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說故事的歷史講師╳斜槓Podcaster╳YouTuber
★歷史課外課!熱銷《一歷百憂解》系列作第2彈!
★收錄‧特製80cm長全彩拉頁【中國朝代大事年表】,並對照同期世界大事!
★打破對讀史的想像!在課綱之上,更全面有趣的中國史讀物~▍你的第一本中國史入門書!有哏有料讀懂脈絡!
「講得比學校有趣很多,脈絡變得清晰簡單,讓人喜歡上歷史!」──聽過李文成講歷史的人
讓行走的歷史故事書,解鎖學校跟不上的中國史!
輕鬆讀懂朝代間的權力遞嬗、解譯歷史長河中的因果,
用有哏語言解讀背後形勢、貫通脈絡後,讀史變得有料又有趣!
▍這場長達三千年的權力賽局,我們從何時開始深陷其中?
了解中國,是現今理解全球政經局勢時,繞不開的核心話題,
距離太近的我們,卻往往被蒙上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濾鏡。
而閱讀歷史,是除去心魔的開始,尤其是學生更受用,
無論是短期準備考試,或是更長遠地建立理解世界的宏觀視野!
本書用更全知而持平的視角,從五大切角的歷史主題大事件中,
從皇權爭奪、用人選才、財政經濟、改革陣痛、內憂外患的帝國轉型等方面,
從精彩的歷史故事出發,用易於理解的有趣語言去理解脈絡、串接古今,
能打破傳統認知框架,深入淺出地架構出獨立思辨的能力!
▍用這樣的角度讀歷史,讓你只看一次就記住──
★誰是疑心病最重的皇帝,除了愛祖人,一言不合還讓你腦袋搬家?
★怎麼這麼好?在這個朝代,黨爭鬥輸了還能去嶺南吃荔枝?
★漢朝居然在這個朝代被借屍還魂?劉邦的棺材板,這下還壓得住嗎?
★唐朝社會制度到中後期已是bug滿天飛,是哪位debug大師出手拯救?
★《馬可.波羅遊記》可能是假的?甚至有沒有這個人都不知道?
★漢代十個皇帝有九個斷袖你敢信?他們之間的愛是可歌可泣還是可割可棄?
★這個朝代誕生了中國王朝史上第一起弒父案件,真是生兒子不如生塊叉燒……
★六鎮之亂的起因,竟是洛陽這群天龍人造成的地域歧視?
▍108課綱後,你更需要這樣讀中國史!
➊超會說故事的老師,幽默有料!輕鬆貫通課本中沒有的脈絡!
➋特製彩色拉頁,主題式內文+中國朝代大事年表,相輔相成!
▍特別收錄‧特製全彩拉頁【中國朝代大事年表‧對照世界大事】
從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到近代,
以中國朝代遞嬗為縱軸,當代發生大事與時間點為橫軸,
串起一張長達3000多年、近80公分長的全彩拉頁海報,
清楚列出中國大事件的發生時間,若事件收錄書中,還有對照頁數,
在內文主題式閱讀的同時,對整體時間脈絡的前後影響能有更深認識。
此外,西方世界當時正發生哪些重要大事,也不能不知,一併收錄。
拉頁年表可剪下使用,無論是閱讀時對照,或貼於牆上隨時看,
皆能幫助你更好、更有脈絡地理解中國史!
◎寬79.5cmX高21cm/全彩/特銅/100磅
▍讀者、觀眾、聽眾熱烈回饋!
➡《上癮臺灣史》讀者讀後感──
📢「年輕作者取材不老哏,擅長連結時事,使用最潮的語彙,採輕鬆的對話,讀著讀著真是羨慕,在學校能遇到這種老師真好呀!」
📢「讀來非常有意外驚喜的書,本以為只是好讀,但作者透過回顧分析台灣歷史上的各種人物、族群、事件、政權,來看為什麼我們或是臺灣成為今天這個樣子。」
📢「這本書不斷提醒你『鑑古知今』,很喜歡每章節最後的提問,這些問題絕對說不上溫良恭儉讓,還會讓你想破腦袋。」
📢「使用前,請注意一下自己的閱讀時間,因為,你看完真的會上癮。」
➡YouTube頻道「故事方成式」觀眾回饋留言──
📢「這麼優秀的深知識歷史頻道,希望能夠愈來愈多人觀看!」
📢「非常有料,這頻道10萬訂閱不是問題!」
📢「從podcast一歷百憂解到現在,很高興文成也跳入影片市場囉~加油加油!」
📢「哇,內容含金量真的很高,好深入又輕鬆的分析與對照,真的太感人了!」
➡Podcast「一歷百憂解」聽眾五星留言──
📢「很會說故事,最近才聽這節目,聽到主持人的學測複習整理分享,可以把歷史故事化有料又有趣,真的很厲害!」
📢「學測生請進!我覺得講的比學校有趣很多,會發現喔~原來許多事情發生的背景是這樣,會越來越喜歡歷史,發現什麼民國年代的發展、海上探險之類的都變清晰簡單!」
📢「歷史分析邏輯清楚、見解不凡,值得一聽再聽的節目,以史為鏡的說明,簡潔明瞭!」
📢「聽了學測系列的故事,我已從高中畢業十幾年,真希望當時唸書的時候有這種資源,很棒!」
【一歷百憂解1上癮臺灣史】
★ApplePodcast歷史類TOP1《一歷百憂解》aka高中歷史老師,千呼萬喚首出擊!★
★有哏又有料,解鎖你不知道、課本跟不上的臺灣史!★
★隨書加贈「秒懂臺灣大事年表」書衣海報★
▍「超會講故事!希望我的歷史老師也能講得那麼生動!」──聽過李文成講歷史的人
歷史是時間的積累,它不會重複,但往往會幽默地押韻,
此書以臺灣為中心,結合古今時勢,帶你洞穿人性慾望、解讀背後動機,
觀望世界未來局勢,讓人越讀越上癮!
▍從一集集Podcast趣聽歷史,到系統性解「讀」臺灣史!
從古至今,鬼島生存不容易,一不小心就GG,
臺灣是一座充滿苦痛記憶、同時也滿是奇蹟的島嶼,
400年前,臺灣正式嵌入世界體系,並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尾聲最驚心動魄的國際戰局。
如今,處在地緣政治漩渦中心的臺灣,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誒誒~這幕不是演過了?大家是不是沒有讀懂過去,現在才茫然想躺平咧?
