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以戰後泰國和馬來西亞兩國佛教的不同案例為據,試圖綜合地探討左翼佛教(Le Bouddhisme engagé)或佛教公共介入的基本特質,作者論證對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及其相關價值的承擔與否,是確認什麼是左翼佛教的主要標誌,並可以此釐清與其他類型現代佛教之間的異同關係。所以雖然所據案例是泰國與馬來西亞,但作者希望借助這些個案,能夠顯示左翼佛教或佛教公共介入的某些基本共通性質,本書希望能夠為華文學界帶來對這一議題較系統的探討。全書共有十章,兼具學理與個案、人物與組織、觀念與行動、漢傳與上座部,及主流與少眾傳統之討論,亦應是目前華文佛教研究中,首部涉及泰國著名佛教社會運動領袖素叻‧司瓦拉(Sulak Sivaraksa, 1933- )的論著。
本書是作者近年以泰國為主,從事左翼佛教研究所撰的兩部姐妹作的其中一部。這書稍多偏重城市與在家眾個人或組織的理念與行事,而與近日內即將完成,以左翼僧侶、農村維權、生態保育及僧團教育現代改革四個成份組成的另一專著是互相補充的扣連關係。二書借僧、俗宗教身份之異,折射泰國佛教內,背景不同的左翼群體是如何回應戰後泰國社會在國內、外政、經因素催迫下,投入發展所造成的嚴重城、鄉差距之副作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
作者簡介:
"劉宇光,先後在臺灣大學、加拿大安省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 Ontario)、香港中文大學、甘肅省蘭州西北民族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完成從本科到博士四個學位。自2007年執教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兼任復旦佛教研究團隊、復旦大學甘地與印度研究中心成員。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訪問學人(2010年春季學期)、德國萊比錫大學客座教授(2014年春季學期),及泰國摩訶朱拉隆功佛教大學客座教授(2016年夏季、2018年秋季學期)
學術主業是大乘佛教思想,尤其唯識哲學(Vijñānavāda)、中觀哲學(Mādhyamika)及佛教知識論,近年集中研究所知障(jñeyāvaraṇa)。學術副業是佛教與現代國家與社會的交涉,尤其東南亞左翼佛教(Le Bouddhisme engagé)、東亞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僧團教育的社會學分析,及涉及佛教的宗教衝突議題。
先後以中、英文在臺灣、香港、東南亞及美國等地期刊發表上述兩類領域論文六十餘篇。此外有伊莉莎伯‧納芭(Eliabeth Napper)《緣起與空性》(Dependent Arising and Emptiness, 1989)和安娜‧克萊恩(Anne C. Klein)《知識與解脫》(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1987)兩冊藏傳佛教哲學研究譯作在2003-2013年間,以正、簡體中文分別在臺灣、香港及滬、京出版。
"
章節試閱
"《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 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導論1
劉宇光
一、問題意識
在逐步展開討論前,為便行文,在此先表明拙作會據在此討論的類型與脈絡,將Le bouddhisme engagé等詞譯作「左翼佛教」,而engagé則會譯作「公共介入」。至於目前較多被採納的「入世佛教」一詞,雖然在此的個案皆用不上該譯詞,但在籠統意義上,仍然是差強人意的譯詞。
部份華文論者以民國以來東亞的「人間佛教」觀念與Le bouddhisme engagé等「格義」。問題是兩者發生的時代、社會、政治、宗教、文化,甚至經濟背景,皆南轅北轍,若完全不考慮出現「左翼佛教」或佛教會作「公共介入」的現代東南亞脈絡,則由「格義」得出「左翼佛教」等「就是人間佛教」之判斷,除了進一步加深理解上的隔閡,並締造出不同佛教傳統之間某種被高度抽象化的現代共同「本質」外,其實質意義成疑,更遑論這是否也成了胡適所講「差不多」的佛教示範了。
所以筆者過去數年以戰後泰國為主要案例,探討「左翼佛教」的出現和變化,並且以僧、俗二眾為兩條基本線索展開研究。值得注意的,以僧、俗為線索,這並不完全如表面印象所直覺地認為,是單純依佛教提出的宗教身份來作區分,這實際上是涉及戰後的泰國作為發展中(developing)的國家,其社會因應美式經濟發展而逐漸呈現出城、鄉差距的格局。在這兩種不同處境下從事佛教公共實踐的泰國僧、俗二眾,他們從成長、族群身份、教育背景、社會暨文化認知、宗教身份、參與社會的脈絡、關注的議題、使用的手段,到面臨的困境和限制,皆有一定的明顯差異。所以以僧、俗區分為線索,這不完全是宗教身份的考慮,更多是循類似社會學的角度,視此為城、鄉差距的折射。
以僧侶為主軸的佛教左翼運動,始自1970年代的左翼政治僧侶(Left-winged Political Monk)、1980年代的發展僧(泰文phra nak phadthanaa),到1990年代迄今的護林僧(泰文phra nak anuraksa),前後近半個世紀,歷知識條件、問題及訴求不盡相同的數代僧侶,但皆透過保護山林來從事農民維權運動,並在與國家政權相抗衡的背景下,長年從事農村社區的重建。背後更涉及戰後泰國在冷戰處境下,國內政-教關係和區域政治對僧團從教育改革、社區關係及與官方關係的改變等系列複雜問題。雖然戰後泰國佛教僧、俗二眾之間的公共實踐,其目標在價值觀上並沒有根本差異,但僧侶在泰國的特殊身份,使他們有其獨特的舞台和載體,所以僧侶在農村所籌組的農民維權和社區重建運動之議題,已另成一冊作專題探討。
