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當代政治無孔不入地滲透進日常生活的每個細微面向,陳建成勢必得尋求一種能夠反映當代情境的戲劇語言。他取材自核災倖存者、無差別殺人者、政治受難者真實語言的構劇策略召喚著班雅明的歷史天使:在被名為進步的風暴颳向他所背對的未知未來時,他試著拾起災難廢墟中埋藏的語言碎片。」──辜炳達(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副教授)
陳建成的創作核心圍繞著當代生命政治情境中個人與體制的關係,在描繪日常生活運作的同時,挖掘表象與各種意識形態的關聯,以戲劇作為中介空間,探索重新感知世界的可能。
本書收錄陳建成自2013年至2019年創作的劇本作品:〈日常之歌〉透過核災後的世界,探索個人與汙名化現象之間的關係;〈解〉循著隨機殺人犯在犯案前的軌跡,呈現個人如何在各種話語體系當中流轉;〈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寫下白色恐怖時代所產生的壓抑與遺忘,在解嚴之後,於不同世代的個人身上所產生的影響;〈解離〉則探索在極權之下,個人面對政治暴力時所產生的諸種情感與行動可能。不同於過去文學獎作品集及劇本農場劇作選中的版本,此次收錄的劇本為劇作家經過實際演出,推敲修改過後的最新版本。
作者簡介:
陳建成
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碩士,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戲劇博士。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同時為創劇團團長與編劇。劇本作品曾獲臺灣文學獎與臺北文學獎,已發表作品包含:〈日常之歌〉、〈解〉、〈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解離〉等。
章節試閱
〈解〉(節選)
第三場:留言板II
A:2008年日本秋葉原
C:201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
D:加藤智大
B:他是神
E:霍姆斯
D:還是垃圾
E:問題是我們的社會為什麼能製造出
C:2011年挪威烏托亞島
D:布列雷克
E:他比垃圾還不如
A:這樣的神經病
E:至少垃圾還可以回收
D: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智:人只要長得醜做什麼都會被否定幸福的人是不會懂的吧
F: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幸福的
智:幸福的人是社會的腫瘤長得醜的人只能跟長得醜的人作朋友好我知道了
D:我很幸福
智:甚至比你想像中的醜還要更醜都是我的錯
C:很多人也有生活上的困難為什麼他們
A:願意努力謹守道德的最後一條防線
D:最好的方式就是
A:治亂世用重典
E:讓死刑犯互相砍殺
智:又醜又矮又幼稚的我真悲哀都是我的錯
D:加藤智大駕駛卡車闖入秋葉原鬧區下車揮刀
B:他是神他的行為超越了善與惡
F:給予我們巨大的啟示
E:加藤智大在事發後不發一語直到警察來查問他他才說
D:說了什麼
B:他說「我累了」
F:對什麼東西累了
B:「我對人生累了」
D:他的年紀好像跟我差不多
E:我的年紀也跟他差不多但是我選擇努力
A:如果法官不判死刑
B:他是神
F:透過他我們開始跟自己對話
A:我就判司法死刑
B:給予我們勇氣
F:讓我們看清自己
B:你可以反擊
F:你不用繼續忍受下去
智:因為我很醜都是我的錯
D:到底是有多醜
智:我努力不夠人生失敗組都是我的錯
C:你這樣講話很有趣嗎
智:醜的人應該被判死刑真正的烏托邦應該是一個沒有醜人的地方
E:沒有人在跟你說話
智:醜的人連自言自語也不行好我知道了
A:每個人都有說話的自由
智:醜的人沒有說話的自由
E:自由也是有界線的
智:所以說長得醜也想要成為有用的人只能跑去牛郎店恐怖攻擊是吧
A:網管可以出來限制一下嗎
智:還是趁別人打電動打到一半的時候從他們的屁股抽掉錢包還是去騷擾在網咖裡一直放閃的情侶們
C:鬧板也不是這種鬧法