且聽被譽為行走故事書aka新生代文史聲音KOL的李文成,拾起軸線、串起經緯,
無論是正經史實、帶點八卦意味的稗官野史、國家間的政權角力皆能信手拈來,
用多元生動、深入淺出的視角,深入淺出歷史課本寥寥數語背後的真相,
讓歷史不再只是遙遠的過去,更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未來。
▍這些人你可能都知道,但這些角度你一定沒想過──
■課本沒出現,重要性卻遠高於施琅、吳三桂、史可法的明末隱藏版戰神是誰?
■漫威有美國隊長,而明末臺灣沿海早有中國隊長?他遊走於黑白兩道、華洋兩邊通吃?
■誰是臺灣第一位女軍師?課本沒提的她,是驍勇原住民,還能領導三萬抗清勇士?
■臺灣移民的重商逐利本質,讓這裡的神明居然可以協商跟談判?
■課本跟不上!2022年8月裴洛西的訪臺,為何掀起驚濤大浪?
▍Plus!本書加值點一次看!
➊超好用!「秒懂臺灣大事年表」書衣海報
將大事記編年排序,並標出書中提到事件的年代落點、
臺灣、中國、世界史三方事件對照,將所有脈絡一次串聯!
尺寸:51.4*21cm
➋課堂第一線嘔心鉅獻,更可作為108課綱補充讀物
大考試題愈來愈活,範圍常是課本之外。
本書解鎖更多課本跟不上的臺灣史,讓學生讀懂讀透、大考也過關。
▍「好喜歡聽他講歷史!」──Podcast聽眾‧五星留言
📢「老師不僅對歷史有著深刻透徹的理解,分析時事的邏輯更是清晰而全面。」
📢「這些平常較難接觸的歷史知識,令人意猶未盡、發人深省,是難得的優質節目。」
📢「內容不僅深入且紮實,講者口條也很清晰,我一口氣聽了五集,完全停不下來。」
📢「老師講解的方式生動有趣,讓以前對歷史冷感的我燃起了研究歷史的熱情。」
📢「《一歷百憂解》融合了真實歷史與古今時事雜談,年紀輕輕的講者就有如此出色的才華,令人欽佩。」
📢「以前學習歷史都是靠背誦,但是透過老師重整後講述,我反而對歷史有了更多新的體悟,彷彿茅塞頓開。」
作者簡介:
李文成
1993年生,就讀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擔任過6年高中歷史老師、曾於政大公企中心兼任教書。
現為「台灣公構」公司創辦人、《一歷百憂解》Podcast與《故事方成式》YouTube製播人。
會唸書卻很叛逆,時常與老師唱反調,
是師長眼中的問題學生,沒想到走上教育之路。
中學就喜愛歷史,大學時依家人建議讀了財政學系,
卻依舊放不下對歷史的熱愛,考上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隨後進入教職,希望從歷史角度,以古鑑今,帶給年輕孩子們不同的思考。
教書幾年後,血液裡仍流竄著反叛因子的他,不安於穩定教職,
於是思索有沒有其他方式,能讓更多人發現歷史的有趣有用。
於是他從老師斜槓到Podcaster再到YouTuber,
開設了《一歷百憂解》Podcast頻道與《故事方成式》YouTube頻道,
從歷史切入,連結時事,用更多元視角重新思考、對話與講故事,
最後再論述觀點,被稱為「行走的故事書」。
《一歷百憂解》為Applepodcast熱門排行榜節目,亦多次為歷史類節目TOP1。
用影像說歷史的《故事方成式》YouTube頻道也正迅速成長中。
▍Podcast:一歷百憂解
▍Facebook:李文成一歷百憂解
▍Instagram:0612ray
▍YouTube:故事方成式
繪者簡介
阿瑞rayliugogo
喜歡書,每天都在繪圖手作寫企劃說故事的人。
經常在前往圖書館或電影院的路上。
mail:rayliugogo@gmail.com
章節試閱
《解鎖中國史》
從選賢到作秀,誰該為察舉制度的崩壞負責?
「想要發掘人才、培育人才,你得先記住一句話,成見和先入為主的觀念都是罪惡。」—野村克也
■歷史小檔案
◎登場人物:漢武帝、公孫弘、轅固生、漢桓帝
◎發生年代:西元前2世紀∼2世紀
■國際上正發生
◎地中海地區:馬其頓跟已然將成為地中海霸主的羅馬爆發多次戰爭,然而迦太基的滅亡在即,羅馬帝國崛起已是擋不下的趨勢。
◎印度:盛極一時的孔雀王朝此時被巽伽王朝取代,這個新生國度意圖復興婆羅門教,並與希臘人建立的塞琉古王朝交惡;上座部佛教雖在印度本土屢遭打擊,但也在此時傳入斯里蘭卡。
-------------------------------------------
戰國時代社會階級流動特別頻繁,或許是認清就算是親戚公族一樣可為了爭權奪利殺到刀刀見骨,不如任用一些後臺沒那麼硬但有想法的人才。如此可帶給國家沒想過的發展可能性,突破決策同溫層。
就有了像吳起這樣可帶領魏國發展軍事改革;到楚國力行變法的強者崛起,衛鞅能以落魄貴族之姿登上秦朝堂成為左庶長、大良造,形成當時「布衣可致卿相」的局面。便形成由地方薦舉人才至中央任官的「察舉制度」,注重的是名聲與德望。
華夏第一帝國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希望能建立一套這樣的取才管道,但一開始不得要領,只發布「求賢令」籠統宣布需要民間人才,一直到兒子漢文帝劉恆時政策才具體一點,定位在「能直言極諫且賢良」的人──這似乎可過濾掉八卦板上的偏激鄉民,但還無法求得需要的螺絲釘。
