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歌德館人智醫學部 部長|兒童發展顧問暨整合醫學醫師
亞當‧布蘭寧醫師 Adam Blanning MD
最新力作中文版
什麼時候該引導?什麼時候該信任?
孩子的成長充滿智慧,比如學走路是自然進程。然而,睡眠與自我安撫卻是一項需要學習的技能。尤其在現今這個數位時代,越來越多孩子/成人難以平靜安定下來,要如何陪伴支持他們和自己呢?
人智醫學睡眠實踐最佳指引
與自己的內在感官路徑合作
能有效幫助孩子/成人自我安撫、優化睡眠,
更能輕鬆做自己,進而終其一生與幸福覺緊密相連
布蘭寧醫師將知識理論、校醫實務和診療經驗融會貫通,結合自身的育兒實踐,以動態過程與譜系觀察,淬煉出更深的洞察,揭開人智學內在感官路徑之謎,那些史代納對內在感官的描述在這裡變得鮮活而有意義,一扇嶄新的洞見之門打開了:準備好讓這本書成為睡眠實踐的指引,一起進入對自我感知和定位更微妙覺察的旅程。拓展我們對孩子如何感知世界的圖像,開啟更全面的兒童發展視野,並藉此有效地幫助孩子/成人自我安撫、優化睡眠,更能輕鬆做自己,進而終其一生與幸福覺緊密相連。
「這本書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是獻給當代孩子
的珍貴禮物。我由衷地推薦給關心孩子的家長、
教師和醫師。......而那些感到恐慌、焦慮,或
自我安撫困難的成人也能從中獲益良多。」
Dr. Alicia Landman-Reiner, M.D.
資深人智學醫師
人智醫學醫師協會(PAAM)培訓計畫創始主任
在這本見解深刻的書中,現任歌德館醫學部部長、兒童發展顧問以及整合醫學醫師亞當•布蘭寧醫師指出,睡眠與休息是孩子可以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的技能。
他為各年齡段(從新生兒到青少年)的孩子,提供了一系列方法,鼓勵他們藉由自己的感官──從味覺、嗅覺與觸覺,到平衡覺與本體動覺──自我安撫。他的建議包含了父母最關切的內容:
★ 安撫總是說「不!」的幼兒的小訣竅
★ 針對建立平靜日常節奏的建言
★ 幫助孩子在焦慮的時刻安定下來的方法
★ 改善破壞行為的技巧
布蘭寧醫師以容易理解的例子,探討了如何以實際的方式支持孩子自我安撫、一夜好眠,從小時候起就緊密連結「幸福覺」,為人生的強大韌性奠定厚實基石。
作者簡介:
亞當•布蘭寧醫師
Adam Blanning MD
布蘭寧醫師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執業,為整合醫學與人智醫學家庭科醫師,曾任北美人智學健康協會(AHA)會長,現為瑞士歌德館醫學部部長之一。他於科羅拉多大學獲得英國文學學位(1995年)、醫學博士學位(1999年),並於同校完成家庭醫學住院醫師訓練(2002年)。在開設自己的人智學醫療診所之前,他曾在紐約醫學院(NYMC)和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教授家庭醫學。
雖然他診治各年齡段的患者並處理各類病症,但兒童健康發展和特殊需求始終是他的核心興趣。在過去的20多年裡,他特別是在觀察、深入理解兒童行為與需求的方法上和華德福學校緊密合作,擔任兒童發展顧問。他在國內外授課,並共同指導美國和加拿大的人智學醫學醫師培訓計劃(IPMT),2023年起開始支援台灣IPMT。
布蘭寧醫師的主要著作有深入探討兒童困難行為的《理解孩子深層發展需求》(Understanding Deeper Developmental Needs),以及引領如何透過學會內在感官路徑有效支持孩子自我安撫、休息,進而終其一生與幸福覺緊密連結的本書(Raising Sound Sleepers --Helping Children Use their Senses to Rest and Self-Soothe)。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科羅拉多州。
譯者簡介:
何修瑜
最愛翻譯時的孤獨,並謹記翻譯家柴田元幸所說:「翻譯是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而我們的奮戰,就是盡量縮短比數差異。」近期譯作包括《帶光給世界-為人類未來奮鬥:5G與擴增實境和物聯網》(宇宙織錦,2021.5)、《擁抱孩子的脆弱時刻:實踐慈悲、關愛的12個教養練習》、《當摯愛逝去:療癒悲痛與失去的禪修練習》、《學校中的史代納-華德福教育學一個批判性的視角》(暫置)(宇宙織錦,2024.12)等書。
