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白耀燦為本港資深戲劇及文教工作者,前聖類斯中學副校長。本書為其重要劇本選輯,匯聚作者三十多年來藝術成果,配上珍藏劇照,對劇場有興趣人士不可錯過。
導讀評論:收錄資深文化人撰寫之作品導讀評論,包括戲劇學者、史學教授、教育專家、劇壇精英、劇評人、文化工作者,諸如林克歡、盧徫力、鄧樹榮、張秉權等,以他者角度解讀白耀燦之經典作品,為讀者提供戲裏戲外多維度思考視角。
各界讚譽:本書收錄劇目廣受讚譽,獨幕劇《風雨橫斜》,先後獲中西區區議會、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藝術發展局、優質教育基金、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各區中學等主辦或贊助演出逾百場,並獲教育局委約演出教師專場及製作相關教材予全港中學使用;以及《袁崇煥之死》獲選為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學中國語文戲劇教材)。
獨特裝幀:本作品集一套兩冊,全彩展示劇照,配以精美書盒方便收納。兩冊封面及書盒選用富有手感之花紋紙芸絹絹白,呈現劇場獨特質感,誠意推薦讀者收藏。
【一句話推介】
鍾愛歷史 戀上戲劇的作家
資深戲劇編導演白耀燦
三十年精選作品全紀錄
【內容簡介】
歷史求真,紀錄了過去的真相事實;
戲劇言美,創作着無限的藝術空間。
歷史與戲劇,如何結合?既真且美,能否並存?
本書為資深劇場編劇、導演、演員白耀燦之重要劇本及劇評選輯。上冊收錄劇目《瞿秋白之死》(1995)、《袁崇煥之死》(2001)及《斜路黃花》(2010),由編劇的話、劇本、史事與劇情對照年表、演出資料、劇評及劇照等完整收錄。下冊收錄社區劇場作品《風雨橫斜》獨幕劇(2009)及《戰火梨園》獨幕劇(2010),以及由資深文化人撰寫之作品導讀評論,以他者角度解讀白耀燦之經典作品。
戲劇與歷史結緣,不是要將戲劇變成歷史著作,而是為了獲得深刻的歷史感。戲劇家的歷史省思,是為了創造性地想像現實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林克歡
戲劇學家、國家一級評論家
白耀燦以人為鏡,照明自己和同代人的樸素而含混的身份認同。民族、文化、階級、信仰、社會改革、人生意義……一系列範疇,容讓大家觀照。以史為鑒的意識,是歷史戲劇的基礎。
——盧偉力
戲劇藝術及影視教育工作者
作者簡介:
白耀燦
祖籍廣東南海,香港土生土長,資深戲劇及文教工作者,聖類斯中學校友、前副校長。1975 年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歷史系畢業,大二期間為學院交換生,負笈美國瑞德蘭大學;1979-80 年度獲選為扶輪學人,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國際研究院深造。近半世紀以來,一直從事歷史教學工作,並活躍於劇壇,經常參與各劇團演出,集編、導、演、戲劇教育及評論於一身。
白耀燦主要編導作品包括:《約伯的故事》(改編、導演,1979 年獲市政局首屆業餘劇社匯演最佳導演獎);《武士英魂》(聯合導演);《小王子》(改編、導演);《起航,討海號!》(聯合導演,獲提名第六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娜拉》(編譯整理、導演);《多餘的話——瞿秋白的挽歌》(編劇、導演及主演);《瞿秋白之死》(編劇、主演);《袁崇煥之死》(編劇,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學中國語文戲劇教材);《風雨橫斜》(編劇、導演)、《斜路黃花》(編劇)、《戰火梨園》(編劇)等。
演員方面,先後演繹了浮士德、唐吉訶德、瞿秋白、湯馬士摩亞、Neils Bohr、Hamm、杜甫等著名角色,七次獲香港戲劇協會及香港小劇場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男配角提名,其中獲第三屆香港小劇場最佳男主角獎。
