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流轉,春已老。漂泊或許歸來,親愛或許不在。唯有對澎湖的愛,沒有離去。
◎文學是苦難的花朵,以清麗優雅的散文,執著地寫著澎湖山,說著這片大海邊。
◎嶼人的DNA,是海在等待候鳥飛回,是雲影流光穿越相見時,你已應允那來日的再啟程。
◎書中您看到的每一位我生命中的親愛,穿越了思念,他們的愛與善良,沃養了我的生命。
我的島嶼沒有笛鳴嗚嗚,
只有如低音喇叭的大船離港,
吼吼呼呼。
風起了,不必常綠,不必工整,
就站成你要的樣子,
因為,記憶的佔據,已無關美麗。
澎湖群島是一灣深海上的火山成岩。隨意走著就到了堤岸港邊,但閒來游泳戲水不屬於島居日常。
因為島嶼人孜孜勤奮,靠海務農,長達半年的季風呼嘯,鹽煙漫天,浸漬所有的器物與生命。另半年是燠熱烈暑,繁花綠樹皆不敵。
想賞景野趣,遊走島嶼之外,見識台灣本島的地景地貌,雖是只隔著一片海,一種具體的舟車接駁擔憂,無形的身心緊張勞頓。
長居島嶼的人,總怕迷路,怕被騙的自己嚇自己。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535.pdf
作者簡介:
曾慧芳
1966年秋天,生於澎湖。1988年畢業於淡江大學。曾任教七美國中、湖西國中、文光國中、馬公國中。2022年,卸下教職。
寫下第一篇文字《煎熱》,第一個人物《保叔》,周遭的人與事,竟是如此的鮮明細膩。更多的念想,更深的鑿刻,是關於困苦的海邊人,島嶼兒時,以及為師後,帶著的少男少女。每天我堅持一些價值,他們退讓一點自己,我們傻愛彼此三年。終於,他們光彩煥發的畢業了。我開始想念他們,也覺得自己老了。那天起,我認真寫字,慢慢讀書,靜靜看海。
章節試閱
拿斧頭的媽媽們
看李喬的寒夜三部曲,在日治時期的苗栗,主角燈妹刻苦又認命,倔強又向天借膽的傻勁,讓我想起了媽媽這一輩的澎湖女人。
她們都生於日治時代,有的未曾讀書上學。家境稍好一點的國小畢業。這群潭邊女人,她們有一項大本領,是連男人都比不上的。那就是拿著小斧頭,到澎湖內海域,巡著珊瑚礁老古石,查看有無海蟶眼。若有,就用隨身攜帶的生鐵長勾,將分散的珊瑚礁石,都勾到周身近處。一塊塊斜靠著堅實的海岩當支點,用斧頭在較脆化之處,將礁石劈開,再由旁邊慢慢斜側砍劈,順勢切近。再順著裂縫,將海蟶由各個縫中抽出。不可求快,以免傷到海蟶薄薄的外殼,每個人占地為王,各據一方的旁敲側擊。一埋頭就是幾個小時,聽見漲潮聲時,再吆喝一聲:水淹阿,卡緊兜老(澎湖台語回家)。
近十個蒙面女郎,忽然起身望海,望日頭,天旋地轉。勾著豐收的竹簍,走回岸邊搭公車。有時若在澎南區,那還要轉兩趟車。公車人擠,沿途都搖晃的站在走道上,也不敢放下竹簍,怕弄濕車子,被司機嫌。他們只想快回到家,要趕赴傍晚,才能趁鮮販賣給來收購的人。
所以為了省時,媽媽們最常去「摃灘」的地方就是白沙線(頂山),有歧頭,瓦硐,講美等內海村庄。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是我童年牽掛擔憂的澎湖海。也因地利之便,這片海域被消耗得很快,媽媽們就再轉車到澎南線,湖西線。洪荒之力,征戰歲歲年年。
媽媽說摃灘這麼多年,收穫最好的一次,是在西溪村。當時海水還未全退乾盡,在港墘邊,大家都怕。她仗著一六八公分的身量,就搶先巡礁開打。那次有近八斤的收穫,一斤時價兩百多,可賣近兩千元,而父親一個月薪水是一萬多。她欣喜數日,同伴們也羨慕不已,村里傳奇稱頌後,更多年輕的,原本在做泥水小工的媽媽都想下海一試。
拿著斧頭劈石分海,忙轉一整日,口袋就是一把生的花生仁,餓極時,就補充熱能。追著公車與潮汐,蹲屈著腳,開天闢地,身體腰骨指節都損傷。政府禁令摃灘後,媽媽們也已體弱老邁,這場生態浩劫與天人磨難終得止息。
母親若能讀識我的文字,一定罵我。因她此生賺最多錢來貼補生計的,就是那一顆顆橢長美味的黑金海蟶。偶爾斧力太大敲破海蟶,不能賣錢了,她也都留著煮絲瓜麵線。甘甜海味,我們搶食著,也沒留給她。
貧困欺人,鏗鏘利斧,聲聲穿透大海,直直搥打地心。
小斧早已鏽蝕鈍啞,與一般農具一起安靠在老宅木門後,寂然老去。望見它時,我仍是傷懷不已。因為那是一個時代的「女力」,爭相撻伐著一片美麗嗚咽的海岸,換取一群群孩子默默的抽高長大。他們受教育懂了自己對這片海洋的深愛,卻是無從言說與發聲。
以上內容節錄自《橙酒拿鐵》曾慧芳◎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535.pdf
拿斧頭的媽媽們
看李喬的寒夜三部曲,在日治時期的苗栗,主角燈妹刻苦又認命,倔強又向天借膽的傻勁,讓我想起了媽媽這一輩的澎湖女人。
她們都生於日治時代,有的未曾讀書上學。家境稍好一點的國小畢業。這群潭邊女人,她們有一項大本領,是連男人都比不上的。那就是拿著小斧頭,到澎湖內海域,巡著珊瑚礁老古石,查看有無海蟶眼。若有,就用隨身攜帶的生鐵長勾,將分散的珊瑚礁石,都勾到周身近處。一塊塊斜靠著堅實的海岩當支點,用斧頭在較脆化之處,將礁石劈開,再由旁邊慢慢斜側砍劈,順勢切近。再順著裂縫,將海蟶由各個縫中抽...
