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什麼心理疾病,都有恢復的可能性!
所有心理學的知識都是必要的!
運用心理學來解決大人至兒童的各種「心理問題」
我們常有機會聽到「過動症」、「學習障礙」、「精神分裂症」和「恐慌症」等名稱,但臨床心理學領域往往被視為精神或精神障礙疾病。
但是,當你清楚了解事實後,會發現每一種症狀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原因,從兒童容易罹患的到成人容易罹患的,都有所不同。此外,壓力會在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引發症狀。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透過圖片與文字、深入淺出地解釋這些看似難以理解的「心理問題」的特徵和症狀。最重要的是認清其特性,堅定地面對自己和他人。
「別人能正常做的事我做不到」、「工作遇到的那個人感覺很奇怪」、「我的孩子總是坐不住」……,了解臨床心理學會加深你對這些日常模糊情緒的理解。
透過臨床心理學學習「心理上的問題」,我們可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特點,學會如何與周圍的人融洽相處。
本書特色
1、透過「臨床心理學」學習如何處理熟悉的心理問題:所有心理學的知識都是必要的,所謂臨床心理學,就是透過心理學知識,對具有心理問題或行為問題的患者進行診斷及治療的學問。當你的家中出現了行為令人擔心的孩子,透過本書,你可以認識孩童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透過實例分析,找到合適的應對與照顧方式。
2、「臨床心理學」是一門為了守護人心而產生的學問,知曉這門學問裡各式各樣的病例、支援方式與觀念,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如何去面對「心理問題」。
3、非專業人士請勿自行判斷,而是應該找專家:你可能可以在網路上輕易查到各種資訊,有些網站還會提供自我檢測的方式,這些資訊雖然可以作為大致上的評估,但千萬不可以此為依據輕易判斷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會重複發生,隨著時間經過也可能會發生變化,症狀及程度的輕重也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如果因為錯誤判斷造成自己更加不安就不好了,請務必諮詢專家!
4、介紹各種心理問題的特徵、如何處理及支持的實例,範圍從兒童常見到成人常見的心理問題,並提供該領域認證心理學家的建議。這本書將加深你對你可能聽說過但並不真正了解的心理問題有更多的理解,並讓患者能儘量減輕感受到的痛苦。
作者簡介:
湯汲英史
公認心理師、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師、言語聽覺治療師。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院心理學系。目前擔任公益社團法人發展協會常務理事、早稻田大學兼任講師、練馬區托兒所巡迴指導員等職務。著有《0歲~6歲兒童的發展與韌性~培養孩子的「復原力」》(學研PLUS)、《心理醫生教你26句話:教出優秀貼心的好孩子》(三采文化)、《發揮語言力量的思考方式與教學法~從會說話前到能夠說出一、二個單字~》(明石書店)等多本著作。
譯者簡介:
高慧芳
台大獸醫臨床研究所碩士,很喜歡琢磨如何遣辭用句,於是在當了多年公務獸醫後,轉身投向日文翻譯。譯有《實踐!體幹力訓練》《睡眠新常識》《趣味蛋白質》《最強超慢跑法》《跑步教科書》等書。
章節試閱
第1章 臨床心理學與公認心理師
不論是哪一種心理疾病都有恢復的可能性!