社區劇場方面,推動戲劇演出與史跡實地考察結合的活動模式,其中《風雨橫斜》先後獲不同機構資助,於校園及社區演出共逾百場,並獲教育局委約製作教材套予全港中學使用。
戲劇以外,近年積極參與崇基學院及中國基督教大學的校史考察及教學工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戲劇與歷史結緣,不是要將戲劇變成歷史著作,而是為了獲得深刻的歷史感。戲劇家的歷史省思,是為了創造性地想像現實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林克歡
戲劇學家、國家一級評論家
白耀燦以人為鏡,照明自己和同代人的樸素而含混的身份認同。民族、文化、階級、信仰、社會改革、人生意義……一系列範疇,容讓大家觀照。以史為鑒的意識,是歷史戲劇的基礎。
——盧偉力
戲劇藝術及影視教育工作者
名人推薦:戲劇與歷史結緣,不是要將戲劇變成歷史著作,而是為了獲得深刻的歷史感。戲劇家的歷史省思,是為了創造性地想像現實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林克歡
戲劇學家、國家一級評論家
白耀燦以人為鏡,照明自己和同代人的樸素而含混的身份認同。民族、文化、階級、信仰、社會改革、人生意義……一系列範疇,容讓大家觀照。以史為鑒的意識,是歷史戲劇的基礎。
——盧偉力
戲劇藝術及影視教育工作者
作者序
序言 盧偉力
一位作者的序章
看《詩比歷史更真實?— 白耀燦歷史戲劇作品集》,多種感受同時浮現。
自大學時代醉心戲劇表演,一生從事文化歷史教育的白耀燦,在歷史戲劇書寫中找到了融合自我生命潛能的方式,可喜可賀。
上下兩冊三長兩短五個作品,我們體會到本地戲劇作者白耀燦能夠在中國歷史題材,尤其是在現代革命歷史中,突顯香港知識分子的視野,從人文脈絡與政治環境變化中呈現香港人、呈現香港,可敬可佩。
然後我又覺得可惜。一位懂戲劇、有歷史識見的作者,創作了五個直抒史觀,坦蕩襟懷的作品,他沒有再寫了。
1995 年推出《多餘的話——瞿秋白的挽歌》(本書收錄九六年重演版《瞿秋白之死》), 2001 年推出《袁崇煥之死》, 2009年前後創作了《風雨橫斜》、《斜路黃花》一短一長關於香港人參與清末革命的兩個戲, 2010 年寫涉及三十年代的《戰火梨園》短劇。之後,白耀燦沒有再寫劇本了。
「你應多寫劇本。五年必有所成。」我好像對他說過類似的話。
那時大概在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前後,我得悉白耀燦決定提早從教育職場退休,專注發展志趣,我期待他陸續推出歷史戲劇作品。
五年必有所成。我是相信的,因為我能感受到白耀燦創作的泉眼:成長於香港而體會着中華民族的憂患。
然而在往後的日子,白耀燦固然在舞台上把自己的歷史感注入角色,創造了包括科學家波爾、詩聖杜甫等好一些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物形像,卻沒有在書桌前進一步把自己的心血流進歷史的脈絡,創作歷史戲劇,為未來讀者和觀眾,建構歷史現場的想像。
是演員白耀燦在抑制着編劇白耀燦嗎?抑或是在特定的歷史處境中某種文化失語?
失語是誠實作者生命實踐的延展。上面的問題,或許可從這本書中看到端倪。
七、八十年代,白耀燦主要擔任演員,間或導演,但絕少編劇,所以九十年代的《多餘的話——瞿秋白的挽歌》是白耀燦以戲言志之作。那時期的香港知識分子,都必須真誠地反省自己的文化身份認同,曾經擁抱過的價值、意識型態,自發再審視。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白耀燦的歷史戲劇創作,始於「瞿秋白之死」。他以史為鏡:一位文化人即使在政治集團高位之上,在生死關頭,亦會淪為軍人們的「長征棄兒」。這是極有意識型態指向的戲劇構作。白耀燦亦以人為鏡,照明自己和同代人的樸素而含混的身份認同。民族、文化、階級、信仰、社會改革、人生意義……一系列範疇,容讓大家觀照。
以史為鑒的意識,是歷史戲劇的基礎。現在世界正發生的事,究竟是必然抑或是偶然?在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人和事中,我們能看到甚麼的啓示?
