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第一本
雷若莉(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所)副教授暨系主任)
轉眼間,這本失智症個案照顧寶典之臺灣版本已經問世八年了。稱本書為寶典,正因為它對失智症個案的問題形成之理路背景的細緻梳理,整合跨世紀現代與當代心理與生理及哲學的理論而自成一家之言,內容針對失智症個案的疾病成因及特殊行為峰迴路轉的內在糾葛探進行鞭辟入裡的探討,因此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
回顧日本失智症照護大師竹內孝仁教授親手將自立支援照顧的精神從日本跨海送到臺灣的近十年,我們親眼目睹自立支援照護在臺灣產生了巨浪濤天般的神奇效應,進而成就了「臺灣自立支援照顧的時代運動」的軌跡。回顧這個運動,從早期臺灣產官學的學者專家摸索嘗試由日本異地橫空植入臺灣的最初版,轉向考慮國際在地化的理念而建立的臺灣自立照顧模範品牌,臺灣各地正用自己的方式訴說著在地生趣盎然的自立支援照顧故事,全國推動的模式及切入點也因此更為多元,這可從近兩年104銀髮銀行與弘光科技大學合體嘗試建置的「自立照顧機構及個人認證」系統即可窺見,顯然日本自立支援照顧的影響已經從最原始「零約束、零臥床、零臥床」的嚴峻照顧指標,落地生根為「臺灣人性化尊嚴照顧」的種子,並在國內繁殖遍地開花,這是產官學業界的專家學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本書正是失智症自立支援照顧的重要濫觴,其透過對於人的存有、時間及空間的探討,細膩的描繪了失智症個案尚未被常人窺見的行為表現內在原因,並揭露家屬及專業照顧者的照顧盲點,歷久彌新,值得關心國內外失智症個案的您細細品嘗與珍藏。
【推薦序1】
強化專業照護人員的知能、照護方法及技巧
/簡慧娟(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
近年人口快速老化、平均餘命增加,依統計資料截至110年1月底止,國內老年人口達380萬4千人,占總人口比率16.2%。另依調查推估,截至108年底,台灣失智症老人人口已超過29萬人,如何強化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 及加強對失智症老人的照顧,是政府施政重點。急遽增加的失智症人口所衍生的照顧需求,已受到全球各國的重視與關注。
面對失智症人口急速增加所衍生的照顧需求,本署積極推動失智症老人照顧服務。現階段推展之服務措施,包括居家服務、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失智症老人團體家屋、早期介入服務方案(如瑞智學堂)。另為建立家庭照顧者支持系統,設置家庭照顧者支持中心及關懷專線(0800-580-097 我幫您,您休息),提供諮商服務及家庭支持服務;並設置「全國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http://www.tada2002.org.tw) 及諮詢專線(0800-474-580 失智時,我幫您),提供全國失智症相關資訊及服務。
為培訓優質專業人力及加強教育宣導,本署積極協助失智症專業團體辦理專業培訓計畫,輔導編印失智症相關教材。本次特別感謝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翻譯編印竹內孝仁教授所著的《竹內失智症照護指南》一書, 內容除介紹失智症的類型及基本知識,強化讀者對失智症之認識外,並闡述失智症照護原則及照顧理念,企盼透過本書, 提供失智症照顧專業人才有關失智症專業知能及照顧方法與技巧,協助全國各地服務提供單位發展失智症照顧服務,以強化失智症照顧服務量能。
【推薦序2】
提升照護力,克服照護困難
/李光廷(老人福利推動聯盟顧問、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副教授、輔仁大學兼任副教授)
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竹內孝仁教授是推動日本養護機構(稱作「老人特別養護之家」)「脫掉尿布運動」的代表性人物,素以提倡「失智症照護的基本為水分、用餐、排便、運動」理論而知名。一心從事於失智症研究、發表、演講活動及著作,不但建立理論並具體實踐,40 多年來從未間斷。