於是到漢武帝劉徹時選才標準更明確,除要求天下各地的長官,及中央宰相都要加入選拔人才行列外,也更確定國家主要需求為:孝廉、秀才、賢良、明經、明法、兵法、陰陽、治劇。
其中兩項可特別提出:陰陽與治劇。漢武帝時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理論,需仰賴從戰國時代就存在的陰陽家來解釋,或化開各種天象異變帶來的衝擊,就需要漢代唐綺陽們來解讀星象、說明災厄,也給予方向。
治劇更有趣,指的是能治理難度較高的縣,而漢代洛陽、長安除聚有天下富豪,還有一堆地下勢力維持者與遊俠,堪稱漢代高譚市,所以規矩的賢良方正肖想拿本《孝經》感化之,不太合理,需要不畏強權的官吏。於是在察舉過程中,性格刻薄、治理方法果斷者就可能透過治劇被提拔。於是西漢出現一群察舉明星。
■政治秀悲歌:會做事的比不過會作秀的
當中有個表現不特別突出,但意義重大的老人──公孫弘。他是武帝朝宰相,也是大漢立國首位跟軍功集團無關的宰輔,被舉為賢良時已年近六十,他散發過度老謀深算的氣息。他在被拔舉時,看到另一位已九十的老者也在其中,於是側目以視,他可能不知道這位是景帝朝就名揚天下的轅固生。
轅固生曾跟道家學者黃生在漢景帝前辯論:商湯周武革命,到底是順應天時,還是弒君篡逆?轅固生認為:「當時夏王朝已失去人心,人心就是天命,這次變革是正義之舉」,但黃生反駁:「帽子再舊也該戴在頭頂、鞋子再新也該穿在腳上,臣子再得人心也不可奪君之位。」邏輯鬼才轅固生回:「這麼說,最得人心的漢高祖,也沒資格取代秦帝國?」
眼看局面快失控,漢景帝趕緊打圓場:「聽說馬肝有毒,不吃馬肝也一樣是優秀美食家;商湯周武的革命很複雜,不討論它,你們也是優秀學問家。」可見轅固生是見過大場面的,一看公孫弘這嘴臉忍不住說:「阿弘,你要當正直的人,不要用諂媚姿態討好這個世界喔!」(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
後來漢武帝召見公孫弘時,見他外型很特別(漢武帝是有名的外貌協會),逐步給他更大權力,最後成為宰相。當然,更可能是漢武帝需要這個重視自身形象、卻同時樂為皇帝做白手套的官僚,他可假裝很清廉,吃喝都簡單,以此換來「公孫布被」的譏諷,被認為作秀過頭,同時他也可幫皇帝無痛翦除功臣主父偃、驅逐董仲舒。
■運用正確的察舉制度:平衡朝局、有效換血
這案例也可看出,察舉制度能有效幫皇帝找到能充分平衡朝局、付出代價不大、背景根基又不會盤根錯節的人,一方面徹底貫徹皇帝意志,一方面又能促進帝國這家巨型企業進行有效「換血」,並稀釋各大股東股權。
另一方面,由於中央設立的太學開始教授儒家經典,且為學習良好的學生鋪平了當官的仕途,這招簡直比起以焚書坑儒消滅其他意見,來得更釜底抽薪。此後想要進入國家官僚體系建功立業,都須遵照這套意識形態。
察舉之有效,為漢武帝提供源源不絕的人才,包括理財大能手、《鹽鐵論》的奠基者桑弘羊;奴僕出身卻能馳騁漠北的衛青;到達西域了解絲綢之路的張騫,都來自這套拔擢系統。但任何體制建構之初或都基於善意,良好運作一段時間後若不保養,那「不出意外,馬上就要出意外了」。
■察舉制度弊端:為了拿補助,每個人都在強顏歡「孝」
察舉制幾個明顯弊端在於,賢良方正可透過作秀獲得名望、再透過私人關係得到舉薦。有位名士叫做黃允,因其才幹跟形象堪比流量網紅,因此不少人對他青睞,最具代表性的是朝廷中有極大權力的袁隗。
或許說者無心,但能與天下第一豪族結親的誘惑,還是讓聽者有意,於是黃允果斷回家,把元配夫人夏侯氏休了。夏侯姊姊不哭不鬧只要求:「能否讓我最後與黃家親戚訣別」。於是超過百人的告別宴開席了,席間她道出十五件黃允私下罪惡滔天的作為。當然,黃允想要人生一飛沖天的希望就此落空。
《後漢書.陳王列傳》也有個案例。雖古代本有父母過世守孝三年的規定,但趙宣居然守了二十年,其間閨房之樂都省去,看來是極愛父母的好人。而陳蕃得知後,前往趙家才發現:「孝」死人了,這位趙先生二十年竟生了五個小孩,這是什麼極樂墓穴生活?
■扭曲的察舉制度,加速國家腐敗
當今天社會強調某個價值觀能等價交換到價格時,就會出現各種扭曲現象。像是政府補助新創產業,再怎麼守舊的企業為了獲得補貼,會巧立名目符合補助標準,當東漢帝國把「孝廉」當成補貼目標,當代網紅就會做盡表演來獲得「補助」。
東漢帝國發展到桓、靈兩朝,朝野內外都出現劇烈矛盾,更加劇察舉制度的扭曲。漢桓帝的人生第一階段,根本是照著中興君主的劇本在演。他一上臺,就把一個危害天下很久的外戚梁冀扳倒。可惜他對金錢的執著超乎想像,為能增加國家收入,不惜將官爵當成商品交易。當時國家表面收入陡然劇增,卻更多被塞進私人口袋,選上一批亂七八糟的官員,也加速國家腐敗。童謠:「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反映這個體制與華夏第一帝國即將敲響喪鐘。
------------------------
■歷史情境對話站
1、漢帝國的察舉制度沿用可能長達八百年,直到隋唐科舉制度出現才結束,它與科舉比起來是否更自由?哪些制度可套用到當今政府?
2、察舉制需要用什麼方式考核,會更公平?