至於讀者眼前這部書,它的主題是現代泰國和馬來西亞佛教在家眾在政治、社會及文化等議題上的佛教公共實踐。主要以戰後泰國的佛教領袖,輔以獨立後馬來西亞的全國性佛教組織,來探討東南亞社會在僧團之外佛教在社會領域上的公共介入(engagé)。泰國主例會以一僧一俗有師、徒關係的兩個改革者為線索,探討泰國佛教公共介入,即從現代泰國宗教思想革新者佛使比丘(Buddhadāsa Bhikkhu, 1906- 1993)法的社會主義(泰文dhammika sangkhom niyom,英譯Dhammic Socialism)到素叻‧司瓦拉(Sulak Sivaraksa, 1933- )的左翼佛教實踐。雖涉及二人,但由於後者是在城市中開展社會實踐之在家眾,所以討論的重心會稍多放在素叻‧司瓦拉身上,與僧侶在農村的左翼傾向,剛好形成從僧、俗對比而折射出鄉、城的對照。
至於這部書第七章所討論的副例馬來西亞,則會以它其中一個全國性的主流佛教組織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Young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Malaysia)為線索,探討其極罕見於其他漢傳佛教,在大馬國內和東南亞區域國際所從事的公共介入。
在此將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案例相提並論,這不是隨機或任意的,而是有其一定的考慮。兩個案例同中有異,剛好起到互相參照,呈現佛教公共介入的多種角色。這樣的公共介入是在形成和維持公民社會,以既制衡國家政權的權力,但又在公共取態和行動上,與之展開有原則的合作關係。
兩個案例之間有一系列明顯差異,首先最顯眼不過的,是兩者來自不同的佛教傳統,佛使、素叻基本上是泰國上座部,但馬來西亞的是「南方漢傳佛教」,在現存佛教的譜系中,他們其實是夾在漢傳佛教和上座部之間的混合型佛教,即兼容並混合二者,但又不是二者。
其次,對泰國案例的討論偏重在個體,即使討論組織,也大體上是以關鍵個人為焦點,但對馬來西亞的討論,則以組織為重心,幾乎不涉個人,進而連帶兩個案例的行動內容與方式亦各異。
第三,佛使、素叻所屬的泰國上座部,從文化到意識形態均為泰國社會和國家的主流和正統,雖然素叻等是異議者,但對於泰國國內的弱勢傳統,他仍然屬於主流一方。但馬來西亞是以伊斯蘭教為法定官方宗教,佛教及其社群是國內宗教的弱勢群體之一,所以與上座部佛教在泰國的地位之別宛若泥雲。
第四,泰國是西方在東南亞大事作殖民擴張的階段,唯一沒有淪為直接殖民地的國家,但馬來西亞的佛教,無論是當地的漢傳,還是蘭卡或緬甸的上座部,都是應英國殖民統治的徵調,而飄洋過海。但到殖民地獨立為新興國家,這反而幾乎成了新原罪。所以雖同為佛教,亦同具「公共介入」的行動傾向,但彼此的條件和所面對的問題,皆差異甚大。
除了上述數點差異外,泰、馬兩例之間仍然有基本而重要的共通特質,從而使二者之間的差異,不會是各不相干的事物,而是同一個譜系內共享特質的兩組座標,從而形成共鳴與呼應,並且可以在兩者之間拉出一個光譜,間接有助於襯托出在同一系列內的其他案例或類型。二者之間的共通成份主要有兩點:首先,泰、馬兩例無論是個人或團體,其宗教身份不是以出家僧團為主,這涉及佛教內部宗教角色分工的行事範圍。素叻先生的團體或馬來西亞佛教青年會兩例都是在僧團體制之外,雖有個別僧侶參與,但是以在家眾為主的佛教組織。由於是在家眾團體,所以在面對公共議題時,在宗教身份上有更方便的空間作公開表達與行動介入。
其次,拙作泰、馬的這兩個案例非常清楚明確地,皆以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和人權(human right)等公共價值概念作為佛教現代公共介入的依據,以抗衡國家權力,其維護的不只是佛教社群,卻是共通於社會所有群體的基本權利。雖然在行動的表面上,素叻先生似乎較馬佛青來得「激進」,但這其實只是折射了兩國政府在濫用權力的粗暴程度上有異,所以因應拉響的警號聲輕、重有異而已,但二者對權勢公開說不,所據的價值觀念是基本上相同的。
二、研究的角度
雖然拙作稍涉泰國兩位佛教人士的行誼,但主題是左翼佛教或佛教公共介入,卻不是個人傳記,所以無意巨細無遺地討論二氏的完整生平。尤其對佛使個人解、行二事,無論是泰文或國際學界,皆有多冊論著面世(第五章將論及其中部份研究),而素叻已各發表了泰文和英文的個人自傳及其他補充文字,亦有其他論者所撰傳記陸續面世,所以無需由筆者在此越庖代俎。
本論旨在選取泰、馬二國從事佛教公共介入的代表性人物與團體,放回泰、馬二國政經、社會、族群及文教脈絡中進行解讀,重點不完全只是個人或團體本身的故事,而是借他們的行事或觀念,來理解泰國和大馬佛教知識界對社會諸多問題的取態與回應。由於涉及廣泛的公共領域,所以既不是全以個人為單位的傳記,也不完全是佛教本位的立場,毋寧是以這些人物的思想行事,或團體的舉措為線索,折射佛教知識人所面對的時代問題及其回應。然而正因如此,不會避諱他們在好些處境下的行事或觀念上所流露的矛盾和視野上的時代侷限,反而會借此來反映時代本身進退維谷之尷尬,及他們在捉襟見肘的困境中仍然悉力應對。
此外,這部書探索佛使「法的社會主義」之說是如何被素叻‧司瓦拉「左翼佛教」公共實踐作有批判性的繼承,所以並不諱言是從素叻的實踐立場回望佛使,而非順歷史時序地分析佛使對素叻的「影響」,即素叻以其明顯比佛使來得對源於西方的現代社會有更透徹的認識,來為佛使思想去蕪存菁,理順其矛盾與張力,而彰顯其體現在後學公共實踐上的長遠意義。
拙作會隨順佛教界而採用其本身的辭彙,無論是其法文原詞Le bouddhisme engagé、英譯Engaged Buddhism及在此的相應中譯。儘管這是宗教學所謂局內者(insider)詞語,但這不表示會完全採取局內者式的論述角度。戰後長居泰國一甲子的美國人威廉‧克勞斯納(William J. Klausner)在六、七零年代,曾是本書主角之一素叻‧司瓦拉與美國合作推動變革時的工作拍檔。克氏在他所撰素叻英文自傳的書評中,指素叻行事風格激進之餘,卻在其文字中大談「中道」,因而暗嘲其觀點似乎也不是很中道(克氏的討論見本書第四章的小結)2。
從方法論角度來講,克氏這有趣的觀點其實像在無意中隔洋回應了中國學者宣方與筆者相榷「左翼佛教」譯詞時的質疑,宣氏指佛教以「中道」自處,未必認同被歸為「左翼」。3這涉及現代學術方法論的基本問題,宣方試圖以對研究對象作同情的理解之方式,使用對象自己的概念和術語作表述。然而像「中道」這種佛教哲學概念實質所指是什麼,連佛教內部都沒有定論,甚至坦承「如理正解中道,實屬罕見而近乎從未臻達過之極難事」。4則試問如何能完全繞開現代學術進路與視野,只依賴局內者都難有定論的概念,來討論一個發生在現代世俗社會公共領域中,涉及不只是佛教社群的政治或社會行動?