日本全國老人福利機構協議會(原名「全國老人福祉施設協議會」,簡稱「老施協」)自2004 年度起,每年為機構照護現場工作夥伴舉辦六場「提升照護力講習會」活動, 竹內教授的巡迴演講內容多半以科學性理論為體,具體實踐方法為用。
竹內教授的理論基礎以推動自立支援照護為前提,特別提示水分攝取的重要性。機構達成「零尿布」目標有兩個照護上的特徵,一是每天攝取水分1500cc 以上,一是運動訓練(步行),而達成自立支援照護過程中,職員的意識改革及共識極為重要。為增進講習會參加者對機構導入自立支援照護實施過程的理解,「提升照護力講習會」議程中並安排事例發表報告。實踐過程雖遇到困難,但每當看到服務利用者展現笑容時,無不感到欣慰。
截至2012 年度為止,日本全國有將近一千所老人照護機構聽過竹內教授的理論,響應實踐「每天喝水1500cc」、「白天不包尿布」、「吃普通餐食」、「步行練習」並導入照護計畫的機構不斷增加,每年在「提升照護力講習會」的事例發表報告上都會有突破知易行難、令人感動與振奮的經驗分享。
竹內教授的原版著作最大特點在於深入淺出介紹失智症的基本理解與照護基本知識,所舉的例子取材自《月刊老施協》各期的患者研討中抽出的實例,也是你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困惑與實況,堪稱提高失智症專門性素養良好的入門教材。本書中文版的問世,除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趙明明執行長等多位熱心夥伴奔走促成外,弘光大學雷若莉副教授率領其他有志一同的老師擔負起編譯及校對工作,讓不論是目前從事照護工作的現場照護人員或是未來可能從事照護工作的生力軍,甚至對失智症認識不深,但有意進一步了解或學習的照護家屬或讀者均能易懂易讀,值得慶幸及推薦。
【推薦序3】
台灣長期照顧品質的革新
/林金立(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總執行長、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社團法人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台灣自立支援專業照顧發展協會理事長)
2006 年參訪東京時,接觸到自立支援照顧的觀念,也看到了原本癱瘓的長者,在導入自立支援照顧之後,3 個月後能夠自行行走、脫掉尿布、恢復自主生活的能力,當時非常震撼,也相信這正是台灣要實踐長期照顧理念的方式。
我們拜訪竹內孝仁教授學習,並運用能力回復設備, 並且為了能夠更完整學習與體會,與福祉法人新町元氣村花水木寮結盟,到日本參加生活介護的訓練,並在介護現場實地操作,將學習到的觀念與技術帶回台灣,2013 年在財團法人雲林縣同仁仁愛之家與長泰老學堂日照中心開始實證應用,發現導入的患者有4 成在3 個月內都有明顯的進步,而且更重要的是讓照顧服務員開始有成就感與專業認知,相信照顧工作是一門專業的服務,工作氛圍開始改變,在同仁仁愛之家裡面,從過去傳統的照顧觀念,在2014 年轉變成一個「零約束」的機構,這其中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
而我們也希望可以跟台灣更多的長照機構分享,並一起投入自立支援照顧的應用,因此從2014 年開始成立自立支援工作坊,2015 年並成立「自立支援學院」,輔導更多的機構一起落實照顧理念的實踐,這一切的開始是來自竹內教授的「自立支援」理論所啟發,期盼有更多實務界一起投入照顧的改變,讓正在啟蒙的台灣照顧學有更多、更快的發展。
【推薦序4】
提供「如何照護失智者」的解答
/林冠宏(前臺安醫院腦脊髓神經科主任)
失智症在神經科門診算是一個常見的疾病,診療的討論常常是圍繞著兩件「不知道」打轉;一是「不知道」病患是否罹患失智症,二是「不知道」如何照顧失智症的患者。前者可以透過早期社區篩檢與及早轉介到醫院完整檢查來知道答案,但是後者常常因為醫病之間觀念的巨大落差,而不容易有簡單明瞭的回答。
因緣際會有幸拜讀日本竹內孝仁教授的著作《竹內失智症照護指南》一書,看到竹內教授根據其多年的研究及實務經驗將失智症狀的類型及照顧原則,提供一個非常容易了解的說明,讓照顧人員可以在病人的日常生活裡,依飲食、運動、睡眠、排洩等基本需要建立照顧基礎,同時也深入淺出探討失智症中最難照護的精神行為症狀,讓我學到很多如何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的方法,對於煩惱如何照顧失智患者的家人及照顧者,是一本非常適合的失智症參考書籍。
希望也透過本書的推廣,提醒社會大眾對於失智症的重視,配合失智症早期篩檢及早治療,譲台灣的失智症治療做得更好。
第二本
動一動,樂齡健康!