「因為是心理問題……」就放棄是錯誤觀念 如果感覺到不對勁的話請儘早就醫!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患者調查》,日本目前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估計約有420萬人。由於這是以就醫的人為基礎進行的調查,而事實上還會有完全沒有病識感(沒察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人,或者是雖然懷疑自己「好像有哪裡怪怪的……」卻沒去就醫的人,所以可以推測出實際人數還會更多。
正如前面所說明過的,心理疾病的特徵就是種類與症狀都十分繁多,很多時候根本就無法確定原因,因此與身體方面的疾病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很遺憾的是,許多人對於心理疾病都有著很根深蒂固的偏見,所以對於去精神科或身心科就醫會有很大的抗拒。
如果就醫了之後得到的是罹患精神疾患的診斷結果,一旦公開診斷病名,有可能難以得到學校或公司方面的理解,或暴露在周遭之人帶有偏見的目光之下。
然而,如果可以明確知道自己的疾病,就可以接受適當的治療,或是改善生活習慣或環境。此外,明確診斷出病名,也有助於申請政府補助或職場上的協助。因此,一旦感覺到自己在心理方面有不舒服的地方,最好向公認心理師等心理專業人員進行諮商,或是諮詢精神照護或復建中心等機關。就像憂鬱症如果置之不理的話就會惡化,有許多精神疾患也是如此,而愈是惡化就愈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治療。愈是能及早處理,在金錢上或是時間上的負擔也會愈少,因此,一旦感覺到心理方面有不對勁的地方時,儘快進行諮商才是正確的選擇。
心理疾病是人的個性或特質之一
一旦診斷出有精神疾患,不論病名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會受到很大的衝擊,然而,並不需要感到悲觀。精神疾患絕非不治之症,透過適當的治療、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都是有機會恢復健康的疾病。請正向地理解它,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個性或特質之一。
這一點,在自己的孩子被診斷有「發展障礙」這種精神疾患時也是一樣,請千萬不要悲觀,而是去理解自己的孩子。
在就醫時,請向精神科醫師問清楚「這是什麼樣的疾病?」「治療方針是什麼?」「治療時間需要多久?」「藥物的效果」等資訊。尤其是如果孩子無法自行判斷時,就需要父母來進行判斷,所以這一點極為重要。在聽清楚醫師的說明之後,再以自己的意願判斷自己要如何面對疾病。
如果無法接受診斷出的病名時,去尋求第二意見也是選項之一。如前所述,精神疾患的診斷十分困難,有時會很模糊,隨著時間經過,診斷名稱也有可能發生變化。由於症狀相似的精神疾患很多,若再加上其他症狀的話,又會增加診斷的難度,因此,尋求其他精神科醫師的意見同樣也十分重要。
專欄:兒童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後的心情
收到兒童寫來的書信
筆者曾收到一位小學女生寫來的信件,上面寫著她被周圍的人說「妳得了ADHD」。
她說當她聽到自己有ADHD的時候感到十分困惑。突然被診斷出一個從未聽過的疾病,完全不知道自己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會變成什麼樣子,會感到不安也是理所當然的。說是生病,可是既沒有發燒,也沒有哪裡動不了,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症狀」出現,本人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但儘管如此,周圍的人還是感受到這個女孩有「無法安靜下來」等某些讓人困擾的情況,所以才覺得她肯定有ADHD吧!
因為突如其來的宣判而感到不知所措的孩童們
從這位女孩所寫的文章來看,文字寫得很工整,平衡性也十分良好,並沒有給人「過動」的感覺。當然,僅憑這些我並無法得知全貌,所以還是有必要請她告訴我她有什麼困難。
剛好,有一位朋友跟我說他懷疑自己說不定患有ADHD,於是我就請他做為這位女孩的諮詢對象。在聽過她說的許多事情之後,我發現這位女孩對於患有ADHD的孩童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十分好奇。這也是理所當然的,雖然她或許沒有ADHD,但透過與別人的會談,應該也讓她更加地了解自己吧!
對孩童來說,在某一天聽到「你有ADHD」,就像是什麼突如其來的宣判一樣。尤其還是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病名,想必一定會無法理解而感到不知所措。這就像突然被一顆飛來的球擊中一樣,會感到驚愕也是理所當然的。重要的是,即使他們感到混亂,我們也必須說明清楚,讓他們了解到發生了什麼事,還有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沒有人知道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患有ADHD的孩子,並不能確定他們隨著成長會有什麼樣的演變。在醫學的診斷上,只能根據某個時間點的狀態來下診斷,但對於處於發育期的孩童來說,未來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是完全無法確定的。
