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全球化世界圖像,數位化社會效應:零工經濟、高齡少子化與虛實世界整合;全球化社會效應:貧富、醫療、環境的極化,以及因此而來的民粹政治;地緣政治效應:新冷戰形成、美中對峙、供應鏈裂解、孤立主義。
這種新型資源的配置方式,潛在地創造社會秩序大規模變革,從低通膨高增長轉向高物價低增長的年代,從環境極限走向環境制約,從全職工資勞工轉而僱用隨叫隨到勞工,全球化將不得不回歸到地方化。
也就是說,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解決問題的空間單位轉到地方的領域,地方人文、自然、環境的多樣性與內在動能性,將躍成核心的課題。
本書選擇台灣古坑建構咖啡原鄉意象與體驗氛圍的案例經驗,一方面是因作者身歷其境有第一手資料,另方面這是地方再生與創生的具體行動,企圖解決全球化極化現象。
好評推薦
◆古坑選擇具有「地域特殊性」的「咖啡」作為文化產業的發展主軸,憑藉著知識和創意、衍生的產業網絡、城鄉交流和觀光體驗的吸引力,成功地讓「咖啡」成為古坑主領的潛力產業,更將古坑連接到全球網絡節點上。許博士正是此案的規劃與推動者,他身歷其境的敘述非常精彩。--雲林縣縣長 張麗善
◆不當的「全球化」,使地球的多元文明遭受強力抹平,資源被更少數人掠奪。然而「地球化」卻是重現每個「極小」與「極大」文化的和諧發展,開展新地球文明,這將是重建地球倫理最重要的路徑。許博士本書以博大的理念與落實在地的再生與創生,是真正思想與理想的實踐者。--中華大學講座教授 洪?嵩
◆本書提出台灣咖啡發展三部曲,從品牌、品質到品味,讓台灣的咖啡轉換成有靈性與文化的咖啡。--前統一集團總裁 林蒼生
◆原本衰頹的邊陲鄉鎮卻意外成為全球極化的「逃避場域」,吸納全球化的失業人口,本書企圖尋找地方發展中的「新的藍海」!--年代集團創辦人 邱復生
◆地方創生是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的具體行動!這是一本從事地方文創的單位,或希望主導自己人生文創領域願景的人,都應該「拜」讀的書!--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創館館長 方力行
◆這是第一本從資訊科學來詮釋文創產業的書!--螺陽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何美慧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許銘文 Ming-Wen Hsu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國際訓練專班結業,曾擔任雲林縣政府工務局長、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執行長等職,曾規劃及籌辦「第一屆古坑台灣咖啡節」(2003年)、「第一屆智慧城市展論壇」(2014年),並於各大學任教,著有《古坑?咖啡?夢》(台灣地方特色產業協會,2012)、《我國公共建設投資決策問題與改進之研究》(作者自刊,2017)、《全球化下地方文化產業營造機制的建構》(上海復旦大學,2013)、《21世紀建築贏的策略》(北京全國建築經理人協會,2014)等書。
章節試閱
前言
酷台灣形塑
從台灣燈會、宜蘭童玩節、古坑咖啡節、屏東黑鮪魚節到中國2008年夏季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2022年冬季奧運,以迄日本2020東京奧運,甚至東北「奧之細道」旅遊等,無一不是充滿歷史文化氛圍的活動,儼然成為1990年以來各國地方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種透過共同傳統和集體想像的資源來創造公共利益。
文創產業為什麼成為全球化迄今地方經濟振興利器,從一般創意小禮品到「千年穹頂」奧運會,從台灣的「創造城鄉新風貌」、「地方創生」到日本「魅力型經濟」soft power,台灣到亞洲,東方到西方,無不皆然,本書試圖借用經濟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的「不平均的地理發展與空間的製造」理論去解釋箇中的奧秘。
地方再生發展
大衛.哈維於1989年提出「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的概念,運輸與通訊科技技術的發展,有助於跨越愈大的地理空間的配送和活動的分散化,以致於國際勞動之戲劇性的突變,因而帶動群聚經濟地理的集中化,區域經濟形成不均衡發展的寬鬆連結拼接體。在這個拼接體裡,一些區域往往變得更富有,而貧窮區域變得貧窮。