所以為便討論,本論雖然會沿用諸如Le bouddhisme engagé或Engaged Buddhism等局內者辭彙,但這並不表示筆者只取局內者的論述角度,而不考慮更複雜的綜合因素。近年在宗教學方法論的討論上,已由最早期的局內者(insider)與局外者(outsider)截然二分的觀點,轉變為人類學主位(emic)和客位(etic),乃至有參與式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之法,無非要說明內外之分非絕對,即使學術研究亦需循研究對象的角度,理解對方本身的觀點、思路及經驗。
這固然有其道理,然而,問題是雙向的,尤其當對象所面對與處理的是屬於公共領域的事態時,涉事的其他持份者或更大範圍的社會群體之觀點,當然需要被考慮到,遑論觀察者或研究的詢問,所以本論會帶著作者自己對泰、馬二國在戰後東南亞政治、經濟、種族及社會局勢的理解和問題意識,來趨近泰、馬二國的左翼佛教或佛教公共介入的案例,而不會將佛教(尤其佛教公共介入)視為可以作孤立於社會之外,在沒有經驗脈絡或具體案例為據的情況下,作抽象概念的定義。
這即使還原到在對待Le bouddhisme engagé等詞的理解,及其如何作中譯等那麼基本的問題上亦然。
三、章節安排的說明
全書包括本章〈導論章〉和〈結論章〉,總共由九章組成,第一、二兩章是學理與概念的討論,說明雖然討論的案例是泰國的左翼佛教和馬來西亞佛教的公共介入,但其背景和問題,還是有共通於現代佛教的宏觀意義。第三、四兩章是以素叻左翼佛教的行事和觀念為主題。第五、六兩章,分別探討佛使「法的社會主義」的內容和性質,乃至素叻左翼佛教和它的異、同關係。第七章的則從泰國南移到馬來西亞,以本論稱作「南方漢傳佛教」的大馬佛教為例討論其公共介入。最後結論章是帶著泰國具體案例的啟發,回來在宏觀的層面,就左翼佛教或佛教的公共介入的普遍性質,作綜合分析以為結論。
第一章〈中譯衡定:左翼佛教、入世佛教及公共介入〉是探討法文Le bouddhisme engagé及其英譯Engaged Buddhism等詞應如何中譯。華文學界對Le bouddhisme engagé等詞的中譯,一直都有所忌諱。本章目的是據類型和脈絡斟定其中譯,避免因為意識形態忌諱,而導致詞義被遮蔽或誤導。本章有五節。第一節從英、法文對比說明戰後西方知識界對法文engagé一詞特殊辭義的理解。第二節在對engagé的理解基礎上,討論國際學界為Le bouddhisme engagé所下的界說和例子枚舉。第三節建議Le bouddhisme engagé等詞在華文學界宜有多義理解與中譯,並回顧與評議現有中譯,並會與人間佛教作出分疏。第四節透過探討七零年代泰國社會如何理解和使用「左翼」概念,說明在泰國脈絡譯作「左翼佛教」的部份原因。第五節籍著與三類右翼佛教作對比,可以知道雙方的針鋒相對可聚焦為對公民社會之迎與拒。小結除了回顧本章基本論點外,亦提醒華文學界若將忌諱變成習慣,會引發對其他國家佛教社會參與的嚴重誤解。
第二章〈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是從學理說明左翼佛教的主要見解及其基本性質。全章由三節組成。第一節「左翼佛教的公共視野」討論無明的制度化、宇宙誌褪色下的現世實踐、世俗公民社會的優先性,及抵抗世俗版的新實體論 \ 國族主義這四點。第二節以前節為基礎,透過宗教運動或社會運動、精神解脫或政治解放、傳統或現代,及新實體論的誘惑或除惑四個問題剖析左翼佛教的宗教底蘊,並引伸探索左翼佛教在大方向上有否偏離佛教。第三節「宗教的現代考驗:公民社會與公共性」討論基督教公共神學對佛教的啟發,和左翼佛教的釋義契機兩點,兼而思考左翼佛教與主流佛教和傳統義理的關係。最後借素叻「對權勢說不!」之說為準,在諸多現代佛教類型之間,區分出左翼佛教,並在「小結」回顧其基本特質。
第三章〈泰國左翼佛教開路者素叻‧司瓦拉:多身應化〉,探討素叻‧司瓦拉是戰後泰國左翼佛教的著名代表人物,同時也跨國佛教社會運動的精神領袖,本章「多身應化」以時序為線索,探討素叻在戰後泰國社會不同階段,於佛教社會實踐上的諸多角色。先後包括推動僧團教育改革、《社會科學評論》的思想啟蒙者、就泰國的處境擔任第三世界和第一世界之間的翻譯者、十月逆流後的非暴力守護者、非政府組織奠基者,到入世佛教的跨國連網者等。
在前章探討素叻佛教社會實踐的諸多角色之基礎上,第四章以「一生背反」為題,繼續對他的討論。素叻對泰國社會的言論行事,常因理念「背反」,被很多人目為不可理喻,從而被視為惹爭議的人物。這些理念「背反」包括:屢被控以「褻瀆皇室」罪的素叻為何是君主制支持者?他為何作為一個親美知識份子,卻又嚴厲批評美國東南亞戰略和經濟發展政策?他為何在社會民生和階級議題上有某種左翼傾向,但又是強烈反共?他與中國在很多問題上見解相阻,但他卻在冷戰時期是泰國國內的知華主張者。本章逐一剖析這些背反的來龍去脈,並據此闡明素叻以公民社會觀念作為現代佛教實踐的基本立場之外,也循「異議來成就忠誠」來重新解釋佛教的「善知識」。本章尾聲回顧他的社會行動如何豐富了泰國的公民社會。
佛使是現代泰國上座部佛教史上,首位公開討論公共議題,甚至尖銳批評冷戰兩陣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的僧侶。其「法的社會主義」以「社會主義」為名,則與馬克思社會主義,或戰後獨立有佛教淵源的新興國家的佛教社會主義(Buddhist Socialism)是否有關?「法的社會主義」是否當代佛教的政治學說或國家政制觀念?還是佛教版空想社會主義浪漫懷舊。又如果它純屬幻想,則為何後來在公共議題上,從左翼到右翼的泰國僧、俗社會實踐者皆聲稱受佛使法的社會主義啟迪而繼承之?
