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教育創新回應時代教育之變,來自中國教育創新先鋒的思考。
作者簡介:
顧遠
Aha社會創新學院創始人,群島教育創變者社群創始人,任中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先鋒學習社群、日敦社幼師學院、蜂窩兒童宇宙、模數盒子、西安樂魚學習社區等多家教育機構理事和發起人。
周賢
Aha社會創新學院聯合創始人、群島教育創變者社群聯合創始人、善淘網慈善商店計畫創始人,多家公益機構理事,連續創業家曾獲得多項國際、國內社會企業家榮譽。自2011年開始,在國內推動社會創新研究和實踐發展;近年來,主要致力於教育創新領域的組織諮詢、能力建設和影響力投資。
章節試閱
◎
為何教育創業繁榮了,教育的改變卻很少發生
本章撰寫於2017年EdTech全球教育大會暨倫敦教育週現場
2017年,在倫敦少有的持續炎熱天氣中,我和群島的同事大汗淋漓地穿行於EdTech全球教育大會暨倫敦教育週的各個會場之間。從教育到科技,從創業到投資,從傳統的K12體制到終身學習的理念……,如果說不遠的未來世界是由「人文與科技的各種交匯點」聯結而成,毋庸置疑,「教育+科技」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場域之一。
與往常一樣,我的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教育創業方面。從對大會推出的各種各樣產品的考察,到去歐洲各個教育加速器同行的辦公室交流,一週內,我密集接觸了超過50家教育創業團隊。與中國的情形一樣,當介紹起自己的專案時,每位創業者眼中都閃爍著晶瑩的亮光——創業,既燃燒著自己,也感染著他人;而與教育有關的創業,更是因為在火光中加入了許多理想的催化劑,變得分外動人。
與此同時,這些交流也引發了我對一個問題的思考:比起一般的創業、消費領域,天然帶有理想色彩和社會屬性的教育創業,理應有著更為廣闊的創新空間。然而這幾年看下來,真正的「系統創新」或者「模式創新」卻較為少見。這樣的情況,無論在中國還是歐洲,都很類似。和英國教育加速器同行們探討這個問題時,有人將原因歸結為教育體系本身的僵化程度讓人太難突破;也有人認為,與其他領域,特別是互聯網或者純消費領域相比,教育創業確實時間長、收益慢,很難吸引到那些最厲害的創業者;還有人說,教育創業的價值實現鏈條錯綜複雜,以小團隊的形式改換一個小的切入點,更容易入手和見效……,的確,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外部原因。那麼,有沒有創業者內在的原因呢?比如他們創業的起點或者創業的邏輯,會不會有需要重新思考的地方呢?
我把目前國內常見的幾十家教育創業公司的思路簡單梳理了一下。這些教育創業公司的教育創新產品大致可以歸入三大類,我們逐類分析一下。
第一類:「樂高型」教育創業產品
這一類創業產品反映了教育者林林總總的想法,也已經有了很多有趣的樣品,但我們很難說它們究竟是玩具,還是教具(單向度產品),還是可以歸屬於真正的教育。比如可拆卸的機器人、通過藍牙控制的無人機、幫助孩子學習程式設計的不插電積木……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幾乎任何一個技術更新,都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產品。
為什麼他們能夠被當作教育產品?幾乎所有人的解釋都很類似,就是因為它們能激發孩子思考,讓孩子真正動手,促進小組協作式的學習等。同時,借助各種操作平台如App或者操作手冊,它們能夠減少來自協作者,如家長或老師的壓力,或者降低對協作者的能力要求。
這些產品的操作方式也很類似:由一個App或操作手冊來布置任務,孩子根據任務和步驟完成初步搭建,逐漸形成更為複雜的作品並以複雜程度來評量孩子的學習能力;家長或老師則根據操作手冊來指導流程,引發孩子思考,並鼓勵孩子們相互協作。
有意思的是,好幾個創業團隊都是從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起步,通過有情懷、有趣味的產品預售影片,獲得了年輕家長們的追捧。這類產品起初的銷量往往都很不錯,在社交傳播平台上的討論熱度也不低。有的是家長買,有的被買去給有孩子的家庭送禮,還有一些進入了學校管道,成為創新課程的一部分。
我的疑惑在於,它們究竟算是玩具,還是教具,還是能夠支持教育發生的整套產品呢?就像樂高,雖然大家都知道樂高,它也能生發出很多教育功能,但是我們很難把樂高歸納到教育產品中去。這類產品通常都很受孩子們喜歡,家長也很樂意購買,但是無論從學習發生的過程、學習遞進的維度,還是從評量的角度來看,它們似乎都有所不足。
首先,這類產品大部分和真實世界沒有太多交集。App裡布置的往往是一個系統先行設定、無須和第三方環境發生接觸的任務,如完成一個模型的搭建;其次,學習能力提升的指標是能夠搭建難度更高的「繁雜」作品,比如從搭建一座簡單的橋到一座50層大樓的進階,而非搭建「複雜」的作品。
搭建「繁雜」作品涉及的僅僅是「鐘錶類」問題,就像一個人把鐘錶元件拆了,要求他照原樣拼回,其難度的區別僅在於是100個零件的手錶,還是1000個零件的手錶。而生活中大量的問題,其實是要完成「複雜」作品的「搭建」,這樣的任務是多重互動的,不能完全拆分,更不能原樣拼回。「搭建」這樣的作品,所需要的思考和引導顯然更為重要。
最後,在這類產品的宣傳頁中,無一例外都會出現「提倡團隊分組、提高協作能力」之類的字眼。但從具體形式上看,無非是簡單的按照任務分組,或者設定團隊共同完成任務,而少有更為深入的設計內容。
更有意思的是,這類產品的團隊創始成員很多是「技術達人」或具有媒體背景,卻很少有教育、學習或認知科學領域出身的。有一個團隊推出的兩位核心創始人,一位是互動設計師,另一位是全棧開發工程師。我詢問他們是否有教育背景,他們回答我:「我們認為只要孩子會玩這個東西,很多學習行為就會自然發生。」當我進一步詢問學習能力的評量指標如何體現,團隊協作如何發生,如果有水準不一致的情況要如何應對時,他們便說不上來了。
在我看來,樂高型的教育創業團隊需要儘快弄清楚兩個問題。
第一,由群眾募資網站吸引的第一波用戶,是否屬於真正的核心用戶或者早期用戶?
