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人是理性的?跟著哲學家的思路,
找出自己戀愛、校園、人生、心理、社會的不理性之處,
看清事物的荒謬本質!本書不談深奧的哲學理論,只以最常見的生活案例,分析每個問題背後的理性邏輯。
例如──
◎A向B提分手,這是誰造成的?
→誰造成對方不滿意戀愛關係,就是誰導致分手的。
◎一個人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嗎?
→如果一個人不可能愛上兩人,那又如何真能劈腿呢?
◎學習態度佔成績的百分之三十合理嗎?
→成績應該只代表學習成果的好壞,與學習態度無關。
◎堅持到底,就會成功?
→這等於將「成功」定義為「堅持到最後」,變成「堅持到成功就會成功」的循環定義,沒有成功是因為沒有堅持到最後。這雖然沒有錯,但只是一句廢話。
◎為什麼人們喜歡批評別人?
→這裡牽涉到一個認知上的自然推理:「批評別人暗示著自己比較好,讚美別人暗示著自己比人差。」在這樣的認知作用下,許多人自然比較喜歡批評而較少讚美了。
◎如何評估一位政治人物?
→一個有能力的政治人物,在於能夠找出一個好的對策,順利解決一個難解的問題;或是創新一個好的措施。而非僅憑感覺、無實質意義的「良好形象」。
◎依法辦理真的好嗎?
→當法律的執行會導致更糟糕的局面時,是否仍然要執行?
這些都是你常想的問題,也都是你常想錯的問題!
運用邏輯思考的判斷能力,發現思考的盲點!
原書名:《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哲學家告訴你關於戀愛、校園、人生、心理、社會的大哉問》
作者簡介:
冀劍制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現任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兼佛教學院院長,講授批判性思考、邏輯、心靈哲學、科學哲學以及佛學與哲學的對話等課程。喜好哲學實踐,身體力行體證各種生命理論,將哲學視為生命道路的引導者,致力推廣哲學至各年齡層。著有《哲學家的學佛筆記》《海賊王的哲學課【暢銷新版】》等書。
「冀劍制的哲思筆記」:www.facebook.com/chinotebook/
相關著作:
《用故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素養》《用故事教孩子邏輯思考力》
《緣起性空通往一切美好》《未經檢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教室裡有一頭大象》《青春超哲學》
章節試閱
【內文一】
3-4 堅持到底是對的嗎?
「一旦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安西教練對三井這麼說。於是,被激勵的三井奮戰到最後一刻,反敗為勝。
問題
「堅持到底,就會成功。」這句話應該沒錯吧?
哲學思考
多年前,日本漫畫《灌籃高手》感動了許多人。這是一群高中籃球員奮戰不懈的故事。即使在落後很多的情況下,即使敵方實力強大,即使受了傷,「絕不放棄!」在這種信念帶領下,他們擊敗許多強敵。
「堅持到底,就會成功。」
這句話是很多人的座右銘,尤其當我們正在與一波接著一波的困難搏鬥時,挫折不斷削弱我們的意志,這種堅強的信念便是持續下去的動力。歷史上有許多在不斷失敗後成功的真實案例,這些故事讓我們更加相信這個座右銘,並且激發持續努力的決心。
國父在革命成功之前,歷經十次失敗,但仍舊努力不懈,迎來最後的成功。美國職籃球星林書豪也曾在不受重用、屢被球隊放棄的情況下,在2012年等到一次機會證明了自己,而在全世界暴紅。許多成功的商人、著名的影視明星,也常常有著辛酸的奮鬥史。而許多大學老師們也用自己求學的例子來鼓勵學生,尤其出國留學者,在語言、環境、經濟問題、高標準、高競爭、風俗不同等各種艱辛與挫折中,持續努力,最後終於拿到學位而回國任教。這許多的事蹟,都可以做為我們的借鏡。尤其當我們正處於逆境中,想像持續的努力將可以獲得成功,這會強化我們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然而,堅持到底真的一定會成功嗎?
