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周密,體大思精,作品榮獲釜山影展臺灣IP十大代表的小說家秀霖,再度提筆鉤沉史料,以祖孫之情,穿行於二戰南洋的烽火硝煙與當代藍綠選舉衝突之間,重現二戰倖存日本軍人稱之為「人間煉獄」的南洋戰場,娓娓道來臺灣不同族群數十年來的世代流轉、矛盾、掙扎與融合!
★取材自真人真事,書末首度詳實公開一段封存八十年的臺籍日本兵珍貴史料
1941 年12 月,臺灣,被大日本帝國捲入太平洋戰爭,前後動員超過二十萬名臺灣人參戰。送往南洋戰場者,多半有去無回,超過三萬名臺籍日本兵戰死,至少兩萬人下落不明。他們飽受戰火與瘴癘威脅,即便倖存歸來者,因戰後政權轉移以及政治敏感,多數也被迫消音,成為臺灣史上空白的一頁。
戰後臺灣族群間因各自擁有不同的「記憶」而嚴重對立,從南洋戰場歸來的陳繼敘,對其參戰經歷絕口不提,與其孫女陳雅薈因世代經歷不同,想法上有著極大差異。適逢臺灣步入民主轉型,每逢選舉,全臺屢屢為此瘋狂。見到大人們常因選舉紛擾爭吵,陳雅薈從小就與來自「外省」家庭的摯友約定,一同找尋未來解決各種「衝突」的可能「答案」,更立志未來走上從政之路。然而卻在阿公臨終前,陳雅薈卻意外地墜入了一個不屬於她的世界,從此踏上了尋找「答案」的旅程……。
★希巨.蘇飛∣祁立峰∣李旺台∣宋澤萊∣林孟寰∣施百俊∣柳書琴∣既晴∣高蘇貞瑋∣張也海.夏曼∣陳力航∣陳芳明∣陳耀昌∣楓雨∣廖振富∣蔡政良── 一致推薦★
「很高興終於有以戰時及戰後臺籍日本兵家族為主角的臺灣史小說了。如果能再有一部戲劇,來慰藉去南洋征戰,死在異鄉的臺灣人日本兵之靈,那就更完美了。」──陳耀昌(臺灣歷史大河小說名作家/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傀儡花》作者)
「《飄零之島》書寫二戰時臺灣人與日本人在南洋戰場上的血淚故事,讀來感人肺腑。小說也預示著,未來在不同時空、在各個場域,臺灣仍會為守護自由民主與世界和平,攜手全世界的朋友一同邁進前行。」──李旺台(《播磨丸》系列小說作者/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第一、三、四屆歷史小說獎得主 )
「從事創作生涯開始,就一直想寫一本紀錄臺灣歷史的大河小說,可惜一直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看到秀霖老師的這本《飄零之島》,內心的激動實在難以言喻。秀霖再次展現在《阿罩霧戰記》中的歷史考據功力,更重要的是將這些龐雜的資訊轉化為引人入勝的小說,更是需要深厚的創作基底。在本書中看到秀霖展現嫻熟的敘事技巧,從容跳躍在不同時間軸的同時,還能信手拈來不同時空的歷史事件,頗有臺版《阿甘正傳》的架勢,最後還能來個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局,堪稱大師級的作品。」──楓雨(臺灣推理推廣部版主/金車奇幻小說獎優選得主/推理小說家)
作者簡介:
秀霖
★連續三年以〈淒月〉、〈鬼鈴魂〉、〈第九種結局〉入圍第三、四、五屆「人狼城推理文學獎(臺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前身)」決選。
★短篇推理經典作品〈第九種結局〉獲韓國妙藥出版社指名選定,全文韓語翻譯,刊載於韓國推理界知名雙月刊雜誌《Mysteria》第42期
★小說創作《人性的試煉》榮獲2022年釜山國際影展IP轉譯單元臺灣十大推薦作品之一
★多元類型創作,作品先後獲得多項讀者、書店及藝文機關團體好評推薦
已出版──
⓪ 棒球推理小說《國球的眼淚》及續作《台灣好「棒」!》
⓪ 電影《甜蜜殺機》改編小說
⓪ 《考場現形記》獲得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推薦
⓪ 玄幻推理《陰陽判官生死簿》系列
⓪ 推理短篇集《桃花源之謎》獲選中央社「每週好書讀」文學類型好書推薦、金石堂「讀者最愛的書」及金石堂「年度注目推薦」,其中短篇小說〈第九種結局〉更獲韓國推理界知名雙月刊雜誌《Mysteria》全文韓語翻譯刊載
⓪ 臺灣歷史推理小說《阿罩霧戰記》獲選臺灣犯罪作家聯會「2021 臺灣犯罪文學精選13 作」
⓪ 層層反轉的本土社會派犯罪小說《人性的試煉》入選2022年韓國釜山影展IP轉譯單元Busan Story Market
⓪ 另著有網路人氣BBS 推理小說〈鄉民偵探團〉
Facebook專頁:秀霖/iTaiwan(愛呆丸)
https://www.facebook.com/itaiwanmystery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 ★ 一致推薦 ★ ──
希巨.蘇飛(都蘭部落知名阿美族藝術家)
