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爾希.浦洛基
定價:NT$ 630
優惠價: 79 折, NT$ 497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即時庫存=1
核能宛如普羅米修斯之火,帶來文明,也帶來試煉
不論支持或反對核能,你都應該瞭解「為何核災一再發生」?
◎不到百年震驚世人的六場核災,你我都該了解
◎巴美列.捷福獎得主、哈佛大學頂尖學者對核子時代最富啟發性的探索
◎入選《星期天泰晤士報》《今日歷史》年度選書、「亞馬遜年度科普書」
「核子時代已過了近八十年,本書提醒你我意外就是意外,意外註定會再發生。」——凱.柏德(普立茲得獎巨著《奧本海默》共同作者)
核能在今日成為環保和核災恐懼之間拉扯的議題,每年到了民生用電量最高的夏天往往一再被提起,但遇到核食與核汙水排放問題,又讓我們對核能有著切身的恐懼。面對這些難以解決的衝突與疑慮,本書作者試圖透過「六場重大的核災事故」呈現「核能」已成為地緣政治下各國政治角力的工具。為何核災一再發生?不可忽視的正是在一場場災難背後的政治、社會、文化因素。
□從戰爭到和平
1953年美國總統艾森豪曾向世人宣告,要把「原子」從軍隊手中奪走轉為和平用途,期許「和平核能」將提供一種「便宜到不行」的電力並能促進經濟發展。時至今日,全球運轉中的反應爐共計443座,供應全球10%的電力,要價數百億美元的反應爐不但一點都不便宜,也因為過去的核災,使得他們很難被當成一種安全的動力來源。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永遠學不會教訓」
細數過去的幾次核災,雖然每次發生災難都會檢討與改善,卻依舊難以避免。恐怕是因為造成事故發生的因素持續存在:
1. 國際競爭下的悲劇:在冷戰時代,除了核武,核能也是彰顯國力的象徵,往往為了比對手早一步達成目標,倉促成事造成核子事故發生。而今日的核能也依然是國際競爭中的要角。有些國家將核電當成取得核武的工具,例如印度利用加拿大提供的反應爐鍊出「鈽」,宣稱該國首次核試驗為「和平核試爆」。而伊朗也被美國警戒著,擔心他們追隨印度的腳步。核武伴隨的軍事衝突陰影顯然並未因為冷戰結束而改變。
2. 對科學的過度信心,對危險的過度輕忽:1954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裙礁試驗核爆意外,部分源於專業人員或官員對於技術的過度自信和對災害發生率的低估,1979年美國三哩島事件和2011年日本福島事件也有類似問題。
3. 經費問題:核子反應爐要價高昂,英國溫斯喬大火發生的原因之一,便是政府缺乏經費選擇便宜反應爐的結果。今日開發中國家為了盡快加入核能家族,往往因經費短缺選擇更便宜而非更安全的設備技術。
□核能是普羅米修斯之火
在氣候問題日益嚴重的時代,核能成為一種重要的替代性能源。今日法國有75%的電力由核能提供,車諾比核災的受害國烏克蘭也有一半電力仰賴核能,日本也打算重啟世界最大核電廠。雖然有些人認為核能只是其他綠能被廣泛使用前的替代選項,但投入核能的經費高昂也會因此犧牲其他替代能源的研發。核能的出現宛如普羅米修斯偷來的火,帶來了文明發展,卻也伴隨著試煉。在你我有生之年,過往核災造成的問題都無法處理完。本書作者透過探索六場核災背後的政治文化因素,提醒我們核災雖然是偶發事件,但背後卻有許多看似必然的因素促成。因此,不論對核能的未來是否有信心,我們都該在科技與恐懼的拉扯之外,明白這些促成核災發生的原因。
◎專業推薦
本書所探討的六次核災史,特別能闡釋核能發展的體制性瘋狂。作者透過個案研究、當事人訪談與歷史分析將六大核災事件的前因後果詳細剖析,其中的過程峰迴路轉,特別引人入勝。本書先擔任了核能科普書的角色,解釋了核裂變、核融合(聚變)、各式反應爐(PWR、RBMK、BWR)、核子動力潛艇等核子物理與工程的知識,增強讀者的KQ(知識商數),往知核的道路邁進,無關擁核與反核,那是讀者們的獨立選擇。──王俊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班榮譽教授
這本《原子與灰燼:核災的全球史》提供宏觀的視野:在核災風險、氣候變遷和戰爭危機中,人類該如何對面對核工業的未來?也讓我們反思:地狹人稠的臺灣,又位於地緣衝突前緣,處境更為艱難,什麼樣的能源選擇才是我們可以負荷的?──江櫻梅/金山人,金山高中退休教師
