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臺灣發起一種政府與社區攜手保育生物多樣性與森林生態的行動,20年來已超過1000個社區參與其中,居民從盤點家鄉的自然與文化資源開始,透過不斷地學習與培力,漸漸的凝聚居民的共識與行動,喚醒更多人珍惜先人留下來的生態與文化資產,世代相傳。
而這樣的社區保育行動,迎來一波新的發展契機。20年後,在臺灣各地逐漸長出一種新型態的經濟模式,那是以友善環境、社區培力、網絡鏈結、在地共好,永續為核心的「根經濟(Deep Economy ),正在各地風起雲湧的開展….
社區林業是什麼?
2002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開始推動「社區林業--居民參與保育共生計畫」,逐漸開啟新林業新趨勢。
保育與經濟,並非得是對立面,但保育不流於打高空,保育自然生態也要關懷周邊社區的社會經濟,讓資源保育與社區經濟形成正向循環,里山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
本書詳實書寫了一位森林系教授在社區蹲點近二十年,以「社區林業」的知識與行動,產官學合作,為社區部落建立一套小而美的山村經濟模式,自給自足之外,也能創造青年留鄉或返鄉的基礎。
這本書是深入了解林下經濟、生態旅遊、社區保育、地方創生、社區永續的本土實踐寶典。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森林系 教授
陳美惠教授在林務局服務期間,深知社區與保育共生共榮之發展需求,因此開創社區林業計畫,雖然成功將計畫推廣於數百個社區,但深深覺得需要建立實作的示範。2004年進入屏科大森林系任教並成立社區林業研究室,開始帶著學生蹲點社區,深耕生態旅遊,2006年輔導屏東「社頂部落」開創社區生態旅遊模式,並且點線面拓展至更多社區部落。2009年陪伴霧台鄉「阿禮部落」莫拉克災後重建,建立永久屋與原鄉部落的連結。
帶領的社區林業研究團隊長期陪伴墾丁國家公園(台26 線)、屏北原鄉部落(台24 線、屏185線)、六龜區十八羅漢山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建立森林與社區的生態旅遊推動模式,研究成果於2008年及2013年兩度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行動計畫類第1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9國家農業科學獎」最優團隊獎項。
呼應國際里山倡議的精神,組成產官學研的跨域專業團隊,投入里山資本的保全及活化。近年致力於發展友善環境的根經濟,研發生態旅遊、林下經濟、友善農業、混農林業與產業六級化的社區發展模式,輔導陪伴青年創業,並在學校設立森林養蜂場及段木香菇場的人才培訓基地,教導學生及社區居民林下經濟知識與技能。
潘美玲,《經典》雜誌副總編輯。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籽木林森:台灣森林錄》等書。其他專題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多次入圍卓越新聞、曾虛白、吳舜文新聞等獎項。
目錄
序曲 什麼是社區林業
1 林下經濟三部曲
一、 森林養蜂
二、 段木香菇
三、 臺灣金線連
四、 山林友善養雞
2 生態旅遊 vs 生物多樣性保育
一、恆春半島的生態旅遊實踐
1.本土生態旅遊的典範(社頂部落)
1-1傳承,一棒接一棒(里山生態公司)
2. 從獵人變身保育尖兵(里德社區)
3. 守護陸蟹的公民科學家(港口社區)
二、鰲鼓濕地森林生態園區
三、第一個原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四、臺灣第一個社區參與經營的自然保護區
3 深耕里山夢田
III、深耕里山夢田(第三部分請縮小做成一頁半以內即可)
社區參與保育共生計畫
一、我家住海邊
石滬 海廢 保安林 (桃園新屋愛鄉協會)
社區林業三階段計畫
二、城市裡的保安林
棲地復育 蝶、魚現蹤(新北美麗夷洲協會)
社區林業九大重點工作項目
三、菱角田裡的大腳印
棲地營造 物種復育(臺南水雉園區)
生態服務給付(PES)
四、綠意中找尋生機
返鄉青年的逆襲(臺東永安社區)
環境教育場域認證
五、人心決定一切
善用多元文化的里山資本(嘉義茶山部落)
六、從土裡淹沒 也從土裡重生
文創能量開啟社區產業(高雄寶來人文協會)
韌性社區
七、從魔鬼到天使
「權利分享、責任分擔」的山林共管(苗栗南庄賽夏族)
協同共管
八、農夫有智慧,里山有希望
豆類保種、草生栽培(東勢斯可巴社區)
九、守護家鄉濕地瑰寶
青銀共創好未來(臺東富興社區)
十、山是海的戀人
森川里海環環相扣(花蓮復興、新社部落)
十一、蕨類步道 手作自然
紅茶故鄉的森呼吸(南投澀水社區)
十二、友善農耕 石虎出沒
生態監測落實動物保育 (南投富州社區)
十三、雙白奇緣
茭白筍與白魚的共好之旅(南投一新社區)
十四、從傳統中找到未來
原民植物變身里山資本(臺東都歷部落)
十五、畫一個同心圓
禮運大同篇的理想願景(花蓮牛犁社區)
社區林業中心
社區林業中心網絡據點
序曲 什麼是社區林業
1 林下經濟三部曲
一、 森林養蜂
二、 段木香菇
三、 臺灣金線連
四、 山林友善養雞
2 生態旅遊 vs 生物多樣性保育
一、恆春半島的生態旅遊實踐
1.本土生態旅遊的典範(社頂部落)
1-1傳承,一棒接一棒(里山生態公司)
2. 從獵人變身保育尖兵(里德社區)
3. 守護陸蟹的公民科學家(港口社區)
二、鰲鼓濕地森林生態園區
三、第一個原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四、臺灣第一個社區參與經營的自然保護區
3 深耕里山夢田
III、深耕里山夢田(第三部分請縮小做成一頁半以內即可)
社區參與保育共生計畫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