第五章〈佛使比丘「法的社會主義」:農民道義經濟的重讀〉旨在探討佛使「法的社會主義」,尤其應如何理解或定位此說,並試圖據此逐一回答上述問題,首先是以佛使對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批評為對照,解釋其「法的社會主義」,並分析時下學界以佛教政體觀念或政治思想來理解佛使概念之立論,並提出筆者的疑問。本章會借政治人類學者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用於解釋傳統東南亞農村社區道德觀及其行為的道義經濟(moral economy),來重新理解佛使的構思。並以僧侶和農村為線索,探討「被遺忘的另一個佛使」,即以佛使門下僧侶學眾的農村社區實踐來思考其「法的社會主義」,並以薄冰上的體制內思想改革之問題來討論佛使是什麼意義下的改革者,最後他留給素叻的伏筆是什麼來結束本章。
第六章〈從法的社會主義到左翼佛教:善知識之間的開合〉是探討佛使「法的社會主義」和素叻「左翼佛教」之間的關係。佛使在泰國往往成為無論左翼或右翼,上層或基層的佛教論者爭相作思想溯源的對象,這到底只是虛情假意的佛使「消費」,還是佛使的思想本身就是矛盾的?而素叻則是佛使「法的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左翼繼承者。首先,從佛使後學在觀念上的相互矛盾追溯佛使思想的內在張力。其次,對佛使、素叻二氏成長背景稍作對比,尤其著眼於二者的知識構成。在探討過雙方觀點相續繼承的部份後,將集中討論二氏觀念的主要差異,尤其素叻「左翼佛教」觀念及其實踐,是如何既批評了但亦舒緩了佛使「法的社會主義」的內在張力。最後會扼要對比素叻和農村僧侶之間,在吸收佛使「法的社會主義」思想後的不同實踐。
馬來西亞佛教社群規模不大,但近年逐漸形成好些重要,但極罕見於其他漢傳佛教的特質。大馬佛教的一些全國性組織,不落於教派或族裔的狹窄視野,每在基督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的權益受官方侵擾時,再三作出迅速回應,公開嚴詞譴責官方乖違憲法,並以佛教徒有宗教責任維護公民社會,來作為發聲的價值基礎,成為現代漢傳佛教的一支異軍。1957年獨立後的大馬新政權藉伊斯蘭教化塑造新的政治身份與國族認同,近數年國族認同在年輕一代的馬來西亞公民身上,以與官方的計劃相異的方式,即國族身份認同連同公民權利意識一併形成。國族身份的認同,並非完全按立國之初的官方方案呈現,卻是演變為推進公民社會的巨大動力。
第七章〈馬來西亞佛教的公共介入(engagé):在官、民兩版國族主義之間〉試圖循大馬近年的政治變化,理解其中一個佛教組織從事公共介入的近貌。本章由五節組成。第一節簡單說明馬來西亞佛教的基本特質,第二節據大馬佛教組織的公告文字等,列舉馬佛青「公共介入」的近年案例,第三節對前節案例背後的問題作初步分析,詢問馬佛青從事「公共介入」的觀念來源。第四節「從民間的國族主義醒覺到佛教的公民意識」嘗試從華人身份問題,來解釋大馬佛教公共介入的深層原因,並推論其近年的公民意識不只是源自族裔、宗教、語言及文化的種族認同,而是來自有別於官方,以公民社會為價值內涵的政治性國族認同。並以2008年為馬來西亞社會的政治生活的分水嶺,探討此前的國策在不同種族的國民之間築起制度和心理圍牆,乃至身份分隔,是如何受到近年民主運動的跨種族國民一體感所挑戰,也促使佛教社群參與公民社會運動。第五節「大馬佛教公共介入的沉澱」首先回應《馬佛研究》一書對大馬佛教政教關係的誤解。其次剖析大馬佛教的公共介入,到底只是特例,還是對其他佛教仍有啟發性可言的常例,再簡單討論「公共介入」的經驗能如何生根,並應對其他國家在佛教政治上的挑戰。最後小結是設想大馬佛教的「公共介入」是否可能在現代漢傳佛教之間,成為有共通意義的現代佛教模式之一,而不只是一個例外的孤立個案。
最後〈結論〉章 首先就已詳細剖析過的泰、馬兩國之間的佛教公共介入或左翼佛教的異同,作對比性綜合討論,根據這兩組經驗案例,對第二章曾論及的左翼佛教基本視野和特性作補充性的學理回應。其次,設想東南亞「左翼佛教」與東亞「人間佛教」之間的當代相遇,能為彼此帶來什麼樣火花與啟迪,試圖就此稍作說明。最後,檢視此一研究的不足和侷限,並就再下來華文的學界或佛教知識界可以在「左翼佛教」或佛教的公共介入展開進一步的探索略作思考。
"
"《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 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導論1
劉宇光
一、問題意識
在逐步展開討論前,為便行文,在此先表明拙作會據在此討論的類型與脈絡,將Le bouddhisme engagé等詞譯作「左翼佛教」,而engagé則會譯作「公共介入」。至於目前較多被採納的「入世佛教」一詞,雖然在此的個案皆用不上該譯詞,但在籠統意義上,仍然是差強人意的譯詞。
部份華文論者以民國以來東亞的「人間佛教」觀念與Le bouddhisme engagé等「格義」。問題是兩者發生的時代、社會、政治、宗教、文化,甚至經濟背景,皆南轅北轍,若...
