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歐陽脩古文28篇,搭配古人原汁原味的評語,瞭解歐陽脩的人格精神和文章技巧。
歐陽脩是宋代文壇盟主,引領一代風騷。這本書精選他的代表作,依照寫作時間順序,看得出歐陽脩豐富多元的生活面貌。真實,懇切,有生命力!
歐陽脩有高度的思辨能力,破除迷信,痛罵高官,批判唐太宗,凡事能周延思考,剛正不阿的個性顯露無遺。他喜歡寫歷史,貶官在外也去考察歷史,有時歎息皇朝的興衰太快來到。他常常為朋友盡心盡力做事,安慰生病的朋友,幫朋友編文集,連朋友的朋友的往事,都一一記在心頭,生死相交的情感時時有之。文章讀得愈多,愈能全面性的瞭解他,這才發現他是位不害怕貶官,在朝在野都能正向思考的人。他一生把許多難寫的題材寫成好文章,但是回過頭來,他還勸誡世人不能把寫文章當作人生第一要務去追求哦!
作者簡介:
王基倫
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曾任《國語日報:古今文選》主編、考試院典試委員、臺灣師大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優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荷蘭萊頓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專長為古代散文、唐宋文學、中國文學史、國語文教學。學術著作有《韓柳古文新論》、《唐宋古文論集》、《國語文教學現場的省思》、《宋代文學論集》、《四史導讀》、《唐宋詞風景》等,另有散文集:《豆沙包的想念》、《鐘樓應該有怪人》。
章節試閱
樊侯廟災記
◎題解
本文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卷六十三,《居士外集》卷十三。
樊侯,名噲,沛人,以屠狗為業,後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封舞陽侯,見《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大清一統志》卷一五○〈開封府‧二〉:「樊將軍廟在滎陽縣縣東南三十里,祀漢樊噲。」
鄭(鄭州屬京西路)之盜,有入樊侯廟刳神象之腹者。既而大風雨雹,近鄭之田麥苗皆死。○王文濡:兩事適會於一時。人咸駭曰:「侯怒而為之也。」○孫琮:敘事起,後發議。○浦起龍:人駭侯怒,揭辯因。○宋文蔚:敘明廟災以人言立案。
……
◎彙評
[明]唐順之:文不過三百字,而十餘轉摺,愈出愈奇,文之最妙者也。(《唐宋八大家文鈔.歐陽文忠公文抄》卷二十一引)
[明]茅坤:議歸於正,分明是誚讓樊將軍之旨。(《唐宋八大家文鈔‧歐陽文忠公文抄》卷二十一)
……
◎延伸思考
1《史記》、《漢書》寫樊噲有哪些故事?
2.民間常有神明顯靈而降災於老百姓的故事,這些故事發生的原因是否與本文中的樊噲顯靈有些相似?
3.試說明歐陽脩本文有何啟示意義?
樊侯廟災記
◎題解
本文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卷六十三,《居士外集》卷十三。
樊侯,名噲,沛人,以屠狗為業,後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封舞陽侯,見《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大清一統志》卷一五○〈開封府‧二〉:「樊將軍廟在滎陽縣縣東南三十里,祀漢樊噲。」
鄭(鄭州屬京西路)之盜,有入樊侯廟刳神象之腹者。既而大風雨雹,近鄭之田麥苗皆死。○王文濡:兩事適會於一時。人咸駭曰:「侯怒而為之也。」○孫琮:敘事起,後發議。○浦起龍:人駭侯怒,揭辯因。○宋文蔚:敘明廟災以人言立案。
……
◎彙評
...