同時間,共產主義的垮台引發了西方關於歷史終結與意識型態終結的討論,但意識型態並未消失。只不過,勝利的新自由主義已經變得無所不在且無所不包,其他的意識型態被壓制了,文化自然而然產業化,也就是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說的「歷史的終結」。
因此,地方的發展機會是在經濟再結構中透過產業介面的配置聯繫到全球化的脈絡中。第一種方式,致力成為某種特殊產業分工的地位,於是提供各種誘因企圖吸引全球投資;但如果一個地方未具全球或區域經濟網絡節點位置,則須依賴地方文化特色的運作來提升在全球網絡的聯結力。
地方創生肇啟
然而為了使全球資本主義能夠滿足不可阻擋的增長需求,必須對新生產利潤進行穩定的再投資,並開發新市場,從而避免資本的過渡積累,這在1990年代是由原本社會主義國家17億人口來提供生產與市場。到了21世紀,尤其是在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後,全球化意味著新的擴張機會已經幾乎不存在了,無論在亞洲還是西方,似乎只剩下壓低工資的方法了。
結果產生了剩餘資本的過渡積累與維持增長的消費缺乏之間的不平衡。針對這一結果的解決方案是以信貸形式提供「虛擬資本」以刺激生產,因此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發展產生了全球危機,貧窮的買方和投機開發商都依賴於過渡債務。儘管為了投資而借貸是合乎邏輯,但不投資於生產而投資於股票和債券、期貨、衍生產品與商品,成了一種強烈的誘惑,為此價值由競爭性需求產生並且受市場情緒支配,利潤成了空氣,引爆了「美國金融風暴」。
後2008年世界圖像,數位化社會效應:零工經濟、高齡少子化與虛實世界整合;全球化社會效應:貧富、醫療、環境分化。休閒成為後現代世界的產品,知識成為後現代世界的產業,地方藝術、文化、創意成為剩餘資本的新市場?﹗
這種情形在美國發動全力圍堵中國的「一帶一路」帶有物質基礎的市場後更為鮮明,所以日本在2014年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台灣宣示2019年為地方創生元年。
因為全球各國藉由連結,開始趨同,走向競爭,最後導致紛爭。其中關鍵在於知識激增,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最大的不同點,在於科技的流動,所以美國必須控制科技的流動而造成「美中貿易戰」;而其他國家必須藉由地方特有的「差異性」創造出競爭力。
幾乎同一時間,數位科技物聯網(IoT)隨之而來的發展,帶動AI數據資訊以及3D加工生產方式,製造業悄悄轉型為「智造業」,以大型生產轉為以使用者為核心的經濟模式,全球分工從全球化到跨國全球化,再到區域化與地方化。
誠如上述所言:文創產業發展是為了填補製造業衰落造成的空白,所以其推動機制也與工業時代大不相同。
工業社會治理主要體現在福特主義(Fordism)、社會福利國家主義(Welfarism)、凱恩斯主義(Keynesianism)三大基礎上。蓋工業科技的集中化力量創造出兩項大規模運動「城市化」以便將勞工集中到中心區域;「國家化」以便對貿易進行經濟控制,對抗外國競爭勢力,以及對人民、資金與原料進行中央集權式的控制。
隨著城市發展、用水、交通、衛生、住宅……等問題,教堂等傳統機構已經無法輕易解決社會問題;甚至經濟問題已經到了無法僅僅通過市場力量和社會互動來解決的程度,很有必要採取一些公共干預措施,諸如赤字財政(deficit fi-nancing),政府讓公共支出超過稅收收入,以刺激經濟走出低迷,並保護民眾就業。
可是到1970年代,大規模生產不斷擴大導致經濟全球化,其次社會消費模式逐漸轉向多樣化的使用價值,這樣的趨勢與發展出來的資訊科技相結合,整體經濟呈現出來的特點就是流動性。
去工業化的結果,導致稅收在GDP佔的比率不斷下降,其結果就是公共服務的規模開始縮減,服務目標也更具選擇性,對工業活動的控制得以減弱,工業出現去國有化,稅收重點往富有階層發生轉移,國家強調通過警察和法院來進行社會控制,政府通過限制自己的經濟管理作用以保持較低的通貨膨脹。
城市治理模式從管理主義轉向企業主義
地方政府對本地經濟發展的參與越來越高,地方政治行動得以擴展,公私部門合作關係得以升級。因此,政府並非通過自己的機構來實現所有的目的,而是越來越多的讓非政府組織通過各類網絡、公私合夥關係(PPP)、私人融資計劃(PFI)等計畫項目來幫助提供公共服務,文創產業推動機制就是通過公私合夥來實現。
1980年代藉由自償性財務方案BOT來推動公共建設,1990年代逐漸推動非自償性財務方案PFI來改善基礎建設,2020年COVID-19造成經濟危機,政府改採擴張貨幣發行,強化社會福利等措施,政府治理模式又可能再次更迭?﹗
因為,對社會言,藉由中央銀行施予援手,支撐經濟一路發展,似乎不能減少貧窮,反而加大貧富差距;對個人言,新冠肺炎危機讓很多人能夠思考「對自己來說什麼最重要」,跟家人和自然的聯繫是最重要,幸福就是每一天小確幸的積累。