在群眾募資網站上,為情懷,為有趣,為新鮮而湊熱鬧的人比比皆是,很多人就是買一個新鮮體驗而已。說到那些創業的恆久問題,如「我們究竟是為了誰?解決了什麼問題?創造了什麼價值?」,這些用戶往往給不出準確的反饋,反而讓人有些迷惑。
第二,這類產品的持續影響力在哪裡?用戶會不會只購買一次就不買了?
就這個問題,我詢問了一些創業者,好幾位都回答「用戶會升級」、「會在App上內購新功能」、「會購買我們的衍生產品」……但是,如果我在這些回答的前面加上一個「為什麼」,詢問他們「為什麼用戶會升級?」、「為什麼用戶會在App上內購新功能?」、「為什麼使用者會購買衍生產品?」,恐怕很多團隊是沒有想清楚的,也沒有去驗證過自己的假設。
總結:樂高型教育創業產品的特點是使用者友好,玩得最開心的是孩子們。
第二類:「公文型」教育創業產品
我們先來看看「公文」(Kumon)1是什麼。公文式學習法曾經是一個非常流行的教育加盟模式,取得過巨大的成功。公文式學習法雖然最早始於1958年的日本,看起來非常久遠,但是其原理完全可以套用最近幾年教育領域的一個時髦詞:自我調整學習。
公文式學習法以理科和數學的學習為主,核心是一套極度細化的分級題庫。從最基本的計算到微積分共有12級,每級包含200頁的階段式細化練習,讓學生「無須他人指導,只要自主練題」。如果答案正確,學習者便可自行進階;如果答案不對,就退回類似梯度的題庫重新做,直到答案正確為止。
公文式學習法的優點是,它確實有一套相對科學的進階方式,說明孩子「自做題、自監督、自進階」,根據自己的節奏不斷調整。也有小學生通過公文式學習法一步步自學到微積分的例子。同時,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對老師的要求:老師不需要懂數學的講解細節,只需要瞭解做題進度,給予學生適當激勵。也是基於這個特點,公文型教育創業加盟公告聲稱「全職媽媽都可以在自己的社區裡辦一個公文教室」,這一模式的加盟成本和運作起點都很低。
說白了,公文型教育創業的關鍵就是「核心題庫+自我調整做題」。隨著技術的進步,這樣的模式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些看上去很先進的修飾詞,比如「線上題庫+個性化評量+機器助教」等。同時,技術的更新正大幅提升著此類模式的效率。相比公文模式由人手動來編寫題庫,現在機器的效率高太多了。語文和數學這兩門最受家長和學校重視的學科,自然成了最適合這種模式的領域。
但是,做題是否等於思考?記憶是否等於智商?所謂「自我調整」是否等於個性化?這樣的方式是否能夠「培養智識」?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眾說紛紜。與樂高型教育產品的創業者往往出自技術達人相反,公文型教育產品的創業者大多有很好的教育研究背景;公文型教育產品也有很多效果評量材料不斷推出。
的確,公文式學習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很容易看出效果。對於客戶,即家長和學校來說,教學過程容易觀測,評量指標明確,應對考試效果良好。對於投資者來說,剛性需求外加巨大的市場規模,以及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成本綜合效應,使它遠超其他產品模式。這樣的創業產品,凡是能夠看到一點市場資料和技術含量的,都容易被資本追捧。
總結:公文型教育產品的特點是客戶友好,家長願意購買,投資人也喜歡。
第三類:「HR型」教育創業產品
這類產品我就不多說了,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的HR功能在教育領域的在線化,或者是傳統的學習管理系統(LMS)的不斷更新換代。它們能幫助傳統學校裡的老師上下班打卡、批改作業、優化課程簡報、布置任務、同行間互通資訊等,而且功能更好、互動更佳、選擇更多。這類產品的形式變了,效率更高了,就是本質沒有變,只是讓老師的工作模式和學校的管理模式更有效而已。目前英國政府在大力推動「科技化社會」的大背景下,其公立學校對採購此類產品表現得十分積極。
總結:HR型教育產品的特點是管道友好。
教育創業繁榮了,教育改變為何很少發生
教育創業是一個很大的領域。看一個領域是否繁榮,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參與者的數量是否增加,產品切入的角度是否足夠多元,以及解決方案的技術匹配是否有效。從這個角度來說,教育創業已經呈現出一種全球性的繁榮,傳統投資領域也日益看重這個市場。
然而,如果從創新,特別是顛覆式創新以及對教育和學習的系統性改變的角度來看,教育創業當下的繁榮更多地體現在數量而非品質上。回到本章開頭的那個問題:在這種現象的背後,除了外在原因,有沒有教育創業者內在的原因呢?比如他們創業的起點或者創業的邏輯,會不會有需要重新思考的地方?