作者序
我習慣握著咖啡,握著茶,不趁熱喝,也不急著喝完。那是一種對溫度的依戀,對品茗的敬意,其實更是對事物的耽美。
獨處時刻,像這樣靜靜的坐在客廳,我會想起三合院老家那黑身白面的大時鐘。鐘擺搖晃,滴答作響著規律的聲息。偶爾有一種季候,是日光斜照的長驅直入客廳,塵埃緩緩的懸浮著,似與地心引力抗衡,也應和著我的凝望與流連。
變老,是不覺的,就惦念起曾經熟悉的事物。也能從容收下一份事過境遷的淡然。想著過往,當年那個波瀾驚心的自己,有些縐褶依然是撫不能平,忘不能盡。每一次的勇敢,踉蹌,起身,穿越幽微,似與靈魂對望過招,一幕幕,縱還有絲絲縷縷那未還原的自己,也就是收拾了的退場。
澎湖群島是一灣深海上的火山成岩。我們隨意走著就到了堤岸港邊,但閒來游泳戲水不屬於島居日常。因為島嶼人孜孜勤奮,靠海務農,長達半年的季風呼嘯,鹽煙漫天,浸漬所有的器物與生命。另半年是燠熱烈暑,繁花綠樹皆不敵。想賞景野趣,遊走島嶼之外,見識台灣本島的地景地貌,雖是只隔著一片海,一種具體的舟車接駁擔憂,無形的身心緊張勞頓。長居島嶼的人,總怕迷路,怕被騙的自己嚇自己。
年少等待十八歲,飛機將我帶離。淡江四年後,再度回到澎湖,當時沒想久留的只將原鄉視為中繼,但,竟是再也沒有離去。寫著我的父親母親與祖輩們,他們幾乎不識字,日日耕耘於島嶼,沉默的走過日治與民國。很少有鮮明的圖騰語彙描畫出我們與生俱來的曲折深刻,我們總站成像一座島嶼的靜定孤單,安住自己於天地間。
熱血流轉,春已老。漂泊或許歸來,親愛或許不在。
嶼人的DNA,是海在等待候鳥飛回,是雲影流光穿越相見時,你已應允那來日的再啟程。因為,一雙滿是海浪的眼睛,正閃閃數算著聚少離多的命定,而你,正躊躇著一個擁抱……,只說了一句:愛保重。
文字必須經得住時間的檢視,這是我寫字時惦記的初衷。《橙酒拿鐵》誕生於出版最艱苦的時代。近一年的尋覓等待,我一面修改著文稿,也小心的不讓自我質疑,減損自己的能量。我將正在發生的這一切都視為必然,也自勉唯有瀟灑且徐行,才得以風采飄飄。
書中您看到的每一位我生命中的親愛,穿越了思念,他們的愛與善良,沃養了我的生命。
一直喜愛我文字的好友、文友,還有許多可愛的學生們。謝謝你們長期耐心的讀我,與我互動,也分享著你自己,讓每一次的臉書發文都熱絡又妙趣橫生。
我摯愛的家人,耐心的教我電腦技能。我常常學了又忘,一問再問,「很好學」的令人無言。我的思緒記憶得以集結成書,是一份愛的牽成。
執著地寫著澎湖山,說著這片大海邊。「文學是苦難的花朵」,希望她的淸麗優雅,讓生命中許多不容易的時刻,都能多些從容與智慧。也讓歡樂有味的日子,得以盈盈惦念、銘記。
特別感謝我的學生許幼萱小姐,她洋溢著靑春與美感的畫風,繪製所有的插圖,增添書本無限的活力與童趣,讓鄉情之美親切又躍然於紙上。
✽《橙酒拿鐵》封面花絮✽
我說著滿杯的情感,呂國正先生用英文敍述,增加關鍵字,讓Midjourney智慧,經歷八次的茁壯,生長成封面的樣子。過程中我們為著一個杯子的英文字彙琢磨著,考慮呈現橙酒拿鐵的原色,又想著一杯咖啡該有的典雅,一個木框窗櫺,如何古意,窗外晴雨景深,如何呼應內心的海洋色調。澎湃的浪花與島嶼野菊花,兩個元素,可以如何流放於視覺的衝擊中。
緊張又囿限於免付費的二十五分鐘,要將封面出生長大且靈動飽滿。特別將過程紀錄於此,因為這是2022年初出爐的Midjourney運用在繪圖美術上的無有極限,是人類迎向強大的AI新紀元又一個里程碑。