祁立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李旺台(《播磨丸》系列小說作者/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第一、三、四屆歷史小說獎得主)
宋澤萊(國家文藝獎得主/名作家)
林孟寰(陳千武文學協會理事長/名編導)
施百俊(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 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首獎得主)
柳書琴(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
既 晴(臺灣犯罪作家聯會執行主席)
高蘇貞瑋(金峰卡拉達蘭部落吉靈家族成員)
張也海.夏曼(達悟族紀錄片導演與航海家)
陳力航(日治台灣史研究者/《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作者)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耀昌(臺灣歷史大河小說名作家/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傀儡花》作者)
楓 雨(臺灣推理推廣部版主/金車奇幻小說獎優選得主/推理小說家)
廖振富(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
蔡政良(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兼南島文化中心主任)
名人推薦:── ★ 一致推薦 ★ ──
希巨.蘇飛(都蘭部落知名阿美族藝術家)
祁立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李旺台(《播磨丸》系列小說作者/新臺灣和平基金會第一、三、四屆歷史小說獎得主)
宋澤萊(國家文藝獎得主/名作家)
林孟寰(陳千武文學協會理事長/名編導)
施百俊(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教授兼副校長 / 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首獎得主)
柳書琴(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
既 晴(臺灣犯罪作家聯會執行主席)
高蘇貞瑋(金峰卡拉達蘭部落吉靈家族成員)
張也海.夏曼(達悟族紀錄片導演與航海...
章節試閱
※節選自〈第一章〉
再次睜開雙眼,陳雅薈還是可以感到強烈的耳鳴嗡嗡作響,而頭部疼痛依舊絲毫沒有舒緩的跡象。這也讓陳雅薈即使勉強睜開雙眼,視線卻還是模糊不清。
「什麼!到底怎麼一回事?」陳雅薈百思不得其解,依稀只記得自己突然失去了意識。
模糊的記憶之中,陳雅薈想起手中似乎緊握著什麼東西,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啊!」
陳雅薈突然驚叫一聲,這下總算想起自己原本緊握的,並不是什麼物品,而是阿公那插滿點滴管線的右手。
而且與其說是握住,更該說是陳雅薈反被阿公牢牢抓住。
「阿公呢?」
陳雅薈回想起先前的情景,而如今眼前只是一片漆黑,等待視覺逐漸適應後,發現似乎是在某個空無一物的房間內,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原本躺在病床上的阿公又跑去哪兒了?
儘管很難接受事實,但陳雅薈心裡很明白,阿公恐怕已經離世。這對於身體飽受癌症之苦,及陷入昏迷的阿公來說,或許算是一種解脫。
但即便如此思考,陳雅薈還是忍不住默默流下傷心的淚水。
陳雅薈拖著搖搖晃晃的身體,扶著牆壁走向那透出微弱光線的房間門口,並緩緩將房門打開。
這不開還好,房門一開後,映入眼簾的,卻是一條相當陌生的長廊,卻又帶有莫名的熟悉感。
「為什麼自己會跑到臺大醫院的舊館?到底發生什麼事?」
分明自己原先還在臺大醫院新館的病房,為何會跑來舊館。是因為阿公離世的那一刻,自己深受打擊而昏厥,被後來趕到的醫護人員暫時安置在其他房間嗎?就算是這樣,和臺大醫院新館相較之下,也不該送來距離還不算近的舊館。
不過這長廊愈看愈奇怪,雖說很像臺大醫院舊館的日治時期洋式建築內部,但建築的裝潢明顯新了許多,彷彿就像過往記憶中的古蹟文物,經過重新翻修,上了全新的亮麗色彩及光澤。而走廊上偶有文字出現,儘管只是匆匆一瞥,卻不難發現全都是以日文書寫。
因為頭部依舊隱隱作痛,陳雅薈下意識手撫額邊,恍惚之中穿越了長廊,並緩緩走下了樓梯。
在這移動過程中,隱約與幾名陌生人擦肩而過,陳雅薈覺得這些人穿著有些奇怪,衣服款式有種說不出的復古設計。不過這些人看見陳雅薈的出現,都會先停下手邊的動作,接著投以更為異樣的眼光。
陳雅薈愈想愈奇,這棟陌生的洋式建築,很明顯不是臺大醫院舊館,但到底會是什麼地方?