章節試閱
中文版自序
欣見「內在感官路徑」的智慧得以在世界各地廣泛傳遞,我誠摯歡迎《好好睡》中文版問世,並衷心希望本書能夠為孩子們及其家庭帶來有力的支持與深刻的啟發。健康的睡眠以及平靜、放鬆和休息的過程與我們內在的韌性息息相關。或許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過程也與我們內心的和平與幸福感緊密相連。我鼓勵大家將書中最喜歡的部分與家人、朋友以及社群中的其他人分享。
最近我有機會在台灣向家長、教師、醫師和治療師教授這些內容,這讓我更加確認了這些發展步驟具有普遍性。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變遷,而隨著這些變化而來的是保護、理解並支持兒童感官發展的迫切需求。這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不僅僅是對那些高度敏感或有特殊發展需求的孩子,更是針對所有在這個日益複雜、節奏加快、科技充斥的世界中成長的孩子們。
在與許多孩子就發展問題一起工作研討時,經常會遇到「碎片技能」(splinter skills)的情況。這是指孩子在某一特定領域表現出一些特殊的技巧或能力,但這些能力比他們整體的發展水準還要成熟。在過去,這類非凡能力可能會被視為一種特殊天賦――似乎是孩子與生俱來的知識(因為我們無法解釋他們為什麼在這個年紀就擁有這種能力)。然而,在當今世界,儘管這些技能或許仍然代表著某種特殊能力,但它們更常表現為一種不完整性。與其說某個部分遙遙領先,我們更應該看看是否實際上是某個部分發展被過分強調,而其他部分卻遠遠落後了。那些落後的部分之所以顯得滯後,是因為它們仍未得到充分的練習和探索。碎片技能往往是缺乏更廣泛的發展統整性的訊號。
舉個例子,一個學會用指尖在螢幕上滑動圖片的幼兒,卻還不會使用湯匙、跑步、跳躍或舉起物體。這個孩子對特定技術的掌握顯得在他們這個年齡段出奇地成熟,感覺有些格格不入。這種發展上的失衡往往發生在某個特定活動被過度強調、重複,而其他必要的、更為基礎的發展活動被忽略之後。作為一名觀察過眾多兒童發展的醫師――無論是在醫療實踐中還是在課堂上―― _我可以說,這種「碎片化」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孩子們生活在一個被鼓勵快速學習外在世界的時代,實際上這種快速學習往往過早,而且他們並不總是有機會去真正瞭解自己。這種趨勢值得我們關注!它直接導致了焦慮、煩躁、對外在刺激(如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成癮、持續的恐懼感以及難以承受的壓力。
當前世界充滿挑戰,隨著科技和外在刺激越來越多,自由遊戲(free play)和非結構化探索(unstructured exploration)的時間越來越少――這時我們看到孩子出現顯得超前發展的技能時,往往會慶祝這種早熟,說道: _「看,這個孩子很有天賦,他/她已經知道如何使用手機了!」然後,這種碎片技能可能會得到更多的鼓勵。令人擔憂的是,像樹木一樣,孩子的成長茁壯需要全方面的發展,而不僅僅是某一部分的片段。專門技能惟有在廣泛的基礎已經建立之後才會真正發揮作用。幼兒階段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找到整體性,學習感知和體驗自己所有的部分。然後,當這個基礎達到一定的成熟度時,他們可以開始以特殊的方式與外在世界接觸。兒童發展自然遵循一個原型範式――如果不被打斷的話――即從整體開始,然後逐步轉向具體精細。我們先學會從頸部、臀部和肩膀開始移動,然後是肘關節/膝關節,手腕/腳踝,最終到達手指,延續至指尖。如果一個孩子僅僅學會使用指尖,但肩膀、肘關節和手腕卻還不熟練、不靈活,我們就會看到這種發展的不平衡,不僅影響到孩子的動作協調,也影響到整體發展。
