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種生活,是喧囂塵世中的一道清泉,身處俗世中的一道靈光。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煉出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所在。
「生活是禪」,是要人們在生活中體悟禪道。離開了生活去求禪問佛,無異於緣木求魚,無從可悟。正如六祖惠能禪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為心,塵埃源於生活,用禪的智慧去清掃,便自現寧靜天地。
章節試閱
花雨不沾衣
佛教把沒有削髮出家,在世俗家庭中仍然能夠遵守戒律、皈心佛法的人叫做居士。
維摩詰是佛教中一位極其著名的在家居士。他智慧無雙、擅長辯論。他在毗耶離城臥病,想借此與佛的弟子們探討佛法。佛陀欲派弟子前去探視,眾弟子都因為曾經在辯論中輸給了維摩詰,怕不能完成使命而不敢前去。後來文殊菩薩應命前往,還有許多菩薩率領弟子隨行。
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探討佛法,如聯珠貫玉,眾人聽了,無不如醉如迷。
當時在維摩詰的丈室中,有一位天女,看見了這種情景,便現出身形,用天花紛紛拋向聽法者的身上。
美麗的花雨從天而降,構成了一幅絢麗的圖景。
說來也怪,當花瓣飄到諸菩薩的身上時,紛紛滑落;而當花瓣飄到各位大弟子的身上時,便黏著在那裏。
各位大弟子見狀,運起神力,想讓花從身上落下。可不論他們怎麼用力,花瓣仍牢牢粘在身上,怎麼也甩不脫。
天女問舍利弗:「為什麼要將花去掉呢?」
舍利弗說:「這花粘在身上,與佛教的戒律不符,所以想辦法把它抖落。」
天女說:「不要這樣說。花的本身並沒有符合不符合教義的區別,之所以認為它不符合教義,是因為你自己生起了分別想。你看大菩薩們,他們並不把花看做是花,所以花雨不沾衣。而你們心中生起分別,產生了畏懼之情,這便是黏著啊。有了黏著的念頭,怎麼能去掉黏著的花呢?」
我們之所以迷惑、顛倒,本有的自性之所以不能顯現,之所以煩惱而不得解脫,就在於我們的分別心和執著心。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淡化我們的分別心及執著心,不去向外求,我們的本心就會顯露。
花雨不沾衣
佛教把沒有削髮出家,在世俗家庭中仍然能夠遵守戒律、皈心佛法的人叫做居士。
維摩詰是佛教中一位極其著名的在家居士。他智慧無雙、擅長辯論。他在毗耶離城臥病,想借此與佛的弟子們探討佛法。佛陀欲派弟子前去探視,眾弟子都因為曾經在辯論中輸給了維摩詰,怕不能完成使命而不敢前去。後來文殊菩薩應命前往,還有許多菩薩率領弟子隨行。
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探討佛法,如聯珠貫玉,眾人聽了,無不如醉如迷。
當時在維摩詰的丈室中,有一位天女,看見了這種情景,便現出身形,用天花紛紛拋向聽法者的身上。
...
