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流淌數千年,河道及流域幾經變化,
如何從史料記載的字裡行間去考證?
歷代的治水政策又暗示了黃河的多少變化?
東周河徙、治河方略、河事遺聞、濟水斷流……黃河故道與歷代水文變遷考證!
▎黃河的歷史變遷
《黃河變遷史》是一部詳盡記錄黃河歷史變遷的學術著作,第二冊主要涵蓋了東周至北宋期間的黃河水文、河患以及治河工程。此卷詳細描述了黃河的故道變遷、治河策略及其影響,並探討了不同时期黃河治理的成敗。透過對黃河變遷的考察,該書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治水方法與挑戰的視角。
▎東周至兩漢的黃河
第七節和第八節主要討論了東周至兩漢期間的黃河變遷。第七節從青海以東的水文介紹開始,分析了上古時期江淮和河淮的水系相通,並探討了濟水在東周時期是否為黃河正流的推測。該節還簡要描述了東周前黃河故道的形態和河道遷徙的可能原因。第八節則聚焦於兩漢時期的黃河,探討了鄴東故大河斷流的時間、西漢河患的情況及齊人延年獻策的歷史背景。同時,賈讓的治河三策和東漢的治河措施也在此節中詳細介紹,特別關注王景成功治河的方法。
▎隋唐時期的黃河
第九節講述了隋唐時期的黃河變遷和治河工程。這一部分開始於三國至北魏的河事遺聞,接著描述了隋代間接治河的方法及其影響。唐代黃河的經行路線、唐代頻繁的河患,以及黃河南邊濟水斷流的時間和原因也在本節中得以詳細闡述。這些內容不僅揭示了隋唐時期治河的具體措施,也展示了當時人們面對黃河變遷所採取的應對策略。
▎五代及北宋的黃河
第十節集中討論了五代至北宋初期的黃河情況,從黃河在五代的變遷開始,詳細描述了北宋初期的河患問題。本節還探討了「北流」的路線及其與「東流」的爭議,並分析了宋人其他的治河方式和技術。特別是對《元豐九域志》所記錄的黃河以及清汴工程的記載,為讀者提供了宋代治河的具體實例和技術背景。這部分內容不僅展現了北宋時期治河的複雜性,也反映了宋代治水技術的進步和挑戰。
▎《黃河變遷史》之於中華文明
《黃河變遷史》卷二透過細緻的資料整理和分析,重現了東周至北宋期間黃河的變遷歷史,展現了古代人民與自然災害抗爭的智慧與勇氣。書中對於歷史上各種治河措施的探討,不僅有助於理解黃河治理的技術演變,也為當今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此書不僅是一部學術研究的珍貴資料,更是一部記錄著中華文明水利智慧的鉅著。
【本書特色】:
本書是《黃河變遷史》之卷二,詳實記錄東周至北宋期間黃河的變遷與治理,涵蓋水文變遷、治河策略等。書中結合歷史文獻和實地考察,深入分析各時期黃河故道的形態及河患成因,展現古代中國的治水智慧,更評估不同時期治理措施的成敗,對現代水利工程提供豐富且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歷史經驗,是一部學術性與實用性兼備的著作。
作者簡介:
岑仲勉(西元1885年8月15日~1961年10月7日),名銘恕,字仲勉,原名汝懋,廣東省順德市人,中國歷史學家。在先秦史、隋唐史、文獻學、中外關係、邊疆史地、突厥史、蒙元史等多個領域建樹卓越, 與陳寅恪並稱「唐史雙子星」。 其所著《隋唐史》反映了他在隋唐史通論中的創見,著有《元和姓撰四校記》、《西周社會制度問題》、《隋唐史》、《突厥集史》、《黃河變遷史》、《岑仲勉學術論文集》等。
章節試閱
第七節 東周黃河改道以前的故道
一、青海以東黃河的水文介紹
東周的河變究竟發生在哪裡,第五、第六兩節還未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進行討論之前,最好大略介紹一下整個黃河,尤其是黃河下游的水系分布。知道這些,對於我們的推測,是有很大幫助的。
現代推測,黃河幹流自發源處起至海口止,全長四千八百四十五公里。發源處的河床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東北流至青海、甘肅之交,從左岸匯入的有湟河、大通、莊浪等水體,從右岸匯入的有保全、大夏、洮河等水體。
在甘肅皋蘭,海拔落至一千五百公尺。東北經中衛,河谷狹峭,中衛以下,構成漸寬緩之寧夏河谷,海拔一千一百公尺,北入綏遠為河套,沿岸地形平緩迂迴,東至包頭城南,海拔一千公尺。
再東而南折,行秦、晉之間,又入峽谷,直南至吉縣、宜川,降至海拔四百公尺;各水紛紛來會,最著的是山西之汾,陝西之渭、洛。到潼關後,急折向東,流過陝縣,出砥柱,更降至二百公尺。
孟縣、汜水以下,千里平原,常稱為華北平原,高度在海拔一百公尺之內;其中十分之九(如北緯四十度以南,京漢鐵路以東及豫東、魯西黃河故道沿岸),均五十公尺以下。平原中之水,在黃河北邊的有河北水系,如永定河、子牙河等,源出察、晉高原,匯於天津為海河,流入渤海;在黃河南邊的有淮河水系,其北支如潁、茨、淝、渦、澮、濉等均源出豫東北部。
但黃河氾濫之勢,北可以侵入河北水系,南可以侵入淮河水系,它的歷史最為凌亂,南、北兩系很受它的影響。在西漢以前,它的真相究竟怎樣,直至最近,還沒有人作過較系統的、較正確的解釋,本節的寫成,就是向著這個目標試作邁進。
再論到黃河出海所取的途徑,從明末顧一柔《山居贅論》當中的這段描述,生動描繪出一個河幅沖積的三角形:
「大河之流,自漢至今,遷移變異,不可勝紀,然孟津以西則禹跡具存,以海為壑則千古不易也。自孟津而東,由北道以趨於海,則澶、滑其必出之途;由南道以趨於海,則曹、單其必經之地。沖澶、滑必由陽武之北而出汲縣、胙城之間;沖曹、單必由陽武之南而出封丘、蘭陽之下,此河變之詫始也。由澶、滑而極之,或出大名,歷邢、冀、道滄、瀛以入海;或歷濮、範,趨博、濟,從濱、棣以入海。由曹、單而極之,或溢鉅野,浮濟、鄆(謂濟寧、東平),挾汶、濟以入海;或經豐、沛,出徐、邳,奪淮、泗以入海,此其究竟也。要以北不出漳、衛,南不出長淮,中間數百千里,皆其縱橫縻爛之區矣。」
又《河防雜說》稱,由宿遷至清河黃、淮交會處,迤北之地,宿遷、桃源、清河三縣各占一部,沭陽、海州則全在其中,「此各州縣地畝原極卑窪,非地窪也,河高而只覺其窪也;故每遇堤工潰決一次,則民地亦漸漸淤高」。從這一段話來看,冀、豫大平原是如何淤積而成的,更湧現在我們眼前。