智:醜的人是社會的腫瘤比垃圾還不如我的醜男朋友們
D:限制發文權限
智:面對逆境要堅忍不拔一切才能順利除了交女朋友注定無法順利之外因為沒有好看的臉就沒有女朋友
E:要抱怨去別的地方
D:誰來限制他的發文權限
智:與其虛擲光陰不如另尋出路此乃醜男子們應該
E:版面好亂
智:奉為圭臬
D:支持限制發文
E:誰來叫他閉嘴
智:才是至上真理好我知道了
A:投票表決封鎖他發文的權限
C:我同意
D:同意
E:我也同意
第四場:小智家I
(母親與弟弟分別坐在桌子的兩側。)
母親:(唸出標準答案)選擇題的部分CCDBA ACDBA BBCCC ADDBC。(頓)「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充實學識與專業能力」──寫錯字了,從第一個字開始重寫。「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充實學識與專業能力固然重要,然而與人良好溝通」──又寫錯了,叫你照抄也會寫錯,重寫。
(母親手機響起,她接起手機。講手機的過程中小智拿著簡單的行李穿過舞臺走到角落,母親對他視若無睹。)
母親:放心,這次你們挑進來的都很好,光是氣勢就比另一家好很多。他們帶來的是什麼東西啊?人沒有人樣,篩選根本有問題。(頓)你說有人上班第一天就莫名其妙跪在經理前面,都多大了還要別人心理輔導嗎?當然是直接說明天就不要看到他啊還用說嗎?(頓)怎麼會這種事情還要我出面,好,我知道了。(頓)不會不會,我也還有事情要處理。
(母親掛上手機。弟弟開始用筆敲擊桌面。)
母親:在考卷上塗塗改改只會給閱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你要好好抄,然後想想看為什麼自己寫不出這種作文──
(弟弟無視母親說話,持續用筆敲擊桌面。母親試圖制止弟弟,抓住弟弟的手,弟弟掙脫之後高舉筆尖看似要刺向母親,但母親不為所動。)
母親:我有事要去公司一趟,在我回來之前給我一字不漏地抄完。
(母親離場。弟弟放下手中的筆。)
弟弟:你要去哪裡?
小智:作文那種東西很簡單,你比我聰明那麼多,所以你不用擔心,你會順利取代我的。
弟弟:你有跟媽說你要去哪裡嗎?
小智:不過以後吃飯的時候你要吃快一點,沒有我當最後一個,小心你的飯菜被她撒到地上去。
(沉默。)
弟弟:你什麼時候會回來?
小智:回來哪裡?
弟弟:家裡。
(沉默。)
小智:你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們暑假一起出去的事嗎?什麼時候要去哪裡,都是她在決定,那個時候甚至連照相的地方都安排好了。(頓)有一張我們的照片,你在裡面笑得很天真,我卻一點表情也沒有。不知道為什麼會想起那個時候,其實我很羨慕你可以有那種笑容。(頓)雖然說我們都是媽的複製品,但是在那個時候她應該就已經很清楚,哪一個作品會失敗,哪一個作品會成功。
(小智離場。)
第五場:自我提升工作坊I‧模擬面試
顧問:「你為什麼不喜歡之前的工作?」、「你不喜歡你之前老闆的哪一點?」、「你的缺點是什麼?」在之前的工作坊裡頭,我已經說過面試的時候保持正向是最重要的準則,但是常常你就是會遇到這類負面又tricky的問題,所以我們現在要來練習面對這種問題的時候該怎麼回答。(對小玲)來說說看,妳自己認為自己的缺點是什麼?
小玲:……我沒有缺點。(頓)我沒有明顯的缺點。
顧問:這一聽很顯然就是在說謊而且迴避問題。(對男子)來,你自己認為自己的缺點是什麼?
男子:我之前的同事都說我太熱愛我的工作了,我總是提早上班,又比別人晚下班,我想太熱愛工作就是我的缺點。
顧問:陳腔濫調!這種回答我都不知道聽過多少次了。(對女子)來,換妳。妳自己認為自己的缺點是什麼?
女子:我在之前公司工作的時候,我有一個缺點就是在presentation方面,並不是說我presentation做得不好,但就是缺少一種專業感,所以我去找了一位我很欣賞的前輩,請教他是否有訣竅可以學習,幸好這位前輩人很好,告訴我一些竅門,在我練習之後,果然我的presentation的技巧就變好了。
顧問:非常好。你們注意到了嗎?即使是面對負面的問題,還是要用正面的方式來回答,有缺點本身並不是缺點,重點是你意識到缺點並且加以克服。好,接下來我們要練習的是講出自己的優點,千萬不要以為這個就比較簡單。(對小玲)如果面試官問妳:「說說妳的優點」,妳該怎麼回答?