這種心懷共生、共鳴、共善,通過自律變得更好,正在取代以往藉由經濟槓桿作用使需求不斷加大的社會。
正因如此,如何實現地方文創產業,日本知名建築家伊東豐雄提出「從經濟的豐盛往心的豐盛」轉換(伊東豐雄著,謝宗哲譯,2018年),具體作法有下四點:
一、回復和自然的關係
二、找回地域性
三、繼承土地固有歷史文化
四、重新創造出人們的聯繫和社區的場域
也就是不同的生態衍生出不同的生命形式、不同文化。文化、生命形式與棲息地的共同演化,創造與保存了地球的多樣性。
第一章
地方文化產業演繹與意涵
第一節 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
壹、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
1980年代放鬆金融管制,開啟全球瘋狂的流動,一個以地景或文化為核心的地方發展策略於焉形成,稱之為「地方再生」。
文創產業的發展與近五十年全球經濟轉型有著密切的關係,英國於1980年代首先提出「文化創造財富」的構想,1989年的「創意產業」、1992年「酷不列顛」等政策,現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創意產品生產國。
一、去工業化與地方再生
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韓劇以及日本動漫作品在世界市場占60%以上,而中國則是世界最大電影市場,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為了發展中國市場,甚至娶了個中國太太鄧文迪,文創產業成為世界各國回應經濟全球化重要手段。
回顧全球經濟發展史,1970年代美國由於越戰及兩次石油危機發生,通貨膨脹與失業問題困擾蔓延至1980年代。經濟萎靡導致財政收入減少,財政赤字迅速擴大,政府資金需求擠占市場需求,出現「排擠效應」,利率不斷上浮,高利率刺激海外資本的湧入,最終導致美元走高。
雪上加霜的經濟與經營環境,為了降低市場需求,美國製造業只能大幅裁員和減產。同時,利用美元處於高位的時機,他們紛紛把生產重心移向海外。更糟的是,美元保持高位,使得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大為削弱。
經濟低迷、高利率、美元走高,導致美國的財政與貿易雙雙出現巨額赤字,却也有利於大量進口廉價商品維持美國人生活水平。換言之,通過金融化實現更美好的生活,其後遺症只增加美國國債帳目數字而已,並未損及美國霸主地位。金融全球化,成為世界新秩序。
資本全球化和金融創新,推動訊息產業發展,從PC到WEB的技術平台,將資本主義的迫切需求推向新的行業,並在全球範圍內重組生產,所以美國知名傳播學者丹.席勒(Dan Schiller)說:「WEB與其說是民主解放的奇妙工具,不如更貼切地說是跨國公司和美國政府用以擴大其經濟與社會權力的攻城槌。」(Dan Schiller,2018)
在此同時,去工業化對策,為了填補製造業衰弱造成的空白,將藝術與遺產重新包裝成一種新的經濟現象,成為「文化與創意產業」的一部分,城市再生與街區更新躍上歷史的舞台。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過程中,一旦所有地理經濟因素被克服後,空間、藝術及文化便成為當代最重要的差異所在,使得空間及藝術文化不僅被欣賞,也被消費。
再加上以空間為表現型態的城鎮地貌及都市意象難以複製,使得以空間為核心的生產活動,成為知識經濟附加價值最高的類型之一,而空間便逐漸在城鄉發展過程中,形塑出新的發展。其中,空間更以其地域特殊性,使城鎮地貌及都市意象得以回應全球化普同性的挑戰,為城鄉發展形塑出競爭優勢的空間(李永展,2006)。
這種界定地方特性(勞動力、行政、地貌、人文......)作為追求競爭的因素,以茲因應全球化變化,或稱之為地方再生(Regional Renaissance)。
二、全球化與地方創生
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過後,全球化流動速度開始放緩,這種現象《經濟學人》稱為「慢球化」(slowbadisiation)。原本衰頹的邊緣地區卻意外成為全球化極化的「逃避場域」,吸納全球化失業人口,稱之為「地方創生」。
全球化與智慧化結合,一方面創造難以想像的財富;但另一方面却產生極化現象:階層、地域與全球的分化。
金融全球化、生產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接踵而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不僅生產率的增長放緩,而且工資增長的步伐甚至落後於本已放緩的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學者安妮.凱斯(Anne Case)指出:在1979年以前,工人報酬的增長與生產率增長同步,但從1979年到2018年,生產率增長了70%,時薪僅增長了12%(Anne Case & Angus Deaton著,楊靜嫻譯,2020)。