這個關於全面發展的問題同樣適用於我們如何在世界中定位自己。當今非常強調視覺感官,我們通過視覺獲取大部分訊息。一天中有成千上萬的事物進入我們的視野,只有其中的少數會被我們記住。然而大多數進入我們視野的東西幾乎立刻就會離開我們的意識,因為我們很快就會忽略它們,轉向下一個事物。總體而言,視覺是一種相當中性的感官能力――我們可以選擇參與或不參與。以視覺為中心的活動往往將感官活動引向兩個方向:要麼向外延伸,充分參與並接觸外在世界(以及他人);要麼轉而向內,與我們如何消化、如何移動、是否感到平衡、是否感覺健康良好連結起來。當視覺變得越來越被強調時,這完整的通路――通往內在和外在的路徑――就有發展不完全的風險,甚至可能變得遲鈍。
當我遇到越來越多無法感到內心平靜的孩子時,這些思考變得越來越清晰。他們已經習慣於總是與外在世界接觸並被引導。他們的行為表現為――焦躁不安、憂慮、反覆吵鬧或挑釁行為。這些行為最常見的是在孩子被要求集中注意力時出現,主要是因為這些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自我安撫。而他們幾乎都有入睡困難的問題,其睡前時間漫長而複雜,父母會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幫助孩子平靜下來,但往往發現他們還是需要一直陪在身邊,直到孩子入睡。隨著孩子長大,進入幼兒園或學齡階段,整個就寢過程開始感到停滯不前,某些東西缺失了,而這個缺失的元素通常就是內在感官路徑中的某個未完成步驟。
正是基於這些需求、觀察和對話,於是有了這本書。我希望本書所要表達的內容對您和您的家庭來說既易於理解又容易實踐。
亞當•布蘭寧 醫師
2024年8月
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
中文版自序由Usha Tsai中譯
-------------------------
引言
如何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積極引導孩子的發展,什麼時候應該信任過程?這對每位父母來說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且反覆出現的問題。幸運的是,大多數兒童的發展源於與生俱來的內在智慧。你不需要讀育兒書籍來教孩子走路,因為孩子自然會尋求站(直)立的體驗,並且知道該怎麼做。這種自然而然朝向新技能的過程,在許多發展方面都適用。然而,睡眠與自我安撫的發展方式卻有所不同。休息看似應該是世界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但實際上,在許多方面它卻是一項需要學習的技能。雖然有些孩子能毫不費力或無須沮喪,就能學會自我安撫,找到所需的方式,而今日,有許多孩子似乎很難感到平靜,很難安定下來。
養育好睡寶寶的部分困難,無疑來自於我們出生在一個慣常被聲音與影像淹沒的世界。現代社會提供的外界刺激,是一種雖豐富卻非常狹窄且強烈的感官嗜好。我們不斷被驅使去留意並且對外在世界作出反應。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外在印象如此充斥他們的意識,以至於他們沒有足夠的空間去感知內在世界。少了這種內在聯繫,他們往往不知所措安靜不下來。對缺乏內在定錨的幼兒來說,使得平衡與應對外界需求變得更加困難。我們的內在世界會傳遞許多關乎幸福的重要訊息。能夠聽到這些訊息,就能使童年期以及往後一輩子過得更容易。
幸運的是,每個人都可以採取可靠且可觀察的步驟,與我們生理上更寧靜、更具恢復力的這部分連結。通往內在世界之路存在於每個人內心,即使我們有時在面對許多其他更喧鬧、更快速的外在需求時,會與它失去聯繫。
在嬰兒出生時,就已踏上這條通往內在道路的第一步,但隨著孩子成長,更能獨立的活動,自我安撫的過程必然隨之發展。孩子們在勇敢向外探索與對內在安全感的更大需求之間來回穿梭。大多數兒童發展評量都忽略了內在的層面。他們仔細記錄了粗大與精細動作技能的(外在)里程碑,以及語言能力與社會化的里程碑,但很少或根本沒有討論到成長所需的內在階段。
每一個外在的肢體與社交探索的發展階段,
都需要相應地朝著更大的自我安撫與內在感知邁進。
事實上,孩子在達到休息的過程中的確具有一整套的發展「里程碑」。個別孩子以不同的時間點與動力經歷這些自我安撫的階段,但每個孩子都必須練習這些階段。這些步驟為孩子在面對外在壓力時,提供韌性的基礎。