推薦序
"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序
釋昭慧撰文
劉宇光教授新書《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即將在台發行,作為居間介紹本書出版的人,筆者甚感與有榮焉。原因是,它在華文學術界與華人佛教界,遞出了如下貢獻:
一、這是了解當代泰國為主之東南亞形勢的華文重要著作。
華人世界在北半球,往往重歐美而輕亞非,即使因身受其害而極端厭惡帝國主義,但是面對東南亞與南亞諸國,往往還是不自覺流露「天朝」意識,把它們視作窮鄰居或「蕞爾小邦」。台灣本身就已是「蕞爾小邦」,竟不脫「天朝」習氣,儘管政策上的「南向」或「新南向」,口號喊得震天價響,但除了對新加坡較能「平視」之外,對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了解,普遍止於「台商投資」與「外 籍勞工」,因此難免以「俯視」角度觀而待之。對於該諸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所知有限。這與媒體報導及專書論文在相關主題方面的忽略,實已互為因果關係。因此本書之出,以泰國的社會觀察與政教互動為主要焦點(大馬為輔),正好為台灣社會提供了「平視」且甚為宏觀的「南向」視野。
二、這是了解南傳上座部佛教之社會參與及政教互動,甚難希有的華文專書。
東南亞國家居民,除了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汶萊與東帝汶,大都以信奉佛教為主;欲了解東南亞國情,實不能錯過 「佛教」環節。台灣民眾以廣義的「佛教 徒」居多。透過佛教徒的國際交流,台灣對東南亞國家照理應不陌生。然而在台灣,別說是一般民眾,即使是佛教徒,還是以學習南傳禪法為主,他們所關心的焦點,主要還是上座部的佛教經論與禪觀修學,所以相關譯著不少。但對上座部佛教的社會參與或政教互動,不但甚感陌生,可能還會依「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聲聞風格,而對Engaged Buddhism不以為然。至於不想招惹政權的佛教團體,對Engaged Buddhism就更是避之唯恐不及。有的雖以禮待之,但總是「欲迎還拒」。倘若連最有互動因緣的佛教界,於東 南亞的Engaged Buddhism都如此冷漠以對,那麼,在這一領域的華文專書或研究論文相對稀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書之出,剛好填補了這塊極其重要的「空缺」。作者劉宇光教授,有唯識與量論為主的佛學專業成就,照理可以隱在學術象牙塔端,享受單純的知識樂趣,但他對東南亞佛教處境,充滿著同情理解,乃以知識分子的信念與胸懷,廣為涉獵南傳佛教社會參與及政教互動的英文著作,並且運用客座講學或發表論文之便,進行泰國與大馬佛教的實地訪查。因此透過本書的研讀,華文讀者得以快速吸收在該領域的英文既有研究成果,得以了解泰國當代社會及上座部佛教的發展現況與歷史脈絡,特別是socially engaged 模式的社會介入與政教互動。
三、本書旁徵博引地釐清了「Engaged Buddhism」的原義與引申義。
一位長期支持EngagedBuddhism的友人,聞書名有「左翼」二字而甚感憂心,深怕這個在海峽兩岸都屬「敏感辭彙」的書名,會讓人誤以為EngagedBuddhism是「佛教激進派」,或是惹來不必要的政治麻煩。
不可諱言的是,「左翼」一詞確實容易帶來負面想像。慢說是對當代極左派暴力鬥爭的聯想,就連「左」的字典意義或脈絡意義,無論是放在中國還是印度,無論指涉的是運行方位還是肢體部位,都以負面表述居多。例如在華人社會,粗獷的邊陲文化,稱作「被髮左衽」;不正派的宗教派別或不遵循正規途徑,稱作「旁門左道」;偏執怪僻為「左性」;嗓音不純正為「左嗓子」;慣用左手為「左撇子」;降職、貶官為「左降」,懷疑、猜忌為「左猜」。印度則從遠古時代迄今,認為左手是邪惡的,右手是乾淨的,所以左手擦糞,右手用餐。無怪乎思想偏激或血腥暴力,常被誤以為等同「左派」,卻忽略了「極右派」在二戰期間與冷戰年代,血腥暴力的屠殺罪行不遑多讓。
本書作者確知「左翼」一詞所帶來的負面聯想,但他並不因避諱,反而以極大篇幅旁徵博引,從法文Lebouddhismeengagé、英譯EngagedBuddhism到中文的各式譯詞,他逐一檢視其定義與範疇,並區別其不同於傳統佛教或慈善型「人間佛教」的特徵與風貌,從而選取最能表達法文原意與sociallyengaged特徵的譯法。誠如作者所述,泰國的EngagedBuddhism,重在sociallyengaged,亦即積極性的社會參與,乃至帶有改革理想的政治介入。即使是擁有國共內戰的歷史記憶,極端厭惡左派的台灣,社會運動基本上都還是較為左傾的。
四、本書將「左翼佛教」與「右翼佛教」作一對比,澄清了「左翼等同激進」的迷思。
作者在介紹「左翼佛教」的同時,也對比述介了「右翼佛教」,那就是:「排斥非佛教社群的佛教民族主義運動,或抵制國家政教分離之世俗化趨向的宗教抗爭運動」。在理論分析與行動觀察之後,作者強調:「右翼佛教」在行動上激進乃至極端的程度,每有過於「左翼佛教」而無不及。至少,「左翼佛教」不會支持國族主義。反之,「右翼佛教」則因其國族主義傾向,容易將國家暴力或族群鬥爭的手段予以合理化。所以作者特別強調:「左翼佛教」的判準,不在其言行「激進」與否,而在其主張公民社會、民主制度、司法獨立、政教分離、人權與自由理念,以及對「弱勢社群」的平權支持。