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回到「第一性原理」的思維角度上來思考。伊隆.馬斯克是這麼闡述他所認為的「第一性原理」的:運用「第一性原理思維」而不是「類推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傾向於比較——別人已經做過了或者正在做這件事情,我們就也要去做。這樣的結果只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第一性原理思維」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其中的本質,然後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
說得更直白一點,「第一性原理思維」是在不斷應對變化的同時,思考究竟有什麼根本性的東西是始終不變的。
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有一個類似的說法: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接下來的10年裡,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在接下來的10年裡,什麼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加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在亞馬遜的零售業務中,我們知道消費者都想要價格更低的產品,10年後仍然如此。他們想要更快的物流、更多的選擇。很難想像,會有顧客在10年後跑來和我說:「傑夫,我喜歡亞馬遜,但你們的價格能不能貴一點,或者到貨時間再慢一點?」
……所以我們將精力放在這些不變的事物上,我們知道現在在這些事物上投入的精力,會在10年中和10年後持續不斷地讓我們獲益。當你發現了一件對的事情,甚至10年後依然是對的,那麼它就值得你將大量的精力傾注其中。
馬斯克所做的4次創業都是直接從最核心的問題開始著手,然後一步步解決它。而絕大部分人,包括絕大部分創業者所用的方式都是類推式的,他們認為,面對同樣的事情,別人是怎麼做的或者過去是怎麼樣的,我只要比別人做得更好一點或者比過去更好一點就行了。
其實類推是創業或創新很好的切入口,能夠讓創業者更快地找到著手行動的地方,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馬斯克。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在做類似模式的創業,只是在具體細節上你追我趕,我們將迎來一個既無趣,也沒有未來可言的世界。
尤其對教育創業者來說,我們往往太過看重類推出來的新主意、新產品,比如某個新科技、某種新教學方法、某類新平台上的機會等,卻很少有時間去深入思考一下,作為一個教育創業者,自身對教育、學習和與未來人類發展有關的「第一性原理」的認識是什麼?
舉例來說,我所認識的創業者當中,有些創業多年,一直都在忙忙碌碌地做著各種各樣「看起來有希望、有意思、有價值」的淺層嘗試,每次見面都會激動地和我說起某個新想法、新動作,但是細談下去,卻提煉不出自己對教育本身和未來的深度思考。
所以,也許我們可以多問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
.如果10年是一個週期,那麼引領我在這個週期裡創業的「第一性原理」究竟是什麼?
.我對教育的認知是真的經過了深入的綜合思考,還是從某本書或某個「大咖」身上不假思索地借鑒而來?
.我有沒有把個人的情懷或理想,與對客觀世界的真正理解和對未來發展的分析混淆起來?
.我現在的創業行為是圍繞和趨近這條原理,還是人云亦云,被市場、風聲或眼前看似的機會推著走的?
.有什麼決策點是違背這條原理的嗎?或者目前做得並不徹底,需要我全力突破的?
各位致力於教育變革的創業者們,你思考過自己教育創業的「第一性原理」嗎?你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嗎?
◎
為何教育創業繁榮了,教育的改變卻很少發生
本章撰寫於2017年EdTech全球教育大會暨倫敦教育週現場
2017年,在倫敦少有的持續炎熱天氣中,我和群島的同事大汗淋漓地穿行於EdTech全球教育大會暨倫敦教育週的各個會場之間。從教育到科技,從創業到投資,從傳統的K12體制到終身學習的理念……,如果說不遠的未來世界是由「人文與科技的各種交匯點」聯結而成,毋庸置疑,「教育+科技」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場域之一。
與往常一樣,我的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教育創業方面。從對大會推出的各種各樣產品的考察,到去歐洲各個教育加速器同行...