作者序
歐陽脩,字永叔,晚號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生於真宗景德四年,卒於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一○七二),年六十六。
脩平日博極羣書,早年讀《昌黎文集》,苦心探索,後又與尹洙(一○○二~一○四七)、梅堯臣(一○○二~一○六○)、蘇舜欽(一○○八~一○四八)交遊,日為古文詩歌,聲名益顯。他的文章周到完備,平易近人,清新自然,婉轉多姿。無論敘事、說理、記人、狀物,全寫得從容不迫,語近情深,一方面能博辯明快,討論大是大非的道理;另一方面又能委婉詳細,寄託死生契闊的情感,總體形成親切有味的特殊風格。在世時已儼然為北宋文壇盟主,領導古文的復興,後世以唐代韓、柳及宋代歐陽、曾、王、三蘇合為八大家。詩詞亦清麗明媚,富有情思。著有《歐陽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新唐書》等。
「讀其書,尚想乎其人」。本書選錄歐陽脩的古文名作二十八篇,選文依寫作時間排列,呈現歐陽脩不同階段的生活面貌,並盡量收錄歐陽脩創作的不同文體。通過文本的閱讀理解,希能明白歐陽脩的道德操守,以及處理當代事務的立場,同時能看出他下筆一絲不苟,慎重其事的立言觀念。透過篇章的布局、運筆行氣的轉折、字句寫法的運用,更能明瞭歐陽脩文章中表達出來的寫作技巧,這些技巧至今依然令人佩服。歐陽脩是後人學習的典範,包括立身處世的原則,以及優秀的筆墨情感。
一、古文評點書概況
本書一開始的發想,得自葉百豐(約一九一三~一九八六)編著《韓昌黎文彙評》(正中書局,一九九○年二月)、胡楚生(一九三六~)編著《韓文選析》(臺灣學生書局,二○二○年七月)、《柳文選析》(臺灣學生書局,二○二○年七月)的作法,精選古文名家的代表作品數十篇,附上林雲銘(一六二八~一六九七)《古文析義》、吳楚材(一六五五~一七一九)《古文觀止》等書已有的古人閱讀心得,以供讀者參考。起初以為,搜羅古代選集的評註材料不難,事實並非如此。畢竟費時數年始得完成,頗為艱苦。
古人閱讀古文的心得,保留在古文的選本。這類古文的選集評注,大多數讀者未曾見過。歷代學者的評點書籍,散落海內外各地,搜羅不盡。而搜羅到的版本,魯魚亥豕,形近訛誤,所在多有。有許多類似樓昉(一一九三年進士)《崇古文訣》、虞集(一二七二~一三四八)《文選心訣》、林雲銘《古文析義》、唐德宜(一八七三年刻本)《古文翼》的典籍,迄今沒有通行的標點本,藏在圖書館的線裝書室內,不見天日。更有許多古書的注解者陳陳相因,抄寫前人的書,反覆引用,在過去沒有著作權觀念的時代,引用前賢說法而未列明來源出處,不但不違法,有時候反而更是一種推崇前賢、流傳前賢優良心得的一種方式。
再看看今人的作法:吳楚材《古文觀止》算是最通行的著作了。這本書被後人不斷地改編出版,卻完全抹去了作者吳楚材原有的評點文字,改換成白話文的注解翻譯本。吳楚材生活在清朝順治、康熙年間,他怎麼可能會寫白話文?也就是說,坊間所看到的吳楚材《古文觀止》,幾乎都不是吳楚材的原作,只是掛上他的名字、採用他的選篇,其他全都亂套了。更有沈德潛(一六七三~一七六九)《八大家文讀本》、余誠(約一六九七~一七六六後)《古文釋義》之類的古書,被大陸學者改成簡體字出版,其中任意刪削文字內容,改頭換面,已非本來面目。
二、本書整理過程
面對上述情形,這本書調整了一些作法:
首先,古文的選集評注我們盡量搜羅。畢竟古人幾乎終身誦讀古文,他們的注解評論,往往比今人來得深入,有助於讀者瞭解古文的義蘊,提升鑑賞古文的能力。
怎麼樣才能讀懂每一篇古文呢?古人的說法是:「讀書百遍,其意自見。」這也是劉勰(約四六五~約五二○)《文心雕龍‧知音》說:「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的意思。前人閱讀心得,可供我們借鑑學習。