從政治光譜以觀,秉持佛陀的「護生」與「中道」教法,堅守「非武力」手段的Engaged Buddhism,至多只能被歸為「中間偏 左」,與社會無政府主義或各類共產主義的極左派,差異甚大。從本書與Ajarn Sulak自傳的敘述以觀,他所領導的社運團體,正因堅持「非暴力」手段,而在二十世紀七○年代 的泰國學運風潮中,受到左派勢力的邊緣化對待。
五、本書對華人地區的傳統佛教,可以提 供「見賢思齊」的視角。
在政治掛帥的中國傳統社會,佛教最怕被冠以「政治干預」的污名。實則「干預」一詞,本身就有「不該介入而介入」的意味,這在帝王世襲或專制政體,「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息」,政治介入容有「干預」之嫌,但在民主體制下,政治介入誠屬天經地義,「應介入而不介入」,才有「公民失職」之嫌。因此,EngagedBuddhism基於社會正義與自由平等的佛法省思,並不排除「政治介入」的手段。然則本書作者將以泰國為主的EngagedBuddhism,其領袖人物與思想論述、「政治介入」的重要行動與成敗得失,作了相當豐富而深刻的介紹,這在不能也不敢過問政治的傳統華人佛教,依附(或反抗)政權以圖「保障特權」的華人右翼佛教,應可產生「見賢思齊」乃至反省警惕的作用。
作者滑出哲學研究的安全常軌,碰觸高爭議性的左翼佛教議題,並對右翼佛教的心態與做法施以評斷,長期以來,業已觸怒右翼佛教。筆者對其學術良知與道德勇氣,深懷感恩之心與讚歎之情,爰將本書對學術界與佛教界的預期貢獻,概括陳述如上,敬請讀者以殷重心,享用作者嘔心瀝血的研究成果!"
"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序
釋昭慧撰文
劉宇光教授新書《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即將在台發行,作為居間介紹本書出版的人,筆者甚感與有榮焉。原因是,它在華文學術界與華人佛教界,遞出了如下貢獻:
一、這是了解當代泰國為主之東南亞形勢的華文重要著作。
華人世界在北半球,往往重歐美而輕亞非,即使因身受其害而極端厭惡帝國主義,但是面對東南亞與南亞諸國,往往還是不自覺流露「天朝」意識,把它們視作窮鄰居或「蕞爾小邦」。台灣本身就已是「蕞爾小邦」,竟不脫「天朝」習氣,儘管政策上的「南向」或「新南向」...
作者序
"作者序
致謝
本書得以出版,筆者首先非常感謝臺灣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昭慧法師的慷概支持,法師是在筆者提出出版可能性的詢問時,基本上是當場一口答應。其次,也特別感謝法界出版社傳法法師及其編輯團隊,筆者是在再三延誤交稿期限的情況下,恐怕是在最後一刻才將全稿完成交予傳法法師,這無疑為其團隊的編務工作帶來巨大壓力,非常感謝傳法法師及編輯團隊毫無怨言的辛勞付出,並為個人的延誤帶來的壓力與不便致歉與致謝。
這部書在構思與撰寫的不同階段,就當中的觀點,曾先後以不同方式,與素叻先生(Ajarn Sulak)、印度世友居士(Dhammachari Lokamitra)、臺灣昭慧法師、國際入世佛教網絡(INEB)執行秘書松浦‧莊柏普(Somboon Chungprampree)等作過請教與討論。當中尤其泰國的部份,位於曼谷市郊摩訶朱拉隆功僧伽大學(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多位不便具名的學僧和教授,從泰國僧團和大學成員的角度,提供對佛使比丘等觀點和其後學的社會實踐之觀察與思考,使筆者獲益良多。曼谷佛使比丘檔案館國際協作部(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Buddhadasa Indapanno Archives, BiA)的張美鐘(Arunrat Piyanaraporn)小姐和梅里古(Francois Merigoux)先生提供有關佛使比丘部份資料,並為筆者詳細說明佛使比丘著作英譯暨國際學界研究現況,及其在檔案館的館藏狀況。再者筆者在2013年網絡(INEB)雙年會期間,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馬六甲等地遇到多位來自泰國、緬甸等國從事佛教公共介入的僧、俗行者的經驗與知識交流,凡此皆對本書的泰國佛教討論甚有幫助。
至於涉及馬來西亞佛教的第八章,從前數年最早的田野調查,稍後的問題構思與討論,以草稿參加論壇作口頭報告,到2014年8月將較完整的初稿傳予諸方學友,前後數年整個過程的不同階段,無論是在資料搜集、口頭與電郵的詳細討論,筆者都得到馬來西亞多位學界和佛教界人士的鼎力幫助。筆者在此首先感謝大馬佛教界的拿督洪祖豐、黃俊達、廖國民、孫開文、吳青松及戴來展等諸君,作出非常深入的反覆討論與交流,當中尤其拿督洪祖豐先生,對大馬佛教掌故知之甚詳,糾正拙文初稿的不足。而陳美華博士、陳秋平博士、謝明達博士、越建東教授、鄭庭河博士、童敏薇女士、紀贇教授、及王琛發教授等,對新、馬社會及其佛教素有研究的學友的觀點交流與資料分享,皆甚有助於加深對馬來西亞佛教的認識。
筆者亦需在此至謝的是約十位匿名學者,個人相信他們絕大部份,甚至全部,都是臺灣學界佛教研究、泰國研究(Thai Studies),或東南亞研究(Southeast Asian Studies)的同仁。他們都是這部書的前身,即初稿以期刊論文方式發表時的匿名審查者,當中大部份審查教授撰寫多份3-4頁的審查報告,作極盡細緻之能事之指正與交流,臺灣學界這種罕見於其他華文學界的嚴謹學風,讓筆者獲益良多。
此外,學愚教授、黃維珊教授、釋融道(Rongdao Lai)教授、鳩爾道(Douglas M. Gildow)教授、陳允中博士、梁文道先生、陳乃華教授等學友,就現代佛教與公共性之議題,與筆者的不定期持續交流,對於如何思考左翼佛教,或現代佛教的公共介入皆多有啟發。尤其感謝蘇耀昌博士過去數年多次於筆者在港時,組織小型聚會讓筆者有機會在香港的社運友儕間分享本書部份主題,並聽取不同背景學友的回饋高見。在臺、港有佛教公共實踐旨趨的個別或群體友儕的經驗交流與共事,亦是鼓勵筆者完成此書的動力。