小玲:我很努力工作。(頓)我很會應對顧客。(頓)我很會情緒管理。
顧問:都妳在說。(對女子)來,說說看妳的優點。
女子:之前的經理都說我應對顧客應對得很好,特別是把產品知識連結到顧客服務這方面。
顧問:不錯。但是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有點平,可以再練習。(對男子)來,換你。
男子:我的前主管常說我做事很有效率,之前的公司有舉辦「最好的合作夥伴」投票活動,感謝我的同事讓我得到票選第一。另外,顧客滿意度上,我也常常得到優良的評比──
顧問:之類的blahblahblah。(頓)我不是說你說得不好,正好相反,你說得很好。沒錯,就是這樣,不要用「我」開頭來回答這種問題,你的優點自己說不準,這個時候你一定要用第三者的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你是誰不重要,別人眼中的你才重要。好,那我們來做最後一個練習,應該也是最簡單的一個,那就是通常在面試結束前,面試官都會加一句:「最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雖然這聽起來就是一個禮貌性的問題,不過也不能隨便回答。(對男子)好,從你開始。最後,你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
男子:在今天面試結束之後,還有其他應徵上的流程嗎?
顧問:好,可以。(對女子)最後,妳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
女子:我想知道在多久之後會接到結果通知?會用電話,或者是用email通知呢?
顧問:好,很好。(對小玲)最後,妳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
小玲:那妳可以說說看妳的優點是什麼嗎?妳會是一個好上司嗎?還有,妳的員工管理風格是什麼?另外──
顧問:如果妳這麼說的話,那我想面試官會說:「謝謝妳今天來面談,但是,我想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建設性的交流。如果我們公司錄取妳的話,我想我們可以就這方面進行非正式的討論,謝謝。」
〈解〉(節選)
第三場:留言板II
A:2008年日本秋葉原
C:201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
D:加藤智大
B:他是神
E:霍姆斯
D:還是垃圾
E:問題是我們的社會為什麼能製造出
C:2011年挪威烏托亞島
D:布列雷克
E:他比垃圾還不如
A:這樣的神經病
E:至少垃圾還可以回收
D:殺人償命天經地義
智:人只要長得醜做什麼都會被否定幸福的人是不會懂的吧
F: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幸福的
智:幸福的人是社會的腫瘤長得醜的人只能跟長得醜的人作朋友好我知道了
D:我很幸福
智:甚至比你想像中的醜還要更醜都是我的錯...
作者序
〈自序 以戲劇重新感知世界〉
這本劇本集收錄了我在2013年至2019年之間書寫的劇本:〈日常之歌〉、〈解〉、〈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與〈解離〉。這些劇本都曾收錄在文學獎作品集以及劇本農場劇本選當中,出版之後,這些劇本也都曾實際演出,而無論是在排練過程當中,或是到演出過後,我都會對劇本持續審視並加以修改,因此,此次收錄的劇本內容會與之前出版過的內容有所差異,是經過排練與演出的過程修改而成的最新版本。
〈日常之歌〉完成於2013年底,創作源起於2011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與福島核災事故之後,我所看見的相關新聞。引起我關注的新聞是「福島差別」現象,也就是在災後,到日本其他地方生活的福島人遭受歧視的現象,而這樣的歧視也影響了受歧視者的學業、工作與婚姻等。寫作當初,是讀到某則新聞中記載了一名女子因為核災與歧視而與未婚夫終止結婚計畫,不知為何,相較於宏觀的報導,這樣的新聞卻給我更深刻的印象,也成為〈日常之歌〉內容的原型。在劇本的書寫階段,我讓自己放慢與放大對於日常細節的感知,重新關注那些習以為常的細節,並思考那些細節,或者細節與細節之間的空白,所反映出來的生命樣態,並以此回應我自己所設想的「後災難」的命題。
