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減法教養億萬豪宅當保母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落九花python生成式AI入門臺灣民族主義比爾蓋茲黃仁勳張忠謀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無我心寬:吳重雨口述歷史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吳重雨/口述 周湘雲/紀錄

評價
1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5 NT$ 494 NT$ 5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7 364
其他二手價
4 210
圖書館借閱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1950年,吳重雨誕生於嘉義東石的濱海小村,十子之家排行第九。出生時正逢梅雨季,由精通漢文擅長作詩的父親取名為「重雨」。然而,父親在他讀小五的時候驟逝,家庭重擔落在母親身上。儘管生活十分刻苦,但在慈母和獎助學金支持下得以繼續求學,並在交大從大學部一路完成博士學位。
從求學、入職教書,到當校長,吳重雨可謂徹頭徹尾的「交大人」,有交大一貫務實的精神。他教學講求實作,曾要求學生必須做出能work的晶片才能畢業。他創立的「307實驗室」是臺灣最早投入IC設計的實驗室,為培養臺灣高階IC設計人才的搖籃。擔任校長時,擴大國際合作,提出多項國際合作方案,引領交大邁向國際頂尖。
借調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期間,吳重雨負責推動國科會首次產學合作並成立「晶片設計製作中心(CIC)」,由政府提供資源,號召全臺學校參與訓練設計IC,由產業界協助製成晶片,為國家IC設計研發能力打下基礎,是臺灣IC設計產業發展重要推手。由於績效卓越,他又以其半導體專業背景,受邀參與南科半導體產業規劃,後委與擔起「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與「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之重任。
吳重雨在學時即以認真好學、成績優異著稱。研究所開始投入半導體研究,從元件製程到數位IC,再專注於類比IC研究;之後跨足仿生IC範疇,為開拓臺灣電子生醫領域的先行者。學界退休後投身業界,率領創新公司,聚焦於人工視網膜、癲癇偵測控制等植入式醫療元件商品化開發。已發表國際期刊及會議論文超過三百篇,專利與獲獎無數,成果斐然。
《無我心寬:吳重雨口述歷史》一書,紀錄下吳重雨的成長經歷與人生發展,主要是以他在半導體IC設計的專業研究與教學為重心,延伸到參與推動國家科技產業政策及學校行政時的方向;又擴展到技術創新與新創產業。透過吳重雨校長在人生各階段中印象深刻的經驗回憶,替交大與產業發展留下一些見證的紀錄。

作者簡介:

口述
吳重雨,1950年5月31日生,出生於嘉義縣東石鄉猿樹村。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學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博士。曾任國科會工程處處長,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電子研究所所長、研發長、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學院)院長、校長,以及「晶片系統國家型科技計畫」、「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總主持人等。研究興趣及研究成果領域為:植入式生醫電子元件晶片系統設計、射頻/微波積體電路設計、智慧型仿生感測晶片系統設計,以及類神經網路、混合訊號式積體電路設計等。

紀錄
周湘雲,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校史典藏組計畫助理。出版著作有《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2012,國史館)、《跟著戰爭去旅行:新竹市軍事地景的故事》(2015,新竹市文化局)、《無懼.無華:郭南宏口述歷史》(2018,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無求常安:鄧啟福口述歷史》(2020,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等。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