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MOOK限時特價落九花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枡野俊明python比爾蓋茲黃仁勳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茶經:源流解說×栽培採製×器具品鑑×史料八卦,全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

作者:陸羽、喜澤

評價
1收藏
8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9 NT$ 197 NT$ 25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3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O'copy Image

Talk to the Books 

Beta 版 2.0

AI 閱讀精靈歐叩比O'copy,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智慧!

想與書籍對話,探索每一頁的智慧嗎?
"Talk to the Books" 讓您輕鬆提問,快速找到書中的精華。不論是日常閱讀還是學習精進,AI 閱讀精靈歐叩比 O'copy 將成為您的最佳夥伴。
現在就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知識隨時為您所用!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沒讀過《茶經》,就不算真正懂茶!

綠茶、紅茶、清茶、黃茶、白茶、黑茶……
各色茶種令人眼花撩亂,沖泡方法更是大有講究?
從使用器具到取水來源,從等待時間到沫餑分布,
還需要靈活搭配不同的飲用方法,方能嘗出其韻味精華!

讓「茶聖」陸羽帶你入門,
一窺這片神奇葉子如何令各國為之瘋狂!

▎「茶」「荼」傻傻分不清,神農到底吃了什麼?

茶的名字,從遠古至唐朝有許多寫法:「茗」、「檟」、「蔎」、「荈」、「茶」,這些關於茶的不同寫法,至今仍在各地存在著,如果你去過蘇州、杭州、四川這些產茶勝地的話,會發現至今蘇杭人還多稱茶為「茗」,西南蜀地的人稱茶作「蔎」。「蔎」原是香草的意思,想必因茶也是香草的一類,祖先們才把「蔎」字送給茶了。

在陸羽之前,古書書寫「茶」多作「荼」。「荼」原指苦菜,俗名「敗醬草」。許多典籍中出現「荼」一字,後人很難辨認是在講苦菜,還是在講茶,雖然都是苦的東西,但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植物。陸羽在《茶經》一書中就開始撇掉了「荼」字的一橫,改寫作「茶」。隨著《茶經》漸漸在社會上流傳開,自唐之後的人便習慣把「荼」寫為「茶」了。所以在某種意義上,陸羽也是「茶」字的確立者。

▎茶葉最早其實是藥引,而後才轉變為雅士之趣?

茶,原先像粟、黍、稷、麥、菽一樣,渾然長於山嶺野外。在不辨穀蔬與植被的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伸出手採摘了第一片茶的葉子,入口等待片刻後,那微微苦的葉子,在舌尖生出了一股甘甜。茶這種植物由此從千萬種植物中走了出來。

古人將茶放進了藥罐,以解四肢乏力頭腦昏眩之症;將茶供奉到了祭壇,以祭奠神聖的祖先;將茶在深秋的清晨移植到茶園;將茶與藥分開,調入了蔬粥;將茶傳入北方,其他民族隨後把茶與牛奶、羊奶等汁液混合;再後來,茶與粥分開,變成了現在的茶。從第一口咀嚼,到第一杯入水成湯,茶是什麼時候和藥分開的,誰也說不清了。但是把茶與粥分開成了茶,則是在唐朝,在陸羽這裡。

▎「以茶代酒」典故竟出自暴君!茶的地位有多崇高?

昏庸暴虐的孫皓在位時喜歡設宴戲弄臣子,但唯獨對太傅韋曜尊敬有加。在《吳志.韋曜傳》中就曾記載:孫皓每逢設宴,規定入宴席的臣子一定要喝七升酒,有人即使不能全部喝下去,也要對著嘴把酒胡亂倒掉。但是作為老史臣的韋曜不勝酒量,最多只能喝兩升。孫皓最初非常尊敬韋曜,設宴飲酒時常常暗中把韋曜杯中的酒換成茶。

雖然嗜殺成性的孫皓還是沒能容得下耿直的韋曜,但從「以茶代酒」的故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即便再殘暴的君主,也知道茶是古代敬君子的飲品。

〔本書特色〕
《茶經》是全世界最早的茶學專書,由唐代陸羽所著,詳細介紹了茶葉的起源、製作、烹煮、歷史、產地,以及器具使用、品質鑑定、飲用方法等,為當時茶學知識的集大成之作,不僅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飲茶習慣,也推動了茶文化的建立與發展。本書在《茶經》的基礎上重新以白話文詮釋,盼讀者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共同沏一壺好茶!

作者簡介:

陸羽(西元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父母不詳,或說是有僧人在河濱撿到而收養。長大之後,用《易經》給自己占卜,根據經文為自己選定姓、名和表字。因著有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對茶文化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祀為茶神。

喜澤,專職編者。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