■延伸關鍵字
#《鹽鐵論》#匡衡#王莽#袁隗#官職買賣
----------------
《上癮臺灣史》
鄭成功與海商們的流亡終點
■歷史小檔案
登場人物:鄭成功、洪承疇、鄭經
發生年代:1644~1683年
■國際上正發生
◎中國:明帝國在薩爾滸之戰後失去東北優勢,滿州女真人開始有爭雄天下的資本。為對付外患,明朝加緊對內稅收,節省國家開支,導致一位基層公務員失業,他後來包圍首都,並逼皇帝自盡,他叫李自成。
◎日本:此時已進入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透過大阪冬夏兩陣,取代豐臣家的統治,開啟長達兩百年的江戶幕府時代。
-------------------------------
若認可臺灣的獨特性與原住民的歷史本質就是壓迫與開發並行的兩條主線,就能更清楚為何這裡每個優勢居民幾乎都是外來族群。因此,現代社會的問題、對當前居住地的認同度高低,都影響社會發展。但有些更深層的問題卻很難得解:為何臺灣的族群很難團結?這在清代尤其明顯,面對帝國壓迫,人民在起身抵抗後,最大阻力往往來自內部利益分配不均。
之前提及海商概念,這種亦盜亦商的存在沒有隨大航海時代結束,十七世紀鄭家更把海商影響力推向頂點。看鄭芝龍的頭銜就可說明一切,在崇禎上吊後,擁立唐王的他成為帝國的太師平國公。
■官方許可的流氓,還掛牌上市——鄭芝龍
鄭芝龍是怎麼走到這裡的?要從一六二五年夏天說起,當時中國隊長李旦積勞成疾,死前未能安排產業,於是廈門產業便由手下許心素占領,臺灣則讓鄭芝龍坐大。此後鄭芝龍時常襲擾東南地區,當官兵追捕就率軍遁入黑水溝中,讓被流寇、女真夾擊到左右為難的朝廷很困擾。
打不贏,那就加入!當時明朝人精官員們拿出真金白銀招安鄭芝龍,說白了就是鄭芝龍你就成為明帝國的合法海上武裝。明面歸附朝廷,其他該打劫就打劫、做走私貿易就走私,不跟朝廷作戰、不搶掠官府就好。這對鄭芝龍是難以拒絕的協定,一旦有朝廷在背後,不就成為官方許可的流氓,還掛牌上市了嗎?鄭芝龍抓到一個財富密碼──反覆透過招安、反叛,換取更大權力。朝廷也只能許可,把他養成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
而許心素也不是吃素的,計劃將鄭芝龍的股份通通吃下來。他制定一套聯合荷蘭打擊鄭家的方針。但鄭芝龍可說是東方世界的最後一次輝煌,在金門料羅灣海戰中一戰封神!他擊垮當時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並追擊在海上其他競爭同業:劉香、李國助、許心素從此消聲匿跡。荷蘭此戰後知道無法對抗鄭芝龍,所以合作多過競爭。這可當作是已衰敗的明帝國,擊敗正在上升期的歐洲第一海軍強國荷蘭。
理解鄭芝龍戰績,更清楚他帶給各方勢力的震撼,一六四四年北京陷落,皇帝自盡。滿清入關後橫掃江北,並在揚州大破史可法、逼降南京小朝廷。僅剩南疆殘土的唐王最後代表宗室硬了一次,以福建為核心,建構一套行政體系,且給鄭芝龍一串光榮頭銜。但一生從商的鄭芝龍,卻在此巔峰想將這些「統戰價值」通通變現。大明雖給他高官厚祿,畢竟只剩下江南,能否擋住滿洲八旗,沒人說得準。對商人風險評估太重要,因此接獲唐王命令,要前往入閩第一重鎮仙霞關時,鄭芝龍態度模棱兩可,反而跟清帝國統帥博洛眉來眼去。
■課本沒出現,卻能決定帝國生死的同鄉——洪承疇
這時又一個撬動歷史天花板的重要變因出現,這人是鄭芝龍同鄉,來自福建泉州的洪承疇。雖他在課本沒出現,但重要性恐怕遠遠高於施琅、吳三桂、史可法、袁崇煥的總和。他曾是大明最後棟梁,在華北多次圍剿流賊李自成、高迎祥等人,差點撲滅這股滅明的野火。
但大明國策上卻實施兩面作戰,並沒有一口氣解決流民問題,就立刻對付滿清。洪承疇被調往關外,並與皇太極展開決定存亡的松錦會戰。後來在補給被切斷的絕境中,被困在松山城數月,多次跟朝廷告急,結果幾位掌握實權的人擔心洪承疇立功,縮減補給、又把求救信件壓下,洪最後投降滿清。
■遭滅三族:鄭芝龍獲贈北京全家旅遊套票,單程的
因漢人再次抵抗,讓大清傷透腦筋,這時主持江南大局的仍是洪承疇,吳三桂都得聽命於他。洪承疇提出:若鄭芝龍投降,就奉上三個省、加上王爺爵位。鄭芝龍衡量:要在快滅亡的朝廷中做公爵,還是要到烈火烹油的新王朝做王爺?當然是投降新主!反正一樣做生意、甚至新統治者還會給更多。於是率軍與博洛會合,跟滿人稱兄道弟。
然後,他就獲贈北京全家旅遊套票,單程的。許諾他的什麼王爵、三省都督全都是歷史文件,一天就作廢。鄭芝龍人生可說畫下句點,此後他在北京被俘虜監視,直到一六六一年全家被斬首,遭滅三族。
著有《臺灣之歷史》,著名德國歷史學者魏斯曾感慨:「怎麼一個抓麻雀的圈套會對老鷹也有效?」慶幸的是,兒子鄭成功沒有跟隨父親,他的故事繼續昂揚在遼闊洋面上,即使充滿痛苦與挑戰。
■成功是一條失敗鋪成的修羅道
鄭成功年少就展現非凡才華,唐王更說出:「看到你就遺憾朕沒有女兒,否則一定嫁給你。」父親是極帥的大明潘安,母親田川氏也別有姿色。海盜的狂野、最好的教育,加上天生混血兒的基因組合,魅力四射。
但媠人沒媠命,他二十二歲就見證相信的一切都會崩解。父親投降那天,他焚燒自身儒服,宣示與父決裂。後來父親被俘虜到北京後,滿清為了逼降鄭成功,重兵包圍安平,母親也因不堪受辱自殺。從黃宗羲筆記中看到血腥紀錄,由於母親遭受性暴力,鄭成功為了讓她可清白入殮,將她的內臟都洗一遍。
這是他在這年的三大打擊中最慘烈的一起,從老師錢謙益投降、父親鄭芝龍利令智昏,再到無辜母親受害。可理解為何鄭成功對滿清的復仇欲望之盛,還有為何性格如此剛烈。
他有無機會反清復明?其實以他少量兵力、早已分裂的家族勢力,跟不是特別團結的南明多股軍閥,想打翻身仗很困難。但之前曾有一六五三年的海澄大捷、與李定國相約共擊廣東、還有錢謙益規劃的攔江作戰。若是其中任何一次繼續擴大戰果,也許有可能。特別是後來多爾袞過世、李定國打出奇蹟式勝利時,當然也包括包圍南京城的高光時刻,後稱鄭成功北伐金陵。
他的人生讓人心酸,曾經他的大軍準備北伐,剛出港就遭遇百年大風災,手下精銳未交戰就折損八千,妻妾小孩也溺死。叔父們也不可靠,除投降清朝的搖擺派、也有拿復明作口號實則剝削百姓的豬隊友,更不用說他兒子鄭經的不正經亂倫事件。這些對鄭成功是巨大的精神凌遲。
■在遠的要命海島上建立王國
他的人生再次出現反轉,則是歷經南京包圍戰失敗後,須為剩下的數萬甲士尋找一塊養兵之所,臺灣這時進入了鄭成功的視野。臺灣史上首次脫歐入亞,就在鄭成功一念之間。歷經烏特勒支碉堡圍城戰後,他入主熱蘭遮城。漂泊海上半生、為了對抗滿清鐵蹄的浪子們,終於有了棲身之地。
他也把許多漢人文化帶進島嶼,作為明帝國的延伸,這裡可看到很多儒家文化的痕跡,如孔廟的建構、制度的確立,但有意思的是雖仍舊奉行明朝廷賜予的「征討大將軍」印信,可實際卻是遙奉而不遵從,保持獨立姿態。
他們在福建地區仍長期保有聯絡管道,包括十幾個軍事堡壘、及無數看不到的走私管道,主要分成山路五商與海路五商,並透過秘密組織保持對沿海地區的影響。
---------------
■歷史情境對話站
1、世界棒球經典賽期間,球迷在臺荷比賽前,在臉書貼鄭成功圖片以求抗荷成功,但被批評認為鄭殺害許多原住民,而球員多為原住民,故不該放置。你看法如何?