當然不是,我們可以舉出更多堅持到底卻又失敗的例子。但這時或許有人會反駁說,「那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堅持到最後。」這個說法就等於把「成功」定義成「堅持到最後」,而尚未成功時就等於還沒有到最後,這樣的定義會變成一個循環定義,這個說法就會變成「堅持到成功就一定會成功。」雖然這個說法一定是對的,但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廢話。
那麼,我們放棄這種定義,認清一個事實:「當一個人決定要做一件事,遭受了許多阻礙,雖然這個人繼續不斷的努力,但最後還是失敗。」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不僅是存在而已,甚至還是多數。歷史上有多少人像國父一樣進行革命,企圖推翻腐敗的政府?書本上看到的大多是成功的例子,因為成功者受人矚目,但默默無名的失敗者卻可能有成千上萬,只不過歷史容不下他們的名字。在美國有多少人像林書豪一般做著美國職籃明星夢?但最後無論如何堅持都以失敗收場的人又有多少?那些創業失敗的、闖蕩演藝圈失敗的、出國念書沒拿到學位的,這些人都不夠努力嗎?不夠堅持嗎?但是,最後還是不能成功。這些人的數量不知是成功者的多少倍。
論證
1. 在歷史上,失敗者雖是成功者的許多倍,但失敗者比較不會被寫入歷史,就算被寫入也通常比較不會被重視,因此,當我們讀歷史時,大多會讀到成功者的故事。
2. 在日常生活中,成功者喜歡跟人說,失敗者通常不願意讓人知道。報章媒體也喜歡報導成功者的故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比較容易聽到成功者的事蹟。
3. 所以,在社會上,無論念書、觀看報導、或甚至與人談話,即使失敗者比成功者多很多,我們還是比較容易聽到成功的事蹟。這誤導我們以為「成功很容易」的假象,以為「只要努力與堅持就會成功」。
除了努力堅持之外,成功所需要的因素很多。努力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甚至還不見得是必要條件。或許,我們可以說它是重要條件,若不努力與堅持,成功的機會很低。但是,不要被座右銘沖昏了頭,因為,努力堅持未必會成功。
然而,有人或許會反駁說,座右銘的功用並不是要告訴我們真相,而是給我們信心,給我們額外的力量去突破困難。當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時,比較容易克服連續襲來的挫折,而走向成功。
是的,這的確是座右銘該有的功用。但是,這樣的功用有時會導致不良後果。有些人明明不適合做某些事情,為了夢想,還是努力去做,這樣的人遇到的挫折會更多,而一旦努力堅持之後出現了奇蹟,故事會更動人。但是,奇蹟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一個人的成功若必須期待奇蹟的發生,那麼,最後把整個人生輸掉的機會更高。在挫折中,除了需要繼續努力的精神之外,我們還需要理性的評估,是否是該放棄的時候了。
放棄夢想,其實需要更大的勇氣。
愈早放棄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夢想,就愈有機會去追尋另外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目標。但重點在於,我們如何判斷何時該放棄,又何時該堅持?
國父願意用一生的失敗來賭上一個奇蹟的成功,在這種意志與信念下,他可以賭。林書豪早已證明自己實力夠強,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被重用的機會,那麼,他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我在念研究所時,某一次的課堂上,有位老師把一個學生的想法批評得一文不值。下課後,我私底下對這位老師說,「批評這麼嚴厲不太好,會讓學生沒有自信。」結果老師卻回答說:「認識自己很重要,如果認為自己不適合繼續念書就不要繼續念了。」當時我很不以為然,老師不是都應該鼓勵學生嗎?哪有叫人家放棄的。後來,我發現,提早認清自己是否適合追求某個目標,原來真的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是靠努力與毅力就可以達成的。追逐錯誤的夢想將可能蹧蹋一個人非常重要的黃金歲月。而這樣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
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夢想,在理性評估後,認為自己適合走這條路,那麼,相信這個座右銘:「堅持到底,你一定會成功。」但是,在此之前,不要盲目的相信努力與毅力可以創造奇蹟。或者,當我們遇到難以突破的困難時,也思考一下,這是不是一個該放棄的時候了?讓理智來決定,不要讓削弱的意志來左右你的判斷。挫折感可能會讓人太早放棄一個夢想。
當然,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短期目標,就像《灌籃高手》中的一場比賽、或是一段高中社團生活,那就全力以赴吧!即使最後失敗了,至少曾經努力過,也能無怨無悔。但如果想做的事情,需要耗費整個青春歲月,那麼,何不好好做個更理智的選擇呢?若你的夢想是值得用一生去賭的,那就賭上你的一生去創造奇蹟吧!人類社會總需要有這種動人的故事流傳。
小結
如何認清自己是否繼續堅持夢想,或是何時該放棄了呢?