總之對前述諸方師友的幫忙與鼓勵,在此一併作誠摯感謝。
本書緣起
全書的章節剛好是由筆者討論左翼佛教議題的第一篇論文和在同一議題上最晚近的文字共同組成。除第一、二章完成於2006年初,其餘所有篇章都是下及2017-2018年撰寫,前後橫跨超過十二年。由於左翼佛教只是筆者眾多研究主題的其中一項,所以2006-2017年的十年間,大部份皆在從事諸如東亞有相唯識學等大乘佛教哲學研究,其次是近數年在進行的現代泰國僧團研究。
所以在工作流程上,不完全是一個事先即著意規劃成形的主題。此書的第一、二章在2007年以論文發表於期刊後,到2012年的整整七年間,筆者是完全沒有再涉足此題,部份原因是當時從某種角度來說,深感左翼佛教的義理研究難以為繼。而2012年後的再出發,是由於在研究方法上,找到新的突破口,從而調節了整個研究方向,改由多個相關但又不同的具體案例入手,從以學理先行,改為以實踐個案先行。此一轉折,恐怕需要歸功於在2012年前後,遇上多位泰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的學友。
故此2013-2017年間,個人在左翼佛教議題上,皆主要集中在泰國僧團,尤其教育改革、僧侶參與山林保育運動,及藉此投身農民維權和農村社區重建,這部份近日內將另成一冊,與本論形成對泰國案例相輔相成的討論。而眼前這冊以佛使和素叻為主軸的研究,則是借馬特‧皮斯多諾(Matteo Pistono)執筆的素叻傳記中譯本《暹羅獅吼》發行之機緣,筆者重讀在九零年代初首讀的素叻英文自傳《異議成就忠誠》(Loyalty Demands Dissent)在1998年發行的第二版。從而意識到有需要從相對宏觀的角度,將素叻所代表的左翼佛教類型的討論,帶進華文視野內,放在左翼佛教、上座部佛教、泰國社會,還是東南亞研究的知識脈絡中來作討論。
本書有關泰國的討論,有相當部份是整合了2013年1月和5月、2016年8月,及2018年11月四次泰國行程的田野所得,其中包括兩次在摩訶朱拉隆功僧伽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期間,與當地學人的多輪深入討論的議題。而馬來西亞篇章的內容,則反映了筆者2010年8月、2011年4月、2012年12月及2013年11月在馬吉隆坡、馬六甲、檳城、太平、柔佛等地四次田野所得。
本書第一、二兩章最早的初稿,是筆者博士論文第一章第一節頁16-23,完成於2003年。2006年10月參加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越南佛教與中國佛教」學術研討會期間,專研現代越南佛教改革史的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戴愛蓮(Elise DeVido)教授、越南黎孟達(Le Manh That)教授,還有越南兩位留學生,解賢法師和善心法師對本文迴響甚切,尤其釋善心贈送他專研現代越南佛教重大政-教事件的《佛教燃身思想略探:以一九六三年越南廣德和尚護法燃身為討論重點》(臺灣:圓光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予筆者。凡此皆促使筆者稍後對此章作大幅修訂,改寫後以〈左翼佛教(Engaged Buddhism):激進佛學、世俗公民社會與現代佛教的政治反省〉為題,2006年6月刊於臺灣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世界宗教學刊》第七期,頁1-42;同文的簡體中文版2010年重刊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學術》第二十六輯,頁150-184;簡體中文修訂版2010年重刊於復旦大學基督教研究中心《基督教學術》第七輯,頁229-272。本書第一、二兩章是在前述論文版本的基礎,作相當幅度修訂而成。
第三、四兩章以一較短的版本即將刊於臺灣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的學報《亞太研究論壇》。即將刊於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玄奘佛學研究》學報的〈從佛使比丘到素叻的泰國左翼佛教〉則包含了第五、六、七共三章部份環節,第七章原以〈近年馬來西亞南方漢傳佛教的公共介入(engagé):以官、民兩版國族主義的競爭為線索〉為題,刊於《臺灣宗教研究》13卷1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2014年12月),頁97-148。
上述已刊期刊或學報的多篇論文,在經過相當幅度的修訂、補充及整合後,最終成為讀書眼前此書。
2019年3月 泰國曼谷"
"作者序
致謝
本書得以出版,筆者首先非常感謝臺灣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昭慧法師的慷概支持,法師是在筆者提出出版可能性的詢問時,基本上是當場一口答應。其次,也特別感謝法界出版社傳法法師及其編輯團隊,筆者是在再三延誤交稿期限的情況下,恐怕是在最後一刻才將全稿完成交予傳法法師,這無疑為其團隊的編務工作帶來巨大壓力,非常感謝傳法法師及編輯團隊毫無怨言的辛勞付出,並為個人的延誤帶來的壓力與不便致歉與致謝。
這部書在構思與撰寫的不同階段,就當中的觀點,曾先後以不同方式,與素叻先生(Ajarn Sulak)、印...