二○一四年臺灣發布封存核四決議。然而這樣的決議,並未讓擁核與反核兩方在臺灣社會獲得共識,尤其當全球氣候持續惡化下,核能是否可列為綠色能源的選項之一,已是各國政府的討論焦點時,近年來又因中美貿易對抗下讓海外臺商回流臺灣,加上AI相關產業的進展凸顯臺灣半導體科技的重要性,這些都引導臺灣朝野雙方需要考量當前臺灣經濟顯著成長背後所隱含的用電壓力。上述的新變化,讓擁核又再度成為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選項之一……本書所揭露核電使用的風險不啻成為暮鼓晨鐘,從歷史教訓的角度,提醒臺灣民眾不要輕易忘記依然應該一直懷抱的危機意識。──莊德仁/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
◎國際好評
關於原子時代及其危險性的迷人研究……一部精心研究的歷史著作。——拉倫斯·弗里德曼,《金融時報》
絕對驚豔,了不起的成就。浦洛基寫出六齣歷史驚悚單元劇,不論政治人物或市井小民都必須一讀。我們已然度過核子時代的四分之三個世紀,但這本書冷靜提醒你我意外就是意外,意外註定會再發生。作者筆下的核災故事令人心驚膽顫,卻也欲罷不能。——凱.柏德,紐約市立大學萊昂利維傳記中心主任,普立茲得獎巨著《奧本海默》共同作者
在考慮核能的可能未來時,浦洛基……回顧了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核子災難所帶來的教訓……(他)問了核能是否是一條可行之路,並考慮了所有風險。——《書目》(Booklist)星級評論
令人震驚……浦洛基清晰地解釋了複雜的科學和技術程序,並對每個事件中的主要人物進行了鮮明的描述。這部知識豐富的研究對核能的未來發出了警告。——《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簡介:
謝爾希•浦洛基 Serhii Plokhy
烏克蘭人,小學至大學初期在烏克蘭接受教育。蘇聯解體後於1996年前往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烏克蘭研究中心研究,2007年轉入哈佛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起任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的主任至今。
其研究領域涵蓋烏克蘭、東歐和冷戰。著有《俄烏戰爭: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再造失去的王國:俄羅斯的雄心五百年史》《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為什麼世界沒有在1962年毀滅?重回古巴飛彈危機現場》《被遺忘的烏克蘭私生子:美軍在蘇聯的祕密基地》等書,著作被翻譯為烏克蘭文、俄文、白俄羅斯文、簡體中文、愛沙尼亞文、波蘭文、葡萄牙文、羅馬尼亞文、西班牙文等多種文字。且屢次獲獎,其中2014年在紐約出版的《最後的帝國:蘇聯的末日》一書獲得:「普希金之家俄羅斯圖書獎」、「萊昂內爾‧格爾伯圖書獎」。2018年出版的《車諾比:悲劇的歷史》獲得巴美列.捷福獎(最佳英語紀實寫作獎)。本人也分別於2015年與2018年獲得烏克蘭研究貢獻肯定「安東諾維奇獎」與藝術最高榮譽「謝甫琴科國家獎」。
相關著作:《俄烏戰爭:世界新秩序的建立(隨書附贈「俄羅斯軍艦,去你X的」郵票書籤)》《被遺忘的烏克蘭私生子:美軍在蘇聯的祕密基地(KGB檔案中你所不知道的二戰故事)》《為什麼世界沒有在1962年毀滅?重回古巴飛彈危機現場》
譯者簡介:
黎湛平 專業譯者。動物醫學相關科系畢業。翻譯領域跨文學、生物、科技多種。譯有《柯提茲的海》、《向加泰隆尼亞致敬》、《表觀遺傳大革命》、《完全宇宙指南》以及《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謝爾希.浦洛基
優惠價: 79 折, NT$ 497 NT$ 63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即時庫存=1
核能宛如普羅米修斯之火,帶來文明,也帶來試煉
不論支持或反對核能,你都應該瞭解「為何核災一再發生」?