黃河出海,本以往東直走最為快速,可是這條路恰好被現在的山東半島各山擋著。《康熙東華錄》二十一在「六十年四月」下記清帝說:
「山東登、萊諸山之脈,自關東來,結為泰山,是為北幹分支之一,在黃河之東。而黃河之西,山脈自終南、太一南屆淮、汝,為中幹分支之一。黃河行乎兩支之中,故昔時河自天津入海,以後漸徙而南,至淮安入海;而登州以上,馬谷山以下,從無黃河之跡者,山脈限之也。」
又《河防雜說》稱:
「自宿遷縣城西北起,一帶連山,約行九百里,至山東歷城縣地,始見平陽。再西北二百里,至德州城南,名黃河涯,乃宋朝以前老黃河故道也。黃河北行則必過歷城西北,南行則必出宿遷東南,然後有歸海之路。」
從這兩段描述,可見黃河海口,受到自然環境限制,因此必定會影響到南方或北方。
這種情況,現代的科學解釋,也差不多一樣。如李協說:
「自孟津以下,北薄天津,南犯淮陰,數千里之面積,適如河口之三角洲,河道奔突蕩宕,如汊港更番。」
「觀黃河者,須知孟津—天津—淮陰三角形,直可以三角形視之。魯地山嶺,其海島也,則此三角形面積中,俱黃、淮諸流淤積而成也。其所以淤積如是之廣者,遷徙之功也。」
簡單來說,冀、豫平原就是黃河的沖積平原,也就是累積無量的黃河泥沙而構成的三角洲。關於此事,張含英更有詳盡的解釋,他說:
「黃河下游豫、冀、魯及蘇之北部,莫非黃河淤積而成。換言之,即千萬年前,黃河曾漫流於此大平原者,不知其幾千百次也。故地勢平坦,一有沖決,任何處皆可作為河道。」
「黃河既攜此多量泥沙,東出峽谷,驟抵平原,流緩沙沉,逐漸淤澱,遂致海日益退,陸日益增,於是下游之大平原成焉。據黃河水利委員會之猜想,此大平原為七千四百年所積成,在此以前,泰山不過為海中之一孤島。……且在下游,凡有黃壤沖積之處,皆曾經黃流所波及,亦皆為黃河之領土。」
遠古時期,黃河的河口還在今開封附近,平原一天一天地沖積,河口便一天一天地往東。據張氏猜想:
「流入海中之泥沙(每年約二五五,〇〇〇,〇〇〇立方公尺),假設因潮水沖刷而漂流於沿岸各處者為百分之三十,則淤積於河口者,每年為一七八,五〇〇,〇〇〇立方公尺。若海岸之水平均深度為六公尺,黃河三角洲長為六十五公里,則海岸每年平均可前進四〇三公尺。即約二年又六個月,可使長六十五公里之海岸進海中一公里。」
姑且不論這些計算是否準確,海岸線推進速度則是一件無可疑的事(自黃河改道由利津入海以來,七八十年間,淤出新地近三百萬畝)。
堯舜之世,洪水茫茫,幸得大禹治水,把黃河引上軌道,自此平安無事,直至周定王五年才發生第一次河川改道。往日正統派無論經學家或史學家,幾乎一貫抱著這樣的見解,所以定王五年以前黃河是怎麼樣子?很少有人注意到的。現在可不同了:從現代學者們的研究,可以知道中國在有史時期未曾鬧過洪水,更沒有大禹治水這一回事,而我在前一節裡面,推斷《禹貢》所記下的河道就是東周改道以後的河道,而改道之前的狀況,當然有點不同。地球不知形成了幾千萬年,自地殼表面結成水點之後,黃河時時刻刻在東流著,在有史的三千餘年這樣一個短短時期之中,大大小小,黃河下游已不知鬧過多少亂子,我們據今推古,能夠相信東周以前黃河總循著一條路來出海嗎?