白耀燦以《詩比歷史更真實?》為書名,在修辭上是對亞里士多德《詩學》說法的反問。亞里士多德認為「詩比歷史更富哲學意味,更值得重視」,因為詩(創作)可能呈現事態之多元、呈現普遍的可能性,而歷史只是已經發生的突然。
提問所關心的是「真實」,意味歷史人白耀燦以歷史作為「真實」的參照。在多次公開發言中,白耀燦強調他是在當代掌握的史實/ 史料基礎上,投入戲劇想像。
本書劇本,數量雖然不多,但在史觀上,卻明顯地看到戲劇人白耀燦在思考史實以上的「真實」。白耀燦愈寫下去愈傾向於普通人而融進上天下地之情義。這點是現代戲劇在十九世紀中的轉向,亦是二十世紀中當代史學的一個轉向。
鑒照了共產黨人瞿秋白之死,順理成章的封建皇朝忠臣袁祟煥之死,在戲劇書寫上也就變得不重要了。所以《袁崇煥之死》是以自我設限的一個普通人家族及其當代後人的生命史為戲劇行動,道明袁崇煥之不死。
白耀燦的歷史戲劇在短短五年就有了範式轉移,非常難得。從亞里士多德年代,到十七世紀英國、法國、十八世紀德國,戲劇主角都是皇侯貴族。二十世紀中國大量歷史劇亦以帝王名士為對象。所以,以普通人書寫歷史,是歷史戲劇作者白耀燦
的獨特之處。
個人在歷史中扮演甚麽角色?
白耀燦的歷史戲劇主要提出這問題。
動筆寫這篇序之前,想起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命題,想到八九十年代勃興的新歷史主義、海登.懷特的後設史學主張等,想明確地指出:歷史是解釋的,而不是發現的;歷史是主體對客體的動態建構。但走筆至此,這些都不需要了。歷史劇是劇作者跟歷史的對話,歷史未終結,我相信白耀燦的歷史戲劇亦會待續。
我們在海角以戲言志,希冀有時,失望有時,迷茫亦有時。然而,我們懷普世價值,評說春秋,自然氣度自若,得心應手。
//
後記 白耀燦
歷史求真,紀錄了過去的真相事實;戲劇言美,創作着無限的藝術空間。歷史與戲劇,如何結合?既真且美,能否並存?
東坡赤壁懷古,即地感興,先後寫了前後兩賦及念奴嬌詞,鑄就文學經典,千古傳誦。
東坡以黃州赤鼻磯為三國赤壁戰場,二者相距二百公里,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史之謬也,然而,情之真也!
情之真也,或許,這就是亞里士多德名句「詩比歷史更真實」的意義?