因之,隨著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將不太成功的群體完全排除在利益分配之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自1970年以來,經濟增長的紅利主要流向了那些已經富裕起來群體,尤其是那些在最上層的人,特別收入前1%的社會名流,這些人更有能力捍衛自己的應得利益。
較低的生產增長加劇了對資源的爭奪,促使各個團體都有強大的動力進行遊說,以便為自己爭取更大份額的利益,這種貧富差距擴大現象,戕害政治正常發展,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當選最為鮮明的例子。
伴隨人、物、金錢、訊息的流動性增強,其結果:除了貧富不均的問題外,環境與安全衛生議題也逐漸端上檯面。
根據聯合國統計,到了2014年全球有54%人口在城市,有25個城市人口超越1000萬,超過百萬人口城市則不計其數,城市生態容受力,沒有城市能夠依賴其行政界限內之資源維生,透過貿易挪用其他地區容受力,因此隨著城市放大,環境汙染、公共衛生與治理,成為廿一世紀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在另一方面,科技正以驚人速度進入所謂「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儼然被視為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但這代表著工作變革已悄悄地展開,原有的工作型態將逐漸瓦解。
最重大的創新包括自動性的出現,精細且具預測能力的演算法,以及能力越來越好的人工智慧。這些工具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而且逼使我們不得不去挑戰工作本身的概念。
科技為我們創造出另一種工作系統,以客戶評價為動力的市場,零工經濟的出現讓人們削價競爭,為了沒有保障、沒有福利的工作搶破頭。
這個高度複雜的科技系統,要想就業賺錢,首先需要對人們進行長期的持續的教育投資,是造成少子化的根本原因。同時,這套系統應用,又可使人們活得越來越健康,形成了高齡化社會。
在這種背景下,城市與偏鄉都面臨高齡少子化,導入年輕人加入偏鄉在地工作,創造地域生活與產業持續發展的機制,成為地方創生的主要任務。
所以,所謂地方創生就是要將AI人工智慧技術與當地人文、自然資源結合,創造新的風貌與產物(或是重塑,或是虛實整合……)。同時生活方式與自然節奏結合,其週期受季節、太陽、月亮主導,擺脫連續生產模式。從小處著手:吃當季、當地產的蔬菜,從本地的農家採買食材,並將這種生態消費方式帶到科技平台上,藉由消費選擇影響社會走向。「地產地銷」從食物鏈、產品供應鏈以迄能源鏈為未來發展趨勢,強化韌性也是地方創生追求的目標之一。
因為,在1970年代後半至1980年代,人們開始察覺到地球正在變暖,但要到1990年代才漸漸明白,這種被稱為「地球暖化」的現象,是因為人類的產業活動造成二氧化碳(CO2)等溫室氧體增加所致。
如果CO2再以這樣的速度繼續增加,地球會變得愈來愈暖和,最後將導致北極和南極的冰層融化,作物因乾旱而歉收,連動物都無法生存。因此,聯合國將其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
貳、文化創意產業特性
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驅動經濟而非經濟驅動文化,這是一種依賴於創造性操縱性標誌符號、圖像和想法的經濟。
一、文創產業是一種代碼經濟
依據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第三條道路》乙書中提及:「訊息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談論『一種動態知識型經濟』─這是一種不再製造事務,而是依賴於創造性地操縱標誌和符號、圖像和想法的經濟。」(Tony Blair,1998)。
因為資訊科技的特質是「一切都在流動,沒有什麼是成品,沒有什麼算完結了。這種永無止境的變化,就是現代世界的主軸」(Kevin Kelly,2017)。
持續流動,不僅代表著「事物會變得不一樣」,也意味著─流動的工具─現在比成品更重要。所以,Charles Leadbeater說:「知識的產生、應用和開發正在逐步推動現代經濟增長。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從空氣中賺錢。」