二、上古時江淮的下游相通
未討論之前,對於這個問題,首先略表我的意見。有人認為江和淮、河和淮的下游相通「在歷史文獻中固有可徵」(如《孟子》),但這究竟是春秋戰國時水利工程發達後開通江淮(邗溝)和河淮(鴻溝)的反映,尚不能據以決定上古時代的史事。但我們又有什麼依據證明邗溝不是故道的修通,鴻溝不是自然的遺跡(這一點下文再說)?吳通江淮,固出《左傳》,然排淮注江,實出《孟子》,兩書的記載是對立的,不見得彼必是而此必非。
說到黃河,則自有歷史記載之前,南可入淮,最近研究綜合規畫的專家都如此看法,這裡不必一一徵引,只如吳傳鈞說:「至於下游在三門峽以下,則四千年來河道徘徊在海河和淮河之間的大平原上。」又馮景蘭說:「黃河下游河道的遷徙不定,或北走津沽,或南入淮泗乃按照自然規律而發展的自然趨勢。」黃河入淮既是自然趨勢,則鴻溝之通,即使讓一步如《史記》所說,也不過再次加工。同理,江和淮的下游相通實是按自然規律而發展的,不過《左傳》沒有詳細記錄出來罷了。
偌大問題,要如數家珍地一層一層推上去,固現在環境所不許。然而我覺得舊籍的記述,前人的討論,還多多少少遺漏著一點訊息,如果綜合起來,雖然不能斷定黃、淮、江三水是在遠古時代經過若干變遷,但它們下游的真相,似乎還可窺探一二。現在先把《孟子.滕文公》篇的幾句話引在下面:
禹疏九河,淪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
關於這些話,有人直以為錯誤的,如朱熹注:
據《禹貢》及今水路,唯漢水入江耳,汝、泗則入淮而淮自入海,此謂四水皆入於江,記者之誤也。
有以為誤會的,如林之奇說:
此蓋誤指吳王夫差所通之水以為禹跡,其實非也。使禹時江已與淮通,則何須自江而入海,自海而入淮,為是之迂迴也哉。
有以為不當依字面解釋的,如王端履說:
據戰國之水道,不可以釋《禹貢》……後儒……又求淮、泗注江之跡而不可得,則以《水經注》洩水之濡須口、施水之施口當之。……竊疑《孟子》言決汝、漢者,決汝入淮,決漢入江……注之江專指漢言,不指汝言……故必排淮、泗不使之注江,而後江與淮、泗各得安流而入於海,趙邠卿所以訓排為壅也;蓋《孟子》本當云排淮泗,決漢而注之江。
有以為因溝洫而相通的,如傅寅《禹貢說斷》二:
淮之東大抵地平而多水,古溝洫法,江、淮之所相通灌者非必一處,豈但邗溝之舊跡而已哉。林氏之說,未可為通論。
更有以為實有其事的,《淮南子.本經訓》:
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
朱熹《偶讀漫記》稱:
如沈存中引李習之《東南錄》云,自淮沿流,至於高郵,乃泝於江,因謂淮、泗入江乃禹之舊跡,故道宛然,但今江淮已深,不能至高郵耳。
明萬曆二十三年,吳應明奏稱:
至治泗水,則有議開老子山,百折而入之江者,即排淮、泗注江之故道也。
明《泗州志》稱:
淮為黃扼,只得由大澗口、施家灣、周家溝、高梁澗、武家溝等處散入射陽、白馬、草子、寶應、高郵等湖,由湖迤邐入江,《孟子》所謂排淮泗而注之江者,此也。
又許纘曾《東還紀程》說:
蓋舊淮故道,傳聞從盱眙出周家閘,過高梁湖、寶應湖至清水潭,由芒稻河入江。自宋、元以來築高家堰,導淮出清河口,故道久堙。