固然,歷史的任何著述,都不可能百分百重現當年真貌;可是,歷史的尊嚴,究也不容藝術空間作肆無約束的佔領。在歷史揉合戲劇的創作路上,我總是持守着對兩者的尊重:在掌握史料基礎上,投入我的戲劇想像。
這得由我與戲劇及歷史雙雙結緣說起。
且說中五畢業那年,我參加了學校惜別晚會的演出,劇組有同學為了提升效果,不惜從家裏搬來了名貴的擴音設備,演出前的晚上,大家放心不下,徵得校方容許,徹夜留宿禮堂,看守器材。那夜,我躺在舞台上,身體緊貼着台板,鼻孔的呼吸和脈搏的跳動與戲劇天地之間變得零距離:演員站於其上,進入角色,每一踏步,每一呼喚,感染着台下觀眾,台上台下,同喜同悲!登時,神遊於戲劇世界的感覺,驀然而出,來得親切,來得直接,更且來得強烈!那個晚上,我就在台板上進入了夢鄉,從此與戲劇結下了逾半世紀的緣。
我成長於華僑家庭,祖父早年遠赴南洋謀生,刻苦創業,父親繼承事業,來港開枝,回國發展,長姊也於建國初年北上赴京,升讀大學,我便是在這樣的歷史氛圍下成長。進大學時,由於本地尚未有完善的戲劇課程,自然的歷史感驅使我選讀了歷史系,畢業後,也當上了歷史老師。然而,與戲劇的緣,一直伴隨。
及至1995 年,致群劇社參加沙田戲劇節,要我寫一齣長劇,瞿秋白的題材便跳了出來。瞿秋白,中學課程鮮有提及,是我最敬愛的曾希穎老師引導我認識的,對我來說,他是第一個有溫度、有實感的歷史人物;曾師與秋白,當年留學蘇俄,是莫斯科大學的同期學友,二人滿有才情,胸懷使命,卻都逃不過政治的厄運。箇中的掙扎,歷史的誤會,比戲劇更戲劇……
數年後,在一次訪京考察教育的行程中,非常偶然地,認識了佘家守墓的傳奇故事,「忠義二字,信非文物,乃活見証!」心底裏歷史與戲劇的兩條弦索都給觸動了……
又數年,在中上環的斜路上,踏在革命遺址與儒商醫館交錯的探病途中,大時代的革命激流與維新細水的踫撞,在我心內怦然……
於是,看著「革命四大寇」的舊照,焦點便放在背後站立卻少人留意的「第五人」……;在緬懷舊日戲院的追憶中,構想了伶人風骨與男旦末落的兩線交織……
戲劇及歷史雙雙結緣,既偶然,也很自然;對雙方尊重的持守,更屬當然。
而這份持守,既有其變奏,亦自有其過程。
《瞿秋白之死》的人物情節,都着意緊守史實,依從年譜脈絡,不敢池越,想的是:「讓歷史走進戲劇,從戲劇回歸歷史。」《袁崇煥之死》雖然構想了崇禎自縊時的夢魘,而《風雨橫斜》亦把不同事件凑合在同一個晚上發生,畢竟,歷史的真確,仍是神聖不容輕慢。
及至《斜路黃花》與《戰火梨園》,那就拋卻了「回歸」歷史的羈絆,主要角色都是創造的、虛構的,卻非憑空。實況考據的背後,人物的藝術原型與時代的氣息流轉,都在互相印証。
於是,一字的變奏,「讓歷史走進戲劇,從戲劇回歸歷史。」便改為「讓歷史走進戲劇,從戲劇回看歷史。」
林克歡老師在〈歷史的質感──從《斜路黃花》說開去〉一文中,精準地指出以歷史為題的戲劇作品的創作意義:「戲劇與歷史結緣,不是要將戲劇變成歷史著作,而是為了獲得深刻的歷史感。戲劇家的歷史省思,是為了創造性地想像現實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這樣,便敲定了《詩比歷史更真實?》的書名,這要多謝秉權兄的啟發。
拙作成書,還得要多謝偉力兄與漢明學姊多年來不捨的鼓勵和鞭策。
這書不只是劇本的結集,還收錄了二十篇文章,包括戲劇學者、史學教授、教育專家、劇壇精英、劇評人、文化工作者以至中學生等人的論述,都是當年對各劇演出的評論、回響,及歷史與戲劇之間關係的討論,或登載報刊,或專文賜教,或現場發言,都是極有份量,擲地有聲。事隔雖已多年,蒙各位厚愛,概允授權轉錄,大大豐富了本書的題旨,謹此表達至誠的謝意。
三長劇,兩短劇,悉由致群劇社製作演出,更是我在致群仝人的培育、支持、鼓勵和傾力合作下的創作成果,這「三長兩短」,與致群密不可分,恩情銘感,又豈「三言兩語」所能盡吐?
最後,盧序進言,別具溫情厚意,往後年月,當常懷抱,俾作南針!