文創產業是經濟的一種形式,引入了一種新的價值觀念:象徵價值,超越了經典辯證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文創產品的使用價值不是用貨幣表示的,而是交換價值代表它的價值,它可大可小,這取決於每個人及其處的社會背景,但它會比交換價值(產品價格)高出許多。
文創產業雖然由個體享受,但是一種利用共同傳統和集體想像的資源來創造公共利益而非私人利益的相互創造。
二、文創產業是一種「第三條道路」?﹗
文創產業可說是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結合的產物,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所稱的「第三條道路」。
文創產業是在1980年以來各國奉行自由市場和反對干預機制下,唯一由國家提供公共資金予以支持發展的產業,所以前英國首相布萊爾說「這是第三道路」,因為它決定性超越了由於國家控制、高稅收和生產利益而憂心忡忡的老左翼;而新右翼則將公共投資,並且往往是將「社會」這一概念本身和集體的努力,視為要予以消除的邪惡之物。」
布萊爾甚至認為:社會、教育和文化資本的不平等分配,不僅導致進入市場不平等,也導致進入藝術與遺產的不平等。雖然很少從這些術語來表達,但文化─在形式上被理解為藝術和遺產─一直有一個社會目的,證明政府扶持和干預的合理性,儘管這是依據臂長原則(the arm's-length principle)進行的。
三、文創產業是在地對全球一種回應
在全球化過程下,世界各地開始被整合與穿透。特別是伴隨資訊化衝擊,塑造出一種全新的空間向度:「……這種全新空間邏輯形塑的特徵在於:新的資本積累、生產組織、市場整合,以及訊息溝通與世俗權力運作的過程……這種空間邏輯的特徵是由流動空間(space of flows)所主導」。但是,這種空間邏輯並不是當前社會唯一的空間型式,而只是一種主導型式。同時,「……就如同歷史的一般法則,地方空間(space of place),則是一種日常生活組織的領域型式及大多數人類所體驗過的型式。」(Borja & Castells,1997)換言之,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同時並存,兩者都表現了矛盾的社會利益。
無庸置疑,流動空間是資訊社會的支配式空間型式,因此基於地域性的現代主義建築是具有歷史根源之文化的表現,確認了對進步、技術與理性的信仰。相反地,後現代建築宣告了一切意義系統的終結,從橫跨歷史、風格濃厚的刺激中,找尋形式的和諧。
事實上,大部分後現代建築的所作所為─幾乎可以說是相當直接─表達了新的支配意識型態:歷史的終結,以及地方在流動空間裡的廢棄,因為我們唯有置身歷史的終點,才有可能混合先前一切所知的事務。因為我們不再屬於任何地方、任何文化,這種極端版本的後現代主義,才能將其符碼化了的破除符碼邏輯,硬套在任何地方的建築物上。看似解脫了文化符碼,其實暗藏的是逃離有歷史根源的社會。據此觀之,後現代主義可以視為流動空間的建築。
第二節 地方文化產業概念意涵
所謂地方文化產業,是否是地方傳統農漁牧業、土產、特產或是觀光遊憩業,直接加上文化的包裝即可稱謂;抑或是當地產量最多的作物?或是相對於其他地方最特殊的作物?如何能成為當地地方文化產業,本節針對這些問題擬透過相關文獻先探討以尋求解答。
壹、地方文化產業意涵
David Harvey指出:「一地的『文化』理念之所以越來越和這些確保壟斷力量的嘗試糾結在一起,正因為其獨特性真實性的宣稱,可以最好地展現為其特殊且無法複製的文化宣稱。」
一、「地方」、「地方文化」、「地方文化產業化」意涵
(一)「地方」是什麼?
文化地理學者把「地方」定義為:個人與群體的地景建構。個人是依賴地方感來界定自我的歸屬與認同,地方是人與社區之間長期共同經驗的支柱。空間的過去與未來,連結了空間內的人群。生活聯繫凝聚了人群與地方,讓人能夠界定自我與他人分享經驗,組成社群(胡寶林,2006)。
地方不僅是一組累計的資料,而且是牽涉不斷對生活客體重新思索及表現意向性的意義。換言之,客體和事物的意涵遠勝於表象,而擁有深層的意義,這種觀念也經過發展,用以思量事物的本質(Mike Grang著,王志弘等譯,2005)。……
前言
酷台灣形塑
從台灣燈會、宜蘭童玩節、古坑咖啡節、屏東黑鮪魚節到中國2008年夏季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2022年冬季奧運,以迄日本2020東京奧運,甚至東北「奧之細道」旅遊等,無一不是充滿歷史文化氛圍的活動,儼然成為1990年以來各國地方經濟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種透過共同傳統和集體想像的資源來創造公共利益。
文創產業為什麼成為全球化迄今地方經濟振興利器,從一般創意小禮品到「千年穹頂」奧運會,從台灣的「創造城鄉新風貌」、「地方創生」到日本「魅力型經濟」soft power,台灣到亞洲,東方到西方,無不皆然,本書試圖...