好不容易來到一樓看似大廳之處,陳雅薈快步穿過拱形大門向外走去。
走出這棟建物後,抬頭一看,眼前雖然看起來已是天色昏暗的傍晚時分,但還是可以清楚看見斜前方,由紅磚及洗石子相砌而成的臺大醫院舊館。對面則是臺北賓館的圍牆,而更遠之處還有位於二二八公園內圓頂特色的臺灣博物館,更後方則還可望見總統府那高聳十一層的尖塔高樓。
「既然臺大醫院舊館就在前方,那這個位置確實是臺大醫院新館附近沒錯,只是──」
陳雅薈愈看愈怪,除了這些熟悉的建築物外,四周的道路有種說不出的詭異,一些熟悉的建築及圍牆也全都消失。
「電線桿!」陳雅薈內心暗自叫著,已經多久沒在臺北市市中心看過電線桿了,為何會出現這種場景?
眼前的道路變得相當寬闊,兩旁不再有熟悉的紅磚道,而路面鋪設的,看起來像是瀝青,卻又與平時所見的柏油路有所出入。道路旁不但少了密集的交通號誌,沿邊更有整齊劃一的電線桿。而放眼望去的建物,大部分都只有兩層樓高,故也使距離還不算近的總統府尖塔,依舊顯得相當突出。
回頭一望,原先的兩層樓建物,外型很像幾乎天天路過的臺大醫學院舊館。但再仔細一看,建物結構卻不盡相同,更何況遠方臺大醫學院的位置,可以隱約看見坐落著另一棟,看起來更像臺大醫學院舊館的建物。
陳雅薈邊走邊想,這世界到底怎麼了?自己彷彿就像行走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夢境之中。想著想著,陳雅薈又看到路上有個奇怪的立牌寫著「左側通行」。
──臺灣什麼時候改成「左側通行」?還是只有臺北市突然下令更改?不過這一切都來得太過突然、太不合理。
由於陳雅薈思緒混亂,完全沒有留意到道路轉角處,出現一輛黑色汽車。
這輛汽車原先行駛速度雖不算快,但完全沒料到會有行人突然「逆向」迎面而來。
「啊!」陳雅薈回過神來,這才發現汽車早已近在眼前。
儘管汽車駕駛發現後也緊急煞車,但迎面而來的汽車碰撞,還是讓陳雅薈一下便因受到撞擊跌坐在地。
這輛黑色汽車外型十分復古,有著類似金龜車的造型,線條卻又沒有那般圓滑。儘管外觀保養得宜,金屬光澤看起來相當閃亮,但在陳雅薈的印象中,這輛車絕對是二戰電影中才看得到的古董車。
汽車停下後,右邊車門隨即打開,竄出一位怒氣沖沖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一頭厚重的黑髮後梳,鼻下留著一小撮方塊鬍子,一身穿著整齊俐落的復古西服。……(下略)……
※節選自〈第一章〉
再次睜開雙眼,陳雅薈還是可以感到強烈的耳鳴嗡嗡作響,而頭部疼痛依舊絲毫沒有舒緩的跡象。這也讓陳雅薈即使勉強睜開雙眼,視線卻還是模糊不清。
「什麼!到底怎麼一回事?」陳雅薈百思不得其解,依稀只記得自己突然失去了意識。
模糊的記憶之中,陳雅薈想起手中似乎緊握著什麼東西,卻又一時想不起來。
「啊!」
陳雅薈突然驚叫一聲,這下總算想起自己原本緊握的,並不是什麼物品,而是阿公那插滿點滴管線的右手。
而且與其說是握住,更該說是陳雅薈反被阿公牢牢抓住。
「阿公...