近年來,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專業服務的提升,台灣人口結構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並於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預估2026年台灣高齡者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員,高齡化速度較歐、美、日等國為快,如何協助高齡者準備及適應老年期,將是社會教育之重要議題。
高齡者在慢性疾病、失能、衰弱等疾病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家庭、社會與國家在醫療及心理層面的沉重負擔。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透過有效且安全的健康促進和方案,延遲身體機能的老化,減少疾病的發生,除了可減輕醫療的負擔和不必要的浪費外,長期照護的需求也可以大大的降低。
在高齡化社會中,如何讓高齡者活得久、活得好,已然成為更加重要的課題,而高齡者除了醫療支持外,休閒活動即是朝向這個目標的最佳途徑。休閒活動雖然不能治癒高齡者常見的慢性疾病,卻能促進身體機能的運作、延緩疾病的發生或惡化以及心理調適問題,對高齡者維持獨立生活和改善生活品質有極大的助益。
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自1994年成立以來至今已25年,致力於心智障礙者包括早期療育、日間照顧、工作訓練和住宿等從幼兒到老年的全人服務。在本會的服務中,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照顧服務,促進全人身心障礙者生活的豐富性與多元化,一直是本會努力的方向。因此,對於支持高齡身心障礙者能有更多機會從事個人或團體式的休閒活動,讓其可以充分體驗並享受參與多種活動的經驗,亦是本會推動的服務重點!
本人從事專業服務已逾20年,接觸活動教案書籍的「資歷」,讓我對活動教案有一定的看法及堅持,其中,如何將高齡者從靜態的生活中,帶入動態休閒活動中,則是高齡者休閒活動設計重要的關鍵。因此,最初在日本接觸到這本《全彩圖解 100種樂齡活動這樣玩!— 開心動一動,減緩腦部退化、活化身體機能、提升生活品質》(日文原書名:「楽しく盛り上がるレクリエーション100 お年寄り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が深まる! オールカラー」),其簡單易懂且生活化的活動設計,讓我很直覺的認為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工具書,希望能引進運用於台灣的長期照顧與身心障礙服務中。
於是在2018年8月諮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林幸台名譽教授、國立台東大學林珮如助理教授以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邱春瑜助理教授之建議後,便主動與原水出版社聯繫,期盼合作催生《全彩圖解 100種樂齡活動這樣玩!— 開心動一動,減緩腦部退化、活化身體機能、提升生活品質》這本中文版的誕生。
本書雖然是從日文翻譯而來,但是文字及圖像十分生動、流暢,透過卡通示意圖方式,把極富趣味性的活動教案用圖像方式簡單的呈現出來,內容及編排方式手法亦相當淺顯易懂,相較於教條式的活動帶領書籍,相信更能讓專業服務人員接受與方便操作。此外,為更貼近台灣在地高齡者生活,亦納入台灣在地化元素,相信對高齡者以及提供高齡者服務之專業人員而言,相當容易引起共鳴~
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執行長賴光蘭
第三本
摘錄各界精彩推薦語~
■許志成
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
這本書可以看到曹爸與曹奶奶怡然互動的智慧,學到解決失智症者行為失序的策略,體會如何終老安命的人生態度。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曹奶奶這段人生不虛此行,成功點燃了兒子心中對父母的「小愛」,進而轉化對失智老人的關心、照顧與醫療的「大愛」。
■姚仁祿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合心精進長
這本書除了給失智病人家屬更多的理解,也讓我們知道萬一失智到來,家屬所承受的壓力!讓我們在健康的時候,真心的疼惜家人、朋友!
■王培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
最真實失智照護的實現。曹老師與曹奶奶的真情互動,讓失智照護的各種原則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幕幕實際可行、可親的場景。
■白明奇
成大失智症中心主任、神經學教授暨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這本書記錄這些年來曹醫師勤走社區,長期與在地民眾近距離交流,告訴民眾如何與失智者相處,這是台灣很難得的失智照護經驗。
■徐文俊
林口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失智症醫師要不安於「室」走出診療室,不僅是四處遊走講述失智症的重要,並且還要深入社區中的失智症家庭,關照他們。曹醫師就是這樣的典範。
■施慧玲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兼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不是遺忘,是時時刻刻都在創造記憶」。曹爸帶領大家推動在地老化,他總是穩健地握著鏡頭,捕捉每一個笑容、每一分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