通常在努力過程中的人是很難做這種判斷的。當自己感到懷疑時,最好的方法是請教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
「老師,我適合走學術路線去攻讀博士學位嗎?」
「師父,我適合練九九神功嗎?」
專家通常會給你一些很有用的意見,再依據這些意見來做自我評估。
傳說中,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在學生時代曾經很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念哲學,於是他去請教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羅素要他利用假期寫些東西來讓他判斷。假期過後,他寫下一些想法給羅素。據說,羅素只看了第一句就回答說,「你非常適合念哲學」。依據這個傳說,許多人猜測這一句話應該就是維根斯坦所出版的第一本書中的第一個命題,「世界就是所有事實的總和。」這句話的確有這樣的資格,因為,有別於人們通常認為的「世界就是一切物質(東西)的總和」,它開啟了另一種看世界的眼光。
【內文二】
5-3 如何評估一位政治人物?(節錄)
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姐妹們,大家好!這將是一個新的開始,拿起你手上的選票,做一個正確的選擇。明天將會充滿新的希望,一切改革都將開始,遠離腐敗,朝向光明。選擇我來為大家服務,就是選擇幸福。拜託!拜託!
問題
這位市長做了好多建設,辦了好多大活動,真是了不起的市長!
哲學思考
社會的進步是由社會上所有成員努力推動的,無論是經濟、文化、教育或是心靈等層面。每當總統選舉的時候,廣告就會出現像是「臺灣新希望」等字眼,好像如果這個人選不上,臺灣就沒有未來了。或是誇耀政績的連任者,好像經濟成長都是他的功勞一般。然而,在一個社會中,雖然領導人在破壞上或許游刃有餘,但想要成就好事,政治人物的影響力是相當有限的,尤其民主政治的環境更是如此。為什麼呢?
若以馬車來比喻,我們通常以為一個領導人就是推動馬車前進的手,帶領大家前往新的希望。但實際上,一個社會同時有許多輛馬車,領導人不過是一個比較大的馬車頭而已,每個社會都有一大堆馬車在前進,方向都不太一樣。
如果一個社會只有一輛馬車,那麼,只要領導人登高一呼,「從明天開始大家都不要再偷竊、搶劫、暴力、怒罵;大家互相問候、互相幫助、互相微笑。」那麼,明天一開始,美好社會的美夢就實現了。
當然,這樣的美夢遙遙無期。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有其私心。因此,任何政策都會有阻力,愈是符合正義的政策,就會傷害到許多已經透過不正義而得利的強力馬車,因此所遭遇的阻力就愈大。若沒有事先思考一個巧妙的謀略,應付這些反彈的大馬車頭,往往事情會愈弄愈糟。所以,有的時候,一個領導人什麼都不做反而好過有一大堆理想卻用錯方法。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在一個獨裁政權中,領導人的馬車是一個超級巨大的力量,我們期待出現一位明君,那麼,社會將會緩慢向上。但如果出現一位昏君,社會可以迅速崩解。而在民主社會中,領導人的力量相對較弱,但好的是,我們不用「期待」,而是可以「挑選」。但問題是,怎麼選?我們如何評估一位好的政治人物呢?
……
一個有能力的政治人物,在於能夠找出一個好的對策,順利解決一個難解的問題;或是創新一個好的措施。舉例來說,大約十多年前,臺灣人民騎機車大多不戴安全帽,無論政府怎麼宣導都沒用。後來,全國大取締,一個月後,幾乎所有人都戴上了安全帽。直到現在,即使很少有取締,大家已經習慣戴安全帽上路。這個措施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不知減少多少破碎家庭。而且在強力取締之前,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宣傳預告,所以引發的民怨不大。這是一個很好的政績。
