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恩田陸靈媒媽媽長女病讀冊選讀季暢銷5折起陳思宏吳明益京極夏彥幸福文化66折起節稅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野柳學:走向未來的臺灣——21世紀環境觀與永續實踐

作者:林俊全、蘇淑娟、王文誠、周儒、邱文彥、黃光瀛、劉益昌、詹素娟、周永暉、施照輝、劉喜臨、吳宗瓊

評價
1收藏
6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581 NT$ 66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4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7 462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未來20年臺灣環境教育與韌性永續發展的指引 ★
★ 以野柳為座標,貫穿島嶼各角落,詮釋、建構屬於當代的新地方學 ★
★長時限的角度,同時「由陸看海」與「由海看陸」,重新理解人和海岸的關係★

◎野柳為何喚為「惡魔岬」?約4000歲的女王頭會不會消失?
◎大坌坑文化、馬賽人、金包里二媽、神明淨港……萬里蟹、虎鶇、黑鳶、藍磯鶇……為何齊聚於此?
◎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如何把野柳帶入全世界?
◎海洋與自然的力量,是未來全人類健康福祉的依靠!
◎透過環境教育、地理關懷、歷史考古、海洋文化、自然生態、SDGs永續觀光、常民生活與地方發展,打造未來20年足可依憑的韌性環境治理典範。
◎使各地都能發展出永續精神,與可被傳誦的故事。

北海岸的野柳女王頭,可說是許多世代臺灣人共有的美好記憶,它不僅是一個海岸景點,更真實呈現一個具體而微的臺灣。

本書倡議之野柳學,是由地理、環境、人類、文化、生態學者與地方實踐者,以及觀光前瞻者對在地永續發展、環境教育提出的根本性關懷與發問。在此變動時代,氣候變遷、戰爭不斷、病毒細菌蔓延、AI與綠能等技術革命持續滾動,全球倡議SDGs、ESG,透過「野柳學」,我們將反思與建構未來10年、20年一套由下而上的新環境教育觀,以及區域地理學新路徑,打造未來各地方永續發展與治理典範。

本書分3大部分,12篇章,從地理學、當代環境教育思潮為引,拉開大尺度的視野;溯回千萬年前地史、人類文明足跡,開展歷史考古、海洋文化、自然生態演化多重視角;再近身切到現今SDGs倡議之國際間國家公園與環境教育的案例,注入永續觀光的活水,促進在地行動、環境教育、永續經濟與韌性發展。

海岸是陸地和海洋交界的區域,通常也是生產力和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造就許多不同的文化型態,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做為一個海洋國家,島嶼子民應瞭解如何看待海洋、面向海洋與世界。透過地質公園、國家公園等保育框架,借鏡全球疫後最新的旅遊觀念與經驗,包括美國國家公園、澳洲紐西蘭城市公園、日本、韓國濟州島等地,「野柳學」將成為座標,成為地方永續發展的指引。

女王頭彷若一顆珍珠,詮釋久遠時空下人類和海岸的關係。「海不是阻隔,而是道路。」文化遺產多樣性、地質與生態多樣性、民俗多樣性、種族多樣性,於此陸地的邊緣、海洋的起點,成為見證時間尺度遞變的所在。野柳岬是被打開的一扇門,是通往世界的海岬。

作者簡介:

作者
林俊全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特聘教授,曾任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主任、理學院全球變遷中心主任、副總務長、校園規劃小組召集人、行政院永續會委員、教育部顧問等職。專長於地形學、地形災害等研究,參與地景保育、地質公園、國土監測多年。

蘇淑娟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人文地理與人地關係研究工作者。視地理學為環境議題的跨領域協作之基礎與核心,主張人與環境關係的適當定位,為人類社會韌性永續發展之本。

王文誠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經濟地理學教授。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獲得規劃暨景觀學院博士學位;曾獲邀於芬蘭赫爾辛基經濟學院等講座教授。研究興趣是景觀規劃、國土計劃、人地關係與網絡治理。

周儒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退休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自然資源學院博士、紐約州立大學森林暨環境學院碩士。專長於環境教育、環境解說,致力於國家環境教育系統之建構與完善。

邱文彥
臺灣海洋大學、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曾任環保署副署長、立法委員,專長在海洋政策、環境保護及水下文化資產保存。

黃光瀛
臺灣大學生態演化所博士,美密西根州大漁業及野生動物碩士,中興大學修習森林與獸醫學。專注於鳥類,生態廊道,棲地溼地保育及文史襲產保存工作。任職台江國家公園六孔站Ranger。

劉益昌
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長期任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調查、發掘研究臺灣考古遺址,以建立臺灣史前史並完整臺灣歷史書寫為終生職志。2015年起任職國立成功大學教授,成立考古學研究所。

詹素娟
土生土長的臺北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專研族群史、原住民史、區域史。

周永暉
現任交通部觀光署署長,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曾任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董事長、臺灣鐵路管理局局長,並擔任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兼任副教授、REAAA亞澳道路協會理事、PATA亞太旅行協會理事等職。

施照輝
在觀光單位工作30年,從地方、中央到派駐美國,希望用他山之石提升行銷臺灣的高度與視野,強化觀光產業網絡夥伴關係。

劉喜臨
臺灣觀光點子王,以國際觀、創意腦、敏銳心建構臺灣觀光國際能見度。現任高雄餐旅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曾任該校副校長、交通部觀光局代理局長、副局長等職務。

吳宗瓊
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教授。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公園、遊憩暨觀光資源博士。曾獲邀擔任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及泰國湄州大學訪問教授。專注於資源的永續利用、以社區為核心的旅遊運作、農業旅遊、原住民旅遊以及生態旅遊。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