◎不到百年震驚世人的六場核災,你我都該了解
◎巴美列.捷福獎得主、哈佛大學頂尖學者對核子時代最富啟發性的探索
◎入選《星期天泰晤士報》《今日歷史》年度選書、「亞馬遜年度科普書」
「核子時代已過了近八十年,本書提醒你我意外就是意外,意外註定會再發生。」——凱.柏德(普立茲得獎巨著《奧本海默》共同作者)
核能在今日成為環保和核災恐懼之間拉扯的議題,每年到了民生用電量最高的夏天往往一再被提起,但遇到核食與核汙水排放問題,又讓我們對核能有著切身的恐懼。面對這些難以解決的衝突與疑慮,本書作者試圖透過「六場重大的核災事故」呈現「核能」已成為地緣政治下各國政治角力的工具。為何核災一再發生?不可忽視的正是在一場場災難背後的政治、社會、文化因素。
□從戰爭到和平
1953年美國總統艾森豪曾向世人宣告,要把「原子」從軍隊手中奪走轉為和平用途,期許「和平核能」將提供一種「便宜到不行」的電力並能促進經濟發展。時至今日,全球運轉中的反應爐共計443座,供應全球10%的電力,要價數百億美元的反應爐不但一點都不便宜,也因為過去的核災,使得他們很難被當成一種安全的動力來源。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永遠學不會教訓」
細數過去的幾次核災,雖然每次發生災難都會檢討與改善,卻依舊難以避免。恐怕是因為造成事故發生的因素持續存在:
1. 國際競爭下的悲劇:在冷戰時代,除了核武,核能也是彰顯國力的象徵,往往為了比對手早一步達成目標,倉促成事造成核子事故發生。而今日的核能也依然是國際競爭中的要角。有些國家將核電當成取得核武的工具,例如印度利用加拿大提供的反應爐鍊出「鈽」,宣稱該國首次核試驗為「和平核試爆」。而伊朗也被美國警戒著,擔心他們追隨印度的腳步。核武伴隨的軍事衝突陰影顯然並未因為冷戰結束而改變。
2. 對科學的過度信心,對危險的過度輕忽:1954年美國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裙礁試驗核爆意外,部分源於專業人員或官員對於技術的過度自信和對災害發生率的低估,1979年美國三哩島事件和2011年日本福島事件也有類似問題。
3. 經費問題:核子反應爐要價高昂,英國溫斯喬大火發生的原因之一,便是政府缺乏經費選擇便宜反應爐的結果。今日開發中國家為了盡快加入核能家族,往往因經費短缺選擇更便宜而非更安全的設備技術。
□核能是普羅米修斯之火
在氣候問題日益嚴重的時代,核能成為一種重要的替代性能源。今日法國有75%的電力由核能提供,車諾比核災的受害國烏克蘭也有一半電力仰賴核能,日本也打算重啟世界最大核電廠。雖然有些人認為核能只是其他綠能被廣泛使用前的替代選項,但投入核能的經費高昂也會因此犧牲其他替代能源的研發。核能的出現宛如普羅米修斯偷來的火,帶來了文明發展,卻也伴隨著試煉。在你我有生之年,過往核災造成的問題都無法處理完。本書作者透過探索六場核災背後的政治文化因素,提醒我們核災雖然是偶發事件,但背後卻有許多看似必然的因素促成。因此,不論對核能的未來是否有信心,我們都該在科技與恐懼的拉扯之外,明白這些促成核災發生的原因。
◎專業推薦
本書所探討的六次核災史,特別能闡釋核能發展的體制性瘋狂。作者透過個案研究、當事人訪談與歷史分析將六大核災事件的前因後果詳細剖析,其中的過程峰迴路轉,特別引人入勝。本書先擔任了核能科普書的角色,解釋了核裂變、核融合(聚變)、各式反應爐(PWR、RBMK、BWR)、核子動力潛艇等核子物理與工程的知識,增強讀者的KQ(知識商數),往知核的道路邁進,無關擁核與反核,那是讀者們的獨立選擇。──王俊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士班榮譽教授
這本《原子與灰燼:核災的全球史》提供宏觀的視野:在核災風險、氣候變遷和戰爭危機中,人類該如何對面對核工業的未來?也讓我們反思:地狹人稠的臺灣,又位於地緣衝突前緣,處境更為艱難,什麼樣的能源選擇才是我們可以負荷的?──江櫻梅/金山人,金山高中退休教師
