委婉,不慍不火的行文之中,透現出嚴正的態度和超卓的見識。
王先生可説是文如其人,這是有幸識荊以來,我的感覺。説起來,早在幾年前,還未認識王先生,便已在《華僑日報》教育版上,拜讀到他有關香港著名塾師陳子褒先生的大作。那時我在港大中文系擔任語文通論一科,講到清末民初白話文運動時,特別留意一些有關的人物和資料,於是,王先生親切翔實的文章,便在我心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對這位自稱
為「婦孺之僕」的平民教育家,康、梁維新運動的同情者,王先生是深致景仰的;而子褒先生的亮節高風,也因作者誠懇的生花妙筆,而更加彰顯。這篇文章,後來就是本書的第五章第二節。至於書中述及香港大學中文系當初成立的經過,以及所由成立的目標,在於傳揚整體的中國文化,促進中、英關係,而不單以灌輸零碎的歷史知識,訓練工具性的語文和翻譯技巧,特別是金文泰總督「香港大學之盛衰,視乎中文之興替」的名言;此刻仍然是港大中文系的一名教師,而前此又在馬禮遜、理雅各長校的「英華書院」任教十年的我,識荊有緣,執筆拜序,撫今追昔,自然在感慨之外,更加一番親切了。
寄慨深遠當然是著作的成功條件之一,不過,除此之外,還要講究工夫與技巧。許多理據充足,考證精詳的著作,都取材自豐富的書面資料,再加上實際的經歷和訪問。《史記》又是一個好例子。石室金匱的庋藏,功令檔案的記載,大梁、淮陰、豐鎬的訪問,以至扈從封禪,參與制曆,一切所聞所思,透過史公神奇的鎔鑄鋪排,都成了偉大著作的一部分。王先生這本《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由八百多年前,錦田鄧符協創辦「力瀛書院」,把中華文化一脈南延開始,而清初新安縣寶安、文岡等書院,而開埠早期的港島私塾,而培植時期的教會學校,特別是各時期中,中國學術典章對本地中文教育的影響,前代科舉取士制度之下的傑出人物和貢獻,吉光片羽,王先生都搜羅爬梳,不遺餘力。北至沙頭角,南達赤柱半島,都印遍他訪尋研究的足跡。許多早已幾乎湮沒無聞的學舍、家塾,都因王先生的努力而潛德幽光,得以再發。「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王先生的勞績,真是令人敬仰了。
王先生辛勤多載寫成的《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史》,洋洋數十萬言,確是一本䚡理分明,內容充實的好書,一本關心中文教育,關心香港教育,以至關心香港前途的人,為了窮源竟委,為了鑑往知來,所均宜細讀的好書。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尤其是負責學校行政,推展教會或者社團辦學的負責人,更當人手一冊。倘若讀了本書,而更加感發興起,更認識到中國國運、中國文化和香港中文教育的不可分離,更體會到「人必自尊而後人尊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的道理,那王先生的辛勤和苦心,就不是白費的了。
王先生的努力,是並不白費的:香港中文教育全盤的、系統的編述,這是第一本。其中有作者實際參與的親切經驗與心得,有與中國教育文化根源聯繫的探索;而整個研究,都可作為中國教育全史的一個重要部分。這都是本書的價值所在。替這本好書寫序,是一個十分榮幸的任務,我是非常樂意接受的;並且希望,不久之後,王先生再賈其餘勇,把本書最後一章的第三節〈一九四一年以後的香港中文教育大事紀要〉,擴展成為續編,那就更嘉惠士林了。
陳耀南
敬序於香港大學中文系
一九八一年聖誕節
李焯芬教授序
王齊樂先生(樂翁)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教育界前輩。以前每次遇見他,我會有見證大半部香港教育史的感覺。他不但是香港現代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貢獻者,更是整個成人教育體系的倡導者和開拓者。我對「樂翁」的尊敬,還有以下的兩個原因。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樂翁已晉升至官立學校的校長、教育署的督學。這在當年的香港,已是既有社會地位又十分安穩的職位了。換了別人,恐怕就會安逸地待在這些職位上,直至退休享受人生。他卻跑去一家私立學院(當年的珠海書院),追隨羅香林教授唸一個碩士學位。當年的香港政府,並不承認珠...
目錄
第一章緒論22
第一節中文教育的涵義22
第二節香港教育的背景28
第三節香港前代文化活動的史實36
第四節資料的蒐集與研究44
第二章香港的前代教育50
第一節宋代錦田的力瀛書院50
第二節清代新安縣的著名書院55
第三節清代舊學舍探索60
第四節本區域的歷代科第人物77
第三章啟蒙時期(一八四一-一八五九年)87
第一節初期的中國傳統學塾87
第二節最早期的教會學校97
第三節教育委員會的努力113
第四節政府學校的發展119
第四章培植時期(一八六○-一九○○年)128
第一節教會學校的活躍128
第二節理雅各的教育革新計劃及其中國經典翻譯138
第三節補助學校計劃的施行與教育的發展150
第四節英文教育日趨發展下的中文教育170
第五章開展時期(一九○一-一九二○年)180
第一節二十世紀初期的中文學塾180
第二節平民教育家陳子褒及著名塾師簡介195
第三節香港教育的開展220
第四節新教育的產生和發展237
第六章勃興時期(一九二一-一九四一年)253
第一節金文泰時代的香港中文教育253
第二節香港大學中文學系的創設264
第三節師範教育的建立和發展276
第四節中文教育的勃興289
第七章回顧與前瞻312
第一節歷史的回顧312
第二節香港中文教育發展大事年表318
第三節一九四一年以後的香港中文教育大事紀要326
第四節香港中文教育的前途355
主要參考書目364
第一章緒論22
第一節中文教育的涵義22
第二節香港教育的背景28
第三節香港前代文化活動的史實36
第四節資料的蒐集與研究44
第二章香港的前代教育50
第一節宋代錦田的力瀛書院50
第二節清代新安縣的著名書院55
第三節清代舊學舍探索60
第四節本區域的歷代科第人物77
第三章啟蒙時期(一八四一-一八五九年)87
第一節初期的中國傳統學塾87
第二節最早期的教會學校97
第三節教育委員會的努力113
第四節政府學校的發展119
第四章培植時期(一八六○-一九○○年)128
第一節教會學校的活躍128
第二節理雅各的教育革新計劃及其中國經典翻譯13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