2、鄭成功進入臺灣的影響是:漢人從此建構一套新邏輯秩序並依此展開統治,這個歷史轉捩點,彷彿是第一次臺灣被「中國化」,你認為正面多或負面多?
■延伸關鍵字
#錢謙益#《臺灣之歷史》#反清復明#孝莊文皇后
《解鎖中國史》
從選賢到作秀,誰該為察舉制度的崩壞負責?
「想要發掘人才、培育人才,你得先記住一句話,成見和先入為主的觀念都是罪惡。」—野村克也
■歷史小檔案
◎登場人物:漢武帝、公孫弘、轅固生、漢桓帝
◎發生年代:西元前2世紀∼2世紀
■國際上正發生
◎地中海地區:馬其頓跟已然將成為地中海霸主的羅馬爆發多次戰爭,然而迦太基的滅亡在即,羅馬帝國崛起已是擋不下的趨勢。
◎印度:盛極一時的孔雀王朝此時被巽伽王朝取代,這個新生國度意圖復興婆羅門教,並與希臘人建立的塞琉古王朝交惡;上座部佛教雖...
推薦序
【一歷百憂解2解鎖中國史】
【作者序】每個朝代的掌權者,其實都在走鋼索
理解中國,是二十一世紀討論國際政治話題繞不開的核心。
在長江、黃河流域之間,數千年來是全球人口最為密集的農業精華地段,面對天災與游牧部落的反覆入侵,上古時代,他們無法如埃及人一般,累積足夠資源、建造金字塔,但定居於此的農耕民族,卻更把發展的注意力集中在制度建構上。
數千年的時間裡,雖然這片土地的主人民族各異、統治者們也沒有血緣上的繼承關係,但以帝國時代來看,大致可以區分成三個大時代。分別是:秦、漢、魏、晉、宋、齊、梁、陳的第一帝國時代;以隋滅陳後,遞嬗於唐、五代、宋的第二帝國時代;而在蒙古帝國徹底以文字、制度都不同的外國統治者身分消滅南宋後,第三帝國則開啟於朱元璋,終結於溥儀的滿洲國覆滅。
●華夏三大帝國時代
●華夏第一帝國:秦、漢、魏、晉、宋、齊、梁、陳。
●華夏第二帝國:隋、唐、五代、宋、元。
●華夏第三帝國:明、清。
然而,帝王的專制與中央集權,過往最被認為可以維繫統一的兩項要素,卻在使用之初就已經問題重重。當存在六百多年的秦王國經過了急速膨漲的土地,與相對應高度集權的演變之後,一統天下後的秦朝僅僅十五年,就讓這個看似征服已知文明、版圖極盛的龐大國家迅速土崩瓦解,而下一個繼承體制的王朝,必須重新摸索出堪用的新系統,以免自己重蹈覆轍。
於是,一個長達兩千年的冒險開始,所有帝王無論賢明或者昏庸,都無可避免地開始走鋼索—在試探權力的使用極限與維持自身統治基礎兩端,艱難地搖擺。
我們撕下後世喜聞樂見的宮廷祕辛與愛戀八卦,重新看待看似掌握權力、實則被權力掌握的帝王,是怎麼在這個過程中,最終擊潰所有牽制自己的力量,而發展到滿清帝國如此極權巔峰,這就是Chatper1〈男寵、美妾交織的帝國祕辛與皇權角力〉的內容。
而任何一名獨裁者無論主觀意願如何,都必須得有優秀的團隊,方能運轉他的國家機器。於是,選擇人才這個看似最基本的要求,也成為最困難的任務。從周王國時代,通訊系統與選才系統都還不成熟,周王選擇任人唯親,透過血緣、功業等價兌換一名人才在國家裡的權力與地位。
但這套體系發展數百年後,隨著血緣的疏遠、政局的變化,在春秋時代「下剋上」的風氣成熟,晉國、齊國這兩個最能拱衛周天子、真正尊王攘夷的國度,內部因為臣子的奪權,國君最終連宗廟都難以保全。於是進入到戰國時,布衣卿相、用人唯才的局面產生,也在越來越重功能性而非血緣的脈絡下,到隋唐兩代,終於出現一套使用期限可達千年的科舉體制。
然而,這個屢受西方哲士稱讚的選才方式,卻又在清末被當成禁錮思想、國家落後的「元凶」。透過選才的發展,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思維、在不同時代裡所產生的影響。這是Chatper2〈古代狼人殺現場,誰能幫我治理國家?〉中會探討的。
至於一個王朝能夠強大與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統治者的制度設計與統治技術,在兩大要素—土地與稅收間,能否找到與被統治者的共識均衡點。
書中將透過一個印象中最混亂的時代:魏晉南北朝,一同來探討亂世的真相,過往五胡入侵、率獸食人的本質問題,真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還是階級矛盾得不到調和?又或者五胡早已無華可亂。再沿著這個脈絡,重新看待王安石變法、張居正的一條鞭本質是什麼。這正是Chatper3〈財政改革浪潮來了!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中提到的內容。
在找到均衡點,並且朝看似正確的改革方向前進後,總有既得利益者仍然會被嚴重侵犯,國家最高統治者又該如何來應對這些變化?中國史上發生的七國之亂、南朝內鬥、六鎮起義、安史之亂,有的直接瓦解了王朝的統治基礎,有的則強化了國家堅定改革的資本。這些重大的歷史關鍵,也對後代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這是Chapter4〈改革的陣痛,那些興亡皆源於戰火的朝代〉要告訴大家的。
自近世以來,三河流域(長江、黃河、珠江)之間的外患與挑戰加劇,自宋以後,武力越發弱小的王朝,逐漸無法抵擋不同體系與價值觀的統治者入侵,如:蒙古、女真,甚至是西方大航海世紀開啟,接連衝擊這個古老帝國的統治體系,最終在二十世紀,終於讓這套運作數千年的古老機器開始瓦解,然而它歷經崩毀後所重新運
行的新制度,是真的與普世價值接軌了?還是僅僅沿用了舊有的專制、只是一套停留於形式上的變化而已?這是Chapter5〈霸權神話破滅,內憂外患夾攻的帝國轉型史〉所探討的。
從精采的歷史故事出發、解剖那些傳聞已久的八卦,打破傳統認知框架,準備好用最安全的方式,來一趟精采的中國歷史旅行吧!