上頭引的都論江與淮的關係,似乎和黃河無關;但很古很古的時候,中國的東部海岸一帶,恐怕許多地方還是處在海平線下,並未淤澱(黃河河口也在內),經過日久,才陸續積成龜坼式的地面,同時,因水流的緩急,仍儲存著蛛網狀的支派,除非水流完全沒挾著沙泥,那是世界上任一大河的河口所常見的現象。我以為江、淮相通就因為這個緣故,孟軻的時代尚有不少古代傳說流傳著,所以他說淮、泗入江。像朱、王等認孟子是錯誤,無非用後世的地文來代替上古的真相。像李翱說出的親眼驗證,又已經過隋煬帝的開鑿,也是不能作準。傅寅認為古代田間水道流傳下來的方法,在《四庫提要》雖贊其「尤為諸儒所未及而卓然能自抒所見」,然而淮水下游地勢甚為低下——尤其是,古代留有不少自然的水道,沒必要急著開通。據《錐指》四〇下引《淮安府志》,高家堰是後漢建安中太守陳登所築,是江、淮不相通,顯然不是起因於高聳的土堤,許纘曾的傳聞,也有點不合事實。至如林之奇的駁議,完全以《禹貢》揚州「沿於江海,達於淮泗」兩句為根據。學者們又引《左傳.哀公九年》,「吳城邗溝,通江、淮」,十年,「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敗之,吳師乃還」,及《吳語》「於是越王句踐乃命范蠡、舌庸率師沿海泝淮以絕吳路」,替林氏來撐腰,對於《吳語》記夫差所說,「余沿江泝淮,闕溝深水,出於商、魯之間」,則駁稱吳人的師船不能通過。說到這裡,我不能不喚起讀者們的注意,就是前文第六節所提出,珠江三角洲地面至今仍有稱「河」為「海」的習慣,完全意味著河口一天一天的淤積,變成滄海桑田的局面;這種景況,當然可設想其一樣適用於古代半河半海的淮河下游,關於「海」字、「沿」字及「泝」字,我們確不應咬文嚼字來解釋。尤其論到江、淮相通的比較程度,江水究竟流至某一段為止,淮水究竟流至某一段為止,那要看當日地勢的高低,水流的盛衰而隨時不同,並非可以呆板地假定的。
第七節 東周黃河改道以前的故道
一、青海以東黃河的水文介紹
東周的河變究竟發生在哪裡,第五、第六兩節還未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進行討論之前,最好大略介紹一下整個黃河,尤其是黃河下游的水系分布。知道這些,對於我們的推測,是有很大幫助的。
現代推測,黃河幹流自發源處起至海口止,全長四千八百四十五公里。發源處的河床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東北流至青海、甘肅之交,從左岸匯入的有湟河、大通、莊浪等水體,從右岸匯入的有保全、大夏、洮河等水體。
在甘肅皋蘭,海拔落至一千五百公尺。東北經中衛,...
目錄
第七節 東周黃河改道以前的故道
一、青海以東黃河的水文介紹
二、上古時江淮的下游相通
三、上古時河淮的下游相通
四、闢濟水三伏三見的玄想或謬說
五、東周時黃河故道的異名怎樣見得濟水是東周時黃河的正流?
六、東周前黃河故道的簡描
七、東周河徙原因之推測
第八節 兩漢的黃河
一、鄴東故大河到什麼時候才斷流?
二、西漢的河患
三、齊人延年獻河出胡中之策
四、賈讓的治河三策
五、其他的治河方略和技術
六、東漢的治河
七、王景的成功靠什麼方法?
第九節 隋唐的黃河
一、三國至北魏之河事遺聞
二、隋代的間接治河
三、唐代黃河的經行
四、唐代的河患
五、黃河南邊的濟水何時及何故斷流?
第十節 五代及北宋的黃河
一、黃河在五代
二、北宋初期的河患
三、「北流」走哪一條路?
四、橫隴道的回復又「北流」與「東流」的爭執
五、宋人其他的治河方式
六、宋人治河的技術
七、宋代河患的分析
八、《元豐九域志》所著錄的黃河
九、清汴的工程
第七節 東周黃河改道以前的故道
一、青海以東黃河的水文介紹
二、上古時江淮的下游相通
三、上古時河淮的下游相通
四、闢濟水三伏三見的玄想或謬說
五、東周時黃河故道的異名怎樣見得濟水是東周時黃河的正流?
六、東周前黃河故道的簡描
七、東周河徙原因之推測
第八節 兩漢的黃河
一、鄴東故大河到什麼時候才斷流?
二、西漢的河患
三、齊人延年獻河出胡中之策
四、賈讓的治河三策
五、其他的治河方略和技術
六、東漢的治河
七、王景的成功靠什麼方法?
第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