在孩童們的成長過程中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件,因為與某人的相遇而改變一生的情況也並不少見,所以我認為過早地讓孩童們對自己抱有既定的想法並不恰當。
這位女孩也是,她應該會有各式各樣的夢想,並且有著去實現夢想的道路。她的人生還有著很大的可能性,因為有那樣的人生在等著她,所以我很希望她不要輕易地將自己定性。
未來我們之間還會有什麼樣的書信交流呢?我很期待。
家人眼中的「發展障礙」
這裡要介紹給大家的,是家中有發展障礙兒童的實際經驗談。此外,文章的下方也同時登載了公認心理師的建議。
突然被診斷的「發展障礙」
我的兒子是在1歲半左右的時候發現有發展障礙的。一開始是在嬰幼兒健康檢查的時候保健人員問我說「他是不是耳朵聽不見?」的確,我的大女兒是在大概9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說話,我還想說怎麼比他姊姊慢這麼多呢,不過那個時候並沒有太過在意,然而,在看到其他同年齡的孩子都陸續開始會說話後,就愈來愈感到不安,於是到了附近的耳鼻喉科諮詢之後,醫師介紹我到大一點的醫院進行檢查。那裡的檢查規模相當大,除了聽覺之外,還進行了腦波等各式各樣的檢查,結果顯示耳朵或腦部都沒有異常,於是又轉到了兒童心理科,然後就被診斷出了這個病名。
說實話,在被診斷出「可能有發展障礙」的時候,簡直就像晴天霹靂一樣,因為我完全不知道什麼是發展障礙,也不知道有什麼治療的方法。不過那時候幫我們診斷的醫師告訴我「能在這麼小的年齡就診斷出來是非常罕見的,可見父母真的很細心地在照顧孩子」時,這番話讓我感覺得到了救贖。醫師說,「發展障礙通常是兒童在小學入學前的健康檢查或是開始學校生活之後才被發現(※1),其中有些人甚至在成年開始工作後才發現。和那些人相比,如果可以在這麼早期就知道孩子有發展障礙的話,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觀察孩子,也就更容易知道如何配合孩子的發育過程與他相處」。於是,我們就與醫師合作,開始了對我兒子的治療。
仔細觀察找出和他相處的方法
一開始,由於醫師建議我先從觀察下手,結果在仔細觀察之後,果然發現了許多跡象。一般人在感到有討厭或不開心的事情時,會用語言來表達,例如「不想吃飯、不想走路、好想睡覺……」,但對於無法用言語表達情緒的兒子來說,他就怎麼辦呢?就是不斷哭泣而已。恐怕這是他在覺得無法傳達自己的想法或感到不滿等各種情緒時,除了言語之外唯一能使用的手段了。在帶他散步或是買東西的時候,也是常常哭聲震天。如果還是嬰兒時期,周遭的人還會說「哎呀,寶寶在哭了」,可是在能夠走路之後,在外面大聲號哭的話,別人就會用「這小孩是不是被虐待了啊?」的眼光看著我們。也因為這樣,我們常常得在吃飯途中離開餐廳。不過,這種情況有逐漸在改善了,方法就是「讓他去體驗各式各樣的事情」。在多方思考他哭泣的原因後,我發現他在陌生的地方會覺得不安,看到眼前只有不愛吃的食物會覺得討厭(※2),漸漸地了解了他為什麼哭泣。
在小學裡發生的某個事件
於是,我們會去同一個地方很多次,讓他了解「這個地方沒問題唷」。當然,因為他不可能立刻就會習慣,所以我們會去更多次,讓他認識到這是入口、這是廁所、這是他以前來過的地方,這樣一來,他大聲號哭的情形也就逐漸減少了。而在餐廳吃飯方面,一開始我們會在看到他快要哭的時候夫妻輪流帶他出去,不過這樣就沒辦法好好吃飯了,後來我太太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去「自助式」的餐廳吃飯。在自助式餐廳,他就可以選擇愛吃或感到好奇的食物,因為這樣,他也變得可以吃下之前不願意吃的食材。就這樣,在哭泣的原因逐漸減少之後,到了他三、四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很平常地在外面吃飯了。
不過,在他進入小學之後,又有新的問題發生。那就是所謂的「通級」制度。(註:日本之教育制度,相當於我國特殊教育中之分散式資源班。)當時我們所居住的地方政府,每星期會安排一次到其他學校的支援教室上課。對於去其他地方上課的本人來說沒什麼特別感覺,但其他的學生就不這樣覺得了,他們覺得為什麼只有我的兒子可以在上課的時候跑去別的地方,還覺得他為什麼可以蹺課去別的學校玩,實在太不公平了。若是在小學高年級,還可以由老師說明讓大家有某種程度地了解,可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就算老師再怎麼說明大家也無法理解。一開始還只是程度輕微的惡作劇,後來就逐漸惡化,變成「每星期蹺課一次的傢伙」而被大家排擠。演變成這種狀況,小學本身漸漸變成了一個討厭的地方,最後我的兒子就變成拒絕去上學了。
第1章 臨床心理學與公認心理師
不論是哪一種心理疾病都有恢復的可能性!
