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部曲之二,堪稱為「小故事,大奇蹟」。世俗人際關係的課題,都成了作者娓娓道來的教學工具,大自國家、種族、社群之間,小至親友、同事、尤其是親密關係;敘事論理,不只親切柔軟,而又鞭辟入裡。他一針見血地說:人際關係就是「你給我所需,我給你所要」的秘密交易,轉眼便翻臉無情。故本書旨在把愛恨交織的情愛轉化成人人渴望的真愛。它教我們如何換一個眼光,便能將彼此從愛的假相中一起釋放。那時,我們才會領悟,原來對方在教我怎麼愛自己。
作者簡介:
羅伯特.羅森濤(Robert Rosenthal)
在《奇蹟課程》尚未問世的1975年,有位年輕人經常出入於「大護法」茱麗•史考屈家,懵然不知自己已然走進了老天爺的「珍瓏棋局」。方及弱冠之年的他,不僅即將見證這部曠世巨著的出版奇蹟,更會研讀教學四十餘載,成為未來的羅森濤博士、精神科執業醫師、醫學院臨床教授,以及心靈平安基金會聯合會長,在診室、課堂、演講、著作及日常當中,在無數渴求覺醒的心間種下桃李與春風,直到人生落下帷幕。
羅森濤晚年曾數度在線上與華人學員深度交流,他謙和有禮,毫無會長架子,演講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溫柔敦厚,穆如清風。如今,藉由中文版譯著與廣大學員再續前緣,一敘當年沒來得及言說的人生甘苦與心靈智慧。
章節試閱
孤立的代價
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隔離關係會對嬰兒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在世界各地的孤兒院裡,經常被保育員擁抱與關愛的嬰兒會茁壯成長,而遭受冷落、沒人去觸摸的嬰兒,容易衰弱死亡。由此可知,人類的生存必然有賴於這種最基本的連結感。
曾經有位朋友講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故事:她女兒和另一個小女嬰同在一間托兒所,她每天下午來接女兒時,會看到這個安安靜靜的小女嬰,獨自坐在機械式自動搖籃中來回擺盪,完全與其他小孩隔離,也得不到保育員的觸摸。於是,她質問為什麼忽視這個小女嬰,保育員說,是孩子的父母堅持這樣做的,他們不想讓女兒在成長過程受到太多關注而「寵壞」了。
有一天,我那位朋友照常去到了托兒所,發現那裡亂哄哄的,幾個保育員都在哭。原來當天早些時候,發現小女嬰已經死了,而且找不到明顯的死因。要知道,這個女嬰所有的物質需求都已經得到了滿足,從不缺少食物、飲料和衣服。但她渴望接觸,渴望連結,渴望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關係。
無庸置疑,孤立之人必然痛苦。我們有幸撐過了嬰兒期,足以令女嬰致命的孤立感對我們而言,已經不再那麼切身了。但是,常常感到孤獨的人,卻很容易陷於抑鬱狀態或生病,大大增加了自殺的風險。另一方面,那些已婚夫婦,尤其是與親友關係密切的人則會活得更久、更健康。英國政府也注意到,孤獨竟成了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最近還任命了一位「孤獨部部長」。儘管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但這至少代表著一種努力,試圖解決不斷暴增的孤獨感,尤其是老年人。
如果有幸在生命的早期體驗到愛的觸摸,產生了持續溫暖的連結感,便能建立一種健康的依附模式,而且成為自己存在的一部分。同時也會感覺到活在世上的我不只屬於這個世界,也是受人歡迎以及被需要的;這種感覺會成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並伴隨一生。作為一個成年人,當然不需要每天都有人抱抱,或者一大早就有人笑著問候你(雖然這種感覺很棒),但只要知道自己配得到他人的愛,也就夠了。它好似一種「內在關係」的無限資糧,幫助自己安全度過孤立和寂寞的時光。
反之,如果生命早期愛和連結不幸被剝奪,便沒有那種與人建立聯繫的內在模式可循,甚至可能導致往後不信任別人。這種不信任之感必會不斷滋長,引發身邊人對自己的不信任因而避而遠之。如此,又反過來證實了原有的不信任:「看,我就知道他們不喜歡我!」一旦認定自己是孤立的,必須靠一己之力生存於嚴酷的世界,還得為了滿足需求而與他人鬥爭。接下來,所有的關係都不可能含帶溫暖與關懷了,因為它們全是為了從別人身上索取而建立起來的。如此一來,此生的目標很可能不再重視愛和連結,而是集中在物質層次,只因它們絕不會「排斥」自己。
請看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與關係模式,不消說也知道哪一種更能帶來滿足感。我們確實需要「關係」,而且是那種具有實益的關係,它如此熱切地歡迎愛的來臨,又能全然地共享,幾乎把衝突降到了最低點。這種關係是無可取代的。
關係的連結
人一出生,就已經處身在一個充滿各種關係的世界裡,父母、祖父母之外,還有兄弟姐妹、伯叔姑舅姨等等的,無論是否喜歡,他們都在那兒迎接我們的到來。隨著成長,生活領域也逐漸超出家庭,從學校到職場,新的關係不斷形成,朋友、愛人、師長、同事乃至競爭對手。然而,我們真的很少站在關係的角度來審視自己。每一天都浸泡在滿滿的關係裡,卻依然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正在與其他個體互動。
在《從失心到一心》一書中,我們探索了個體自我與集體自我相互之間的牽引力。比如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我?如果從「有機體」的角度去界定,那麼,在自然界中,真正的有機體是什麼?是孤伶伶的一隻螞蟻,還是熙熙攘攘的蟻群?是孤狼還是狼群?再來看看人類本身,人體內的每一個單一細胞、各自獨立運作的器官等等,它們和整體自我之間的關係又如何界定?