二○一四年臺灣發布封存核四決議。然而這樣的決議,並未讓擁核與反核兩方在臺灣社會獲得共識,尤其當全球氣候持續惡化下,核能是否可列為綠色能源的選項之一,已是各國政府的討論焦點時,近年來又因中美貿易對抗下讓海外臺商回流臺灣,加上AI相關產業的進展凸顯臺灣半導體科技的重要性,這些都引導臺灣朝野雙方需要考量當前臺灣經濟顯著成長背後所隱含的用電壓力。上述的新變化,讓擁核又再度成為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選項之一……本書所揭露核電使用的風險不啻成為暮鼓晨鐘,從歷史教訓的角度,提醒臺灣民眾不要輕易忘記依然應該一直懷抱的危機意識。──莊德仁/北市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
◎國際好評
關於原子時代及其危險性的迷人研究……一部精心研究的歷史著作。——拉倫斯·弗里德曼,《金融時報》
絕對驚豔,了不起的成就。浦洛基寫出六齣歷史驚悚單元劇,不論政治人物或市井小民都必須一讀。我們已然度過核子時代的四分之三個世紀,但這本書冷靜提醒你我意外就是意外,意外註定會再發生。作者筆下的核災故事令人心驚膽顫,卻也欲罷不能。——凱.柏德,紐約市立大學萊昂利維傳記中心主任,普立茲得獎巨著《奧本海默》共同作者
在考慮核能的可能未來時,浦洛基……回顧了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核子災難所帶來的教訓……(他)問了核能是否是一條可行之路,並考慮了所有風險。——《書目》(Booklist)星級評論
令人震驚……浦洛基清晰地解釋了複雜的科學和技術程序,並對每個事件中的主要人物進行了鮮明的描述。這部知識豐富的研究對核能的未來發出了警告。——《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簡介:
謝爾希•浦洛基 Serhii Plokhy
烏克蘭人,小學至大學初期在烏克蘭接受教育。蘇聯解體後於1996年前往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烏克蘭研究中心研究,2007年轉入哈佛大學歷史學系,2013年起任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的主任至今。
其研究領域涵蓋烏克蘭、東歐和冷戰。著有《俄烏戰爭: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再造失去的王國:俄羅斯的雄心五百年史》《烏克蘭: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追尋自我的荊棘之路》《為什麼世界沒有在1962年毀滅?重回古巴飛彈危機現場》《被遺忘的烏克蘭私生子:美軍在蘇聯的祕密基地》等書,著作被翻譯為烏克蘭文、俄文、白俄羅斯文、簡體中文、愛沙尼亞文、波蘭文、葡萄牙文、羅馬尼亞文、西班牙文等多種文字。且屢次獲獎,其中2014年在紐約出版的《最後的帝國:蘇聯的末日》一書獲得:「普希金之家俄羅斯圖書獎」、「萊昂內爾‧格爾伯圖書獎」。2018年出版的《車諾比:悲劇的歷史》獲得巴美列.捷福獎(最佳英語紀實寫作獎)。本人也分別於2015年與2018年獲得烏克蘭研究貢獻肯定「安東諾維奇獎」與藝術最高榮譽「謝甫琴科國家獎」。
相關著作:《俄烏戰爭:世界新秩序的建立(隨書附贈「俄羅斯軍艦,去你X的」郵票書籤)》《被遺忘的烏克蘭私生子:美軍在蘇聯的祕密基地(KGB檔案中你所不知道的二戰故事)》《為什麼世界沒有在1962年毀滅?重回古巴飛彈危機現場》
譯者簡介:
黎湛平 專業譯者。動物醫學相關科系畢業。翻譯領域跨文學、生物、科技多種。譯有《柯提茲的海》、《向加泰隆尼亞致敬》、《表觀遺傳大革命》、《完全宇宙指南》以及《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等。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