父母、教師、照護者與醫護人員都能從學習這些自我安撫的步驟中受益。為什麼呢?因為那些在這條內在道路上迷失的孩子,往往會經歷情緒失調與社交不安全感。分離焦慮、睡眠中斷、躁動不安、反覆干擾或挑釁行為,以及各種自我刺激甚至成癮的行為模式,都可能與這條發展之旅上的某一階段受阻有關。這些行為象徵孩子與自己的幸福感(幸福覺)之間的連結受到干擾了。反之,學會與自己的身體連接,向內探詢並理解自身需求,則有助於我們每個人都能「更輕鬆作自己」。
本書的目的是幫助你了解這條內在自我安撫之路的主要階段,以及如何透過提供孩子健康的感官體驗,同時深入瞭解孩童關鍵的發展過度期,來加強這些階段。這將提升你的育兒能力,幫助你看見與回應孩子的需求。與這條內在道路合作,已經證明對於那些努力尋找健康睡眠模式或尋求更好方式養育極度焦慮孩童的家庭有所幫助。
讓觀察引導你
本書中的描述來自對數百甚至數千名孩子的密切觀察。每次的主要任務都是嘗試去理解「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有些洞察來自於個人育兒經歷,例如試著讓一個非常疲倦的孩子上床睡覺。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有時會帶來靈光乍現。有一次,我的一個孩子疲倦到徹底崩潰的地步,當她正準備上床時說:「我要, _我要,我要…(戲劇性停頓)…我什麼也不要!」這是如此真實又如此美妙的啟示!這代表外界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幫助她――不是一杯水、一句溫柔的話、一個輕聲的安慰或擁抱。那甚至不是「我愛你」。她需要的只是讓她獨自一人,這樣她就能放鬆,放下外在的世界,找到屬於自己的安歇之處。在那一刻讓父母有那麼一絲哀傷,因為孩子的感受好壞已不在我的掌控中。然而那陰影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如釋重負的感覺,因為與其拼命試圖解決她的痛苦,不如退後一步,提供她所需的空間,好讓她平靜下來自我安撫。她需要內在去感受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她做到了。幾分鐘後她就睡著了。這是一個發生在孩子成長過程早期階段的寶貴教訓:允許孩子練習讓自己平靜下來的過程。
許多相關經驗增強這個教訓的重要性,尤其是藉由觀察不同類型孩子如何自我安撫的過程。學校發展顧問的工作提供我絕佳的機會。這是一項作為醫師的獨特任務,包括在教室後方安靜觀察,看看為什麼某個孩子會有某種行為。教師們經常關心持續擾亂課堂的孩子。當然,孩子擾亂課堂有很多原因――疲倦、困惑、無聊、衝動――但有一種特別的模式值得學習去識別。那就是當孩子經歷一種孤獨的迷失感,並且表現出來的時候。這種行為通常發生在課堂變得安靜,外在感官輸入減少時,比如當全班在聽歌或故事,或者當孩子被要求各自進行個體活動,如繪畫或寫作時。作為一個安靜的觀察者,你可以真實地看到有些孩子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做什麼,於是他們做出一些挑釁的事情。他們大喊大叫、戳人、做出瘋狂的事或用奇怪的聲音說話,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吸引外界的注意力。在引起老師和/或其他同學注意後,這些孩子立即感到更安全和穩定。這種注意力是負面的,但這似乎並不那麼重要。他們的目的是藉由外在刺激找到自己的定位。
同樣行為在我的診所裡有另一種表現形式,一個孩子會每隔三分半鐘左右問父母一個問題。你幾乎可以用他提問的時間計時──他的提問讓人聯想起聲納「叮」的一聲,用意在測量父母與他的距離。反覆的「聲納式」提問確保父母不會忘記孩子的存在,同時這些問題也加強了其與父母的規律連結。父母也因此不能全心投入其他事。課堂上擾亂秩序的孩子和在診所中有一百個問題的孩子,通常都非常依賴外界來獲得安全感和定位感。
另一項因素也變得更加清晰。在與父母和教師們討論有這種行為傾向的孩子時,會發現這些孩子幾乎總是很難入睡。父母一致表示,入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_他們需要很努力才能讓孩子安定下來。這類孩子經常無法在沒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安然入睡,往往需要父母留在或躺在他們身旁,直到他們睡著。然後,如果孩子在半夜醒來,發現父母不在身邊,就會去找父母,結果後半夜要不是孩子在父母床上睡,就是父母去和孩子一起睡。這種尋求安慰的方式是童年的自然現象,但超過一定年齡後,孩子對外在安慰的依賴就成為問題。他們變得停滯不前。我們看見這是一種行為模式的一部份,孩子在其中必須不斷地轉向外界尋求指導或安慰。這種行為模式表明孩子需要但也可能難以邁入發展更個體化能力來自我安撫和自我定位的下一階段。