作者序
序
禪是一種生活,是喧囂塵世中的一道清泉,身處俗世中的一道靈光。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煉出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所在。
「生活是禪」,是要人們在生活中體悟禪道。離開了生活去求禪問佛,無異於緣木求魚,無從可悟。正如六祖惠能禪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為心,塵埃源於生活,用禪的智慧去清掃,便自現寧靜天地。
人的心大多是從浮動處失去純真的本性。如果任何私心雜念都不產生,只是自己靜坐凝思,那一切念頭都會隨著天際白雲自然消失。隨著雨點的滴落,感受心靈被清洗的感覺。聽到鳥的呢喃,就會有一種喜悅的意念。看到花兒飄落,就會有一種開朗的心情。這樣,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境,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機。只要心能澄清寧靜,生活中的一切足以引出無限佳趣,讓人愉快,這就是「心砥菩提亦空明,靜坐凝思天地空」。
置身迷惘的都市,如果有緣走進禪的世界,你會發現,禪是探究生命的極高智慧,是悟道的精髓,是打開心靈解脫之道的一扇門,能幫助我們尋覓到心中所失去的樂園。
禪又是治療現代人浮躁心靈的良藥。以禪的意境去對待工作中的困惑,將禪的智慧融入工作中,就能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面對繁忙的工作、複雜的市場、變化無常的人際關係,只要有一顆禪心(信心、愛心、誠心),就足以承受這些。
所以,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融入生活和工作當中,有助於把生活、工作推向更高的意境,使你的精神生活更充實,物質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圓滿,感情生活更純潔,人際關係更和諧。
品讀經典的禪林故事,讓你在輕鬆自然的享受中,領悟禪的獨特思想魅力。讓你知道,禪雖高深,但形式卻極其簡單、生動,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書中每一則故事都充盈了禪家智慧,隱含了無窮的人生真諦,實為一本覺悟人生的最佳圖書。
序
禪是一種生活,是喧囂塵世中的一道清泉,身處俗世中的一道靈光。用禪心去體會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提煉出生活中真正的美好所在。
「生活是禪」,是要人們在生活中體悟禪道。離開了生活去求禪問佛,無異於緣木求魚,無從可悟。正如六祖惠能禪師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菩提為心,塵埃源於生活,用禪的智慧去清掃,便自現寧靜天地。
人的心大多是從浮動處失去純真的本性。如果任何私心雜念都不產生,只是自己靜坐凝思,那一切念頭都會隨著天際白雲自然消失。隨著雨點的滴...
目錄
第一章 因果:巧合是機緣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問佛陀:「何以因果之報?」佛說:「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森田司鐘/014
心如明鏡台/016
十後悔/018
供果因果/021
衣裹真珠/023
度人度心/025
鹽醬人生/027
禪定就是定力/029
恭敬求佛/032
遠慮近憂/034
萬物皆有心/036
禪師插秧/038
七裏釋盜/040
禪隨其變/042
空由心造/045
正受燒書/047
洗碗掃地/049
勿念竊生/051
生活禪機/054
禪的寬恕/056
性空之路/058
佛法無二/059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061
悟而後醒/063
禪無旁心/066
萬事皆因果/068
禪之不定/070
自性難贈/072
樹之佛性/073
一缽千家飯/075
自斷希望/077
誤會/079
禪的魅力/081
嚴師儀山/084
死水不藏龍/086
禪無爭辯/088
舌之因果/091
心不及小丑/093
淨土在心/095
禪之法門/097
禪之奇妙/100
無形無相/102
物我皆一/104
大鵬鳥飛度生死/106
一句禪味/109
趙州的真義/111
睹影自悟/113
肯定自己/115
第二章 正果:般若波羅蜜
做自由的人,要有一顆平常心,自然處事,淡然為人,超然物外,方能泰然自若,坦然無懼。佛以無我之心來普度眾生,故,般若波羅蜜。
立雪斷臂/118
不慕他佛/121
個性是為火焰/122
青草捆和尚/124
入道三寶門/128
緣起性空/130
花雨不沾衣/133
圓滿報身/135
心悟其福/138
禪說苦樂/141
放下一切/144
煩惱多因貪念/147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51
隨遇而安/153
心象真跡/156
佛的因果虔誠/159
貪念一起,害人害己/161
達摩論寶/163
有業有報/165
方外之交,不必同一/167
斷指求法/169
到處是路/171
只知貪程,不覺蹉跎/173
我往西方走/176
法身無病/178
性天真佛/180
逍遙圓寂/182
雪霽便行/184
第一章 因果:巧合是機緣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問佛陀:「何以因果之報?」佛說:「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森田司鐘/014
心如明鏡台/016
十後悔/018
供果因果/021
衣裹真珠/023
度人度心/025
鹽醬人生/027
禪定就是定力/029
恭敬求佛/032
遠慮近憂/034
萬物皆有心/036
禪師插秧/038
七裏釋盜/040
禪隨其變/042
空由心造/045
正受燒書/047
洗碗掃地/049
勿念竊生/051
生活禪機/054
禪的寬恕/056
性空之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