推薦序
◎重塑對教育的想像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教授兼教育傳播學院院長 何縕琪
翻開《教育3.0》,相信你會跟我一樣,愛不釋手的一直想閱讀。本書主要作者顧遠老師在序中寫著:期許啟發讀者打破教育的底層範式,重塑對教育的想像,反思何為「好的教育」,讓教育幫助我們「成為人」,成為一個自由的、活潑潑的人。
好單純的念想,但卻好「桃花源」!如何能?細細閱覽,自己彷如幻化成一小島,跟著篇章的文字呼吸,看到「當小島們聯結成群島,就是一片教育的新大陸。」乍然初醒,美善的天地不在別處,而在於有更多人一起加入,讓好的教育發生行動,並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創造與成長的快樂。尤其是教育者,我們值得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中,不僅幫助孩子,也讓自己慢慢地成長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十二年國教實施後,許多老師都覺得好忙、好茫!忙著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創新,因為從九年一貫的能力指標「升級」為「素養」,不只有「三面九項」,還有「大概念」、「核心問題」……,還來不及消化的教育名詞和茫茫然的自主學習,一個疫情,又讓老師「數位升級」,一下成為「直播主」,和那一端數位原生世代的學生較量,看誰更「進化」!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但,AI、ChatGPT……,火熱到讓你一定得正視它、跟它做朋友,因為老師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透過AI擴張智慧和創造力,就像在 19 世紀運用機器來擴展人類的體力一樣。
作為教育者,不見得每件事都得自己會,但我非常贊成郝廣才先生曾說過的一句話:大人要讓孩子的翅膀變大!我們可以成為那個陪伴學習者鍛煉的人,而不是摧毀他們的人。在教育 3.0 的型態下,老師就像一個社群裡的導遊,學習者則是自己學習網路的連接者、學習內容的創造者、學習體系的建構者。
身為師資培育者,我經常跟學生說,好希望看到現在小一的學生在2030年到大學讀書的風景,因為他們完整接受了十二年國教的薰陶,讓我們得以檢視「自發、互動、共好」的培育成果。雖然,OECD已建構出教師用以引領學生尋找人生方向的「學習羅盤2030」:以素養(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為中心,透過「預期─行動─反思」的循環,建立學生的轉型素養,包括創造新價值、調和緊張局勢和困境,以及承擔責任。但,「自動好」,多麼令人期待呀!
老師呢?顧遠老師認為,到了2030 年,教師是一個混合型職業,他們會成為教師創業者,具備創造力、教學變革能力和領導力;他們會將一部分時間用於教學,另一部分時間用來擔任學生的指導專家、教師教育者、社會組織者、學習設計師、政策研究者以及教師網絡中的虛擬導師等。看到這,你一定和我有同樣的感覺:這是更「斜槓」,還是更「多工」?如何「成為」呢?
身為老師,我們不須變成「超人」,但要從廣播員到成為教育創變者,必須有意識地提升自己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第一種能力是「即興力」,一種積極適應變化的心態和能力;第二種能力是創新力,把現有的不同要素重新組合起來,創造出更好的結果;第三種能力是資源力,動員超過自身掌握的資源的能力;第四種能力是領導力,這是激勵能力、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使命感的結合體。當然,要實現這個理想,需要一系列「具體方法」、「持續實踐」以及「未來技術」做支撐。
我非常喜歡顧遠老師在這本書提到的「社會化學習」:「學習在窗外」,打破地域的界限;「他人即老師」,打破角色的界限;「世界是教材」,打破內容的界限。也對引自企業的「青色組織」深感好奇,因為它解答了我對於「好的教育是什麼顏色?」的疑問。
《教育3.0》,這本書雖然不在提供工具、技法層面上探討教學之術,但卻提供一套細密、豐富而又內在自洽的「教育觀念體系」,不論您是不是老師,只要是對如何看待教育、如何理解孩子,以及如何提供助力成長有興趣的教育者,都可以透過這本書重新思考,找到持續進行教育創新實踐的動力。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教授 林偉文
教育3.0 回歸學習的本質
教育創新的下一步會是如何呢?我請ChatGPT預測2045年的教育型態,它的回答是:「2045年的教育型態可能會有以下一些特點:個性化學習⋯⋯跨地域學習⋯⋯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學習遊戲和虛擬實境⋯⋯綜合素養將成為教育的重點之一⋯⋯」(二〇二三・四・廿一)這些看來都是教育的未來趨勢,但如果深入探問,這些趨勢真的可以代表教育的未來嗎?從創造力與創新的定義來說,創造與創新必須符合「新奇」(novel)和「適當或價值」(appropriate or value)這兩個標準,也就是所有的創新,企圖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想要實現的教育價值是什麼?如果忽略了這個本質的思考,這些教育創新的實踐,將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卻不確定將導向一個怎樣的未來?因此,教育的創新,必須不斷回歸學習本質的思考——「什麼是學習?學什麼?為什麼要學習?學習如何發生?」,唯有回到本質的思考,才能啟動突破性的創新。
二〇一七年,我們邀請群島教育加速器的創辦人顧遠老師到臺北教育大學來,舉辦了「極有可能成功」(Most likely To Succeed)的全台首映會,並且主持了一場教育創新的工作坊,帶來許多關於教育的探問;顧遠老師和周賢老師在「群島教育加速器」,透過各個小島(教育新創組織)的社會化學習,開展了學習生態系統的實踐,體現回歸學習本質的可能性,在這本書中,他們提出了許多關於教育創新的重要思考與實踐,對於教育的未來,具有重要的啟示與意義,值得大家一起激盪,共同創變!
◎以教育迎來真正的自由
趙介亭(綠豆爸),可能幸福學院創辦人
教育是什麼?傳道、授業、解惑?
傳統教育的樣貌,也是多數的我們,所經歷和熟悉的教育環境。
當AI成為日常聊天的對象,當手機成為生活必備的物品,世界在進化,教育也要跟著進化。
《教育3.0》這本書給了我們教育進化的具體圖像。
從學習者被動接收資訊的教育1.0,到學習者之間進行溝通、聯結、合作、探究知識的教育2.0,再到學習者自主創造出獨特的學習體系和社群的教育3.0。
我們看到了教育帶給人類的無限可能,人們也將透過教育迎來真正的自由!