目錄
"作者序 i
致謝 i
本書緣起 iv
目次
導論章 1
一、問題意識 1
二、研究的角度 6
三、章節安排的說明 9
第一章 中譯衡定:左翼佛教、入世佛教及公共介入 17
引 言 17
第一節 法文 engagé概念探討 18
第二節 Le bouddhisme engag:界說和枚舉 26
第三節 Le bouddhisme engag等詞的中譯 32
第四節 在地泰國:左翼佛教 42
第五節 比翼冤家:右翼佛教 49
小 結 要點與¬¬忌諱 55
第二章 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 59
引 言 59
第一節 左翼佛教的公共視野 60
一、無明的制度化 (Institutionalized Ignorance) 62
二、宇宙誌褪色 (De-cosmographized) 下的現世實踐 64
三、世俗公民社會的優先性 66
四、抵抗世俗版的新實體論 \ 國族主義 67
第二節 左翼佛教的宗教底蘊 69
一、宗教運動或社會運動? 70
二、精神解脫或政治解放? 72
三、傳統或現代? 77
四、新實體論的誘惑或除惑? 82
第三節 宗教的現代考驗:公民社會與公共性 89
一、基督教公共神學的啟發 90
二、左翼佛教的釋義楔機 95
結 論 對權勢說不 98
第三章 泰國左翼佛教開路者素叻‧司瓦拉:多身應化 101
引 言 101
第一節 1961:僧團教育改革的幕後推手 106
第二節 1962-1976:《社會科學評論》的思想啓蒙者 113
第三節 1960-1970年代:第三世界翻譯者 121
第四節 1976:十月逆流後的非暴力守護者 126
第五節 1970-1980年代:非政府組織奠基者 135
第六節 1990年代:入世佛教的跨國連網者 141
小 結 143
第四章 泰國左翼佛教開路者素叻‧司瓦拉:一生背反 147
引 言 147
第一節 背反一:褻瀆皇室地保皇 148
第二節 背反二:親美地反美 159
第三節 背反三:反共地左傾 162
第四節 背反四:與華歧異的知華論者 171
第五節 兩害取其輕? 174
第六節 善知識:異議成就忠誠 180
第七節 綜合評論 83
小 結 187
第五章 佛使「法的社會主義」:政治學式的解讀 195
引 言 195
第一節 佛使「法的社會主義」:基本觀點 197
第二節 佛使「法的社會主義」研究現狀回顧 212
第三節 佛使「法的社會主義」的政治解讀 219
小 結 對政治學解讀的商榷 230
第六章 佛使「法的社會主義」:農民道義經濟的重讀 233
引 言 233
第一節 sangkhom:政治或生命的共同體? 234
一、sangkhom:人類社會與眾生世間 235
二、sangkhom niyom:從政體論到目的論的社群概念 244
第二節 佛使「法的社會主義」農民道義經濟的重讀 247
第三節 被遺忘的佛使:僧侶與農村 257
一、被遺忘的佛使 258
二、農村社區重建:法輝法師案 263
三、農村社區重建:餘例 268
小 結 復原和伏筆 271
一、復原而非復古 272
二、從佛使到素叻的伏筆 275
第七章 善知識的忠誠:左翼佛教對法的社會主義之修剪 279
引 言 279
第一節 佛使的維谷:薄冰上的革新 280
一、僧團體制內思想革新者 281
二、阿毘達磨:知識對政權的抗衡 286
三、十二緣起:距王權以存心智 289
四、進退維谷還是左右逢源? 293
第二節 栽植菩提樹:師弟相續 298
第三節 修剪菩提樹:善知識的忠誠 308
一、法王或憲政? 310
二、復古或公民社會? 313
三、公共政治或個體道德? 319
小 結 325
第八章 馬來西亞佛教的公共介入 (engagéé):
在官、民兩版國族主義之間 327
引 言 327
第一節 多元佛教的馬來西亞:從容具到融具 329
第二節 馬佛青「公共介入」的近年案例 335
第三節 馬佛青「公共介入」的動力從何而來? 348
第四節 從民間的國族主義醒覺到佛教的公民意識 358
一、種族不平等的國策 360
二、國民一體感的政治心理逆轉 364
三、公民社會與族群的宗教政治 368
第五節 大馬佛教「公共介入」的沉澱? 372
一、從「公民社會」回應《馬佛研究》 373
二、特例或常例? 379
三、「公共介入」的固本 381
小 結 轉容器為模式 386
結論章 389
一、要點重溫 389
二、華人佛教的盲點 396
三、局限與展望 403
英文目錄及摘要 404
參考書目 415"
"作者序 i
致謝 i
本書緣起 iv
目次
導論章 1
一、問題意識 1
二、研究的角度 6
三、章節安排的說明 9
第一章 中譯衡定:左翼佛教、入世佛教及公共介入 17
引 言 17
第一節 法文 engagé概念探討 18
第二節 Le bouddhisme engag:界說和枚舉 26
第三節 Le bouddhisme engag等詞的中譯 32
第四節 在地泰國:左翼佛教 42
第五節 比翼冤家:右翼佛教 49
小 結 要點與¬¬忌諱 55
第二章 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 59
引 言 59
第一節 左翼佛教的公共視野 60
一、無明的制度化 (Institutionalized I...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