【一歷百憂解1上癮臺灣史】
【作者序】臺灣歷史新解方
在課堂上被各種力量與考量制約下的臺灣史,真的能給滿是困惑的下一代,帶來啟發、進行理解並珍視這個國家嗎?我必須很遺憾地說:再多的熱忱,也難敵考試的現實、進度的壓力以及社會上對客觀中立的想像。或許寫書方能不負這些史事與初執教鞭時的理想。
我常常在演講時分享一個觀點:臺灣是個獨特的國家,這句話可以做兩面解讀,正面來看我們可以在諸多強權環伺、屢受殖民的歷史中,走出屬於自己的強國之路。但同時,臺灣是個喜歡迴避傷口、報喜不報憂的無意識社會,不僅對自己的歷史感薄弱、無視極權留下的後遺症,雖然追求進步價值,卻不能好好照顧受傷跟不上、或者保守而有疑慮的人們。講臺灣史不是為了挑起矛盾,而是讓我們清楚社會演進的脈動、了解遙遠過去如何對現在產生意味深長的影響。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知道故事脈絡,在每個章節不但會有小檔案輔助理解背景、還有重點議題帶讀者掌握精要,另外就是每篇結尾處的歷史情境對話站,希望每個人都能跟我一起討論這些沒有標準答案卻無比重要的議題,及若你對該篇講述的歷史有興趣,也可依據延伸關鍵字,查找更多相關史料。
歷史,到底是由英雄主導進而推動的過期政治宣傳品,還是一部上下對話、互動所激盪而出的交響樂?在打破時間線的傳統敘事方式後,此書將以人民組成、制度發展到經濟社會的三個大方面,來重新架構對臺灣的理解。累積歷史與文化的主體就是人,如果重新回到我們自身來思考歷史,就會忽然發現這個安排非常地合理──我是誰、我在哪、我留下什麼?
臺灣人的血緣來源複雜,文化多元性與開放性,既可當作地理帶來的影響,卻也有同樣條件下其他島國沒有的特質。以天然資源而言,臺灣遠遠不如印尼、菲律賓等國;而面對的地震、颱風威脅又堪比北方的日本,究竟是什麼樣的族群,會將這樣多災難的島嶼作為自己的棲身之所?
從悠長的南島語族發展來看,等同換了一個方式重新開啟繽紛多彩的福爾摩沙史扉頁,不再是葡萄牙人的發現、荷蘭西班牙的鬥爭、鄭成功的進攻、滿清的統治,而是高大且聰明的馬賽人在東北角的經營、以巫術聞名的斯卡羅人在國境之南的創建、善於耕戰的大肚王國橫亙在嘉南平原發展,甚至是高山之上曲冰的文明詩歌──瑰麗奇絕,甚至帶著濃郁亞細亞百年孤寂之感。
待到大航海時代的來臨,歐亞大陸上的諸多強權並起,南歐透過冒險而在美洲獲取巨額資產,足以在國際政治博弈中上演下剋上的精采逆襲,而荷蘭也透過他們強大的「護國神山」級企業(聯合東印度公司)累積獨立的後盾,最終強國對決,在臺灣這塊遠離戰火的土地上迎來結局。
隨後北方民族進入山海關,消滅了存在東亞三個世紀的帝國(清滅明),這使得臺灣再次捲入了時代大浪。在期許社會更有國際觀的呼聲當中,歷史應該就是最好的一項工具,讓我們發現臺灣一直都是亞細亞與世界爭雄的重要角色,在〈西發利亞條約〉後繽紛而多彩的世界體系裡,我們從來不曾缺席。
存留在臺灣社會最大的毒素,在於臺灣人總覺得自己的民族、國家、社會一定有一堆來自歷史遺留的問題,但實際上這都是我們這一代人停滯不前的藉口;臺灣的確有省籍衝突、是移民社會、有逐利性格跟功利主義,但世界上哪一個發達國家沒有這些特質?征服者威廉也同樣是以外來者之姿入主英倫、條頓騎士團也本不屬於普魯士、更不用提美國只是歐洲各國殖民地,這些國家也各自存在自己的問題。
臺灣是個成功的國度,有全球最頂尖的半導體技術、有東亞強大的經濟地位、有自身許多值得珍惜的文化資產與歷史故事,但過往論及總是不脫殖民悲情、移民苦痛、受盡迫害之語,彷彿天生帶著原罪而難以前行。臺灣史是應該讓我們看到這塊島嶼的獨特性,知道過往的創業史與經驗,給自己個人與整個社會帶來思考。當視野擴及全球,也認識了這片土地的包容性後,或許臺灣人就能從過往汲取到更大的能量與智慧,並且在新的挑戰與世界格局變化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與希望。
航海與經商民族的探索
如果不能正視臺灣民族的特殊性,就很難真正理解臺灣的歷史,在聊任何一個國家的文明與故事之前,必須要明白為何會有諺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理環境與氣候型態,不僅僅影響了人民的居住環境,更會塑造出獨特的社會形態、宗教信仰、生產方式甚至是價值觀。
舉例而言,在草原生存的民族,為了能夠占有水草豐美但為數不多的牧場,他們必須比起農耕民族更熟悉戰鬥;兩河流域因為長年的天災與兵禍,人們對生命的想像便長期偏向悲觀與痛苦;相較之下,地中海地區長年的陽光普照,也會讓居住者對未知世界與神明描摹得特別浪漫。
由此可知,比起後天的教育與意識形態的建構,天然環境對文明的影響更是深遠而直接,那臺灣這塊位處於北回歸線上又四面環海的島嶼,又會誕育出怎麼樣的民族性與歷史呢?