◎《與孩子同行 開展可能的教育風景》
台南可能非學校創辦人 鄭文晴
閱讀著《教育3.0這本書》一個一個的案例文章,敘述著在教育創新的實踐歷程行動方案,書中所提及的「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使人成為自由的終身學習者,成為一個學會學習,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者,一個自由的人」是我正在與我的學生正努力展開的教育風景。
要如何與孩子並肩同行?作為一個在實驗教育場域的教育者,並非只是單純的想成為單一輸入教學者,而非只有傳遞知識的經師,在教育3.0的時代中,我們期許自己可以與孩子 、家庭、並肩成為共學者,書之序提到:教育從來都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家庭、社區和社會也理應參與其中。
「學習在窗外,任何一處場域即可以是學習場域、森林、博物館、虛擬線上,打破只能坐在教室的限制。他人即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在其中,世界是教材,所到之處、不侷限課本,全世界都是我們的素材與教室!」
「讓教育者成為那個陪伴學習者鍛煉的人,而不是摧毀他們的人。」
這樣的教育 3.0 的學習願景很難實現嗎? 要想幫助孩子們跳入「社會化學習」 身為老師我們有什麼行動方案?
書裡的主題案例,可以是邁向教育3.0的願景,每一個行動方案都可以細細品讀,有趣的地方是這本書並非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本心法書,當我讀到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文章時,連結到自己的教育現場,就開始激發了我的思考,我能不能更為細緻的成為一個觀察者、我們能不能成為激發孩子學習的引導師,或者是共創者,我們在教育現場上,是搭鷹架的人還是操控孩子的人,在閱讀本書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想幫助孩子們面對未來的世界, 自己就要先看到未來
要想幫助孩子們跨越那三座懸崖,就要先跨越 自己生活、工作、學習的懸崖。
「社會化學習」提倡打破原有框架,從單一模式,創變為共同的關係,包括家長、同學、社區、各種專業人士等。學生們學習的資源和材料將來自整個社區,而不再侷限。而學習也如同杜威認為的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也是一個終身的學習。
相信教育3.0這本書能夠開啟學習者、教育者、對於教育創變有更多的激發。
◎壯圍外星人
壯圍十八島 共同創辦人 黃姿綺
收到大貍來訊《教育3.0》推薦序的邀請,絕大部分是感到榮幸。然而,更多是對於本書的迫不及待,想去翻閱、在文字中思索,並來回探看在日常實踐中的所有映證。就像我三年前參加貍想教育學院所舉辦的青色組織工作坊一般,興奮且渴望知道更多訊息。
關於學習這件事,我嚐過不少苦頭。因為是個愛問為什麼的學生,有太多的追根究柢,在許多老師眼中,總是太難歸類以至於看起來有些叛逆,更曾經是個在學習路上迷失的孩子、一度想放棄學業。
直到我來到大學,參與式的設計思維讓我重新開啟一種新的視野與觀點,其中也經歷了對於「永續生活」的價值探索,離開校園後那顆種子不斷的在心中萌芽長大。內心當中渴望重新認識人與土地的關係,卻不知道往何處前進?然而,緣分相當奇妙,它將我帶來到宜蘭,透過做中學的社造工作與友善農耕勞動,我重新看見生活的本質與樣貌,也逐漸從農耕的探尋逐步踏入農村生活。
而那個愛問為什麼的問題學生,始終在心裡提問
「為何長輩們總把自己的孩子推離開家鄉?」
「為何仰賴土地維生的農人一直往土地灌藥?」
「為何我們渴望自然田野,卻直把都市的慣性往農村帶去?」
於是也逐漸發現世代間價值觀的分裂,存在於每個角落,綑綁著地方,無法鬆動。
這些年在地方生活的日子裡,我們試圖重新建構日常中的一切,想讓生活更加自主、自立、自足。同時在尋找答案與自我懷疑的路徑中不斷試錯,經常覺得那些從永續觀點裡面所學的「生態村」究竟能否實踐?
我一路問著自己,似乎地方上矛盾、分裂與衝突的意念,都是因為腦袋裡總是承裝著不同的價值觀點,究竟能怎麼辦?我一直沒有行動上的解答。直到我遇見貍想教育團隊,在幾次青色組織的學習脈絡裡,我若有似無的發現,曾經所學的自然生態關係竟然可以完整對應到人際關係中的生態系,從建立社群(培養土壤)到建構網絡(建造森林)的每一步都需要微小系統之間的相互扶持、彼此協作,於是直到現在「地方共學生態系」的社群雛形便一直在地方的合作關係中,多元有機的自主成長。
而當然,冒險總有迷航、需要釐清行動頭緒的時候,在航海的路上,往往需要羅盤,在適當的時候檢視方向,這本書就如同每位教育創變者手中的羅盤,必須在你的所在之處,拿起它。你也將會更堅定的相信走在教育創變的路上,是一處實踐永續的道路方向。
願我們成為誠心傾聽下一個世代聲音的那種大人。
也願我們在成為自己的路上,
都能持續發光、發熱,進化成自己眼中最理想的模樣。
◎做自由的學習人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共同創辦人 陳世芃
如果這一輩子只能學一件事,你會想學什麼?