推薦序
●推薦序
雲林上場,抓住在地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雲林縣縣長 張麗善
隨著新冠肺炎爆發,全球不由自主轉向地方發展。以往全球化時代,經由非物質(金融電子空間)和物質流(實體經濟空間)交叉互動,造成金融危機、氣候危機與極端事件不斷交互發生;慢慢轉向永續發展、社會和諧與環境制約等面向發展,展現出可持續的高度「韌性」。
要達到「可持續性」,必然要與當地的條件、氣候、地形、植物、原料、工業和技科相結合,如同植物從土壤中生長,以及歷史性的在地文化從它們自己的基地出現一樣,必須從特定的地方起源發展,也就是說可持續性文化真正基礎就是我們的自我認同。
雲林上場,就是我們對雲林未來發展的高度信心與認同,尤其是在全球走勢從大量消費轉為地區循環經濟。雲林依恃著文化、物產與生態的特殊性要轉為經濟稀有性,雲林要抓住在地化發展歷史機遇,為雲林打造永續發展的基石。
一、雲林寺廟旅遊勇冠全台
雲林是台灣開發最早的地方,北港外海是當時最大漁場,先民為求渡海安全及漁獲豐碩,大都攜帶「海神」媽祖神像與香符作為護身符,所以臨海北港朝天宮、麥寮拱範宮都是全台最早的媽祖廟。
落腳耕作,為求身體健康及農作順利,祈求王爺庇佑,王爺又稱「千歲爺」,諸如褒忠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廟、建於西元1625年,堪稱全台最早的五年千歲廟。
台灣第一所喇嘛廟於林內白馬山菩提寺,五路武財神廟─北港武德宮、三條崙海清宮包公廟、台西五條港安西府等皆名聞遐邇,擁有眾多信徒。
二、雲林物產種類勇冠全台
雲林位於中央山脈與台灣海峽間一片沃土,濁水溪、北港溪橫梗其間,孕育出各式農特產美食,諸如古坑咖啡、台西文蛤、口湖烏魚子和台灣鯛、西螺醬油、北港花生和麻油、大埤酸菜、水林蕃薯、莿桐蒜頭等。
這些農特產通常和當地歷史發展有著特殊連結,諸如水林舊名「水燦林」或「水賊林」,因顏思齊率領漢人登陸開墾,有「開台第一鄉」之稱,屬海埔新生地土質;特別適當種植蕃薯,其中台農57號品種黃金蕃薯相當有名和好吃。
三、雲林民俗多元勇冠全台
雲林就在台灣最西邊、面海而生,於未知中求生存,大海既塑造了雲林人務實耐勞、勇於冒險的性格特點,也賦予了我們對於人生「盡人事、聽天命」的豁達態度。既然人生際遇比大海還要變幻莫測,既然「無常」才是「日常」,那麼「人生海海」歡喜就好。
這種開朗豁達態度,造成雲林民俗特點,諸如西螺七崁武術、虎尾布袋戲、北港迎媽祖、褒忠吃飯擔,反映著大陸南方百越族傳統習俗的演變與現代化。
本書作者許銘文博士曾在雲林縣政府任職多年,經歷了工務局長、計畫室主任及工商策進會總幹事等職,由他娓娓道來古坑咖啡發展緣起緣滅的傳奇,格外真實精彩;爾後更曾擔任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執行長乙職,由他來詮釋,全球經歷「2008年的金融危機」、「2018年美中貿易戰」、「2020年的COVID-19」後的世界轉變─跨國城市群島效應消退、城鄉交流再度強化、地方又找到發展的歷史機遇等等,這一切因應與對策許博士皆有其精闢觀點。
時序在邁入全球化退卻時代,「輕、薄、短、小」的地方文創業更顯價值所在,這種與自然共存的生產與生活型態,成為二十一世紀「贏的策略」,同理雲林地方文化產業如何深化內涵與活動創意,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課題。
●推薦序
後全球化時代地方發展策
——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創館館長 方力行
這是一本從事地方文創的單位,或希望主導自己人生文創領域願景的人,都應該「拜」讀的書。
自上世紀70年代起,幾乎以十年為週期就有一次大變革,諸如:冷戰終結、亞洲金融風暴、911事件、網路泡沫、美國金融危機、covid-19、美中貿易戰等,引發的經濟危機,造成製造產業由西方向東亞移轉,進而形成不同時代及型態的產業變動,也使得傳統思維在很短的時間中就不合時宜。因此,不論地方或個人如何在經濟活動中吸引或創造流動的資源(即投資),以獲得新的收入與未來,成為地方再生,甚至是每一個人的首要任務。
而在這本書中,作者舉出了許多顯而易見,但卻是多年知識、經驗和智慧的解方,譬如就城市策略而言,主要如下:第一、擧辦世界性運動賽事,並建造標誌性建築;第二、發展服務產業,諸如:金融、時尚等;第三、致力成為產業鏈節點,強化基礎設施、鬆綁法令;第四、文化資本化,鏈結資本與文化、歷史感和節慶活動,並互相組合。
至於鄉村的策略,則須聰明地運用地方文化符號造成文化商品的設計轉化,並結合相關的民俗活動,擴大戰果。
二十一世紀以後,全球化與智慧化結合的時代開始,一方面為及時掌握了機運的人創造了難以想像的財富;但另一方面卻產生兩極化的現象。尤其是在2008年之後,平臺經濟成為一種能夠提取和控制海量數據的新商業模式,更加遽極化現象。在這個變革中,先是商品價格的競爭,加上勞工價格的競爭,但是因為勞工與僱主之間創造價值的關聯轉給了自動化及人工智慧軟硬體的開發,造成許多人生存的困境,不婚化、少子化、失業、啃老、窮忙……各類社會問題接踵而來,也使得當前如何另謀出路,創造未來,成為地方及人生開展的基本任務。