〈解〉則是從2013年開始構思,恰好2013年下半年受到阮劇團的邀請,加入了王友輝老師主持的「劇本農場」計畫,於是在計畫期間發展劇本,並在2014年9月完成。劇本的最初發想,是來自2012年發生在臺南的曾文欽隨機殺人案,在閱讀新聞時,讓我注意到的細節是犯案者的年紀與我相仿,因此讓我產生各種聯想,也促使我想進一步理解隨機殺人的現象。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讀到發生在2008年日本秋葉原的隨機殺人事件,犯案者加藤智大不僅就此事件寫下了自己的看法,也有書籍記錄下了加藤智大的人生軌跡,在閱讀相關資料試圖理解此事件時,我並未帶著任何預設想法,因此,創作本身更像是一種探索未知的過程。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語言」對犯案者的意義,以及各種語言所折射出的社會經濟結構乃至個人欲望,也因此〈解〉的構劇邏輯便是圍繞著「語言」如何被使用而展開。換言之,這個劇本並不企圖去對何以產生隨機殺人現象給出完整解答,而是透過對於個案的凝視,與我未曾想像過的世界觀相遇,繼而以戲劇的形式呈現。
〈在世紀末不可能完成的事〉的構思與部分寫作,於2014至2017年在英國進行博士研究時進行,因為部分資料須在臺灣確認,劇本於2017下半年回到臺灣之後完稿。2014年赴英前的三一八學運,讓我開始意識與反思許多過去未曾想過的事物,這樣的意識與反思作為一種過程,就成為〈在世紀末不可能完成的事〉此一劇本在結構與時空設定上的起點。儘管此一劇本可以連結到「白色恐怖」,但是劇本並不企圖去再現特定事件,而是從身處二十世紀末的年輕情侶出發,去書寫歷史的遺忘與壓抑,以及遺忘與壓抑之物如何在意想不到的時間點復返回日常。這樣的感知結構與方式,既是當時的我感知歷史的方式,也同時為此劇本的結構。
〈解離〉也是在英國留學期間發想,2016年受到新疆集中營新聞報導的觸發,開始了解政治暴力的相關資訊,作品則完成於2019年。同年,香港發生了反送中運動,劇本中並沒有太多對此運動的直接指涉,但是當時出現的「今日香港,明日臺灣」此一說法,卻與我在構思此劇本所設想的時空情感邏輯類似。我自覺並無法去直接書寫遠方所發生的事物,因此,劇本中把極權想像與當代臺北並置,讓劇中人物擺盪在現實的此時此地與想像的彼時他方之間,雖然單一的「現實」更難捕捉,但是卻彷彿開啟了多重的中介通道,讓詮釋的可能性更加開放。換言之,此劇本並非關於單一事件,而是描繪政治暴力下的情感樣貌、自我與他人關係的裂解與重塑,乃至行動的可能。
法國劇場學者費哈(Josette Féral)曾經把「劇場性」(theatricality)定義為「一種將觀看者與被觀看之人或物連結起來的感知動力結果」:透過觀看,觀看者創造了一個屬於觀看的另類空間,不再受限於日常規律的宰制,在此空間當中,銘刻著觀看者的感知內容。儘管費哈所企圖定義的是劇場性,而不涉及劇場文本,但是,順著費哈的說法,讓我聯想到,我作為劇場文本的創作者,也是對於現實的觀看者,並將此「銘刻著觀看者的感知內容的空間」轉為文本空間,此一空間是此時此地與彼時他方的交會中介之地,也是劇本文本潛在的構成邏輯。若改寫費哈對於劇場性的定義,則可以說,劇本的文本性(textuality)可能是一種「將書寫者與被書寫者連結起來的感知動力結果」,儘管劇本是一種結果,但更重要的是連結與感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各種現實、想像、觀點、感覺等異質碎片,透過一種感知結構進行集結,讓碎片之間彼此透過統整、拼貼、矛盾、取消、重複、改寫等方式產生關係,而這正也是「感知動力」的運作所在。
感知動力的運作是一個過程,回想這四個劇本的創作狀態,我在書寫之初並不知道我要寫些什麼,而是保持一種懸置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去理解各種片段與細節的內涵與狀態,持續保持距離去審視自己的覺察方式,並進行判斷,透過戲劇作為中介空間,重新感知世界。
〈自序 以戲劇重新感知世界〉
這本劇本集收錄了我在2013年至2019年之間書寫的劇本:〈日常之歌〉、〈解〉、〈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與〈解離〉。這些劇本都曾收錄在文學獎作品集以及劇本農場劇本選當中,出版之後,這些劇本也都曾實際演出,而無論是在排練過程當中,或是到演出過後,我都會對劇本持續審視並加以修改,因此,此次收錄的劇本內容會與之前出版過的內容有所差異,是經過排練與演出的過程修改而成的最新版本。
〈日常之歌〉完成於2013年底,創作源起於2011年日本三一一大地震與福島核災事故之後,我所看見的相...
目錄
自序 以戲劇重新感知世界
日常之歌
解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解離
評論 從真實碎片中閃現的構劇政治/辜炳達
自序 以戲劇重新感知世界
日常之歌
解
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解離
評論 從真實碎片中閃現的構劇政治/辜炳達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