捷運建好之前,臺北的交通是一片混亂,每一個新市長上任都誇口要把交通整頓好,甚至到了幾乎所有在臺北市騎車與開車的人都被開過罰單的紀錄,但惹了一堆民怨之後交通還是一樣亂。做了還不如不做。因為,這個方法的背後預設交通混亂的主因是大家不遵守交通規則,但實際上不是,而是車輛實在多到道路無法負荷。弄對問題關鍵就思考對策,後來想出了「公車專用道」。剛開始,民怨沸騰,因為原本的交通已經夠亂了,再把不夠用的道路劃分成公車專用道,這不是擺明要把用路人逼入地獄嗎?但領導人不管民怨,鐵了心腸做到底。這就是行政的魄力。這個魄力讓政策不走回頭路,直到效果出現。當用路人發現自行開車猶如地獄,但搭乘公車卻暢通無阻時,紛紛改乘大眾交通工具。路上的車就這樣少了,問題也解決了。這就是政績。
另外,其他像是大家都沒想到的把無用的公園圍牆打掉來美化市容;或是創新辦理一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像是童玩節;或是做一些有價值的創新建設,像是傳統藝術中心等等,這些都是政績。
當我們要評估一個候選人時,如果他曾經有過行政經驗,那麼,我們就可以問,他的政績究竟是什麼?談到政績,臺灣人民總是喜歡看這個人是否有「很多建設」,這個誤導不知從何時開始的。基本上,建設是不能當政績的,因為建設又不是花他的錢,為什麼算是他的政績呢?除非這個建設所造成的各種效用很特別,或是能夠解決一些難解的問題,否則,愈多建設搞不好愈多回扣,臺灣有一大堆花了大錢卻沒有任何實質價值的建設,不知當時是在什麼構思之下決定的。而且好像也沒人需要為這些敗筆負責。
然而,上面舉出了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績,請問讀者,你們是否知道這些政績是由何人在主使的?我猜想,除非你是親身經歷這些政績的受惠人,否則,大多都不會知道。那麼,那些浪費人民納稅錢的蚊子館又是由誰主張蓋的?有哪些議員支持或是反對?我們通通不知道!這是臺灣民主政治的一個悲哀。我們在選舉時,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被選擇的人究竟做過什麼,然而,多數民眾也還是高高興興、很有主見的執行了他們的選舉權。
我們不知道這些候選人有過什麼政績;不知道這些候選人有什麼好的對策要面對未來,可以達成他誇下的海口;我們不知道民意代表過去支持過哪些法案、反對過哪些法案,以及他在民意機構的表現如何。這些最重要的,用以評估一個政治人物的資料,我們通通都沒有,然後我們還可以繼續針對民主政治的運作引以為傲。這豈不令人感到可笑嗎?
一個有為的政治家、一個有能力、有理想的領導人,必須面對這一個很根本的問題。制度的改變可以讓這些資料全部透明化;政策的實行可以讓民眾了解該如何選擇最理想的候選人。但是,這個改革所要面對的,是非常強大的敵人,這些敵人就是不希望我們用這些方式來評估政治人物的人。而這些人就是我們選出來讓他們決定要不要做這些改變的人。所以,結局顯而易見,改革是遙遙無期的。
小結
政府可以做什麼呢?首先可以設一個網站,針對每一個民意代表(包括議員、立委等)整理出其相關資料,像是出席記錄、支持與反對的法案與建設、甚至主要的質詢內容(現有的立法院公報缺乏讓一般民眾閱讀的興趣,也就無法達到監督的功能)。並且設立一個頻道在各縣市直播該地區議會的開會實況,以及另一個頻道在全國直播立法院的開會實況。這樣民意代表才真正能對人民負責(而不是像現在對黨負責),人民也才真正能監督他們選出的民意代表。先做到這點再來以民主為傲吧!
【內文一】
3-4 堅持到底是對的嗎?
「一旦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安西教練對三井這麼說。於是,被激勵的三井奮戰到最後一刻,反敗為勝。
問題
「堅持到底,就會成功。」這句話應該沒錯吧?
哲學思考
多年前,日本漫畫《灌籃高手》感動了許多人。這是一群高中籃球員奮戰不懈的故事。即使在落後很多的情況下,即使敵方實力強大,即使受了傷,「絕不放棄!」在這種信念帶領下,他們擊敗許多強敵。
「堅持到底,就會成功。」
這句話是很多人的座右銘,尤其當我們正在與一波接著一波的困難搏鬥時,挫折不斷削弱我們的意...