作者序
謹將此書獻給所有曾走過日本時代的臺灣前輩們──
這本發想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飄零之島》能夠完成,真的感慨萬千,因為確實是經過了非常漫長的歷程及歲月。
翻開臺灣的日本殖民歷史,臺籍日本兵的相關口述歷史資料,當初確實蒐羅不易,尤其是臺灣曾在結束日本殖民以後,又接二連三歷經了許多慘痛事件,使得不少曾走過兩個時代的老前輩們,未必願意開口講述過去那段歷史。這真的需要感謝許多臺灣歷史學者前輩們,當初不畏一些無形壓力的辛苦投入,將諸多珍貴的口述資料留存下來。
而隨著民主開放後,這段過去國民教育鮮少著墨的部分,也有愈來愈多相關史料及珍貴書籍問世,逐步填補這段曾經幾近空白的臺灣史。甚至近年來,本土歷史也逐漸成為小說創作及影視題材的熱潮,這都是以往有些難以想像的進程,也非常樂見這樣的蓬勃發展。
臺灣自古以來,除了原本就生於斯、長於斯,屬於真正臺灣人的原住民外,多半都是移民而來,只是時間先後的差別。但這樣的先來後到,卻也造成臺灣諸多族群的極大衝突,從原漢衝突、明清衝突、閩客衝突、清日衝突、日臺衝突、省籍衝突,甚至是後來政治選舉的藍綠衝突,整個臺灣延續下來的「記憶」,相當迥異及分歧。
只要有人說誰比較好,就會有人出來抗議;若有人說誰比較差,也是會有人出來反對。其實我們每個人對於所有事物的印象,都來自「親身經歷」及「記憶傳承」,不過因為恩恩怨怨的複雜糾結,再加上每個人本來就很難親眼看見同一件事物的所有面貌,也因此必然會讓每個人的「記憶」都不相同。
光是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人「記憶」,就歷史事件及研究資料而言,日本人在臺灣曾有不亞於同期日本本島的工業及交通建設,但為了消弭臺灣漢人及原住民層出不窮的抗日行動,也有多次大量的血腥屠殺,如暴虐殘忍的「雲林大屠殺」,更還有「內臺不平」的統治狀況,故臺灣對於日本殖民時期的記憶,就會有相當不同的面貌。有人說日本人好,有人說日本人不好;有人希望當日本人,有人根本不想當日本人;有人一出生就是日本殖民時期,尤其是出生於「皇民化時期」,甚至是前往日本讀書或發展的前輩,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日本人;有人出生於清國,成長於日本殖民時期,自我認同因家庭環境及思想不同,可能會歷經諸多掙扎與矛盾,更不用說是突然變成被日本人統治的清國遺民。
這樣的不同面貌,到了臺灣脫離日本殖民以後,又再大大反轉一次。然而即便「記憶」位於天平最極端的雙方,往往也都能列舉出諸多充分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想法及觀感。其實這原本就很難單純以對錯認定,因為這就是大家發自內心的不同感受。
在研究相關資料之時,有時總是會想,其實這樣的意見分歧,恐怕並非臺灣獨有。相信世界歷史中,只要經過改朝換代都是如此,有的人曾經受惠,有的人曾經受害,更多的損益之間,就是殘酷的「零和遊戲」,因此更會加深兩者之間的落差與矛盾。
但歷史一直都是勝利者所撰寫,或許每個朝代理應都有不同的分歧「記憶」,只是隨著時間流逝、長者凋零,若又歷經「隔代」以後,更難有證人、證詞去捍衛歧異或錯誤,甚至是一些被官方壓抑所不能說出的「真相」,若是子孫輩也未必在意,不同的分歧就會漸漸被官方「正史」逐步消滅。
臺灣對於日本殖民時期,會有如此不同的「記憶」,或許也是因為我們都還曾經親耳聽過阿公、阿嬤輩的講古、傳承,無論是好的「記憶」或壞的「記憶」,都是極為真實的經歷。在臺灣,也有許多來自中國各省的爺爺、奶奶們,當初親眼目睹親友們如何飽受日本軍隊欺凌的殘酷暴行,甚至是親身經歷,都是刻骨銘心的悲痛。
每個人接收的「記憶傳承」都不盡相同,而來自親人的「記憶傳承」,可信度極高。因為這種並非公開於外,僅留存於家人間的「記憶傳承」,有時可能都比正式訪談的對外說法還要真實,故也會在無形之間,深深影響子孫輩的「傳承記憶」。
而臺灣自從進入民主選舉以後,或許是民主制度得來不易,也或許因為大家「記憶」不同,以及不同族群間的恩怨糾葛,逐漸形成了激烈對立。這也讓臺灣早期地方首長及總統剛開放民選時,臺灣民眾對於政治選舉的參與程度極度熱衷,甚至如此看似全民瘋狂的熱潮,還曾經被不少國際媒體嘖嘖稱奇。
然而因為政黨藍綠支持者大約各半,對於真實的臺灣選舉議題,往往會讓創作者有所顧忌及卻步,因為若是書寫了某一邊,就會馬上被另一邊砲轟、痛批,這確實會讓創作者望而生畏。
不過二○○八年的臺灣政治選舉,距今至少十五年,而一九九八年的選舉,更是二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至少對個人來說,這些二十多年前,幾近全民瘋狂的政治選舉,已經是一段過往的「臺灣歷史」。