這與孩子的日間行為有何關聯?當一個孩子在睡眠過渡期間總是難以平靜和安定下來時――這實際上是我們每天都在練習自我安撫過程的主要時間――那麼孩子在日間的獨立任務中,也可能迷失方向。在入睡前需要發生的平靜和自我定位過程,與我們從繁忙的外在社交活動轉向更安靜的個體活動時所需的過程是一樣的。在自我定位能力方面,如果一個孩子還不能在晚上發展出可靠的自我安撫階段,那麼他們在白天也可能表現出擾亂行為。這個模式也適用於分離焦慮。作為一位治療過許多孩子的醫師,我學會了每當發現孩子白天有困難的行為時,一定要詢問他們的睡眠情況,而且每當夜晚有睡眠問題時,也要詢問白天是否有分離焦慮。這兩者通常總是相互關聯。
藉由積極幫助孩子學習更進一步的自我安撫與內在感知,
我們不僅能改變固著的睡眠模式,
還能為孩子的日間社交活動帶來更大的安全感。
另一個重要見解是,藉由認識這些連結,我們開始將孩子多種類型的挑戰行為不僅僅只視為令人惱怒的事。我們逐漸理解這些行為是孩子對其需求的真實表達,包括他們的感官需求、情感需求與社交需求等,這些需求有可能重疊。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可以透過加強孩子自我安撫的能力來對應這些需求。以下是一些例子:
★ _當孩子堅持父母陪在他們身邊直到他們入睡。這種模式通常與尚未完全發展的觸覺有關――這是感官需求。詳細內容見第3章〈當安撫無效時,以及如何轉移〉。
★ _抗拒任何形式的分離(甚至包含容許父母單獨去洗手間)通常反映了孩子需要避免孤獨和隔離的經驗――這是情感需求。詳細內容見第4章〈從1歲起找到平衡〉。
★ _不斷問問題或持續爭論,通常代表孩子迫切需要感受到連結――這是對定位的社交需求。詳細內容見第7章〈從2歲半起的獨立與界限〉。
★ _睡前在屋子裡奔跑,儘管看似矛盾,但實際上可以是孩子讓頭腦冷靜下來,更有助於休息的一種方式。詳細內容見第8章〈建立各年齡段孩子的幸福覺與韌性〉。
我們的第一步驟,是承認這些行為是需求而非問題。第二步驟是了解構成更強的內在自我定位與安撫之路的個人「安撫里程碑」。第三步驟是收集能夠支持孩子發展階段的工具與經驗――這是一個勇敢地邁向新能力的步驟。藉由這三個步驟,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自我安撫、休息與安穩入睡,進而增強他們的幸福感。
中文版自序
欣見「內在感官路徑」的智慧得以在世界各地廣泛傳遞,我誠摯歡迎《好好睡》中文版問世,並衷心希望本書能夠為孩子們及其家庭帶來有力的支持與深刻的啟發。健康的睡眠以及平靜、放鬆和休息的過程與我們內在的韌性息息相關。或許更為重要的是,這些過程也與我們內心的和平與幸福感緊密相連。我鼓勵大家將書中最喜歡的部分與家人、朋友以及社群中的其他人分享。
最近我有機會在台灣向家長、教師、醫師和治療師教授這些內容,這讓我更加確認了這些發展步驟具有普遍性。我們的世界正在快速變遷,而隨著這些變化而來的是保護、...
目錄
中文版自序
引言
1、 什麼是內在感官路徑?
2、 寶寶的安撫模式
3、 當安撫無效時,以及如何轉移
4、 從 1 歲起找到平衡
5、 從 1 歲起的節奏與常規
6、 當較大的孩子難以入睡與平靜下來時
7、 從 2 歲半起的獨立與界限
8、 建立各年齡段孩子的幸福覺與韌性
9、 停滯的感官行為與治療應用
10、常見的焦慮與過渡時期
後記 _
致謝
關於人智醫學的說明
註釋
索引
中文版自序
引言
1、 什麼是內在感官路徑?
2、 寶寶的安撫模式
3、 當安撫無效時,以及如何轉移
4、 從 1 歲起找到平衡
5、 從 1 歲起的節奏與常規
6、 當較大的孩子難以入睡與平靜下來時
7、 從 2 歲半起的獨立與界限
8、 建立各年齡段孩子的幸福覺與韌性
9、 停滯的感官行為與治療應用
10、常見的焦慮與過渡時期
後記 _
致謝
關於人智醫學的說明
註釋
索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