因此,本書共計搜羅了二十八本古文選集的注解材料。我們先參酌各本書的選文、注釋、評語,加上自己的閱讀經驗,決定好篇章。再來依據南宋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所編《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本)所附胡柯(一一九五前後)〈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近人林逸(一九一五~?)《宋歐陽文忠公脩年譜》、嚴杰(一九五一~)《歐陽脩年譜》、劉德清(一九四九~)《歐陽脩紀年錄》、洪本健(一九四五~)《歐陽脩詩文集校箋》等書,確定各篇選文的寫作時間,據此編排目錄。
每篇文章有題解、正文、隨文夾注、彙評、問題延伸思考等單元。
歐陽脩正文以大字呈現。在正文的前頭,先解說篇題;再將所有古文選集的注解,一一放在正文的下面,以小字呈現。正文分段盡量從寬,因為加入夾注,已拉長文字,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之故。
搜集歷代古文選本的注解時,將古書中的評注摘錄下來,可以考察歷代讀者研讀歐陽脩文的角度。每條注釋加上人名,依時間先後排列。這裡也補充加入編者的看法。為了不讓文句支離破碎,所有夾注在句中的文字,一律改置當句之末。然後將古文選家對全文的總評,置放在正文之後。
搜羅資料的過程中,尚須比對版本,校勘文字,重新標點句讀,減少文意解讀的錯誤。如果注解者引用了先秦兩漢古籍,說明典故出處,或是人名、帝王年號之類,人人所注相同,由於這些古書已經屬於公共財,《論語》、《孟子》、《莊子》、《史記》、《漢書》……誰都可以引用,因此本書不注明誰先引用,直接還原到古籍原典即可。有些古書評語乃沿用前賢書籍而來,當評注意見明顯陳陳相因時,我們取其最早出現的說法,僅列原創者一人為代表。
序言的最後,列出簡單的接受路線圖,將有明確引用前人說法的路線勾勒出來,可以明顯看出後人是誰引用過前人的說法。譬如桐城派人士沿續師說的作法十分鮮明,反之,非桐城派人士之間也有大量的傳承接受關係。此外,我們列出歐陽脩選文在各家古文選本的入選情形表,以供讀者檢索。
本書所列參考文獻,有一些善本書來自海外,可見評註古籍得來不易。不過,或囿於篇幅所限,或以其理學家的道德氣息濃厚,或因尚未尋得善本,本書未及收入呂留良(一六二九~一六八三)《晚邨先生八家古文精選》、杭永年(?~一七○九)《古文快筆貫通解》、張伯行(一六五一~一七二五)《唐宋八大家文鈔》、馬寬裕《古文精言》(一七三五成書)、清高宗(一七一一~一七九九)御選《唐宋文醇》、朱宗洛(一七六○進士)《古文一隅》、李扶九(一八七八前後)《古文筆法百篇》等書的內容。古文評點資料,實難以蒐羅完整。
三、本書的價值
這本書用心於搜集和輸入資料,有其特色,說明如下:
(一)保存許多古書文獻的注解,以及古人對歐陽脩文的評論意見。其中有些內容,十分罕見。
(二)辨識許多古籍文字不清楚處,有些是刻工印刷的手民之誤,有些是板本一再翻刻而漫漶不清。
(三)將所有評注材料依時間先後排列,明顯看出各本書之間的傳承接受概況。其中清代過珙的生卒年在吳楚材之前,然而過珙《古文評註全集》所選蘇軾(一○三七~一一○一)〈方山子傳〉一文的評注,曾經明言讀過吳楚材《古文觀止》,而且過珙書確實蒐羅了許多前賢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書排列吳楚材在過珙之前。清代儲欣撰述《唐宋八大家類選》、《唐宋十大家全集錄》,茲依據其生平,斷定《類選》在《全集錄》之前。
(四)本書在收錄各家評注時,發現許多後世的編纂者接受了前人的說法,以下我們先標示出有哪些前人影響到後人的現象,以箭頭符號表示:
呂祖謙(東萊)、朱熹→謝枋得(疊山)
呂祖謙→虞集
謝枋得、唐順之(荊川)→茅坤(鹿門)
歸有光(震川)→金聖歎
呂祖謙、樓昉(迂齋)、謝枋得、王鏊(守溪)、唐順之、茅坤、王世貞(鳳洲)、孫鑛(月峯)、鍾惺(伯敬)→姚靖(天目)
歸有光→林雲銘(西仲)
呂祖謙、謝枋得、歸有光、金聖歎、林雲銘→吳楚材
朱熹、謝枋得、歸有光、王世貞、金聖歎、林雲銘、吳楚材→過珙(商侯)
謝枋得、林希元、歸有光、茅坤、孫鑛、金聖歎、吳楚材、過珙→孫琮(執升)
茅坤、林雲銘、儲欣(同人)、方苞(望溪)→沈德潛(確士、歸愚)
孫琮、沈德潛→浦起龍
朱熹、虞集、祝堯、茅坤、錢謙益、儲欣、呂葆中、汪份(武曹)、過珙、華希閔、沈德潛→秦躍龍
歸有光、金聖歎、林雲銘、儲欣、吳楚材、過珙→余誠(自明)
茅坤、方苞、劉大櫆(海峯)、姚範(薑塢)→姚鼐(惜抱)
沈德潛→賴襄(山陽)
呂祖謙、歸有光、茅坤、金聖歎、林雲銘、儲欣、吳楚材、孫琮、沈德潛、秦躍龍→唐德宜
林雲銘、儲欣、吳楚材、過珙、沈德潛、唐德宜→宋文蔚
朱熹、茅坤、汪份、沈德潛、劉大櫆、姚範、張英(文端)、曾國藩(文正)、張裕釗(廉卿)、吳汝綸(摯甫)、宋文蔚、姚永樸→李剛己
方苞、姚範、方績、吳汝綸、姚永概、姚永樸、李剛己→吳闓生(北江、辟疆)
歸有光、唐順之、茅坤、方苞、沈德潛、劉大櫆、姚範、方績、姚鼐、張裕釗、吳汝綸、尚秉和、李剛己、吳闓生→高步瀛
方苞、劉大櫆、姚範、方績、姚鼐、張裕釗、吳汝綸、吳闓生→王文濡
歸有光→謝无量
以上是簡明扼要的接受路線圖。首先,後人引用前賢的說法,這是對前賢書籍內容給予肯定,發揚光大前人的說法,有些內容而今已經不容易找到原始出處,譬如沈德潛的說法,有時只見於賴襄、高步瀛的引述,方苞、劉大櫆、姚範、方績、姚鼐和吳汝綸的說法,往往見於桐城派後學李剛己、吳闓生、高步瀛、王文濡等人的引述。後代書籍有保存文獻資料的功勞。
其次,後人引用前賢的說法,也可以看出後代編纂者的用心閱讀,因為他們篩選出前人的精華,這能幫助今天的讀者更容易讀到原文的奧妙深處。譬如孫琮《山曉閣選古文全集》、唐德宜《古文翼》、高步瀛《唐宋文舉要》這三本書,都大量吸收了前人成果,他們想盡辦法集大成,而《古文翼》受到林雲銘、吳楚材、孫琮的影響尤大,《唐宋文舉要》受到茅坤、歸有光和桐城派諸君子的影響較深。這說明了評點家也有各自的喜好趨向。
(五)當然,也有些評點者不依傍前人,而是匠心獨運,別出心裁,其中早期的呂祖謙、樓昉、歸有光等人固然如此,到了清代以後,金聖歎、林雲銘、儲欣、方苞、姚鼐,乃至民國時期的唐文治等人,都儼然自成一家,引領風騷,令人為之鼓掌喝采。因為古文閱讀者如過江之鯽,各有心得,後人能再出體會,實在不容易。也有如錢基博《模範文選》者,一篇歐陽脩的文章都不入選,實屬罕見特例,箇中原因耐人尋味。
此次書籍的整理工作,動用不少國科會研究計畫的獎助經費,聘請多位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的學生協助,他們是陳亮汝、王羽禾、黃筠軒、李明霈、江承翰等同學,謹此誌謝。
歐陽脩,字永叔,晚號六一居士,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生於真宗景德四年,卒於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一○七二),年六十六。
脩平日博極羣書,早年讀《昌黎文集》,苦心探索,後又與尹洙(一○○二~一○四七)、梅堯臣(一○○二~一○六○)、蘇舜欽(一○○八~一○四八)交遊,日為古文詩歌,聲名益顯。他的文章周到完備,平易近人,清新自然,婉轉多姿。無論敘事、說理、記人、狀物,全寫得從容不迫,語近情深,一方面能博辯明快,討論大是大非的道理;另一方面又能委婉詳細,寄託死生契闊的情感,總體形成親切有味的...