序言 盧偉力
一位作者的序章
看《詩比歷史更真實?— 白耀燦歷史戲劇作品集》,多種感受同時浮現。
自大學時代醉心戲劇表演,一生從事文化歷史教育的白耀燦,在歷史戲劇書寫中找到了融合自我生命潛能的方式,可喜可賀。
上下兩冊三長兩短五個作品,我們體會到本地戲劇作者白耀燦能夠在中國歷史題材,尤其是在現代革命歷史中,突顯香港知識分子的視野,從人文脈絡與政治環境變化中呈現香港人、呈現香港,可敬可佩。
然後我又覺得可惜。一位懂戲劇、有歷史識見的作者,創作了五個直抒史觀,坦蕩襟懷的作品,他沒有再寫了。
1995 年推...
目錄
(上冊)
序言 盧偉力..................................................................................... i
劇照及圖片選輯.............................................................................. vii
一、《瞿秋白之死》(1995)
編劇的話.................................................................................... 2
劇本............................................................................................ 3
瞿秋白與中國大事對照年表.................................................. 70
演出資料.................................................................................. 74
劇評選輯.................................................................................. 77
二、《袁崇煥之死》(2001)
編劇的話.................................................................................. 82
劇本.......................................................................................... 85
袁崇煥生平簡表.................................................................... 144
佘家守袁墓大事年表............................................................ 145
演出資料................................................................................ 148
劇評選輯................................................................................ 151
三、《斜路黃花》(2010)
編劇的話................................................................................ 158
劇本........................................................................................ 163
歷史大事與劇本對照年表.................................................... 264
演出資料................................................................................ 274
劇評選輯................................................................................ 277
(下冊)
劇照及圖片選輯.....................................................................iii
社區劇場
一、《風雨橫斜》獨幕劇 (2009)
編導的話.................................................................................... 2
劇情簡介.................................................................................... 5
人物介紹 ................................................................................... 6
劇本............................................................................................ 8
劇中提及的革命先驅.............................................................. 31
歷史大事與劇本對照年表...................................................... 34
演出資料.................................................................................. 44
演後回響.................................................................................. 47
二、《戰火梨園》獨幕劇 (2010)
劇本.......................................................................................... 52
與劇本相關的時局與粵劇概況年表...................................... 81
演出資料.................................................................................. 86
演後回響.................................................................................. 89
歷史與戲劇之間— 演後評論及其他
歷史的質感 /林克歡.......................................................... 92
當代戲劇創作要觀照「歷史」與「現實」 /林克歡...... 96
「歷史劇」的性格 /張秉權..............................................102
從《斜路黃花》看華僑基督徒與辛亥革命(節錄)
/梁元生................................................................................ 113
歷史再現和歷史想像力 /葉漢明.................................... 118
歷史尊嚴的重現— 歷史獨幕劇《風雨橫斜》
觀後感 /楊秀珠................................................................ 121
斜路黃花着意栽 /古天農................................................ 123
在歷史中的人們 /何嘉衡................................................ 125
無情何必生斯世— 苦心之作《袁崇煥之死》
/盧偉力................................................................................ 129
作為一件社會事件的《袁崇煥之死》 /小西.................. 132
告別理想主義:《多餘的話— 瞿秋白的挽歌》
/盧偉力................................................................................ 136
悲愴未必悲壯 /張近平.................................................... 139
在感性和理性之間解脱—看致群劇社《瞿秋白之死》
/盧偉力..................................................................................142
再閱讀《瞿秋白之死》史詩劇場 /鄧樹榮...................... 145
在「懷舊」中尋找安慰— 談《瞿秋白之死》 /小西.... 150
《風雨橫斜》賞析 /張秉權............................................... 152
《風雨橫斜》由戲劇回歸歷史 /呂志剛........................... 156
尋舊蹤,看好戲 /張敏慧................................................. 158
附一、《一年皇帝夢》:文學顧問的話 /白耀燦............ 162
附二、《一年皇帝夢》:遊走於歷史和戲劇之間
/白耀燦................................................................................ 165
後記 /白耀燦............................................................................ 171
有關劇本語言的簡單說明............................................................ 175
(上冊)
序言 盧偉力..................................................................................... i
劇照及圖片選輯.............................................................................. vii
一、《瞿秋白之死》(1995)
編劇的話.................................................................................... 2
劇本............................................................................................ 3
瞿秋白與中國大事對照年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