就城市而言,多以服務業為基礎。但是由於各城市在稅收減免、財政補貼、基礎設施改善、老工業區空間更新,以及通過節慶和地區推介活動樹立新形象等方面都採取相類似的策略,城市之間同質化現象也因此越來越嚴重。也有些城市出現了高比例的「創意人才」(creatives)─科學家、設計師、工程師、大學研究人員、專業人士和藝術家,經由第四產業取得高經濟增長率,而逐漸成為創新的熱土,這就是所謂「創意城市」(creative cities)。
就鄉村而言,一方面現在社會實體接觸愈來愈少,虛擬社群與遊戲軟體成了個體重要的一部分;相對應的、實體的觀光旅遊則成了人們尋求真實與自然的方式,而文創產業即是箇中經濟價值最高的「場域」。
這些改變背後的脈絡,乃是從物質邏輯轉向了關係邏輯。物質邏輯發展會導致物質與技術的相似性,最終會帶來了價格競爭。關係邏輯,人們通過物質週邊的關係看到文化與自然的價值,追尋無形的財富,關於這點,作者在第九章第六節有精彩的描述。
所謂「關係」,係思考人類、自然、社會之間的和諧與互利,也給了我們組合利用各種時間、空間、記憶、歷史、文化、台灣和世界之間關係的各種機會,而不再只限於物質的生產。至於如何做?其實需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不過永遠不應該忘的初衷─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應建立在自然和社會的和諧之上,並擁有充實、平靜的心靈。
本書作者企圖心有點太大了!試圖結合治理理論的宏觀視角與微觀的消費文化行為,經由一個從去工業化到資訊時代,如何評量自身條件,以做出戰略選擇,並尋求全球體系位置,甚且進而影響政治、社會與環境的過程,作為個人及地方文創產業全視野的啟蒙,是本書最為精闢,但也易讀難通之處!
地方文創產業在這個時代,不僅僅是發展地方特色,更是每一個在地人內心情感認同與喚起自我存在意義的探索(這是我個人對作者寫這本書的詮釋),雖然細膩、敏銳又獨到,卻需要知音來共鳴,進而讓社會共同受惠。
註:許銘文博士在雲林縣擔任工務局長時推動的「古坑咖啡」,就是最具體的地方文創實踐例子。
推薦序
地球倫理路徑:重現極小與極大的和諧發展
——中華大學講座教授 洪啟嵩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令全球七十億人被迫必須滯留於家中。這個比2003年全球SARS的疫情,更加全面而廣大的影響,讓更多的人停止轉動,使地球的運動方式產生了重大的改變,這明顯就是一種全球化的「蝴蝶效應」。
歷史上每次的空間革命,總是會帶來機遇也帶來風險。蒙古人西征促進東西方貿易,威尼斯為其成果的獲取者,而成為當時歐洲的金融中心;却也為歐洲帶來黑死病,據信奪取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15世紀末,西班牙殖民美洲,為當地印安人帶來了天花,美洲人口從六千萬減少到五百萬到六百萬,連氣候都受到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彷彿全球金融海嘯般,改變了我們的社會系統,甚至有過而無不及。也就是說:我們社會結構的重心,從原本人與人面對面接觸為前提的實體經濟活動,轉變為以網路交易、線上支付為主的虛擬經濟模式。而且,這種社會結構的轉變是不可逆的。
這些活動包括,金流、物流、人流,都是透過ICT來強化,彌補其中的不足,使其運作更有效率,地球似乎變成流動體。
但另一方面,人們移動與面對面受到限制,政府要求大家自律,盡量避免外出,以及群眾集會的自由,地球似又從流動退却?﹗
在這種「加速──減速」、「流動─固定」、「虛擬──真實」事物都網路化,真實關係被網路取代;但另一方面,個性化、地域化、實體化的原生性特質却益發不可取代。
日本星野集團(Hoshino Resorts)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推出「微旅行」(Micro Tourism)的行程,星野集團將其定義為:「相對於遠方或國外,這是在避免三密──密閉空間、人群密集、密切接觸─的狀態下,前往鄰近地區渡假的一種旅行型態。從住家到目的地的距離,車程大約三十分鐘至ㄧ小時,除了令人感到安心、安全,也能成為深入了解在地魅力的一大契機,為地區經濟貢獻一己之力。」
微旅行有三大重點,分別為「地區觀光旅行」、「重新發現在地的魅力」、「與在地人們緊密結合」。
顯而易見,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解決問題的空間單位已經轉到「地方」的領域,從這一點來看,地方化將成為無法逃避的課題。
如果說以工業化、訊息化和金融化為核心的「擴張和增長」時代是從區域起飛的時代,那麼今後發展方向就是向區域著地的開始。