《飄零之島》這本書的創作,透過真人真事的發想改編,旨在希望透過文學作品,傳達及分享一些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殘酷戰場的臺灣老前輩們,那些叮囑晚輩們「反戰」、「反侵略」及珍惜「和平」的重要精神及反思。因為臺灣不同族群的想法極為錯綜複雜,故個人也花了不少時間研讀臺灣史、政治史,儘量不帶預設立場,多方傾聽、觀察及搜尋藍綠支持者的觀點及看法,希望能夠稍微拆解已經緊緊糾結的各種情節。
正如前頭所述,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民主選舉是一股極為重要的熱潮及旋風,故若要拆解臺灣不同族群的情感,也必須直接將這段重要的臺灣歷史帶入創作之中。不過儘管如此還原,小說中還是僅挑選了在當時尚無投票權的學生族群,呈現較為溫和的對立觀點,並重現事後看來,當年真的很像「頂尖對決」的幾次政治選舉歷史事件,作為故事的陪襯背景。
這些故事片段,很多都是架構在臺灣社會及校園中曾經真實發生的點點滴滴,加以改編、揉合、修砌成為一段段的內容。不過在本書中只是做為歷史事件的背景回顧,政治選舉事件並非本書重點。本書中設計了來自藍綠不同原生家庭的故事人物,依循各自立場及觀點,還原當年部分藍綠支持者的部分看法。若有讀者朋友覺得書中那幾段不同立場的人物對話,因為和自己政黨傾向不同,閱讀起來會覺得不舒服,還請包涵並一笑置之。
因為這些觀點及對話,確實是個人曾經親眼看見、親耳聽聞或搜尋查閱到的不同聲音與看法,以及當時的相關報導、評論及研究,作為一小部分市井小民的「歷史」觀點,整理、還原及記載於小說創作之中。如今看來都已經是一段二十多年前的「臺灣史」,或許不同立場的朋友,都更能心平氣和看待、尊重及包容這些角度不同的「歷史」想法,甚至當作笑話輕鬆看待也無妨。
畢竟我們這些來自「未來」的人,對於書中那些過往時期的人物想法,若會覺得不可思議或諷刺,是因為我們這些「未來人」,知道後來發生了哪些大事,因而對於同一件事物的想法與觀感也會截然不同。當時的人,在當時的環境、條件及氛圍下,確實因為不知道後來發生什麼事,而會在當下擁有屬於那個時期的想法。同樣的道理,套用在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人亦是如此,當時沒有任何一個臺灣人知道,臺灣會有因為日本戰敗而脫離日本殖民的一天,在國籍屬於大日本帝國下,多次血腥抗日無效後,遂衍生出「絕對派」、「超然派」及「妥協派」三種類型,故自然而然也會有專屬於那時那刻的不同思維及行為。甚至換作是「現在」的我們也是一樣,「未來」的我們,如果已經忘記此刻的感覺,可能也會訝異看待「現在」的我們。
因此每個人雖然原生家庭會賦予獨特的「記憶傳承」,但隨著環境或經歷差異,同一個人的想法都會改變,更遑論每一世代的想法一定不盡相同。歷史可以原諒,但歷史不能遺忘,這本《飄零之島》以真人真事經歷發想改編,還原二戰時期的部分臺灣史面貌,以及那段日本人也不大願意提及的南洋戰役真實慘況,輔以臺灣選舉史回顧,書中所有人物的不同觀點及看法,讀者完全不必認同,只希望能藉由文學創作,帶來不同的思考及觸發。
「和平得來不易,人類必須好好珍惜。」
這幾乎是每一位,無論是同盟國或軸心國陣營,在二戰血腥戰場中活著回來的老兵們,在不同的人物訪談之中,同樣想帶給晚輩們的重要訊息。曾經看過一些紀錄訪談影片,歷經二戰後,滿頭白髮、行動不便的美國老兵與同樣凋零的日本老兵,即便互不認識,但那發自內心的感慨萬千,以及最後相互擁抱哭泣的動人畫面,至今印象深刻,真的會讓所有人都鼻酸落淚。
這世上只有好人與壞人之分,沒有哪一人種是絕對好人,或絕對壞人。歷史上廣大的平民百姓,往往都是少數權謀者政治操弄下的受害及犧牲者。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恩怨可以分明,但是否要擴及無辜的關聯族群及毫無恩怨的下一代,形成壁壘分明的仇恨敵對陣營,攪進了永無止境的仇恨螺旋,確實是必須好好思考的議題。然而戰爭往往就是這樣發生,歷史上很多侵略國,動員到最後,一批又一批直接送往戰場的年輕人,往往只是一片茫然,完全不知為何而戰,進而產生極為強烈的厭戰、反戰情緒,以及往後難以擺脫的良心苛責。這些敵我雙方,很多都是本可以成為跨越國界、跨越文化,相互欣賞、相互交往的知心密友。但當被侵略國長居久安的家園無故遭受敵人入侵,基於天性一定會奮起抵抗。然而雙方一旦互相積仇結怨以後,一切的苦難、悲慟,卻又牽連彼此廣大的無辜者共同承受,形成了難以解開的仇恨死結。
從小就在臺灣不同族群間的紛紛擾擾之中長大,看著大人們常常如此激動吵成一片,內心總是有所感嘆,希望未來換成我們這一代,社會族群能更和諧一點。但隨著時間過去,自己也成為大人,有些矛盾已有所改善、前進,但大家吵吵鬧鬧的情況,看起來好像只是換成我們這一代,開始加入不同立場的激烈紛爭,情況似乎沒有太多不同。
也許這就是民主社會自由言論、多元開放的最佳體現吧?
但看著看著,偶爾在無奈之中也會不覺苦笑,或許大家每次大吵大鬧完之後,即便有人因此互不喜歡,即便族群矛盾暫難改善,我們應該始終還是一家人吧?
謹將此書獻給所有曾走過日本時代的臺灣前輩們──