究竟哪個才是真正的你?哪個是自我?
社會系統與自然界一樣,每個層次之間都存在 「嵌套」關係。原子結合成為分子,分子組成了細胞,細胞聚集一起又形成了組織,還有之後層層嵌套而組成的器官和系統,最後共同構成了一具身體。這些身體在家庭、社區和國家中也相互關聯,每一個層面裡,我們都可以把焦點放在個人或集體、局部或整體上,但兩者都未能掌握全貌,故均非完全正確,因為看似整體之物可以分解成各個部分,反之,分開的部分也能夠結合起來而形成更大的組合。
這就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每一物都與另一物形成一種關係。我們不可能在系統裡面的任何層面單獨挑出一部分,便認為它是完整的,當然,除了不想看到全貌之人。
然而,關係的性質並非都是一致的,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些極具療癒性,有些則充滿了破壞力。如果是有效的關係,它的各個部分都會為整體的共同利益而協同合作。這種互利關係,就是生物學所說的共生(symbiosis)。
共生關係對生命至為重要。比如說,寄生於人體腸道內的原生菌,是從宿主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獲取營養,而它們的回報方式便是維持腸道的穩定狀態,使得引發腸道感染的細菌難以入侵。就這樣,人體系統和原生菌雙方全都獲益。再舉一個較高層次的社會系統中的例子,一家新創立的製藥公司,開發出一款前途看好的新藥之後,便與另一家老牌企業合作,由它負責廣告與行銷,然後自己從營利中獲取利潤。每一方都願意給予對方一些益處,共同的目標就是「雙贏」,而這一目標是雙方都無法獨自完成的。
不幸的是,自然界中並非所有的關係都是共生的,反而不少是具有破壞力的。例如病毒入侵細胞,吞噬細胞的基因(DNA),為自己繁衍更多的後代。又例如非洲不少河流至今仍有血吸蟲,如果下河游泳就有可能感染血吸蟲病。原因是幼蟲會從皮膚的毛細孔鑽入人體內,在器官中寄宿產卵。上述例子都屬於「寄生關係」。寄生蟲只知取己所需,不僅沒有付出任何相應的回報,反而不斷傷害宿主。可想而知,寄生關係必然難以為繼,而且註定自我毀滅。因為寄生蟲遲早會耗盡宿主的資源,或對它造成嚴重傷害而導致死亡。宿主一死,失去生存資源的寄生蟲也就完蛋了。對雙方而言,寄生關係等於致命的關係。
是共生或是寄生,人際關係往往也不出於這兩類。倘若只知利用對方卻不回報,甚至不惜操控,予取予求,直到對方一無所剩,那麼,這段關係也必然隨之終結。與此相反則是共生,雙方都樂於為共同的利益做出貢獻。但是,除非這種付出是出於愛,否則,隨著時日的推移,這段關係必會退化而變成純粹的交易。因為共生的平衡只可能維繫一段時間,例如所謂的「雙贏」商業模式,一旦缺少愛,就很容易翻臉,最終恐怕就分道揚鑣了。
剛才說了,寄生關係必定導向自我毀滅,因為它只知索取卻從不回報。反之,透過相互給予和接受的共生關係便能支持生命,尤其是出於愛的給予。
孤立的代價
心理學家早就注意到,隔離關係會對嬰兒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在世界各地的孤兒院裡,經常被保育員擁抱與關愛的嬰兒會茁壯成長,而遭受冷落、沒人去觸摸的嬰兒,容易衰弱死亡。由此可知,人類的生存必然有賴於這種最基本的連結感。
曾經有位朋友講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故事:她女兒和另一個小女嬰同在一間托兒所,她每天下午來接女兒時,會看到這個安安靜靜的小女嬰,獨自坐在機械式自動搖籃中來回擺盪,完全與其他小孩隔離,也得不到保育員的觸摸。於是,她質問為什麼忽視這個小女嬰,保育員說,是孩子的父母堅持這樣做的,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