多國文化匯集的小拼盤
站在人類文明起源的非洲,以及往後人口遷徙的歐亞大陸來講,要抵達臺灣實在是各種交通不便,要來到這片島嶼的成本與風險自然高到難以估算,這也就篩選出一個來臺者的特質:勇於冒險;或者往負面的講:賭性堅強。
南島語族本身就是非常善於航海與拓墾的存在,他們可以在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開啟上古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無論是最東邊的復活節島,還是最西邊的馬達加斯加,都是他們移動的領域,而這個廣大的空間裡,最北端就是臺灣。
試想這樣一群藝高人膽大的族群在這片土地扎根,在一個滿是地震、颱風與大自然挑戰滿滿的島嶼生存,所能培養出的民族性格將會是多麽堅韌。隨後來到這裡的西班牙、荷蘭、漢人、日本人也都具有更大的挫折忍受力,他們在原國度可能發展受限,但願意負擔較高的代價以求謀生,並且在族群衝突以外發展出「互利共生」的大方向,使得臺灣成為跟美國一樣具有大量外來人口、也同時在衝突與競爭過程裡,能夠做到保留彼此差異性的文化拼盤,而非吞噬與強行合併的熔爐。
臺灣的特殊性
曾經一直有傳說,後藤新平總結了臺灣的民族性為:怕死、貪錢、愛面子。姑且不論這個史料的源頭其實是來自於當時臺灣人投報時的觀點,後藤本人並無在公開場合或者日記當中留過這句話,但這個道理的確放諸四海皆準,很少有國家或民族將想死、厭錢、不要臉奉為圭臬,也就因此凸顯臺灣跟其他國家存在的普世性:趨利避害。
但同時我也發現,近年來大家喜歡將臺灣類比為東方的瑞士、臺海的以色列、東北亞的新加坡甚至是海上的烏克蘭,進而強調在強敵環伺當中保持自我存在的不容易。而這些論述其實各自存在巨大的邏輯陷阱。瑞士自古以來的山地戰鬥民族特性是臺灣所缺乏的;以色列亡國兩千年後,在經濟與政治雙重因素下,讓美蘇兩大強權同時支持;新加坡的獨立之路更是在被動的狀態下進行;更遑論烏克蘭擁有廣大的領土跟戰線縱深,與臺灣這座島嶼從政治、地理、文化都有著客觀上極大的不同。
臺人必須對自身的特殊性有所認識:也就是臺灣跟拉丁美洲一樣被殖民、跟烏克蘭一樣面對文化與軍事的雙重威脅、跟瑞士一樣保持在大國之間、與新加坡一樣有著經濟上奇蹟般的數字,但卻始終是自己。
在臺版普羅旺斯、臺版撒哈拉沙丘、臺版的兼六園等名詞背後;在臺版的小瑞士等廣告介紹詞背後,呈現的是大家對於自身的不理解與不自信。
如果重新回看臺灣史,你會發現這個國家也有跟希臘史詩一樣,充滿愛恨情仇糾葛與波瀾壯闊的戰爭,這個國家的文學作品也如同誕生過馬奎斯的南美大地一樣神奇而靈動,他所受的苦難,也與流浪千年而難尋終點的猶太人一樣,令人心碎又唉嘆。而這些元素的交疊,就是一部獨一無二的海洋長歌,讓我們換個角度,重新來讀精采的臺灣歷史。
【導論】透過歷史,重新找尋對話的基礎
一個海洋國家到底有多少可能性。
臺灣是一座充滿苦痛記憶,卻同時也充滿奇蹟的島嶼,應該說在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模型可以來解讀臺灣的歷史發展,更遑論預測;如果用「四小龍」的視角觀察,新加坡與香港的規模都僅是一個城市,而韓國從人口到土地面積都可以堪稱是個大國,臺灣與其他三者難以進行對照。
如果從經商基因的角度切入,將臺灣與荷蘭做對照,除了土地面積相近外,臺灣的人文地貌與社會組成都與之相別甚巨。
如果跟以色列、瑞士相比其實也不相同,以色列的建國充滿不可複製的幸運與宗教原因、瑞士更是有傲視歐洲大陸的戰鬥基因。臺灣人的逐利、重商、現實都與前兩者非常不同,從歷史與地理的角度來看,臺灣的移民社會與層層疊疊的文化,反倒與美國有更多雷同之處,但國家的發展縱深以及地緣政治的地位差距,仍使得這樣的比較只是徒勞。認清自己的獨特性、明白在時空的座標裡我們所處何地,才能夠讓自己清楚未來方向。
二○二四年是荷蘭進入臺江內海築城統治的四百週年,象徵臺灣正式嵌入世界體系,並且開啟大航海時代尾聲最為激烈的國際博弈。那一年,還被稱作福爾摩沙的臺灣彷彿是戰國時代,部落聯盟林立、多元的人群、不同目的的冒險者以及日本與明帝國的海商,正在悄悄地將與世無爭的海島捲入世界遠方捲起的風暴。
如今臺灣再次走到了大歷史的十字路口,過往想見證風雲際會的大時代,都只能在史冊緬懷,現在則成為了日常,無論是牽動世界局勢變化的晶片戰爭、中美兩國的巨型博弈、小北約各國的鏈接與合作、烏克蘭戰爭所引起的效應連鎖,再再顯示臺灣在世界舞臺上是個照在聚光燈下的存在。
歷史不應只記取仇恨或痛苦,更多的是透過閱讀、思考來找尋屬於自己與國家的模板,進行經驗的吸取以及下一步決策的依據。四百年的歷史的確不能算長,但其中可看到荷蘭的立國與生存之道、鄭成功家族的興盛與衰敗、原住民建立的政權在被征服與保持自主性之間掙扎、臺灣在帝國統治下的窘迫,這都對當下的我們存在非常巨大的啟發意味。
臺灣史就是世界史,今日的新聞將會成為明日的歷史,唯有能夠理解過去,才有辦法擘畫未來。民主時代集眾人之智,才能有突破與進步,當社會上多一個人開始思考,就是一場小革命的開始,而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正需要大眾一起向前推動。
如果透過歷史而更能清楚臺灣自身發展過程、籌碼與短處各自在哪,進而分析如何做出最適合於己的戰略方向,就能真正做到以史為鑒的終極目標。臺灣需要更多人來重新討論與理解歷史,前人的犧牲與走過的路,都會成為智慧的泉源與豐富的人生指南。國家還有多少的可能性,端看眾人的意志與思維。
海洋夠大,足夠容納不同的族群與價值觀,但海洋也夠殘酷,不能保證巨浪與風暴是否會不期而至,難以容納誤判與頑固。透過歷史,讓我們重新找尋對話的基礎。
【一歷百憂解2解鎖中國史】
【作者序】每個朝代的掌權者,其實都在走鋼索
理解中國,是二十一世紀討論國際政治話題繞不開的核心。
在長江、黃河流域之間,數千年來是全球人口最為密集的農業精華地段,面對天災與游牧部落的反覆入侵,上古時代,他們無法如埃及人一般,累積足夠資源、建造金字塔,但定居於此的農耕民族,卻更把發展的注意力集中在制度建構上。
數千年的時間裡,雖然這片土地的主人民族各異、統治者們也沒有血緣上的繼承關係,但以帝國時代來看,大致可以區分成三個大時代。分別是:秦、漢、魏、晉、宋、齊、梁、...