如果只能教孩子一件事,你會想教他什麼?
AI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在短短幾個月之間倍速成長。在2023年的現今,生活的問題只需要一鍵發送,AI就能將排山倒海的資料分類及歸納。當老師的知識量已不足以涵蓋生活遇到的各種難題,孩子上學到底要學什麼?
「不要用19世紀的體制,教20世紀的知識,去面對21世紀的挑戰」這句在教育圈口耳相傳的話,是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提醒。在教育現場工作的這8年,我了解到「與自身相關」是保持課堂互動熱絡的不二法門。孩子們每日花8小時上學,若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無法解決生活的問題,是非常可惜的。
在《教育3.0》這本顧遠老師、周賢老師合著的大作中,從教育的發展背景與架設開始討論—教育來自於傳遞知識、培養一模一樣的工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演進,現今的社會更多元開放、資訊交流更為頻繁,老師與學生的關係不只是單向的資訊傳遞,而有更多流動、交織的可能。換句話說,以前的老師可能是課堂中知識最豐富的人,傳遞自然、社會等「基礎」知識;現在,學習者能透過適當的工具查找資訊,並經由討論與統整,可能更完整、全面!
因此,傳遞「正確的」知識在現代教育裡的角色日漸縮小,網路資訊將會不斷更新,人腦的速度將遠遠比不上,那麼老師的價值所在在哪裡呢?是否能引導學習者應對不確定的學習、啟發學習的動力正是關鍵。
身為引導的成人往往非常希望學習者能自主自動的學習。在這樣期盼的同時,教學者是否安排適當的環境、給予學習群體練習的機會與空間,幫助動力發展呢?在教學現場因為時間、進度壓力、資源等種種因素,老師們通常有固有的教學模式與習慣。習慣帶來穩定與安心感,然而,這樣的習慣是否以學習者的利益作為最佳考量?能否激發學習者的動力?其中是否有創新的空間?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思考的。
至於培養動力的方法,現今流行的教育應用方向,比如專題導向學習(PBL)、遊戲化學習、社會化學習,應該如何切回學習的本質?這些問題在此書中皆有深度的討論,十分推薦所有教育工作者、教育創新的實踐者都該一讀。
閱讀此書時,讓我回想起大學時參與教育哲學課程時,對於教育本質、教學者與學習者關係的討論。作為近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教育3.0》著實給了我適時的提醒—教育的本質為何?老師的角色又是如何?一篇篇精實的內容,提醒創新並不只是求「新形式」,而是需要切合學習者的經驗與生活,能否回應/解決學習者遇到的生活問題,才是教育需要思考的本質問題。
願終有一天,每個孩子成為自由的終身學習者。
◎教育 3.0:從思考到實踐的轉變
奇德王國 創辦人 陳之雅
「好的教育不只要說出來,還要做出來。」這句話是顧遠老師在群島教育加速器中不斷強調的,而群島教育加速器,就是顧遠老師做出來的教育最佳實踐。
2018年,有幸成為群島的一份子。在顧遠和周賢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兩岸三地從事教育創新工作者,並一起踏上共同學習的旅程。在群島的學習活動中,常常會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可能是學習者、分享者、引導者等等,在一次又一次的主題實作工作坊中,累積更多協作的能量,並逐漸被賦予更多的自由與主導權,在不到一年內,和群島的夥伴們可以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一起舉辦四天三夜的教育Unconference,上上千元的門票,在30分鐘內全部售罄。
在《教育 3.0》這本書中,我看到了群島設計出這樣子學習型態背後的思考脈絡,包含對於PBL的概念釐清、社群學習的描述、教育創業者的思考誤區等等。看到這些文字,都會讓我想起實際跟兩位老師相處與學習的場景。這些文字記錄了他們對於教育不同面向的議題深刻的思考與洞察,而他們的行動讓我了解這些概念並非空談,而是有可能實踐的。
在群島的日子,很常提到「社會化學習」的概念,其要旨為:「學習在窗外,他人即老師,世界是教材。」透過這本書,你可以看見,窗外的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事物正在發生,那些說出來與做出來的,都在這本書記錄下來了。
◎一起成為知行合一的教育創新工作者
魚水教育催化劑 創辦人 沈潔伃
作為教育創新工作者,我時常會在實踐的過程中產生許多困惑,總是想要尋找更好的辦法來實現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我不得不思考和面對一些重要但難解的問題:我們心目中的理想教育究竟長什麼模樣?為了實現那樣的教育,我們需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又如何與他人合作?