作者序
新版序
邁向成熟思路的過程――哲學發現思考盲點
很高興這本書要出新版了。從初版至今,剛好過了十年。在這十年間,對我來說,有了很多轉變。最大的轉變大概就是我不再是一名「哲學系老師」。
少子化問題淹沒了許多大學哲學系。從佛光大學與南華大學的哲學系停招後,華梵大學哲學系也終於在上個學年度結束後劃下句點。我則轉到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繼續我的教學工作。當然,還是一樣教哲學,還是一位哲學老師,只不過不是哲學系的老師,而我所教的哲學,也從過去以大學部學生為主的邏輯學與英美哲學,轉變成以研究所為主的比較哲學、東方思想、以及人生哲學。
對大多數老師來說,這應該是一件很辛苦的轉型。尤其對於那種擁有萬年筆記的老師來說,感覺上是一切重新來過,所有課程必須全部重新規劃。然而,對我而言,其實差異不大。因為多年來,就算上一樣的課,我也一直不斷翻新課程內容,不斷思索究竟該教些什麼?怎麼教?雖然這是一件苦差事,但甘之如飴。
所以,非常高興在我個人十年的成長之後,還有機會重新檢視這本書裡所談到的各種話題,並且好好修改。尤其可以把之前說得不夠清楚的,重新用一種更令人滿意、更有說服力的方式,協助學子們一起探索。
這本書,針對四十個問題提出反思,這些都是我認為平常人們容易想錯的問題。希望我的思路,可以提供給不同觀點的人參考,如果因此而改變想法,那很好,無論未來是否還會再改變,這絕對是讓思路邁向成熟過程的成長。如果不同意我的觀點,也沒關係,當作是在學習哲學思考。
哲學思考,通常並沒有辦法達成絕對正確的目標,只能盡可能找到最合理的答案。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想法比較合理,建議不妨找個第三者討論,看看能否說服對方,就當作是一種論理的練習。如果不行,或許可以再思考看看,自己在論理表達上是否有什麼問題,或是思路是否陷入什麼盲點?如果能發現自己的思考盲點,那是思維能力的極大進步。所以,無論在內容上是否能夠提供幫助,至少希望這本書在哲學思考層面,可以為讀者帶來益處。
2023年1月,於華梵大學薈萃樓
新版序
邁向成熟思路的過程――哲學發現思考盲點
很高興這本書要出新版了。從初版至今,剛好過了十年。在這十年間,對我來說,有了很多轉變。最大的轉變大概就是我不再是一名「哲學系老師」。
少子化問題淹沒了許多大學哲學系。從佛光大學與南華大學的哲學系停招後,華梵大學哲學系也終於在上個學年度結束後劃下句點。我則轉到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繼續我的教學工作。當然,還是一樣教哲學,還是一位哲學老師,只不過不是哲學系的老師,而我所教的哲學,也從過去以大學部學生為主的邏輯學與英美哲學,轉變成以研究所為主的比較哲學、...
目錄
新版序 邁向成熟思路的過程――哲學發現思考盲點
初版自序 讓我們一起看清事物的荒謬本質
一 戀愛篇
1-1 分手是誰的錯?
1-2 愛我就要愛我的全部,不然就不是真愛?
1-3 一個人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嗎?
1-4 對待愛情應該要忠誠嗎?
1-5 我這樣對他,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1-6 罵最後兩句的,一定是女人嗎?
1-7 男女相處出問題是因為個性不合嗎?
1-8 戀愛有秘訣嗎?
二 校園篇
2-1 老師可以為了學生的未來放個水嗎?
2-2 為求高分討好老師有錯嗎?
2-3 老師可以隨時改變訂下的規則嗎?
2-4 學習態度佔30%合理嗎?
2-5 作業借同學抄,是善還是惡?
2-6 別人的成績跟我有關係嗎?
2-7 學生打工是笨蛋還是聰明?
2-8 如何選擇與經營學生生涯?
三 人生篇
3-1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樂嗎?
3-2 宗教信仰是一件蠢事嗎?
3-3 遇到困難真歹命嗎?
3-4 堅持到底是對的嗎?
3-5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3-6 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嗎?
3-7 最夢幻的工作是什麼?
3-8 我們應該追求什麼樣的人生?
四 心理篇
4-1 我們應該譴責犯錯的人嗎?
4-2 為什麼人們喜歡批評別人?
4-3 誰能擺脫自我中心的思考?
4-4 是自利還是正義?
4-5 沉迷於線上遊戲是因為好玩嗎?
4-6 上癮者是自作自受嗎?
4-7 如何認識自己?(1)
4-8 如何認識自己?(2)
五 社會篇
5-1 何謂正義?殺一救五是否符合正義?
5-2 權力應該如何使用?
5-3 如何評估一位政治人物?
5-4 道德勇氣真的是件好事嗎?
5-5 依法辦理真的好嗎?
5-6 人肉搜索是好事嗎?
5-7 媳婦應該關心公婆嗎?
5-8 我們期待什麼樣的社會?
新版序 邁向成熟思路的過程――哲學發現思考盲點
初版自序 讓我們一起看清事物的荒謬本質
一 戀愛篇
1-1 分手是誰的錯?
1-2 愛我就要愛我的全部,不然就不是真愛?
1-3 一個人可以同時愛上兩個人嗎?
1-4 對待愛情應該要忠誠嗎?
1-5 我這樣對他,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1-6 罵最後兩句的,一定是女人嗎?
1-7 男女相處出問題是因為個性不合嗎?
1-8 戀愛有秘訣嗎?
二 校園篇
2-1 老師可以為了學生的未來放個水嗎?
2-2 為求高分討好老師有錯嗎?
2-3 老師可以隨時改變訂下的規則嗎?
2-4 學習態度佔30...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