「因為是心理問題……」就放棄是錯誤觀念 如果感覺到不對勁的話請儘早就醫!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患者調查》,日本目前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估計約有420萬人。由於這是以就醫的人為基礎進行的調查,而事實上還會有完全沒有病識感(沒察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人,或者是雖然懷疑自己「好像有哪裡怪怪的……」卻沒去就醫的人,所以可以推測出實際人數還會更多。
正如前面所說明過的,心理疾病的特徵就是種類與症狀都十分繁多,很多時候根本就無法確定原因,因此與...
作者序
本書所介紹的,是與大腦功能或心理相關的各種問題,在內文中將會提到,我們的心理可能會發生各式各樣的疾病,但是由於社會不斷地變遷,對於疾病的定義將來也有可能發生改變,所以在本書中,僅是針對目前認定的主要心理疾病說明我們該如何去理解及應對,期許大家能對疾病有更深刻的理解,並讓患者能儘量減輕感受到的痛苦。
只要到了臨床現場,大多會跟認識到的病患建立起長時間的關係,當年遇到的孩童,如今也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在這些人當中,有多數目前依舊還患有心理疾患。他們或許無法用言語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我們不能受限於表象,其實在他們的人生經驗裡,也累積了許多的知識與智慧。
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漫長時間中,在心理層面上出現問題或罹患疾病的情況絕非少見。相信大家在自己本身、家人、朋友或認識的人身上都曾見過。這本書雖然是針對臨床心理學加以解說,但所接觸到的範圍其實只是極小一部分而已。若是想要了解得更廣泛、更深入,建議可以再去學習相關的知識。因為理解了人心,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生這回事。
理解人類,我想這就是我們心理師的任務。
公認心理師暨語言聽力治療師 湯汲英史
本書所介紹的,是與大腦功能或心理相關的各種問題,在內文中將會提到,我們的心理可能會發生各式各樣的疾病,但是由於社會不斷地變遷,對於疾病的定義將來也有可能發生改變,所以在本書中,僅是針對目前認定的主要心理疾病說明我們該如何去理解及應對,期許大家能對疾病有更深刻的理解,並讓患者能儘量減輕感受到的痛苦。
只要到了臨床現場,大多會跟認識到的病患建立起長時間的關係,當年遇到的孩童,如今也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在這些人當中,有多數目前依舊還患有心理疾患。他們或許無法用言語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我們不能受限於表...
目錄
前言
第1章 臨床心理學與公認心理師
目的在於保護人心的「臨床心理學」
運用一切心理學來解決心理問題
日本第一個擁有國家認證資格的心理相關職業「公認心理師」
「公認心理師」是臨床心理學的專家
公認心理師的四項業務
與精神科醫師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公認心理師不只在醫院,在學校及企業也能發揮功能
心理疾病之判斷絕對不可由非專業人士進行!
不論是哪一種心理疾病都有恢復的可能性!
專欄:兒童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後的心情
家人眼中的「發展障礙」
第2章 兒童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
應該把發展障礙看作是與生俱來的個性或特質
智能障礙(ID)
泛自閉症╱自閉症類群障礙(ASD)
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DHD)
抽動症╱抽動障礙(TD)
專欄 神經纖細的兒童們
特定的學習障礙症(SLD)、學習障礙(LD)
溝通障礙症(CD)
其他症狀
發展障礙與二次障礙
兩種工作記憶
專欄:孩子一定會發生改變
第3章 成年人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
思覺失調症(SZ)
雙極性情緒障礙(BD)
憂鬱症╱重度憂鬱症(MDD)
焦慮症(AD)、恐慌症(PD)
專欄 「責罵」不只是一瞬間的事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性別不安(GD)
其他症狀或障礙
專欄 關於「交朋友」這件事
結語 心理疾病也有隨著時代變化的一面
前言
第1章 臨床心理學與公認心理師
目的在於保護人心的「臨床心理學」
運用一切心理學來解決心理問題
日本第一個擁有國家認證資格的心理相關職業「公認心理師」
「公認心理師」是臨床心理學的專家
公認心理師的四項業務
與精神科醫師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公認心理師不只在醫院,在學校及企業也能發揮功能
心理疾病之判斷絕對不可由非專業人士進行!
不論是哪一種心理疾病都有恢復的可能性!
專欄:兒童被診斷為ADHD(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後的心情
家人眼中的「發展障礙」
第2章 兒童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
應該把發展障礙...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