我在台灣的實驗教育、教育創新環境與組織中打滾多年,深刻體會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與複雜度,而我一直無法真的說清楚自己嚮往的教育,更沒有相應的實踐方法可以參照,只能在一片模糊與迷惘中匍匐前進。因此,當我親身進入群島,一邊學習並一邊實踐社會化學習時,那種知行一的感受真的令人欣喜若狂,不僅協助我梳理過往實踐中的困惑、抓出我過去未曾思考過的面向與盲點,也讓我更加明確未來要實踐的方向與具體做法,不淪於空談理念而沒有辦法、也不會停留在行動而缺乏理論依據。
在這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為教育創新工作者、甚至創業者,我們首先必須是終生學習者,我們需要不斷地探索未知、學習新知、實踐所學、反思認知,才能逐漸創造出我們理想中的教育與社會模樣。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你知行合一道路上的入門磚,帶著疑問反思、帶著所學實踐,願你能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道路。
最後,分享一段在群島流傳、我很喜歡的小故事:
「夜晚寂靜,菜園裏卻很熱鬧。
洋蔥、蘿蔔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它們以為那只是空想。
南瓜默默不說話,它只是繼續生長。」
願我們都是南瓜。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貍想教育 創辦人 楊子漠
「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創新」尤為不易。從小到大,我們往往是因循著前一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成長,也許有時會發現問題,卻多停在困惑、抱怨,鮮少有人能因應調整,更別說帶來突破性的變革。要如何不為舊範式所囿,進一步推進教育的新範式,是所有致力於創造改變的教育工作者所努力的。
然而,我們擁有夠多的教育工作者(educators),卻只有極少的教育創變者(edupreneurs)。教育創變者指的是具有創業家精神的教育者,他們不僅止於單一教材教法的自我增能,更將之運用在教學現場,創造改變,從而推進教育範式的轉型。《教育3.0》一書,就是「教育工作者」轉職為「教育創變者」的關鍵道具。
群島教育社群的顧遠、周賢老師,在本書中提出了對於未來教育的系統性思考:在「教育的新範式」中可以一窺「1.0」到「3.0」的發展脈絡,帶領讀者覺知我們應與時俱進,而非因循舊制;於「時代之變」一章,可以更清楚地看見範式的移轉來自於時代的轉變,並重新定義了AI時代下教育的意義,介紹了「好的教育是什麼顏色」,還進一步地提出對教育公平的反思;而在「角色轉變」一章,則將重點放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身上,再次定調教師在未來教育底下應扮演的角色,以及這個角色所需要的能力、所要面對的難點;「能力升級」一章,則分享了許多能夠幫助教師們修煉進化的相關知能;最終再以「應對挑戰」作結,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與行動建議,提供教育創變者開創可持續模式的可能性。
二○一八年,貍想教育有幸成為了群島教育社群的一員,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開展了許多教育創新的專案,在中國、在臺灣、在日本,我們籌組群島大會、辦理教育創新遊學團、把一座城市打造成一所學校……,我親身體驗到:書中所載記的「通往自由的教育」,並非只是一種對願景的敘述。如書中多次引用美國作家William Gibson所言的「未來已然發生,尚待分布均衡」。
在教育創新的路上,有些人是「因為看見,所以相信」,還有人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顧遠、周賢老師作為未來教育的先行者,率先將我們的期待書寫下來,並在實踐中讓每一個願意相信的人看見改變的發生;同為這個世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也想邀請您一起共讀這本書,投入教育創變者的行列,相信我們所期待的未來,將會更快地來到。
◎重塑對教育的想像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教授兼教育傳播學院院長 何縕琪
翻開《教育3.0》,相信你會跟我一樣,愛不釋手的一直想閱讀。本書主要作者顧遠老師在序中寫著:期許啟發讀者打破教育的底層範式,重塑對教育的想像,反思何為「好的教育」,讓教育幫助我們「成為人」,成為一個自由的、活潑潑的人。
好單純的念想,但卻好「桃花源」!如何能?細細閱覽,自己彷如幻化成一小島,跟著篇章的文字呼吸,看到「當小島們聯結成群島,就是一片教育的新大陸。」乍然初醒,美善的天地不在別處,而在於有更多人一起加入,讓好的教育發生行動...
作者序
◎成為,而不僅僅是在做
這篇序言是這本書裡最短的一篇文字。作為一名寫作者,我常常會想,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閱讀嚴肅的長文?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常常會想,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耐心地陪伴著孩子慢慢地成長?