✽《橙酒拿鐵》文字意象✽
無論是實質的繁忙,或是像此刻的沮喪,我都會想念一杯橙酒拿鐵。
酒,本來就很誘人。香橙是我最喜愛的水果。這些年,冬季的澎湖,有賣著進口的香橙,吃了橘紅果肉,再將橙皮放烤箱,烤著,一次次,每次都會散發出不同期程,酸酸甜甜的香味。是一種能聞見的幸福。
香氣,一顆果實的靈魂,被提煉萃取。
拿鐵,是在每天淸晨一杯黑咖啡後,下午唯一能敢再賭一下運氣的第二次咖啡癮,因為胃不好。
橙酒拿鐵受喜愛的程度是,幾乎每天都有同事輪流請喝。心情不好,家裡有事時;被學生氣,被家長誤解;想哭時;偷偷分享一個重要時刻時。我們都想念一種實質的潤懷──橙酒拿鐵。這是許多澎湖人內心的銘記,不過,或許他們忘了。因為日子老了;因為曾經一起握杯的那個人離開了。
咖啡,是味蕾與身心的喚醒。
酒,是自我放肆的些許提點。
我寫的過往,當下都不那麼快樂,甚至是傷懷的。
調一杯橙酒拿鐵,要上下左右搖晃,就像是用快轉的時光,大力的淘洗。將這三種獨特烈性的物質揉柔一起。烈酒、香橙、咖啡被彼此稀釋了一部分的自己。
生命中,大多的事,似乎也都是這樣。
我習慣握著咖啡,握著茶,不趁熱喝,也不急著喝完。那是一種對溫度的依戀,對品茗的敬意,其實更是對事物的耽美。
獨處時刻,像這樣靜靜的坐在客廳,我會想起三合院老家那黑身白面的大時鐘。鐘擺搖晃,滴答作響著規律的聲息。偶爾有一種季候,是日光斜照的長驅直入客廳,塵埃緩緩的懸浮著,似與地心引力抗衡,也應和著我的凝望與流連。
變老,是不覺的,就惦念起曾經熟悉的事物。也能從容收下一份事過境遷的淡然。想著過往,當年那個波瀾驚心的自己,有些縐褶依然是撫不能平,忘不能盡。每一次的勇敢,踉蹌,起身,穿越幽微,似與靈魂對...
目錄
自序
第一輯 日曬•水洗
拿斧頭的媽媽們
等待迷航
魚祭
三輪車跑得慢
地瓜一牛車
賣了一隻豬
雞情過後
牛鍥釘
制服新衣
奔跑的電線桿
髮辮
一段蚊香
濕手的牛糞
第二輯 利口酒
下午的那一場戲
觀眾請點歌
劈甘蔗比賽
鍋粑
狗母魚鬆
深夜食堂
那一道老古石牆
海水正藍
我猜 我猜
披頭散髮的木麻黃
千石之岸
軍愛民 民敬軍
獅舞
第三輯 蜜處理
放天
保叔
賣雜細的來了
比遙遠更遙遠
月台
外婆的澎湖灣
父親的高跟鞋
一包紅金含
老師 我打岔一下
海螺身世
第四輯 水流慢
我記得這窗台
靑靑子衿
松濤館外的愛情
萊姆酒紅茶
飄洋過海來看你
小島戀人們
心靈後裔
鏗鏘的夢
懷戀
二樓
第五輯 鹽之花
嶼人@880
無人島之夜
靑春作伴
原來我的恨長這樣
斷捨離 亂
俠義江湖
一席赭紅
旗袍
布衣之美
自序
第一輯 日曬•水洗
拿斧頭的媽媽們
等待迷航
魚祭
三輪車跑得慢
地瓜一牛車
賣了一隻豬
雞情過後
牛鍥釘
制服新衣
奔跑的電線桿
髮辮
一段蚊香
濕手的牛糞
第二輯 利口酒
下午的那一場戲
觀眾請點歌
劈甘蔗比賽
鍋粑
狗母魚鬆
深夜食堂
那一道老古石牆
海水正藍
我猜 我猜
披頭散髮的木麻黃
千石之岸
軍愛民 民敬軍
獅舞
第三輯 蜜處理
放天
保叔
賣雜細的來了
比遙遠更遙遠
月台
外婆的澎湖灣
父親的高跟鞋
一包紅金含
老師 我打岔一下
海螺身世
第四輯 水流慢
我記得這窗...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