目錄
序 言
《宋史.歐陽脩傳》
■ 樊侯廟災記
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居士外集》卷十三
■ 與高司諫書
仁宗景祐三年(一○三六)五月,《居士外集》卷十七
■ 讀李翺文
仁宗景祐三年(一○三六)十月,《居士外集》卷二十三
■ 答吳充秀才書
仁宗景祐四年(一○三七),《居士集》卷四十七
■ 張子野墓誌銘
仁宗康定元年(一○四○),《居士集》卷二十七
■ 縱囚論
仁宗康定元年(一○四○),《居士集》卷十八
■ 石曼卿墓表
仁宗康定二年(一○四一),《居士集》卷二十四
■ 釋惟儼文集序
仁宗慶曆元年(一○四一),《居士集》卷四十一
■ 釋祕演詩集序
仁宗慶曆二年(一○四二)十二月二十八日,《居士集》卷四十一
■ 王彥章畫像記
仁宗慶曆三年(一○四三)三月前,《居士集》卷三十九
■ 黃夢升墓誌銘
仁宗慶曆三年(一○四三),《居士集》卷二十八
■ 朋黨論
仁宗慶曆四年(一○四四)四月至十一月間,《居士集》卷十七
■ 論杜衍范仲淹等罷政事狀
仁宗慶曆五年(一○四五)約三月,《奏議集》卷十一
■ 豐樂亭記
仁宗慶曆六年(一○四六)六月,《居士集》卷三十九
■ 醉翁亭記
仁宗慶曆六年(一○四六)秋,《居士集》卷三十九
■ 送楊寘序
仁宗慶曆七年(一○四七),《居士集》卷四十二
■ 祭蘇子美文
仁宗慶曆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居士集》卷四十九
■ 蘇氏文集序
仁宗皇祐三年(一○五一),《居士集》卷四十一
■ 五代史伶官傳序
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五代史記》成書
■ 五代史宦者傳論
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五代史記》成書
■ 送徐無黨南歸序
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居士集》卷四十三
■ 河南府司錄張君墓表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居士集》卷二十四
■ 秋聲賦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九月,《居士集》卷十五
■ 集古錄目序
仁宗嘉祐七年(一○六二)秋之後,《居士集》卷四十一
■ 相州晝錦堂記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秋,《居士集》卷四十
■ 祭石曼卿文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七月,《居士集》卷五十
■ 瀧岡阡表
神宗熙寧三年(一○七○)四月十五日,《居士集》卷二十五
■ 江鄰幾文集序
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三月,《居士集》卷四十四
各篇入選表
參考文獻
序 言
《宋史.歐陽脩傳》
■ 樊侯廟災記
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居士外集》卷十三
■ 與高司諫書
仁宗景祐三年(一○三六)五月,《居士外集》卷十七
■ 讀李翺文
仁宗景祐三年(一○三六)十月,《居士外集》卷二十三
■ 答吳充秀才書
仁宗景祐四年(一○三七),《居士集》卷四十七
■ 張子野墓誌銘
仁宗康定元年(一○四○),《居士集》卷二十七
■ 縱囚論
仁宗康定元年(一○四○),《居士集》卷十八
■ 石曼卿墓表
仁宗康定二年(一○四一),《居士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