目錄
【一歷百憂解2解鎖中國史】
▍「中國朝代大事年表」全彩拉頁使用方法
▍作者序/每個朝代的掌權者,其實都在走鋼索
▍導論/華夏三大帝國的誕生和殞落
▍Chapter1.男寵美妾交織的帝國祕辛與皇權角力
01.華夏第一帝國時代──緋色未央宮
02.血色洛陽風暴:接連不斷的離譜政治秀
03.從兄弟相殘到有恥運動,唐宋的朝政制度演變
04.國家機器流水線誕生!明清帝國的高度集權
05.敗壞明清國運的兩隻雞:妖雞與帝雉
▍Chapter2.古代狼人殺現場,誰能幫我治理國家?
06.用人唯親很安全?且慢,周幽王有話要說
07.從選賢到作秀,誰該為察舉制度的崩壞負責?
08.袁紹與司馬懿,開啟與終結亂世的兩張臉孔
09.庶民政治團隊上位,讓生活變好或變壞?
10.制度一久就會生鏽,科舉如何成為帝國的雙面刃?
▍Chapter3財政改革潮來了!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
11.五胡亂華,是物競天擇或有人德不配位?
12.越來越多bug的均田制,差點毀了唐朝
13.安史之亂後,怎麼恢復大唐榮光?
14.抓戰犯了,搞倒北宋的是王安石嗎?
15.張居正的變法,把整個張家也bang不見
▍Chapter4.改革的陣痛,那些興亡皆源於戰火的朝代
16.漢室操戈:用棋盤砸死堂弟的屁孩,能當好皇帝嗎?
17.舊貴族的全面反撲,醉生夢死到排隊造反的南朝
18.洛陽這群天龍人,竟因歧視造成六鎮之亂?
19.安史之亂背後,大唐盛極而衰的關鍵
20.黃金家族大亂鬥,蒙古人從天而降
▍Chapter5.霸權神話破滅,內憂外患夾攻的帝國轉型史
21.萬歷三大征後,明帝國的諸神黃昏
22.女人掌權錯了嗎?被誤解的慈禧太后
23.辛亥炸彈響了,誰開了起義第一槍?
24.戰爭火線:軍閥割據╳日本進城╳國共內戰
▍結語/披上無知之幕,重新看待歷史
【一歷百憂解1上癮臺灣史】
【作者序】臺灣歷史新解方
【導論】透過歷史,重新找尋對話的基礎
【CH1】多方勢力覬覦的遠東神祕島嶼
01.海盜男兒漂泊記,是誰先發現臺灣?
02.漢人與原住民的三八線,欸你越界了
03.遭受迫害似乎是全世界原住民族的宿命
04.開山撫番?分明是清朝對原住民瘋狂PUA
05.魔王佐久間左馬太和莫那魯道的生存角力
【CH2】四百年前,早已有一臺各表
06.鄭成功與海商們的流亡終點
07.為何九死一生也要離開祖地?
08.把歷史教訓當耳邊風的清帝國
09.為什麼臺灣會被叫鬼島?
10.一八九五的亡國感,讓臺灣人同島一心?
【CH3】從帝國偏鄉到國家中央,臺灣政權發展如何轉大人?
11.臺灣成為了被排擠放逐的邊緣人
12.臺灣花了超過一世紀,終於將民主追到手
13.對祖國的粉紅濾鏡破滅:二二八事件
14.臺人生存RPG:蔣介石的統治與兩次臺海危機
15.就是那天,蔣介石「退出」聯合國群組
【CH4】重商趨利是天性?一部島嶼經濟創業史
16.臺灣經濟發展竟是掃到他國鬥爭的颱風尾
17.臺灣再度向世界中心靠攏?未完待續
【結語】歷史讓我們知道自己所處何方
【一歷百憂解2解鎖中國史】
▍「中國朝代大事年表」全彩拉頁使用方法
▍作者序/每個朝代的掌權者,其實都在走鋼索
▍導論/華夏三大帝國的誕生和殞落
▍Chapter1.男寵美妾交織的帝國祕辛與皇權角力
01.華夏第一帝國時代──緋色未央宮
02.血色洛陽風暴:接連不斷的離譜政治秀
03.從兄弟相殘到有恥運動,唐宋的朝政制度演變
04.國家機器流水線誕生!明清帝國的高度集權
05.敗壞明清國運的兩隻雞:妖雞與帝雉
▍Chapter2.古代狼人殺現場,誰能幫我治理國家?
06.用人唯親很安全?且慢,周幽王有話要說
07.從選賢到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