本書裡收錄的文章大都很長,每一篇都在回應一個教育的真問題,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教育3.0的完整體系。
儘管書中包含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和行動建議,但是這本書並不是在工具、技法層面上探討教學之術,而是希望能啟發讀者打破教育的底層範式,重塑對教育的想像,反思何為「好的教育」,讓教育幫助我們「成為人」,成為一個自由的、活潑潑的人。
這樣的教育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它不能只由專職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去完成。事實上,教育從來都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家庭、社區和社會也理應參與其中。區分一個人是不是教育者的關鍵不是體制內外或專職與否的身份,而是這個人如何看待教育、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助力成長。這正是本書中反覆提及的「社會化學習」的要旨所在:「學習在窗外,他人即老師,世界是教材」。
令人欣喜的是,已經有很多人走在了教育的進化之路上。這些年裡,我在世界各地探訪過百餘家教育機構,也和幾百位教育3.0的踐行者有過深度交流,特別是來自群島教育社區的各位夥伴。他們的思考和實踐既驗證了,也豐富了這本書裡探討的內容。最令我觸動的是,這些實踐者在自己一點一滴的行動中,不僅幫助孩子,也在讓自己,慢慢地成長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推動教育的進化需要一個生態系統的支持。澳門同濟慈善會長期支持著各種教育創新的探索,21世紀教育研究院一直致力於研究如何通過教育創新實現教育公平,日敦社幼師學院使教育創新在學前領域大有可為……
構建教育3.0的體系是一個自下而上「生長」的過程。它並非是預先構想出了一個高屋建瓴的思想體系,再去現實裡尋找印證;而是基於長期的實踐、反思和對話交流,一個主題衍生出另一個主題,一個問題驅動著另一個問題,如拼圖一般,逐漸呈現出一個豐富、細密而內在自洽的教育體系。
這本書中的文章寫於不同的時期,圍繞著5個大的主題,既有對教育本質的探討,也有教育在新時代所面臨的期待和挑戰;既有教育工作者們必須做出的轉型,也有教育創新者們亟待提升的能力,以及與教育的進化緊密相關的教育組織的進化。雖然被歸入了不同主題,但是你將不難發現,很多章節都會從不同的角度相互關聯(編輯甚至考慮過在每章的末尾附上那些相互關聯的其他章的標題,但最終還是決定把這個發現、探索的樂趣留給讀者)。
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從任何一個主題進入,開始自己的「拼圖」過程;如果你對某個主題特別有興趣,還可以掃一掃章末的那些QR Code,你會發現更多內容。這種精讀泛讀結合、必讀選讀由人的安排方式,也是對教育3.0理念的一種呼應。
正如教育的進化永無止境,這本書當然也不可能窮盡對教育3.0各種主題的探討。它更像是一種邀請,邀請你提出自己的主題,分享你的思考與實踐;邀請你加入讓好的教育發生的行動中來,並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創造與成長的快樂。
顧遠
◎成為,而不僅僅是在做
這篇序言是這本書裡最短的一篇文字。作為一名寫作者,我常常會想,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閱讀嚴肅的長文?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常常會想,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耐心地陪伴著孩子慢慢地成長?
本書裡收錄的文章大都很長,每一篇都在回應一個教育的真問題,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教育3.0的完整體系。
儘管書中包含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和行動建議,但是這本書並不是在工具、技法層面上探討教學之術,而是希望能啟發讀者打破教育的底層範式,重塑對教育的想像,反思何為「好的教育」,讓教育幫助我們「成為人」,成為一個自由的、...
目錄
◎序 成為,而不僅僅是在做
推薦序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教授兼教育傳播學院院長
何縕琪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教授
林偉文
可能幸福學院 創辦人
趙介亭
臺南可能非學校 創辦人
鄭文晴
壯圍十八島 共同創辦人
黃姿綺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共同創辦人
陳世芃
奇德王國 創辦人
陳之雅
魚水教育催化劑 創辦人
沈潔伃
貍想教育 創辦人
楊子漠
正文
第一部分
教育的新範式:從教育1.0到教育3.0
01 教育3.0時代的「教」與「學」
02 教育3.0的「第一性原理」
03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使人成為自由的終身學習者
04 九問解答PBL的本質
05 教育的進化:從「有限的遊戲」到「無限的遊戲」
06 從懸崖到漣漪:面向未來的教育該怎麼教
07 打開黑箱,讓學習的過程可見
08 重新定義「社群學習」
第二部分
時代之變:別用20世紀的方法,應對 21世紀的挑戰
09 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的意義和價值
10 社會化學習給教育帶來的5大改變
11 將「創造力」置於教育的核心
12 設計應該成為一種通識教育
13 如何評估創新教育的學習成效
14 好的教育是什麼顏色
15 杜威還是布赫迪厄?——對教育公平的再反思
第三部分
角色轉變:從廣播員到教育創變者
16 為何教育創業繁榮了,教育的改變卻很少發生
17 如何打破教育行業的「槓鈴」結構
18 改變教育,需要的不是等待超人
19 沒有錢,能不能辦出更好的教育
20 從教師到教師創業者,需要具備四種能力
21 從孤島到群島:如何構建有活力的教育生態
第四部分
能力升級:教育創變者如何修煉進化
22 開源教育的三個維度
23 你需要的不是單一的觀念,而是一整套體系
24 你掌握了哪些能夠促成創新的元能力
25 教育的服務設計,從「為什麼」開始
26 好的教育不僅要做出來,還要寫出來
27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即興是一種必備能力
28 批判性思考的教育和教育者的批判性思考
29 你具備提出真正問題的能力嗎
第五部分
應對挑戰:教育創變者如何開創可持續的模式
30 「三見」,是每個教育創變者必備的能力
31 什麼樣的組織架構適合教育3.0的創業團隊
32 只有突破「人的物理有限性」,才能實現指數增長
33 又窮又忙,難道就是創業者的宿命
34 忘記那些教育名詞吧,請關注用戶需求
35 警惕教育創新中的幾頭巨獸
36 讓自己成為原動力發起者
37 創業者做事「憋大招」為什麼都是錯的
38 創業者如何找到好導師
尾聲 穿越蟲洞,遇見未來
◎序 成為,而不僅僅是在做
推薦序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教授兼教育傳播學院院長
何縕琪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教授
林偉文
可能幸福學院 創辦人
趙介亭
臺南可能非學校 創辦人
鄭文晴
壯圍十八島 共同創辦人
黃姿綺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共同創辦人
陳世芃
奇德王國 創辦人
陳之雅
魚水教育催化劑 創辦人
沈潔伃
貍想教育 創辦人
楊子漠
正文
第一部分
教...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