這樣的型態,與我在1980年代所提出「地球化」的思想一致,這思想也是想消弭「全球化」將世界抹平的作法。因為不當的全球化,將使地球的多元文明遭受到強力的抹平,所有的資源也將更被少數人掠奪。而「地球化」是以重現二極的和諧發展:一是「極小化」,乃是對每一個微小區域文化的尊重與發展;二是「極大化」,是以每一個受到尊重而具力的區域文化,而開展地球的全新文明體系。因此,尊重每一個國家、地區的文明,從而和諧地發展地球文明,使地球不再被「全球化」剷平,而且開創原有世界的立體與多元的型態,開創地球的新文明。
這不僅是一個現實,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從物質生產的外部擴張轉向內在和文化的發展──密切關注地球上各個地區的獨特性和文化的多樣性,同時深入背景和結構中,理解這些多樣性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這將是重建地球倫理最重要的路徑!
在這本《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之路─地方文創產業發展邏輯》中,我看到了許銘文博士以博大理念與落實在地的再生與創生;這是一個真正思想與理想的實踐者。
謹以此序向許博士致敬。
●推薦序
雲林上場,抓住在地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雲林縣縣長 張麗善
隨著新冠肺炎爆發,全球不由自主轉向地方發展。以往全球化時代,經由非物質(金融電子空間)和物質流(實體經濟空間)交叉互動,造成金融危機、氣候危機與極端事件不斷交互發生;慢慢轉向永續發展、社會和諧與環境制約等面向發展,展現出可持續的高度「韌性」。
要達到「可持續性」,必然要與當地的條件、氣候、地形、植物、原料、工業和技科相結合,如同植物從土壤中生長,以及歷史性的在地文化從它們自己的基地出現一樣,必須從特定的地方起源發展,也就是說可...
目錄
目錄
推薦序 張麗善
雲林上場,抓住在地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推薦序 方力行
後全球化時代地方發展策略
推薦序 洪啟嵩
地球倫理路徑:重現極小與極大的和諧發展
前言 酷台灣形塑
第一章 地方文化產業演繹與意涵
第一節 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
第二節 地方文化產業概念意涵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邏輯
第一節 地方文化產業營造模式
第二節 本書計畫命題建構
第三節 相關理論概念探討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全球化下的地方文化產業
第一節 全球化的概念意涵
第二節 全球化、在地化、文化重構
第三節 地方文化產業競爭利基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地方文化產業推動機制
第一節 地方治理的概念意涵
第二節 地方文化產業的治理關係
第三節 地方治理下的推動機制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邏輯
第一節 消費文化理論的概念意涵
第二節 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
第三節 節慶活動與地方行銷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古坑咖啡產業個案分析
第一節 古坑為什麼要推動咖啡產業
第二節 古坑咖啡產業推動機制
第三節 古坑咖啡產業文化化歷程
第四節 小結
第七章 古坑咖啡產業總體檢(一)
第一節 資源的整合與分配
第二節 咖啡盛宴的利益分配
第三節 「咖啡山」名號爭奪戰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古坑咖啡產業總體檢(二)
第一節 案例啟示
第二節 案例建議
第三節 下一步是什麼?
第九章 從全球化到地方化
第一節 世界秩序的轉變
第二節 未來社會圖景
第三節 從全球化往地方化位移
第四節 地方創生與創意城市
第五節 後全球化形成與發展
第六節 結語—從物到非物,從佔有到體驗
跋 許銘文
參考文獻
圖表目次
目錄
推薦序 張麗善
雲林上場,抓住在地化發展的歷史機遇
推薦序 方力行
後全球化時代地方發展策略
推薦序 洪啟嵩
地球倫理路徑:重現極小與極大的和諧發展
前言 酷台灣形塑
第一章 地方文化產業演繹與意涵
第一節 從地方再生到地方創生
第二節 地方文化產業概念意涵
第三節 小結
第二章 地方文化產業發展邏輯
第一節 地方文化產業營造模式
第二節 本書計畫命題建構
第三節 相關理論概念探討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全球化下的地方文化產業
第一節 全球化的概念意涵
第二節 全球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