這本發想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飄零之島》能夠完成,真的感慨萬千,因為確實是經過了非常漫長的歷程及歲月。
翻開臺灣的日本殖民歷史,臺籍日本兵的相關口述歷史資料,當初確實蒐羅不易,尤其是臺灣曾在結束日本殖民以後,又接二連三歷經了許多慘痛事件,使得不少曾走過兩個時代的老前輩們,未必願意開口講述過去那段歷史。這真的需要感謝許多臺灣歷史學者前輩們,當初不畏一些無形壓力的辛苦投入,將諸多珍貴的口述資料留存下來。
而隨著民主開放後,這段過去國民教...
目錄
自 序
序 章 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十二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一章 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 臺灣 ‧ 臺北州
第二章 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十二月 ‧ 帛琉 ‧ 柯羅
第三章 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十一月 ‧ パラオ‧コロール
第四章 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二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五章 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十二月 ‧ ニューギニア‧ウェワク
第六章 民國八十九年(二○○○年)三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七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四月 ‧ ニューギニア‧ホーランジア
第八章 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六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九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五月 ‧ ニューギニア
第十章 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八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十一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六月 ‧ ニューギニア
第十二章 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十一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十三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七月 ‧ ニューギニア
終 章 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 臺灣 ‧ 臺北市
和平得來不易,人類必須好好珍惜
飄洋零島惜福緣
自 序
序 章 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十二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一章 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 臺灣 ‧ 臺北州
第二章 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十二月 ‧ 帛琉 ‧ 柯羅
第三章 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十一月 ‧ パラオ‧コロール
第四章 民國九十三年(二○○四年)二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五章 昭和十八年(一九四三年)十二月 ‧ ニューギニア‧ウェワク
第六章 民國八十九年(二○○○年)三月 ‧ 臺灣 ‧ 臺北市
第七章 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四月 ‧ ニューギニア‧ホーランジア
第八章 民國八十七年(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